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奥尔夫音乐 中班与、音乐课 合拢放开《音乐 do re mi》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表演,走进音乐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朋友”。2、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萌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3、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3、5”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唱名,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辩“do、re、mi”的相对音高。认识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4、 二、内容提要《DO-Re-Mi》,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奥斯卡.哈默斯坦作词,理查德.罗杰斯作曲。这首歌旋律活泼流畅,内容生动有趣,随着电影而流行世界。歌曲的歌词原文是采用异字同音的手法来写的。作者正是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相同”和“不同”,把原本单调的音阶唱名联系赋予了一定的生活内容,不仅使歌曲充满了情趣,也记号地促进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歌曲采用大调式、二四拍、两段体构成。歌曲第一乐段富于叙述性,以音阶式进行为主,并与歌词的音乐、儿童的语言音调紧密结合。第二乐段的特点是将每句起音阶“do re mi fa sol la si”的顺序组织起来,乐句的结尾采取了两种衔接形式。 三、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 )do re mi” 1、介绍五线谱2、认识“do re mi”3、跟琴唱一唱4、游戏出示五线谱导入,一群出来觅食的小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请你们把小鸟送回去。师弹琴,生唱出音高把小鸟贴在相应的五线谱上。 (三)学唱歌曲“do re mi”1、欣赏歌曲一遍2、导入“do re mi”选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影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上校军官为他的孩子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这为教师幽默风趣,她让孩子们从do re mi开始学起,直到最后都爱上了音乐。3、学唱歌曲4、提出反复跳跃记号5、完整地演唱6、分男女生演唱或分组演唱(四)歌表演1、分七个小组进行表演,唱到哪个音,相应的小组学生起来表演2、请七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五)拓展1、影片《音乐之声》中还有很多经典的歌曲,如《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等等。 六、师生再见 七、教后感采用情境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随着《do re mi》的音乐进教室,简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 故事梗概,观看电影里唱这首歌的片段,以银幕形象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当学生熟悉乐曲后,可让学生在出现唱名的地方介入,以准确获得对七个音的音高和唱名的印象。用表演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演唱形式(领唱和合唱)的感受。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一位同学扮演剧中的老师,表演歌曲的领唱部分,期于同学分成七个音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七个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听歌曲唱到哪个音,扮演这个音符的小组就边唱边表演
⑵ 奥尔夫音乐中班课小木偶的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买菜》,能用歌声表达跟奶奶买菜的快乐。
2. 尝试替换歌词带来的快乐,体验买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买菜》、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 复习歌曲《菜场里的歌》
演唱要求:唱准念白部分,并能拍准节奏。
2.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菜场吗?去菜场干嘛了?小朋友都买过些什么菜呢?(虾、萝卜、黄瓜等)3.师:原来我们的小朋友都去过菜场,今天啊有一个小朋友也要去菜场买菜了, 你们来听听看!
二、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课件,欣赏歌曲《买菜》。
提问:
(1)今天天气怎样?我和谁一起去买菜?
(2)买了些什么菜呀?
(3)鸡蛋长的什么样子啊?青菜是什么颜色的啊?母鸡会怎么叫啊?鱼儿在干什么?
小结:教师用歌词总结。
2. 再次欣赏歌曲,幼儿用节奏拍出说的部分。
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3.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演唱要求:这首买菜歌很有趣,有说有唱,我们也来学学看,要跟上说唱的节奏,把买什么菜唱清楚。
4. 我们再来用有趣的声音唱一唱好吗?请妹妹小朋友来表演唱一唱说的部分,弟弟小朋友表演说的部分。依次轮换。
三、分角色演唱1. 过渡语:刚刚我们和奶奶一起买了好多菜哦,现在请你们扮演不同的菜,当唱到青菜绿油油的时候,就青菜宝宝唱。唱到什么,就由谁来演唱。
2. 完整表达表现。
前面部分大家一起唱,中间部分请不同的幼儿扮演并演唱,最后的一句话大家一起演唱。
四、替换歌词1. 将挑选的菜依次排列,用儿歌的方式朗读词句。
2. 推选四名幼儿扮作四种蔬菜。
3. 演唱歌曲,唱到买菜时,四位幼儿按歌曲的先后做模仿动作,表示买到了菜。
⑶ 如何开展一节有趣生动的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
94药水,70经验,48智力,77体力,32技能,89魔力,47迷宫,58舰船,86灯塔,7飞艇,69神殿,63攻击,78伤害,63神兽,80防御,53宝箱,46河川,39森林,19怪兽,95山谷,63魔法,44气力,35任务,如此开展一节有趣生动的奥尔夫音乐游戏课程。
⑷ 中班握紧拳头奥尔夫音乐教案
活动由来:
幼儿由中班升入大班,为了巩固幼儿正确的使用剪刀,发展幼儿剪纸及镂空的技能。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转纸剪及镂空的技能,初步熟悉基底线。
2、体验剪纸的乐趣。
⑸ 奥尔夫音乐教案中班彼得的钉锤
1.了解乐曲循环反复的规律。
2.跟随累加的动作练习变化的节奏。
3.进行动作累加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⑹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
链接:https://pan..com/s/1GoQTmovRhvxi2Y7oEMOLag
提取码:q32o
--来自网络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他可以跨越国界,种族,年龄,让不同国家的人,不同肤色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产生共鸣,甚至胎儿能理解音乐。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⑺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快起床教案设计意图
活动目的
1、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铃声。
3、在呼唤宝宝起床的游戏中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重难点
重点: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并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难点:能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的声音。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乐器:将所用乐器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准备
道具:DVD机、音乐光碟(《1、两只老虎》《2、滴答滴答》《3、咕咕钟和闹钟》《4、快快起床》《5、咕咕钟和闹钟、快快起床》音乐)、闹钟图片、图片(小兔、小熊、小猫)、大黑板、粉笔。
乐器:串铃、响板。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播放(《1两只老虎》伴奏)
来,孩子们伸出你的手,(到老师这来),我们跟着音乐跳支快乐的舞吧。
二、出示闹钟图片,引导幼儿模仿闹钟走
1、出示闹钟图片,引出活动
嗯,给你们看样东西,这是什么?(小闹钟),小闹钟走路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动作模仿闹钟走
谁能用身体的动作来模仿一下?(嘀答嘀答)
3、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闹钟走,播放(《2嘀答嘀答》)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试看,站起来吧。(多种走的方式)。
三、听辩“闹铃”、“闹钟”声,播放《3咕咕钟和闹钟》音乐第一遍,听音乐,举手。
1、引导幼儿说出小闹铃铃铃铃的声音
小闹钟除了会嘀答嘀答地走,它还能帮助我们干什么?
2、听音乐,举手(铃铃铃的声音)
我这里也有铃铃铃的声音,待会你听到铃铃铃的声音就把小手举起来,好吗?
四、进行节奏练习
1、播放《3咕咕钟和闹钟》,老师画节奏。
2、看图谱,幼儿找出闹铃声
提问:我有没有把叮铃铃铃的声音画下来?找一找哪里是叮铃铃铃的声音?这个像什么?那么这个小圆圈代表什么呀?小闹钟在干什么?(滴答滴答小闹钟在走)小闹钟走了几下小闹铃就出来了?(三下)
⑻ 奥尔夫音乐课程,中班打年糕教案怎么写,详案
是的这就是黑心棉
⑼ 奥尔夫音乐体系的教案
课程类型:奥尔夫音乐亲子课(启蒙课入门)
爱婴课次: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快乐奥尔夫 — 神奇的土豆》
活动目标 (音乐目标和素质拓展目标):(奥尔夫音乐教案)
² 鼓励幼儿大声开口朗诵歌谣,使幼儿会说儿歌,并简单跟唱。
² 初步感受速度和力度,养成认真听音乐的习惯。
² 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培养固定拍感。
² 学习并演奏乐器碰铃,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力。
² 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身体协调以及合作等能力训练和培养。
活动准备:小动物手偶 呼啦圈 大土豆一个 碰铃
音乐准备:《围圈圈》《伊比呀呀》《热土豆》《小星星》《梦之旅摇篮曲》
符号备注: T:老师 P:配课老师 S:学生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问好和热身游戏(奥尔夫音乐教案)
1. 热身集体舞:《围圈圈》
1)组织幼儿和家长手拉手围成圆圈,老师说歌词,带幼儿一起做动作
2)放音乐,拉手围圈走,跟着歌词做律动。
3)歌词:
我们来围圈圈,我们来绕圈圈,
我们来围圈圈,手拉手绕个圈圈。
把小手放进去,把小手拿出来,
再甩甩你的小手呀自己转个圈。
(爱婴提示:可以把歌词中的小手换成小脚,身体等等)
2. 问好歌《Let’s Sing Hello together》(奥尔夫音乐教案)
T坐在前面,小朋友们坐成半圆。拿手偶问好,唱问好歌: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2.认识彼此
请宝宝上台一一与小动物拥抱问好,培养幼儿自信心。
2-3岁亲子奥尔夫音乐教案(最新)第二部分2009年04月30日 星期四 15:41二、重点教学部分:声势节奏、乐器及律动
1. 语词节奏:《土豆歌》(奥尔夫音乐教案)
1)告诉幼儿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变一个魔术,吸引幼儿注意
2)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变魔术,土豆(握拳头)土豆丝(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土豆皮(手掌张开)
3)老师喊口令:土豆、土豆丝、土豆皮,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4)加上节奏念词:2/4
土豆 土豆/ 丝 丝 / 土豆 土豆/ 皮皮/
土豆 丝 /土豆 皮/土豆 丝/皮 0 /
5)两人一组,变念儿歌变做土豆游戏(面对面,手对手)
2. 音乐游戏《热土豆》
1)出示实物土豆一个,介绍土豆,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摸,感觉一下。
2)玩传土豆游戏:告诉幼儿土豆被煮熟了,非常的烫手,传递时速度要快。
3)T拿土豆示范传递动作,P放《热土豆》音乐,挺音乐尽可能快的传递,不让土豆掉下来。
4) P播放音乐,并控制音乐的停止,音乐停止时拿着热土豆的人跳出圈子,拍手,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为冠军,并奖励一个卡通stick
5)再次播放音乐,P那串铃,T带着幼儿继续传递土豆,听到摇铃声要立刻改变传递方向,传递过程可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如快快的传,慢慢的传,重重的传,轻轻的传等。
6)复习《土豆歌》,土豆传到谁,谁就拿着土豆敲地板打节奏说一遍儿歌,其他人跟着学动作,并齐说儿歌。
(爱婴提示:在熟练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变换说儿歌的速度和力度。)
3.复习亲子律动《伊比呀呀》
1)两两一组手拉手律动
2)发呼啦圈,两人面对面手拉呼啦圈律动
(爱婴提示:在律动时不断的鼓励幼儿大声跟唱,并时刻提醒动作的变换)
4.乐器演奏:《小星星》
1)出示乐器碰铃,T演奏,S聆听声音
2)幼儿到老师前有次序的拿乐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
3)T引导幼儿探索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4)放音乐《小星星》,用碰铃为音乐伴奏
节奏:X X X X / X X X -
5)鼓励幼儿边伴奏边跟唱歌曲
6)歌词: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就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三、 结束部分:放松音乐游戏《梦之旅摇篮曲》
1. 放音乐《梦之旅摇篮曲》,T带着宝宝做伸展和放松律动。
2. 宝宝坐在家长腿上,或选择任意自己觉得最放松的姿势,跟音乐摇摆
提示宝宝闭上眼睛休息。
3. 复习回顾全课,并向家长总结和点拨全课教学目标。
4. 唱再见歌下课(拿小猫眯手偶) ,并一一与宝宝拥抱告别。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爱婴提示:问好歌和再见歌可以一个月换一次,唱熟练了再换新歌。)
活动备用游戏:《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