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永嘉宣傳部

永嘉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10-03 16:19:16

㈠ 古代有那些姓鍾的傑出人物....

1、鍾無艷,又名鍾離春、鍾無鹽,齊宣王之妻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

外貌極丑,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採納,立為王後。於是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

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就是指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鍾離春又名鍾無艷,鍾無鹽,古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

但其志遠大,飽讀詩書,有治國的抱負。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綱紀不振,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2、鍾明亮,生於南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年~1233年,元太宗窩闊台在位時期),卒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七年(1290年),元代中期農民起義領袖。廣南東道循州長樂縣龍江堡(今廣東省五華縣轉水鎮)人,其後裔多遷居紫金、博羅等地,今五華河南岸的鐵爐壩(華城鎮)鍾氏,非其後裔。

3、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4、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市)人。三國時期魏國軍事家、書法家,太傅鍾繇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

出身潁川鍾氏,才華橫溢,精通玄學。出仕魏國,官居要職,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深得魏帝和群臣賞識。隨從司馬師征討毌丘儉,典知機密。獻策於司馬昭,粉碎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隨平諸葛誕叛亂,屢出奇謀,時人比為張良,拜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遷司隸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務,設計殺害嵇康。

景元年間,力挺司馬昭伐蜀計劃,拜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之戰中,配合鄧艾分兵進取,最終滅亡蜀漢,拜司徒,封縣侯。功成之後,萌生不臣之心,勾結蜀將姜維,圖謀據蜀自立,打壓太尉鄧艾。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後遺命之名,矯詔討伐司馬昭,為部將胡烈所害,死於亂軍,時年四十歲。

5、鍾嶸(約468—約518), 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市)人,魏晉名門「潁川鍾氏」之後。齊代官至司徒行參軍。入梁,歷任中軍臨川王行參軍、西中郎將晉安王記室。

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此書,書名為《詩評》,這是因為除品第之外,還就作品評論其優劣。後以《詩品》定名。

㈡ 永嘉宣傳部部長職務多大

職務本身的行政級別是正科級,個人級別是副處級。
永嘉是溫州市下轄的一個內縣,行政級別是正容處級的。縣委宣傳部是縣委的內設機構,行政級別是正科級的,由於宣傳部部長都是由縣委常委兼任的,其個人的行政級別就是副處級了,相當於副縣長的行政級別。

㈢ 姓章的明星和詩人有誰名字

章程、章子怡

㈣ 葉氏由來

源於少數民族。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雲南巍山彝族的八萬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個姓氏,其中就有葉氏,據傳是葉丹氏的族支,取漢姓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4)永嘉宣傳部擴展閱讀

1、葉姓歷史淵遠流長,遠祖可上溯到人文初祖黃帝,至春秋末期楚國左司馬沈尹戌傳至葉公沈諸梁,成為葉姓鼻祖。

2、唐朝葉法善,鴻臚卿越國公、金紫光祿大夫、元真護國天師,祖上四代皆為道士,他盡忠盡職保護著國君與國家的安全,用他的學識去為國家為人民祈福。

3、南北宋時期是葉氏文人鼎盛時期,這兩個時期出了很多具代表性的葉氏名人,如北宋葉清臣、葉仁遇、葉祖洽、葉夢得;南宋葉顗、葉顒、葉衡、葉適、葉紹翁、葉夢鼎、葉李等等。

㈤ 我愛楠溪江山水讀後感

我愛楠溪江山水600字讀後感




金秋楠溪歡歌載舞,長壽之鄉喜迎嘉賓。9月28日上午,2013第二屆中國·楠溪江山水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素有「耕讀長廊」之稱的岩頭鎮麗水街隆重舉行。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堅致辭並宣布開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縣委書記盛秋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市縣領導鄭朝陽、婁紹光、謝崇福、陳建良、姜景峰等出席開幕式。

㈥ 山東日照的名人的詳細資料

1、項橐 項橐(xiang tuo),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生於日照市嵐山區碑廓鎮北7公里聖公山下的竹河崖,並有「鋼鐵不入,用茅草葉劙」的超凡故事。曾被大聖人孔子叩拜為師。《三字經》記述:「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後世尊項橐為聖公,山因而得其名。 2、姜太公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世稱 「姜太公」,漢族(華夏族),「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今山東日照)人。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3、呂母 呂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個財產俱豐的富戶。她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呂母為西漢、新莽時期的日照起義軍女首領,曾經率領大軍破縣城,殺貪官。起義軍後來歸附「赤眉軍」。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 4、劉勰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東莞鎮 大沈庄(大沈劉庄)。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 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5、王盡美 王盡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6月出生於山東莒縣(今屬日照),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是山東黨組織早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被推舉為山東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後,被發展為外埠會員。同年冬,與鄧恩銘等人發起成立勵新學會,出版《勵新》半月刊。 6、宋平 宋平,1917年4月,生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招賢鎮大羅庄村。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清華大學肄業;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延安中央黨校教務處幹事,延安馬列學院組織科科長,教育處處長,中央黨務研究室秘書,重慶《新華日報》社資料室主任、編輯部秘書長,新華社重慶、南京總分社負責人,周恩來同志的政治秘書,哈爾濱市區委副書記、總工會宣傳部部長。 7、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 ),美國實驗物理學家。漢族,華裔美國人,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並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類似的英文字母「J」將那種新粒子命名為「J粒子」。 8、尹衍梁 尹衍梁,1950年8月16日出生,原籍山東省日照市。台灣中國文化學院歷史系、美國國際棉業學校畢業,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潤泰集團董事長,於1993年辭職。後任潤泰集團總裁,並任潤泰工業公司常務董事兼總經理、潤泰租賃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潤泰建設公司董事長,潤泰染織廠公司、潤泰廣告公司、潤泰營造公司常務監事。是台灣知名的青年企業家、潤泰工業企業集團核心人物。主要事業為潤泰集團(大潤發),1995年財富凈值分別是175億新台幣,在台灣100家大富豪排名榜上名列第20位。1989年曾出資成立「光華教育基金」,並任總幹事。與北京大學合辦光華管理學院,任董事。

㈦ 姓鍾的真失敗為什麽沒有鍾氏富豪

鍾氏,四川儀隴縣周河鎮梁山村鍾家灣人。

清咸豐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鍾氏出生。早年嫁於比自己小三歲的客籍人朱世林為妻。朱世林原為廣東韶關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至四川儀隴縣馬鞍場。家境貧苦的他,世代為地主耕種。鍾氏的公公婆婆也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其公公到八九十歲還非得耕田,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婆婆則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並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當時,全家有二十多口人,婦女們則輪班煮飯,輪到誰就煮一年。鍾氏每次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因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要挑水挑糞。

清光緒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12月1日,鍾氏為朱世林生下一子,名朱代珍,此子就是後來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首---朱德。

㈧ 永嘉冷風機專賣的有沒有

你好~你要買永嘉冷風機嗎?溫州瑞一信德冷風機行不,也就跟你永嘉一橋之隔,行的話在網路打上瑞一信德就能找到我們的信息。

㈨ 永嘉縣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1931年(民國20年)永嘉縣立醫院成立,院址設在溫州市府學巷,張景飛任院長。當時工作人員有:醫生張景飛、周志強、張紫霞三人(均浙江醫專畢業),葯房黃琮、周厚,護士有陳漢昭、江華英、林天醉、金守箴四人。因限於條件,僅開設門診部,每天門診約100人。1936年因經費困難而停辦。 1936年9月(民國25年)永嘉縣衛生事務所成立,張景飛任主任,人員7人,衛生經費編入地方預算。1937年1月,頒發《永嘉縣衛生設施計劃綱要》提出籌設區衛生所,要求衛生事業普及全縣。但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1940年2月(民國29年)設立永嘉縣衛生院,地址在溫州市城下寮(積谷山邊),後遷至大同巷,首任院長江卓儒(1940.2——1940.7)後任院長有陳詢、周如煊,江卓儒、張修德、劉鎮、葉華、張中剛。縣衛生院直屬於永嘉縣人民政府領導。1942年夏秋,霍亂流行,9月在衛生院內設立永嘉縣臨時防疫處,李則淵兼處長,江卓儒兼副處長。1944年9月,日軍入侵,溫州市第三次淪陷時,縣衛生院隨縣政府搬遷至楓林鎮。1945年4月,日本軍隊入侵楓林時,衛生院又搬遷至表山鄉,全部葯物器械被永樂人民抗日自衛游擊隊接收,後來游擊隊在岩坦嶼北設立醫務組,為軍民免費診治。1945年6月,溫州收復後,在溫州市區恢復縣衛生院,人員27人。1949年5月7日,溫州解放,溫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永嘉縣衛生院。
1949年5月2日,雙溪縣民主政府在岩頭鎮成立,附設醫務室,負責人林純。9月21日,雙溪縣民主政府遷至楓林鎮,改名永嘉縣人民政府,11月醫務室改稱醫務所,負責人倪丕基,1950年6月,醫務所隨縣人民政府遷至江北。
1950年8月,以永嘉縣人民政府醫務所為基礎建立永嘉縣人民政府衛生院,當時基礎很差,葯品不到100種,器械短缺,無辦公桌椅。原駐江北龍橋,因房子不夠用,遷移至羅浮區江心頭,借民房使用。工作人員5人,院長兼醫師倪丕基,醫助林純,葯劑員葉守儀,事務員翁微祥,勤工梁德芳。9月1日,又吸收醫師周海容,護士謝旭初,婦幼衛生助產士李裴然、助產士吳賢、助理護士姚竟成等5人。9月12日,省衛生廳向平陽縣衛生院調來環境衛生技術員邱江濤,助產士李美玉,李美玉未到職即私自離職,後又增加會計陳愛椒,共計12人。其中醫務人員9人,事務員2人,勤工1人。有病床10張,產科除普通接生箱外無其他設備。外科,檢驗均無設備器械。11月,縣衛生院隨縣人民政府遷至溫州城區,院址先在後營巷(原西溪公所),後搬下橫街(天主堂)。衛生行政及醫療、防疫、婦幼保健工作均由縣衛生院統一管理。
1951年1月,增衛生警郭則光兼收發文書工作。2月份又增衛生警鮑立明,擔任環境衛生事務。增清潔員徐文龍、徐順吉(楓林),項宗其、丁岩福(永強)、朱成芳(梧埏)、葉高弟、邵銀臻等7人擔任清潔各區環境衛生工作。因人手少,經縣府專署同意2月成立機關醫務所,設在蛟翔巷,專負責機關工作人員的治療和幹部保健及防疫工作。吸收項甫濤為醫師,李日千為葯劑員,調衛生院李斐然為護士。2月28日,代院長倪丕基因病休息,經縣府同意,衛生院院務由醫務所醫師項甫濤代理。6月份,專署指示,邱光濤、張國斡、姚竟成調玉環衛生院工作。項甫濤與周海容對調。6月底,縣衛生院人員有19人,代院長倪丕基,代理院務醫師項甫濤,助醫林純,助產士吳賢、汪志秋,護士謝旭初,助理護士葉守儀,會計陳愛椒,衛生警郭則光、鮑立明,清潔員朱成芳(清潔班長)徐順吉、徐文龍、丁岩福、項宗其、葉高弟、邵銀臻、張永清。清潔員指定擔任各區清潔環境工作。7月,李象宣任縣衛生院政治指導員。10月,朱鑒德任院長。12月成立院務委員會。當時全縣劃分11個行政區,145個鄉鎮,人口64萬。
根據省衛生廳「把基層衛生機構普遍建立起來」的指示,同年建立區鄉負責醫師制度;縣人民政府衛生院在各區鄉聘請思想比較進步,學識比較豐富,熱心為人民服務的醫師為區鄉負責醫師,管理本區鄉范圍內的開業醫生,領導開展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工作。共聘任醫師21人。衛生院除了搞好醫療工作外,還負擔衛生防疫、婦幼衛生、環境衛生等項職能。
1952年,衛生院業務收入210900000元(老幣,1萬元相當於今一元),其中門診190375000元,住院73000000元,業務支出382886500元。
同年設立專職會計,5月,衛生院附設婦幼保健站,院長朱鑒德兼主任,助產士朱莉莉為副主任,有婦幼保健員4人,吳秋蓮、徐順葉、吳美珠、徐素雲。10月,開設婦產科,12月,朱鑒德院長當選於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並出席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
1953年2月,縣人民政府衛生科建立,衛生行政歸縣衛生科領導。4月,蔣達生任院長,5月,蔣達生升任衛生科長,仍兼衛生院長。同年7月11日,衛生院院務委員會因柯訓正等委員調離進行改選,在全院工作人員會議上,推選蔣達生、李象宣、朱莉莉、孫向雲、趙桂香、王洪勛,李斐然、林純、鄭洪林等9人為委員。衛生院設衛生防疫、總務、醫療預防三股。衛生院設簡易病床30張,同月,政治指導員停配。
1954年3月,增胡彩珍為副院長。夏,縣衛生院遷至竇婦橋,機關醫務所撤消。10月,衛生系統第一個黨小組——縣衛生院黨小組成立,胡彩珍任組長,黨員4人。同時衛生系統第一個團支部——縣衛生院團支部成立,書記朱莉莉,團員6人。
1955年1月,增補胡卜熊、林純為衛生院副院長。10月,醫院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全年門診人次22834人,住院351人次,病床使用率48.6%,治癒率69.2%,平均住院日數17.7天。
1956年6月,遵照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永嘉縣人民政府衛生院改名為永嘉縣人民醫院,院長由衛生科長蔣達生兼任。工作人員20人,其中醫務人員14人,行政後勤6人,設病床20張。醫院衛生防疫股分出成立縣衛生防疫站。7月,開設中醫門診但無中葯配方室。當年門診30934人次,住院464人次,病床使用率46.63%,治癒率76.5%,平均住院日6.28天,全縣人口70萬。
1958年8月,甌江以南的永強、梧埏、藤橋、三溪四區劃歸溫州市。永嘉縣人民政府機關由溫州市遷至上塘鎮,縣人民醫院也隨政府遷移,先搬上塘岩上村,借祠堂開診,無病床。4月,醫院由岩上村搬至上塘橫街,租汪伯英五間二層民房開診。
1960年4月,醫院院舍落成,建築面積1020m2,其中門診樓七間三層290m2,病房九間一樓430m2,職工宿舍130m2。搬入新居後,將股室調整為醫療、預防、秘書三股。同年成立保健股,設立口腔科當年有工作人員24人,其中院長1人,秘書1人,會計1人,掛號1人,炊事員1人,醫師5人,醫士3人,護士6人(其中2人長期離職學習,2人短期離職學習,1人下放鍛煉),助產士2人,葯劑士2人,檢驗士1人。有黨員5人,團員7人。醫療器械只有顯微鏡一台,高壓消毒鍋一台,電動離心機一台,病床開放32張。
1961年,縣醫院在縣衛生學校原址設肝炎療養部,收治機關幹部中的肝炎患者;外科手術室建立,能開展下腹部手術,同時建立供應室,歸屬護理部。此時魯迪生任副院長。
1962年10月,林美玉任副院長。醫院放射科設立,有50mAX光機一台,可開展透視和胃腸造影。外科能開展胃切除、膽囊扎除、子宮截除和剖腹產。全年門診32942人次,住院972人次,配中西葯方43566張。醫院工作人員35人,蔣達生、魯迪生、朱秀梅、黃銀標、林樹人、徐洪文、王鴻勛、邵向雲、陳治民、陳先鋒、張志千、陳賢長、吳春寶、管秀珠、吳春生、倪秀珍、吳立中、陳椒芬、施肖蓮、王秀、陳嬋、徐寶丹、鄒美翠、葉林妹、朱月英、王志堅、李素芳、張澤榮、吳旭月、朱松蘭、林洪每、婁進景、楊春孝、張高妹、盧新民、潘濟舟。
1963年,建職工宿舍六間二樓計m2。3月,張志千被省衛生廳任命為縣名中醫。5月,設立腸道科門診,全年門診量32171人次,住院966人次,治癒好轉率為89.5%,全年做大小手術101例。
1964年9月,醫院建立黨支部,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王銳爽任支部書記。10月,趙志忠任院長。當年省衛生廳核定床位50張,實際開放93張(包括療養院41張)。
1965年4月,醫院療養所由上塘岩上村搬至羅東九峯寺,繼續開診。4月—9月,醫院在清水埠冶煉廠開設門診部。王洪勛、徐韶頤、陳智花、費代旋、張澤榮、吳旭月、婁進景、林洪每等人在門診部工作過。
5月,王銳爽調任衛生局副局長。
1966年2月,梁風任醫院黨支部書記。後續建化驗樓、婦產科病房四間二層共m2。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5.16」通知,「文化大革命開始」,很快波及醫院,院內開展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運動。
1967年上半年,醫院開始成立「紅衛」「白求恩」二派群眾組織並參與社會二大派活動。隨運動的深入,二派斗爭趨向激烈,醫院領導和業務骨幹受到沖擊,黨團組織停止活動,領導班子癱瘓,醫院秩序被擾亂,醫療質量下降。11月,縣城上塘發生「兩派」武鬥,醫院被迫停診40多天。
1969年3—4月,縣城上塘又發生「兩大派」武鬥,醫院又被迫停診多天。8月,永嘉縣軍管會批准,縣人民醫院實行軍事管制。9月26日,永嘉縣革命委員會以永革字(69)104號批准縣醫院建立縣人民醫院革命委員會。由七名委員組成,其中,革命幹部代表二名,群眾代表五名,同意革委會由林洪每、胡康西、胡道漲、趙志忠、繆菊英等7人組成,暫缺正主任一名,群眾代表一名,決定趙志忠為革委會副主任。從此,醫院一切大權統歸永嘉縣人民醫院革命委員會。12月,醫院軍事管制撤消。
1970年7月,張憲珍任革委會副主任,黨支部副書記。11月,潘國嘉任革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11月下旬,開展全面整建黨。
1971年6月,醫院黨支部領導醫院開展批陳整風運動,「九一三」事件後,醫院開展揭批「林彪反革命集團」運動。
1972年12月,潘國嘉調離,張憲珍因身體不佳上級口頭宣布邵煥道負責醫院工作。後因邵煥道身體欠佳,醫院工作由原防疫站領導謝祥燦兼管。
1973年3—4月,由李中齊帶隊的縣革命幹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5月,汪慶芝任醫院黨支部書記,革委會主任。
1974年初,醫院開展「批林批孔」運動。2月團支部改選,書記王素芬,副書記金庭士。5月增補邵向雲、胡道漲、洪忠渭、邱英英為革委會副主任。
1975年6月17日,縣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工宣隊)進駐醫院,領導鬥批改運動。12月,邵向雲、胡道漲、洪忠渭、邱英英不再擔任革委會副主任。爾後,工宣隊撤離。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全院職工懷著悲痛的心情進行悼念。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全體職工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開展悼念活動。10月6日「四人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全院職工投入揭批「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罪行活動,醫院開始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1977年8月,縣人民醫院革委會撤消,恢復院長制,汪慶芝任院長、黨支部書記,單定松任黨支部副書記、副院長。醫院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同月,在清水埠開設傳染病分院,地址原溫州市腫瘤醫院內(現縣中醫院)。
1978年12月23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醫院也重新確立以醫療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指揮系統得到加強,各項工作逐步規范。
1982年2月,李建立任醫院黨支部書記,3月,胡望皆任副院長。7月設立醫務處和護理部。12月,經宣傳部批文同意將醫務處改為醫務科,年末統計全院有職工153人,其中幹部92人,全民職工36人,集體職工13人,臨時工12人。
1983年2月,邵向雲任副院長。下半年,建築面積為4689.5平方米的門診、病房、手術室大樓落成投入使用。同時設立急診室。60年建設的老醫院用於職工宿舍。醫院用房條件和職工住房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年底全院職工147人。
1984年7月,金可豎任醫院黨支部書記,李建立調計生委,邵向雲提任院長,胡望皆調縣衛生防疫站任黨支部書記。陳賢長、朱國慶任副院長。醫院設立五官科、針灸理療科、骨傷科。職工增至184人。
永嘉縣人民醫院1985年4月,曾憲權任黨支部書記,金可豎調縣衛生進修學校任支部書記。醫院根據需要設立兒科、眼科、麻醉科、營養室、胃鏡室。9月,醫院實行院長負責制,科室負責人聘任制。9月9日,醫院首次實行科主任聘任。同時建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領導小組。12月,醫院召開首屆職工代表大會,從而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代會的任務主要是審議院長工作報告,修訂有關規章制度,通過醫院實行兩級管理崗位經濟責任制方案,職工提案及其他醫院工作的重大事宜。 1986年1月,醫院正式實行「兩級管理崗位經濟責任制」。2月21日,醫院開始全面整黨,對黨員進行理想、宗旨、黨紀、黨員標准教育。6月,邵向雲調溫州市第五醫院任副院長,由陳賢長主持工作。9月劉世恩任醫院院長。同月,醫院急診、放射樓建立,一樓為急診,二樓為放射,面積m2。
1987年,醫院先後建立皮膚科、病理科,腦電圖室、檢驗科增設中心實驗室。同時建立醫院治安聯防隊。3月,醫院實行第二次科主任聘任。8月,縣衛生系統職稱改革在醫院試點。同月,醫院實行《目標管理與超勞務計酬》辦法。10月,曾憲權調縣黨史辦,劉世恩兼任黨支部書記。
1988年3月,醫院實行科室承包責任制,5月急診室改為急診科。8月19日,院勞動服務公司建立,醫院計劃外臨時工納入勞動服務公司管理。9月,中醫葯大樓投入使用,面積m2。12月,鍋爐房投入使用,同時醫院實行住房補貼制度。
1989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務人員道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在醫院實施,促進了全體醫務人員的道德建設。同月,以醫院為主體建立中國農工黨永嘉縣委員會醫葯衛生支部。5月,醫院全面實行技術經濟崗位責任制。8月財務總務科分設財務科、總務科。
1990年6月,醫院班子調整,劉世恩調任衛生局副局長,醫院工作由陳賢長主持。8月,衛生局副局長葉際彬兼任醫院支部書記、院長,朱國慶改任副書記,胡道漲任副院長。12月,王森波調衛生局任副局長。經縣委組織部批准,於11月16日醫院黨支部改建為黨總支,並進行了換屆。
1991年6月,醫院病區葯房投入使用。9月,全院醫療用房進行修繕。10月污水處理工程投入使用,排污問題得到徹底解決。12月,病員食堂建立,住院病人實行「包伙制」,解決了住院病人的用膳問題。同時住院病人實行統一著裝制。
1992年,經過多年努力,經省衛生廳考核驗收。9月14日,省衛生廳以浙衛(1992)382號文件授予永嘉縣人民醫院為一級乙類醫院(相當於衛生部評審標准二級丙類醫院稱號),同時授予省級文明醫院稱號。
1993年10月,醫院開展「優良服務月」活動。促進了醫德醫風的改善,醫療質量的提高。12月,總面積為669.2m2,投資30萬元的醫院食堂竣工並投入使用。解決了醫院食堂條件簡陋的大問題。
1994年1月,葉際彬調任計生委副主任,朱國慶任黨總支書記,金庭士任院長。4月縣人民醫院院刊《和風》創刊。此後,縣醫院的較大活動均能在《和風》中反映出來。10月,金庭士因病住院,醫院工作由朱國慶主持。
1995年,上級補助醫院自籌,職工集資的價值300萬元的日產東芝300EZ全身CT機正式投入使用,從此醫院的儀器設備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96年,由衛生廳衛生建築設計院設計,總建設面積為5656m2的醫院新門診大樓經費率招標,由縣建築工程公司承建的縣樣板工程正式動工。
1997年,醫院共青團委員會建立,下轄三個支部。4月,院質量管理科建立。6月,台州醫院和醫院建立三年對口幫助關系,無償培養衛技人員,定期派專家來院指導,實行掛鉤扶植。
1998年,根據縣衛生局的安排,醫院與五尺鄉衛生院結對扶貧,定期派醫務人員,並給予資金器械的資助。3月,新門診綜合樓落成,行政和門診全部遷入,9月19日正式開診。9月,建立老幹部門診,和為民應急(110)搶救醫療隊。10月,醫院退離休支部建立。12月,縣政府同意醫院住院大樓立項建設。同月29日,金庭士住院期間由朱國慶主持工作。
1999年6月,縣委、縣委組織部調整醫院領導班子,潘平任院長,增補王獻松為副院長,金庭士任協理員。5月14日,縣府同意永嘉縣120急救中心建立,該中心掛靠縣人民醫院。10月9日,省衛生廳批准授予醫院為「愛嬰醫院」。11月6日,醫院舉行門診大樓開診,住院樓奠基,120醫療急救中心正式運行,愛嬰醫院通過省級評審盛大慶典活動,市衛生局、縣四套班子、縣衛生局、市有關醫療單位、各兄弟縣市區市人民醫院,縣機關部門、中心衛生院以上醫療衛生單位共100多個單位的近200名代表到會祝賀。市衛生局夏愛華局長,縣府錢建民縣長出席,並做講話會後舉行門診大樓剪綵和住院大樓奠基儀式。11月,經中共縣委批准,建立中共縣人民醫院黨委,下轄7個支部。
2000年1月,醫院實行《崗位目標責任計獎辦法》 。3月,醫院被縣委、縣府命名為縣級文明單位。4月,從2000年起,醫院實行全員社會養老保險。5月醫院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兩思」教育。8月,縣編委批復縣「120急救中心」為全民事業單位,經費差額撥款,同時設立設備科。9月醫院試行「行政後勤科室」考核辦法。10月神經內科被縣衛生局確定於重點專科。同月,醫院實行護士招聘制。12月,醫院榮獲99年度醫療質量優勝單位。
2001年5月,醫院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活動,通過集中學習,對照檢查,整改提高三個階段,提高了全體職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7月醫院全面推行電算化。

閱讀全文

與永嘉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酒店夏季送清涼活動促銷 瀏覽:999
策劃方案中演示bd 瀏覽:931
市場營銷講師招聘 瀏覽:682
南通畢業那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01
單位學習培訓方案 瀏覽:728
互聯網醫療試點推廣方案 瀏覽:218
初中化學氣體製取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655
金通達電子商務 瀏覽:439
三八節家電商場策劃方案 瀏覽:648
培訓機構周年慶報名方案 瀏覽:167
酒店業務系統網路營銷訂房 瀏覽:172
銀行吸引客戶營銷方案 瀏覽:858
新產品上市策劃方案剃須刀 瀏覽:71
端午節小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0
幼兒園園本保育員培訓方案 瀏覽:210
徐麗雯市場營銷 瀏覽:611
國美市場營銷中的倫理問題 瀏覽:851
16年4月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367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前景2016 瀏覽:167
學校教師培訓考核管理方案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