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进我市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靖江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一、关于文言诗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诗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诵读。文言诗文的诵读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读中形成语感。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学好文言诗文。
2、重视文言基础。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词语的理解与积累,重视文言句子的翻译。学习文言词语,翻译文言句子都应该紧密结合语境,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语法分析。
3、重视积累和运用。文言诗文教学要加强背诵、默写训练,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警言佳句,在积累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平时应加强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有效训练。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形成系统。
4、注意整体感悟与欣赏评价。文言诗文教学应注意整体感悟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与评价,避免繁琐的支离破碎的分析。
5、教材中的“课外古诗文背诵”不占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完成课外古诗文背诵。每周背诵古诗文2首或2篇。
二、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语文基础十分重要。不应该忽视现代汉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可以随文学习,也可以专题学习,科学训练。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
要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特别是多音多义字的辨别要加强训练;继续扩大识字量,达到能认识3500个常用字,并能够正确工整地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能够修改常见的病句;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
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在运用中掌握。
三、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读。学生接触文本是阅读的伊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与文本对话。
2.重视“整体把握”。从学习目的而言,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本。其中包括文本的内容、观点、情感、思路等。
3.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品味语言。要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与能力”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从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5.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对有关学习的内容的统一认识,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二者不可偏废。
6.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几种常见的文体(各种文体的阅读要求见《课标》11页)。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并掌握精读、略读、跳读和浏览的方法。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7.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中,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体。教师、学生、文本等只不过为学生的个人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8.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的引领和促进,应包括必要的点拨、讲授、方法的指导、思路的启发以及评价等等。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要简单地废除教师必要的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不要把学生的主动式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
9.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自觉搜集信息,记读书笔记等习惯。
10.教师应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三至四部名著。读物来自《读本》、《名著名篇阅读欣赏》、《拓展阅读》等,每周至少要背一篇名篇或美文。
四、关于写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方面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1.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2.写作要紧密联系生活,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情经验中取材立意。
3.作要有真情实感,积极引导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素养。
4.关于作文评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小组互相评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学生互相评改作文,“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可以从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互相学习。
5.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写作指导与作文讲评。指导,重在写作前的思路启发,讲评应从写作的选材、立意、结构、语言、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作文评改等多方面加以评价和指导。
6.写作教学要从初一到初三形成系统,做到序列化和专题化的有机统一。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6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五、关于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的过程是听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体现了“三个维度”过程目标,整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方面相互的渗透,溶为一体。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走进交际的情境。口语交际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如:陈设有关的实物,制作有关的道具,利用录音、录像等渲染气氛,以及教师学生的表演、语言描述等等。
2.注意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它是听者与说者双方的互动过程。
3.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4.多给学生交际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教师应努力做到,一方面坚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关于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集体活动。综合性学习体现了学习目标的综合,它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体现了“三个维度”的综合;体现了学习方式的综合;体现学科间的综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应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综合性学习应主要由学生设计和组织活动。学生合作制定活动计划,合作搜集研究相关资料,合作展示学习成果。
2.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不应该是组织者,也不应该是旁观者,教师应该是学生综合性学习全过程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指导包括:计划指导、活动指导、方法指导、评价指导等等。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七、关于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使用教具。如:小黑板、幻灯机、录音机、多媒体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正逐渐地代替了小黑板、幻灯机、录音机等,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只能是辅助手段,代替不了语文教师的板书。我们应合理恰当地使用,不应该以此代替文本,代替学生的阅读。
八、关于学生的学习评价
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加以评价。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和表现、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等等。评价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考试、口试、笔试、课堂观察、课堂检测等等。
九、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图书馆、展览馆、报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们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
靖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
继续阅读
『贰』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一、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切探究都要有相应的基础作后盾。没有基础知识的探究,都是无根之花。而无根之花迟早都要枯萎的。因此,要搞好语文教学探究,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否则,是无法完成探究的。可是,我看到有的教师在搞探究式教学是,把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大搞什么探究式,搞来搞去学生如坠五里云雾。这样反倒不如不搞。
二、探究的题目要精心选择
探究的题目不是随心所欲的随便拽来个就行,而是要经过精心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程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要考虑到实际的生活。因此,探究的设置要恰当,要精选。否则脱离实际,文不对题,与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对接,超出它的范围,那么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的,反倒叫学生失去了信心。那样,反倒不如不做。
三、要做好准备
即使学生有了相应的基础知识,也要学生做好准备,充分的饿收集好材料,为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探究准备好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最忌无准备的探究。那种探究只会把学生搞糊涂了,搞的兴趣没了,搞怕了。因此要做好准备,有备无患。这样也才能启动起学生来,课堂也才能是活跃的,有生气的。有句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叫学生备好米。做好米学生才能炊出米饭来!
四、要切近生活
在探究式教学中,要贴近生活,贴近科学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才能感到不陌生,不遥远,便于心理的沟通。同时要贴近科学,科学才有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否则学生投入不进去,就无法进行探究。有句话叫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可见,探究性课题的设置教师要多动脑子,适合学生,不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
五、要走出课堂
有许多课题书本上没有,教师的任知世界里也没有。因此,这就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去调查,去了解,去获取更广泛的知识,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把学习搞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能,也才才能真正学会动手、动脑,用心。因为学生谁也不愿意白冤枉白跑一趟,而是去认真的做,力求成功。
六、探究题目的数量要适当
探究要围绕一个重点。因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探究的题目太多了,谁也无法完成。倒不如精选几个,重点突破,强调实效。这样每堂课都是精的,学生也爱学。探而有效,结而有果,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妥可靠。否则,贪多嚼不烂,只会有害,而无利,不如不做。俗话说一口吞不成一个胖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七、探究,要究趣、究志、究远
进行探究式教学,要究趣、究志、究远。究趣,就是探究题的设置要有趣味,能激起学生的情趣,吸引学生探究下去。究志,就是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的志趣,认真学习,积极努力,增强探究问题的意志力。究远,就是通过学生探究式学习,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八、师生互动
学生虽为主体,但在课堂上或实际中,教师和学生要产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互为支持,互为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不可以教师自居,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因为学生兴趣广泛,社会知识和生活范围不一定不如教师,而教师往往忙于业务教学,且一家之言,因此,要虚下心来向学生学习。学习成为师生共同的事,这样才是有效的。
九、情感引路
在语文探究学习中,要有感情。要感情引路,激发内心积极因素,把探究当成一种面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不流于形式。并且学生要作读书笔记,进行积累。做到探究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面向生活,关注社会,为社会服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培养学生扎实的学风。教师在教学也要注意自己情感的表达,以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带好学生,把学生领向探究的新天地。这样才能朝气蓬勃的探究下去,效果才识好的。
『叁』 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案
2007暑假语文学习活动方案 (类似格式,仅供参考)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就要开始了,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老师特地为你们设计如下的语文学习活动,就由此开始我们的暑假语文学习之旅吧……
一、制订暑假语文学习活动计划
同学们,漫漫假日,我们不妨先为自己制订一份《暑假语文学习活动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做到劳逸结合,如何?在制订计划时同学们要注意安排好漫长暑假的整体计划、目标和每周、每日的短时计划。另外在计划中同学要明确暑假语文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二、在阅读中学习和生活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世界、宇宙。或许翻开每一页的书卷,闻着书香,我们的心灵会得到一次次的升华和净化,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以下的书目和报刊杂志,希望能伴随着同学们快乐的度过暑假的每一天。请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
1、推荐的书目:
《红楼梦》曹雪芹、《聊斋志异》蒲松龄、《朝花夕拾》鲁迅、《一千零一夜》纳训译、《昆虫的故事》法布尔、《堂?吉诃德》塞万提斯、《三国演义》罗贯中、《呐喊》鲁迅、《子夜》矛盾、《家》巴金、《雷雨》曹禺、《围城》钱钟书、《老人与海》海明威、《巴黎圣母院》雨果、《鲁滨孙这漂流记》笛福、《名人传》罗曼?罗兰、《科学的历程》吴国盛、《安徒生童话全集》安徒生、《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2、推荐的报刊杂志:
《中国青年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读者》、《散文百家》、《知识文库》、《男生女生》、《奥秘》、《科幻世界》、《意林》。
二、感悟生活,我手写我心
写作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请同学们在暑假里完成以下几篇作文。
1、写一篇读书心得;
2、写一篇影视评论;
3、自由作文二篇。
(1)内容宽泛,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军事体育、自然环保、动物风景、社会现象、家庭生活、友情艺术、心灵感受……皆可入文。
(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3)自拟题目;
(4)字数不少于500字。
三、研究性学习
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和超越。老师为同学准备了以下几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请同学们自行组合小组,任选一个课题,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内容的探究。
课题参考:
课题一: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究。
课题二:唐诗宋词中有关“月”的意象的研究。。
课题三:有关苍南乡土文化的调查及研究。
课题四:有关碗窑历史的调查研究。
四、收看电视,打开我们的另一扇视野
炎炎夏日,在家中收看电视是同学们不可缺少的节目,有节制的收看电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以下的电视节目,但是请同学们有所选择观看电视节目,注意保护视力。
推荐栏目:
中央一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调查》、《三星智力快车》(周日9:20)、《今日说法》、《开心辞典》、《实话实说》、《国际时讯》、《金苹果》(周六16:10);
中央二台:《幸运52》、《对话》、《第二起跑线》;
中央三台:《同一首歌》(周五19:35)、《艺术人生》(周五21点30分);
中央五台:《体育世界》、《NBA赛场》(周五7:30)、《电子竞技场》(周六12:00);
中央六台:电影频道的相关电影
中央十台:《科技博览》、《探索?发现》;
地方台:
(1) 黑龙江台:《新闻夜航》、《小天鹅》、《开心擂台》;
(2) 湖南卫士:《娱乐无极限》、《快乐大本营》(周六8:30)、《音乐不断》(周一至周日中午12:30);
(4)东南电视台:《开心100》
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我
学习离不开实践,没有实践的学习是脱离实际的学习,是苍白的学习。为此,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请同学们踊跃参与,并写下相关的报告和调查。
1、设计一次采访活动;
2、有条件外出旅游一次(在父母带领下);
3、参加一次公益活动;
4、邀请同学或朋友到家做客;
5、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参考题目:有关我班级学生家庭藏书情况调查;中学生出入网吧情况调查;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等等)
六、学做家务,学会劳动
你会做家务吗?利用暑假,学着做家务,给父母一个惊喜。以下是老师为同学们设计的家务活动,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1、学做一种烹调;
2、学做家务;
3、构思并实施“给父母一个惊喜”的活动;
七、为暑假语文学习之旅画上句号
漫长的暑假即将结束,同学们应该为我们的暑假语文学习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开学后,请大家交一份“暑假学习活动”的实施报告。需将有关内容装订成册,要有封面和目录,内容包括《暑假语文学习活动计划》一份、作文四篇、读书笔记十篇、游记一篇、采访稿一份、研究性学习总结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一份。开学后将在班级里进行优秀“暑假学习活动实施报告”成果展示。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中来,祝同学们暑假愉快,多有收获。
暑假作业应怎样布置,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我想,暑假语文作业不应该仅仅只是书面作业,应该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动手,参与实践能力,应该更多的让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生活、社会中学习语文,从实践中学习语文。应该引导学生由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被动接受向自由探究转变。应该让作业不再仅仅是作业,应该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一份成果,让他们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肆』 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项基础和重要的学科,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策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小学教学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低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首先要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探索出符合不同学生需要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得到更好的学习。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
小学属于人格和性格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有自己特别的方式和方法,其对教学有着特殊的要求,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更加鲜活,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对学习兴趣盎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在对《故乡的元宵》这一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制作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元宵节的图片,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在展示的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元宵节的感受,以及元宵节时的布置、相关的活动和习俗,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元宵节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进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演变成课堂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可以将枯燥的教学知识生动、形象和直接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运用视频、图片和音效等手段丰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多媒体这一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功地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对《春天来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播放有关春天到来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春意和鸟语花香的感觉,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展示几张春天美景的图片,将文章中的相关内容生动、形象和直接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
三、注重教学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教学内容的导入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风格以及性格特点和教学经验不同决定了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以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以及爱好等为主导构建一种有效的教学内容导入方法,主要的课堂引入方法有谈话、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以及提问质疑等。例如,教师在对《对子歌》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学生经常看到的对子,也就是对联,让学生欣赏,之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对子有哪些特征呢?”学生会说出“字数一样”“声调和谐”等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进而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当中,享受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好地学习。
四、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探讨和交流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或者是途径,是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探讨中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构建了高效的小学语文
『伍』 中学语文怎样实施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就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愉快、和悦、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成功的快乐,在愉快中求得发展。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愉快教学”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酝酿和谐气氛,让学生步入愉悦情境。情感是语文的灵魂,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原动力。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处于压抑、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学习兴趣大为降低,智力活动将被削弱,从而破坏了学习的原动力,自然,就影响了学习效率。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的教学,本身就是知识和情感的统一体,教学教程也就是情感传递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挖掘。从而,在课堂上酝酿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成为一种享受,学生怀着兴奋的心情、强烈的表现欲望参与教学活动,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自然也就注意力集中、思维灵活,学习成效非同一般。
二、师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快感。 教学教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这个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来自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愉悦。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尊心、主动性、求知欲大大提高,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代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大环境,更使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不再是被动地屈从,而是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和反应力,大有“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过程”之势。(权威语)教师要善待学生,特别是不要歧视学生,要善于观察、倾听,给学生以鼓励,哪怕是细微的进步,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有疑难时,给他们以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感受来自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愉悦,体会到劳动成就感,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三、设疑点拨,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狐狸摘不到葡萄就会说葡萄酸。当知识的果子高挂在树上,我们的学生跳一跳也够不着的时候,,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架“梯”铺“垫”,指点他们攀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尝到“果子”的鲜美。 巧设铺垫,适时点拨,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并获得成功。“果子”如果挂得不高,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只有把“果子”挂在站着够不着,跳起来摸得着的地方,让学生处在“山重水尽疑无路”之时,教师适时铺垫,指点迷津,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让学生获得豁然开朗的喜悦。
四、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优化教学教程。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因素组合成的交响乐。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让“教”与“学”和谐统一,以“教”引“学”,以“学”促 “教”,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美的设计。
1、教师要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引导他们积极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时期的大脑最容易疲劳。要学生45分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维这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各个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要动静结合、张驰相济,创造高效低耗的教学效应。
2、美的课堂设计也离不开美的板书设计。简约、美观有序的板书设计,是课文思路、都是教路、学生学路的三者结合体。
3、美的课堂设计还需教师的“身态语言”、多种教学媒体和谐配合。手势、眼神、语调、投影仪、录音机等等。它们可以让学生的各种器官调动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中得到成功的愉悦。
总之,语文课的愉快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活动,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目的。
『陆』 怎么写个人语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尝试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总体目标
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三、实施步骤
(一)转变观念
1、加强对孙石山局长的“聚焦家常课改革”学习与交流。
2、进一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3、深入研究名师、大家的教学实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二)临帖、突破,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2年3月,我们在三、四、五年级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借鉴莘县实验小学、莘县明天中学、妹冢镇中学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教师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临贴入格。学习是为了超越,继承是为了生成,凭借我校超前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领导集体和善于研究的教师队伍,我们很快从临帖中走了出来。我们遵循“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的思路,组织课改实验教师不断交流、研讨,集思广益,围绕“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尝试总结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师生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有效教学”课堂。有效教学课堂分为四个环节:示标自学——自主合作——展示提升——拓展练习;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验证,自己展示;看到的是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有效教学”式学习,学生的参与度高了,积极了,活跃了,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尽情表达交流自己见解、意愿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三)示范引领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2、充分利用好“名师”资源(张凤玲等老师),引领课堂教学。
(四)活动推进
1、开展好各个层面的活动(教师、学校、学科组)。
2、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备课研讨活动、树标课、展示课、达标课、跟踪课、课堂教学论坛、校、镇两级教学能手评选等)。
四、保障机制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
第一责任人:吴银宝
责任人:刘善伟 张凤玲
小组职能:
(1)制定本学科课改实施方案;
(2)建立有利于课改的评价机制;
(3)组织管理本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包括讨论教材、分析学情、编写教案等);
(4)组织本学科教师上示范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打造自己的特色课;
(5)组织本学科教师定期开展业务论坛,针对共性问题,群策群力想办法攻克;
(6)制定对本学科的提高计划,选好突破口,进行提升。
2、开展评价:建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与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活动、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成立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表现及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项打分,评定等级,评选优秀。
3、成果积累:首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改革期间有价值信息资料的积累公开课的教案、说课评课稿(记录);学校课改的重要文件及过程性资料等都要及时整理、妥善保管。其次,对于课堂教学改革中来自不同层面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具有创新的思想、方法等要及时总结整理,以利于指导和改进课堂教学工作。
『柒』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计划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以及《20XX年江西省语文中考说明》的要求,立足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制定本计划。
二、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
三、学习重点
1、古诗文的识记、理解和阅读。
2、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和语言实际运用。
3、重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4、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
5、名著的学习和讲解。
4、写作训练。
四、复习宗旨: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整体推进 力求突破
五、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上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学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学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捌』 浅谈怎样让农村初中语文语文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近几年,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涌现出诸多课改出名的学校。课改名校的名利双收吸引了很多学校加入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霎时,各个学校纷纷学习模仿,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争放的美好景象,各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就拿我们涟水县来说,近两年,我县组织了“十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比,全县中小学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
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从农村初中的实际出发,要达到高效课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内容简约实用
语文浩如烟海,无处不在。语文教学在教材版本、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流派等方面都有着诸多分类,常常使入行者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很多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往往无法取舍,充实了大量内容,结果是高耗低效。从农村初中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力求简约实用的语文课堂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实在。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一堂课的灵魂。高效的课堂必须目标明确、简明、实在。语文老师在备课之前应该对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宜简单实在,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课本的单元目标;适应农村初中学生的水平和需求,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当然,目标简单不代表学习过程单调枯燥,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教师要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丰富性,力争使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二)教学内容要简化。语文课堂要传授的内容实在有很多,精选内容是关键,过多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变差。教师的条分缕析、口如悬河往往造成蜻蜓点水、面面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好的境界是“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研究目标、研究学情。考虑学生可学什么、学习困惑、学习兴趣点,以此制定教学重难点。
其次,问题要精简。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点还是要通过“读写听说”使学生有感悟。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构建“大问题”,由“大问题”统领整个课堂,保持课堂的完整性。
再次,教学环节要简化。从“板块式教学”的角度,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置2-3个教学板块,要重点体现积累、品析、运用等板块的作用。只有思路清晰、环节简化、过渡自然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要简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但也带来了诸多弊病。但丰满的语文课堂并不排斥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
二、教学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如果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那绝对是一件“功能无量”的善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的艺术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容忍老师的不学无术。”语文老师一定要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才能在备课时才思如涌,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在课后与学生连成一片。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适时开展受农村学生欢迎的语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改编成课本剧;背诗歌比赛;手抄报比赛。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可以查找资料,潜心研究,互相协作,学习提高,逐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可不必担忧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语文上课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付出必有回报的。
(三)控制作业考试难度,增加学生成功的信心。对于农村初中生的作业和考试,教师要控制难度,过深或过浅都不行。教师要由浅入深,小心翼翼地培养学生成功的信心。有了小小的成功喜悦,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增加成功率;好的习惯可以让学习更轻松;好的习惯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笔者在开学第一天就要求所有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都备有《新华字典》,最好还要有《成语词典》《汉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
(二)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现时的多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突出了自主预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朗读时语文的基本功,是理解感悟文章、培养语流语感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根据一个学生读文章的好坏就可以来判定他语文成绩的好坏。指导农村初中生朗读,第一是要读准,第二是要读流利甚至熟读成诵,第三要读出感情。从笔者的实践效果来看,农村初中的学生朗读效果整体不佳,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善于朗读,通过自身的示范和熏陶来带动学生。
语文浩如烟海,是门很宽泛、很深奥的学科。语文教学也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语文教学各种理论思想千变万化、此起彼伏。一眼看去,都很美丽;细细琢磨,适合的才是最美的。再高明的理论一旦“不接地气”,就会变得“水土不服”。我们农村初中的一线老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努力耕耘,在农村初中的贫瘠土地上生根发芽,培育一片生机勃勃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