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白馬寺宣傳片

白馬寺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10-15 06:24:00

❶ 河南白馬寺寫打油詩通知割黃豆,景區展現什麼別樣的風景

河南洛陽是一座古城,在這座古城內,有著很多的名勝古跡,白馬寺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寺廟,白馬寺不僅有著眾多的僧人,還有很多修行的居士在其中。

而白馬寺自身便有上百畝的土地,眼下正到了黃豆收割的季節;於是這座古剎,在旅遊景色上,又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寺廟中有才的僧人,寫出了打油詩的通知,讓全寺廟內除了必要的僧人以外,其餘的僧人全部下到田間地頭收割黃豆。

整首打油詩如下:“今日出坡割黃豆,殿堂齋堂人留夠。全部參與此戰斗,八點之前到地頭。”

白馬寺收豆子這件事情,通過遊客的傳播,也會讓他的名氣更大;而且也更有平易近人的感覺,使得人們會更加喜歡這里。

❷ 洛陽白馬寺英文導游解說詞是什麼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這座一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間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閣和高峭的寶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人。
In henan luoyang, east of a lush forest tall ancient trees stand in, have long a known as "China's first monastery" white horse temple. The 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DuoNian built in MangShan, LuoShui before the temple with it, between the lofty DianGe and high mountains pagoda, attracted a group of and a batch of visitors.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White horse temple is Buddhism was introced into China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by the official first temples. It's construction and history in our country on the famous "yongping sapce" are closely linked. Ming emperor han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of liuzhuang night nangongshan, dream god would put the white light, head of gold around the court house fly. The next day, and for the Buddha's dream that sent envoys to the western regions such as CaiYin, QinJing worship QiuFo method.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CAI 、QIN, and (in this area) Afghanistan parttia met in the area of the purpose was to swim mission (ancient India) and the buddhist monk's leaps, Outlines flange. CAI qin, and then invited Buddha monk to China, and preaching buddhist white horse in buddhist scriptures, upon figure of Buddha, travelling, YuYongPing ten years (67) came to the city of luoyang. Han Ming emperor zhu temple built invoke style. Remember the white horse carry for the work he named "the white horse temple" temple.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From the beginning, the white horse temple in China and a general monastery for temple, the white horse temple and therefor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irthplace of Buddhism in China. The buddhist monk and even foreign name also to the monk at the white horse temple and solution, so considered the "Ming" and "interpretation to source".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White horse temple JianSi, in which several since the waste and rebuild, especially in wu zetian several times to build the largest. White horse temple for ChangFang compound, sits inside the temple of the main building, have TianWangDian, big Buddha hall, big male house, answer the lead of the temple, and LuGe, etc. Will tower Visit the white horse temple, not only can visit those grand, solemn DianGe and vividly, and can see the figure of Buddha of several contains a vivid story history of the scene.

❸ 白馬寺大雄寶殿內有哪三尊佛分別象徵什麼

分別是東方的葯師佛,象徵生命力(太陽從東方出),代表消災延壽。中間是釋迦牟尼佛,象徵修行得道(中午的太陽最亮),最後是阿彌陀佛,象徵往生凈土(日落西山),代表眾生的歸宿在佛國凈土

❹ 一個寺院多種建築風格,國內首個官辦寺院,洛陽白馬寺許願靈嗎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可以認真負責的告訴你許願這種東西更多的是求得內心的一種安慰,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很多時候許願之後,你就會朝著這方面去做,這樣也就會促成願望的實現,但這並不關乎許願這件事本身,而是你自身努力才得到了成功。洛陽白馬寺是一個佛教非常著名的寺廟,相傳在這里許願非常靈驗。

許多人會在這里燒香拜佛,同時這里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攝影地,風景十分優美,文化氣息非常濃厚。當然也有很多來自各地的拜佛信佛教信徒會來這里朝拜,很多民間信奉佛教的人也把這里當做人生的聖地,會來到這里許願、祈福等等。

❺ 給我介紹一下白馬寺的歷史

出洛陽東行十二公里,有一座佛教名剎,在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叢中,隱隱透出崢嶸的殿閣和高聳的寶塔,給人以無限庄嚴、肅穆、神聖之感。這就是我國佛教的發祥地,被稱作「中國第一古剎」的洛陽白馬寺。

它背依雄偉蒼勁的北邙山,面眺歷史上卓有名氣、孕育了古代洛陽文明的洛河。在它的東面三華里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繼繼地殘存在地面上,清晰地勾勒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宏偉輪廓,使人依稀想見東漢洛陽城的豪華風姿。

一千九百多年來,這里時常紅燭高照,青煙繚繞,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殿前禮拜、誦經,在鍾磐木魚聲中,送去了人世間的寒暑春秋。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鼎相肩隨,是人們所公認的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尤以佛教歷史最悠久,在中國的流布最廣,影響也最深。正像世界佛教起源於印度一樣,中國佛教則始傳於洛陽。而洛陽白馬寺又是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發榮滋長的第一座菩提道場。

白馬寺之於中國,正如竹林精舍、只園精舍之於印度。盡管在後世的長時期里,中國佛教派系繁多,剎廟林立,但佛門弟子們一向公尊洛陽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祖庭」者,祖師之庭院也。「釋源」者,釋教(即佛教——為釋迦牟尼所創)之發源地也。

直到今天,白馬寺保存下來的古代碑刻和供器上,都還留有「祖庭」和「釋源」字樣。這就使洛陽白馬寺和其他任何一座佛寺都有所區別,從而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一種獨特的地位。

佛教雖起源於印度,但發展卻在中國。漢魏之後,中國佛法日隆。由河洛至江漢,由繁華京師至偏鄉僻壤,九州起廟,五嶽樹塔,「金剎與靈台比高,廣殿共阿房等壯」,此皆始於漢明帝之創建白馬寺!

佛教不但對中國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還經由中國逐步傳播到越南、朝鮮和日本(以後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等國。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於其他一些因素,以及隨著一些中國人、日本人的進入歐美,佛教在歐美也有所流傳。

所以,實際上對於諸如越、朝、日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佛教來說,白馬寺也是其「祖庭」和「釋源」。

(5)白馬寺宣傳片擴展閱讀:

兩漢之際,古印度的佛教文明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而其在中國傳播和弘揚的第一站便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永平年間,漢明帝降旨於洛陽創建白馬寺,是為佛教在中國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國佛教界尊稱為「釋源」「祖庭」。

《洛陽伽藍記》有雲:「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事物紀原》亦雲:「漢明帝時,自西域以白馬馱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置白馬寺,即僧寺之始也。」

關於白馬寺的創建有一傳說流傳甚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人身長丈六,項有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所夢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天竺(古印度)尋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大月氏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於是邀請二位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熱情歡迎他們的到來,並專門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馬寺」。

❻ 白馬寺裡面沒有佛像,為什麼它可以稱為天下第一廟

洛陽白馬寺,是我國漢地第一座佛教寺院,所以有天下第一寺之說。天下,是當時古人慣用的說法,並非是指全球范圍。白馬寺是有佛像的,正因為佛、法、僧三寶俱全,才能稱為首座寺院。

佛教在我國廣泛傳播之後,各地開始興修寺院,而且多以雕塑(泥質)、雕刻(木質)形式來表現一座寺院的主供佛,如釋迦牟尼、觀音菩薩或文殊菩薩等。與此同時,在我國還興起了在山岩峭壁等處開鑿大型佛像,以弘揚佛法的活動。正是這種大型的立體雕塑、雕刻佛像造型,給我們造成了有關佛像的「片面」認知。

白馬寺在建寺之初只是供奉兩位天竺高僧所攜帶來的佛像,並未進行大型佛像的雕塑、雕刻,但佛像確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今,白馬寺除了中國本院之外,更是辟有印度佛殿苑、泰式佛殿苑等建築等,是全球唯一一座擁有中、印、緬、泰四國風格佛殿的國際化寺院,寺內各種佛像庄嚴雄偉,既是我國重點漢傳佛教寺院,也是一所佛教藝術文化的博物館。

❼ 洛陽白馬寺創建於什麼朝代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這座2000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間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閣和高峭的寶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人。 白馬寺山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台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託著中國佛門弟子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清涼台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贊美道:「香台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濛。」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台,具有古代東方建築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築,布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相傳原為漢明帝劉庄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磚塔,13層,高35米。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白馬寺的石榴漢魏時曾譽滿京師。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在漢代同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並最多在洛陽、長安落戶。當時人們贊美石榴,把它作為中外人民交往的標志,石榴的身價倍增,白馬寺的石榴,亦有「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說法。白馬寺作為我國第一古剎,在中國佛教史和對外文化交流史上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編輯本段]尋佛起源 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漢明帝劉庄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有光環繞,輕盈飄盪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群臣,並詢問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幻中,全身放射著光芒,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吧!於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後,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一批經書和佛像,並開始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四十二章經》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經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據說是因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發源地。白馬寺屬於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寺院位置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無幾,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並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佔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秀的石刻藝術品。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並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盤門。部分門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為東漢遺物。寺內現存五層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常開,赤腳趺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後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 白馬寺大門東走約300多米,有一座十三層的齊雲塔,直插雲霄。齊雲塔始建於五代時期,原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時燒毀。金朝大定年間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白馬寺建築規模雄偉,現在的布局為明嘉靖時重修,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山門東西兩側有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後院毗盧閣內的斷文碑,刻有白馬寺的歷史,是寺內重要古跡,所傳唐經幢(讀床)、元碑刻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寺內原來還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彌勒佛像,已被盜往美國。各殿內的佛像大多是元代用乾漆製成的,特別是大雄寶殿的佛像,是洛陽現存最好的塑像。據記載,三國魏時白馬寺前有大石榴,京師傳說:「白馬甜榴,一石如牛。」寺東還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齊雲塔。

❽ 為何很多地方有白馬寺呢白馬寺里供奉著哪些神仙

今天,河南省洛陽市東部有一座佛教寺廟。鬱郁蔥蔥的森林森林裡有一個佛教寺廟,這是「中國第一個古代」美麗的白馬寺。

今天的Baimai寺通常是明代重新擊退的風格。主要建築物有山門,拓寺,大杉寺,千貨大廳和仔豬館。白馬寺已經完成於1930年,在古代,峽谷和外國名字的僧人經常來到這次談話,尋求法律,所以它被認為是中國的發源地,佛教徒懇求「釋放」 (佛教在中國的出生地),「Zum Ting」(佛教祖先的院子里),在中國佛教歷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❾ 白馬寺是在哪裡為什麼命名為白馬寺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這座2000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間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閣和高峭的寶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人。
白馬寺山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台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託著中國佛門弟子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清涼台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贊美道:「香台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濛。」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台,具有古代東方建築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築,布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相傳原為漢明帝劉庄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磚塔,13層,高35米。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白馬寺的石榴漢魏時曾譽滿京師。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在漢代同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並最多在洛陽、長安落戶。當時人們贊美石榴,把它作為中外人民交往的標志,石榴的身價倍增,白馬寺的石榴,亦有「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說法。白馬寺作為我國第一古剎,在中國佛教史和對外文化交流史上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白馬寺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屬於哪一門學科 瀏覽:458
物流市場營銷調研的主要目的 瀏覽:785
科學實驗教師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885
聯通號碼營銷方案 瀏覽:37
網路營銷效果評估指標 瀏覽:290
安全生產年度教育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83
國慶節團活策劃方案 瀏覽:329
教師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04
銀行客戶經營及營銷方案 瀏覽:430
中國電信營銷活動的方案在哪兒查 瀏覽:490
網路營銷不適合什麼產品 瀏覽:572
市場營銷專業職業素質分解對比表 瀏覽:449
杭州旅遊網路營銷 瀏覽:890
市場營銷管理理念 瀏覽:481
電子商務與網路交易 瀏覽:545
幼兒園十周年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673
新職工消防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431
客房淡季營銷方案 瀏覽:253
網路營銷策劃成功案例 瀏覽:636
汽車銷售公司培訓方案計劃ppt模板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