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懂酒 . 国密
日前,中国董酒荣膺“汤加王室专用酒”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前的3月,阔别市场十年之久的贵州董酒刚刚在成都春季糖酒会上高调宣布回归。
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产自贵州遵义的董酒曾凭借独有的生产工艺、配方、风格及“董香型”,在1983年、1994年、2006年三次被国家誉为“国密董酒”,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但近十年来,因为改制受阻等因素,董酒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经过新一轮重组的贵州董酒公司2007年改制为民营企业,董香型白酒谋划再度崛起。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前锋说,十年停售,为董酒留下了近万吨12年至15年的陈年基酒,“这万吨陈酿,将是董酒的宝贵财富”。
B. 1957年59度窖藏国密董酒的价格
我是董酒北京分公司的1957年的59度一斤装,现在价格是我指的是官方报价没有,现在60年建国大庆纪念酒1009毫升装20009元,他相当于60年窖藏酒!另外,你自己装瓶后放了的年份不如酒厂窖藏年分醇厚!,如果有报价的话,你的那瓶应该低于官方的报价!
C. 福建酒立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酒立方全国连锁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福建泉州,营销中心位于北京。公司目前已在四川、云南等地成立分公司,拥有营销团队三百余人,三百余个实体终端,营销网络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地区。酒立方全国连锁旗下运营品牌产品有:五粮液、茅台、剑南春、董酒、郎酒、泸州老窖、洋河大曲、汾酒、古井贡酒、水井坊等十大知名品牌白酒,以及龙藤庄园系列、法国卡斯特系列葡萄酒,德国凯撒啤酒等国外名酒。酒立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2014年我会会员企业酒立方荣获“华尊奖”“全国酒业连锁十大领先品牌”。公司总裁陈春敬亦同时荣膺“影响中国2014全国酒业连锁行业十大杰出创新企业家”。
法定代表人:罗长裕
成立时间:2014-05-16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50410002685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安平路3号方圆建设大厦A栋二楼
D. 董酒在北京哪里有卖的
董酒是贵州产的呢,其酿造工艺属于国密,以前卖的很火。至于北京就不知道有没有了,贵州很多。哈,没帮上忙。
E. 求董酒的人指点指点,估个价!!!
锈迹斑驳的瓶盖,微黄的酒体,清晰的生产日期。处处都在诉说,这是一瓶历经岁月洗礼的老酒,再看商标、厂名、厂址、生产标准一应俱全,让人们误以为是什么名贵东西,然而都不过出自不知名的小酒厂。(自行参照:太原市红高粱酒厂、山西晋川香酒业有限公司、山西百年汾王酒业有限公司、汾阳市杏花村镇杏童酒厂、四海酒厂、北京国营京华城酿酒厂等等)
这些酒厂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已倒闭重组。搞笑的是有很多假老酒的生产日期居然在酒厂成立之前。
这种假老酒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乡镇还有小厂周边市场。大多是出自山西和北京,以较低价格出售。利用人们贪便宜、好面子和猎奇心理进行销售,切勿被蒙骗。
F. 我想知道董酒为什么市面上没有了
流动资金链断裂 原厂长受贿被捕 老八大名酒董酒全面停产
http://finance.sina.com.cn/b/20040721/1150887014.shtml
G. 中国有多少家酒水生产企业,发展情况如何
近年酒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行业规模及增长速度
我国饮料酒制造业近几年仍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全国白酒产量达706.93万吨,同比增长23.82%,比2008年15.8%的年度增幅提高8个百分点;全国啤酒产量为4236.38万吨,同比增长7.09%,基本保持在低稳增长的态势;全国葡萄酒产量为96万吨,同比增长27.63%,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20.4%;黄酒产量为106.29万吨,同比增长13.99%,增速有所提升。
二、市场集中度及品牌发展
1.白酒
中国白酒行业企业林立,既有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又着数量众多的作坊式企业,甚至无证作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白酒企业的保守数量要在18000家以上。由于白酒企业大多采取多品牌经营战略,导致行业内实际运营的品牌数量要远超过这个数字。可以预测,白酒行业内产品品牌总量要超过40000个。
从1996-2001年,中国白酒产量基本呈持续下滑态势。自2003年以来,中国白酒产量基本步入稳定期,并且稳从中略升。2010年,白酒行业生产势头良好,预计产量可达到500万吨以上,甚至可以逼近700万吨大关。相对于2009年的白酒产量,2010年白酒产量增速有望超过20%。
中国白酒市场正在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市场分散走向市场集中,尽管行业成熟进程相对于其他食品行业来说步调较慢。目前,市场集中之势正在白酒行业上演,这包括品牌集中与地理集中。在白酒行业多品牌共存的市场格局中,市场份额将向大型名优白酒企业的强势品牌集中的趋势。我国白酒市场集中度向着大型企业、“大品牌”集中:前20位的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占全行业的40%之多,利税占全行业的60%左右,产量约占全行业的30%。另外,白酒市场的地理性集中也很明显,白酒产销的地理性优势明显:中国白酒销售额1/3在四川实现,还有1/3在河南、安徽、山东、贵州、广东等省份实现,另外1/3在其他省份实现。如今,川酒的雄风依旧在。
2.啤酒
经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及企业间的并购整合,目前中国啤酒企业数量为250家左右,拥有工厂550家,以及1500个啤酒品牌。总体来说,中国啤酒市场供过于求,产过于销。
在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就已达到2386万千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到2009年,中国啤酒产量超过4200万吨,已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啤酒行业是一个追求“新鲜”的行业,啤酒产销转化效率越高,市场形势越好。市场容量增大,市场需求增加,这是导致啤酒产能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十大啤酒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70%。其中,华润雪花、青岛、燕京均已成为全国性啤酒品牌,均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共同占据了行业4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作为市场第二梯队的金星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市场份额一般要在5%以下。另据数据显示,在国内啤酒市场中,中高端啤酒只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而在啤酒高端市场上,以百威、喜力、嘉士伯等为主的国外品牌则占据了大约7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千家啤酒厂商中,也只有青岛、燕京、珠江等品牌一直致力于中高端啤酒。在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已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3.葡萄酒
根据2010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年葡萄酒产量为96万吨,增速27.63%,较2008年回升3.8个百分点。从单月来看,葡萄酒12月产量为13.24万吨,同比上升72.78%,较11月的增速继续提升15个百分点。从2009年5月开始,葡萄酒的产量开始转正,进入四季度,葡萄酒的产量增速一度超过白酒,成为酿酒行业中的领头羊。2009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亿升,比2008年增长4.93%。
三、销售渠道现状
如今,白酒市场细分标准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按香型、按文化、按性别、那年龄、按区位、按功用、按情境、按渠道,等等。不管白酒企业怎样细分市场,必须要确保市场规模化,以及细分市场必须有其浓厚的专属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与独特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白酒销售渠道主要有七类:一是流通型渠道,如批发市场、商超、专卖店、名酒店等。二是餐饮型渠道,如中高端酒店、KTV、酒吧、咖啡厅等。三是庆典型渠道,诸如家庭聚会、同学聚会、商务聚会等。四是服务型渠道,如企业组建品牌俱乐部,或加入目标消费者聚集的外部俱乐部,以及组织会员到开展户外旅游、探险活动等。五是礼品收藏渠道,不仅可以是礼品,还可以是收藏品,更可以作理财产品。六是团购渠道,企事业单位福利性购买,或者消费者联合起来的集团性购买。七是创新型渠道,诸如邮政销售渠道、烟草渠道、客运渠道(列车、飞机等)……
对于啤酒市场来说,市场细分标准主要有四个:
第一,按原料细分,可分为黄啤酒、黑啤酒,它们是采用不同发麦芽为原料,而产生不同色度的啤酒。黑啤酒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第二,根据灭菌方式细分,可以分为生啤酒与熟啤酒。而纯生啤酒比熟啤酒更纯正、更新鲜、更富有营养、更具市场潜力,将成为企业角逐的重点。日本纯生啤酒产销量占啤酒总产销量的比例为95%,德国纯生啤酒产销量已占总产销量的50%,美国纯生啤酒市场份额也能占到30%以上,但在中国,纯生啤酒产销量不足5%,足可见空间之大。
第三,按消费群体的消费层次,包括身份、地位、经济实力、购买力等因素,可细分为高端啤酒、中端啤酒与低端啤酒。高端啤酒的利润高于中低端啤酒数倍,中高端啤酒市场成为啤酒企业争相发力的目标。
第四,按销售渠道细分。有些啤酒针对中小零售终端,而有些啤酒针对中高端餐饮酒店或夜场,或者服务于专供渠道。
第五,按性别细分,有啤酒企业根据性别,分别推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男士与女士啤酒。诸如蓝带啤酒,推出女士啤酒——“蓝带L”和男士啤酒——“蓝带B2”。
中国葡萄酒营销渠道是从白酒渠道上复制过来的,复制有其可行之处,因此,现在中国葡萄酒市场还是按终端卖场、餐饮、特殊渠道等来运作的。
四、酒水行业面临的竞争
1.白酒行业的竞争特征
一是高端市场竞争喧嚣吵闹。高端酒市场规模虽然不及中低端市场,但却有着利润空间巨大、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等特点。实际上,白酒市场的产销量和经营利润分别呈“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型,高端白酒虽然比例小,但利润约占50%;而中端白酒的比例和利润均为35%;低端白酒的比例最大,但利润最小。
二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在大部分省份,区域性强势品牌率占据市场龙头地位,并且区域性品牌已经建立了稳健的“市场根据地”。但是,全国性性大品牌在市场下沉过程中,必然会大力拓展区域性市场,这样“强龙”与“地头蛇”之间难免会短兵相接。不过,即便全国性大品牌,对于区域性强势品牌亦很难撼动其在区域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尤其是中低端白酒品牌,区域性品牌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
三是“正规军”难打赢“游击队”。在中国,农村人口占据大半,农村的白酒市场可谓潜力非凡。就白酒的消费者群来看,占人口总量20%的城市人口白酒消费占55%,而占人口总量80%的农村人口消费占45%。但是,在乡村市场,很多全国性品牌却几乎无所作为。结果,“正规军”斗不过“土八路”,农村市场被一些“杂牌”、“小品牌”、“乡村品牌”所占据,甚至垄断。很多大中型酒企在农村市场上无所作为,甚至被“小品牌”、“杂牌”所打败,原因很复杂:一是价值偏差,二是价格偏差,三是传播失灵。在农村市场,消费者品牌观念相对弱化,于是会出现一线品牌不敌二三线品牌的现象。
四是市场竞争阵地明显转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线下营销到线上营销,如董酒成立了北京董酒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在网络上销售公司旗下的系列产品。二是商超渠道潜力有限,白酒企业将精耕细作餐饮渠道。三是新型渠道争夺战将上演,由于新型渠道毕竟不是传统渠道,很难做到多品牌经营或合作,这就决定型渠道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性,如河南张弓酒业、宝丰酒,赊店老酒等品牌都利用邮政渠道买过酒,而五粮液金叶神则开发了烟草系统,等等。第五,替代品竞争介入度高,任何一个白酒品牌都要面对直接竞争对手与间接竞争对手,而间接竞争对手则常为替代品与他择品。替代品主要是红酒、黄酒、洋酒或者啤酒,这对白酒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白酒市场萎缩与这些替代品市场的成长有一定关系。
2.啤酒行业的竞争特征
一是品牌竞争。啤酒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品质不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竞争力则体现为品牌。如今,啤酒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将成为啤酒企业今后的竞争焦点。
二是布局竞争。啤酒企业不用产品竞争市场,而是用资本来扩张市场,通过有效战略布局,进行市场并购,收割区域性品牌。在啤酒行业在销售服务上,有一个有效半径问题,即可辐射150-200公里,所以战略布局是其拓展全国市场的重要举措。
三是产品竞争。啤酒同质化程度很高,啤酒企业无不想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差异制胜的梦想,往往通过市场细分,或者新的市场机会,但这种创新往往具有很大的风险。啤酒行业产品线单一,产品结构很难合理,产品组合很难做到优化。
四是规模竞争。啤酒企业曾一度跑马圈地,扩大企业规模、生产规模、销售规模与品牌规模。因为拥有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既有利于市场占有,又有利于降低成本,还有利于提升赢利能力。
五是价格竞争。在中国啤酒供求矛盾不能得到改善,反而加剧,品牌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啤酒行业长期的“价格战”并不能因规模扩张而得以扭转,反而会因局部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而愈演愈烈,“价格战”把整个行业都打得很痛。
3.葡萄酒行业的竞争体现
一是进口“洋文化”的延续。葡萄酒不是中国的主流酒文化。不可否认,经历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其品牌文化的基础与客观的品质特点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是长期以来也形成了“进口的就是好”的观点。而对于起步较晚及作为新世界的中国葡萄酒来说更是如此。
二是国产葡萄酒品质问题造成进口酒市场需求增加。葡萄酒的质量是种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七分种植,三分工艺”即是此意。葡萄才是中国葡萄酒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在发展上,国产葡萄酒已经实现了勾兑酒向国际标准的转变;实现了工业产品向农业产品的转变;实现了原料由不适宜地区向适宜地区即西部转移;与欧洲葡萄酒国家横向对比中,我们已经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更优秀的设施设备并拥有更大的规模、更美观的酒窖;从消费市场上讲,国内快速增长,它们逐年下降,并且比它们活跃得多……但是,我们在葡萄种植上的理念与技术上的短板,已经让我们落后在起跑线上。
三是高端消费市场的带动影响。国际政务与商务交流、海归人员、进出口贸易等方式,让一部分社会高端人群提前接触体验到了进口葡萄酒的文化并带回国内,从而成为进口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与市场推动者,有效带动并拉动了市场需求。
H. 董酒的荣誉
三次被列为国密董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配方曾三次列为“国密”:1983年,董酒工艺和配方被列为“国家机密”;1994年,董酒工艺和配方被重申为“国家秘密”;2006年,董酒工艺和配方被重申为永久“国家秘密”。此殊荣,在中国白酒企业中,绝无仅有。
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 董酒,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曾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1963年,董酒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董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国家名酒”;1984年,董酒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三度问鼎“国家名酒”;1989年,董酒在最后一届全国评酒会上,第四次夺得“国家名酒”称号。
多次获得国际奖项1963年、1979年、1984年和1989年,董酒四次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荣获证书暨金奖、出口产品金奖;1988年,荣获首届酒文化节“中国文化名酒”称号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荣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1990年,荣获轻工部“出口产品金奖”;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荣获“华盛顿金杯奖”;1994年,经第五届国家评酒委员检评,确认产品质量保持了国家名酒水平;1999年,被确认为“贵州名牌产品”;
国家权威认证地位2002年,经国家名酒委员会委员品评,确认产品保持了中国名酒水平;2007年3月,董酒获得国家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编号:Q/CLGT-QT-23-02)2008年4月,董酒被选为“汤加王室专用酒”2008年9月,董酒通过贵州省“董香型”地方标准,董香型白酒正式确立。董酒则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生产董香型白酒的企业。2010年,董酒被评为中华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