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方向
你好,大学读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可以就业的方向还是很多的,绝对是好找工作的,不过刚毕业工资待遇不会太高,估计本科入行月薪在五千左右。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可以说是热门专业吧,随着电子互联网的发展,大学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给社会提供专业性的人才是值得肯定的。这几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点供过于求,所以刚毕业的学生就业压力还是有的,但是只要抓着机遇,跟上社会创新的步伐未来还是一片光明的。
我有很多同学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他们毕业后也有选择出国工作的,比如去海外的中国企业上班,很多人也做到了商务经理的职务,年薪可以达到几十万。总之就业方向可以根据爱好,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来选择的,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不要每个行业都想去尝试,最终一个都做不好,我的经验就是不要随便跳槽,选对了再努力,相信你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㈡ 急 急 急 在线求份农村电商 商业计划书
《-2021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动因
1.1.1 始动因素
(1)“带头人+独特优势”
(2)“带头人+潜在需求”
1.1.2 基础因素
(1)政策支持
(2)交通及物流
(3)网络设施
(4)需求潜力
1.1.3 竞争因素
(1)品牌
(2)标准
(3)关联产业
1.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特点
1.2.1 发展速度快
(1)农村网购人数
(2)农村网购规模
1.2.2 覆盖面越来越广
(1)从人员上看
(2)从区域上看
(3)从产品上看
1.2.3 社会各界积极投入
(1)电商巨头
(2)传统商贸企业
(3)中国邮政
(4)供销社系统
(5)地方政府
1.3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难题
1.3.1 物流支撑体系欠缺
1.3.2 人才与技术支撑难题
1.3.3 消费观念和诚信难题
1.3.4 网购售后服务难以满足
1.4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
1.4.1 政府推动
1.4.2 选择合适模式
1.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4.4 标准化建设
1.4.5 平台建设
第2章:中国农资电商市场深度分析
2.1 传统农资市场发展痛点
2.1.1 传统农资流通环节分析
2.1.2 主流农资销售模式分析
2.1.3 农资行业核心痛点分析
(1)销售网点乱
(2)产品名目乱
(3)销售价格乱
(4)市场监管乱
(5)营销广告乱
2.2 农资电商核心竞争力
2.2.1 核心竞争力之——低价
(1)传统农资产品价格畸高的原因
(2)“厂家—农资电商—农户”销售模式
2.2.2 核心竞争力之——服务
(1)农技服务
(2)物流服务
(3)售后服务
2.3 农资市场容量及电商化率
2.3.1 种子市场容量及电商化率
2.3.2 化肥市场容量及电商化率
2.3.3 农药市场容量及电商化率
2.3.4 农机市场容量及电商化率
2.4 农资电商市场竞争格局
2.4.1 综合电商平台
(1)阿里巴巴
(2)京东集团
2.4.2 老牌农资企业
(1)中国购肥网
(2)买肥网
(3)农信商城
2.4.3 垂直型农资电商平台
(1)云农场
(2)农一网
2.4.4 服务导向型农资电商
(1)农医生
(2)益农宝
2.4.5 专注农村市场的电商平台
(1)点豆网
(2)农资哈哈送
(3)好汇购
第3章:中国农产品电商市场深度分析
3.1 我国农产品电商市场现状
3.1.1 农产品电商交易规模
3.1.2 农产品电商融资情况
3.1.3 农产品电商主要渠道
(1)独立B2C平台
(2)第三方交易平台
(3)农产品电商应用平台
3.1.4 农产品电商主要模式
(1)农产品电商的B2C模式
(2)“家庭会员宅配”模式
(3)“订单农业”模式
3.1.5 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分析
3.1.6 跨境农产品电商市场分析
3.2 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模式
3.2.1 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配送
(2)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3)自营物流消费者自提/自营配送
(4)第三方物流消费者自提/第三方配送
(5)联盟物流配送
(6)“O-S-O”物流模式
(7)物流一体化模式
(8)第四方物流模式
(9)第五方物流
3.2.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1)单个经济体的冷链物流网络
(2)区域内的冷链物流网络
(3)跨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
3.3 农产品特色电商市场格局分析
3.3.1 阿里系农产品电商
(1)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及增速
(2)淘宝网生鲜产品销售额及增速
3.3.2 京东系农产品电商
(1)农产品销售额及增速
(2)生鲜产品销售额及增速
3.3.3 特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1)中农网
(2)广西糖网
(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
(4)四川白酒交易中心
(5)泌坤大宗农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3.3.4 特色农产品网络零售网站
(1)沱沱工社
(2)美味七七
(3)淘常州
(4)甫田网
(5)青年菜君
(6)本来生活网
(7)龙宝溯源商城
(8)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
3.4 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
3.4.1 农产品电商规模将会迅速扩大
3.4.2 农产品网上网下渠道融合创新
3.4.3 政府加大农产品电商发展力度
3.4.4 农产品电商带动农村电商发展
3.4.5 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份额提高
第4章:农村电商物流瓶颈的成因与对策
4.1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滞后的原因
4.1.1 基础设施不足
4.1.2 需求不足且分散
4.1.3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4.1.4 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
4.1.5 乡镇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4.1.6 物流公司不重视农村业务
4.2 菜鸟网络农村电商物流布局
4.2.1 菜鸟全国骨干网络现状
(1)物流服务商的整合
(2)城市仓储系统建设
(3)全国送货入村规划
(4)全国菜鸟驿站系统
(5)区县大家电配送入户
4.2.2 菜鸟快递业务数据化分析
(1)手写面单数据化
(2)消费者地址数据化
(3)快递路由数据化
4.2.3 菜鸟社会化运力整合方案
(1)以省为单位的物流网络
(2)前线县级运营中心建设
(3)农村合伙人发展计划
4.2.4 菜鸟网络未来发展规划
(1)启动物流方面的上行
(2)菜鸟网络+苏宁物流
(3)对社会物流公司开放
4.3 京东集团农村电商物流布局
4.3.1 原有的配送体系
(1)配送站点
(2)配送队伍
4.3.2 京东县级服务中心
(1)市场定位
(2)服务提供
(3)管理人员
4.3.3 “京东帮”服务店
(1)市场定位
(2)经营业务
(3)服务内容
4.4 苏宁云商农村电商物流布局
4.4.1 全覆盖网络平台布局
(1)县级直营店
(2)乡镇加盟店
(3)村级代理员
4.4.2 农村电商物流建设
(1)“正向”布局
(2)“逆向”布局
第5章:农村电商主体发展战略深度解读
5.1 供销社农村电商战略与模式
5.1.1 平台选择
(1)自建平台
(2)借助第三方平台
(3)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
5.1.2 业务选择
(1)只提供平台服务
(2)自己开网店销售
(3)自营+平台服务
5.1.3 渠道选择
(1)纯线上
(2)线上线下结合
5.1.4 物流选择
(1)自建物流体系
(2)借助第三方物流
5.1.5 商品选择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2)主打地方特色农产品
5.2 中国邮政农村电商战略规划
5.2.1 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1)县级运营中心
(2)镇级服务中心(可选)
(3)村级服务站
5.2.2 建立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
(1)商品销售及代买代购
(2)对接第三方电商平台
(3)叠加金融服务等功能
5.2.3 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1)农超、农批和农消对接
(2)合作并对接第三方电商平台
(3)对接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或平台
(4)积极发展农民网店
(5)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5.2.4 建立共同配送体系
(1)打造基础性物流服务平台
(2)采用协同配送+众包抢单的模式
5.2.5 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1)推进支付、投资和融资类普惠金融服务
(2)积极探索供应链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产品
(3)发挥便民服务站、助农取款点作用
5.3 京东集团农村电商发展战略
5.3.1 工业品进农村战略
5.3.2 农村金融战略
5.3.3 生鲜电商战略
5.4 阿里巴巴农村电商战略
5.4.1 投资基础设施
(1)乡村服务站
(2)县级运营中心
(3)乡村物流
5.4.2 激活农村电子商务生态
(1)大力发展更多农村卖家/卖家
(2)培育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群体
(3)拓展物流/仓储/代运营服务群体
(4)让阿里商学院进入县乡
5.4.3 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1)村民代购服务
(2)农产品线上销售支持体系
(3)农资电商O2O
(4)农村金融
5.4.4 创造农村社会和经济双重价值
第6章: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
6.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分析
6.1.1 自上而下的模式
6.1.2 自下而上的模式
6.1.3 产业分散化模式
6.1.4 产业集群化模式
6.1.5 大平台模式
6.1.6 自建平台模式
6.2 农村电商县域实践的成功案例
6.2.1 浙江临安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2 浙江丽水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3 浙江桐庐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4 河北清河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5 山东博兴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6 浙江海宁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7 甘肃成县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8 吉林通榆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9 陕西武功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2.10 江苏沙集
(1)县域电商环境
(2)政府配套政策
(3)农村电商模式
(4)成功经验分析
6.3 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方案
6.3.1 商务信息平台建设
6.3.2 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
6.3.3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6.3.4 产品综合展示中心建设
6.3.5 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
6.3.6 仓储物流体系建设
第7章:农村电商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
7.1 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潜力分析
7.1.1 我国农村网民占比及规模偏小
7.1.2 我国农村居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
7.1.3 各地农民网店及淘宝县的兴起
7.1.4 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额增加
7.1.5 农村网购市场规模的扩大
7.2 农村电商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
7.2.1 将带来二三线品牌的新市场
7.2.2 带来农产品淘品牌的新机遇
7.2.3 将带来电商服务业的新空间
7.2.4 将带来电商基础投资的新蓝海
7.3 农村电商创新模式的投资价值
7.3.1 “基地+城市社区”模式
7.3.2 “批发市场+宅配”模式
7.3.3 “放心农资进农家”模式
…………
㈢ 在做电子商务的公司里,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目前,在一些小城市里,农产品电商好做吗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其中,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到目前仍是亏本运营;武汉家事易短短两年半时间电子菜箱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虽然每日成交量不小,但基本上都是亏本支撑...... 什么原因?
由于我本人与各农产品电商的高层有过不同程度的深入交流,从行业视角来看,分析大概有如下几个重要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欢迎拍砖
一、传统的B2C思维
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电商平台认为一个线上B2C平台,通过导流量,客户就会到线上购物了,其实错了!农产品电商千万别以传统的B2C的思维去搞,那样去搞绝对死路一条。顾客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是健康生活,因此农产品电商需要让消费者从商品背后的故事、种植基地、采摘体验、物流体验、可追溯、供应链可视化等维度全程展现,所以传统B2C的思维是致命的伤。
二、目标人群定义偏离、营销策略走弯路
农产品电商如何产生流量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需求上讲,这个市场还属于培育期,而且目标人群多半是都市女性白领为主,有追求健康生活+互联网购物的需求,以及时间成本太高的高富帅。你非要定义成屌丝的人群,满足那些“二两瘦肉+两颗白菜+三根蒜苗”的需求,你注定就是两个词:累死、亏死。
很多农产品电商满地撒广告,向男人、老太太人群推,那绝对是跑偏了!所以,如何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是个大农产品电商思考的的问题。
下一个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爆点是90后一代成家后的家庭主妇,因此农产品电商必须重视这一类人群。
三、会“电”不会“商”
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这个闭环是农产品缺一不可玩法。当前不少农产品电商存在重大的经营管理误区,认为中心在“营销+流量+交易”三项,仅仅于重视“电”而不忽视了“商”;其实真正要实现盈利,关键在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格力董明珠说:“我今天告诉大家,营销做得再好,如果我们背离了你的支撑点 ——技术和质量,以及诚信,你的营销就是一个忽悠,你就是一个骗子”。同理,农产品电商后端服务的角色没有做好,前端的营销、流量都是噱头,当然最终肯定是亏了。
四、伤不起的客单价与物流成本
客单价是农产品电商致命的伤,行业数据:如果客单价低于200元,那将是致命的伤,因为物流成本和损耗将亏出血本。就目前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经营情况来说,每单40元的物流成本+损耗是必然的,因此如果客单价起不来,物流成本降不下来,盈利那只能是一种幻想。就连顺丰优选做高档的进口食品和应季商品,在选择品类上都会从客单价上来定位的。
五、缺乏一体化的采购基地整合
忽视对基地的整合是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很多农产品电商仅仅是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基地合作,谈不上打造什么战略协同的供求关系。至于是否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的种植产品,这个国内还仅仅是一种远景。
看看人家国际品牌星巴克,人家不仅仅实现基地的整合,需求的协同,星巴克的供应链再回溯到咖啡豆的种植以及降水、风力、土壤等一系列的管理。
国内的农产品电商的老总已经明白采购基地的整合了,这个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质量的保证,更是品牌化、集约化采购和需求协同的重要方式,当然是降低成本、降低浪费,获得利润工作的重要手段。
再举一个重庆的例子,重庆有一家生鲜电商,他们对基地的整合方式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最先做的不是B2C,而是做B2B,集团型采购带动了基地的整合,再衍生出来做B2C的服务和O2O的体验,这样一来具有绝对的采购力量,成本自然降低下来,快速打通与基地的供求信息,实现了相对高效的协同。目前正在推进O2O的新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玩法是值得大家思考借鉴的。
六、客户体验是双刃剑,一次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会丢掉一大群客户
千万别把消费者当傻子,将一个客户不满意的订单置之不理,这是最大的失误。吃货这个东西最容易带来的就是口碑传播,如果出现不满意的,将伤害你的一大群客户。记得有一个农产品电商老总给我说: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客户拒收的,如果价值不是高得离谱的话,能够送客户就送客户,留下的是一个口碑与客户感动。何况有的商品即使退货回来也无法二次销售。
未来的农产品电商一定要培养忠实的吃货粉丝群,这是粉丝经济发展的商业价值,拴住一个人就可能拴住一家人,更有可能拴住一群人。
还有一个农产品电商的案例,他把目标人群定位在IT互联网圈,这些人是典型的网购人群,属于小白领,而且消费能力不低,但比较宅,通过渗透IT互联网的圈子去做电商,以良好的口碑快速占领这个领域的客户。
前几天本人和顺丰优选李东起总裁在央视采访现场聊天,李总坦言:农产品、生鲜电商,一旦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购物体验,这将会迎来持续的消费力,而且会影响身边的群体。
七、必须面对本地化问题
电商的趋势正在往社区迁徙,趋势是线上社区+线下社区,而且商业模式的变化发酵迅速,本地化O2O已成为必然趋势,据悉现在60-70%的消费发生在3公里之内。所以农产品电商如何线上打造吃货的圈子,线下打造体验的圈子,成为本地化融合的重要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从本地化入手,一定会亏。由于农产品受商品质量、物流限制等因素,不管是小而美的农产品电商,还是像顺丰优选、阿里巴巴这样的全国铺开的市场。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都是必然的趋势,除非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这个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的,其他的大众的农产品必须定义在本地化。
农产品电商的本地化,趋势是要和社区服务站、便利店等机构整合,传统的B2C电商要渗透早社区末端,需要庞大的运营支撑,而且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整合,一般的农产品电商是玩不好的。
八、社会化成熟的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电商的心头之痛
玩农产品电商,冷链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仅仅你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冷链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能够玩得好的,连续的资产投入,投资回报周期长,这都是单独玩农产品电商所面临的问题。即使你有钱,投入了资产,但订单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会让你的运营成本大大浪费。何况玩电商的有几个懂冷链物流,能够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队伍。因此,社会化的冷链物流队伍,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成为了整个农产品电商急需的资源。
现在中国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的玩法如下:
1.顺丰优选,完全的自建物流体系,目前常温已经铺盖全国,或许2014年会铺低温。今年24小时内,将南方荔枝送北京、北方内蒙的羊肉送到海南,这一些经典的案例都是有自建的冷链物流快速实现的。
2.阿里巴巴,确切地说是菜鸟的冷链物流,目前是整合模式,已经整合类似众萃物流+快行线这两件优秀的冷链物流企业,他们从干支线+末端宅配相融合,成功将八万单车厘子从美国农场送到中国家庭,把阿拉斯加海产送到全国四十多个城市,这种"二段式配送"探索出平台化、网络化农产品toC冷链物流新趋势。
3.京东,启动的末端配送服务站模式。据悉未来京东将尝试从田间直达餐桌的“ABC” (Agricultural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其中的B环节将覆盖全部采购、仓储、配送、营销售后环节。12月14日消息京东自营生鲜配送站已经试运行,这种模式刚好迎合O2O的末端最后一公里的购物体验。但京东的冷链仓储、干线、支线配送等方面还有得整合,只能拭目以待。
所以,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如果你搞不好,那你干脆关门歇菜算了!
九、品类定位错误
当涉及品类定位时,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顺丰优选开始要选择进口食品、阿里巴巴为什么要选择美国车厘子和阿拉斯加海产,这些品类的定义不仅仅与人群需求相关,也跟供应链支撑能力密切相关。玩供应链的专业人士都知道,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电子商务,运营的核心都是品类驱动的供应链。科学的品类选择是你成功的一大半,所以农产品电商定位品类相当重要,千万不要以过多的品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在多品类混合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品类,会让你亏声四起,搞不好还砸了你的品牌。
大家看本来生活卖的禇橙、柳传志卖的柳桃、顺丰优选卖的荔枝、天猫卖阿拉斯加海产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细分的品类定义对能够做好农产品电商有重要的价值。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作为品类驱动的供应链,在电商平台选择品类的科学性就决定了你的盈利的潜力。曾经与国内知名电商的供应链总监探讨,当品类增加10倍,供应链的管理复杂度会增加100倍,甚至更高。
十、退货比例控制
这是农产品电商必须重点考核的KPI指标,一个退货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商品的损失,重要的客户购物体验及口碑的损失,所以农产品电商控制退货比例已经成为CEO关注的重点。当然前面也说到了,宁可送客户,也尽量避免退货带来的损失。
本人实际调研的数据显示,不少农产品电商退货比例达到了10%,好一点的也有6%的比例,这样的退货比例带来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不过现在农产品电商也做了不少创新,比如预付的C2B模式,会大大降低退货比例;另一种就是上海的厨易时代的O2O模式,渗透到社区,会员制预付费,据说退货比例能够控制在1%以下。
所以控制农产品电商的退货比例,不仅仅是要从运营角度思考,更要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变换经营思路。
总结
农产品电商为何亏,以上10个维度的解析可能让大家得到一定的启发,其实这不仅仅是运营管理的问题,也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还会涉及营销策略,资源整合能力等等!
归类总结一下,农产品电商的亏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的浪费;
2.采购的整合不到位;
3.缺乏社会化冷链物流的整合与应用;
4.整个供应链过程的损耗;
5.品类的定位错误;
6.退货比例的控制问题。
要实现真正的减亏,归根到底一句话:顾客体验做要加法,供应链运营成本要做减法。
吃货对于中国14亿人口基数来说,互联网生活是必然趋势,农产品、生鲜电商一定是一个大市场,2013年的年底的今天,中国农产品电商尚未呈现出一个个行业标杆,整个领域存在诸多的问题,有问题就是发展的机会,以互联网思维探索中国传统行业,一定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不是一家公司的使命,是这个行业参与者的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