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讀書宣傳圖片

讀書宣傳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10 21:01:30

① 讀書節的宣傳欄,應該怎樣弄

春天的鍾聲又敲響了,書香隨著春風在校園里飄溢,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讀專書節。讀書節,顧名思義屬,就是大家一起來讀書,共享讀書的快樂,交流讀書的收獲。我們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

書籍記載著人類成長的歷程,把人類文明代代相傳,綿延至今。無論是嚴謹雄辯的哲學思想,還是奧妙無窮的知識,無論是精美絕倫的唐詩宋詞,還是神氣有趣的神話傳說,無不以書的形式傳承至今。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讓我們增長知識,還可以讓我們從中得到快樂。書是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盡情讀書吧!通過這次讀書節活動,我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大朋友多讀書,讀好書,與書交朋友,在陶冶情操,滋潤心靈的讀書活動中,使我們更加地關愛自然、關愛他人、關愛自己。

同學們,老師們,新一屆「享受學習,與書為友」讀書節今天已經拉開帷幕,大家行動起來吧!讓好書香溢我們綠色的校園,讓好書伴著我們每一個長二的學生健康成長。
*圖我不能上傳,對不起

② 我愛讀書手抄報內容哪兒有

林紓苦讀成大器

林紓(shu)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他是福州人,清末舉人。

林紓小時候家裡很窮,卻愛書如命,買不起書,就只好向別人借來自己抄,按約定的時間歸還。他曾在牆上畫了一具棺材,旁邊寫著「讀書則生,不則入棺」,把這八個字作為座右銘來鼓勵、鞭策自己。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著就要讀書,如果不讀書,還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讀。他每天晚上坐在母親做針線的清油燈前捧著書孜孜不倦地苦讀,一定要讀完一卷書才肯睡。由於家窮,加上讀書的勞累,他18歲時,患了肺病,連續十年經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還堅持刻苦攻讀。到22歲時,他已讀了古書2000多卷,30歲時,他讀的書已達1萬多卷了。

他曾經說:「用功學習雖是苦事,但如同四更起早,冒著黑夜向前走,會越走越光明;好遊玩雖是樂事,卻如同傍晚出門,趁黃昏走,會越走越黑暗。」

他不懂外文,但由於他的文學功底深厚,竟採用世人很少見的翻譯書的方式:先後由十多個懂外文的人口述,他作筆譯,將英、美、法、俄、日等十幾個國家的1700餘部名著翻譯成中文,開創了中國翻譯外國文學著作的先例,影響很大。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就是他與別人合作翻譯的第一部外國長篇小說。康有為把林紓與嚴復並列為當時最傑出的翻譯家,稱贊說「譯才並世數嚴林」。毛主席的讀書的故事: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列寧的讀書故事:
他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這個故事說明,要想把書讀透、記牢,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讀書與做文章

古人有三樁事是最重要的,即所謂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講話和做文章 ,有名的講話記錄下來,即是語錄,從廣義的角度,也可以算做文章,歸根結底,立言就是做文章。「文章經國之大事」,是誰也馬虎不得的。將文章提到這個高度,即使那些看破官 場險惡而隱居在野的人,也不敢漠視它的作用,有的更將著書立說作為一生追求的事業。士之患在身滅而名不彰。要想使聲名彰明顯著,不外乎兩種途徑,一是他人代己立傳,一是自 己替自己宣傳。自己替自己宣傳,也有兩種辦法,一是寫文章吹噓自己,一是寫彪炳的千秋的文章。前者不易為人承認,牛皮易吹破,做的是無用功;而後者則是所有讀書人所夢寐 以求的。所謂名山事業,使多少人為之而獻身;今人的著書立說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質。做學問只要敷衍得過,東抄西摘,七拼八湊,不久便能著作等身,以之誇耀同列,博一個學問廣 大 的名聲,至於其中的貨色是好是壞,誰也不去注意,於是作者便儼然以大學問家自居,順帶的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後,去指導更年輕的人去了。古人將學問、文章當作崇尚的事業,其 執著認真的態度是今人難以企及的。即如做學問、寫文章前的基本功夫——讀書學習,也不易 為今人所達到。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說的是學習的快樂。荀子的《勸學》 ,頌揚的是鍥而不舍、循序漸進的學風。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將讀書當作賞心樂事來欣賞,其中滋味,又斷非 一般淺人所可知。明代華亭人陳繼儒作的《讀十六觀》,是談讀書的好文章,其中有雲:「 倪文節公雲:『 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 聲 之至清者也,而讀書聲為最。聞他人讀書聲已極喜,更聞子弟讀書聲則喜不可勝言者矣。』 又去:『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 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益,故有全利無少害也。』讀書者當作此觀。」雖時移世易,此種心跡,於當今之世,雖不可說絕對沒有,但確實遠較古代為少。市場經濟時代,大家 只求溫飽、奔小康,讀書作人的事是很少顧及到的了,更談不到以純審美的方式去讀書、做學問與文章。如上所引諸多古人可謂書痴,做人做到痴,讀書讀到痴,其卓絕與快樂之處又 豈是常人所意想得到!�

作文、讀書的行為本身其實本無美惡好醜可言,即如藏之名山的文章與東拉西扯的文章其行 為的性質都是一樣:都是在做文章;讀書人讀書,有的讀儒家的四書五經,有的則讀內家經典,內容不一,而性質則同:都是在讀書。只是讀書人自己不加分別則可,卻萬不可不在乎 他人的分別之心,否要惹禍生,比如文革中古代的書都禁止人看,謂之四舊,即如現在,也有不讓人看的古書,如《金瓶梅》之類。這都是內容不「健康」的緣故,怕人看了照著書做 起來,毒害自身乃至妨礙他人甚至國家。古代也有許多不讓人讀看的書,清代就有不少禁毀的書籍。至於做文章,內容是更須看重的,稍一不慎,也許就有抄家滅族之禍,那真是「閉 門 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讀書人豈得不戒懼儆惕!所以從古到今,讀書作文都是雅人的事業或游戲、子弟上進的工具,並可以上長為仕途榮升的利器,但內容的選擇卻是嚴肅的、嚴格 的,甚至是嚴峻的。它可以趨利,也可以招禍,唯一的遠禍辦法即是:不觸時忤。至於讀書、做文章的目標是什麼,當官罷,經商罷,做學問罷,或做書痴罷,都可以由他去!

名言警句: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

——莎士比亞

書籍的使命是幫助人們認識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對生活的認識。

——科爾查克

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

——史美爾斯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

——莎士比亞

書籍幫助我從一片爛泥塘里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助,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爾基

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彷彿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雨果

喜愛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孟德斯鳩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史美爾斯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普希金

世界讀書日
1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個「世界讀書日」。自1995年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機構、學校、圖書館、社區等各界人士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慶典活動,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節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4: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酷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掉衣服,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後終於苦學成才。

6: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③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請你為世界讀書日設計一張海報吧要有打動人的宣傳語,還可以,配上好看的圖畫哦

「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1. 書香與夢想齊飛,閱讀與人生相伴。

2. 正學故里,書香寧海。

3. 與書為伴,讓心靈駐足,傳承文明,創造知識時代。

4. 與書籍一同起航。

5. 博覽群書,開拓視野。

6. 讀書的態度決定人生的走向,讀書的厚度改變人生的高度。

7. 營造書香社會,共建和諧新鄭。

8. 酒的香濃遠不及書的意濃。

9. 讀書使青春展翅,知識讓生命飛翔。

10. 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飛翔;我讀書,我陶醉。

13. 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冰心

14. 樹立良好讀書風尚,促進文明校園建設。

15. 倡導讀書風尚,爭創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16. 品書香、長知識、強素質、多受益。

17. 靜心閱讀,感受文字之美;體驗情境,盡享讀書之樂。

18. 閱讀就像吃東西,不要偏食,要多樣化,要開發出各種精神上的味酶

19. 我讀書,我智慧;我智慧,我讀書。

20. 暢游書香林,讀書伴我行。

21. 抓緊時間讀書,譜寫美麗人生。

22. 只有書,才能給我們翅膀帶我們飛向真理的天空

23. 快樂的人愛讀書,讀書的人最快樂。

2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請保護好我們的階梯,它能讓我們走近理想。

25.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未知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26. 多讀書樂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27. 閱讀優秀書籍,培養高尚情操。

28. 書是人類心靈的反光鏡,也是映射凡塵的轉折點。

29. 讀出未來,書送希望。

30. 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把寫作當作一種思考。

④ [素材]想做關於「讀書節」的宣傳畫,背景用什麼樣的圖片比較好

綠色主題

⑤ 有什麼看書的app比較好用啊

網路的發達不僅方便了信息交流,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電子書就是一種很受大眾喜愛的便捷服務。

那麼有哪些好用的看書APP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超好用的看書APP

1、免費閱讀器

最大的優勢是完全免費!永久無積分、無內購,所有熱門小說一網打盡,實時更新,分類應有盡有,功能豐富,多彩主題,模擬翻頁,還有書簽功能,提供完善的在線免費書城,可以看得更多。

⑥ 誰有古人讀書的卡通圖片

搜索蔡志忠漫畫
或者懸梁刺骨,鑿壁偷光

⑦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請你為世界讀書日設計一張海報吧,要有打動人的宣傳語,還可以配上好看的圖畫哦

大家一定要記住世界讀書。有些書你雖然不想看但你也可以看些你自有些書你雖然不想看,但你也可以看些你自己想看的書。

⑧ 讀書小報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新浪讀書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是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在每年的4月23日,各國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
鬧鬧的歡樂節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裡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4: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酷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掉衣服,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後終於苦學成才。

6: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讀書可以增加自身的修養,讀書可以使人博學多才,讀書可以答疑解惑,讀書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世界,了解人類,了解自己,讀書可以引領我們到很多去不了的世界,讀書可以作為無聊時的消遣,也可以作為取得文憑的工具.
因為讀書有很多好處,(一般而言,當然是指好書),所以很多人都在讀書,因為大家都在讀書,所以我們也要讀書.為什麼要讀書,因為讀書有好處,某個人為什麼要讀書?每個人讀書都有不同的理由,每個人讀的書也不同.

巴金的讀書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裡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裡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里有一個大倉庫裡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這兩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餘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C1%CA%E9%D0%A1%B1%A8&t=3

⑨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下面是兩張世界讀書日的宣傳圖片,請分別寫兩句不超過15字的宣傳標語。(4分)

①閱讀,可以讓我們看得更遠。(點出閱讀或讀書1分,與望遠鏡功能內有關1分)②來一場飛揚身心的容閱讀之旅吧!(點出閱讀或讀書1分,與愉悅快樂有關1分)

與讀書宣傳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市場營銷調研成功案例 瀏覽:558
2013年1月自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答案 瀏覽:149
鄉鎮幹部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81
房產微信公眾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350
公司爬山特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5
網路營銷房地產策劃書 瀏覽:620
銀行營銷方案競賽 瀏覽:877
教師參加培訓表現考核方案 瀏覽:905
幼兒園聯歡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47
itmc市場營銷沙盤書籍 瀏覽:553
市場營銷創業計劃前期宣傳 瀏覽:276
保安形體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45
肯德基的市場營銷 瀏覽:705
網路產品推廣方案範例 瀏覽:425
網路營銷的卷子 瀏覽:292
學校保安二級培訓方案 瀏覽:688
主題旅遊策劃方案 瀏覽:129
學雷鋒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07
合肥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9
售後服務措施培訓方案 瀏覽:694
© Arrange www.tui18edu.com 2011-2021
湘ICP備2021004405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