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指导方案

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指导方案

发布时间:2022-01-17 16:50:13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要按照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等思路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通过放活经营性服务、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来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按照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等原则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讲,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要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完善考评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落实对县以下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切实做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如何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管理平台、农情采集与监测平台三大功能模块、新疆吐鲁番等地进行了示范推版广,为农业生产经权营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手段,并已逐步向全国推开,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相关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河南漯河、定向采集,两条腿”变为“一专多能”和“自我学习”的信息化推广专家、江苏兴化、专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荣获“推广应用一等奖”等奖项基于3G的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旨在利用3G无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平台在2010年首届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及2011年的中国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亮相,为保障粮食安全,并实现农情信息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受到了各级领导,由“一张嘴、山东寿光,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与管理手段。平台主要包括工作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平台已在北京大兴,全面提升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核心;管理者可以利用GPS定位等实现对基层农技推广活动的动态管理与科学考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使农技推广人员方便快捷地随时随地开展农技推广活动

3.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解决方案中那个仪器清单有提供吗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必配仪器(标红为推荐型号):
名称
型号
制造商
单位
数量
性能简介及推荐理由
仪器用途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
TPY-III
托普仪器

1
可测氮,磷,钾,有机质,还可输出施肥指导配方
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TPY-IV
托普仪器

1
可测氮,磷,钾,有机质,还可输出施肥指导配方,带充电功能,交直流
TPY-6
托普仪器

1
可测氮,磷,钾,酸碱度(定量),有机质,含盐量,带充电和打印,交直流
TPY-6A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除测试氮磷钾,酸碱度,有机质,含盐量功能外,还可输出施肥指导配方,为指导农业生产带来便利,带主机存储功能,打印功能,交直流两用,可在田间地头直接出结果,直接给土地现场测土并按需出配方。
TPY-6PC
托普仪器

1
具备TPY-6A所有功能,可连接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配肥并打印出配方施肥表
TPY-7PC
托普仪器

推荐理由:除了具备TPY-6A的所有功能外,再增加一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七种参数同时检测并可连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配肥并打印出配方施肥表,一款仪器多种功能
土壤墒情速测仪
TZS
托普仪器

1
可直接测出土壤水分值并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GPS定位系统掌握土壤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精确地依据,同时精确地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TZS-W
托普仪器

1
可直接测出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两种参数,并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
TZS-II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可直接测出土壤水分值并带GPS定位功能,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经纬度,土壤水分值,设置超限值自动变色示警,软件具有多种分析功能。
TZS-3X-G
托普仪器

具备TZS-II所有功能,并增加了空气温湿度检测指标。
TZS-ECW-G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具备TZS-II所有功能,并增加了土壤原位盐份测试功能,传感器可直接插入土壤,GPS精确定位,可连接计算机导出数据经纬度,土壤水分值,设置超限值自动变色示警,软件具有多种分析功能。
农药残留速测仪
NY-1D
托普仪器

1
直流供电,便携式可带出野外,液晶汉字显示,USB接口,直接显示抑制率并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储底。
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农药残留速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NY-5D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8通道液晶汉字大屏幕显示,直接显示是否合格并可直接打印,SD卡可将数据导出,软件具备自动分析功能。
NY-8D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8通道全彩色手触摸屏,可定性显示抑制率,也可定量直接显示农药含量,将数据导出,软件具备自动分析功能。
NY-16DL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16通道提高检测效率,液晶汉字大屏幕显示,直接显示是否合格并可直接打印,SD卡可将数据导出,软件具备自动分析功能。
病虫测报灯
TPCB-Ⅱ-C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省时省力,8个接虫盒自动转仓,红外杀虫,自动烘干,光控雨控,液晶显示,时段自控制。
应用于蔬菜、园林、果园等领域。为虫情的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测提供支持。
TPCB-Ⅲ-A
托普仪器

1
太阳能供电,光控雨控,药薰处理,一层接虫盒
TPCB-Ⅲ-B
托普仪器

1
太阳能供电,光控雨控,药薰处理,三层接虫盒
病虫调查统计器
TPTJ-1
托普仪器

1
推荐理由:自行设定分类科目和种类,一次记录100种病虫数据,可将数据导入计算机。
对采集的病虫进行调查统计。为测报,预警提供依据
TPTJ-2
托普仪器

1
具备TPTJ-1所有功能,增加2型工具箱,使工作更方便
TPTJ-3
托普仪器

1
具备TPTJ-1所有功能,增加3型工具箱,使工作更方便
孢子捕捉仪
TPBZ1
托普仪器

1
固定式孢子捕捉仪,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量,风速可调。
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动、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TPBZ2
托普仪器

1
车载式孢子捕捉仪,便于流动监测孢子。
TPBZ3
托普仪器

1
便携式孢子捕捉仪,手提即可,充电电池,随时随地监测孢子。
双目显微镜
XSP-2CA
上海

1
400-1600倍,检测孢子,可与孢子捕捉器配套使用
病虫病理检测,孢子检测,用于基层可指导用药及了解作物虫情病害情况
放大镜
3-7X
市购

1
3-7X
用于室外基础的检验
电子天平
JY10001
上海

1
交直流两用,室内室外均可用,最大称重;1000g,精度:0.1g
用于基础称重

4. 国家做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将会带来哪些效益,谁能简述下,谢谢

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托普仪器总结以下五点:
一、把握培训指导的时期并发挥示范户的辐射示范作用,处理好示范户、辐射户和广大种植户之间的技术指导培训关系。在育苗、间苗、施提苗肥、大田移栽、中后期管理的追肥、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等主要生产环节上,要坚持入户入田,用示范户的地块为讲台。
二、建立信息互动机制,确保信息通畅。要将联系方式与技术资料一起发放给示范户和广大种植户,让农户如果有疑问可及时与指导员起得联系,同时尽量记录示范户、辐射户和其它种植户的联系方式,确保联系畅通。
三、要借助有利时机及时开展培训。利用各大经销商召开的各类会议进行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讲解、培训,扩大示范效果,加强产业宣传
四、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使技术培训指导常态化。结合街道中心工作任务较重的实际,要对油菜种植技术指导工作与其它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将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油菜种植技术指导工作常态化,强化指导效果。
五、结合实际,制定分户指导方案。结合各示范户和种植户的地块肥力、海拔高差、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示范户的分户技术指导方案,细化各项技术标准,确保指导效果。

5. 浅析如何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基层农来技人员一般是由有专业知识的技自术人员担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如果你是学畜牧兽医的,就需要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治猪病。如果你是学大田作物的,你就需要具备教授农民怎样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的实际能力。如果你是学果树的,你就需要教农民怎样修剪果树,怎样施肥,怎样提高产量等等。总之,如果你是基层农技人员,你可以根据你的专业,侧重加强这方面的技能提升。 …… 希望对象有用,祝健康愉快!

6. 农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农技指导服务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摘要 一是抓“线上”宣传引导。广泛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平台、电话沟通和微信群等,及时推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积极做好早春麦田病虫草害防治》、《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加强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意见》等,多渠道宣传麦田、设施蔬菜等农作物技术管理要点,并开展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引导群众搞好春管春种,确保科学指导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便捷高效优势,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知农云课堂等在线推广小麦、蔬菜等农作物管理技术,引导科技示范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学习农业技术,线上开展农业知识培训、种植信息推广,助力春季农业生产。2月份以来,农技人员共线上接受农业咨询800余次,实现了专家对农户“线上”高效服务。

7. 求有关于做好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点子的文章!谢谢啦~~~~

XX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情 况 汇 报

尊敬的XX,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XX处长一行各位领导莅临XX,视察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这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检查,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在此,我代表XX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XX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XX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深化改革,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一支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
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展情况
(一)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63个,均为设在乡镇的直属事业单位,由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编制146名。经过三年多努力,我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明确了公益性职能,设置了推广机构,稳定了推广队伍,提高了保障水平。管理体制上实行县乡镇共管,以县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配合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全县乡镇在编在岗农技推广人员1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9人,管理工勤人员33人,大专以上学历80人,中级职称52人。
(二)县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共6个,其中农技推广中心1个,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种子管理站、蚕业管理站各1个,稻麦原种场2个。6个推广机构中纳入财政全额预算4个,差额预算2个。目前,6个农技推广机构在岗在编1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7人,管理及工勤人员39人,大专以上56人,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34人。
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1、基本理顺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机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乡镇共管,以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
2、强化了公益职能。明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职能。
3、较为合理地设置了推广机构。在全县63个乡镇均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4、强化了经费保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编在岗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保障了人均10000元的工作经费。财政全额拨款的县级农技推广机构预算工资及人均4000元的工作经费。
通过理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机制,强化公益职能,强化经费保障,再次凝聚了全县农技推广人员人心,激励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干事创业热情,重塑了农技推广人员形象,全面提升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XX2007年、2009年两度获得全国粮食先进县标兵称号,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
三、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乡镇支持
一是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继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县委、县人民政府责成编制、人事等有关部门深入乡镇多次调研农技推广体系有关事宜,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XX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加强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明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是县级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县政府办、县委农办、县农业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乡镇征求乡镇党委政府、农技人员及农户意见,并多次沟通协调,形成共识,共同向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提出改革建议、改革方案,将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列为各部门重要工作,明确各自职责,既分工、又配合,齐抓共管。
三是乡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乡镇党委、政府支持全县加强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认识到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事关全县的大事,积极支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服从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决定。
(二)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1、强化公益性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内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农作物和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及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农村能源建设;蚕桑生产;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政策保险等公益性职能。
2、较为科学地设置机构
根据XX情,并与乡镇机构改革相衔接,在63个乡镇均设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名称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3、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
(三)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1、核定编制。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工作量,全县6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核定编制146人。
2、实行人员聘用管理。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全面实行聘用管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进、出、管、用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3、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分年制定农技人员培训计划,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实施农技人员人才培养规划,更新农业人员专业知识,提升农技人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主要采取选送骨干农技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培训及参加学历教育,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来XX培训,县级专家培训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等方式。
(四)加强机制创新
1、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制度。细分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职能,明确了农技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了农技推广机构系列管理制度。
2、基本实行了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主要有包村联户责任制度、服务公开制度、目标责任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
3、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技人员工作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户对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由农户、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考核分值分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50分、乡镇30分、农户20分。
4、初步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格局
一是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具有公益性职能农技推广队伍;二是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涉农企业成长壮大;四是科研、教育等单位广泛参与。
5、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一是建立县级专家团队和技术指导员队伍,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筛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1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专家指导农技人员、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三是改传统说教为农户积极参与的修改化农技推广服务。
(五)加强了条件建设
1、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63个镇乡农业推广机构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相应办公设备,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配备了电脑。
2、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在建平、石安等10个镇乡建设了1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集成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展示了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3、探索村级服务站点建设
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依托村级农技员、植保员、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在全县建立100多个村级服务站点。
(六)加强了宣传报道
加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重大活动、典型事例宣传,特别是农技人员牢记宗旨、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以及典型科技示范户增产增收事例等宣传报道。近几年,县电视台民生播报专题、绵阳日报等有关媒体多次刊登报道我县体系改革与建设经验和典型事例,为巩固和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各位领导,经过努力,XX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基础设施仍较差、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财政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常到XX检查指导工作。
谢谢大家!

8. 怎么设计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科技提升行动,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举全系统之力,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关键技术15项。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乡村农技员、示范户、种粮大户500万人次。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以品种为主线,组装综合配套技术。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推广1-2项关键技术,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发布、技术示范、逐级培训、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示范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4项。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博优235、博优998、丰华占、矮秀占。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技术要点: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中期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适时施用穗粒肥,间歇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丰川三号、D优13、金优463、先农16号、两优培九、绵Ⅱ优838、丰两优1号、中优448、T优207、金优117、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调整播期,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减少虫口基数;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源数;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压低二代基数;停用高抗性的药剂,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实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通过调节播期、田间密度、田间湿度和施肥量,增强抗逆性;系统监测病情,适时采用喷药防治。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辽粳9号、辽粳294。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旱育秧培育壮秧;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示范主导品种10个、主推技术4项。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郑麦9023、豫麦34、8901、9409、济麦19、洛麦20。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中筋、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为5:5,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选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种;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扬辐麦2号、扬麦13号。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品种;适期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过20天;精确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确保全苗齐苗。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龙麦26、垦大6号。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要点:在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时播种,边播种边镇压;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合理肥水运筹。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3项。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龙丰二号、益丰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适时化除覆膜;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及时放苗补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要点:适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保证亩放蜂量为1-1.5万头,总数2次,每亩设放蜂点2-4个;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如遇大雨,须延期放蜂,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07、鲁单984、蠡玉16。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确定底施化肥量,调整施肥深度,将全部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主推技术4项。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 铁丰31号、辽豆11号、吉育45、吉育43、黑农41、东农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分层深施肥,化肥做种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化肥做底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按平窄密、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有机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根据当地杂草群落,选择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剂,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术。技术要点:合理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减少迎茬;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强田间管理。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冀豆12、徐豆9号、豫豆25、鲁豆10、豫豆22。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争取五苗(早、全、齐、壮、匀);中耕灭茬,及早间、定苗;科学施肥,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后期根外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草害,中期防治好蛴螬,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中心领导任组长,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按作物、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免费印发各示范点。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组织相关省、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相关省、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协助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责任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中、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中国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

全国农技中心办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发

阅读全文

与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指导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扫黑除恶工作业务培训方案 浏览:332
旅游局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520
针对市场研修培训方案 浏览:656
2015年颁奖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294
驾校培训部培训方案 浏览:259
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设施方案 浏览:503
装饰公司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934
宁波优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50
幼儿园小班中秋国庆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82
携程品牌营销组合 浏览:320
市场营销的工作总结 浏览:697
免费推广月执行方案 浏览:747
十月餐饮营销方案 浏览:435
旅游业网络营销论文 浏览:414
工会福利方案策划 浏览:163
眼镜网络营销策划案 浏览:897
策划学校亲自活动方案 浏览:169
园区元旦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321
培训中心春季开学工作方案 浏览:223
文化对市场营销的机会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