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崗巴縣宣傳

崗巴縣宣傳

發布時間:2021-11-25 17:33:27

A. 孔繁森在西藏工作做出的貢獻

進藏以後,原定孔繁森擔任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當地黨委考慮到他年輕能幹,徵求本人的意見後,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的3年間,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訪貧問苦,和當地群眾一起收割、打場,干農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調回山東,先後任莘縣縣委副書記、行署辦公室副主任、地區林業局長、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等職。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小學,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葯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是性命交關。

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實際情況,他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外出時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們餓了就吃口風乾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旅途中雖然艱苦,孔繁森卻充滿樂觀,並風趣地對隨行人員說:「快嘗嘗,這是上等的礦泉水,高原沒有污染,等我們開發出來了,讓外國人花美元來買!」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他為了制定把阿里地區的經濟帶上新台階的規劃,准備在最有潛力的邊貿、旅遊等方面下功夫。為此,他帶領有關部門,親自到新疆塔城進行邊貿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B. 新時期優秀黨員有哪些人

今年是中組部的老領導、紅軍老大姐曾志同志誕辰100周年,我們懷著十分崇敬和懷念的心情,追思她為黨和人民事業英勇戰斗、無私奉獻的一生,緬懷她為黨的組織工作做出的突出貢獻,學習她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風范。(2011年4月6日,中國組織人事報)
曾志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黨組織戰線傑出的領導者。1911年4月,曾志同志出生於湖南宜章縣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大革命時期她投身革命參加了湘南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斗爭,她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涌現的一大批英雄兒女中的傑出代表,是革命女性中的典範之一。
曾志同志15歲入黨,面對黨旗她立下誓言:從今以後,我生為黨的人,死為黨的鬼!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永不叛黨!這句忠心耿耿的入黨誓詞,曾志同志並沒有隻是說說而已,她的一生深刻的證明了他對黨的忠誠,對黨的熱愛,盡管期間受過黨的處分,被冤枉和受過委屈,但是她依然堅持自己當初的誓詞,捨身為黨工作。
作為新時期的年輕黨員,我們要深切的緬懷曾志同志,學習她對黨的忠心耿耿,堅貞不渝的堅定信念;我們要把為黨奉獻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始終不渝地貫徹落實新時期的科學發展觀,努力學習當代科學理論,為今後的黨政工作做好鋪墊;我們要學習她勇於斗爭的革命精神,大力弘揚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學習她謙虛謹慎、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勤政廉潔,求真務實,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曾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奉獻的一生。我們當代的年輕黨員要把她一心追隨黨、一生熱愛黨、一貫忠於黨、一切獻給黨的實踐理論熟記於心,爭當新時期里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楷模、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C. 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的簡介(重要事跡)

雷鋒(1940~1962)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湖南望城縣人。1949年參加兒童團,擔任兒童團長。1954年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1956年在鄉人民政府當通訊員。不久,調到中共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工作模範。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1962年8月因公殉職。
焦裕祿山東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於貧農家庭,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本縣區武裝部工作。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隨軍離開山東,到河南尉氏縣工作。1953年到1962年,焦裕祿在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擔任車間主任、科長。1962年12月,焦裕祿被調到蘭考縣先後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
孔繁森(1944-1994年),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應征入伍,1966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復員回到聊城,先後任聊城技工學校革委會副主任,共青團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79年4月,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專員的孔繁森二離桑梓,任拉薩市副市長。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滿,由於工作需要,自治區黨委希望他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

D. 有關孔繁森的資料

孔繁森(1944-1994年),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應征入伍,1966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復員回到聊城,先後任聊城技工學校革委會副主任,共青團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79年4月,孔繁森告別年逾古稀的老母、體弱多病的妻子和三個尚處幼年的孩子,首離桑梓,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專員的孔繁森二離桑梓,任拉薩市副市長。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滿,由於工作需要,自治區黨委希望他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他又一次舍「小家」顧「大家」,留了下來,到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行程8萬多公里,跑遍了全區106個鄉中的98個,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尋求阿里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振興之路。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

E. 孔繁森的事跡簡介

1979年,他告別母親、妻子和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間,他經常深入鄉村、牧區與群眾一起干農活、修水利。

1988年,他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敬老院和養老院,為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給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領養了地震災區的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並隱姓埋名先後3次為他們獻血。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5)崗巴縣宣傳擴展閱讀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F. 崗巴縣龍中鄉的國措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小康的

從農村的坑窪到平坦整潔的水泥路,從以前與人畜隔離的凌亂農舍,到規范化的繁育基地,從年收入不足1萬元的村集體到年收入40萬元的村集體,從擁有自己的牲畜的外來務工人員的“落後村莊”,到每個人都在爭相在外面工作並想致富的先進村莊,這就是崗巴縣龍中鄉的國措村。

國措村位於204省道沿線,距甘巴縣17公里

一個月之內,村民爭先恐後地從家中送走了羔羊,國措村成功建成了國措村養羊專業合作社,成為縣內第三大養羊場,擁有3200多隻羊,成為第一個短期育肥基地,為了賣出好價錢,國措村兩個委員會與河南雙匯等知名企業和個人簽訂了銷售協議,收入可超過12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和市委第一書記從口袋裡掏出一萬多元,大膽地嘗試在高原上養鴨,建立鴨繁殖基地,並動員該村的備案和登記的貧困人口參加,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操作,利潤8000多萬元,為了幫助村裡的貧困家庭,他們已經注冊並登記了在附近的工作,實現了全體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目標。

G. 孔繁森事跡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編輯於 2012-07-18
查看全部2個回答
1條評論
AY菡萏贊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孔繁森事跡簡介
1979年,他告別母親、妻子和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間,他經常深入鄉村、牧區與群眾一起干農活、修水利。 1988年,他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敬老院和養老院,為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給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領養了地震災區的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並隱姓埋名先後3次為他們獻血。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7)崗巴縣宣傳擴展閱讀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參考資料:網路-孔繁森
7贊·2,856瀏覽2018-10-28
孔繁森的事跡
孔繁森(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這是一個多義詞,點擊查看更多義項 網路名片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中文名:孔繁森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聊城堂邑五里墩村 出生日期:1944年7月 逝世日期:1994年11月29日 職業:領導幹部 畢業院校:聊城技校 信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模範共產黨員,優秀領導幹部 祖先:孔子 人物概述 簡介 孔繁森,出生於1944年7月,死於1994年11月29日,山東聊城人。1961年,17歲的孔繁森光榮參軍,在部隊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他從部隊復員後,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並寫下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組織上認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經驗,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進藏後,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到任僅4個月的時間,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3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助群眾解決飲水問題;了解到農牧區缺醫少葯的情況後,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工作之餘就給農牧民群眾認真地聽診、把脈、發葯、打針,直到小葯箱空了為止。這表現出孔繁森心甘情願為人民服務。
29贊·533瀏覽2017-12-15
介紹孔繁森的事跡(簡略)
孔繁森,1944年出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幹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進藏以後,原定孔繁森擔任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當地黨委考慮到他年輕能幹,徵求本人的意見後,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的3年間,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訪貧問苦,和當地群眾一起收割、打場,干農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調回山東,先後任莘縣縣委副書記、行署辦公室副主任、地區林業局長、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等職。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小學,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葯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是性命交關。
9贊·10,022瀏覽
孔繁森的故事
1、收養孤兒 1992年,拉薩市黑竹、工卡等縣發生地震,任拉薩市副市長的孔繁森趕赴災區。在那裡,他收養了12歲、7歲和5歲的三個孤兒曲尼、曲印和貢桑。 孔繁森將他們帶回拉薩,照管他們的生活,教他們讀書識字,夜裡孔繁森就同孩子們擠在一張大床上睡覺。年幼的孩子常在夜裡尿床,他就不厭其煩地洗換床單。 節假日只要有空,他說帶上他們逛公園,逛商店,給他們買衣物。孔繁森雖然是副市長,但他每次下鄉去,總要帶些自已的錢給生活困難的鄉親,往往一月剛過半,工資就花光了。 有時連伙食費也不夠交。他自己經常吃榨菜拌飯,卻不願讓孩子和他一樣受罪,錢不夠怎麼辦?孔繁森就獻血換錢來給孩子添補營養。市長格桑頓珠見孔繁森負擔太重,領走了曲尼。 2、一個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的人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進藏,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親、三個幼小的孩子和體弱多病的妻子都讓他牽腸掛肚。 但是孔繁森想著黨和人民需要自己,總要有人去,於是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期盼能為藏族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崗巴工作三年,全縣的鄉村、牧區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他與當地的藏族人民也培養了深厚的感情。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進藏,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 任職期間,他為了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將全市8個縣區的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鄉辦、村辦小學都跑遍了。在他和全市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 1992年7月,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了里氏6.5級地震,孔繁森率工作組在羊日崗鄉地震廢墟上發現了三個失去父母的孤兒,他們是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只有5歲的貢桑。 他向鄉幹部提出撫養要求,並把孩子帶回拉薩。看到他實在忙但是來,另一個藏族幹部收養了大一點的曲尼。上個世紀90年代,孔繁森每月工資收入也就一千多元。 其中在老家聊城的是四百多元,在西藏領的補貼是六百元。但是他在那裡收養了孤兒,生活一下就更加拮據了,但他從沒向組織上伸過手。每月發工資都是先拿出三個信封。 分出曲印、貢桑的(他收養的孤兒),兩個孤寡老人的,然後才是自己的生活費。援藏十年,孔繁森總是把自己的錢用來接濟別人,搭上工資還不夠,甚至把家屬在農村賣棉花、賣糧食的錢。 都花在藏族老人、孩子身上。往往剛過半個月,工資就已經所剩無幾,有時連向食堂交伙食費的錢都不夠,自己經常白飯就榨菜,開水泡方便麵。 花七十六塊錢買的西裝,從內地穿到西藏,始終捨不得丟。時任國防部長的遲浩田將軍到他宿舍,竟然找不到一塊香皂。 3、藏族農民向孔繁森敬獻青稞酒 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實際狀況,他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 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外出時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們餓了就吃口風乾的牛羊肉。 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旅途中雖然艱苦,孔繁森卻充滿樂觀,並風趣地對隨行人員說:「快嘗嘗,這是上等的礦泉水,高原沒有污染,等我們開發出來了,讓外國人花美元來買!」 4、兩袖清風 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是一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乾部。這位模範幹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由於生活拮據,他到血庫要求獻血。 在外人眼裡,一個共產黨的中高級幹部生活如此清貧真難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親,去的路費由自己籌措。由於看病,妻子將返程的路費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 他東挪西借才勉強湊了500元,而回程機票當時是每個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讓丈夫為難,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濟南後,他妻子去看上大學的女兒。 女兒一見面就對媽媽說:「學校讓交學雜費,我寫信給爸爸,爸爸讓我跟您要。」他妻子一聽,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自己身上剩下的錢。 連回家鄉聊城的車票還不夠,哪裡還有錢給女兒交學費。孔繁森把工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幫忙有困難的群眾,平時根本就沒有攢下幾個錢。 他給群眾買葯,扶貧濟困時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錢,多則上千元。他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 5、進藏工作 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組織上認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經驗,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進藏後,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 到任僅4個月的時間,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3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 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助群眾解決飲水問題;了解到農牧區缺醫少葯的情況後,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 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工作之餘就給農牧民群眾認真地聽診、把脈、發葯、打針,直到小葯箱空了為止。這表現出孔繁森心甘情願為人民服務。
41贊·1,848瀏覽2019-03-19
孔繁森的事跡簡介
1979年,他告別母親、妻子和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間,他經常深入鄉村、牧區與群眾一起干農活、修水利。 1988年,他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敬老院和養老院,為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給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領養了地震災區的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並隱姓埋名先後3次為他們獻血。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7)崗巴縣宣傳擴展閱讀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孫。他18歲參軍,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孔繁森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式的好乾部、時代先鋒、領導幹部的楷模、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參考資料:網路-孔繁森
301贊·109,940瀏覽2019-08-10
辭職後養老金可以斷交多久
養老保險是不會作廢的,可累計計算,每個參保人員都有自己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此個人賬戶是可以終身記錄個
23條回答·2,376人在看
本科報考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嗎?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相應條件
8條回答·369人在看
偷拍、偷錄的視聽資料,可以作為證據嗎?
河北劉律師
做好法律科普
關注
86,446播放
為什麼說水瓶座女生最渣?
水瓶座女渣只是個表象,實際上水瓶座女生容易受外界誘惑,總想要最好的愛情。水瓶座女生真的特別懂男人的心
69條回答·4,295人在看
在公司做了一個月,現在不想做了,公司說離職申請要滿一個月才可以放我走,我現在就不想幹了,怎麼辦?
必須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
13條回答·1,183人在看
想提升學歷有什麼辦法?
想提升學歷的辦法:自考專升本、成教專升本、網路教育專升本1、自考專升本:適合人群:基礎好,有足夠的學
25條回答·476人在看
周迅在《如懿傳》中的表現到底怎麼樣?
《如懿傳》播出後,關於周迅的爭議一直不斷。看完前兩集,一些人開起了周迅的玩笑,因為周迅演的是16歲的
28條回答·1,599人在看
現在當女兵需要什麼條件?
易書科技
致力於圖書出版、影視IP
關注
162,759播放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一次北伐,當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諸葛亮沒有內憂,就以趙雲,鄧芝
149條回答·2,615人在看
辭職不批怎麼處理
29條回答·834人在看
正在載入

H. 介紹孔繁森的事跡(簡略)

孔繁森,1944年出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幹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進藏以後,原定孔繁森擔任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當地黨委考慮到他年輕能幹,徵求本人的意見後,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的3年間,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訪貧問苦,和當地群眾一起收割、打場,干農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調回山東,先後任莘縣縣委副書記、行署辦公室副主任、地區林業局長、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等職。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小學,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葯,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葯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是性命交關。

閱讀全文

與崗巴縣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組合中企業可控因素 瀏覽:244
教師交流培訓方案 瀏覽:310
品牌校園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665
市場營銷綜合實訓結果 瀏覽:24
石家莊新媒體市場營銷學專科 瀏覽:65
社會市場營銷的市場觀念要求 瀏覽:995
醫療器械培訓環節服務方案 瀏覽:73
平利縣電子商務脫貧 瀏覽:495
對口幫扶農業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955
門店在開展促銷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 瀏覽:964
古鎮端午節營銷推廣方案活動 瀏覽:346
市場營銷學03章在線測試 瀏覽:61
市場營銷基礎會計試題答案 瀏覽:315
2016醫葯電話營銷方案 瀏覽:274
五種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455
葯品營銷策劃方案附件 瀏覽:974
山東微信營銷公司 瀏覽:876
廣東電子商務行業協會 瀏覽:421
種植專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869
小學炊事員培訓方案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