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培训方案

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06-19 11:13:07

㈠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训心得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
(1)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2)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
(3)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北京市去年开始做一项工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研究中国首都的孩子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素养。我认为我们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这个教育发展方式既包括孩子学习的方式,也包括老师教育的方式,还包括管理的方式,这三个方式都可以发生变化,而且是同时变化。

我们在北京11个区县进行了调研。
下面给大家看一些比较典型的结果。

首先看孩子学习方式,特别是学习动机。
我们发现,孩子们最主要的学习动机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取得好成绩,其次是为了满足父母、为了老师,只有10%是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这个比例非常低。孩子总是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吗?很难。没有浓厚的兴趣能产生诺贝尔奖吗?不可能。任何一个科技诺贝尔奖都是基于浓厚兴趣产生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们再看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我们看到,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其次是老师提问题自己表达,第三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学习,而喜欢完全听老师讲课的所占比例平均不到10%。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

所以想要让中国孩子富有创造力,我们必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样他将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另一个调研结果是中国老师怎么给孩子布置作业。我们发现预习和复习排第一位,第二是做练习题,第三是查阅资料,第四是阅读图书,这四个选项都是围绕书本,目的是为了把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考试做得又快又好。而动手操作、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重在培养能力的作业很少。所以我们的作业结构必须发生变化。

我们再看看老师的需求。需求量最大的是改进或扩展课堂教学技巧,第二是增加学生学习特点方面的认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的国培项目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很多培训专家讲完课就走了,让老师学会教书、让老师深入了解孩子,必须在常态课堂当中反复磨,磨一两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不是运动式培训能解决的。

很多老师说他们最主要的障碍是时间和精力不足,因为各级政府机构对学校干预太多,学校没有自由,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政府职能必须转变,必须让老师们安安静静地教书,这是第一。第二,中国的专家很多,中国现在研究教育的人有40多万,但他们对学校的了解真的很少。我做校长培训有20多年,跟校长接触很多,有的校长跟我讲,说褚老师您知道什么是专家吗?在我们校长眼中,专家就是鱼缸里面的金鱼,可以用于观赏,但是如果把金鱼拿出来放在河水里面,放在海水里面,它就不行了,因为不接地气。专家不了解实际情况,一让他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他就现出原形。我觉得中国教育研究者必须深入学校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提供切实服务。

我们再看教学方式的变化。老师在教研活动中都在研究什么?大多在研究教学过程,其次是研究教学教法,对孩子的研究很少。在教研活动中,在目标分解教材教法分析方面,教研组长发挥作用最大,因为他们了解课标、了解知识体系,对教材非常熟悉,但是学情分析方面教研员就不行了,反而是普通老师最了解学生,为什么呢?因为教研人员已经脱离课堂,他很多年不教书,他的优势是知识优势、教材优势而不是了解学生的优势。在实际教研活动当中对学生情况分析很少,可能和我们教研活动当中话语权不一样有关系,教研活动中,普通老师没有发言机会,甚至自己不敢说。所以,教研活动将来让普通老师多讲讲孩子的情况,我认为这是重要的突破。

我们再看最有效的教研交流形式,同学科同年级教研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教的是同一学科同一本书,第二是同学科跨年级,效果最不好的是跨学科同年级。但这种教研交流形式我认为非常重要。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人本身不分学科,但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深深割裂了,所以我认为教孩子不同学科的老师很有必要坐下来讨论讨论,该怎么样培养完整的人。我们现在提出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两种方式一个是纵向整合,比如英语一年级到六年级,横向整合不同学科之间老师整合,这种整合越来越多,需要加强这种教学方式。

下面说一下管理怎么转变。管实际包括三个方面,学校怎么管老师、管学生,这是学校内部抓的;第二怎么管学校,第三怎么管政府。现在学校对老师、对学生管得很严,政府对学校管得很死,但是没有人管政府。过去为考而管,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我认为将来要发生变化,应当学校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结果,主动发展是过程。我们首先看学校怎么管。学校内部的管理关键在于抓住评价环节。

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能只看分数,所以现在教育部提出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再一个就是教师评价,评价教师也不能只看分数。我认为一个学校好不好的第一条标准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学好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会知识,二是学会做人,两个方面都要做好。老师要乐教、会教、教好,教师的教学技能也需要提高,现在师范大学对老师教学素养的培养甚至不如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分数很重要,但是分数不是重点,老师要让孩子喜欢学,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个学科,让孩子学会学习,特别学会今天讲的21世纪素养,这样不但学会知识,也学会做人,这才是真正的教好。

好的学校让管理人员乐管、会管、管好。管理只是手段,管是为了学和教服务,三个乐属于情感建设,三个会属于能力建设,三个好属于标准建设,对于校长至关重要。

㈡ 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能力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的价值的弊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新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充分汲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明确了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科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今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 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区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展开研究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1.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认识和理解,探索、形成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2.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数学过程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通过本课题研究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方面能进一步提高。 4.完善数学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数学教学的评价观是“以教师评价为中心,以结果评价为中心。”这种评价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制约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指出评价的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数学评价体系,这是一项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工作。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方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 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我区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环境,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加于实践研究,总结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区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含研究能力、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领导态度、经费保障等)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共有9人,其中课题负责人帅琼为全国优秀教研员和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省、市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中级职称。在一线教学工作15余年,曾担任过学校教务处主任、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及组织课题研究的能力。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数篇,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以来,有30余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佳奖。自从2004年开始担任数学教研员职务以来,从事教研科研工作已8余年,因此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当中。承担该课题研究的其余八位教师都是新区数学中心组成员和各校数学学科教研组长。他们年轻好学,教学功底扎实,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是我区数学教学一线的中尖力量,为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区研发中心将对现有的图书、资料等资源进行整理,统一调配,妥善安排实验学校,充分发挥基层教学实验田的作用。课题负责人、研究人员积极参加多途径、多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如参加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课题知识培训、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网上学习等。教体办从新区的教育长远发展考量,制定了以课题研究带动全区教育发展,从制度上保证对课题研究的财力支持,区管委会及财政部门将大力支持课题研究经费。 三、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研究将严格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教育科研动态,加强专著和核心期刊的学习,加大现代教育理念转化成具体教学行为的力度。重点研究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 四、课题的总体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国标本教材为依托,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课标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维度为总体目标,以学段目标为具体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其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生成数学意识、产生数学情感等。

㈢ 如何提升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能力 博客

“以前是以知识点学习为导向,现在是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首次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突出强调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树立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

㈣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核心素养成为教改的支点,未来学校的六大变化究竟有哪些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其中有计划地学习和能力培养是各国都普遍关注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将为学校带来诸多变化。归纳起来有6大方面
1、育人导向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发生变化: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
3、实践活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
4、课业负担发生变化:学生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5、课程发生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应加强师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他们的品行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老师一般具有某种权威,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作为教师,总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塑造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行为本身就履行着教育职能,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乃至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意义上讲,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无数事实说明,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做老师的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专业院校,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整个学校期间的学习就尤为重要。在学校,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了,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要提高学生素养,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家庭是影响一个学生的最重要的场所,原生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所以,孩子素养的提高和父母密不可分,良好的父母形象,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有利于孩子的素养提高。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表率,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为人父母必须做的。
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并得到正确的辅导,有助于孩子质的飞跃,比如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团体,培养孩子的爱心,带孩子参加一些艺术方面的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眼界和艺术修养。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小就开始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我们的孩子可以从好书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这些可能是父母和老师做不到的。
多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带孩子去旅游,去认识大自然,去认识这个世界。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师,他们会教会孩子们很多东西。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作为孩子更容易被影响,所以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外部的邻居、孩子同学等各方面。不要等孩子发生不好的变化才发现问题,可能已经晚了。

㈤ 如何提升师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一年来,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凤城街道中心小学精心研究、创新实践,努力提升师生核心素养,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学校工作保持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以提升师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用心打造学校工作亮点

(一)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一是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围绕以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好奇心、诚心为核心的“养心教育”,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方面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基于德育目标的“全课程·活动”育人。在加强学科课程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传统节日活动,把德育寓于各种活动的全过程。目前,已有30多名学科骨干教师完成了3-5年级6个学期的“全课程·活动”育人课程整合纲要,10多名教师完成了三册养心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任务。二是创新德育评价方式。专门制定了《凤城小学“雏凤之星”评价方案》,明确了各年级学生德育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由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家委会成员组成评价小组,通过学生行为标准测试、日常行为表现、典型事迹陈述等方式,评选出每学期的“雏凤之星”,并请获奖学生与家长共同接受颁奖,彰显榜样的作用。三是深入开展家庭教育。组织专人建立了“凤城小学家校联盟微信平台”,推介家庭教育和学校动态的相关文章和信息,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学校举行的家长会、“雏凤之星”表彰、亲子运动会、家长教育讲座、庆“六一”汇演等大型活动,都主动邀请家委会成员全程参与,发挥家委会的联络、组织和宣传作用。由于家庭教育成效显著,今年学校被评为烟台家庭教育示范学校。

(二)提升教师职业素养。针对部分教师成长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了“爱与责任月月看”活动,将“爱与责任”主题教育的内容分解为爱岗位、爱学生、爱学校三个方面,细化为多个主题,每月选择一个教育主题,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采取自查自纠、互查互学、讲座辅导、干群结对、走访家长、读书演讲、经验交流、评比表彰等形式,强化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使全体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提升了职业素养。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教学评一致性为研究点,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失学习评价这一问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年内9次派出42人次参加了省内外学习培训,寒暑假期间均聘请校内骨干和县域专家进行了学本课堂理论讲座。二是深化教研管理。以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为研讨主题,修订了主题教研制度,完善了教研管理评价制度,各学科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评价驱动学习”为主题开展了历时四个月的的课堂打磨活动,实现了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和谐统一。三是积极开放展示。今年4月份,面向市内三所学校开放课堂研讨活动,6月份承办了“教学评一致性诊断”项目共同体研讨活动,加强区域联合和团队建设,在共同研讨中形成了以评价驱动学习的有效策略。

二、及时反思查找问题

一是教师的专业学力与职业素养成为阻碍学本课堂建设的瓶颈,部分教师缺乏深入研究和担当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本课堂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进一步清晰完善,学本课堂建设尚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研究的实践层面;三是德育工作仍然薄弱,德育工作缺乏有效整合,载体不够新颖和强大,还没有建立起全程、全员的德育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等。

三、精心谋划新学年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教师“爱与责任”意识。将“爱与责任”进一步细化为更为具体的目标要求,按照“学校例会研究——统一部署;级部动员——统一思想和认识;分管领导指导级部落实——统一协调和推进”的思路,把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深化为教师师德水平提升的过程,使之成为教师的内心价值遵循和实际行动指南。

(二)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学力。作为山东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修基地、海阳市学本课堂建设点校及教科研基地,我们将积极借助、利用这一平台,加强教育科研和课堂改革,以实施烟台“十三五”教科研重点项目为抓手,在做好学本课堂建设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明确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新问题,将问题作为每个月的大教研主题,再细化成每两个周的小教研主题,采取课题拉动、专家带动、团队推动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研讨能力和专业学力。

(三)进一步落实“全课程·活动”育人。在认真研读山东省学科德育纲要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学校“全课程·活动”育人体系。一方面,抓好德育。更加注重学科德育在备课、授课环节上的体现,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将学科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同时,利用学校共同体活动、影子培训的机会,积极探讨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方法,不断完善教师和学生“雏凤之星”评价方案。另一方面,抓好音体美和综合实践教育。通过培训教师、规范课堂管理、实施有效评价等方式,抓好音体美劳等薄弱学科的课堂教学。根据局里的安排部署,抓好学生体质提升和艺术自评工作,积极开展每天的大课间和活动课,充分利用每周五下午的两节社团活动,逐项测试每个学生的体育、艺术水平,并将学生各项能力素养提升情况列入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阅读全文

与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看片车牌在哪个平台看 浏览:228
韩国免费电影徐雅 浏览:420
电影强烈反击在线观看高清国语 浏览:60
三门峡做建材电子商务的 浏览:738
林正英最色的僵尸片 浏览:30
泰国尺度电影排行 浏览:754
药店网络营销方案 浏览:47
适合夫妻两个人看的电影 浏览:346
啄木鸟电影合集 浏览:982
无需下载直接观看网站 浏览:918
不用下载直接浏览的免费网站 浏览:672
晚上看视频的网址 浏览:470
看剧网址下载到电视 浏览:683
神秘电影在线 浏览:90
xx物业文艺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05
王力宏抗战电影 浏览:478
湖南芙蓉国里一家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178
有教舌吻片段的电影 浏览:464
蜀电影 浏览:460
韩国一部穿越电影 浏览: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