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互联网+可以作为特色小镇的模式吗
浙江特色小镇所承载的产业,一部分是高新产业,如云计算、互联网创业、基金、电子商务等信息、金融、时尚、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体的小镇案例,如基金机构云集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云生态为主导的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众创空间”的余杭梦想小镇。
前瞻产业研究院特色小镇研究组认为,这些特色小镇的产业,无论是高新产业,还是历史经典产业,“互联网”都是其定位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平台,尝试以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技术、新模式来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成为特色小镇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没有互联网的强力介入,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是不可能完成的。
Ⅱ 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市如何区分的,有明确的界定吗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特色鲜明。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
小城镇作为乡村与城市之间过渡的载体,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Ⅲ 特色小镇有哪几种运营模式分别有哪些对应成功的案例
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政府方应该给予全力支持。包括协助特色小镇项目立项,争取上级政府(国、省)的在特色小镇、精准扶贫、PPP项目、产业基金等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配套建设道路、市政管网、桥梁等基础设施;联合企业进行推广宣传,提升小镇知名度与影响力;与企业共享招商引资渠道,联合招商等。
特色小镇需要企业主导,来调配多方企业资源,联合开发建设运营。包括导入核心项目、支撑项目、联动项目等产业资源,提供小镇产业内容;调配资源,为小镇引人、引智、引资;进行小镇前置运营规划的编制,承担规划设计咨询、投融资服务、PPP咨询建设、工程建设、招商运营推广等职能。
Ⅳ 特色小镇的新思路有哪些
1.特色小镇建设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振兴乡村战略,将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且必将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案例《湖南省十里长坡幸福小镇总体规划》中,博雅方略提出将特色小镇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依托当地的花果、油茶、稻田、中草药等基础资源,融合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湘楚文化等核心文化内涵,以“阳光”之名,以光伏发电旅游扶贫为切入点,促使“阳光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有机”、“健康”、“田园”、“低碳”的十里长坡•阳光小镇。
5.特色小镇建设要注重“业态活化”
打造特色小镇,要重视业态活化,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拓宽产业业态。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案例安顺溪桥小镇(西区)规划中,博雅方略充分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景、休闲娱乐方面的要素,为其打造了“康体养生+多彩文化+观光之旅”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盘活各种业态,带动经济发展。
6特色小镇建设要保证功能分区与消费行为相匹配
在打造特色小镇时,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功能分区与消费行为相匹配。永泰古城,现址甘肃景泰县寺滩乡,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在《甘肃永泰龟城概念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博雅方略提出了“一核、四带、五片区、多节点”的结构形式布局。
Ⅳ 产业类,社区类和旅游类特色小镇的区别
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三类,即产业类、社区类和旅游类。根本上讲,任何一种特色小镇基本都是属于这三种类型或三种类型的复合版。前瞻产业研究院将这三大类型做了详细介绍。
类型1:产业类特色小镇
产业类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产业园区的升级版。无论是特色产业型、文化创意型还是金融创新型、高端制造型,其核心仍然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入,推动产业发展。与产业园区的区别在于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产城融合度更高,产业生态和配套更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环境更加优美。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常住居民,主要由原有的镇区居民和产业人口构成。其中,产业人口主要从事小镇的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和产业园区没有任何区别。基础性收入就是物业租售和物业管理收入,增值性收入就是产业服务收入,产业生态型小镇可以有投资性收入。大多数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旅游收入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景观打造,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入驻企业和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为游客服务,因此不宜一律按照景区标准建设,而应该按照宜居城市标准建设。很多高端产业型企业,比如金融企业、研发企业,更需要安静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游客混杂的环境。
类型2:旅游类特色小镇
旅游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就是景区或者是景区的变形版。无论是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型还是特色风情型,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挖掘和景观的打造,吸引游客,获得旅游收入。
旅游类特色小镇往往由于受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评价限制,很难和大型社区相结合。因此,常住居民以镇区原有居民和旅游从业者为主。
旅游类特色小镇规划的要点在于通过选址、景观和品牌打造,以获得最大的客流。但和现有大型景区相比,客流少可能是旅游类特色小镇最大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类特色小镇不能与养老、教育等产业结合,仅仅靠客流、靠“吃住行游娱购”来平衡收入,投资回收压力会非常大。因此,在规划建设旅游型特色小镇时需要格外慎重。
类型3:社区类特色小镇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功能以居住为主,兼顾产业培育和文化、景观的打造。核心是通过大型社区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平衡收入;通过产业发展树立产业地位;通过文化挖掘、景观营造增强社区吸引力。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居民,由镇区原有居民和城市迁入人口构成。其中,城市迁入居民的绝大多数与小镇的主导产业没有关联,这是社区类特色小镇区别于其他两种类型特色小镇的最大特点。
Ⅵ 特色小镇与传统小镇有哪些不同
在形态上,它既可以是大城市周边的独立社区,也可以是内部相对独立的截取,可以共享大城市的社会服务和伏狸;在产业上,依托某一特色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人才,推动创新;在环境上,要求小镇着力打造只杀3A级景区,有利地推动小镇环境问题的解决。
同时,从宏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当前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基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下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重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远景 设计研究院特色小镇规划专家谈到特色小镇规划,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
Ⅶ 特色小镇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区别
与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不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突出特征是以运动为核心。虽然仍具备休闲旅游功能,但发展的基础是运动项目和赛事项目。试点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突出的运动项目特色,并有将旅游、文化、康养、教育培训等项目融合的潜力,这都是带动形成产业链和服务圈的基础。
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认为,运动休闲小镇相比特色小镇,有着更多的切入角度,比如,当前特色小镇建设,是唯一允许使用在建项目进行抵押贷款的项目,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更可以获得一次性资金用于建设完善运动休闲设施,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和活动。
此外,像特色小镇建设那样遍地开花,显然也不适用于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运动休闲小镇推进的本意,是通过地域特色和运动特色的有机结合,形成多业态互为依托、多种投资并存且具有多种功能的集聚区。
Ⅷ 特色小镇认证的意义和优势体现在哪里怎么认证
特色小镇认证
第一、特色小镇具备的优势点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产业定位精准,方向明确,避免同质化竞争。
2.形成特色产业人口解决就业,增速农村发展效果。
3.发展潜力是否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具备产业链优势。
4.产业发展是否地方资源禀赋相符。
5.规模与范围符合建设用地的标准。
二、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1、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
路网合理,建设高度和密度适宜。
2、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3、居住区开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 住房舒适美观
4、公园绿地贴近生活、贴近工作。
5、店铺布局有管控。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6、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
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得到充分挖掘、整理、记录。
2.历史文化遗存得到良好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3.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与产业融合发展。
4.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扬。
5.产业影响力、投入水平、产出效益、传播途径。
6.对照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提炼本地小镇独有的人文、文旅IP,在发展特色小镇竞争的过程中的有着极强重要性。
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1.基础设施完善 ,市政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费用。
2.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达标排放,垃圾无害化处理。
3.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完善便捷,绿化覆盖率较高。
4.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
第二:认证的意义及优势
一、特色产业名片化
1.国家政策和资金申报扶持,真正成带动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2.以点概面辐射省市县创优秀标杆名片。
3.多维度小镇业态打造,创新消费形态,引资招商。
二、特色产业可持续化的发展
1.依据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认证技术更好的规范和打造特色小镇。
2.科研课题项目、产业规划、城市规划、旅游休闲、医疗设施等众多领域实施监管。
3.建设过程中的小镇进行动态评估检测、对建设完成的小镇品质进行评估和等级认证,具有较强的实操性。
4.结合当地发展规划,有效开发利用,保护好资源条件,创新产业发展机会,提升当地人均经济和素养培育。
特色小镇分为:农业特色小镇、金融特色小镇、科技特色小镇、文化和旅游特色小镇、加工特色小镇等八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