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何网络教育平台最终异化成为家长承受不起的高昂收费套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逐利的!不是做公益。你道九年义务教育为何大多数人不用付高昂费用?那是国家在花钱。
『贰』 网上那些教育培训机构的招聘可信度高不高,为什么一天到晚在招人,就是为了骗过去报他们的培训班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公司会利用网络进行招聘,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教专育培训机构的招聘可信度属高不高,如果是培训机构的话,建议还是先找下所投的该所培训机构的网站,通过网站了解教育机构的办学时间、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或者通过该培训机构的在学或是毕业学生去了解一下
这个培训机构到底怎么样,也免得花了冤枉钱。
另外现在很多口碑网站比如美团、大众、糯米上面可以搜索一下该机构的评论,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真实评论,可以做一个参考。还可以在网络里搜索机构相关的信息,网络知道这些也可以提供参考。
『叁』 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谈为什么必须打破教育垄断
僵化的教育模式,形式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所谓的公开课,都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肆』 互联网教育集团会不会导致新一轮的教育资源和名师资源被垄断
互联网教育还是一个新兴产业,主要面向于课外兴趣培训,还有就是下班后内的自我补充,名容师资源是依赖于优秀的学校,以后可能形成优秀的学校开放课堂到大的平台,教育是一门大学问,至于你说的垄断是针对平台型公司,爱学的人资源再少也能上清华,不爱学的人资源再多也是滥竽充数,所以不用纠结于资源垄断,使自己变优秀的终究还是自己努力造成的结果
『伍』 你好,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的网络教育,承诺的是两年半毕业,现在已经两年半了,不给我毕业,说我没参加
你的网络教育的话,每次有通知,只要你登录你的学号都会有发的,你自己也可以上那个学校的看,或者你先查一下你学校的通知再去跟那机构谈论,不解决你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解决的,要么就按照他们的安排
『陆』 现在很多网上注册的网络教育机构,都是骗人的,请大家多多小心
进行网络教育继续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的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报名,或者正规的学校授权的校外学习点,并且一定要注意机构资质,具备网络教育资格的院校一般都是全国211、985之类的院校!
『柒』 被骗子网络教育机构欺骗,想揭露它,怎么办
直接向公安局报案!
『捌』 为什么说国内在线教育还做不起来
建平台是一个很大的坑 泛切入是一条很长的路
总的来看,在线教育呈现两种截然不同回的态势。一方面答,是BAT等巨头拼命搭建平台,试图掌握在线教育市场入口,设置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玩转泛切入,从在线教育的各个细分角度切入,推出不同的在下教育模式。
以平台为例,目前主要有腾讯课堂、网络传课、淘宝教育等。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往往是既做内容,又做入口,想两手一起抓。但这样做,往往是两面都不讨好。BAT按照以往的投资手段想要在庞大的在线教育市场依靠平台完成垄断,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在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看来,“在线教育把内容和平台一起做,最后肯定要死。”俞敏洪认为未来最大的网络教育体系的确是平台提供商,但真正伟大的平台商出现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
在泛切入层面,主要表现在众多在线教育APP和网站的涌现。猿题库、作业帮、学霸君、超级课表、沪江网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往往只是关注在线教育的一个细节层面或节点。虽然能够深入下去,但离推动在线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玖』 为什么国内的在线教育还做不起来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
“互联网”不叮无缝的鸡蛋,国内的在线教育是否没破扎?又是否是一个还未需要烧钱介入的青果子?尚未做大做强的在线教育,还需多长时间摆脱“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头衔?
BAT的数十亿进去了,怎么还不冒泡?
作为下一个风口和金矿,除了创业团队和中小互联网企业之外,互联网巨头BAT等也始终保持着对在线教育的极大热情。对这些各自掌握电商、搜索、社交等刚需领域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在线教育是极少不在它们掌控范围内的新兴领域。其庞大的潜力,让互联网巨头趋之若鹜。若是能够产生垄断效应,将会是这些巨头又一具有杀伤力的筹码,从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而为了抢占主动权,BAT纷纷投下重注。去年6月,疯狂老师完成腾讯独家投资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在今年6月16日,疯狂老师宣布获得包括腾讯在内等企业投下的1.2亿元C轮融资。2月,新东方在线也获得了腾讯3.2亿人民币的投资。5月31日,猿辅导宣布获得腾讯公司4000万美元投资。2014年智课网获得网络106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沪江获得网络1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4年阿里巴巴领投在线教育机构TutorGroup集团,联合投资的总规模近1亿美元……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并且没有计算BAT自身搭建平台的投入。但在投入数十亿的资金后,在线教育并没有像预料之中疯狂增长。与火爆的直播行业相比,在线教育显得非常低调。对于BAT来说,在线教育虽然是长线投资,但应该在短期内就会看到一定效果。但连个水泡都没冒出来一个,自然让BAT大失所望。
建平台是一个很大的坑 泛切入是一条很长的路
归根到底,目前的在线教育发展方向尚不明朗,仍然处于蓄势和摸索状态。总的来看,在线教育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方面,是BAT等巨头拼命搭建平台,试图掌握在线教育市场入口,设置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玩转泛切入,从在线教育的各个细分角度切入,推出不同的在下教育模式。
以平台为例,目前主要有腾讯课堂、网络传课、淘宝教育等。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往往是既做内容,又做入口,想两手一起抓。但这样做,往往是两面都不讨好。BAT按照以往的投资手段想要在庞大的在线教育市场依靠平台完成垄断,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在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看来,“在线教育把内容和平台一起做,最后肯定要死。”俞敏洪认为未来最大的网络教育体系的确是平台提供商,但真正伟大的平台商出现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
在泛切入层面,主要表现在众多在线教育APP和网站的涌现。猿题库、作业帮、学霸君、超级课表、沪江网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往往只是关注在线教育的一个细节层面或节点。虽然能够深入下去,但离推动在线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10%的公司频繁洗牌 揭示创、投们的不安寂寞
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在线教育是很多人都不愿错过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1192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不断杀入,就是火爆发展势头最好的证明。
但现实却很残酷,在线教育依然是不赚钱,乃至赔钱的行业。数据显示,国内在线教育机构中70%的K-12在线教育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5%企业营收持平,10%企业死亡,盈利的企业只占5%。具体来看,以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为例,其成立于2014年7月,9月就获得IDG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2015年3月又获200万美元A轮融资。依靠补贴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但因B轮融资失败,最终在去年以倒闭收场。
创、投们的不甘寂寞,其实也是在线教育市场混乱的体现。在长时间不能完成盈利的目标时,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坚持下来?或许在烧钱之后,资本寒冬之下,经过洗礼的在线教育市场才能够重获新生吧。
『拾』 远程教育 国家承认学历的网络教育,为什么受不到社会的认可
国家承认学历,为什么会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想有两点原因,
一、学习方式是网上视频专教学,有可能有属人不学,尤其是工作忙的人群
二、不上面授课程,也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同学接受了不。
有缺点就会有优点
优点:
一、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至少这个学历是经过国家认可的
二、考试简单,适合在职人员的学历,在职人员工作压力大,再去用考试来严格的话,会压力更大的,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三、可以学到知识,真想学知识的同学肯定能学到东西的,网上视频课件,都是好的教授授课的,如果不是网络教育的话,没有那么多机会听到。
我相信每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国家既然承认这个学历,必然会有好的一面,片面看待问题是不明智的。就说到这里,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