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具体出处和解释
语出《论语·泰伯》
解释: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全句是: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1)山东有道天下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泰伯是《论语》的一篇,共计21章,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❷ 什么叫天下有道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❸ 得道者多助和得天下有道 的道意思一样吗
得道者多助的“道”是指“仁政”,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
得天下有道的“道”是指“方法”,意思是要得到天下有方法.
❹ 北京有道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有道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1月1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网上销售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服装服饰、鞋帽、日用品、针纺织品、办公用品等。
法定代表人:王娜
成立时间:2015-01-15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601850013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2号平房(新村企业集中办公区)
❺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翻译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
出处:《论语·微子篇》
选段: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一起来改变它了。”
(5)山东有道天下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此章亦是隐者对孔子的劝喻,孔子尊敬这些避世隐居、洁身自好的人,同时也说明自己积极入世的理由。最后一段的回答反映了孔子希望天下清平,所以积极入世,及欲拯救斯民于水火的人道主义情怀。
孔子是一个开明而有高度的人。他虽然避人,但不避世。遇到不同追求,不同高度的人,孔子的立场是包容,是既然你不能理解我,我也不强求,我去找理解我的人。但面对如洪水猛兽的世界,孔子并没有逃避,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尝试更好的方式方法。这是一种积极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❻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
意思是: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出处: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章。
原文节选: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
(6)山东有道天下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本章讲述了从政者的进退之道与人品问题。孔子主张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终生学习的精神,要学会重视保全自己的生命,韬光养晦,以便将来通达而兼济天下。
所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不主张无意义的献身,个人的贫贱荣辱当系于国家的兴衰存亡,这才是为政者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