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榮榜內容怎麼寫
《我的光榮榜》可以用倒敘的手法來寫,先寫自己上了光榮榜,然後再寫一下為什麼上光榮榜即可。
正文:
2月24日上午,我和平常一樣來到學校,中午放學的時候,好幾個同學圍到我身邊,爭先恐後地對我說:「尤佳鈺,你上光榮榜了。」「你真棒,像個小雷鋒。」……我聽了半信半疑,跑到校門口宣傳欄那兒一看,啊,我真得上光榮榜了!
事情是這樣的,前一天的上午,我們到綜合樓上課。
走著走著,我忽然看見台階上有一張50元錢,我把錢撿起來,大聲問前面的同學:「是誰丟了錢?」大家都說沒有。我拿著錢一時不知該怎麼辦。這時我想起老師教的《弟子規》中的一句話: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於是走進教室,我毫不猶豫地把錢交給了老師。老師直誇我是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放學後,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媽媽,他們也表揚我做得對。
這件事讓我明白:只要從身邊的文明小事做起,我們小學生也能當雷鋒式的好學生。
2. 《弟子規》的宣傳標語或口號
學習弟子規,弘揚傳統文化
學習弟子規,啟迪智慧人生
落實弟子規,經營幸福人生
人生第一課,國學第一師
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力行弟子規開始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學習弟子規,凈化人心,祥和社會
學習弟子規,感悟智慧人生
學習弟子規,感恩社會,幸福人生
聖學之根基,德行之入門
3. 小學生如何踐行弟子規
既然是踐行就要學以致用,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 ,次謹信。 所以以孝為先,首先孝順父母,聽父母的話,部隊父母冷言冷語,把愛父母為第一己任,其次就是誠實守信,作為小孩子,做到對自己對他人負責老師教給的任務認真完成就是守信。
4. 弟子規講座,弟子規公益國學講座,弟子規進校園,弟子規進社區,如何推廣
推廣主的話主要要吸引人 人的好奇心很重 對某些未知的東西 總是會很想了解的
5. 文揚國學韻,感恩師院情徵文
國學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國學經典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棗庄市市中區君山路小學為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張揚孝道感恩文化,利用國學經典對全校師生學生進行思想美德教育,提高師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不斷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結合學校實際,堅持"誦讀國學經典,營造書香校園,提高師生素質"的原則,實施"讀經典——促內化——重踐行"的有效國學教育活動策略。具體做法是:
寫一寫: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出感悟頗深的心得體會或讀書筆記,在本校舉辦《弟子規》等國學經典讀書成果展覽。每學期舉辦一次國學手抄報展覽。
說一說:每學期每班召開不同體現國學主題的班隊會,讓學生暢所欲言。一、二年級班會:如何盡孝;三年級班會:文明禮貌伴我行;四年級班會:我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小學生;五、六年級班會:良好的道德規范伴你一生幸福或我為社會做點啥。
比一比:每學期開展一次國學經典吟誦比賽。感恩父母徵文比賽根據學習內容每學期開展一次講故事比賽或演講比賽,開展以《弟子規》為內容的書法賽,優秀作品在宣傳欄內展出。
演一演:舉辦學習踐行《弟子規》匯報活動,如 :匯報演出。各班級收集本班級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典型趣事寫成總結,編成各種文藝小節目。匯報演出形式有:國學經典吟誦、童謠快板、文藝表演、故事演講等。
聽一聽:每天中午時間播放國學經典的古詩文或者是國學經典音樂。
唱一唱:全體學生學唱《感恩歌》等"弟子規"系列歌曲。
考一考:學校自行組織考評活動。
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學校教育教學效益。師生們沉浸在國學經典的濃郁氛圍中。
6. 怎麼做弟子規宣傳欄
7. 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小學生家庭感恩行動活動內容有哪些
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宏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使命。小學生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又是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規范的教育者。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上庄完小結合課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積極從師生身邊細小處著手,在行動中培養學生莊重大方、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形成人人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良好風尚,文明禮儀之花「香飄」校園,全體師生以良好的精神風貌迎接十一屆全運會的召開。
一、了解文明禮儀歷史,增強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的熱情度。
文明禮儀教育結合我校《與古詩同行,讓習慣滋生》課題組編寫的校本課程《徜徉詩海》,學生誦讀膾炙人口的優秀中華詩文經典,熟背《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但是不是每個學生都對古詩文喜歡,也不是每個學生都具備積極參與的態度,要提高學生的認同感,就要讓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歷史。為此我校通過編制詩詞操、小游戲、創作詩詞歌曲、誦讀比賽及誦讀展示等活動,了解中華經典詩文的歷史,中國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樹立文明禮儀榜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在文明禮儀教育中,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運用榜樣進行教育,生動形象,說服力強,能夠使學生在耳聞目睹榜樣的事跡中獲得道德啟迪,在接受榜樣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認同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要求和規范。各班指導學生組成文明禮儀調查小組,尋找身邊的文明禮儀細節,發動學生網上查找文明禮儀小故事,各班組織文明禮儀故事會,根據所學文明禮儀知識設計製作 「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調查和采訪」 調查表,對學校文明情況和存在的不文明現象進行調查,在認真整理分析的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反饋給學校,為創建文明校園獻計獻策。同時我班評選表彰十位「文明禮儀之星」,利用宣傳角展示他們的風采,樹立文明禮儀榜樣,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和輻射作用,及時的鞭策和鼓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整個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推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系列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形成人人爭當文明學生的良好風尚。
三、開展文明禮儀活動,有效養成文明行為。
開學初,為了規范學生的行為,利用學校開展「上庄完小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全體師生認真學習「穿著禮儀」、「行走禮儀」、「 尊師重孝禮儀」、「上課禮儀」「課間禮儀」「 同學禮儀」、「 升旗禮儀」、「 集會禮儀」、「 乘車禮儀」、「 餐桌禮儀」,通過規范的指導和訓練,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舉止。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常規教育和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如班隊會、板報、廣播、作文、宣傳欄、手抄報、講相聲、小品表演等形式宣傳禮儀知識,引導學生系統了解基本的禮儀常識,學會以禮待人、文明處事。開展豐富多彩、直觀形象的禮儀教育活動,如禮儀知識競賽、禮儀示範表演、文藝演出、禮儀長廊、文明禮貌用語徵集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文明禮儀的方式方法,養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開展了「文明禮儀的班級環境」評比活動,營造文明禮儀的濃厚氛圍,班級的角角落落,處處是溫馨的文明用語和親切的行為提示,細細的文明小溪涓涓流進學生的心田。
四、營造文化校園環境,濃厚禮儀教育氛圍。
學校圍繞文明禮儀教育主題,實行全員育人,做到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風氣育人。通過名人名言,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學校課題組經過反復研究,編制《小學生文明禮儀兒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審美,教育學生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通過美化、凈化、綠化校園,讓學生置身於整潔、清新、優美又有文化氛圍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
五、提出禮儀要求,指導學生去實踐。
利用三八婦女節,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學校特舉辦關愛媽媽主題活動:了解媽媽(奶奶、姥姥)的生日;了解媽媽(奶奶、姥姥)的愛好;幫助媽媽(奶奶、姥姥)做一件家務;清晨,對媽媽說一聲:「我愛您」;睡覺前為媽媽洗腳;為媽媽繪畫、寫祝賀語、唱一首歌、講一個故事,幫媽媽捶背等。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充分理解母親,真正從內心感到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培養學生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以及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小孩子們就以實際行動實施了禮的行為。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的第二十五個教師節,為迎接神聖的教師節, 學校 開展「感恩老師,讓心靈飄香」活動,內容有「畫畫我的老師」 並對老師說一句謝語; 班級內舉辦一次故事會,講一講自己收集到的尊敬老師的例子;「我們來當一天班主任」的體驗活動,為老師做一件小事的服務活動等。通過這次尊師重孝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發揚光大尊師重教傳統,使學生學會感恩師長,感恩師長的愛心,感恩老師的勞動,感恩老師的教誨,將尊師重孝深植學生心中。加強師生交流,增進師生感情,改善師生關系。
紅花需要綠葉的襯托,種子需要陽光的照耀,校園需要文明和諧的春風。結合我校「與古詩同行,讓習慣滋生」的課題,通過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體驗、感悟禮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形成人人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良好風尚,讓學子在這茫茫學海中,揚起理想的風帆,做新世紀的太陽,讓文明禮儀之花「香飄」校園,讓他們終生受益。
8. 哪裡能買到弟子規全套掛圖,弟子規掛畫
這是另一個問題的答案之一:「您好,世界工廠文化傳播網新研發出了全套的弟子規宣傳標語,剛一推出就受到了各大中小學校和職業院校的歡迎,有很多還第二次來買呢,請您去他們那裡看看吧,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您直接搜「世界工廠文化傳播網」就可以了。」我今天也看了一下此網站,上面也有您需求的 弟子規掛畫,請您看一下吧
9. 幼兒園弟子規的宣傳標語!!!要求簡潔、有創意。 急!!!!
您好,
世界工廠
文化傳播網新研發出了全套的
弟子規
宣傳標語
,剛一推出就受到了各大中小學校和職業院校的歡迎,有很多還第二次來買呢,請您去他們那裡看看吧,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您直接搜「世界工廠文化傳播網」就可以了。
10. 如何在語文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新課程標准要求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或短小精悍,或長篇論著,或淺顯易懂,或深奧晦澀。選擇適合小學生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輪船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並不是所以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作都在適合在小學階段讀,所以,在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時,我們要慎之又慎,既有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又要蘊含做人做事之道理。並根據學生年齡的差異安排誦讀內容:如:一年級學習《三字經》;二年級學習《百家姓》;三年級學習《千字文》;四年級學習《弟子規》,背古詩詞20首;五年級學習《孝經》,背古詩詞20首;六年級學習《增廣賢文》,背古詩詞20首。而《老子》是經典中的經典,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它對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無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則適合各年級學生誦讀。
三、開展多樣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必須多樣化,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採用游戲、課本劇、歌謠、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在游戲中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我們可以在班隊會上樹立典型:如自強不息的、勤奮好學的,助人為樂的等等。以榜樣的力量去帶動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學生。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一個節日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表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以此為載體,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這才能實現課程標准倡導的建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學習中,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經典誦讀、背誦、賞析。同時,我們也務必搞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只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過多的形式化也許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負擔。孩子們真正的收獲應該是潛心下來,快樂誦讀,並有所收獲。
四、藉助先進的現代教學媒介,提高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因為以我國傳統的文化作為依託,必然會出現一些令孩子難以理解的生僻的詞語。如果處理不當,會使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當前的科技,將國學內容製作成短片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漫,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充分調動孩子多種感官參與國學學習。藉此培養孩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效果。我國當代音樂家谷建芬老師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把國學經典用音樂的形式演繹,情真意切地再現古詩、古文的韻律美。既淡化了讀詩時的枯燥無味,又增添了語言文字的意境美。這不失是用現代媒介,為國學經典的一種創新。
四、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注重整體教育氛圍營造,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打造書香文化校園。利用名言警句、書畫作品等大力豐富國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熏陶。創設濃厚的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學校部分宣傳欄、班級「文化展板」專欄,專門開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欄,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意義、方法等等。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回歸的重要性。
參考參考吧,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