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政支农政策有哪些内容
http://www.yscbook.com/testbbb/czrs/czzc/200812/190580.html
2.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培训
做法是:
一、突出“三个到位”,真正把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我们感到,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的通知精神,尽快把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抓好抓实,首先必须使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在这方面我们突出了“三个到位”:
1、高度重视到位。
为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明确了相关责任,实行了工作责任追究制。
2、广泛宣传到位。为了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市财政网等幅射力强、宣传面广的优势,通过开设专栏对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情况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这样,通过广泛宣传,让这项惠农举措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使广大农民,从事农村财会工作的人员,充分认识这项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支持培训、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深入调研到位。为了深入搞好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培训工作,在开展培训活动前,我们市财政局以及我校的老师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以及电话函询、问卷答题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不仅对财政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而且就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活动所需的教材及培训内容和方式等项目与农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交流探讨,广泛征集了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摸清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全面做好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三项保障”,切实为培训工作创造积极条件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活动,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推进财政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为了创造积极条件,保证这项工作有序、有效的深入开展,我们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强化了“三个保障”。
一是强化硬件保障。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我校校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我校培训科为主导,办公室、膳食科等科室全力辅助,以最大的力度保证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
二是强化师资保障。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师资方面,我们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市的实际,通过“内挖、外聘”等方式,建起“两支队伍”,首先,我们采取业内选拔的方式,在财政局机关和我校中,选拔了10名财会业务骨干,组成了的财政部门专职教师服务队伍;其次,我们通过协调,在**高等院校聘请教授为学员讲课,组成了专业讲师队伍。在师资管理方面,我们在建立专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这样,通过两支队伍的建立,完全满足了我市现有的农村财会人才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需求和需要。
3. 财政支农的资金政策有那些
200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强农惠农政策,又让9亿农民欢欣鼓舞。这次会议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措施。2009年农民兄弟能得到哪些政策“礼包”?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
从今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今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今年将统筹考虑化肥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补贴范围涵盖小麦、水稻、玉米和东北大豆。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总额将达到100亿元。
点评:这些举措不但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还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刺激农村消费。
扶贫标准上调
我国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取消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区别对待的政策。将对2007年人均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同样的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共计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4.6%。
点评:过去中国扶贫标准低,因为我们的起点低、任务重。现在提高了扶贫标准,说明有能力惠及更多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也不仅限于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而是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
地方政府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
在创业资金方面,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农民工返乡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点评:这一举措正当其时,不仅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创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
今年2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实施时间暂定为4年。据测算,4类补贴产品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目前家电下乡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和手机四种。与试点方案比较,增加了洗衣机一个品种。
补贴资金拨付比照粮食直补办法,直接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农民的储蓄账户上。如果一户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项产品,可享受国家补贴近千元。
点评: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对农民和厂家都是好事。当然,如果给农民更多的选择权,那就好上加好了。
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农村低保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做到应保尽保,保障面占农村人口的4.4%。今年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初步统计,目前农村低保人数为3900多万
点评: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让每一个公民切实感受到发展带给他们的实惠
其他:如农业保险得加大。
4. 如何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件目前,中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一个农村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初步加大力度支持“三农”的能力和一般的顺序。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释,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不是农村,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应该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高度,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农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格局,统筹规划和建设,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地区,以增加国家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社会的努力,支持“三农”。
首先,你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地区的比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投资机构的业绩为重型和轻型农业。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农村经济薄弱,许多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自筹资金差。因此,它是必要的,以进一步扩大的农村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大支持保护“三农”,调整了投资结构,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从城市到农村地区;提高力度并加强在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次,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阻碍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为了摆脱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制约了巨大的努力,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加快建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平等的地位,经济和社会制度。首先,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管理基础的户籍系统,并给出了所在国家的工作机会和选择居住地的公民平等的权利。二,培育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第三,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方式,并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和农村地区。
另外,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提高城市的科技,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发挥城市经济的强劲辐射带动的优势,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在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驱动。
投入的关键,必须保护
背景当前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
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一个长期机制,促进农业,城市与农村。 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资金总额比上年。
解释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和地方当局增加了在农业和农村的投资,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全国财政收入的规模相比,每年,农业和农村地区,或偏低。此外,全球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包括治疗的主要河流和主要生态建设的关系,而不是单独的农业投入中获益。即使考虑到支出对农村教育,卫生,道路,国家财政专用农村的支出比重和农村人口的比例是不相称的公共服务所享有的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差距继续扩大。如果不果断地采取了重要措施,以增加投资增长点行动,将难以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的增量部分
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重点倾斜。 “多予,少取,放松管制”,重点在“比我更努力工作,关键是要下决心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投资城市建设转向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
金融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支持“三农”,吸收的储蓄在县及县以下,应该有一定比例的贷款的资金返回农村市场,如用在农村地区。化的方式,以引导的邮政储蓄资金有效地差税政策,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在农村地区的业务。给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贷款进一步支持农业。引导社会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增加投资,保险及其他财政贴息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启动和长期的农村发展专项贷款。
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汇率计算已达到美元以上1000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加速阶段,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农村,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时期。
目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之间的失衡仍然严重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城市和农村,已成为一个繁荣的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的圆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城市和农村发展,关键是要加大对“三农”长期稳定。
一部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出了意见和提出这个问题。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全国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林逸夫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低,但水平低,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平低,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不是单纯依靠提高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价格弹性的增加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导致粮食价格较低的农业。
BR />长期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农村劳动力逐渐,一个显著转移到城市的政策环境,劳动力转移出来,农产品从生产者到需求,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要建立一个机制,为转移农村劳动力,需要在城市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发展中小企业的关键是使他们有效地在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和中型的企业,区域性小银行,中型银行,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发展。劳动力流动就业,除了在城市,但也必须让农民有能力在城市的就业,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教育和职业培训。
应该是形成了全国统一市场,东出口食品的农业生产,这将使产区中央储备粮创造更多适销对路的粮食需求,商品粮价格将能够维持较高水平;东部的矿物需求的增加,西部种植区将创建一个市场,要建立这样的市场,应该制定一个全国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转让配额分配给各省,自治区,允许配额拍卖。东到西,购买农业生产集中在西部,西部的资金额度拍卖。
加速技术投入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为了确保让农民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加大投资力度,在科学和技术要求
发展,城乡良性互动战略
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的执行秘书,赵永
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是执行的城市和农村的良性互动战略。
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应该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战略的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这一战略与教育策略,并组建新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的浓厚氛围。
要创建的良性互动预警机制,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良性互动理论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卫生系统指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新的评价。除了引起国际社会的计算方法,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城市和农村产业结构,城市和农村市场的需求平衡的动态发展的二元结构,在引入一个新的修正系数,以建立和确定的积极互动,城市之间的购买力的分布和农村地区的早期预警指标,每季度或每年出版的权威部门,以及时掌握的城乡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制定政策和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快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刚性增长的财政政策,以确保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政策方面,在特别的努力,以支持建造业和制造业,要积极推进改革,改革税收制度,户籍,土地管理制度
大力扶持各种农村市场的发展和增长,社会的主题。要努力培育发展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因此,在农村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
把握好几个“统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
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越来越大的不平等现象,如不打破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壁垒,农村为了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前的“城市和农村的政策,重城抑乡”的思路,对有问题的调整政策,向农村倾斜,促进二元结构海水淡化和开发难度大,没有稳定的社会。的转变。了一大圈,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做了以下工作:
要“统一”。城乡统一的税收标准,以减少农民的税收负担;城乡统一农村地区的贷款利息,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资源,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使农民生病也不敢进入医院成为历史;城乡统一的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以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城乡统一的户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一就业制度,彻底打通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逐步赶上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
几个“统筹”,做好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集中在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的投资和管理,城市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公共财政应加大努力支持农村,城市和农村的市场经济,农村和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合作组织的农村制度,发展订单农业,城市和农村公共设施,统筹土地利用和开发的土地出让法律,使农民得到足够的补偿;统筹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合理规划村。
结构调整,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成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段应碧
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关键是要下决心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建设全国委员会投资结构和信贷资金结构,向农村地区。去年,的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农业占7.2%,农业占5.2%的贷款结余在该国的金融机构,乡镇企业占4.8%,不相称未确定的位置为基础的农业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虽然农业占较大比重的近30%,但70%的政府债券资金,很不稳定,主要是用在主要河流治理项目。三个结构必须做调整,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建议:
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各级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增加是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加,新的财政资源向“三农”倾斜,和中央的政府,教育,文化,卫生,新的经营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地区,可以认为是一种明确的规定比例。
a>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调整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建立主要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利益调节机制,提高部分的资金来自销售领域小规模的灌溉和水利建设的主产区低产田改造。
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改革,农业发展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恢复农业贷款,尤其是政府的意图,财政上负责的折扣的中期和长期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操作。
5. 政策性农业保险培训
我国农业保复险业经历了一个曲制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网络培训是培训什么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又称e-Learning、在线培训、网络学院、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等,E-Learning定义为: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培训内容有:
1.网络工程:网络工程是指按计划进行的网络综合性工作。本专业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计算机网与通信网(包括有线、无线网络)的结合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显著特色。
2.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
3.网络营销: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
4.JAVA开发: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的总称。用Java实现的HotJava浏览器(支持Java applet)显示了Java的魅力:跨平台、动态的Web、Internet计算。从此,Java被广泛接受并推动了Web的迅速发展,常用的浏览器现均支持Java applet
5.Android开发:Android早期由“Android之父”之称的Andy Rubin创办,Google于2005年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展开了短信、手机检索、定位等业务,基于Linux的通用平台进入了开发。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正式公布这个操作系统。
7. 怎样快速完成网上培训课时
有办法,专门有人来做这个,几小自时就学完,很舒心,再也不用为学习而烦心了。
拓展资料:
程培训系统,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相传送,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完成培训目的服务平台。
网络培训系统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开发的视频课程和培训管理体系对员工的在线学习和网下的培训进行管理、学习跟踪、考核,同时提供教材、管理工具下载与管理、上传内部视频课件等。还满足企业学员商务交流、博客、互动等功能需求,网络培训系统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企业提供完善的学习管理平台、学习资源平台、企业知识管理平台。
资料来源网络:网络培训系统
8. 我国的财政性支农政策及战略目标
农业发展政策的正确制定必须要有正确的农业战略目标,因为正确的目标是制定正确战略和正确政策的基础,同样正确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正确政策来支持。所以政策变量与战略目标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研究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现阶段我国农业战略目标的选择</b>一般来说,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四个:一是农业的社会安全目标,即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农业的盈利目标,即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三是农业的社会环境目标,即保证环境友好、生态改善;四是农业的创新目标,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本文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顺序应该如下,具体理由参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第七章相关内容(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6月):首先是实现农业的社会目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环境友好和社会稳定,即农业生产上,要实现尽可能小的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保证农业发展要能吸引各种资源的持续投入,使农业具有自我发展与自我积累的能力。其次是实现农业的盈利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尽可能充分地实现农产品价值,并尽快地使其转化为生产者的实际收入。最后是农业的市场目标和创新目标,这两个目标是为前两个目标服务,不管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市场竞争力提高都是为社会目标和盈利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农业保护必须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安全供给、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支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与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生态环境、生产和流通的基础设施、农村信息网络、制度和法律等)为主要任务。二、本文研究中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的</b>萃取在农业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上,本文做了农业各政策变量与我国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效果分析。其中农民收入数据指标采取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原因在于本文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与“来自第一产业生产性纯收入”作了相关性分析,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8424,近似于线性,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同样原因,我国农业保护水平指标本文采取的是“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与“农业平均PSE%”相关系数达0.9667);粮食产量指标采取的是“粮食作物总产量”。本文选取了三类政策变量,由于数据获取的原因,政策变量选取得不多,但这些指标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政策变量共选取了13项,具体指标如下: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价格保护政策:农产品政策
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其他政策:农业各税、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三、农业各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计算</b>本文采取的是从1985年到2002年期间的18年数据,原始数据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表4-12(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6月)。数据来源参见本文表1的注释。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表1相关性系数表 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粮食产量10.694970.686330.6949710.814790.686330.814791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0.646190.937930.72088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0.684940.941870.64328农业基本建设支出0.523390.845050.62782农业科技三项费用0.525840.869440.65458农村基本建设投资0.555450.885010.62506市场价格保护政策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0.15063-0.39974-0.46779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0.566270.825840.58565粮棉油价格补贴0.538810.820770.57642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0.53623-0.89722-0.714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0.00265-0.37527-0.30441其他政策农业各税0.661250.962430.68815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0.677100.877440.70617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0.679670.959820.67572注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自第一产业生产性纯收入、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整个轻工业产值的比重(%)、农牧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重(%)、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数据来自《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合计、粮棉油价格补贴数据来自《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财政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总额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财政年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数据来自《中国物价年鉴》;农业各税、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各年);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年)。中国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按生产者价格与口岸价格的差额计算, 农产品平均PSE,资料来自张莉琴博士论文《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P73 资料来源:来自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表4-13,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6月四、农业各政策变量与其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计算的结果分析</b>1、从总体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保护水平、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三者都呈高度或中度正相关,其中正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相关程度达0.81479,原因在于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由于篇幅所限具体这方面的阐述可以参见叶堂林博士论文《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第四章第三节。而农业保护水平与农民收入及农业保护水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差不多,这说明国家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粮食安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片面强调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或强调如何实现粮食安全或强调农业保护水平的某一方面的提高,而应该看到农业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发展问题,任何局部的、片面的和“临时抱佛脚”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只会导致事倍功半、资源浪费。2、从农业保护水平目标来看一是与其正相关性较高的指标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中专程度及以上、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等等,这说明国家要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则应该对农业和农村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以及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二是就其大类指标来看,国家宏观支农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农业保护水平影响较大,而市场价格保护政策效果并不好。三是从负相关指标来看,总共有三个,分别是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其中与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负相关程度最大,这说明农产品进口额的多少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保护水平,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加入WTO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否则就会导致农业保护力度下降,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2001年以来的农业减产就是例证(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四是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业保护水平呈低度负相关,这说明我们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对农业保护水平没有多大影响,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往往在粮食歉收时提价,以刺激供给,而在农产品供过于求需要价格支持时却降价,所以没有起到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对农业发展不利。张莉琴在其博士论文《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果分析》第56页中,对1985~1997年间粮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也发现了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异系数要远远大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异系数 (见表2),即国内粮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表2 粮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1985~1997变异系数(%)世界市场价
9. 现有国家政策法规,是否有关于注册网络教育的举措
国家政策法规对教育、培训等文字或者行业是有一定限制的···除非有一、二级院校的挂靠
10. 财政支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什么区别
基本是一回事。
但财政支农政策是大概念,涵盖强农惠农富农一系列措施版,这些都是支持农村、农民、权农业的。
具体工作中,财政支农政策比较笼统,主要是法定要求农业投入增长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是一项“面”的工作,指向三农各个领域,包括公共领域。而强农惠农富农,对象更贴近指向对象是对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