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1-11-07 03:41:48

① 预防心血管疾病什么最重要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方式,比如适度的运动,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啊!

② 心血管病防治

一、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

三、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

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四、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

五、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据某大城市对330万居民饮食习惯调查,近20年来,粮食、薯类、豆类食物从以往占三分之二,下降至占三分之一;而肉类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食物油83克,远远超过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六、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如果饮食中酸性食物过多,碱性食物太少,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

食物的酸碱性与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含钠、钾、钙元素多的食物称为碱性食物,如豆类、奶类、蛋清、水果、蔬菜、海带、茶叶等等;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类、糖、禽、鱼虾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补钙。牛奶中所含钙质最适宜吸收利用。

八、人们对盐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对盐敏感,吃得咸,血压升高;有的人对盐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压也不升高。总的来看,还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脏和血管。

九、每年做体格检查,得到健康指导,也利于早期发现病患。

多种慢性疾病,都是从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转化发生的,难于早期自觉发现。例如高血压,约70%的人是在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的。

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功能减弱等容易引发冠心病,采取个体化治疗,是可以恢复和控制的,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对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岁以上的人,应提早预防。

十、接种适宜的疫苗,对于体弱者及老年人,还应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国内外在研制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强免疫能力,预防多种感染,保护心脏和血管,减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 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 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心血管病的自我保健

参考资料:直到

③ 开展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讲座有什么意义

可以针对性的提防心血管病的发作,以及发病后更好的及时治疗。提高安全意识,保障生命。

④ 怎样预防心血管疾病

专家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均属于可以预防的疾病,这要从导致疾病的几大危险因素入手,学五招把心血管病挡在门外

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保证环保,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同时还提醒大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并定期进行体检。建议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以防病为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⑤ 为什么要预防心血管疾病

我们身体的血管犹如四通八达的公路系统,日复一日的承担着运输氧气和养分的责任和重担,我们需要耐心的使用,并且精心的养护好它。

1.首先重新认识心血管系统

⑥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很多,对于心血管疾病在最初的表现,大部分都是会出现活动后的乏力,心悸,严重一些的会出现活动后的胸闷,胸痛,再有一些事比较严重的,比如说急性的心衰发作,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再就是有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水肿,胸水,腹水,另外出现心源性休克,以及恶性心律失常,还会出现头晕,意识丧失的症状。

日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1. 营养均衡,应根据身体需要补充营养物质;

  2. 所摄入的食物需与其营养供应和热量消耗相平衡,避免过于肥胖。对此,应控制糖类和脂类的摄入,以免血糖、血脂等过高。

  3. 心血管疾病者不能吃的太咸;

  4. 低脂饮食,肥肉、五花肉、黄豆炖猪脚、鱿鱼、动物内脏要尽量少吃;

  5. 油尽量用植物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6. 适当的运动,像老年人建议轻运动,包括散步、打太极拳,每天1小时分次进行,根据个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

  7. 需注意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8. 平时可多吃西洋参:保护心血管系统

  9. 吃大豆卵磷脂:卵磷脂可以乳化、分解油脂,能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和脂肪乳化成微 粒子,使之溶于血液中运回肝脏而被代谢。起到软化血管、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预防心血管疾病。

⑦ 心血管疾病如何预防

预防四大危险因素
身体超重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研究表明,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体重每相差10千克,收缩压相差约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张压相差约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压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对11万余名女性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发现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蛋白质缺乏
曾经有调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国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脑卒中的比率高3倍,两组人群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夏威夷人群动物蛋白摄入显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发现动物蛋白与脑卒中呈负相关,动物蛋白可以抑制脑卒中的发生。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也导致过量脂肪摄入,并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2-1.5克为宜,其中至少有1/3为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类、瘦肉、豆制品,食用鱼类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纤维
美国学者曾经对30681名美国健康男性调查4年,综合所有营养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膳食纤维与高血压呈负相关,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预防高血压。有报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摄入量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杂粮、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
盐的危害
高血压为心血管病第一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内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压和食盐摄入量关系密切,摄入量越高,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就越高。与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天吃盐大于等于12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大于等于18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中国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普遍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对高血压的预防非常不利。诺贝尔奖得主——伊格纳罗教授自称“有一颗年轻的心脏”,他除了强调运动的作用外,还曾特别提及在他的厨房中没有食盐,这一点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盐也就是一个牙膏盖的量,6克食盐加起来并没有多少。从心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逐渐减少食盐用量,直到不特别在食物中加盐。
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高胆固醇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猪油、牛脂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5.限盐。高盐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⑧ 学习和掌握有关心血管活动体液调节的知识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何指导意义

病情分析:鼻炎不能根治。治疗鼻炎目前最常见的就是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平时防止感冒,可以有效减少鼻炎发作的机率。指导意见:鼻炎不能根治,容易反复发作,除了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外,建议尝试盐水洗鼻的方法这个方法不用药物,没有副作用。对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都不错,盐水的浓度、温度、操作方法掌握好了,可缓解症状,消除炎症,坚持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复发

⑨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的分期和目的是什么

一治疗的分期和目的

(一)Ⅰ期康复

此期康复主要针对住院的高危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CABG或PTCA术后早期,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次/分,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包括高血压控制不好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有严重合并症,包括体温超过38℃,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栓或栓塞,新近发生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者不适宜此期治疗

此期的作业治疗目的: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患者逐渐适应和恢复日常功能活动康复治疗的目标达到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或可以按正常节奏连续行走200m或上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运动能力达到2~3METs

(二)Ⅱ期康复

从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为5~6周主要为中低危患者,如运动能力达到3METs以上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分流术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劳力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禁忌证与Ⅰ期相似Ⅱ期康复是基于心肌梗死瘢痕形成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而在心肌瘢痕形成之前,患者病情仍然有恶化的可能性,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的危险性较大因此,患者此期的作业治疗目的主要是要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逐步适应家庭活动,等待病情完全稳定,准备进入Ⅲ期康复康复治疗的目标为: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轻度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运动能力达到4~6METs,提高生活质量,对体力活动没有更高要求的患者可停留在此期

(三)Ⅲ期康复

前2期的康复治疗,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此期康复奠定了基础Ⅲ期康复主要是针对病情处于长期较稳定状态的冠心病患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塞稳定性心绞痛隐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分流术和腔内成型术后心脏移植术后安装起搏器后高血压患者,过去被列为禁忌证的一些情况,如病情稳定的心功能衰竭室壁瘤等,现正在被逐步列入适应证的范畴

绝对禁忌证主要为:临床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包括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或增剧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安静血压>29/15kPa),急性肺动脉栓塞或梗塞肺水肿,全身急性炎症发热传染病和下肢功能障碍,确诊或怀疑主动脉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下狭窄(压力阶差>50mmHg),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重神经官能症康复程序一般为2~3个月,自我康复锻炼应该持续终生

此期康复治疗,以物理治疗的有氧运动训练为主,康复治疗机制一般认为是运动训练可以产生外周骨骼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改变,从而相对改善外周和中心血液动力学和心功能,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此外,有氧运动可改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改善糖耐量,改善前列腺素/血栓素的失衡,改善心理状态患者通过训练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相对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最大的运动能力相应提高作业治疗的目标在于:巩固Ⅱ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作业治疗最终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康复目标,充分认识自我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采取安全有效的健康行为模式,建立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功能的自信,克服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惑,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适应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复发,达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

⑩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一、首先要了解心血管疾病的一般常识可以通过有关书籍了解 二、饮食:心血管系统疾病主张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合并糖尿病者应严格糖尿病饮食。关于食盐的摄入量:轻度高血压患者每日5~7克,中、重度患者每日3克以下;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每日5克以下,中度2.5克以下,重度1克以下甚至禁用。

三、工作与生活安排:根据年龄、体力、
疾病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体育运动及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脑力紧张及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睡眠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有利于神经和血液循环功能,提高运动耐量,肥胖者可减轻体重。但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重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未控制者应限制活动。

四、血压监测:心血管疾病血压监测十分重要,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重视,
至少每周测量一次。要注意血压的昼夜及生理性变化规律,不同肢体测量值有差别,
一般以右上臂为准,测量前应消除精神紧张,休息10-15分钟后测定。尽量定时定人测量,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的判断,并做好血压及相应病情变化记录。

五、戒烟、酒:嗜烟、酗酒是本地区常见不良嗜好,它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尤其与猝死性冠心病密切相关。戒除后发病危险性明显减小,
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六、心理保健:心血管病多为慢性疾患,病程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对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乐观主义人生观,切忌焦躁、紧张、悲观,
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与信心。

阅读全文

与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知识培训的重要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场营销目录 浏览:296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 浏览:796
普通话推广活动方案 浏览:85
瑞士市场营销专业 浏览:545
靖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90
网络营销的形式有什么 浏览:13
培训班双十二活动方案 浏览:828
钟震讲网络营销 浏览:138
全国2009年7月自考电子商务法概论答案 浏览:55
深圳网络营销招聘 浏览:316
中国十九冶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20
网络营销实务网络课程心得 浏览:814
市场营销蛋糕店ppt 浏览:365
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为例作者 浏览:723
某餐饮品牌新店开业推广方案 浏览:613
炫彩电子商务商城源码 浏览:448
爱眼公益进社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70
庆国庆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440
工作培训及管理方案 浏览:837
电子商务企业文化标语 浏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