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幼儿园口腔疾病培训方案

幼儿园口腔疾病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2-03-30 01:26:16

A. 婴幼儿怎么清预防口腔疾病呢

半岁以内的婴幼儿通常还处于喝奶时期,这时年轻的父母们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每次喂奶后使用清洁指套蘸清水或者手指缠绕无菌纱布蘸清水轻轻擦拭宝贝的牙床及黏膜,将残留的奶渍擦洗干净。良好的口腔环境能够为后期乳牙萌出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良的口腔卫生不仅可导致乳牙龋齿,也可滋生大量细菌真菌增加了宝贝罹患黏膜疾病的几率。

B. 跪求解决口腔方案~

一般9%的口臭患者是口腔导致的 90%是胃肠不好导致的现象 还有1%可能是属于某种严重的疾病导致(比如:心脏病 糖尿病)。
介绍几个小偏方:
一、食鲜菜叶汁。取新鲜的青菜叶(或萝卜叶、莴笋叶)用水冲洗干净,凉开水冲一遍,晾干,然后用刀切碎,用榨汁机取汁。也可放在容器内捣烂,绞汁,再用干净纱布过滤。服用时可加入少许凉开水,每天早晚各饮1杯,坚持两周。便可见效。

二、经常生食莴笋或叶。将莴笋切成片,用椭盐适量拌一下,放一会儿后倒掉盐汁水,兑入优质酱油、味精少许,再浇上几滴麻油,作为凉抖菜,口味颇佳。将莴笋叶切碎,用少许精盐渍一会儿,再浇上麻油,既可作为菜肴,又可治疗口臭。

三、藿香叶9克、石菖蒲3克,煎汤,分两次含服,每日1剂。

四、净白蜜30克,兑温水,1次炖服。

五、甘草3克、川芎6克、丁香9克、白芷15克,分别磨成细末,混合均匀,用蜜调成丸,食咽,每日2次

C. 口腔疾病如何预防

随着口腔问题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全民的口腔健康已经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据最近的调查显示,我国几乎人人都得过牙齿疾病。口腔疾病不仅对牙齿、牙床、牙髓等造成伤害、还会对颌骨的发育造成影响,形成全身性疾病。口腔疾病有很多种类,难以全面防治。原因在于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残渣易滋生各种细菌。那么有哪些常见的牙齿口腔疾病呢?如何有效预防口腔疾病?

常见口腔疾病如下:

D.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981年上海 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 、河北、天津 、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 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 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五、疫情报告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三)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四)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六、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 七、实验室检测 (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各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和标本送检单见附件1和附件2。标本检测方法见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

E. 口腔疾病

龋齿和牙结石的关系倒不是很紧密。一般牙周病就是因为菌斑引起的,而钙化的菌斑即为牙结石。有研究表明,牙周病严重的人,表现为牙龈萎缩(牙结石长年堆积引起),牙松动等,但是龋齿要少很多。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龋齿。牙结石增多,原本牙龈覆盖的地方变为牙结石附着,本来牙和牙齿邻接的地方充满牙龈,而牙结石导致牙龈萎缩,邻间隙变大,就容易嵌塞食物,刷牙也不易刷到,从而有可能导致龋齿的发生。这种情况多见于早期牙周炎,所以提倡使用牙线以保持卫生。另外,口腔的疾病,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F. 幼儿园疫情培训内容包括什么

如下:

一、控制传染源

我会从早发现、早报告和早隔离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传染源。

(1)早发现:我会加强晨、午、晚检查和全日观察。并将检查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之不流于形式,如发现幼儿有疾病,及时将幼儿隔离并进一步观察。

①晨间检查:晨间检查要做好:一摸、二问、三看、四查。一摸:摸体温是否发烧;二问:询问儿童园外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三看:看咽部、皮肤和精神状况有无异常;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怀疑有传染病的儿童,我会暂令其不入班,需经医生进一步检查,再确定是否入班。

②全日观察:与保教老师密切合作,随时注意儿童有无异常表现。全日观察的重点是精神、食欲、大小便、体温及睡眠情况。

(2)早报告:发现急性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我会及时报告园领导,以便园领导及时报告当地防疫机关,采取紧急控制疾病蔓延的措施。

(3)早隔离:若发现有幼儿疑似传染病,我会先将其隔离。

二、切断传播途径

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会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遵守作息制度、自觉锻炼身体等生活卫生习惯,同时有计划地向幼儿讲解一些必要的卫生知识。

2、积极落实幼儿园制定的清洁卫生制度

比如我会定期进行大扫除,除四害,对水源、食物进行卫生消毒。

3、做好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

我会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做好消毒工作。主要做好室内通风换气,以及对桌椅、床、玩具、被褥、厕所的消毒工作。

三、保护易感染者

我会通过多种方法增强幼儿的抵抗力。一方面严格执行生活制度,使幼儿生活有规律,保证幼儿膳食的质量,让幼儿多在户外活动,并加强三浴锻炼。另一方面,还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易感幼儿要加强预防工作,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在疾病流行前及时给幼儿预防接种。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防控疫情,保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G. 幼儿园疫情防控培训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疫情防控培训内容有:

(一)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组能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毒。冠状病毒四周伸出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

2、如何消灭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虽然疫情逐渐在稳定,但我们仍需继续做好疾病防控措施:

1、勤洗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

2、合理佩戴口罩。

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3、不要接触野生动物。

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H. 幼儿园关于预防口腔溃疡的活动教案

幼:她在晒太阳。
师:你觉得她这个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幼:心情很好。因为晒太阳很舒服。
(2)小狗铛铛
师:小猫美美有个小狗好朋友叫铛铛。他今天决定去找美美玩,我们来猜猜看他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很开心,很快乐。
师:是啊,小狗铛铛可开心了,一路上又笨又跳。可是天气突然变了。大片大片的乌云飘了过来,挡住了太阳,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我们来看看这个时候的铛铛变成什么样子了。(出示PPT)你觉得铛铛现在的心情如何?
3、天气与心情的关联
师小结:不同的天气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心情。同常晴天给人一种愉快、高兴的心情,阴雨天给人一种烦闷、糟糕的心情。
二、心情连连看。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把小狗的心情和天气连起来。我们先来看看小狗们都是什么心情吧!
教师请幼儿描述每张图片中小狗的表情,以此推测心情。并邀请个别幼儿进行连线。
三、心情转换。
1、给小狗铛铛想办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狗铛铛去找美美的路上,下起了大雨,铛铛的心情糟糕透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生:给他送把雨伞。
出示图片,公布小狗主人的方法。
师小结:我们改变一种做法或想法,就会有另一种心情。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开心的

I. 幼儿园的口腔健康教育重不重要如何和口腔医院合作才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

幼儿园的口腔健康教育当然重要,小宝宝们正值长身体的黄金期,谨防病从口入,所以口腔健康教育相当重要的。

J.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儿的牙齿保健

对于一日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牙齿保健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幼儿园在幼儿的牙齿保健工作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做好晨检工作 晨检时,幼儿的嘴一张开,保健老师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如是否刷牙(查看牙齿上是否有牙垢),早餐后是否漱口(查看是否有实物残渣),是否有牙病(龋齿或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的牙根出现小脓点等),是否出现双层牙(乳牙未脱落,恒牙已萌出),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就可以及时对幼儿进行保护牙齿,讲卫生的教育或请家长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二、培养幼儿早晚刷牙,每次形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我园幼儿每日早午点、午餐后都要求幼儿用温水漱口,分三口水进行:第一口水含在口中,幼儿左右鼓腮,发出咕噜咕噜的漱口声;第二口水漱咽喉部,发出咕噜噜的声音;第三口水同第一口水。当班老师巡视检查,确保幼儿午餐后的漱口质量,然而,仅在幼儿园漱口是不够的,必须做到家园配合,首先。我园通过卫生宣传栏向家长宣传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和刷牙的正确方法,让家长在家以身作则,使幼儿有机会模仿大人,以提高幼儿对刷牙的兴趣。其次,我园结合健康教育课,教给幼儿一些有关卫生方面的知识,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提醒家长监督、检查。 三、家长配合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幼儿的牙齿正处在发育阶段,只有摄取足够、平衡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其正常发育。对于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幼儿,我们除了在幼儿园纠正,还让家长配合,在幼儿的饮食上变换花样,合理搭配,让幼儿进食含钙、磷、维生素多的食物,并适当咀嚼一些含粗纤维的耐咀嚼食物。咬指甲、吮手指、咬嘴唇、用口呼吸和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会造成幼儿牙齿排列不整齐,发现这些情况,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配合,进行纠正。 四、避免幼儿牙齿受伤 剧烈的活动和吵闹都容易使牙齿受外伤。平时,老师除了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之外,还应认真防范,注意保护幼儿的牙齿,避免碰伤。 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防龋工作 我园每年进行一次氟化物防龋治疗,每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口腔疾病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防止发展。另外,对大班六龄牙已萌出的幼儿,进行六龄牙窝沟封闭,以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口腔疾病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党政干部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方案 浏览:107
2017银行青年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619
工地岗前教育培训方案 浏览:302
空气能热水器营销方案 浏览:165
培训平台的运营方案ppt 浏览:294
旅行社软文推广方案 浏览:718
艺术节暨迎新年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08
血站个人培训方案 浏览:306
淘宝客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58
市场营销性考任务3答案 浏览:242
水果展览项目策划方案 浏览:390
慰问交警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80
想做市场营销这行 浏览:26
济南优外卖电子商务 浏览:587
谢裕大电子商务网 浏览:190
市场营销课购买行为分析解释 浏览:484
运动会班级入场式策划方案 浏览:669
浅谈民航市场营销 浏览:916
跨境电子商务浙江电子口岸 浏览:170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卖鞋 浏览: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