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與培訓機構出現糾紛如何處理
老師你好,來我也是培訓源機構的,不過我們沒有你說的這種情況。
一、勞動用工合同是應該一份兩式的吧,
二、老闆也不可能這樣的,員工是機構的根本呀,也許你第二個月業績實在是太差,扣工資應該是在合同上有約定的,也是給員工壓力的表現吧。
三、應該和老闆好好溝通,畢竟現在人手也不是那麼好招的,
四、你去的是合法的機構,那麼你可以到他的主管部門投訴他,告訴你具體真實的情況。
五、如果你的機構是不合法的,一方面可以找市場監管部門(以前的工商所),另一方面,他如果是不合格的機構,現在要被查處的,何況是非法用工。
六、還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他,這個是最厲害的!
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希望能幫到你!
B. 為什麼當培訓機構的老師那麼煩跟當媽一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老師就要有耐心,有熱心,有誠心,有信心。要提倡學生不恥下問,老師要做到百問不煩,百答不厭,否則就是不稱職。
C. 培訓機構老師離職原因
1、課時量問題:有些機構由於招生做的好,課時量非常嚇人,幾乎每天6-8個小時的上課,這還不算其他的給家長回訪,挨個打電話,寫學生的檔案、批改作業、備課等等,一天下來沒有十個小時也玩不成,重點是都不會計算加班。另外一種極端:課時量很少,不足以支撐老師的收入,這類通常都是招生做的比較差的機構,老師收入低也會離職。
2、規章制度方面:有些機構做的非常的嚴格,管理上基本上比較獨斷專行、個人主義嚴重,一個制度的制定沒有通過調查和收集大家的問題,以及去化解這些問題,強制性執行,導致員工積怨很多,最終離職。比如考勤制度,本來就經常加班,突然一天遲到了還要罰款。再比如家裡有個什麼事想要請假不給批假、很多機構不懂績效,盲目以為實施績效就能夠做好業績,結果一推行就出問題,大批員工有意見。
3、企業文化方面:這是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說很多機構,尤其是中小機構,由於內部沒有專業的人才,很多都不清楚企業文化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如何打造。大家要知道企業文化本身具有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優勢,企業文化是同行不可復制的優勢,同樣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團隊的功能、約束功能等等,這里就不具體去講。那麼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員工就不清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更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或者只是喊喊口號。
4、招生效果差:陷入惡性循環。招生差、大家壓力就很大,反過來管理人員就會繼續施壓,卻沒有人去分析找到根本的原因,各個部門相互推諉和指責。業績差、學生就少、續費率就低、老師課時就少、好的生源差、教學質量也難以保障、老師收入也低,周而復始。
總之影響到老師大批量離職的原因非常多,但是主要是那些,完全可以通過私下逐一溝通、內部員工滿意度調查、老闆郵箱、員工吐槽大會、員工拓展活動等方式來了解這些問題,每個員工離職應該也是有離職訪談的,總之通過各種方式找到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後就可以對症下葯了。
最後給出幾點建議:
1、制度一定要人性化,每一個制度的制定都是為了執行到位,但是誰去執行,那就是我們的管理人員和部門員工,如果大家都不理解,不認同,那麼就不會有好的效果,強制性的灌輸只會適得其反
2、建立企業360度績效考核或者KPI,重點是要讓大家明白績效考核的方式重點在於激勵,而不是處罰,這個一定要講明白,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員可以在外面聘請。
3、重視對企業文化的建設:高度提煉出自己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使命、遠景、VI/SI/BI也要進行細化到位,物質層面的文化要能讓大家看得見、精神層面的文化也要有、行為制度文化要人性化,制定清晰的企業發展規劃,讓員工看到企業的未來,每年要管理人員參與到年度經營計劃的制定。
4、薪資待遇方面:建議要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完善,給員工更好的待遇。真正的老闆是要成就員工的,只有員工生活好了,他們才會更加用心為企業做事。在薪資機構上多進行優化、制定公司的職級、職等、薪等工資表、劃分崗位類別、對老師進行分級管理、定期進行評估、合格的進行升職加薪。
5、股權激勵措施:通過設置5-10年的股權激勵措施來激勵核心骨乾和重要專業人員一同與公司發展,股權激勵的玩法很多,可以是期權轉股權,也可以從員工獎金中提取購買,也可以是公司贈送、員工出資購買等,可以享受年終分紅權……
6、要盡可能多的給員工提供學習成長的機會,比如外派參加培訓、行業交流、內部培訓等,總之要幫助員工去成長,作為領導應該能夠比員工看的更長遠。
7、多關心員工:直接管理人員和人力資源兩邊都要同時做好這些工作,形成制度,定期訪談、交心,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D. 培訓機構的老師是不是和學校裡面的老師不一樣感覺很在乎錢看到培訓機構的老師對一個學生說「我已經收了
培訓機構就是為了賺你們這些學習不太好或者想多學一點的人的錢才開的版。學校主要是為了教知識,就權算他想多收錢也有教育局管著。老師認真教,你的成績好了,就會考上好的學校,這個學校升學率就會好,升學率好了就會吸引更多學生來這個學校上學。學校要的是名氣,培育機構要錢。
E. 上清北培訓機構與老師安排的沖突帶來的影響大嗎
張青北黴菌的這沖突帶來什麼影響大嗎?當然影響大了,這當然影櫃大的
F. 為什麼教師很吃香,還是有一些老師選擇去培訓機構而不是學校
老師選擇從學校離開,到教培機構去任職的原因,大概只有兩種:一是不開心,二是錢太少。
老師剛剛畢業,選擇去教培機構不去學校的原因大概也只有兩種:一是考不上,二是當跳板。
一、毅然離開學校,投奔教培機構
先說說從學校離開到教培機構任職的吧。有的學校領導不著調,不喜歡能力強的老師,只喜歡善於溜須拍馬的老師。不管是晉升、待遇還是福利,都先緊著這部分會溜須拍馬的人來。那有真材實料的老師當然不開心,掛冠而去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老師是一個講究傳幫帶的職業,但年輕教師也會在學校里遭遇各種不公。比如在班主任的安排上,有的學校里年輕老師很少被分到生源質量比較好的班。老師們都知道,學生的好壞對於教育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總是分到生源質量比較差的班級,不僅自己的能力鍛煉不出來,成績也一定上不去,長此以往肯定不開心。
還有一點:一般來說學校的福利政策會更傾向於老教師,部分老教師也的確是倚老賣老,加上家長對老教師也更加信任,年輕人可能會失去一部分存在感,所以工作不開心。
最近這些年整個社會對於教育、對於教師的負面評價特別多,讓整個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都身處沉重壓力之下。而在整個教育體系之內,一些所謂名校的所謂名師對於普通學校的普通教師,也缺乏足夠的尊重。這也導致很多人不開心。
體制內的教師收入真的不多。這些年我們總是看到有的教師抱怨自己的收入低,而持相反意見的人,會認為教師在課外進行補課,還在逢年過節時收受家長的禮物,這些額外的收入一點兒也不少,憑什麼哭窮。
客觀的來說,在課外開班以及參與培訓機構授課的體制內老師已經越來越少。教育部一直在規范教師課外補課的行為,一旦被發現且被舉報可能連編制都會丟掉,風險非常大。此外也不是絕大多數老師都願意在校外進行補課的,畢竟學校內的工作已經夠累了,還佔用了不少的休息時間。
二、畢業就投身教培機構
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在學校里待遇太低。而教培機構的待遇更有吸引力,所以跳槽去了教培機構。近些年不斷有一些大型的教培機構,不惜花重金從體制內挖名師進行包裝,這些名師在教培機構一年的收入,可能頂得上在體制內20年的收入。
再來說剛畢業去了教培機構的吧。近些年編制是非常緊張的,學校更喜歡招收免費師范生教師,他們自己就帶著編制。很多學校的編制都不夠用,更別說輕易招收新老師了。
所以也就促使很多老師在畢業的時候考不到編制,先去教培機構裡面就業。一邊就業一邊學習經驗,提高能力,再慢慢找機會考編制。考到編制之後,再去學校里任教。
三、教培機構也有優勢
說句公道話,教培機構相對於學校也有他自己的優勢。
第一,教培機構裡面老師主要負責教學,不像在學校裡面還要承擔很多行政工作和非教學的評比等工作,甚至有些學校里的老師,需要參與扶貧等活動。
第二,整體年齡比較小,團隊更加有活力,在整體的薪酬待遇中,個人能力和教學成績所佔比例要比學校高。
第三,由於很多教培機構還對老師設定有業務方面的指標,也就是說在教學之外還要負責營銷,有很多溝通交流能力強,表達能力出色的年輕人去教培機構工作,也的確能得到更多的回報。
不開心、錢太少、考不上、當跳板,你還能想出什麼其他的原因讓老師們走進教培機構嗎?留言在評論區吧。關注我,幫你帶好家中神獸,助你規劃錦綉前程。
網頁鏈接
G. 教育機構的教師何去何從
是培訓機構還是中小學課外輔導培訓?學而優則仕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是「三分天下」 的局面:家教、本校教師補習班和專業課外輔導機構各自為政,占據一方空間。但從發展趨勢上看,由於國家明令禁止「校中校」及學校內開設輔導班,大學生家教又難以產生專業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所以只有專業的課外輔導機構才能夠壟斷中小學培訓市場。
H. 教育培訓機構的取消對教師有影響嗎為什麼
正是因為有了大量教育培訓機構的存在,很多學習方法有誤的孩子在周末才能夠通過補習跟上大家的節奏,大量從師范學院畢業就職無門的學生才能夠找到工作,但是教育培訓機構的存在也有一些負面影響,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學習負擔,也讓父母在育兒方面的支出更大,因為當所有孩子都在參加培訓班的時候,你的孩子如果不參加就會落後於他人。教育培訓機構的取消肯定會讓大量培訓班老師失業,表面上看起來對學校教師並沒有影響,但是這些失業的老師們會轉向去高校求職,無形中也會讓高校教師有很大的工作壓力。
教育培訓機構的取消也是為了減少學生的負擔,讓他們專注到白天的學校學習中去,而教師也要在自己本職工作上更加努力。
I. 如果和藝考培訓機構的老師有矛盾會不會影響你以後考學校
應該不會的,因為藝考培訓機構只是我們希望進一步精進自己的專業課程,從而能夠通過專業加試進入更好的學校,藝考培訓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過程,而且不是必然的進程,所以不應該把和機構老師的矛盾放在心上
J. 我在一家培訓機構兼職老師,然後臨時有事這周上不了課換了老師然後家長反響不好,我該怎麼跟家長解釋呢
讓另外一個老師來解釋清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