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写促销活动方案
促销策划书
(一)促销时间确定
促销时间的安排一般10天为宜,跨2个双休日。从星期五周末开始至下周日为止。如果是大的节庆活动,促销时间可以安排长些,但一般不要超过一个月。
(二)促销目标设计 一般来说,针对消费者的促销目标有(1)增加销售量、扩大销售;(2)吸引新客户、巩固老客户;(3)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知名度;(4)应对竞争,争取客户。促销目标要根据企业要求及市场状况来确定,促销目标可以确立单个目标,也可以确立多个目标。
促销目标的确定要交待背景,说明原因。即对与此促销目标有关的情况作个描述。如当前市场、消费者和竞争者状况、企业目前情况及本此促销动机等。这部分内容写作要求为“客观”、“简练”。
(三)促销主题设计
1、主题是方案设计的核心。促销主题是方案设计的核心、中心思想,是贯穿整个营销策划的一根红线。任何一项策划总有一个主题。主题明确,方案设计才会有清晰而明确的定位,使组成促销的各种因素能有机地组合在一个完整的计划方案之中。促销主题是通过“主题语”来表现的,如2002年家乐福“三八”促销活动的主题为“世界因你而精彩”。
2、主题确立要求。促销主题确立需要考虑的:(1)主题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营销目标;(2)主题必须针对特定的促销及其目标;(3)主题要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能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共鸣。
3、主题语表现。促销主题语表现:(1)明确的利益、情感诉求点。(2)突出鲜明的个性;(3)具有生动的活力;(4)简明易懂。
4、主题确立要创意。促销主题确立是一项创意性很强的活动,又是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是本课业训练的重点,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创意能力。
⑵ 如何做好“淡季”买赠促销活动
按史书记载,五月充满着斗争和流血,故称“红五月”,对于手机业界而言,尤其是在当下不甚景气的经济气候下,五一后的“红五月”可谓遍体鳞伤,略显惨淡。终端销售寥落的光景通常会延续到七月,这段时间也被手机业界称之为“淡季”。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手机销售,这是各个手机厂家、商家继五一旺季之后要面对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同时,各类促销活动、店庆、重装开业等等名目繁多的噱头都涌入了这个手机销售的淡季,本文笔者就从手机终端买赠礼品促销这个层面,谈谈经销商该如何做好淡季促销活动。 首先是终端展示要生动化,要“活起来”。终端陈列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终端的消费者 眼前一亮。在这个季节,终端客流量相对较少,维持住客流,营造一种热闹非凡的销售气氛,就要使终端堆头“活起来”。这里所说的终端堆头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X展架、易拉宝、纸质堆头等宣传物料,还要把赠送的礼品码放起来,小型礼品可借助角柜、柜台内部摆放,大型礼品摆放侧重于卖场中央、入口处等醒目位置。在客流量不多的情况下,建议大型礼品入口处或终端大厅中央堆放,占用较大面积,形成强烈视觉效果。 那么如何形成视觉冲击力,达到终端轰动陈列的目的,我们还要考虑礼品的选取,对礼品的选择我们首先要考虑它与主产品的关联性。这个关联可以从产品方面来找,比如买手机送电池、T-Flash卡等与手机相关的礼品;也可以从店面终端来找,比如店庆送纪念品、送刻有店面字样的其他礼品等;还可以从季节性来找,比如现在考虑的礼品就是夏季用品,凉席、水枕、风扇等相关的礼品;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因地制宜的找到关联性。在这里,笔者认为赠品的选择不一定要与所销售的产品具有关联性,但一定要有合适的理由,也就是送什么样的礼品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噱头”,让顾客感受到买促销手机后,还可叠加得到其他附属的功能。 有了关联性的基础,我们就要在礼品的选择上下功夫了,因为当前相对销售较淡、客流量较少,笔者不赞同选取小型礼品,小型礼品不容易形成终端的生动化陈列,达不到营造终端氛围的目的。礼品选取宜体积大、便于堆头展示,强调视觉的震撼。如当前可以把冷色调的可乐码放成堆头,不仅容易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还给顾客清凉的感觉,容易激起询问的好奇心,从而增加成交机会。 第一, 要凸显叠加礼品的双重信息,当礼品成堆头摆放时,要在醒目处注明,购买**手机可享受双重大礼,并注明赠送明细,不能等到顾客走到柜台前询问导购员才清楚活动信息。 第二, 赠送的礼品不宜单纯叠加,要各有特点。如果一个赠品与手机附加功能有关系,那么另外一种赠品就要从季节性、区域性来考虑,两种赠品的叠加要让顾客实现两种不同的价值感受。 第三, 活动主题鲜明,赠品有主有次。这里所讲的主题也就是前文说言的噱头的核心,这个核心必须要明确、鲜明,且让顾客容易理解接受,如赠品为可乐、凉席、风扇等夏日用品,可选“凉爽假日”、“清凉一夏”等主题。在宣传上,也首先侧重于宣传这个接近主题的礼品赠送,另一礼品叠加宣传。 第四, 主题礼品价值应高于附赠礼品。主题的突出就是靠主题礼品的终端呈现,如果主题礼品价值低于附赠礼品价值,容易分散顾客注意力,显现不出活动主题。 最后要做好礼品的终端有效投放。终端礼品有效投放意即要做好销售目标量的确认和礼品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终端相对冷清,终端零售商不可能很轻易的给我们制定一个明确增长性的任务量,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礼品发放的签收,礼品一定要到顾客手中,不能无端的增大流失损耗率,影响活动效果。更不能把礼品发放到终端,由终端来处置。在这个问题上,现在很多业务人员有个认识误区,就是把礼品投放下去,不管终端怎么做,最后给我销量就好。其实这种观点是狭隘的,促销活动一方面是促进销售,提升终端销量,另一方面是营造终端销售氛围,提升该促销型号的影响力和曝光率。 经济不景气,作为经销商,对销量、利润的追求更是如饥似渴。这也迫使终端销售人员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销量,从而带动出库。在众目繁多的促销活动中,买赠促销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清楚买赠促销的背景、把握买赠促销的时机,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注重终端细节的完善。只有做好了以上几点,买赠促销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⑶ 促销活动赠品方案,保险促销活动
既然保险都退掉了,估计保险公司不会追究赠品的好坏。而且既然是赠品那么赠送给你了就不存在退保要退赠品的。
⑷ 赠品促销的赠品促销操作要点
1、先声夺人,广告信息准确发布。在施行赠品促销之前,广告宣传的工作便是头等大事了,如果把赠品促销活动比作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么,未雨绸缪的广告宣传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锋部队。广告宣传的策划必须符合本次赠品促销的目标消费群体的地域划分、人口分布、购买习惯、购买地点、兴趣偏好等相关元素的相应特征。有的放矢的把促销的地点、方式方法、赠品推荐等讯息发布出去。
2、引人入胜,突出赠品的独特卖点。送赠品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要通过赠品吸引消费者购买企业或店铺的产品。因此,这里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拿什么来吸引顾客呢?所以我们必须要给赠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起来既要响亮还要琅琅上口,最重要的就是还得与产品的独特卖点挂钩。要想给你的赠品取个好名字,我们就必须首先摸清楚促销的目标消费群体喜欢什么?对什么敏感?最近有那些热点使他们关注或兴奋?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售卖产品本身的核心利益相结合。
3、理性为先,凸显促销赠品价值。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在通过赠品吸引消费者前来光顾促销和到店铺购买的策划中,商品本身为消费者提供的利益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诱惑点了。在市场的“广阔天地”里,同规格、同功效、品质相近的同类产品挤在一起时,消费者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在这时,凸显你的赠品价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4、情感助阵,适当炒作赠品价值。也许你会说,假设我们的赠品比较廉价或者普通怎么办?其实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消费品促销活动中,赠品的价值一般都不会太大,那就看你如何炒作宣传了。炒作价值和夸大价值不同。夸大价值是直白的告诉你这件赠品价值多少钱,过分的夸大令人难以信任。而适当的炒作赠品价值则需要从赠品的使用利益与情感利益等方面进行炒作。
5、强化概念,赠品是附加值的体现。在进行赠品促销时,一些企业往往把概念颠倒了过来,或者说概念没有完全弄清楚。他们在宣传口径上常常这样说到:只要您购买了多少价值的产品你就能获得什么样的赠品。这样往往给到消费者一种他支付的价值里面包括了赠品价值的概念。假设我们换一种口径来宣传呢?
例如:“我们这次促销的价格在同类产品里是很优惠的了,您今天购买产品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而且,为了感谢您的光顾,我们还将免费赠送××”。
哪种口径最能打动消费者呢?不言可知,肯定是后者了。因为他强调了“免费”这两个字,在感觉上,把前面口径里的“买了才能送”变成了后者的“不但买得实惠,而且还有赠品送”。
我们可以看到前后二者的本来意思是差不多,但是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6、借力打力,依靠外部现身说法。在赠品促销活动中,仅仅依靠促销执行人员王婆卖瓜式的自卖自夸,宣传我们的赠品如何好、如何有价值还是不够的。在这时,一些企业往往会采用利用产品代言人或者临时聘请的明星主持人等在公众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进行宣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好,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样的成本要比一般性的宣传要多,但是其所产生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适用于大规模赠品促销活动。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宣传的赠品具有较长时间的生命周期。不至于产生制作的赠品做完一次活动后就没用了的现象。
7、集中摆放,注重赠品陈列和展示。对于赠品与产品关联性的强调,除了通过现场的节目、游戏等方式操作之外,赠品展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8、欲擒故纵,设置希区柯克式的悬念造成紧张感。在依靠赠品促销的活动中这种手法也是经常被使用的。譬如在广告中告知消费者“本活动自今日起截至××月××日为止,赠品数量有限,送完即止。”以此达到催促消费者尽快购买的目的。所以,在经过对赠品和活动本身的宣传后,在赠品对目标消费群体具有了一定吸引力后,采用限量赠送的方法时,特别在促销现场,我们尽量不要让消费者看到赠品过多堆积的场面,在兑换点和舞台上适宜仅摆放少量的赠品。舞台旁边或者兑换点角落等地方适当地摆放一些盛装赠品的空箱子;对于一些消费者非常喜欢的赠品则应摆放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