A. 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
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信訪工作,現在是我國重點工作之一,要實施落實到人一級主體管理逐級上報,把問題在帽子把問題的根源在源頭解決。
B. 信訪工作要注意些什麼
一、信訪工作的基本原則:1、嚴格按照黨章、黨政法規,《控申條例》和有關政策規定處理問題;2、堅持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3、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原則;4、維護當事人的民主權利;5、實行分級負責,分工歸口處理檢舉,控告和申訴的原則;6、解決實際問題同思想教育相結合。
二、來信、來訪電話舉報登記辦理制度:1、接到群眾來信、來電或接待群眾來訪,首先要認真拆閱來信,記錄好來電或來訪者反映的內容,再作好登記,認真填寫《群眾來信來訪登記表》;2、登記來信、來訪的內容時,要言簡意明,准確無誤,條理分明;3、在辦理好登記的同時,要根據來信來訪內容,慎重考慮處理辦法,急件要先辦,對反映重要問題或涉及領導幹部的信訪要及時呈報領導批示,對一般問題的信訪,按照"分級負責,分工歸口"的原則處理;4、需要轉辦的信訪件,轉辦時要填寫轉辦單,不宜轉原信的要隱去姓名摘轉;
三、接訪制度:1、對來訪者要做到熱情、禮貌、文明接待,耐心聽取來訪者所反映的問題,不得有任何輕視、忽視來訪者的言行;2、對來訪者所反映的問題要如實記錄,不得自行取捨;3、接訪時要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解答問題,不許願,更不得信口開河;4、對情緒激動的來訪者,要做好冷靜的疏通工作,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P>四、回信回訪制度:1、對真實姓名的信訪舉報人,要給予負責的答復,檢舉、控告和申訴的給予結論答復,問題不能解決的給予解釋性答復,合理化建議給予鼓勵;2、對聯名信或集體上訪反映的問題,查結後,要召開全部信訪人員(或代表)會議,公布調查結果; 3、屬於匿名信可視情況在適當范圍公布調查結果; 4、嚴格按有關政策規定回信回訪,回信要言簡意明 5、答復信訪舉報人可書面或口頭答復,答復情況要記錄在案。
五、保密制度:1、信訪工作人員要遵守保密紀律,不宜公開的材料,不能隨意泄露、擴散; 2、嚴格分級負責制,屬於哪一級職權范圍內處理的信訪問題,就應由哪一級負責解決; 3、不得將檢舉、控告的信訪件轉給被檢舉的單位和個人;4、不擴散來信來訪反映的情況和問題,不把內部醞釀討論處理信訪的情況向信訪者或信訪反映人泄露;<BR> 5、嚴格管理信訪材料,上級組織和領導同志對處理信訪問題的批示,信訪工作文件,信訪登記簿、報告、統計資料等應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外傳。
C.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信訪工作
信訪與維穩工作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信訪工作做好了,無疑為維穩工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反之,信訪工作做不好,維穩工作也就失去了保障 、加大了難度。做好當下信訪維穩工作,我以為要把握「三個原則」、突出「四個重點」。
所要把握的三個原則是:一要有民生情懷。信訪問題既源於個別訪員不講理的情況,也有部分出於政府部門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信訪工作就是民生工作。要仔細研讀每一封信,認真接待每一位群眾,對待信訪問題要區別對待,群眾上訪、越級集訪才會減少,群體性事件才能得到控減,維穩才會有一個好的基礎。
二要有政策准繩。解決信訪問題,決不允許亂開口子,決不允許花錢買平安,堅決糾正所謂的「人
民內部矛盾用人民幣解決」的錯誤做法。一些地方出現老上訪戶就是被個別執政者亂開口子、花錢買平安的言行,干擾了思維、混淆了視聽。行,必須解決;不行,絕不妥協,領導幹部對此態度一定要鮮明。
三要有法治思維。各地各部門一定要依法辦事,涉法涉訴問題必須按法律解決,遇到上訪人行為違法的時候要果斷出手,執法從嚴、違法必究。
工作中還需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底數要清。本地本部門究竟有多少突出的矛盾,主要負責人心中要有數;哪些是個性矛盾,哪些是群體性的矛盾,心中要有數。做到底數清不難,
D. 如何加強信訪工作學習
第一,接訪時先安撫來訪人激動的情緒。第二,弄清來訪人的主要問題,知道的耐心解答,不知道的不要和來訪人有語言上發生沖突,婉轉的避開他的主要問題,引他到次要問題上。第三,主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因為來訪人是帶著火來的,你需要給他滅火,火滅了一切都解決了。
E. 做好信訪工作的重要意義
意義:
信訪工作是密切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的特殊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做群眾工作的重要窗口和陣地,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和有力保障。認真傾聽群眾訴求,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排解糾紛,理順情緒,解決問題。
通過這個紐帶、橋梁、窗口和陣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宣傳現階段工作中一些重大部署和改革發展所取得的進步與成績,宣傳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目標、措施。通過這些措施來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
(5)全市信訪工作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利益表達形式。但是,由於信訪的有關信息一般要經過信訪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篩選,然後遞交給有關領導、有關機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間接的利益表達方式。
體上訪的持續增加和日趨嚴重說明了信訪制度又一個錯位:上訪者的目的是解決個人或群體的具體問題,而上級機關卻希望從個別的信訪中發現普遍性問題,因為上級機關是政策的制定者,制定或改變政策的依據是普遍性問題,而不是具體問題。
上級機關並不是具體問題的解決者,具體問題的解決仍然要通過下級政府。現行信訪制度的設計者希望,普遍性問題能夠通過一種個別化的形式反映出來,這樣反映的時候不會對社會穩定帶來太大震動。
F. 新形勢下如何提升基層信訪工作質效
基層信訪幹部要牢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民運,心連心,俯下身子,才能傾聽群眾的心聲和真話。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掌握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掌握和群眾交流溝通的技巧,深入掌握社情民意的新情況、新動向,敏捷把握群眾的心理想法,才可能找到打開心扉的鑰匙。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是智慧之源,信訪幹部要增長智慧、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就必須向人民群眾學習,學習群眾的語言,耐心傾聽、真實反映群眾意見,暢通群眾意願表達通道,尤其是做好群眾信訪工作,不堵不推,多向人民群眾學習,只有學會傾聽、交流和溝通,才能真正了解群眾的所想、所盼、所需。經常走訪群眾和群眾聊天,拉近距離,與他們拉家常話,談身邊事,在交流中與群眾建立感情。基層信訪幹部要做到「六勤」,要勤於與群眾溝通,了解群眾的心聲,掌握溝通的技巧;勤於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勤於下鄉,了解社情民意;勤於思考,找准解決群眾的訴求的方式方法;勤於動筆,做事情留下痕跡,多總結;勤於學習,掌握好政策,學習好法律法規,才能以理服人。多年的信訪經驗告訴我們,群眾來信來訪以聊天的方式進行表達,善於傾聽和把握其訴求,在談話中幫其解開部分心結,做出合理的解釋說明,群眾自然心存感激,看似很復雜的問題,在笑談之中就能化解到位。
G. 淺談如何做好信訪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充分認識信訪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
二、化解信訪問題,要在認識上走出三個誤區
1、要克服畏難思想。
2、要克服厭煩思想。
3、要克服推諉思想。
三、化解信訪問題,要在方法上採取有效措施
1、熱心接待來訪。
2、細心了解情況,當好信訪第一「知情人」。
3、耐心說服解釋,掌握政策做好「疏導人」。
4、真心排憂解難,作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5、恆心處理疑難,心繫群眾做好「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