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滴滴打车app推广方案

滴滴打车app推广方案

发布时间:2022-01-16 06:33:00

① 滴滴打车app初期是怎么推广的

打车补贴红包的模式。

② 滴滴打车APP开发初期怎么推广做大的

主要是线下烧钱推广,知名度起来后,其在应用商店的表现也很抢眼,蝉大师ASO工具查看到的排名情况是,滴滴打车现在是总榜28名。对于线下的这种推广方式我们没钱烧的。

③ 你好,我们公司想推广一个像滴滴打车类似的公众号平台,需要什么程序

1:邮箱推广(软件)2:短信推广(软件)3:微信推广(微信公众号):4线下推广(活动)

④ 滴滴打车App初期是怎么推广的

滴滴最早开始做推广的时候,完全是通过地推来进行的。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是从阿里出来的,而阿里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里最早开始做地推的一批,在地推这块,滴滴就已经占据了先天优势,经验和方向还是很足的。今天的滴滴在合并了快的和优步中国后,已经成为出行O2O的巨头。但在滴滴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是全靠地推团队撑起来的。
滴滴最早选择的地推地点是北京的火车站和飞机场的出租车候车区,慢慢才扩张到北京西站、东站和首都机场三个地方。一般一个地点在一个时段保证3-4位员工,他们会将办公地点设在出租车离开的必经之路,在车流缓慢的时候上前给司机们发一下传单,介绍产品,如果有兴趣,就可以让司机车停一边,手把手安装APP。这其中还不包括在出租车师傅经常加油,或者吃午饭的地方定期去介绍,安装成功现场发放油卡或者电话卡这类。
除了给C端的用户做推广外,滴滴也会去B端的出租车公司做推广,跟出租车公司合作的话,能给司机们基本的可靠感,滴滴会定期与北京的部分出租车公司联合举行几场宣讲会,一般这个时间会选在每个月司机师傅来交份子钱的那天;现场聚集一定人后,滴滴员工现场为司机们装APP,做咨询,定期会举行抢单最高的奖励活动。据说在那时候抢单第一的司机师傅每个月会多赚2000,所以加入滴滴的出租车司机瞬间暴增。这批司机还会在使用滴滴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好处的话,还会主动帮滴滴做推广,让他们的同行和朋友也加入滴滴。

⑤ 招行与滴滴出行推广方案

招行与滴滴合作发行“招行滴滴出行联名借记卡”该卡由招行与滴滴出行共同设计,共同赋予联名卡权益。在招行一卡通M+卡的权益基础上,增加了新户200元滴滴出行优惠券礼包及滴滴高级会员的权益。

⑥ 滴滴打车如何推广的

这种新兴商业模式追求的是快速扩张,占领主流,一般会用高额奖励驱动,俗称“烧钱”,这不会计较段时间的回报,所以不用拿传统概念的成本去考虑

⑦ 滴滴又获7亿美元融资,看看滴滴打车app初期是怎样推广的

地推吧,网上的一篇文章:2014年2月26日,北京火车南站西入口,出租车地下通道,拐角处一块空地上,七八个司机围着3个穿着羽绒服的年轻人,旁边墙上拉着红色广告条幅:“用滴滴省时省力更省油”。这些司机大多是滴滴打车的新用户,找滴滴打车的地推帮忙安装软件,还有的司机在使用中遇到各种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有司机将眼镜推到脑门顶上,仔细看着手里的智能手机;有司机反复问,我需要用笔(把交易)记下来吗?年轻的地推耐心地反复保证,你放心,每笔交易在后台系统都有记录。一位司机说,春节前有一笔10元的奖励现在还没打到我账上。滴滴北京司机主管王品哲赶紧上前,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如果还没解决,您就打我电话。”
这个滴滴打车的服务点,每天至少要为五六百位司机解决安装问题。目前,滴滴打车在北京有8个服务点,分布在北京西站、南站,南苑机场等。
北京南站西入口的地下通道,没有暖气,阴冷阴冷的。地推早晨7点抵达这里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手几乎没有停过。他们需要尽快熟悉业务,也许第二天就拎着行李调到另外的城市开疆拓土。“公司发展太快,来不及培养人才,只能让地推们多干活,迅速成长”,王品哲说。
北京有189家出租车公司,近7万辆出租车,10万名司机。2012年6月,程维他们的目标是两个月内安装1000个司机端。“我们就是做地推出身的,很有信心,现在跟出租车公司谈能有多难?不收你的钱,免费跟你合作,还不好谈吗?”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跑了一百多家公司,没有敲开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门。每家公司都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交委的合同文件?没有的话,凭什么调度出租车?这是北京市调度中心的管理范围。我不跟你合作,我们不差你这个钱,也不靠你调度挣钱,你没有文件,我容易犯错,没理由跟你合作啊。

⑧ app怎么做线上推广引流

1,网站推广
1)搜索。网络SEM,360SEM,搜狗SEM,神马SEM。网络SEO。
2)网址导航。HAO123网址导航,网址导航,搜狗网址导航,毒霸网址导航等等。移动端的有QQ浏览器,UC浏览器,小米浏览器等等。
3)网络联盟。亿起发,领克特,网络联盟。
4)门户社区。四大门户,地方社区等等。
5)异业合作。
6)生活分类网站。
2,APP推广
1)应用市场/应用商店
小米应用商店,网络手机助手(含91手机助手和安卓市场),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宝,360手机助手,魅族应用中心,PP助手,UC应用商店,OPPO软件商店,机锋市场,搜狗手机助手,魅族商店,豌豆荚,安智市场,金立易用汇,木蚂蚁,联想乐商店,应用汇,沃商店,移动MM等等。另外,部分浏览器的应用商店也可以合作,比如QQ浏览器等等。
这里面的玩法首先是基础上线,能上线的都不要放过。然后利用一些资源,比如新品首发,首发,活动,换量等等。中间如果有些预算,建议刷量来做ASO优化,做一些好评。
2)QQ群。
QQ群以及微信群,是精准用户的聚集地,如果做的好,可以获得一批种子用户。
3)Wap。
现在APP推广的渠道太少了,wap的流量那么大,如果有费用,可以好好利用下,直接跳转到app 下载页面。之前有个朋友,经常通过这个方案拉动了app store的榜单,着实诡异。
4)换量。
一点一滴,从小做起。把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利用上。
5)知乎。
我有个朋友,坚持在知乎上与用户互动,目前累计了近3W关注着,近5W赞同,1W多感谢。他曾经有个回答,很多知乎网友转载到新浪微博,当天给他带来一万多APP新增。
6)社区。
在社区通过有奖活动,也可以吸引一批种子用户。
7)超级APP。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APP也都是一个流量媒体,可以跟APP换量,可以付费,也可以做活动。
8)品牌广告。
比如电视,楼宇 明星 ,地铁 ,公交 ,院线,视频等适合做品牌曝光,不过需要花很多预算,除非你特别能刷脸,或者有奇招。真想有一天我可以空手套白狼,哈哈。
9)高校 ,小区 。
精准的线下推广渠道,且比较高效。这块如果能解决质量问题,那将是很好的渠道,据说线下是游戏推广最高效的渠道。
10)广告平台。
多盟,点入,点乐,勤诚互动,云聚,有米,巨朋,热葫芦,米迪等等。资源形式是推荐墙,插屏,banner,push,积分墙等等。
11)预装和刷机。
这块没玩过,但是据说效果一般,适合网络,淘宝,助手,安全,浏览器等等应用。
12)关于iOS的玩法
正版的玩法是:冲榜。积分墙冲。刷榜。机器刷。ASO。机子直接刷,积分墙优化,通过拷贝主APP,换个皮做马甲等等。最近部分APP直接把20个关键词刷到TOP10。另外,还有的能做联想词。热搜。 我上家公司,每次做电视广告,自动就上去了,不过效果一般,但是听说理财APP效果不错。限时免费渠道,比如鲜柚科技的限时免费大全,搞趣网等渠道。越狱的渠道有PP助手,苹果助手,XY助手,同步推,海马助手,狐狸助手,爱思助手等等。
13)精准渠道
腾讯广点通、新浪微博粉丝通、今日头条、陌陌信息流、新浪扶翼、神马SEM渠道,admob,inmobi,还有聚效、小鸟推送等专注于APP推广的DSP平台也不错。
14)社会化营销
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发布活动,吸引用户参与,从而获得下载量。南京有个产品叫扇贝,通过背单词比赛,取名字等小游戏,从微博,微信获得客观的下载量。这块成本很少,但是效果却很好。安妮事件证明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结合,能够迸发出惊人的流量,给大V们产生丰富的残余商业价值。近期网易“我要上头条”的H5火了,也足以说明吧。另外,之前玩的比较多的微博九宫格推广,也是一种APP推广玩法。
15)事件营销
杜蕾斯在这块玩的不错。
16)病毒营销
脸萌,足记,魔漫相机是里面的佼佼者。
17)大V或者说网红营销
姑婆那些事儿在初期,经过不少创业公司的CEO推荐,获得了不少精准优质用户。这块需要具备:产品质量好以及有名人给你推荐2个条件。
18)DSP
这块不熟悉,据说国外做的比较好。国内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19)补贴推广
滴滴打车,UBER,就是典型案例。现在也有公司不愿意把钱花在渠道上,愿意把钱花在客户身上,这样比较精准。
20)异业合作
之前我们写过沪江网的一个异业合作案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21)美女视频直播平台
之前写过陌游这个产品,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22)免费渠道
创业邦,IT耳朵,36氪,互联网分析沙龙,网易荐新闻,姑婆那些事儿,
最美应用等等都可以通过活动,文章形式来推。

⑨ 滴滴打车用了哪些营销方式推广嘀嘀专车

第一个阶段是“建立连接”。要做一个交易的平台,首先要把供需双方拉到这个平台上,让两者建立连接。跟国外的Uber把车型定位于商务高端车型不同,嘀嘀则是选择了首先从出租车入手,其实就是看中了“出租车”背后的用户群体。首先,大家打出车是刚需,通过出租车可以获取海量用户。并且,出租车司机都是职业司机,大多数还依托出租车公司,百分之百有营运资格,在中国可以轻松跨过政策禁区。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嘀嘀打车开始就不停的地推和补贴,激发司机在嘀嘀平台上接活,激发用户使用嘀嘀平台叫车,最终获取海量用户和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个阶段,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提过,这是嘀嘀建立连接和获取用户的阶段,嘀嘀在这个阶段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获取用户。
在建立连接以后,嘀嘀打车的“激发营销”又到了第二个阶段“制造场景”。嘀嘀打车平台,建立“连接”的目的就是制造一种O2O消费的场景,让用户形成在嘀嘀平台上“叫车”的习惯。在制造“场景”的开始阶段,嘀嘀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形式就是“直接砸钱”,在补贴最高的阶段,消费者和司机各补贴10多元钱,这相当于每一单要补贴20多块钱,在80天砸了15亿以后终于“偃旗息鼓”。在后补贴时代,为了继续“激发”用户进行场景消费,嘀嘀利用跟腾讯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始通过在嘀嘀平台发放“嘀嘀红包”。嘀嘀红包改变了单一的“砸钱”的方式,通过红包发放的形式,浸入了用户的“关系链”,产生了指数式传播。前期嘀嘀平台自己掏钱来发放红包,后期又邀请一些像搜狗、蒙牛、京东等企业来发布红包,用别人的钱激发自己的用户。在用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嘀嘀除了“打车场景”以外,又开始制造新的消费“场景”,就是“嘀嘀专车”。而在嘀嘀专车的推广中,延续了微信红包和关系链传播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就让“嘀嘀专车”一夜成名。
嘀嘀专车在建立“消费场景”以后,利用专车红包进行的“浸入关系链”激发营销。嘀嘀推出“嘀嘀打车”是为了获取用户,而推出“嘀嘀专车”则是为了“挣钱”。怎么推广嘀嘀专车呢?嘀嘀继续用了屡试不爽的“微信红包”,通过微信平台发放大量的“专车代金券”。嘀嘀专车的“微信红包”是如何“浸入”关系链的呢?如果你用了一次嘀嘀专车,你就将获得了一次发放“专车代金券”的机会,而你发放“专车代金券”的方式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分享,每一次分享就相当于“代金券”浸入了你的“关系链”。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在用嘀嘀,就相当于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在自己的关系链里发布“代金券”,正是这种“去中心化“的病毒传播,最终导致了嘀嘀专车的用户呈现“指数式”的增长。
第四个阶段是“大数据”激发营销。如果像嘀嘀专车这种产品越来越多、消费场景越来多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以嘀嘀平台为中心,用户、嘀嘀服务相互连接的网络,这将是一个产生群体交互的智能网络。在这个阶段,嘀嘀平台必须通过大数据手段分析用户的行为,了解用户的兴趣、收入水准、消费习惯,甚至可以做到用户还未叫车的时候,就已经预判用户要去哪里、喜欢坐什么样的车并把他的需求推送给对应的司机。而对于司机也是这样,通过对司机进行用户分析,了解他的交班时间、地点、喜欢接什么样的活、在哪种情况下会拒单。基于这些分析,就能把合适的订单推荐给合适的司机。除了数据分析以外,滴滴还会通过规则调整让交通系统更有效率。比如你早上六点想去看天安门看升旗,大冷天没有司机愿意接这个活,加了小费也没用。这时滴滴就用一种虚拟货币“滴米”来调度,司机在接活的时候,会根据单子的难易程度来增减司机的“滴米”。而这个滴米类似司机的“信用值”,滴米值越高,平时就更好抢单。在智能交互的场景里,嘀嘀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激发司机和用户,既可以优化用户体验,又会激发平台用户的参与感和热情。

⑩ 滴滴打车app初期是怎么推广

嘀嘀创始人兼CEO程维说:“移动互联网的速度以分钟计,以秒计,不能懈怠,战役一场接一场。”出生于1983年的程维,创业一年半。他创办的嘀嘀打车,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软件预约出租车。
创业之前,程维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先在阿里巴巴B2B工作六年,后在支付宝工作两年,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的级别。他看到创业者拼杀,心里痒痒的。有9个月的时间他在思考到底想要做什么。他想,首先得是足够大的事情,承载他对世界的梦想;其次,得符合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他思考的时候是2011年下半年,当时电商热潮还没有过去,最先考虑到的是做家居电商,这个创业项目太重了,链条太长了,又要找好的设计师,又要找好的代工厂;也考虑过做企业管理培训,阿里巴巴有一套管理经验,不过优质讲师是很难复制的;还考虑过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点评网站,帮助人找到好的理发师等等。程维先后否决了6个主意,想到衣食住行,互联网能否改变出行的方式?他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国外租车软件的报道,但没有搜索到国内的打车软件。
程维问了很多人,十个里有十个说,这个怎么可能做得起来?最主要的理由是司机不缺订单,为什么要抢你的活?路上都是活。第二个反对理由是,司机都是大叔,是郊区的农民,哪有人用智能手机的?程维自己打车,接连问了五六个司机,没有一个有智能手机,很受打击。还有人认为在这种诚信体系下,叫车服务是不靠谱的。“这些听听都是道理,但我觉得趋势是一直往前的,智能手机会越来越便宜,谁都会用,出租车这个行业,肯定会被互联网给渗透。路边打车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会被更高效的方式取代。”程维说。
“当时对这件事的判断只有二三十分的成熟度,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软件能帮你叫到出租车,很多人会用,是可行的。如果是百分百地清晰了,可能这件事已经没有机会了。”
2012年6月,程维和吴睿、李响一块创业。嘀嘀联合创始人李响记得,在阿里巴巴的时候,当时程维带着他开拓北京市场,全国有9000名销售,几百个销售团队,程维他们这个只有10多个人的销售团队花了一年时间做到全国第三。“很多销售团队里,销售冠军的业绩能占到50%以上,我们团队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平均。”李响说,“我们都是新人,从零开始,程维自学了很多团队管理的知识。”
。。。。。。

阅读全文

与滴滴打车app推广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德电子商务 浏览:801
工程培训方案模板下载 浏览:844
广电网络营销方案 浏览:828
项目施工策划方案 浏览:137
信阳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浏览:173
杭州微商电子商务 浏览:280
整形医院微信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44
工程管理策划方案ppt 浏览:489
学乐云培训方案 浏览:984
不属于电子商务的流体 浏览:686
高端健身营销方案 浏览:767
温泉推介策划方案 浏览:473
哈尔滨开业策划方案 浏览:469
集体面试的方案策划 浏览:394
教师责任心培训方案 浏览:403
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浏览:396
服务中心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09
知识问答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929
漫社活动应急方案策划 浏览:733
校园展销会营销方案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