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肝炎有什麼症狀吃什麼葯比較好
有效治療的目標是:①抑制病毒復制和清除病毒;②減輕症狀;③減輕炎症,改善肝功能;④預防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⑤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目前有很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包括抗病毒葯、免疫調節、細胞因子、抗纖維化、反義寡核苷酸、核酶等。治療有效的定義為,用非PCR技術檢測,HBV DNA從血中持久清除,HBeAg陰轉、出現抗HBe,ALT值降至正常。當感染由復制期轉為整合期時,通常的結局是緩解而非治癒。在美國,干擾素和拉米夫定是目前唯一批准用於治療乙肝的葯物。 干擾素 最近一項15個研究的薈萃分析,評價了干擾素的療效。與未治療的對照組相比,HBsAg陰轉率高6%,HBeAg陰轉率高21%。HBV DNA陰轉率為20%(檢測閾為1.5~30.0pg/ml或50~100萬拷貝/ml)。如用PCR檢測,則HBV DNA陰轉率將降低。干擾素每日5MU或10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是較好的治療方案。治療有效的預測因子是治療前病毒負荷量低(HBV DNA<100pg/ml或<3300萬拷貝/ml)、ALT高(大於正常上限的3倍)、肝臟有活動性壞死性炎症(包括胞漿HBcAg陽性)和HIV陰性。 大劑量干擾素比小劑量更有效,但副作用也增加。治療6個月不比3個月更有效,盡管幹擾素治療4或6個月,HBsAg陰轉率顯著增高。女性療效比男性好,中國病人有效率較低。在肝硬化病人中,病情較嚴重者(Child-Pugh B或C級者)療效差。 核苷與核苷酸類似物 包括拉米夫定、泛昔洛韋、阿地福韋、dipivoxil和洛布卡韋。它們可抑制HBV DNA的復制。在大規模、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病人口服拉米夫定100mg/日,共12個月,有16%~32%的患者HBeAg陰轉,HBV DNA減少至<1.5pg/ml或<50萬拷貝/ml,而對照組的有效率僅為6%。大多數病人的肝組織學有改善。6~18個月的持久有效率>80%。如延長拉米夫定治療時間(>6個月),有15%~30%的病人HBV YMDD位點出現突變,這導致拉米夫定療效下降。對拉米夫定有效的最好預測因子是基線ALT水平高於正常值上限兩倍,而ALT正常患者的療效並不比對照組好。HBV DNA水平不是HBeAg陰轉的預測因子,治療20周內病人HBV DNA降至1萬拷貝/ml以下者,有效的可能性較大。最佳劑量為100mg/日,盡管較大劑量(300mg/日)可使HBV DNA下降更快,但是治療3~6個月後,HBV DNA清除率和HBeAg陰轉率相似。一項亞洲的研究顯示,延長拉米夫定的療程至3年,可使HBeAg陰轉率升至65%。 聯合治療 在近期的一些研究中,干擾素(10MU)每周3次,共16周,加拉米夫定每日100mg,24周,有效率達29%;與之相比,單用一種葯的有效率為18%~19%,但差異無統計學顯著性。 反義寡脫氧核苷酸和核酶 反義寡脫氧核苷酸通過在HBV DNA的正反義兩鏈之間形成雜交,而阻斷基因的表達。在最近一項研究中,反義寡脫氧核苷酸使Pekin鴨DHBV的復制與基因表達受到長期抑制。核酶代表抑制病毒復制的另一種分子機制,它們是反義寡脫氧核苷酸催化劑,後者能在特定位點切割RNA。 免疫調節 急性HBV感染的臨床轉歸依賴於宿主抗病毒反應的質量和強度,確切地說,感染肝細胞內的HBV可能是被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清除的,其可能機制為:①抗原活化CTL直接殺死HBV,並導致感染肝細胞破壞;②CTL分泌細胞因子(IFN-γ和TNF-α)通過非細胞溶解方式清除HBV導致病毒破壞(不破壞肝細胞),通過抑制病毒復制和基因表達清除大量肝細胞內的HBV。耐受是病毒特異性的而非普遍的免疫抑制。許多實驗研究提示CD8+、MHC Ⅰ型CTL能從感染的細胞中清除病毒。因此,可用T細胞HBeAg抗原決定簇疫苗治療慢性HBV感染者。 胸腺素α-1可增加內源性IFN-α和γ水平,同時也增高IL-2,它還可增加IL-2受體的表達,增強CD3、CD4、CD8和NK細胞的增殖與活性。在感染HBV的鴨肝細胞,胸腺素α-1似乎可減少病毒的復制,特別在病毒蛋白表達水平。其安全性很好,但需皮下注射。綜合4項研究結果表明,183例患者治療6個月(1.6mg每周2次)後36%的病人HBeAg和HBV DNA轉陰,ALT降至正常。相比之下,111例未治療對照組病人僅19%的病人有效。 慎重就醫選葯 目前國內外治療肝炎,在葯物的選擇方面,大全上包括三個方面,:(1)抗病毒方面的葯物;(2)免疫調節劑:(3)促進肝細胞修復再生的葯物。 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葯物種類品種繁多,估計全國用於治療肝炎的葯物(包括護肝葯、抗病毒葯和調節免疫功能的葯物)可達七百餘種。在保護肝功能,阻止肝細胞進一步壞死的治療葯物,進展還是比較顯著的。如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在60-70年代高達80%,而在80-90年代的病死率已降至40%左右,說明在阻止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的措施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但至今尚無一種能根治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葯物。然而各種媒體對肝炎治療的宣傳言過其實,說什麼"肝炎可以根治","**葯物對肝炎療效最佳"等違反科學規律,語言荒誕離奇的廣告宣傳屢見不鮮,諸如自稱是"轉陰王","肝炎剋星","乙肝難關已被突破","大三陽全部轉陰","解決了我國億萬肝炎患者的燃眉之急"等。 近來,有不少的肝炎專家呼籲,要有正確的媒體宣傳,不要誤導病人上當受騙。並指出,乙肝的治療目的不是各種病毒標志物陰轉,而是阻止肝炎向慢性化及纖維化發展。目前還沒有一種"神葯"消滅乙肝病毒傳播,也沒有規定將乙肝病毒標記轉陰作為療效標准。上面講過,病毒肝炎,特別是慢性肝炎的治療葯物雖然很多,但至今尚無一種葯物能根治乙肝病毒。基於這一原因,筆者認為,凡乙肝"大三陽"、"小三陽"、"1.5陽"者或有的伴有輕度轉氨酶升高,以及丙肝轉氨酶輕度升高患者,不要到處求那些"轉陰王"之類的人物。我們的對策是:要把著眼點放在基礎治療上,即適當的休息,保持樂觀的情緒,合理的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選擇適當的保健食品,對保護肝功能,阻止肝炎的慢性化及纖維化上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對於那些較重的肝炎患者,最好能住院進行系統治療
❷ 乙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稱HBV)引起的,HBV存在於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經、乳汁及淚液等分泌物中。與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期時病人的上述體液及分泌物接觸後,HBV進入血液中即可傳染上乙型肝炎。 HBV進入血液的主要途徑: ①母嬰垂直傳播:我國現有HBsAg陽性者約1.4億人,其中85%通過母嬰傳播。垂直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蔓延和高發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數為父嬰傳播者。母嬰傳播主要是通過產道感染或宮內感染。 ②血液或血製品傳播:被HBV污染的血製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輸給受血者,多數會發生輸血後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腎透析時也會感染HBV。 ③醫源性傳播:被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如手術刀、牙鑽、內窺鏡、腹腔鏡等)均可傳播HBV。 ④家庭內密切接觸:主要指性接觸、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如同用一個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過破損粘膜進入密切接觸者的體內。 ⑤公共場所、理發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傳染HBV。 預防措施 首先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國內十分重視,自80年代起HBsAg陽性孕婦出生的嬰兒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過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嬰兒HBsAg攜帶者從9.8%降至0.5%。因而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不久將來HBsAg 攜帶者將會明顯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預防。其次嚴格篩選獻血員,確保醫用血液及血製品不被污染。 最後要加強對乙肝病人的治療,慢性活動性乙肝首選α-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應加強衛生常識普及宣傳,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通過上述各種措施,相信不久的將來,乙肝病人將大大大減少。 消滅乙肝關鍵在於預防,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概括起來有二個方面: 經血傳染:如輸入全血、血漿、血清或其它血製品。在熱帶、副熱帶的蚊蟲以及各種吸血昆蟲,可能會傳播乙肝病毒。 母嬰傳播:孕婦是乙肝帶原者,通過產道直接傳染給新生兒。 體液傳播:如醫療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後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引起傳染。性接觸的傳播。與乙肝患者或帶原者長期密切接觸如:唾液、尿液、血液、膽汁及乳汁均會造成污染而傳染乙肝。 <a href=" http://www.wy120.com/00news/content.aspx?data=health&id=759 " target="_blank"> http://www.wy120.com/00news/content.aspx?data=health&id=759</a > <a href="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5-03/02/content_2637863.htm" target="_blank">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5-03/02/content_2637863.htm</a>
❸ 肝炎怎樣傳染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稱hbv)引起的,hbv存在於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經、乳汁及淚液等分泌物中。與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期時病人的上述體液及分泌物接觸後,hbv進入血液中即可傳染上乙型肝炎。
為什麼乙肝病人發作期傳染性最強?因為發作期的病人,血液中hbv復制(繁殖)明顯,血清學指標表現為alt明顯異常,病毒學指標為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c陽性,俗稱「大三陽」。其中hbeag最具傳染性,如hbeag陽性的血液輸給受血者,或hbeag陽性的血液不慎污染了健康人破損的皮膚,hbv即可通過血液進入體內,經過一段潛伏期後即可出現臨床症狀,如發熱、熱退後厭食、惡心、嘔吐、尿色加深、alt升高等。
hbv通過哪些途徑進入血液中呢?
母嬰垂直傳播:我國現有hbsag陽性者約1.4億人,其中85%通過母嬰傳播。垂直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蔓延和高發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數為父嬰傳播者。母嬰傳播主要是通過產道感染或宮內感染。
血液或血製品傳播:被hbv污染的血製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輸給受血者,多數會發生輸血後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腎透析時也會感染hbv。
醫源性傳播:被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如手術刀、牙鑽、內窺鏡、腹腔鏡等)均可傳播hbv。
家庭內密切接觸:主要指性接觸、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如同用一個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過破損粘膜進入密切接觸者的體內。
公共場所、理發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傳染hbv。
上述這么多的傳播途徑,我們如何來預防呢?
首先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國內十分重視,自80年代起hbsag陽性孕婦出生的嬰兒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過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嬰兒hbsag攜帶者從9.8%降至0.5%。因而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不久將來hbsag攜帶者將會明顯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預防。其次嚴格篩選獻血員,確保醫用血液及血製品不被污染。
最後要加強對乙肝病人的治療,慢性活動性乙肝首選α-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應加強衛生常識普及宣傳,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通過上述各種措施,相信不久的將來,乙肝病人將大大大減少。
丙型肝炎主要是通過輸血傳染的。被含有肝炎病毒的血液或其他體液污染的醫
療器械傳染。如注射針頭、穿刺針、手術刀等,也可以使病毒經皮膚成粘膜進入人
體而造成傳染。另外,針刺、紋身等,著使用了被病毒感染的針頭,消毒不嚴,也
可引起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後大約2-26周發病。急性丙型肝
炎中將近一半患者可發展為慢性肝炎,這種類型的丙型肝炎稱為轉慢型;另一部分
患者可逐漸康復,稱為康復型。
❹ 請問,肝炎病毒攜帶者適宜做那些運動
最好多注意休息
增加營養
增強自身體質
適當鍛煉但不要讓自己有疲勞的感覺
❺ 2012愛肝日是哪一天,有什麼活動嗎
每年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是由衛生部發起的一項旨在提高全民的愛肝、護肝意識的傳宣活動日,在此期間,會在全國進行一次防治肝炎肝病的大規模宣傳和健康教育,使公眾樹立防治肝炎肝病的健康意識,降低乙肝、酒精肝等肝病的發病率。近年來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葯物性肝損害及肝癌等肝病已成為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1)肝病分類
1病毒性肝病:是由多種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
2非病毒性肝病:是由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引起的,酒精肝、脂肪肝、葯物性肝損傷等。
(2) 肝病治療方法
1.西葯:西葯見效較快,目前常用的有水飛薊素,主要用於保護肝細胞,促進肝細胞更新。但副作用較大,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使用時一定要聽從醫生意見。
2.中葯:中葯與西葯相比更安全、副作用小。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軍祥指出,中葯中的柴胡能夠疏肝清熱;板藍根具有解毒、提高免疫的作用,臨床中常用葯物葵花護肝片就含有這些成分,主要用於治療脂肪肝、酒精肝、葯物性肝損傷、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❻ 乙肝的傳播途徑臨床表現和預防措施
乙肝的傳播途徑:母嬰傳播、醫源性傳染、輸血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性傳播
乙肝的臨床表現:
1、急性乙型肝炎:可表現為急性黃疸型和急性無黃疸型。急性黃疸型可有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低熱、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疼痛、尿黃如茶水樣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現一過性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肝區壓痛及叩痛等,而急性無黃疸型多較隱匿,症狀輕,似有輕度乏力、納差、惡心等不適,恢復較快,常常體檢化驗時才被發現。
2、慢性乙型肝炎: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種。
輕度:病情較輕,可反復出現乏力、頭暈、食慾有所減退、厭油、尿黃、肝區不適、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輕觸痛,可有輕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狀、體征缺如。肝功能指標僅1或2項輕度異常。
中度: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居於輕度和重度之間。
重度: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症狀,如乏力、納差、腹脹、尿黃、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反復或持續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3、重型肝炎: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神經、精神症狀(嗜睡、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
4、淤膽型肝炎:黃疸持續不退大於3周,稱為淤膽型肝炎。以肝內淤膽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特殊臨床類型,又稱為毛細膽管炎型肝炎。慢性淤膽型肝炎常在肝硬化基礎上發生,不易消退,常伴γ-谷氨醯轉肽酶、鹼性磷酸酶、總膽汁酸升高。
5、肝炎肝硬化:
①根據肝臟炎症情況分為活動性與靜止性兩型。
活動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動的表現,乏力及消化道症狀明顯,ALT升高,黃疸,白蛋白下降。
靜止性肝硬化:無肝臟炎症活動的表現,症狀輕或無特異性,可有上述體征。
②根據肝組織病理及臨床表現分為代償性肝硬化和失代償性肝硬化。
乙肝的預防措施:
首先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國內十分重視,自80年代起HBsAg陽性孕婦出生的嬰兒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過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嬰兒HBsAg攜帶者從9.8%降至0.5%。因而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不久將來HBsAg 攜帶者將會明顯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預防。其次嚴格篩選獻血員,確保醫用血液及血製品不被污染。
防止血源傳播:不輸入未經嚴格檢驗血液和血製品;不去街頭撥牙、耳垂穿孔、紋身等。醫生、護士打針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防止性傳播:乙型肝炎可以通過性傳播,因此用避孕套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減少感染乙肝的機會。
積極注射乙型肝炎疫苗。這是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兒期接種疫苗以0、1、6個月免疫程序。3針免疫後,可保證15年內不得乙型肝炎。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15年的追蹤,可能保護時間更長,甚至終身受益。
最後要加強對乙肝病人的治療,慢性活動性乙肝首選α-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應加強衛生常識普及宣傳,養成良好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