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清華大學骨幹教師培訓計劃

清華大學骨幹教師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1-09-18 21:46:49

A. IEEA國際英語精英賽的學術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

王大赫 教育部考試中心正處級調研員,《中國考試》雜志原副主編,中國
教育學會重點課題「優質考試資源整合與素質教育研究」負責人。
胡小力 北京考試院試題評價課題專家組成員,北京海淀區教育研修中
心教研員,知名高考命題研究專家,中央電視台《高考英語大沖刺》
的主講教師。
扈之霖 教育部《高校招生》學科編委,北京陳經倫中學教研組長,光明
日報《考試》雜志編委,清華大學「教育扶貧項目高考輔導講座」
主講教師,現代教育報《高考周刊》專家顧問團特別顧問,ECTV
《考試在線》主講教師。
李達榮 中國科協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
張鐵城 中國教育電視台《英語高考復習》主講專家,曾任北京市高考口試
主考教師,北京鋼院附中英語教研組長。
孟衛東 教育部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編寫課題組成員,清華大學附中教師。
白幼蒂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考試在線」
欄目主講教師。
成學江 教育部新課程培訓研修項目專家團隊核心成員,教育部首批國家級
骨幹教師培訓班成員。
王樹聲 曾任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中央電視師院主講專家。
王增昌 原《中國教育報》「教學版」主編,全國和諧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中國發明協會創造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規劃課題
「名師教學思想與教法研究」負責人。
龔美蘭 北京四中教研組組長,國家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
張家登 江西師范大學教授,高考命題專家,高考閱卷組長。
胡江浩 上海教育考試院命題研究與信息中心副主任,高考命題研究專家。
梁 捷 北京五中特級教師,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府特約教育督導員,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班導師。
丁益祥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潘廷宏 北京四中教研組長,曾任中央電視台教育台「高考復習精要點撥」
欄目專家,中央電視台教育台「名師說」欄目專家。
王偉光 教育學會教學研究會理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科技後備
人才創新能力培養師訓計劃》項目專家組成員。

B. 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忘記確認考點了,怎麼辦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完善高等學校招生名額分配方式和招生錄取法,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有利於優秀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對特長顯著、符合學校培養要求的,依據面試或測試結果自主錄取」,「高中階段全面發展、表現優異的,推薦錄取」。自主選拔錄取工作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2014年清華大學將繼續堅持「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因材施招,促進公平」的招生理念,繼續實施自主選拔「新百年計劃」。「新百年計劃」由「領軍計劃」、「拔尖計劃」、「自強計劃」三部分組成。旨在對不同類型的優秀人才實行有針對性的選拔,力促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力促教育機會公平。同時,清華大學將繼續探索人才選拔與培養的「選育銜接」,為「新百年計劃」人才的成長提供因材施教的條件和個性化發展的空間。「新百年領軍計劃」是清華大學開展的旨在選拔和培養未來領軍人才的特殊自主招生計劃。1、招生對象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學業成績排名在全年級前1%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優先。2、選拔方式本計劃採用中學推薦、大學重點考察的方式報名。清華大學根據各中學近年來考入清華大學學生的質量、數量及在校綜合表現確定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名單和推薦人數。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應在校園顯著位置對本校推薦名額、選拔標准、申請法、遴選流程進行公示,做到信息公開和程序透明。並按公示的標准和流程進行推薦人選的選拔。最終的選拔結果應在校園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接受各方監督。同時,清華大學會派出招生教師到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按推薦名額至少1:3比例重點考察學生。被推薦學生在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進行網上報名並上傳相關證明資料。中學應將推薦匯總表、中學實施情況反饋表及其他說明材料寄至清華大學招生公室。清華大學組織專家組對推薦材料進行審核,並在本科招生網「網上報名」系統公布通過審核的學生名單。審核通過者需到清華大學參加綜合考核。在公示和材料審核過程中,如發現中學或學生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將取消相關學生的報名資格及相應中學參與清華大學其它各類招生的推薦資格。3、認定原則及優惠政策清華大學將對中學推薦的「領軍計劃」候選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從學生的高中學習全過程表現(包括學業成績和綜合表現,如課外學習及獲獎情況、參加社會工作與社團活動的情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情況等)、大學重點考察情況、綜合面試成績及體質測試結果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做出綜合認定。獲得認定的學生將享受高考總分最高降60分錄取(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享受最高降至一本線的錄取優惠)以及最高加30分選專業的優惠政策。4、後續培養清華大學將在後續培養階段重點關注通過本計劃入學的學生,匹配多樣化的教育資源,重點鍛煉團隊協作、組織協調和溝通表達等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高素質人才。具體措施如下:(1)優先推薦參加清華大學學生骨幹培養項目,具體內容包括暑期赴東、西部省份和港澳台地區考察、選修單獨開設的領導力課程等。(2)優先推薦赴海外知名大學交換學習。(3)通過雙向選擇,為每位學生配備「雙導師」,即一名所在院系專業老師輔導課程學習,一名所在院系畢業的成功校友指導個人發展。(4)優先推薦參加社會工作、社會實踐、社團組織和公益志願等活動及鍛煉。(5)提前入校接受培訓。接受思想教育,感受清華文化,熟悉校園環境,做好在大學班集體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准備。5、實施程序(1)2013年11月初,獲得清華大學「領軍計劃」推薦名額的中學啟動相關推薦工作。(2)2013年11月4日-11月17日,清華大學招生教師前往中學按推薦名額至少1:3比例重點考察學生。(3)2013年11月18日起,完成學生選拔和相關公示工作的中學組織被推薦的學生完成網上報名,並在11月24日前(以當地郵戳為准,建議使用快遞)將要求反饋的各類材料一同寄至清華大學招生公室。(4)清華大學招生公室組織專家組審核報名材料,並在2013年12月9日公布通過審核的學生名單。(5)通過審核的學生參加清華大學組織的綜合考核。清華大學招生公室確定最終名單,並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台公示。附則本實施法由清華大學招生公室負責解釋。「新百年領軍計劃」是自主選拔中的特殊部分,與普通自主選拔不存在報名資格沖突。

C.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政策文件

中央政法委員會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
教高[201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黨委政法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黨委政法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隨著中國高等法學教育的快速發展,體系不斷完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法律人才,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但我國高等法學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還不夠深入,培養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實踐能力總體不強,應用型、復合型司法職業人才培養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成為我國高等法學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
為了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重要講話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深化高等法學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決定聯合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現提出如下意見。 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主動適應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質量法律服務的需求,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深化高等法學教育改革,充分發揮法學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總體目標
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學先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學教育理念,形成開放多樣、符合中國國情的法律人才培養體制,培養造就一批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法律人才。
分類培養卓越法律人才
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適應多樣化法律職業要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化學生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提高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深度銜接。
把培養涉外法律人才作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的突破口。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家對外開放的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把培養西部基層法律人才作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的著力點。適應西部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需要,結合政法人才培養體制改革,面向西部基層政法機關,培養一批具有奉獻精神、較強實踐能力,能夠「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法律人才。
創新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機制
探索「高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機制。加強高校與實務部門的合作,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設計課程體系,共同開發優質教材,共同組織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踐基地,探索形成常態化、規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機制。
探索「國內-海外合作培養」機制。加強國內法學院校與海外高水平法學院校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雙方的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積極利用海外優質法學教育資源,探索形成靈活多樣、優勢互補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機制。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
深化高等法學教育改革,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融入法律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入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增強學生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加強學生職業意識、職業倫理教育,增強學生服務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法學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手段,提高高等法學教育質量。
強化法學實踐教學環節
加大實踐教學比重,確保法學實踐環節累計學分(學時)不少於總數的15%。加強校內實踐環節,開發法律方法課程,搞好案例教學,辦好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實務部門的資源條件,建設一批校外法學實踐教學基地,積極開展覆蓋面廣、參與性高、實效性強的專業實習,切實提高學生的法律詮釋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論證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實的能力。
加強法學師資隊伍建設
探索建立高校與法律實務部門人員互聘制度,鼓勵支持法律實務部門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到高校任教,鼓勵支持高校教師到法律實務部門掛職,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法學師資隊伍。
鼓勵法學骨幹教師到海外學習、研究,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教學團隊,聘請世界一流法學專家學者到國內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建設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建設80個左右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建設20個左右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建設20個左右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實施高校與政法實務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
選派1000名高校法學骨幹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1-2年,參與法律實務工作。選派1000名法律實務部門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到高校任教1-2年,承擔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任務。
建設法學實踐教學基地
依託「本科教學工程」,支持高校與法律實務部門重點建設100個共享共用的示範性法學實踐教學基地。鼓勵各地各高校結合實際,建設相應的法學實踐教學基地。
開展法學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依託國家留學基金,重點支持法學專業學生到海外留學深造,重點支持高校法學骨幹教師到海外學習交流或開展合作研究。
建設高水平教材
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的編寫、培訓和使用工作。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組織編寫一批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科學性權威性強的案例教材。有鑒別、有選擇地引進一批國外法學優秀教材。
制定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標准
參與高校根據人才培養類型和實務部門需求,研究制訂本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標准。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在此基礎上研究制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國家指導標准。 實施原則
統籌布局、擇優遴選。根據高校類型和所處區域,擇優遴選一批辦學方向正確、辦學特色鮮明,教學科研水平高、有一定法學教育規模和較好工作基礎的高校,整體規劃,統一部署。
分步實施、動態調整。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工作。加強檢查評估,建立參與高校動態調整機制。
管理機構
成立由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法學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指導委員會,負責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的指導、咨詢和協調。
成立由法學教育教學一線專家學者組成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負責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申報方案的評審以及實施情況的評價工作。
申報和評審
高校自主選擇參加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人才培養類型,提交加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申報方案。專家委員會對高校申報方案進行評審,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根據評審意見,確定參加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高校。
建設周期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周期為10年,分期實施,首期為5年(2011-2015年)。
檢查評估
專家委員會依照參與高校的申報方案和人才培養標准,進行檢查評估。不合格的退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一)支持參與高校圍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在招生、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學制設置等方面進行改革。鼓勵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參與高校,在本校推免名額內重點支持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發展。
(二)支持參與高校改革專業教師准入、職務聘任、考核和培訓等相關制度。
(三)支持具備條件的參與高校申請成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四)依託「本科教學工程」,對參與的中央部屬高校給予經費支持。聯合有關部門,為實務部門承擔法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與經費保障。各地應為參與計劃的地方高校提供專項經費支持。支持參與高校多渠道籌集資金,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提供專項經費保障。
各地各部門各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把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全面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
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將本意見轉發至本行政區域內所有高等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法委員會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經濟全球化席捲世界各國,已經和正在滲透到國際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不僅給各國的法律、經濟、政治、文化等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而且由於經濟全球化是以本國法律與國際社會通行規則的對接為媒介的,這對法律人才培養的目標模式產生廣泛的影響,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2012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聯合推出《關於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提出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家對外開放的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司法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涉外復合型法律人才。這是國家高等法學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是深化法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國家法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
改變法學教育質量評價標准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該是富於正義感、責任感和高尚情操,具有深厚的教養和專精學識,嫻於法律技術,善於進行創造性思考,具有國際視野的法官、檢察官、律師、跨國公司法律顧問以及其他處理法律實務的專業人員。
當今世界的制度規則大部分是在文明的進程中,通過不斷試錯與優勝劣汰而存留下來的。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並列的規則文明,是人類三種文明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一套規則文明,就不可能使前兩種文明得到保護和發展。而在這個大規模的立法完善與法律趨同化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法律研究者參加外,也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法律實踐工作者的參與、配合。因此要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參與到全球治理過程中。全球治理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西方一些學者和政治人士提出的、順應世界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對全球事務進行共同管理的理論。它強調由各國政府、政府間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一道,對超國家、跨國性的安全、生態環境、國際經濟、跨國犯罪以及基本人權等問題進行治理。全球治理理論進一步催生了法律人才國際化的需求。
一般認為國際化人才應具備以下7種素質:寬廣的國際化視野和強烈的創新意識;熟悉掌握本專業的國際化知識;熟悉掌握國際慣例;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獨立的國際活動能力;較強的運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能經受多元文化的沖擊,在做國際人的同時不至於喪失中華民族的人格和國格。
應對經濟全球化,中國法學教育培養的人才應當是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識背景,嚴密的邏輯分析能力,突出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崇尚法律,恪守法律職業道德的精神品質,具有國際視野與全球觀念的復合型實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與治國之才。因此法學教育必須順應全球化時代的發展趨勢,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熟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政治、經濟等事務,具有國際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能夠與時俱進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以提升解決復雜社會問題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能力,應對強大的現實挑戰。因而今後的法學院教育,尤其是國內頂尖的法學院,應將教育的視野從主要向內,變為內外平衡、內外交融。今後對法學院教育的評價體系中,也應加入相應的指標,將能否培養出符合全球治理需要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法律人才作為一個評價因子。
優化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
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卓越法律人才是使我國在人才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從而增強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競爭實力的有效手段。
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卓越法律人才不能只是簡單的國際間的迎來送往和師生的進進出出,而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變化過程」。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大學聯合會所下定義,「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把跨國界和跨文化的觀點和氛圍與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主要功能相結合的過程,這是一個既有學校內部的變化,又有學校外部的變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還有學校自身的政策導向變化。」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首先要樹立人才培養的全球性觀念,即以全球性的眼光審視法律人才培養的標准、內容、層次和機制,使培養的法律人才具有國際化的適應能力;要樹立法律人才培養的市場觀念,法律人才培養應面向市場,培養國際化人才競爭中短期和長期需求的人才,卓越法律人才應該在國際化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能適應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其次要改變現有的法律課程設置,增加國際法律規則、國際法律前沿動向等方面內容,不斷充實國際化的教學內容,強化國際經濟、貿易和國際文化知識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培養學生參與國際交往、國際競爭的能力。重點在於在法學的各個學科設置中強調擁有全球問題意識,這既要求有全球的視野,也要關注全球的問題,並嘗試從法律的角度去剖析和解決這些問題。
最後在培養方式上,採用更為靈活的培養模式,例如通過交流生計劃、海外實習項目、優秀學生海外研修項目、聯合培養項目等多樣化形式,增加學生參與國際教育的機會;同時,還要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營造校園國際化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文化體驗。
總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卓越法律人才應具備國際交流、理解、合作、競爭的能力,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變革。卓越法律人才國際化,是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各種法律文化交流碰撞的過程,絕不是唯「洋」是用,而是相互學習,相互滲透,互通有無。

D. 清華大學歷史系招收報考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的學生嗎

清華大學關於2009年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規定

根據教育部2009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招生管理辦法,我校2009年繼續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特製定本規定。

一、 報考條件

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立志為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發展服務。

2. 保證畢業後回定向地區(單位)就業。其中,在職考生回原單位;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回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就業。

3. 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必須在研究生入學前取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2)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報名前已經取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3)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後兩年或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含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但必須滿足以下條件: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發表過文章;b.輔修過所報專業本科的全部主幹課程;c.本人英語水平證明;

4)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報考。

4. 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

5.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6. 應屆本科畢業生中的推薦免試生可申請進入本計劃。

7. 漢族考生限定為本計劃生源范圍內的在職人員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非在職人員。

二、 報考資格

考生報考資格的確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族教育處負責,未設民族教育處的由高教處負責。考生須向學校提交《報考2009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簡稱「登記表」),「登記表」須經考生本人簽字確認,並由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或高教處有關主管部門審批蓋章。空白表格可直接向審批單位索取,如果審批單位認可,也可從網上下載列印。

審批單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廣東、海南、西藏、陝西、新疆等省(區、市) 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廳(教委、教育局)高教處等相關處室;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寧夏、貴州、雲南、甘肅、青海等省(區、市)教育廳(教委)民教處。

跨省、跨地區的應屆畢業生可用傳真方式與生源省份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進行資格確認。

三、 招生生源范圍及招生計劃

本計劃的招生生源范圍是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海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4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張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縣兩區)、湖北恩施自治州,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重點招收教育、科技、醫學和特色文化藝術、信息技術以及經濟、能源、公共事業管理等領域從業人員。

我校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是35名,其中內蒙古、廣西、四川、青海、寧夏、新疆各3名,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甘肅各2名,吉林、重慶、西藏、新疆兵團各1名,其他地區3名。

四、 報名及考試辦法:

(一) 考生必須同時滿足「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以下簡稱「簡章」)和上述一~三條的要求。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 招生專業參見「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其中聯考生(含MBA聯考及法律碩士聯考)不能報考本計劃、單考生不能報考本計劃,統考生中報考軟體碩士(專業代碼081280)、集成電路領域工程碩士(專業代碼080930)的不能報考本計劃。

(三) 考試科目以「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為准,參考書以「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錄」為准。

(四) 考生應按「簡章」規定按時完成網上報名流程(其中「考試方式」只能選擇統考,專項計劃只能選擇「少數民族骨幹計劃」,「報考類別」只能填「定向」,「定向委培單位」欄一般填寫檔案所在單位,非在職人員填寫生源省區教育廳)。

(五) 考生報名完成後應盡快提交符合要求的「登記表」。

(六) 未盡事宜均以「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為准,請考生務必仔細閱讀。

五、錄取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自願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等特殊措施。符合報考條件且報考我校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考生,初試成績達到我校規定的基本要求,經復試及綜合考察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在招生計劃內擇優錄取,寧缺毋濫。

所有錄取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生,錄取類別均為「定向」,須在錄取前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書。

錄取考生於2009年秋季入學,第一年須在規定的基礎培訓基地進行一年的基礎強化培訓,報到時須攜帶本人錄取通知書和本科畢業證書原件。

附件一: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附件二: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附件三:清華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錄

附件四:報考2009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

E. 如何深化教學改革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措施

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重要方針。去年4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鮮明指出,「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明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今年劉延東同志多次強調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牢固確立本科教學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基礎地位,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堅持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在學科和專業建設、教學質量、教學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及教材建設、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整體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學校始終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立校之本。學校堅持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探索和完善既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各類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1、更新教育觀念,鞏固本科教學地位。以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題,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轉變人才培養理念與本科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觀念、人人成才觀念、多樣化人才觀念、終身學習觀念、系統培養觀念,進一步鞏固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與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
2、優化課程體系,提高課程質量。按照「統籌部署、分步實施、狠抓落實、全面提高」的原則,以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大力實施「課程建設工程」,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精選和設計實驗教學內容與體系,建立了「公共基礎+專業提高+研究創新」三層次、四年不斷線的實踐課程體系,增加創新創業教育課模塊、素質教育課模塊,以課程資源平台建設為基礎,推進優質課程資源共享。現已建成28門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
3、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培養模式。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完全學分制,推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普通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以及教材選用改革,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促進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發展;構建課外實踐學分認證教育體系,促進專業教育與實踐教育的融通,形成了學科專業教育與素質拓展活動教育良性互動的育人特色;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建成144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助制度,遴選了一批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試點,促進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4、啟動專業大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為進一步體現科學技術發展、學科交叉和滲透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突出基礎寬厚、適應性強、專業口徑寬、綜合能力強、整體素質高的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學校啟動了公共管理類、工商管理類兩個專業大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在今年的招生中,這兩類專業按大類招生,一年以後,學生根據興趣和志願重新選擇專業。
制定出台了《公共選修課實施方案》,在2009級本科學生中全面實施通識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形成了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專業教育和實踐環節四個層級遞進的金字塔型教學平台,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通道,有利於促進學生形成寬闊的知識視野,掌握從不同領域獲取知識的方法,為綜合素質培養奠定重要的認識和方法基礎。通識教育方案的實施,將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
5、實施「特色計劃」,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學校緊緊圍繞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這一核心,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國際交流開放計劃」試點工作,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搭建良好平台,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按照「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建立和形成與基層司法、執法機關以及中小企業等法律事務部門信息交流和人才培養的合作與聯動機制,不斷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創新,積極優化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新時期卓越法律人才評價體系,保障和提高法學人才培養質量。
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進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驗班的學生單獨開班,並實現特色教學。突出個性培養和柔性管理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參與導師的科研,接受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強化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提高科研能力。
實施「國際交流開放計劃」。學校與美國南緬因大學開展「3+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根據協議,學校本科生在完成三年級的課程後,先以「國際交流生」的身份選拔推薦到南緬因大學學習一學期的本科課程,即可有機會進入MBA項目的後續學習。南緬因大學將對我校選送的國際交流生在學習費用和時間上提供便利條件和優惠措施。
二、不斷加強師資培訓力度,強化教學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多年來,我校一直重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師分別採取不同的培養與提升舉措。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骨幹隊伍的建設與培育。學校先後實施了「教學名師計劃」、「核心課程骨幹教師計劃」等,著力打造教學骨幹隊伍。「教學名師計劃」旨在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學名師和教學帶頭人,並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核心課程骨幹教師計劃」旨在加強中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提高核心課程教學水平與質量。與此同時,為促進教師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後開辦了2期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派遣20名教師赴美國、英國進修。
青年教師的水平和質量關系著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學校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力量。學校十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2010年以來,先後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校開辦核心課程培訓22門,研究方法培訓18次。在此基礎上,為充分發揮高水平教師在青年教師培養中的示範和幫帶作用,學校實施了「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為每位青年教師指派教學導師,負責指導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為加強教師實踐能力,學校鼓勵並資助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短期掛職、調查研究、合作科研、科技咨詢、業務培訓和帶學生畢業、生產實習完成社會實踐任務等形式,深入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理論聯系實際,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業務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要求45周歲以下在崗專業課教師、專業基礎課教師,在晉升副教授職稱時,原則上應參加3個月以上的社會實踐,並需考核合格。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情況作為職稱評審、晉級的依據。
目前,我校在蚌埠市金融辦、發改委、科技局等有掛職幹部11人,參加社會實踐教師400餘人。
三、以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為抓手,強化教學建設,深化教學改革
學校以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為抓手,制定出台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管理辦法》、《優秀教學成果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文件,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國家級、省級項目在教學改革方向上的引導作用、在教學改革項目建設上的示範作用、在推進教學改革力度上的激勵作用和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輻射作用,調動學院和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同時以重點教改項目為牽引,深化教學改革,培育教學成果,取得顯著教學成果。2010年以來,教學研究項目學校立項220項、省級立項18項,公開發表教研論文270篇。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目前有2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示範項目待批。
四、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打造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加強實驗教學環節,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多年來,學校一直注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狠抓實驗、實習(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創新人才培養平台,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小企業投融資創新人才培養實習實訓中心」獲2011年省級立項。以此為基礎,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根據經管類各學科(專業)特點,以綜合實驗教學平台建設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切入點,推動教學理念、教學體制、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成立了包括經濟管理學、語言模擬、法學、藝術學等學科的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旨在構建體現學科(專業)特點、涵蓋多學科(專業)的綜合型、現代化、開放共享的綜合實驗平台,真正實現各學科(專業)資源的多元融合。學生多次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挑戰杯」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外語大賽等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0、2011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32項,獲獎人數69人次;獲省級獎項295項,獲獎人數473人次;參與國際競賽獲獎12項,獲獎人次36人次。2011年在「2011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和交叉學科數學建模競賽(ICM)」中,學校7支代表隊獲得了一等獎5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的成績。
五、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強化獎懲功能
學校對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建設。完善和實施了常規教學檢查、教學督導、教學信息反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等多項質量監控措施,逐步完善了教學規章制度,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穩定。在此基礎上,嚴格日常教學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從管理求提升。嚴格執行培養方案,嚴格教學檢查,嚴格考核紀律,認真履行調停課審批制度,規范執行學業警示制度、畢業論文管理與專業實習,嚴肅教師教學工作紀律,保障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穩定,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進一步規范、完善以本科教學過程為主體的教學質量評價,推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方式改革,完善教學評獎評優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學激勵機制,以評價促規范、提質量。制定出台了《教師教學工作規范》、《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辦法》、《教學事故的認定及處理辦法》等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健全校院兩級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形成了學生評教、教師評教、專家評教、領導評教、社會評教「五位一體」的教學質量評價鏈。
今後,學校將在初步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講話以及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堅持走「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內涵式特色發展道路,把提高質量作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養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F. 清華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導師的招生方向、考試科目、聯系方式怎麼還不 出來,怎麼報名啊

法學院的已經出了,別的學院沒關注, 應該是一起出的

G. 如何從法制的角度保障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研究制定,推動著我國教育體制、人才培養機制等各方面的新變革,對教師隊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青年教師作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生力量,無疑肩負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們的培養與相關高校的定位與轉型,與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並且在青年教師的高學歷化、職業競爭激烈化、結構變動快速化等變化中顯得更為關鍵、重要。因此,如何營造良好的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環境,提供科學的成長條件,不斷提升青年教師職業素養和水平,是一個亟待探索研究的課題。
二、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張,高校之間的競爭已經從規模向內涵、實力方向轉變,青年師資隊伍的建設成為決定高校未來競爭發展的戰略因素,因此國內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高校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正展開日益激烈的競爭。
1.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舉措
為了能夠從總體上領略國內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舉措,本文重點選取幾所高校作為案例,進行歸納分析。
(1)南開大學。為打造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南開大學啟動「希望之光」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並設專項基金保障實施,以激勵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這些具體措施包括:實施「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計劃」、「青年骨幹教師國內學者訪問計劃」;推進教師博士化進程,鼓勵和支持青年骨幹教師在職攻讀學位;加強學校理工科博士後招收工作力度,積極吸引理工科博士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鼓勵博士後在站期間發表高水平論文,對優秀論文給予一定獎勵;積極吸引優秀博士後充實教師隊伍等。[1]
(2)南京大學。自本世紀初開始,南京大學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具體措施包括:推出「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計劃」、「推行專職科研隊伍建設」;探索高端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協同海歸與現有隊伍的學科建設力量;推進安居工程等保障性政策等。
(3)清華大學。清華大學近年來堅持人才隊伍培養與引進並重,出台一系列制度與舉措,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舞台,具體措施包括:落實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實行「優勞優酬」的分配機制,對特殊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實施協議工資制,對進入「基礎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的教師發放特殊津貼;健全競爭激勵機制,先後設立「學術新人獎」、「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骨幹人才支持基金」等,定期開展教學技能大賽、教學效果評估,深化教學科研管理改革,建設優秀教學團隊和學術創新團隊等。
(4)浙江大學。為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浙江大學自2005年以來陸續推出一系列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即師資博士後培養計劃、優秀青年教師支持計劃(簡稱紫金計劃)、跨學科交叉學習培養計劃(簡稱交叉學習計劃)、學術帶頭人後備人才出國研究計劃(簡稱新星計劃)。四項計劃的組合實施,進一步凸顯了青年教師培養的層次性、系統性和目標導向性,由此建立形成了目標明確、層次清晰、銜接有序、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與支持體系。
(5)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外語類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近年來以青年教師發展工作為先導,依託教師發展中心,多措並舉,大力探索實踐青年教師發展新模式,具體措施包括:構建青年教師培育體系;創建教師發展活動品牌;組建青年教師創新團隊;搭建教師發展互動平台等。
2.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現狀分析
從上述幾所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日益重視,也採取了各種途徑和措施加強培養質量和水平。總的來看,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面臨多元化探索推進的變革時期。從上世紀末我國高校規模不斷擴張,師資隊伍也隨之壯大,其中青年教師的比例不斷上升,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得到改善,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然而擺在各所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使之能更快更好地承擔起學校發展的重任。因此,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依據自身的發展定位、資源優勢等目標和條件,想盡一切辦法、尋求各種途徑探索青年教師培養的方式和路徑,由此決定了國內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正面臨多元化探索推進的變革時期,既要適應市場經濟人力資源管理與配置的要求,又要順應當下高校發展面對的緊迫形勢,因而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非一般常規的人才招聘。
(2)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呈現內涵式發展的激烈競爭態勢。當下國內高校已經進入內涵式發展時期,比拼得不是規模,而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方面的質量和水平。青年教師恰是學校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和希望。因此,幾乎所有高校都極其重視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力圖使學校成為「青椒」實現個人職業理想和夢想的場所,將學校發展與「青椒」成長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能在當下及未來高校發展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目前,國內「985」、「211」工程院校在青年人才招聘和培養方面使盡渾身解數,發揮各種渠道、利用各種資源為青年教師發展提供支撐和保證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3)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處於全面向國外學習、加速國際化階段。從上文提及的五所綜合性大學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舉措來看,它們代表了目前國內多數高校試圖通過人才國際化途徑來加快學校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強向世界高等教育強國學習的力度,由此不僅拓寬了學校集納青年才俊的范圍,而且也為他們的成長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台。這種路徑反映了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然而也只是有實力、有條件的高校才能夠較好實施,對於一般性高校,雖然也能推進,但是其效果和可持續性卻難以掌控。
(4)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凸顯科研能力提升和引領的作用。目前國內高校在學校競爭發展、教師評價導向的推動下,日益重視科學研究在高校功能中的地位,將增強科研創新和提升科研能力作為青年教師培養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科研在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中的引領作用,以在最短的時間不僅提高青年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多出高質量科研成果,而且同時能快速促進學校發展,爭取更多的資源,這種情況在研究型大學中尤為突出。可見,科研已經成為國內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三、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存在的問題
在世界及我國高等教育面臨新變革的背景下,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對高校未來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環境下,國內高校也有條件實施各自的青年教師培養方案,也因此取得了諸多喜人的成績,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國高等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諸多問題和不足,如此才能在問題、差距中找原因、想辦法,不斷推進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1.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缺乏體系化及長遠發展規劃
雖然國內高校依據自身條件和發展實際,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然而從教育規律和青年教師長期發展角度看,「短平快」的方式和措施固然可以起到效果,但是如何從國家教育變革、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的高度進行審視,對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系統化思考和長遠發展規劃非常必要。高等教育發達國家之所以走在前列,是因為其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前瞻性的發展規劃,美國的「未來師資培訓計劃」就是很好的例證。因此,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不應僅停留在一校一策的層面上,國家應該在此方面有所行動,以利於青年師資隊伍的長期健康發展。
2.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理論研究偏弱,實證研究同樣不足
與國外高校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貢獻和進步相比,國內高校的一個明顯欠缺就是在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的理論研究偏弱,創新不足,具體表現在:其一,理論創新不夠。與高等教育及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相關的理論大都引自發達國家,而能立足於國內實際進行理論創新者寥寥無幾。其二,實證研究不足。目前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雖然措施迭出,但是真正進行長期跟蹤並實證研究的不多,因而也難以創一家之言,至於自覺運用理論指引實踐的意識則更弱。
3.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組織、制度保障有待加強
與國外眾多相關教育組織相比,國內高校在教師培養的組織保障方面偏弱。僅以北京地區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為例,1997年以來,參加培訓的學校從市屬市管高校擴大到教育部和其他部屬高校,培訓的教師數達萬人。然而,崗前培訓仍存在培訓內容、學時、授課形式、培訓機制和管理的非專業化等多種局限。[6]至於此後的繼續教育則更難以持續和規范。不僅如此,國內對於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相關政策規定不足,法制化滯後,這同樣影響到青年教師的穩定成長。
4.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呈現非均衡發展態勢
在當下國內高校競爭激烈的態勢下,青年教師培養容易出現因高校所處地區、類型和層次等條件差異而產生的非均衡發展態勢。事實上,國內發達地區高校,部屬高校,「985」、「211」工程院校,擁有博士點的高校等在獲得各種資源、採取多種培養途徑和資金支持方面顯然擁有一般院校難以匹敵的優勢,而在師資隊伍建設直至人才培養方面的非均衡就會加大。這種非均衡之勢在一定條件下並不為過,關鍵是在國家層面如何進行改革,如何規劃人才培養直至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上,使國家整體教育實力得以提升。
四、提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水平和質量的路徑和對策
基於上述分析,本報告提出如下提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水平和質量的路徑和對策。
1.高度重視高校青年教師師德教育
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必須高度重視師德教育,將其置於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首位。師德教育不僅是青年教師職業生涯開始的第一課,對於其職業認同感、心靈歸屬感和未來職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而且直接決定了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能否開展好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從而提升高校功能,順利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當下,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師德建設必須納入到青年教師培養的全過程。各級各類高校要依據本校實際情況,通過主題靈活、形式多樣的講授、調研、座談、研究等途徑及長期、有效的監督管理切實強化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使青年教師從業以德為先,為自身全面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完善高校青年教師制度化、規范化、現代化管理
制度設計和科學管理對於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國家要在宏觀層面上制定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制度,從不同層面對教師教育和青年教師培養做出規劃,並且朝法制化的方向推進。高校則應該在國家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總體發展指導框架下,依據自身實際,認真地實證調查研究,進行合理的制度設計,包括職前培養、資格認證、崗位競聘、繼續教育、教師流動等等,從而將培養理念制度化,真正起到規范、引導的作用。同時,要加強教師教育組織網路的建立,建設廣泛、多樣的教師學習成長型組織,強化情感管理;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強化青年教師培養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的理論與政策研究
國家、高校及相關科研院所要高度重視教育理論創新,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鼓勵關於青年教師培養、發展的理論和政策研究,不僅依據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狀況和特色,創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理論的一家之言,而且將理論創新能力納入到青年教師培養和制度制定的過程中,將其作為培養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強化青年教師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思想和新成果的能力。要重視教育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科研能力提升之間的有機協調和銜接,使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等各方面都能擁有自覺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4.夯實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動態體系建設
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既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個長期學習、探索和實踐的過程。首先,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環節,而是與教師的遴選、聘任、考核、晉升等多方面都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必須注意各環節的滲透、協調、一致;其次,僅有崗前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等短期培訓是不夠的,要注意短期培訓和長期跟蹤培養的結合,注意教師團隊的建設和教育技能及文化的傳承,著實推進青年教師專業化進程和培養體系建設。不僅如此,要依據教育規律及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適時調整培養重點,形成動態開放的青年教師培養系統。
5.探索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均衡化發展
均衡化發展的含義是避免因教育資源過度集中而形成的馬太效應,造成的教育非公平現象,但是它並不排斥非均衡過程帶來的效率。我國高等院校層次多,范圍廣,情況復雜,而高等教育資源的公平有效配置又決定著我國高教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從制度層面上進行規范、引導,既要強調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基礎性和普遍性,又要重點扶持資源配置效率高的地區、部門和群體,通過差異化的途徑和措施,實現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均衡化發展,使人、財、物等各方面資源合理流轉、配置,達到可持續穩定支撐發展目標。
6.加強國內外不同高校青年教師交流學習支持力度
順應教育國際化趨勢,各高校要創造條件鼓勵青年教師出國研修和國內訪問交流,要充分利用國際優質教育科技資源,加強高校間國際交流與合作。如南京農業大學每年派出30多名優秀的中青年教師赴國外進行長期合作研究、進修訪問。山東大學做好中青年教師公派出國留學工作,重點資助一批骨幹教師到國外名牌大學、研究院所作訪問學者、合作研究或短期學習。大連理工大學用於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出國進行課程進修、從事博士後研究、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學術訪問和研究、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等的培訓經費逐年增加,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無疑有利於提升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使其具有國際化眼光和水平,為今後青年教師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人才開辟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H. 清華大學函授教育怎麼報名,都有什麼專業

到學校點報名,專業以學校公告為准。

進修方式與要求

1、進修期限一般為一學期(半年),全脫產學習。

2、凡我校接受的單科進修教師,按規定需選修三門課程。即主修課一門、輔修課二門;進修教師應參加教輔工作,一般要求安排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參加主修課的教學工作(包括輔導、批改作業、輔導實驗及備課、試講、考核等),在此基礎上寫出主修課教案(或主要部分教案)。主修課應是申請進修者在原工作單位正在講授或即將講授的課程。

3、在填寫《清華大學進修教師申請表》時,申請者可根據進修目的填寫擬進修的三門課程,待進修教師入學後,我校將根據教學資源實際情況盡可能滿足申請者提出的要求,若所申請的課程未開設或受課容所限確實安排困難,與進修教師協商後作適當調整。

4、特別說明:受條件限制,我校實驗類課程,以及外語系、美術學院不接受進修教師。

5、相關規定請閱讀《清華大學接受進修教師管理辦法》

(8)清華大學骨幹教師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1、網上填寫報名基本信息

請在2019年4月10日至5月26日期間,進入報名網站; 點擊網站頁面中的「報名」進入報名頁面;選擇學生類別為進修教師,然後完成全部基本信息的填寫,並上傳本人藍底小2寸電子版證件照。

2、查詢初審結果

申請者可在提交申請3個工作日後登錄申請系統查詢。若已通過初審,即可進入下一申報環節。若未通過初審,請核查個人信息是否填寫完整或是否符合進修教師申報條件。

3、郵寄紙質版申請材料(請使用中國郵政EMS或順豐快遞郵寄材料)

①初審通過後,申請者可在系統中用A4紙列印《清華大學進修教師申請表》,並由所在學校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加蓋學校人事處(或教務處)公章並附最高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和體檢表(經縣級或縣級以上醫院體檢),於5月31日前寄到清華大學繼續教育處。

②申請者可登錄系統查詢資料到達狀態。

4、查詢錄取結果

經我校審核同意後,於7月初由繼續教育處簽發「清華大學接受進修教師通知書」和入校注意事項。申請者可在7月10日左右登錄系統查詢並列印通知書等資料(我校不再另行郵寄紙質資料),並按規定時間到校辦理入學手續,逾期不報到視為自動放棄。

I. 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如何選拔學生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完善高等學校招生名額分配方式和招生錄取辦法,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有利於優秀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對特長顯著、符合學校培養要求的,依據面試或測試結果自主錄取」,「高中階段全面發展、表現優異的,推薦錄取」。
自主選拔錄取工作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2014年清華大學將繼續堅持「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因材施招,促進公平」的招生理念,繼續實施自主選拔「新百年計劃」。
「新百年計劃」由「領軍計劃」、「拔尖計劃」、「自強計劃」三部分組成。旨在對不同類型的優秀人才實行有針對性的選拔,力促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力促教育機會公平。同時,清華大學將繼續探索人才選拔與培養的「選育銜接」,為「新百年計劃」人才的成長提供因材施教的條件和個性化發展的空間。
「新百年領軍計劃」是清華大學開展的旨在選拔和培養未來領軍人才的特殊自主招生計劃。

1、 招生對象
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學業成績排名在全年級前1%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優先。

2、 選拔方式
本計劃採用中學推薦、大學重點考察的方式報名。清華大學根據各中學近年來考入清華大學學生的質量、數量及在校綜合表現確定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名單和推薦人數。
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應在校園顯著位置對本校推薦名額、選拔標准、申請辦法、遴選流程進行公示,做到信息公開和程序透明。並按公示的標准和流程進行推薦人選的選拔。最終的選拔結果應在校園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接受各方監督。
同時,清華大學會派出招生教師到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按推薦名額至少1:3比例重點考察學生。
被推薦學生在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www.join-tsinghua.e.cn)進行網上報名並上傳相關證明資料。中學應將推薦匯總表、中學實施情況反饋表及其他說明材料寄至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
清華大學組織專家組對推薦材料進行審核,並在本科招生網「網上報名」系統公布通過審核的學生名單。審核通過者需到清華大學參加綜合考核。
在公示和材料審核過程中,如發現中學或學生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將取消相關學生的報名資格及相應中學參與清華大學其它各類招生的推薦資格。

3、 認定原則及優惠政策
清華大學將對中學推薦的「領軍計劃」候選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從學生的高中學習全過程表現(包括學業成績和綜合表現,如課外學習及獲獎情況、參加社會工作與社團活動的情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情況等)、大學重點考察情況、綜合面試成績及體質測試結果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做出綜合認定。
獲得認定的學生將享受高考總分最高降60分錄取(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享受最高降至一本線的錄取優惠)以及最高加30分選專業的優惠政策。

4、 後續培養
清華大學將在後續培養階段重點關注通過本計劃入學的學生,匹配多樣化的教育資源,重點鍛煉團隊協作、組織協調和溝通表達等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高素質人才。具體措施如下:
(1)優先推薦參加清華大學學生骨幹培養項目,具體內容包括暑期赴東、西部省份和港澳台地區考察、選修單獨開設的領導力課程等。
(2)優先推薦赴海外知名大學交換學習。
(3)通過雙向選擇,為每位學生配備「雙導師」,即一名所在院系專業老師輔導課程學習,一名所在院系畢業的成功校友指導個人發展。
(4)優先推薦參加社會工作、社會實踐、社團組織和公益志願等活動及鍛煉。
(5)提前入校接受培訓。接受思想教育,感受清華文化,熟悉校園環境,做好在大學班集體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准備。

5、實施程序
(1)2013年11月初,獲得清華大學「領軍計劃」推薦名額的中學啟動相關推薦工作。
(2)2013年11月4日-11月17日,清華大學招生教師前往中學按推薦名額至少1:3比例重點考察學生。
(3)2013年11月18日起,完成學生選拔和相關公示工作的中學組織被推薦的學生完成網上報名,並在11月24日前(以當地郵戳為准,建議使用快遞)將要求反饋的各類材料一同寄至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
(4)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組織專家組審核報名材料,並在2013年12月9日公布通過審核的學生名單。
(5)通過審核的學生參加清華大學組織的綜合考核。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確定最終名單,並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台公示。

附則
本實施辦法由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新百年領軍計劃」是自主選拔中的特殊部分,與普通自主選拔不存在報名資格沖突。

J. 清華大學的師資力量有多強

本人在清復華攻讀碩士,對於制師資力量深有體會,在科研的道路上,簡直扎心...自己悶頭苦幹一學期,也比不過導師一句話,一個建議管用

在清華的教授,都是各大領域的專家,他們不但學習研究上有所成就,甚至有些還對行業有所貢獻,對世界有所改變,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閱讀全文

與清華大學骨幹教師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男孩叫林墨的電影 瀏覽:616
歐美片兩個小鬼把女的肚子撐爆了 瀏覽:94
有免費看視頻不要vip的網站 瀏覽:101
曲沃電影院 瀏覽:468
H人猿泰山 中文字幕 瀏覽:16
歐美電影一個女人不斷出軌 瀏覽:991
免費人成的影片 瀏覽:608
午馬全部電影列表僵屍家族 瀏覽:876
韓日劇封禁愛情電影 瀏覽:6
電影大事件劫匪為什麼搶劫 瀏覽:573
免費觀看收費電影電視劇 瀏覽:740
什麼叫祖的電影 瀏覽:558
三陽影院 瀏覽:43
老鼠的外國老電影有哪些 瀏覽:126
抗戰電影免費大全 瀏覽:12
野人泰山羅莎卡拉喬洛 瀏覽:732
主角獲得破案系統的小說 瀏覽:166
國產經典愛情片污 瀏覽:114
男主強了女主小說 瀏覽:155
四級片電影有哪些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