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客体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客体

发布时间:2021-07-29 14:33:49

A.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客体各具什么特征

1、企业、供应商抄、物流公司袭、保险、金融和第三方支付、购买者(消费者);
2、司机、驾驶员、业务员、物流企业员工、物流岗位员工、电商企业员工;
3、保安、医生、第三方质检机构、第三方公证机构、社会公证机构、政府相关部门。

B. 从法律意义上分,电子商务法律的主体分为哪些

电子商务主体,指以营利为目的,借助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专术实施商事行属为并因此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广义的电子商务主体,既包括商事主体,也包括消费者、政府采购人等非商务主体。
狭义的电子商务主体,则仅指电子商务中的商务主体,即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采取电子商务交易手段的传统企业;一类是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辅助服务的现代互联网服务企业(ISP),如互联网联结商(IAP)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网吧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C. 电子商务涉及哪些主要法律问题

(1)电子交易的基本规则。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包括企业、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网络服务商等主体之间必须建立起一套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且这种规则要为各国法律所确认。这些规则包括:电子商务合同订立,生效的时间、地点、电子商务文件的证据效力,电子商务的书面形式要求和电子签名的认证,争端的解决方式及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权问题等内容。
(2)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卖家希望他们的知识产权不被剽窃,买家也不希望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电子商务活动中涉及到域名、计算机软件、版权、商标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单纯地依靠加密等技术手段是无法加以充分有效的保护的,必须建立起全面的法律框架,为权利人提供实体和程序上的双重法律依据。
(3)电子商务税收。电子商务的虚拟特征、多国性、流动性及无纸化特征,使得各国基于属地和属人两种原则建立起来的税收管辖权面临挑战。同时,电子商务方式与传统商务方式的区别对纳税主体、客体、纳税环节、地方等税收概念、理论受到巨大冲击。因此,面对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必须修改。综合欧盟、美国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在对电子商务征税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中性原则,不应交易方式及采用技术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税收待遇;
(b)减少电子商务的税收成本;
(c)避免国际双重征税;
(d)保持税收政策的简化和透明度。
(4)保护隐私权。电子商务既要保证信息公开,自由流动,又要防止滥用个人信息。所以要对商品及服务供应商、网络服务商收集、加工、储存和使用个人信息进行规范,防止因隐私权问题而影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5)确保交易安全。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进行除了建立完善的加密、解密系统等技术措施外,还要立法保障通讯网络顺畅、信息系统的安全、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保密性以及防止非法修改等。如制定对电脑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的制造与传播等行为的防范和惩罚的法律法规。

D. 如何构建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

一、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
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虚拟空间上进行交易的。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之间,买卖双方与银行之间,买卖双方、银行与认证机构之间都将彼此发生业务联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买卖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上表现为双方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卖方的义务就是买方的权力,反之亦然。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卖方在应当承担三项义务: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交标的物及单据;对标的物的权利承担担保义务和对标的物的质量承担担保义务。买方同样应当承担三项义务:按照电子商务交易规定方式支付价款的义务;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接受标的物的义务和对标的物验收的义务。

在电子商务中,银行也变为虚拟银行。电子商务交易客户与虚拟银行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大多数交易要通过虚拟银行的电子资金划拨来完成的。虚拟银行同时扮演发送银行和接收银行的角色。在实践中,电子资金划拨中常常出现因过失或欺诈而致使资金划拨失误或迟延的现象。如系过失,自然适用于过错归责原则。如系欺诈所致,且虚拟银行安全程序在电子商务上是合理可靠的,则名义发送人需对支付命令承担责任。

认证机构(CA)扮演着一个买卖双方签约、履约的监督管理的角色,买卖双方有义务接受认证中心的监督管理。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包括电子支付过程中,认证机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电子商务交易的撮合过程中,认证机构是提供身份验证的第三方机构,它不仅要对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买卖双方负责,还要对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负责。

二、电子商务交易合同的法律问题

合同,亦称契约。根据我国新《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反映了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现阶段,合同已经成为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合同形式主要有两种,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采用口头或电话等直接表达的方式达成的协议。而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采用非直接表达方式即文字方式来表达协议的内容。在电子商务中,合同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形式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大多是互不见面的。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在虚拟市场上运作的,其信用依靠密码的辨认或认证机构的认证。
(二)传统合同的口头形式在贸易上常常表现为店堂交易,并将商家所开具的发票作为合同的依据。而在电子商务中标的额较小、关系简单的交易没有具体的合同形式,表现为直接通过网络订购、付款,例如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软件。但这种形式没有发票,电子发票目前还只是理论上的设想。
(三)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所代替。
(四) 传统合同的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电子商务合同形式的变化,对于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新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与现存的合同法发生矛盾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对于法律法规来说,就有一个怎样修改并发展现存合同法,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的问题。

三、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问题

电子支付中的信息安全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区别。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义外,还具有金融业和商业信息的特征。更多的、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涉及国民经济建设中资金的调拨,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电子支付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电子支付中存在着若干种支付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有时两种支付方式之间不能做到互相兼容,这样,当电子交易中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且这些支付方式又互不兼容时,双方就不可能通过电子支付的手段来完成款项支付,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因特网上的交易。因此,从推动电子商务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努力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统一起来,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结合而形成为一种较为完美的支付方式。

E.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客体人身什么意思

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价值,就可能成为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取某种利益,或分配、转移某种利益。所以,实质上,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本身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这些利益,从表现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潜在利益);从享有主体的角度,利益可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等等。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一定的对象。
包括(一说):
1 物(物权法律关系)
2 给付行为(债权法律关系)——积极行为、消极行为
3 智力成果(知识产权法律关系)
4 人身利益(人身权法律关系)
5 权利本身(权利质权关系)
以下摘自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材:舒国滢主编《法理学导论》,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

F.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1、企业、供应商、物流公司、保险、金融和第三方支付、购买者(消费者);
2、司机、驾驶员、业务员、物流企业员工、物流岗位员工、电商企业员工;
3、保安、医生、第三方质检机构、第三方公证机构、社会公证机构、政府相关部门。

G. 电子商务法的法律定义

电子商务法的法律定义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是政府调整、企业和个人以数据电文为交易手段,通过信息网络所产生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各种商事交易关系。

以及与这种商事交易关系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政府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13年12月27号,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立法进程。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

(7)电子商务法律关系客体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子商务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对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金融类产品和服务,利用信息网络提供新闻信息、音视频节目、出版以及文化产品等内容方面的服务,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条,国家平等对待线上线下商务活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政策措施,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第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监督管理等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电子商务的部门职责划分。

第七条,国家建立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协同管理体系,推动形成有关部门、电子商务行业组织、电子商务经营者、消费者等共同参与的电子商务市场治理体系。

H. 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有那些

电子商务类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月)
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06年6月)
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2007年3月)
商务部:《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2007年12月)
商务部:《电子商务模式规范》(2008年4月)
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2009年11月)
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

网络购物类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
全国人大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10月)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网络购物服务规范》(2008年4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5月)

电子支付类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5年6月)
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005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2009年4月)
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0年6月)

I. 电子商务法律与实务的目录

第1章电子商务法概论1
1.1概论1
1.1.1电子商务和法律1
1.1.2电子商务法的性质和地位2
1.2电子商务法的渊源4
1.2.1电子商务法的国际法渊源4
1.2.2电子商务的地区性法律渊源7
1.2.3电子商务的国内法渊源8
1.3电子商务法的特点和基本原则10
1.3.1电子商务法的特点10
1.3.2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11
1.4电子商务法的主要内容12
1.4.1关于电子商务域名的规则12
1.4.2电子商务合同规则13
1.4.3私人特征的数据和著作权的保护规则16
1.4.4关于电子证据、电子签名和认证的规则18
1.4.5电子商务税收规则19
1.4.6电子商务跨国纠纷的解决规则19
本章小结20
本章案例——法国政府诉Yahoo案20
思考题21
第2章电子商务法律关系22
2.1电子商务法律关系概述22
2.1.1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概念、性质与特点22
2.1.2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分类23
2.2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主体23
2.2.1电子商务交易者23
2.2.2电子商务认证机构23
2.2.3网络服务商24
2.2.4网络交易中心24
2.2.5金融机构25
2.2.6物流企业25
2.2.7电子商务监管者26
2.2.8电子商务企业的设立27
2.3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客体28
2.4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内容29
2.4.1电子商务交易法律关系的内容29
2.4.2电子认证法律关系的内容30
2.4.3网络服务商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31
2.4.4电子支付法律关系的内容34
2.4.5电子商务监管法律关系的内容35
本章小结35
本章案例——A网站销售手机案36
思考题36
第3章电子合同的法律制度37
3.1电子合同概述37
3.1.1电子合同的概念与特点37
3.1.2电子合同的性质及其分类38
3.1.3电子合同的法律关系39
3.2电子合同的订立41
3.2.1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41
3.2.2电子合同的法律承认42
3.2.3电子合同订立的程序43
3.3电子合同的效力与履行48
3.3.1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48
3.3.2电子错误、电子代理人与合同效力49
3.3.3电子合同的履行51
本章小结53
本章案例——B网站在线购物案53
思考题54
第4章数字签名与电子认证55
4.1电子签名与电子认证概述55
4.1.1传统签名的法律内涵与性质55
4.1.2数字签名的技术环境57
4.1.3电子认证的法律意义58
4.1.4电子认证的分类与作用59
4.2数字签名过程与规则60
4.2.1数字签名的特点60
4.2.2数字签名的制作与核证过程61
4.2.3数字签名应用步骤62
4.2.4各方当事人的基本行为规范64
4.3电子签名的法律要求66
4.3.1电子签名的基本要求66
4.3.2电子签名的法定标准67
4.3.3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69
4.3.4电子签名的使用及其效果70
4.4认证机构与数字证书71
4.4.1认证机构的设立71
4.4.2认证机构的管理73
4.4.3认证机构的证书业务规范74
4.4.4认证机构的信用规范80
4.5电子认证活动中的法律问题81
4.5.1认证机构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81
4.5.2认证机构的风险83
4.5.3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86
本章小结88
本章案例——手机短信成借款证据88
思考题90
第5章电子支付与结算91
5.1电子支付概述91
5.1.1电子支付的概念及特征91
5.1.2电子支付的形式及安全标准92
5.1.3电子支付的流程及当事人的法律关系96
5.2电子票据98
5.2.1电子票据概述98
5.2.2电子票据的法律问题102
5.3电子货币与网上银行的法律规范问题105
5.3.1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105
5.3.2网上银行的法律问题109
5.4电子支付(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法律问题112
5.4.1国内外关于电子支付的立法问题112
5.4.2电子资金划拨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113
5.4.3电子资金划拨过程中的法律问题115
5.5电子支付中的法律责任问题116
5.5.1电子支付中的民事责任问题116
5.5.2电子支付中的刑事责任问题120
本章小结121
本章案例——10万元存款网上被盗案121
思考题122
第6章电子物流配送中的法律问题123
6.1电子商务物流法律制度概述123
6.1.1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法律体系的必要性123
6.1.2加入WTO与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构建124
6.1.3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125
6.1.4构建我国现代物流法律制度体系126
6.2物流运输法律制度128
6.2.1运输合同的概念128
6.2.2运输合同的种类128
6.2.3货运合同128
6.2.4多式联运合同131
6.2.5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述132
6.2.6陆路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132
6.3仓储法律制度133
6.3.1仓储合同的概念与法律特征133
6.3.2仓储合同的内容134
6.3.3仓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134
6.4配送法律制度136
6.4.1配送的概念136
6.4.2第三方物流137
6.4.3物流配送代理138
6.4.4物流配送代理的法律涵义138
6.5国际物流法律制度139
6.5.1国际物流概述139
6.5.2国际物流法律制度概述140
6.5.3国际海运规则简介141
本章小结142
本章案例——物流合同连环案142
思考题143
第7章电子金融法144
7.1电子银行144
7.1.1电子银行概述144
7.1.2电子银行的监管147
7.2电子证券151
7.2.1电子证券概述151
7.2.2电子证券业务规范152
7.2.3电子证券法律关系153
7.3电子保险155
7.3.1电子保险概述155
7.3.2电子保险业务规范157
7.3.3电子保险法律关系157
7.4电子信托158
本章小结159
本章案例——李某诉C公司股票交易委托合同纠纷案159
思考题161
第8章网络游戏中的法律问题162
8.1网络游戏服务合同162
8.1.1网络游戏服务合同的特点162
8.1.2玩家与游戏运营商的权利与义务163
8.1.3网络游戏合同的纠纷164
8.2私设服务器(私服)166
8.2.1私服的概念166
8.2.2私服的危害166
8.2.3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整治力度167
8.3外挂程序(外挂)167
8.3.1“外挂”的概念与性质167
8.3.2外挂相关方的态度169
8.3.3打击外挂的法律问题探究170
8.3.4外挂应规范处理171
8.4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172
8.4.1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与形态172
8.4.2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172
8.4.3虚拟财产保护中的问题173
8.4.4虚拟财产纠纷的表现形式174
8.4.5虚拟财产保护的对策175
8.5网络游戏立法177
8.5.1网络游戏现行政策法规177
8.5.2网络游戏立法的思考178
8.5.3网络游戏市场的执法178
本章小结178
本章案例——首例网游私服案179
思考题179
第9章网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181
9.1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181
9.1.1作品数字化的著作权保护181
9.1.2网络作品的传播权保护181
9.1.3网络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184
9.1.4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186
9.1.5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188
9.2网络工业产权的法律保护190
9.2.1网络专利的法律保护190
9.2.2网络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194
9.3域名的法律保护195
9.3.1域名的含义195
9.3.2域名纠纷的法律规范196
本章小结197
本章案例——盐城网通信息网络传播权和电影复制权侵权纠纷案198
思考题199
第10章网络人格权的法律保护200
10.1网络隐私权概述200
10.1.1隐私权的基本内容200
10.1.2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方式202
10.1.3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和主体权利内容206
10.2网络个人数据用户义务规范207
10.2.1网络个人数据收集的规范207
10.2.2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查阅208
10.2.3网络个人数据的使用与控制209
10.3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211
10.3.1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和立法原则211
10.3.2我国网络隐私立法体系的基本结构213
10.3.3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213
10.4网络名誉权的法律保护214
10.4.1名誉权的基本内容214
10.4.2网络名誉权的侵权方式215
10.4.3网络名誉权的保护与法律救济218
本章小结219
本章案例——互联网电子公告名誉侵权案220
思考题221
第11章电子商务市场规制222
11.1电子商务市场垄断的法律规制222
11.1.1电子商务垄断概述222
11.1.2电子商务市场垄断的表现形式223
11.1.3电子商务垄断的法律规制223
11.2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224
11.2.1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和特征224
11.2.2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225
11.2.3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226
11.3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226
11.3.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226
11.3.2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特点227
11.3.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常见被侵害的消费者权益类型227
11.3.4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228
11.4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的法律规制229
11.4.1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法概述229
11.4.2电子商务信息产品质量法律规制230
11.4.3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的监督231
11.4.4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责任231
11.5电子商务网络广告法律制度233
11.5.1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的概念及分类233
11.5.2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的特征234
11.5.3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规制234
11.6电子商务的行政与行业管理237
11.6.1电子商务的工商行政管理237
11.6.2电子商务的行业管理237
11.6.3电子商务的网络舆论监督238
本章小结238
本章案例——假冒伪劣商品找谁退?239
思考题239
第12章电子商务税收240
12.1电子商务税收概述240
12.1.1电子商务与税收240
12.1.2电子商务税收的特点243
12.1.3电子商务税收的原则244
12.2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247
12.2.1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模式247
12.2.2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与税源监控248
12.2.3电子商务的税务稽查250
12.3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252
12.3.1电子商务与国际避税252
12.3.2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的法律问题252
12.3.3我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规制254
本章小结256
本章案例——骗子利用银行时间差骗取个人所得税256
思考题257
第13章电子商务安全法律制度258
13.1电子商务安全概述258
13.1.1电子商务安全存在的问题258
13.1.2电子商务安全的法律制度259
13.1.3电子商务安全的法律责任261
13.2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264
13.2.1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264
13.2.2我国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265
13.2.3网络经营者的责任267
13.3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268
13.3.1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制度269
13.3.2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269
13.3.3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制271
13.4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273
13.4.1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概述273
13.4.2网络交易安全的技术保障机制274
13.4.3网络交易安全的法律规制275
本章小结277
本章案例278
案例一:盗窃银行巨款的“黑客”案278
案例二:多起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犯罪278
思考题279
第14章电子商务犯罪280
14.1电子商务犯罪概述280
14.1.1电子商务犯罪概念与分类280
14.1.2电子商务犯罪的现状与原因281
14.1.3电子商务犯罪构成特点284
14.2电子商务犯罪形态284
14.2.1信用卡诈骗罪284
14.2.2诈骗罪289
14.2.3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92
14.3电子商务关联犯罪294
14.3.1电子商务关联犯罪的概念294
14.3.2盗窃罪294
14.3.3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296
本章小结298
本章案例——“熊猫烧香”病毒案298
思考题299
第15章电子证据300
15.1电子证据概述300
15.1.1电子证据的定义300
15.1.2关于电子证据特征的认识301
15.2电子证据的可接受性与归类303
15.2.1电子证据的可接受性303
15.2.2电子证据的归类305
15.3电子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307
15.3.1电子证据的收集307
15.3.2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310
15.4电子证据的立法预测311
15.4.1调查归纳预测311
15.4.2类比预测312
15.4.3因果推断预测313
本章小结314
本章案例——电子证据采用的标准315
练习题316
第16章电子商务纠纷与司法管辖317
16.1电子商务纠纷的协商与调解317
16.1.1协商解决317
16.1.2调解解决317
16.2电子商务纠纷的仲裁解决318
16.2.1仲裁解决的概念及其特点318
16.2.2仲裁的基本原则318
16.2.3仲裁协议319
16.2.4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319
16.2.5仲裁程序320
16.2.6申请撤销裁决320
16.2.7仲裁裁决执行321
16.2.8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321
16.3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救济321
16.3.1审判制度321
16.3.2民事案件的管辖322
16.3.3检察324
16.4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324
16.4.1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产生的背景324
16.4.2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概念324
16.4.3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324
16.4.4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实践325
16.5国际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327
16.5.1传统司法管辖权的基础327
16.5.2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328
16.5.3电子合同纠纷的管辖328
16.5.4网上侵权纠纷的管辖329
16.5.5电子商务纠纷的新司法管辖模式330
16.6国际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冲突331
16.6.1电子商务的国际私法问题331
16.6.2电子商务对国际私法提出的挑战332
16.7国际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适用332
16.7.1电子商务纠纷法律适用的立法规制333
16.7.2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334
本章小结334
本章案例——网游外挂第一案:检察官忙充电335
思考题336
参考文献337

J.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是(),包括(),(),()

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者或者当事人。主要由电子商务交易者、电子商务服务者、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和电子商务监管者组成。

阅读全文

与电子商务法律关系客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培训中心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779
体育赛事商业赞助策划方案 浏览:589
物业公司内刊策划方案 浏览:552
幼儿园元旦游园方案策划 浏览:77
建材促销活动短信 浏览:58
电子商务进农村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841
围棋培训班招生方案 浏览:317
四月份踏青策划方案 浏览:811
项目成本策划方案 浏览:552
杭州熟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02
培训机构集体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42
工会开展职工素质培训方案 浏览:612
评比优秀培训师活动方案 浏览:543
腊八节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8
我国电子商务外贸现状 浏览:999
酒店怎么做推广方案 浏览:192
运动会筹备策划方案 浏览:148
仪器电子商务网站 浏览:133
药品促销活动方案模板 浏览:517
公司春游岳阳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