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什么区别
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区别。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规范》的内容共20条,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宜繁琐。小学生年龄小,因此,既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各地在贯彻《规范》时,应与《小学生守则》的教育和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
贯彻实施《规范》必须依靠学校全体教职工并实行校内外相结合,广为宣传,使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共同用《规范》严格要求学生。
(1)培训机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扩展阅读: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2004年9月1日起执行)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B.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C. 作为一家培训机构,可以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一项培训的重要内容吗
一看您就是精通教育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问。我做了几年的教育,在培训机构也做了三年。盲目的培训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学习能力下降,家长也会被无数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变得扰乱了阵脚。学校的老师也在外面代课办班,课上讲课内容也没那么用心了,直接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补课班,才能讲到一些技巧性的方法(一些老师是这样的)。楼主的这个项目是不错,发展起来有些吃力和缓慢,现在的大气候决定这个是很难的。就算补课再怎么不好家长还是盲目接受的,要不然像学大也不会上市。家长和学校的老师也是很难改变的
D. 关于中学生行为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团章的一篇心得体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除了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外,更应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师守纪,尊老爱幼,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做到《规范》中要求的所有项目。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从多个方面要求我们这新一代的中学生们,它不仅在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这一领域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更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个 人道德修养的完善。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守则》上的要求一一对照,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同时也发现自己仍有许多方面做得不足,仍待改善的。
《守则》中有这样的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劳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会只顾自己学习上的是而不够热心参加班级里的活 动,对班级里的事不怎么主动,没有出到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人是社会的人”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通过参与班级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实践自己的机 会。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各项事情。
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这方面我也是需进一步努力的。我常常只是将老师的笔记抄好,“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