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幼兒園防食物中毒知識培訓記錄

幼兒園防食物中毒知識培訓記錄

發布時間:2021-11-18 20:33:22

㈠ 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內容

1、食堂從業人員儀表要端莊整潔,不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不準進入工作間。男同志不留版長發權,女同志工作時不戴戒指、耳環。

2、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在統一地點集體就餐,不能亂吃零食,更不能帶東西回家。

3、工作時間不準脫崗串崗,否則按曠工處理,不能幹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嚴禁在工作間內洗衣服。

4、對炊事機械,使用保管人要認真維護保養,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人員安全和機械設備正常運轉。貨梯內嚴禁乘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1)幼兒園防食物中毒知識培訓記錄擴展閱讀:

食堂的環境衛生管理

1、餐廳、備餐間的門、窗、桌、椅、地面、牆裙要整齊干凈,洗碗池無殘渣油垢,餐後要及時清掃,達到桌凈地潔。

2、食用的各種飲具、用具、機械設備,用後必須立即清洗干凈,碼放整齊。

3、食堂周圍地溝暢通,環境整潔、無垃圾、無蚊蠅孳生地。

4、食堂內外做到無塵土、無煙頭、無痰跡、無雜物、無蒼蠅、無老鼠、無蟑螂等。

㈡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記錄內容怎麼填樣板

大綱
1.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2.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基本要求)
3.加工操作規程
4.食品安全事故處理/過程監控要求
二、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1.具體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傳染病的部分病原菌2.食品中常見的可致病的病毒最常見的是甲肝病毒(一)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1.人感染寄生蟲病大多是由於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或食品加熱不徹底所致2.生物毒素人體攝入的後極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常見的有發芽馬鈴薯、青蕃茄、苦杏仁、鮮黃花菜、生黃豆等(三)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1.部分有毒食品河豚魚、青皮紅肉魚 四季豆、扁豆、荷蘭豆 生豆漿野蘑菇(顏色鮮艷的大都有毒)2.能污染食品的物質 有機磷農葯,蔬菜 瘦肉精,豬肉、豬內臟 亞硝酸鹽 桐油 貝類毒素三、餐飲服務監督管理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於2010年2月8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餐飲服務許可證》。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二)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被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餐飲服務管理工作,並且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聘用此類人員從事管理工作。
(三)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1.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記錄制度。
2.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應當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後次序有序整理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備查。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四、操作管理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
餐飲服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製作加工過程中應當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二)貯存食品原料的場所、設備應當保持清潔,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應當分類、分架、隔牆、離地存放食品原料,並定期檢查、處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操作管理(三)應當保持食品加工經營場所的內外環境整潔,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四)應當定期維護食品加工、貯存、陳列、消毒、保潔、保溫、冷藏、冷凍等設備與設施,校驗計量器具,及時清理清洗,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五) 操作人員應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六)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應當燒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製品,應當在冷卻後及時冷藏;應當將直接入口食品與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七)製作冷盤應當達到專人負責、專室製作、工具專用、消毒專用和冷藏專用的要求;(八)用於餐飲加工操作的工具、設備必須無毒無害,標志或者區分明顯,並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凈,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設備應當在使用前進行消毒;(九)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並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飲具;購置、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具、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十)應當保持運輸食品原料的工具與設備設施的清潔,必要時應當消毒。運輸保溫、冷藏(凍)食品應當有必要的且與提供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保溫、冷藏(凍)設備設施。

㈢ 食堂培訓員工內容記錄有哪些

一、培訓對象:

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和食堂的人員。

二、崗位基本要求:

食堂管理人員:

熱愛師生,敬業愛崗、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

食堂人員(包括炊事員、采購員、保管員等):

熱愛師生和本職工作,熱心為教育事業服務。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好,具有食堂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培訓目的: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衛生的安全是關繫到在園每一位師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歲了規范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對食堂人員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培訓。

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業務知識、規范操作要加大培訓度,提高上崗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做到文明、守紀、愛校、愛生;安全、衛生、有序、規范。

通過培訓使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了解並掌握基本的食品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食品衛生、膳食營矛的基本知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

並自覺在實際工作中遵守相關的法規和食品衛生操作規范,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幼兒園食品衛生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集體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腸道傳染病)事件發生和流行的目的。

㈣ 食物中毒報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給你個參考、忽忽。。。。。。
2003年10月12日我市某學院的一食堂發生一起由下水道滴漏污染餐具及食堂用具等,未及時清洗消毒引起多菌感染的食物中毒, 144名在該食堂用餐的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經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症狀分析和實驗室檢查證實為多菌混合感染所致,由於誘發食物中毒的原因較特殊,其中一些病原菌在國內少見報道,為此我們對其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鑒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臨床症狀144名食物中毒病人中均有腹痛、腹瀉症狀,其他為惡心123人,佔85·4%;嘔吐98人,佔68·1%;發熱(體溫在38℃左右)38人,佔26·4%。腹痛多為陣發性疼痛或絞痛,部位為上腹部和臍周,腹瀉多為水樣便,以黃色水樣便為主,部分學生有米泔樣及洗肉水樣便,腹瀉最多6次,最少2次。臨床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病人經輸液和抗生素治療後1~3 d康復,無死亡病例。1·2潛伏期本次食物中毒潛伏期最短的為2·25 h,最長為31 h,平均潛伏期10·15 h,發病曲線有高峰無餘波,符合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曲線特徵。

㈤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記錄內容怎麼填樣板

一、大綱

  1. 食品中常見污染及預防控制。

  2. 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基本要求)。

  3. 加工操作規程 。

  4. 食品安全事故處理/過程監控要求。

㈥ 如何做好幼兒的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當前學前教育備受關注和重視,安全更成為觸動社會、家庭、幼兒園的敏感神經,幼兒園飲食安全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為深入貫徹《綱要》精神,保證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促進幼兒園和諧穩定發展,幼兒園應狠抓食品衛生安全,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食品衛生管理等相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監督下,強化意識,提高管理,努力構建安全防護屏障,打造和諧平安校園。 一.健全制度 規范全面管理 規范管理,制度是保障。幼兒園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管理有關規定和制度,不僅如此,還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如《食堂安全制度》、《食品衛生「五四」制度》、《食堂衛生制度》、《師生飲食、飲水衛生管理制度》、《飲食衛生制度》、《食(用)具洗滌消毒、保管制度》、《食品采購驗收、索證制度》、《飯菜留樣、記錄制度》、《學生食堂安全保衛制度》、《後勤組崗位責任制》及《食堂人員崗位責任制》等,使各項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重要制度張帖在醒目位置,時刻提醒教職工提高警惕,規范操作。為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幼兒園與與食堂工作人員簽訂《食堂工作人員安全責任狀》,明確食堂工作人員在食品采購、存儲、加工等環節中的食品衛生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律責任。建立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和應急預案,將應急預案發放到各班級,以便教師正確掌握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二.加強監督 細化常規管理 制度的執行,需要科學的管理和嚴格的監督。一是建立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二是加強行政值日監督。行政值日每天對食堂進行安全常規檢查工作,包括熟食間、操作間、儲存間等處的衛生,熟食間是否用紫外線燈消毒,操作間的案板、用具是否消毒,食堂人員是否穿了工作服、戴工作帽,是否有無關人員出入食堂;儲物間的食品是否按照分櫃、分架、離地的原則存放,是否做到了防鼠、防蠅、防蟑螂等;分管領導每天督查食堂工作,對購進的食品進行一看、二摸、三聞,對熟食做到先品嘗後留樣備查等,檢查結果與食堂工作員績效考核掛鉤。三是食品采購執行「三制度」即定點采購制度、索證制度、查驗制度和采購台帳制度。每學期開學前做好定點采購食品品牌的選擇,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腐爛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及「三無」食品進入食堂,確保廣大師生用膳安全。對其他食品如蔬菜、水果、豆製品等進行定點采購查驗,保證食物的新鮮、符合食品衛生標准要求;豬肉、禽肉等查驗檢疫檢驗合格證明;采購食品添加劑如醬油、味精時,查驗該產品是否獲得省級食品衛生許可,同時索取購物憑證、產品檢驗合格證明等。四是做好采購食品的台帳和進出庫登記。采購食品做好台賬記錄,如實填寫《食品原料來源登記》、《日食品安全登記》等。五是把好食品加工安全關。在加工中先檢驗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確保食品及原料的質量;加工後的熟製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和半成品要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六是嚴格食品儲存管理。食品貯存做到分類、分架、隔牆10cm、離地30cm存放;保持清潔、通風良好,做好防塵、防蠅、防鼠等工作;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用品;定期檢查,及時發現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七是把好食品入口關。每天由專人先品嘗加工好的食品或購買好的點心,做好記錄,確保安全後再供應食用。嚴格執行食品48小時留樣制度,做好食品留樣記錄。 三.加強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識 在加強安全管理和監督的同時,幼兒園應重視安全教育,提高教職工和幼兒的安全意識。首先要重視食堂人員的安全教育。定期邀請衛生行政部門對食堂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訓,同時進行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食堂人員通過業務培訓、學習、講座等形式掌握有關飲食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食堂工作人員安全責任狀》、《食堂人員崗位責任制》、《食堂人員考核評估細則》,從而進一步嚴把幼兒飲食質量關。其次要重視師生安全教育。定期開展教職工安全教育,利用校園網站、講座、會議、案例分析、櫥窗、廣播、標語牌對教工大力宣傳學校飲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全體教工思想上重視、態度上端正、行動上執行。加強學生飲食衛生教育,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活動、板報、廣播、講座、家長工作等形式進行科學引導,教育幼兒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食品及商店 「三無」食品,不食用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 四.家園合力 維護飲食安全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合作夥伴,幼兒園飲食衛生安全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首先家園同步教育是做好飲食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利用家園聯系欄、家園聯系冊、致家長的一封信,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訪、網站、安全講座等形式,經常與家長聯系、溝通,及時將學校的一些安全要求告知家長,求得他們的配合,共同維護幼兒的飲食安全。其次是定期開展膳食調查和家長膳食委員會,促進幼兒膳食和飲食安全。每學期開展一次膳食調查和家長膳食委員會,全園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代表、幼兒園園級領導、總務處人員、保健員、食堂采購員均參加會議。通過聽取匯報和實地查看,讓家長們對幼兒園膳食工作、飲食衛生工作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在家長的監督下不斷提高幼兒伙食、點心的質量,力求膳食營養合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體現服務幼兒和家長的辦園宗旨。 幼兒園飲食安全是項長期性的常規工作,需要警鍾長鳴,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為辦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做好後勤保障。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防食物中毒知識培訓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業網路營銷論文 瀏覽:414
工會福利方案策劃 瀏覽:163
眼鏡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897
策劃學校親自活動方案 瀏覽:169
園區元旦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321
培訓中心春季開學工作方案 瀏覽:223
文化對市場營銷的機會 瀏覽:512
市場營銷技巧對企業的作用 瀏覽:95
電子商務案例是指什麼意思 瀏覽:909
骨幹教師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76
海爾集團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畢業論文 瀏覽:853
小學教師培訓改進方案 瀏覽:537
市場營銷部有什麼證書 瀏覽:139
網路營銷年度總結 瀏覽:626
培訓中心安全防範工作方案 瀏覽:847
校園水果的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386
銀行創意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6
電子商務專業歸屬 瀏覽:539
電子商務基礎習題 瀏覽:207
酒店餐飲宴會營銷方案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