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成功推广新产品
周星弛的无厘头带给娃哈哈的是迅速瓦解品牌延伸的认知障碍,品牌延伸中成功。推广新产品的四条法则是:高度差异化的定位、迅速提升延伸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终端铺货率和强化终端生动化工作、建立专门的销售队伍与科学考核体系。 前面主要研究了品牌延伸的内在规律,如什么是决定品牌延伸成败的关键,品牌延伸成功需要哪些条件,这方面的研讨有助于我们科学、准确把握一项品牌延伸是否可行,成功的机率有多大。解决了这一疑惑后,企业界的朋友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品牌延伸中成功地推广品牌。 要成功地推广新产品,首先要提高品牌本身的延伸力与扩张力,使品牌能有效地带动延伸产品的销售,这就需要使品牌具个性鲜明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对各种延伸产品有包容力,把品牌塑造成一个高知名度、高威望的大品牌。做到这一点就使新产品的推广成功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接下来就要看延伸产品是否有高超的营销广告策略与科学的营销体制,成功推广新产品的营销策略与营销体制具有以下特征: 1、采取高度差异化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差异化策略。因为品牌延伸进入一个新产品领域,如果新产品整个行业有实力雄厚的大品牌,那么仅仅依靠品牌的知名度、威望及核心价值的包容力是难以延伸成功的。 采用差异化策略,进行产品与概念的创新,不与对手发生正面冲突,创造一块新蛋糕就容易成功。海尔94年进入洗衣机市场,切入点非常好,它首先通过做高端产品来树立形象,推出玛格丽特三合一洗衣机,这在中国是第一台,如果它去做小天鹅、小鸭一样的普通波轮式、滚筒式洗衣机,那么海尔延伸到洗衣机市场上的成功率就会小很多。 康师傅从方便面起家延伸到果汁、茶饮料、纯净水、饼干等大量食品饮料,基本上是成功的,尤以“3+2饼干”最为成功,而雪饼的延伸就不大成功。雪饼不成功主要是没有创新,产品无论从口感、形式包装上都与雪饼在中国市场的首创者旺旺十分雷同,旺旺“头啖汤”效应使康师傅雪饼没有出头之日。“3+2饼干”却获得惊人成功,那是因为此前夹心饼干只有“2+1”的(二层饼干一层夹心),“三层饼干、二层不同夹心”的“3+2饼干”以前没有过,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索芙特从减肥香皂做成功后进军洗面奶与洗发水都获得了成功。洗面奶的延伸成功一方面沾了与香皂品类接近的光,另一方面是靠差异化的定位策略。洗发露的成功则主要依靠差异化营销策略。2000年秋,索芙特推出木瓜白肤、珍珠白肤、柠檬白肤、收缩毛孔、微粒活肤、MG去痘、芦荟保湿、羊胎除皱、眼圈活肤、瘦脸等10个新品,每个产品都针对不同的护肤美容功能而设计,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并与传统洗面奶主要强调“深入去污、滋润、对皮肤较少刺激”的卖点形成高度差异与鲜明区隔。推广中还形象化地把十款特色鲜明的的新产品命名为“十大美女洗面奶”,以“用洗脸的方式,解决面子问题”的广告口号引导消费者对洗面奶的需求上升到功能化、个性化的层面上来。 至2001年,索肤特洗面奶已成为国产品牌中的第一名、所有品牌中的第九名(据全国50家大型超市和商场的统计。)索肤特延伸进军被联合利华、花王、宝洁包围得铜墙铁壁般的洗发水市场也获得了成功。索芙特的化妆品广告图 面对“营养”、“去屑”、“柔顺”等各个细分市场各有强势品牌霸占一方的局面,索芙特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了差异化的机会点思路。调研表明,消费者对洗水的要求在提高,去屑与营养经过不少品牌的宣传,被认为是十分平常的利益,在消费者心目中已成为一般洗发水都应具备的功能。消费者还十分关注洗发后的美感,如使头发垂直顺畅。于是,索芙特投入大笔经费,聚集国内外一流专家,推出了首创的“负离子洗发露”,博得“时尚、喜欢直发”的女性的青睐。2、迅速提升延伸产品的知名度 品牌延伸要成功地推广新产品,存在着消费者对品牌麾下产品的认知与联想主要集中于原有产品的障碍。如乐百氏刚刚从酸奶延伸到纯净水行业时,结果投放了不少广告,但知道乐百氏有纯净水的饿并不多;又比如海信是靠彩电打响品牌的,由于没有足够的广告火力,空调推广了很久消费者提及空调时能联想到海信品牌的很少。如果在提到延伸产品时,消费者无法联想到品牌,延伸产品就无法被消费者列入购买的候选名单(至少在进商场前)。因此要迅速提升延伸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娃哈哈非常可乐的非常绿茶饮料一上市就大有斩获,迅速引发消费者对娃哈哈茶饮料的关注与购买,这主要靠娃哈哈非常绿茶电视广告淋漓尽致地发挥周星驰的“无厘头”并巧妙借势“大话西游”,使消费者一看就记住了娃哈哈的延伸新产品非常绿茶,再加上娃哈哈的雄厚实力保证了在中央台A特段等强势媒体的高频投放,非常绿茶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海信则靠“工薪变频大降价”打了一个大翻身仗,“工薪变频降价”与其说是靠降价吸引了消费者,不如说是藉此吸引了公众对海信空调的关注。当然,知名度要硬轰上去,成本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应巧妙借势,多策划一些新颖、高超的策略低成本地提升品牌知名度。 3、提高终端铺货率、强化终端生动化工作 有时可能提升延伸新产品的知名度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如广告创意不理想、没有可以借力打力的素材,也可能提高知名度的费用太高,如媒介成本居高不下。从机会成本看还不如把有限的资源倾斜到通路上。因为一个延伸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只是意味着在未进入零售终端之前不会被消费者列入候选名单。但是,如果通路做得很通畅,铺货率很高,在终端陈列面积大,有端架、端头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POP布置等终端生动化工作做得十分到位。那么,消费者进入零售点后,就会开始注意到延伸产品的存在,再加上品牌是自己熟悉和认同的,就会有较高的选中几率。
❷ 如何推广创新型技术和产品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书评)
作者通过分析电脑硬盘,挖掘机,炼钢厂,摩托车等行业的技术更新历史,发现许多成熟企业在碰到突破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的时候都没有处理好,结果不是错过了发展机遇,就是导致公司的最后瓦解。
作者通过大量数据证明这些公司的失败不是因为管理层的昏庸无用,相反,正是因为管理层的“优良”管理才导致了他们在破坏性技术面前束手无策。按照作者的定义,所谓的破坏性技术就是对现有产品和市场的一个挑战。一般破坏性技术的特点是价格低廉,但是在初始阶段质量和性能不如现有产品,但是它可能有便于使用,小巧玲珑,等特点。比如电脑硬盘,在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可能容量就不够大。因此在新的技术刚出世的时候,硬盘公司的管理层很自然的把这个新技术交给他们现有的客户(比如IBM)去评估,结果客户的反应是他们不需要小的硬盘,而需要容量更大的硬盘。管理层为了满足他们最佳客户的需求,就把小硬盘这个“破坏性技术”压下去了。
当我一开始研发出多重PCR技术的时候,我最先找到的是Quest
Diagnostics,美国最大的独立参比实验室。那是2002年非典以前。我们还去专门给他们做了演示和培训。Quest
看了这本书,我脑子里反复想的还是市场的问题。该书作者的结论之一就是:创新型技术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新技术通常需要新市场,或者新的市场模式。如果在老客户里面去开拓新技术的市场就意味着失败。老客户感兴趣的是对现有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而破坏性技术通常需要新的市场机制。比如上面讲到的硬盘公司,小硬盘最后的出路先是台式电脑,更小的硬盘的出路是手提电脑,然后是掌上电脑和象iPhone那样的电话等。
一个突破性(或破坏性)技术的出现就好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是现有产品?还是先有市场?大公司处理不好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他们习惯于现有的市场,他们认为已经有的大客户是他们的“上帝”,因此,那些大客户所代表的市场是这些大公司眼中的唯一市场。
大公司不适合推广创新型技术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公司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维持一定比例(20%)年增长率的产品。越是大的公司,那个年增长率就越难维持。而创新型技术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因为利润率低)并不能给大公司带来预期的增长率,因此常常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也许书里面已经给出了答案:突破性技术通常是在进入市场的时候另外开辟一个新天地,但是一旦进入了主流市场,它会通过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渐赢得以前技术的主流市场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新技术进入市场的“入口”。也就是说,不要对新技术以太大的期望,不要把新技术当成熟技术一样去卖。要找到一个最佳的起始点和准入点。
这,我已经有了一些好的想法。
❸ 如何做好新产品的推广
新产品上市推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新产品的上市说明让各区域经理、主管、业务员明确此次新产品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策略是什么,如何推广。
2、排除各区域经理、主管、业务员和经销商的心理障碍,调动各区域经理、主管、业务员和经销商对产品的信心。
3、否定企业内部错误经营思想,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怎样提高新产品的推广成功率?
第一、选择新产品推广的上市时机。如果能在旺季到来之前上市,季节推动、人员推动、政策推动三股力量同时使劲,新产品推广将会快速启动成功。
第二、选择重点区域、集中人力、物力扫街式铺货,重点突破引爆市场,即能够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对手还未出台应对措施前快速占领市场。又能通过高密度的市场覆盖增强经销商的售心。而且产品的高铺货率可以塑造销售气氛,同时带动周边市场。产品在终端的高铺货率还是最好的终端广告。可以使消费者看得到,想得到,买得到。
第三、通过波浪式的持续推广策略,分阶段调整促销力度,第一阶段加大促销力度引爆市场,第二阶段减少促销力度,回归正常的通路竞争,第三阶段再次加大促销力度,进行通路和终端拉动,巩固提升销量;最终把新产品推向成功。
新产品上市推广根据区域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可能有些新产品上市会影响区域的老产品销量,而且新产品的销量也不一定超过老产品的销量,然而要求每个新产品都上量是错误的思想模式。不一定要求每个新产品都成为区域的主导产品,如果新产品作为区域的主导产品就一定要上量,非主导产品不一定要上量,我们不要求新产品和老产品的销量刚开始就要达到1+1>2的效果,可以达到1+1>1的效果就可以了,还要经过后期的持续性推广。所以新产品上市要根据市场的竞品情况策略性经营,达到区域销售总量的提升,从而提高区域的利润贡献。
联系QQ群:5210395
❹ 如何做好新产品上市营销
新产品刚出来时,外界对它的了解很少。要想尽快为外界所接受,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适度宣传
在宣传上,用词要准确,要客观地将新产品的优点告诉消费者,不能够夸大其词,更不能漫无边际的乱吹。因为在消费者群体中不乏很多内行,这些人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如果乱吹,很容易被识破,那么,这些内行只要稍稍一点破,就足以将胡乱宣传的效应抵消得无影无踪。另外,过分夸大的宣传还会给消费者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是生产企业的诚信度受到怀疑。如果成了这样,该企业的宣传就成了一个公知的假话,再也没有人相信了。
新产品生产出来后,也可以组织一些产品推介活动。将一些新产品推介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实际接触到新产品。“耳闻不如眼见”。消费者亲眼所见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大于“传闻”。也可以将一些新产品送给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人士试用,扩大其产品的影响。
(2)保证产品质量
新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人们对其会有一定的新奇观念。如果该新产品能够一直坚持保证优秀的质量,就会一直以比较好的势头扩大影响,占领市场。这也是企业所希望的。如果新产品的质量并不稳定,一阵子好,一阵子差,则消费者就会对该新产品产生较差的印象。有时候,很长时间优秀产品所带来的印象会被短时间的次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抵消。“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其结果,对企业整个产品的销售是很不利的。
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可以在社会上聘请一些有影响的人作为企业的质量监督员,利用这些企业监督员来促进企业质量提高,保证企业质量的优秀。
(3)合理的价位
在给新产品定价时,需要考虑生产与管理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不能以新产品为由无限提高价格,那样很容易走向短期行为。民间有“三分利吃饱饭,对半利饿死人”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4)不断增加新产品的内涵
新产品长久占领市场是企业的希望。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在不改变新产品名称的前提下,在一段时间内将新技术添加到原产品中。通过新的技术内涵的补充,不断增强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量。
❺ 一个新产品该如何做推广
1、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方法,通过电视广告的宣传,可版以迅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了解权该产品。而且电视的辐射面比较大,只要有电视的地方,都可以辐射的到。
2、户外广告。经常会在户外看到高高的广告牌,有的上边还写着广告位招租。由于这种广告牌位置比较突出,只要经过该区域的人都可以看得到,可以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3、网络广告。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广告也随之出现并迅猛发展。如今无论网页还是视频,都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网络广告也成为很多大型网站盈利的主要途径 。
4、移动广告。这里提到的移动广告,指的是公交车,长途车等交通工具,现在很多城市的公交车外壳都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广告,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有长途车上的电视,也会不定期有广告弹出。因此移动广告也可以作为产品推广的利器使用。
❻ 如何去推广一个新产品
推广产品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先推广,后拉动。首先进行铺市,目标市场铺版货率达到60%以上权时,开始做一些大型的促销活动或广告宣传活动,刺激拉动消费者购买产品。这样做的优点是:拉动效果能得到直接体现。由于有前期的铺货,经过促销宣传拉动后,消费者能在终端立即购买到此类产品,进而形成销售拉动。缺点是由于新产品知名度低,前期铺货难度大,速度相对较慢。如果促销宣传活动不是很有效的话,易造成部分产品积压。
2、先拉动,后推广。这种方法是先做促销宣传活动,进而刺激消费者购买和渠道成员进货。优点是由于有新产品的前期促销宣传造势,新品铺市较易。缺点是新产品经过促销宣传后,补货如果跟不上,消费者在终端可能购买不到产品,影响促销宣传的效果。
3、推、拉同步进行。一边做促销宣传拉动,一边进行铺货,两者相结合。优点是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缺点是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整体推进速度较慢。建议鼓动客户的积极性,共同进行宣传、促销等活动。另外,推广、拉动循环至少要进行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