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V的廣告語是什麼
WHAT IS A JOURNEY
A JOURNEY IS NOT ATRIP
IT'S NOT A VACATION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一次自我發現的過程
真正的旅行讓我們直面自我
旅行,不僅讓我看到了世界
跟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是我們創造了旅行?
還是旅行創造了我們?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旅行
生命將引領你去向何方
B. LV (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的廣告語是什麼
Where will life take you?
生命將引領你去向何方?
What is a journey?
何為旅行?
A journey is not a trip.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
It』s not a vacation.
也不只是一次假期。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旅行是一次過程,一次發現。
It』s a process of self-discovery.
一次自我發現的過程。
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
真正的旅行讓我們直面自我。
A journey shows us not only the world.
旅行,不僅讓我看到了世界,
But how we fit in it.
更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Does the person create the journey
還是旅行造就了我們?
The journey is life itself.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旅行。
Where will life take you.
生命將引領你走向何方?
(2)lv宣傳什麼擴展閱讀:
路易·威登(LV)的品牌傳播策略對打造中國奢侈品品牌的相關啟示
把握市場行情,鎖定三類顧客。首先,「尚酷新族」是未來奢侈品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這類顧客大多是家境優越的富家子弟,他們通常出於要彰顯個性的目的而選擇不同的奢侈品品牌。
「時尚新寵」是日益擴大的消費群體,這類群體更注重奢侈品品牌的風格和品位,以高收入白領階層為主。
「財富新貴」是當下中國奢侈品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這類顧客成員以商人為主。作為掌握社會大部分財富的精英人士,最為人們熟知的主流奢侈品品牌是首選。
借文化內涵提升品牌價值。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了奢侈品品牌特有的內涵價值。因此,在打造奢侈品品牌時,一方面要注重深入挖掘產品背後所蘊涵的真實的歷史文化,並將這些文化很好地滲透到品牌中去;
另一方面,要通過探究產品的歷史溯源,挖掘品牌獨特的文化內涵,進而提高奢侈品的品牌價值。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其中不乏具有商業價值的文化,若企業能在這方面進行挖掘,或許能在奢侈品營銷中更有所作為。
C. lv路易威登何為旅行的廣告的含義是什麼
以「人生也是一次旅行」來闡述LV的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品牌的核心理念!
D. LV的廣告詞是什麼
WHAT IS A JOURNEY A JOURNEY IS NOT ATRIP IT'S NOT A VACATION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一次自我發現的過程 真正的旅行讓我們直面自我 旅行,不僅讓我看到了世界 跟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是我們創造了旅行? 還是旅行創造了我們?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旅行 生命將引領你去向何方
E. LV在中國怎麼火的
揭開LV等奢侈品牌行銷中國背後的「營銷策略」
近年來海外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運行成功案例越來越多,並在中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奢侈品牌成功運用各種公關手段,在市場上各類獨特表現,讓中國消費者禁不住荷包打開,沖動消費。這些海外奢侈品牌行銷中國背後的公關手段到底是什麼,需要我們一一揭開。
在巴黎或者香港的Louis Vuitton店鋪,即便不是節假日,也經常排著長隊。經過半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的等待得以進入店鋪後,作為一名普通客戶,你必須進行自力更生式的購物:沒有熱情的招呼和笑容,店員的作用主要在於查詢產品價格。盡管如此,當你最終決定為某款產品付款時,店員可能只會冷冷地告訴你「缺貨」或者「你只可以買一個」。這種被詬病為「不把客戶當客戶」的做法並沒有阻擋人們的趨之若鶩。
3月16日,佔地四層、面積達1749平方米的LV旗艦店在香港正式營業。其規模僅排在法國巴黎總店之後。價格並非其中的主要因素——LV在巴黎的售價比香港低,在香港售價又比內地低。據說,LV在上海的分店開業僅一年,其銷售表現便躍居該品牌全球專賣店的首位。所以,盡管香港一直是LV在亞洲最重要的市場,LV在內地的專賣店也已經達到了12家,2004年更是一口氣連開四家分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讓客戶在等待和購買時遭受到既強烈又不至於被嚇跑的痛苦感,當其擁有產品後所產生的愉悅與記憶也就最為強烈。而其中傳達給客戶的「排他感」,更是奢侈品目標客戶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也是品牌的主要價值所在。除此之外,LV在打造奢侈品和高級品印象上的營銷工作做的十分出色,其店內外的裝飾、視覺沖擊力以及產品尊榮感,都是符合預期並與品牌價值遙相呼應。
在2004年LVMH集團贏利首次突破10億歐元大關時,LV居功甚偉佔到了2/3,並在當年集團126億歐元的銷量總額中約佔了1/4。大品牌之所以成為大品牌,就在於其背後充滿著煞費苦心的「小伎倆」。
奢侈品牌集團化 領軍品牌帶動銷售
如今,奢侈品牌大多數是一個集團經營多個品牌的方式在運作。LVMH集團旗下就有涉及五大領域的50多個品牌。LV毫無疑問稱得上集團的「現金牛」,從製造到宣傳,這樣的「現金牛」往往會擁有最充足的資金和最不遺餘力的投入,大老闆也經常親自上陣充當公關角色。集團用從「現金牛」獲得的收入,再去扶植其他賠錢但足以抬高集團身份或者潛在「現金牛」的品牌。
再按照產品細分下去,LV贏利幾乎100%來自皮具,其中傳統的Monogram手袋霸佔了一半銷量。再看看時尚界可稱得上與LVMH集團「雙峰並峙,二水分流」的Gucci集團,同樣以2004年為比較,Gucci品牌的銷售額是集團總額的58%—60%,其利潤更是占據了集團總額的140%—146%。其中,手袋和鞋子的收入在Gucci品牌高達80%。
即使是獨立經營的Chanel,業界估計,化妝品和香水銷量占其一半收入,其中主要來自一直穩佔全球前三名的No. 5香水;皮包銷量約佔30%,最傑出的是Chanel經典菱格皮革穿金鏈手袋。
確實,在同一個品牌,一款化妝品不過數百元人民幣,一個手袋通常數千元,一件晚裝動輒數萬元,而化妝品、手袋的使用頻率和范圍遠遠高於晚裝。完整的產品分布還有利於消費者在同一個品牌中完成自我的每一步「消費升級」。那些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年齡在25—40歲並熱衷於時尚的人群,剛開始會鍾情於這些入門級奢侈品,隨著年齡、收入增長以及奢侈品消費心理的成熟,他們就會逐漸轉向更貴的中級奢侈品。通常認為,中級奢侈品是奢侈品市場的主力,其消費人群也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參見《商務周刊》2008年第3期《卡地亞中國「造夢」》)。
進一步來看,奢侈品牌的「以小帶大」還表現在商品陳設中:在一款昂貴的手袋周圍,簇擁著眾多造型相似、體積稍小、做工稍差但價格也相對便宜的手袋;當你被激起購買欲但又由於價格因素而徘徊時,緊挨著手袋區的櫃台里還有價格更為便宜的皮夾、配飾在對你呼喊:「快帶走我吧,你看花如此小的代價就可以完成一次與奢侈文化的親密接觸!」
旗艦店越開越洶涌
盡管已經逝世多年,但Chanel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的住所一直保持著原有模樣。這間由Gabrielle Chanel一手設計的房子已經成了一個私人博物館。Chanel的一些重要客戶和媒體會被邀請到此參觀。不僅Chanel,每個奢侈品品牌總部都會擁有這樣一個博物館。當嘉賓身處其中時,博物館中無處不在的歷史文化足以讓其完全迷失其中。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內心想擁有的沖動。
精緻超凡的製作工藝同樣是奢侈品牌會濃墨重彩渲染的一筆。Hermes經典的Birkin包,起步價超過5萬元人民幣,最貴的一款超過30萬元,被網友戲稱為「拎著一輛奧迪在手上」。但Hermes告訴你物有所值,因為Birkin每一針每一線都由手工縫制;縫制皮包採用的「馬鞍針法」是來自100年前為皇家縫制奢華馬鞍的技術,這絕非其他人可以輕易掌握的,也是公司最為珍視的「知識產權」;以鱷魚皮質地的Birkin為例,這個售價基本超過10萬元的手袋標準的選材方式是,從200多張鱷魚皮中精選出最柔軟最光滑的那一部分進行生產;而且,如果足夠幸運能夠列入排期訂購名單的話,客戶少則半年多則三五年才能取到貨,雖然一個熟練工人用18個小時就能製成一隻Birkin。
所以,多年來Birkin都位於eBay「熱門求購」的榜首位置,不但二手熱賣,賣出時還能收回購買時的全部「投資」,以至於《Sex and the City》的編劇借劇中人物莎曼薩之口說出了廣大女同胞的悠悠心聲: 「當我擁有Birkin的那一天,就是我真正出人頭地的一刻。」
此外,店鋪的設計和選址也是保衛奢侈品牌地位的最明顯手段。15年前,奢侈品牌開始從百貨公司等多品牌模式的第三方零售店擴展到自有商店。除了為店鋪建造吸引眼球的建築,它們遵循百貨公司的經營原則: 你將潛在顧客留在店內的時間越長,他們在那裡花錢的幾率就越大。
作為Gucci在零售店方面的最大投資之一,位於東京銀座商業區的Gucci旗艦店裝飾著華麗的紅木和洞石,店內包括三個手袋部、兩個珠寶部、男裝及女裝部、一間提供Gucci巧克力的咖啡廳、一個藝術館和一個活動大廳。整個店採用「垂直構造」:咖啡廳和長廊置於高處,以鼓勵顧客穿過商店向上走。為了營造高端感覺,Gucci將高端皮包擺在商店入口旁,而將價格較低的帆布包放在二樓。顧客購物時可以利用硬幣托盤、鞋拔和手袋桿。在展示手袋時,會鋪開原料皮墊,而在更衣室則配備了綴有Gucci字母的長衣。購買行為在這里被稱為「銷售儀式」。
業內人士透露,奢侈品牌的店鋪選址有一系列硬指標,包括店鋪周圍的品牌要級別統一,頂級酒店環繞、便利及充足的車位和高級餐廳相鄰等等。
店鋪對於品牌如此重要,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出一個特殊的「大品牌」寶姿(Ports)。盡管寶姿是加拿大人盧克-塔納貝(Luke Tanabe)於1961年創建,但在1989年塔納比退休後就被香港人買下,並且在1993年悄悄把中國作為製造及零售基地。但在AC尼爾森為《世界時裝之苑》雜志所進行的讀者調查中,寶姿在讀者未來12個月內希望購買的國際時裝品牌中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才分別是Chanel和Gucci。
專家認為,寶姿已經在中國奢侈品服飾市場上具有了先入為主的優勢。但是,寶姿的廣告預算只有5%,大部分宣傳重心被投入到零售門店地址的選擇上,顯著特色就是要引起人們內心對品牌的回憶。如今,寶姿在全球擁有370多家門店,其中305家設在中國。這些店設在人流眾多的地方,也要接近那些產生觀點和印象的機構,比如學校旁邊。
「很多時候,我們開設一家門店,年輕女孩經過,她們也許還沒到購買我們產品的年齡。她們每天上學,經過我們漂亮的櫥窗,每天她們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從這家店買點什麼……當人們錢還不太多的時候,他們只會購買一兩個品牌的產品,如果你想成為其中的品牌,就最好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寶姿首席執行官陳啟泰說:「毫無疑問,當她們需要第一套面試服裝,甚至已經在事業上站住腳的時候,這就會成為她們首選的服裝品牌。對一個中國女人來說,置辦嫁衣就是她第一個可以在衣服上花大錢的機會,這就是她們的品牌。」
(木琦)
F. lv的企業文化是什麼
企業文化:LV-路易·威登(LouisVuitton)(1821年8月4日—1892年2月27日),法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時尚設計大師之一。他於1854年在巴黎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間皮箱店。
一個世紀之後,「路易·威登」成為箱包和皮具領域的全世界第一品牌,而且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個象徵物。21世紀「路易·威登」這一品牌已經不僅限於設計和出售高檔皮具和箱包,而是成為涉足時裝、飾物、皮鞋、箱包、傳媒、名酒等領域的巨型時尚航母。
LV標志是路易威登創始人路易威登英文名字的縮寫·其意義就是紀念路易威登。
LV品牌文化的內層要素:
1、感情屬性:
情感屬性是從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中來演繹概念。隨著消費者從奢侈品的物質追求更多地轉向精神追求,奢侈品品牌提供的已不僅是一種有形實體,更是超越實體的帶有精神因素和強烈感情作用的東西。
LV在更深層次上是對人們情感訴求的表達,它反映了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消費觀念。品牌奢侈商品無不反映了一種生活方式及其觀念。
2、文化傳統:
路易·威登本身所蘊涵的品牌文化,它能讓我們體會到舒適、高貴、典雅、自信等感受,也許這些感受未必具有實在的功能。
但因為路易·威登長期形成的品牌定位,使我們在某種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有了這些感受,它作為一個百年品牌,有著很深的法國文化烙印,所以它代表了一種自由浪漫、高貴典雅的社會文化,這種文化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具有很強的傳播力、滲透力和親和力
3、個性形象:
LV這個百年品牌崇尚精緻舒適的「旅行哲學」,路易威登所代表的精神正是個性和魅力所在,它的個性便體現在它走過的百年歷史上,體現在它特有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在它的LV字母字母組合圖案上,她體現在它高貴,典雅的氣質上。
歷年來,LV推出了多項經典設計。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LV已經成為世界精典皮具的象徵之一。
(6)lv宣傳什麼擴展閱讀
LV品牌的來歷:
1837年,16歲的LouisVuitton離鄉背井,到巴黎為貴族收拾行裝。
1852年,拿破崙三世登基,LouisVuitton被選為皇後的御用捆工,從此涉足上流社會。
1852年,路易·威登革命性地創制了平頂皮衣箱,並在巴黎開了第一間店鋪。
就像今天一樣,他的設計很快便被抄襲,平頂方形衣箱成為潮流。
他於1854年在巴黎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間皮箱店。
一個世紀之後,「路易·威登」成為箱包和皮具領域的全世界第一品牌,而且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個象徵物。
其品牌價值如同國人心中的茅台酒一樣。
G. lv如何做到吸引人心
1.質量過硬所以吸引了各種類型的顧客
辛苦攢錢買包型
月收入不高也不低 買個奢侈品包包還是需要攢錢的人 當然不希望一萬塊錢的包包買回來像Prada那樣用幾個月就壞了 買一個LV可以用很久
2.實用性
實用性頗高 重量適中 能裝 除了幾個特殊的mini款外 包的開口一半很正常(alarm bb除外)不會像lady dior一樣開口小到難以拿取物件
3.品牌效應
LV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奢侈品包包品牌
H. 什麼是DM廣告什麼是LV廣告
DM是英文Direct mail 的縮來寫,意為快訊商品廣告源,通常由8開或16開廣告紙正反面彩色印刷而成,通常採取郵寄、定點派發、選擇性派送到消費者住處等多種方式廣為宣傳,是企業重要的促銷方式之一。
美國直郵及直銷協會(DM/MA)對DM的定義如下:"對廣告主所選定的對象,將印就的印刷品,用郵寄的方法傳達廣告主所要傳達的信息的一種手段。"
DM除了用郵寄以外,還可以藉助於其他媒介,如傳真、雜志、電視、電話、電子郵件及直銷網路、櫃台散發、專人送達、來函索取、隨商品包裝發出等。
DM與其他媒介的最大區別在於: DM可以直接將廣告信息傳送給真正的受眾,而其他廣告媒體形式只能將廣告信息籠統地傳遞給所有受眾,而不管受眾是否是廣告信息的真正受眾。
I. LV是賣什麼的
買箱包和皮具的
LV: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1821年8月4日—1892年2月27日),法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時尚設計大師之一。他於1854年在巴黎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間皮箱店。一個世紀之後,「路易·威登」成為箱包和皮具領域的全世界第一品牌,並且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個象徵物。如今「路易·威登」這一品牌已經不僅限於設計和出售高檔皮具和箱包,而是成為涉足時裝、飾物、皮鞋、箱包、傳媒、名酒等領域的巨型時尚航母。
早期 (1854-1892)
「路易·威登」作為一個品牌迎來巨大成功是在其創始人離世之後,盡管在路易·威登在世的時候,這一品牌的發展已經富有傳奇色彩。路易·威登在世的時候曾經設計並推出過一款皮箱,名為「Gris Trianon」。這款皮箱重量很輕,外表以灰色帆布裝飾。這款皮箱推出之後,很快受到拿破崙三世的妻子歐仁妮皇後的青睞。1854年,路易·威登娶了同為33歲的艾米莉·克勒芒斯·巴利沃為妻。三年之後,路易和艾米莉的兒子喬治·威登出生。
1860年,為了適應越來越強烈的市場需求,路易將他的工廠由巴黎遷移至阿斯涅爾。1867年,路易·威登在世界博覽會上贏得一枚銅質獎章,這使得原本就已經受歡迎的「路易·威登」品牌更加聲名大噪,並且其影響力開始超出法國,成為國際知名品牌。1869年,埃及帕夏(總督)伊斯梅爾訂購了一套路易·威登的皮箱;1877年,俄國皇儲尼古拉也訂購了一套;西班牙國王阿爾封斯十二世也曾專門訂購路易·威登的皮箱。
1871年,路易·威登再次遷移至斯格裡布大街1號。路易·威登將帆布用於裝飾皮箱表面是非常高明的,因為它可以有效的保護箱內物品不被偷竊,然而這種設計風格也非常容易被人仿效和剽竊。1872年,路易·威登開始大規模改進這種風格,包括自創了一種風格獨特的帆布。這種新的帆布的顏色為褐紅相間,被稱為「有斑紋的帆布」。這一設計再次獲得巨大成功,然而很快又再次被人剽竊,贗品大行其道。
路易·威登的皮具仍然銷售火爆。在事業節節高升的同時,路易·威登的家庭也發生了許多變化。1880年,他的兒子喬治和約瑟芬·帕特萊爾結婚。在他們的婚禮當天,老路易將位於斯格裡布大街的總店正式移交給喬治。三年之後,喬治的兒子賈斯通-路易·威登出生。
1885年,路易·威登在倫敦開了第一家海外分店。1888年,喬治·威登推出威登皮箱的新設計。他將箱子的表面設計成西洋跳棋棋盤風格,顏色則是棕色和栗色相間。此外,在皮箱上還印有「路易·威登品牌驗證」的標示。即使如此,這一新設計還是被人大量仿製。在1889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上,這一產品為路易·威登公司贏得了金獎。
1892年,路易·威登開始推出手提包產品,並發行了第一份包含皮箱、手提包和床具的產品名錄。同年2月27日,老路易在家中去世,他的兒子喬治正式成為路易·威登公司繼承人。
黃金時期 (1893-1936)
老路易去世之後,喬治將路易·威登打造為一個享譽世界的品牌。1893年,喬治在美國芝加哥的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了路易·威登的產品,從此這一品牌正式登陸美國。此後,喬治一直致力於提高品牌的國際知名度。1894年,他出版了新書《旅程》。
1896年,路易·威登正式推出了具有品牌標示功能的帆布設計,被稱為「字母組合帆布」,因為這款帆布在風格上應用了大量具有象徵含義的符號以及路易·威登的標示「LV」。隨後,喬治再次遠赴美國,游歷紐約、費城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推行路易·威登品牌。
在世紀之交的1900年,喬治被授權組織和設計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旅行用品及皮具」板塊。1901年,路易·威登公司正式推出「汽船手提包」,這是一款體積非常小巧的手提包,可以置於路易·威登皮箱之中。
1904年,喬治擔任聖路易世界博覽會主席一職。同年,路易·威登公司推出一系列新的皮箱設計,增加了皮箱內部的儲物單元,用於放置香水、服裝以及其他物品。
1906年,喬治的兒子賈斯通-路易迎娶芮妮·維爾賽。同年,路易·威登推出車用皮箱。
1914年,位於香榭麗舍大街的路易·威登大廈竣工。當時,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皮具銷售中心。在一戰爆發之前,路易·威登在紐約、孟買、華盛頓、倫敦、亞歷山大、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的分公司紛紛開張。
1924年,名為「Keepall」的新箱包正式面世。這款箱包引領了輕型防水旅行式箱包的時尚。它適合短途旅行,因為只能存放少量必要物品。
1929年,即品牌誕生75周年,路易·威登推出一款化妝包,並以「獻給歌劇演員瑪瑟·舍納爾」為名面世。這款設計主要用於存放女性化妝用品,包括香水、鏡子、粉盒等物品。
1931年,路易·威登開始推出具有異域色彩的設計,包括鱷魚皮手包、大象皮手包等。這些設計在殖民展覽會上大放異彩。
1932年,路易·威登推出「Nóe bag」。這款箱包的主要消費者是香檳酒的釀造者,用於裝載和保存香檳酒。
1933年,路易·威登運動型箱包問世。
1936年,喬治·威登去世,標志著路易·威登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結束。喬治·威登總共設計並推出了超過700款新產品,絕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喬治去世後,他的兒子賈斯通-路易·威登繼承了家業。
向現代企業過渡 (1937至今)
1946年,為了抵制戰後經濟蕭條的局面,路易·威登開始超越箱包設計一行,向其他領域投資。
1951年,路易·威登為法國總統奧里奧爾的美國之行提供了全部旅行物品。
1959年,帆布工業技術的改革為箱包生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原料,路易·威登再次推出一系列「字母組合」風格的帆布箱包。
從1959年到1965年,每年都有25款,總計175款新產品問世。
1968年,路易·威登在日本東京設立銷售中心。
1969年,賈斯通-路易·威登去世。
1977年,路易·威登在沙烏地阿拉伯開設分公司。
1978年,路易·威登在日本的東京和大阪開設分店。
1983年,路易·威登與美洲杯劃艇比賽合作,創立了「路易·威登杯劃艇賽」。在路易·威登杯劃艇賽中,經過淘汰賽而勝出的選手與前一年美洲杯的冠軍選手比賽定勝負。同年路易·威登在台灣台北開設第一間分店。
1984年,路易·威登在漢城開設分店。
1985年,「Epi皮具」系列產品問世。
1987年,路易·威登公司和大名鼎鼎的軒尼詩公司合並組成「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Moët Hennessy - Louis Vuitton, LVMH Group),正式成為跨越名包、名酒的奢華時尚品牌。
1988年,冠名路易·威登的年度汽車錦標賽在巴黎舉行。
1992年,路易·威登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分店。
1993年,LVMH推出「Yaiga」系列箱包,為黑色真皮設計,主要針對男性消費者。
1996年是「字母組合」系列帆布箱包誕生一百周年紀念,LVMH開始為自己旗下風格各異的設計師大力宣傳。
1997年,LVMH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鋼筆設計。
1998年,美國著名設計師馬克·雅各布斯加盟路易·威登,他主持設計了「字母組合清漆系列」皮包。同年,LVMH推出了自己編寫的全球主要城市旅行手冊。
2001年,路易·威登推出「塗鴉系列」箱包,其著名的「魅力手鐲」也於同年面世。
2002年,LVMH正式推出一系列手錶設計。
2003年,日本著名畫家村上隆和路易·威登的首席設計師馬克·雅各布斯合作推出了限量珍藏版的「櫻花」系列,以色彩絢爛而著稱。
2004年,路易·威登在世界四大城市巴黎、紐約、東京及香港慶祝成立150周年。
2005年,巴黎旗艦店在重新裝修後,於10月9日傍晚6時重新開幕,並於於同日於Petit Palais舉行時裝表演,亦有開幕慶祝派對,邀請世界各地的嘉賓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