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武侯祠宣傳片

武侯祠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9-17 02:29:21

❶ 成都的宣傳

騁目世界
獨出己件

❷ 成都武侯祠張飛廟導游詞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

中國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國時代是其中很短卻又很精彩的一段。歷史學家認為,三國時代僅45年,是從曹魏取代漢朝到司馬氏取代魏建立晉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則認為應從漢末黃巾農民起義至三家歸晉(公元184—280年),前後近百年。

三國時代的得名,是因當時神州大地上並存著三個地方政權。這三個政權是: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建立的魏國,占據黃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陽;孫權建立的吳國,占據長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劉備建立的蜀國,占據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後溢號忠武侯,後人便尊稱他為武侯。

武侯祠始建於何時,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了。但從杜甫《蜀相》詩的描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推斷,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時代,這里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並為一;明末,祠廟毀於戰亂。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舊址上重建的。

大門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

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後的溢號。匾額說明,這里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又稱之為武侯祠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的一首詩,道出了其中的緣由:「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勛業,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說,因為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不顧君尊臣卑的禮儀和這座祠廟本來的名稱了。

從大門左側簡介和平面示意圖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西側為劉備陵園。祠內有蜀漢歷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塊,匾聯60多幅,鼎、爐、鍾、鼓10餘件。因此,確切地講,武侯祠應該稱作蜀國君臣紀念堂。它是研究蜀漢歷史的一座博物館。

三絕碑

大門到二門道路的兩側,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其中四通為清代刻建,一通為明代刻建,一通為唐代刻建。

清碑記載了祠廟重建和維修的情況;明碑著重介紹了祠廟的歷史沿革。

這通唐碑最負盛名,被稱為「三絕碑」,高3.67米,是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屬27人,來武侯祠祭拜諸葛亮後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極力稱頌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對他鞠躬盡瘁、力圖統一的精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嬰、蕭何、張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綽書法漂亮,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之兄。名工匠魯建鐫刻。因此,自明代中葉,此碑就因其文章、書法精湛和諸葛亮的蓋世功德而被譽為「三絕碑」。

劉備殿

二門內是蜀漢皇帝劉備殿。殿的正中,供奉著劉備的貼金泥塑坐像,兩側偏殿,分別供奉著關羽、張飛等人,與殿相接的東西兩廊,是蜀國的28位文臣武將的彩繪泥塑像。劉備像高3米,頭戴天平冕冠,身著黃袍,手捧朝天圭玉,寬面大耳,神態靜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璽,一捧寶劍。

劉備(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歲時,他召集關羽、張飛等人參加鎮壓黃巾農民起義,後來在軍閥混戰中逐漸壯大了勢力。由於缺乏謀臣,他在軍閥混戰中屢遭挫敗,流離失所,先後依附於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他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軍師,赤壁大戰後,勢力才得到發展。劉備胸懷大志,注重信義,待人寬厚。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征戰,最後占據益州,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不久,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他興師伐吳。結果,劉備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羞憤病死於白帝城(奉節)。臨終前,他把幼子劉禪(小名阿斗)和國事託付給諸葛亮,史稱「白帝城託孤」。

在劉備像東側,是劉備之孫劉諶的塑像。劉諶是劉禪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國鄧艾軍隊進逼成都時,他苦諫父親,同來敵決一死戰,與國家共存亡。但劉禪不聽。他悲憤已極,去祖廟哭訴後,先殺妻子,而後自殺。他的以死殉國的精神受到後人頌揚。劉備像西側原有劉禪的像,由於他不能保住父業,投降了魏國,當上安樂公後「樂不思蜀」,不知亡國之恥,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毀掉,自此沒有再塑。正殿的兩壁,懸掛著木刻的《先主傳》、《後主傳》,傳文錄自陳壽史書《三國志》。蜀國的興亡,可從劉備、劉禪傳中了解始末。東偏殿內是關羽及其子關平、關興、部將周倉、趙累的塑像。關羽像高2米多,頭戴冕旒,紅臉,丹鳳眼,卧蠶眉,兩眼半眯半閉,美髯垂胸,身著金袍,手執象簡,一付帝王打扮神靈面孔。

關羽(?一219),字雲長。他與張飛是最早追隨劉備南征北戰的猛將,號稱「熊虎之將」。他倆與劉備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關羽曾被曹操俘獲,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攏下,仍然效忠劉備。劉備得荊州後委任關羽鎮守。在荊州,他曾發動攻勢,水淹襄樊,活捉曹軍大將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最後,因驕傲輕敵,被東吳�炻爛賞迪��牘仄健⒄岳鄣熱送�庇齪Γ��Я司V蕁3率佟度��盡菲纜鬯�鞍鏈蠓蚨�資孔洹保�諒�岬惺塹賈濾�О芎捅簧鋇鬧匾��頡@��持握叨怨賾鶚�滯瞥紓�顧�閃恕爸乙濉鋇幕�懟T謁未���黃確饢�醯�攪嗣髑迨貝��臃饢�厥ゴ蟮郟��釗��韉匭廾砑漓搿R虼耍�飫鐧墓賾鶼褚渤閃說弁醮虯紜?/P>

西偏殿是張飛祖孫三代的塑像。張飛面色漆黑,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像貌威猛而有生氣。張飛(?一221),字益德。《三國演義》稱「翼德」。他早年追隨劉備打天下,勇猛善戰,是三國時代的一員虎將。劉備在當陽長阪坡被曹操打敗,張飛領20多人在後面阻擊。曹兵來時,他立馬橫槍站在橋頭,大吼一聲。說:「我是張益德,誰敢來決一死戰!」曹軍居然不敢過橋。民間傳說他的吼聲嚇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橋下河水也為之倒流。張飛常常無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將張達、范強暗害。陳壽《三國志》評論他「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他不關心群眾,不尊重下級,也遭到失敗。

武將廊內有蜀漢著名將領14位。他們或因戰功卓著,或因戰死沙場,被立像表彰。趙雲居於武將之首,他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將領。在當陽長阪坡,他隻身在曹軍重圍中沖殺,保護了幼主劉禪。在漢中爭奪戰中,他憑膽識,殺退曹軍,劉備稱他「一身都是膽」。其他著名將領還有馬超、姜維、黃忠等。馬超武藝高強,當他還是一支獨立勢力時,曾在潼關大敗曹操,弄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曹操曾說:「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後來他戰敗失勢,歸降劉備,被封為五虎上將。姜維本是魏國一名小將,諸葛亮首次出祁山攻打曹魏時將他收降。因忠於蜀漢,文武雙全,受到器重。諸葛亮死後,他擔負起蜀國的軍事重任。曾九伐中原,力圖完成諸葛亮「興復漢室」的遺志。黃忠,也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他老當益壯,征戰中總是身先士卒,勇冠三軍。

文臣廊內也有塑像14尊。這14位蜀國官吏有才有識、為官清正。董允直言敢諫,後主劉禪也畏懼他三分。鄧芝不僅在「東聯孫吳北巨曹魏」戰略上立下功勞,而且終身不置私產,臨死的家無余財,可算是清正廉潔。蔣琬、費韋,是諸葛亮臨終時向劉禪推薦的兩位丞相繼位人。二人才幹雖不及諸葛亮,但能忠實執行諸葛亮的政策,在執政期間,均能保住蜀國的安定和繁榮。居於文臣之首的是龐統。龐統才思敏捷,博學多智,年輕時得「鳳雛」的稱號,與諸葛亮齊名。開始並不為劉備所賞識,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竭力推薦,又親自與他交談時政後,方受到重用。不幸在入蜀攻打雒城(現廣漢市)的戰役中被亂箭射死,年僅36歲。

出劉備殿,低一個台階,就是過廳。為什麼要低一個台階呢?這是當時封建社會君尊臣卑等級觀念的體現。

過廳懸掛著董必武、郭沫若、馮玉祥、徐悲鴻、舒同等人撰書的匾額對聯。

諸葛亮殿

出過廳,就是諸葛亮殿。殿的門楣楹柱上掛滿了前人留下的匾聯。其中最有名的是懸掛在諸葛亮殿正中的一聯,即「能功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聯文是清末雲南劍川人趙藩撰書。

上聯說,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戰術,如南征時對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以此稱贊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戰的軍事家。

下聯稱頌諸葛亮能審時度勢,制定出寬嚴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後來治理四川的人從中汲取教益。這幅對聯對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觀的評價,提出「攻心」和「審勢」兩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是武侯祠匾聯中的上品,也是我國名聯之一。

諸葛亮殿內,供奉著諸葛亮和他的兒子、孫子的貼金泥塑像。諸葛亮像在正中的龕台上,他羽扇綸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憂國憂民,深謀遠慮的神采,顯示出一代儒相的風儀。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東沂南人,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年輕時隱居於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學,胸懷大志,得「卧龍」的美稱。經劉備三顧之請,拜為軍師。他先鋪佐劉備,創建蜀國;劉備死後,受託孤之重任,輔佐其子劉禪,執掌朝政,治蜀達20多年;他施行教化,嚴明賞罰,選賢任能,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南征至滇池,北伐出祁山,以忠貞、勤勉、廉潔和才智,換來了蜀地的安定和繁榮。史學家陳壽評論說,當時的蜀國,政治清明,民風淳正,田野開辟,倉廩充實,到處是昇平景象。由於過度辛勞,他54歲時,病逝於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埋葬在陝西勉縣定軍山下,墳墓至今尚存。

諸葛亮一生做了有益於社會進步和勤政愛民的好事,他死後,人們十分懷念他,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於是,人們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來紀念他,還把他作為忠臣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在蜀國面臨存亡之時,率部與魏軍奮戰,終因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諸葛亮殿內陳列有一面銅鼓,是公元五、六世紀時的文物。銅鼓,原是西南兄弟民族古代的炊具,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樂器、禮器,在集會、慶典時使用,表示富有。相傳諸葛亮南征時,曾使用過這種銅鼓,白天用來煮飯,晚上當鼓,用來報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稱為諸葛鼓。

三義廟

在殿內的兩側廂房內,陳列著木刻詩文。西廂有毛澤東、董必武、張愛萍、方毅、周谷成、楚圖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寶共12幅,東廂為木刻的《隆中對》和《出師表》。

出諸葛亮殿,就是三義廟。三義廟因祭祀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而得名。廟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原有四進五殿,規模宏大。現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義廟本在市區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設的需要,1997年遷建於此。遷建工程嚴格按照國家文物法規,將原建築構件編號拆下,運至新址按編號搭建,恢復原貌。

恢復重建的三義廟巍峨聳立,其建築形制與劉備殿一致。屋頂為單檐硬山式,青色簡瓦覆蓋其上,結構為木石結構,抬梁式木構架,立柱及柱礎均為石質。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圓形立柱,柱徑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對聯12副,聯文描金。正殿恢復了劉、關、張的泥塑坐像,廊房兩壁新增加十幅三國故事線描石刻畫。畫稿取自明代《三國演義》版本。這些畫的內容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張飛鞭打督郵、劉備招親、關公刮骨療毒等。

劉備墓

出三義廟西行,過小橋,經桂荷樓、琴亭,進入翠竹簇擁的紅牆夾道。夾道盡處,是劉備墓。劉備墓土冢高12米,墓上綠蔭覆蓋。有一道180米長的磚牆環護著陵墓,墓前有碑和寢殿。

劉備伐吳失敗後,退駐白帝城,於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諸葛亮扶靈樞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稱「惠陵」。據史書記載,墓中還葬有劉備先後死去的甘夫人、吳夫人兩位皇後,是一座合葬墓。此墓距今1700多年,沒有發現被盜,墓中情況不詳。

傳說唐代時一夥盜墓賊,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打洞進入墓室內,看見裡面燈火輝煌,劉備正與關羽下棋,張飛在一旁觀戰,十名武士侍立一側。賊人嚇得魂不附體,紛紛下跪求饒,劉備揮手示意衛士賜予玉帶和瓊漿。他們喝了瓊漿,繫上玉帶,驚慌爬出洞來,回頭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帶變成了大蛇,纏住了腰,瓊漿變成膠粘住了咀。據說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動劉備墓了。

出劉備墓照壁,就來到新建的「三國文化陳列」展區。該展區由展廳和外環境兩部分組成。外環境由三分橋、神獸天祿、辟邪、漢宮殘柱、兵爭社稷、殘壁石刻《臨江仙》、石刻序言等組成。展廳內分五個展區,分別是戰爭風雲、農桑一瞥、民俗采風、藝林擷英、流風遺韻等。共展出文物、資料、屏蔽內容數百件。內容豐富多彩,藝術手法形象直觀,集知識性、觀賞性為一體,很值得細觀。

看完陳列,順道還可去「聽鸝館」參觀。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裡面的盆景值得觀賞,臨時舉辦的各種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

❸ 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小學宣傳片2019年9月6日

只說重點:
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小學2019年9月6日宣傳片,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❹ 武侯祠的對聯有那些

1.上聯: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下聯: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岳將軍。

白話文:諸葛亮兒孫都忠勤蜀漢王事,三代忠烈,有私仇的史官陳壽也對他們加以褒揚。《出師表》讀來,字字句句都驚心動魄,感人肺腑。岳飛書寫《出師表》時就邊寫邊哭。

2.上聯:文章與伊訓說命相表裡;下聯:經濟自清心寡慾中得來。

白話文:諸葛亮的文章可以和《尚書。商書》的《伊訓》、《說命》兩篇相比美;諸葛亮經國濟世的功業,系從「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中涵養培育得來。

3.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白話文:用兵能攻心,反叛就會自然消除,從古至今,真正善用兵這並不好戰;不審時度勢,政策或寬或嚴都會出差錯,後來治理蜀地的人要深思。

(4)武侯祠宣傳片擴展閱讀

武侯祠背景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於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侯」,死後又被蜀漢後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

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於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後,靈柩運回成都,下葬於此,史稱惠陵。而按照漢制,有陵必有廟,所以在同時期,就有了漢昭烈廟誕生。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成都武侯祠與惠陵、漢昭烈廟合並一處。

參考資料

網路-武侯祠對聯

網路-武侯祠

❺ 武侯祠的故事作文八百字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這兩句詩,指的就是坐落在成都南部的武侯祠--為紀念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而修造的祠堂。它始建於西晉末,明初時被毀,現在此殿宇是清康熙十一年重新修建的,武侯祠布局嚴整,庄嚴肅穆,精美的建築,體現出我國古代建築的藝術風格。它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為「漢昭烈廟」(即劉備殿),後一部分才是「武侯祠」。
穿過劉備殿,沿級而下,就來到諸葛亮殿。殿內供奉著諸葛亮祖孫三代的貼金泥塑坐像。諸葛亮在中,他頭戴綸巾、手持羽扇,神態庄嚴。右側是其子諸葛瞻,左側為其孫諸葛尚。他們祖孫三代均為蜀漢政權做出了卓越貢獻,諸葛亮一生六齣祁山,七擒孟獲,治水利、興農業,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諸葛亮那種為國家統一而獻身的精神,一直為後人所敬仰。殿前楹聯上寫著「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留誤後來沉蜀要深思」。高度概括了諸葛亮「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政治方法,也高度贊揚了他寬闊的胸襟。殿對面的照壁上鑲嵌著木刻的民族英雄岳飛親手抄錄的《出師表》。表達了岳飛對這位偉人的崇敬之情。
前廳楹聯「三歐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洛老臣心」贊揚了諸葛亮對蜀國的忠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則抒發了人們對他未竟之志深為惋惜的感情。
一走進武侯祠大門,只見甬道兩旁古樹參天,鬱郁蒼蒼,給人以古樸寧靜的幽深之感。沿著甬道往前走,左邊是一隻巨龜馱著的明碑,右邊是被稱為「三絕」的唐碑。碑高約4米,寬約一米,碑文至今清晰可見。繼續向前拾級而上,就來到一片地勢開闊的庭院,這是整個祠堂的中心。
庭院正中是劉備殿。大殿雄偉高大,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斗角飛檐,雕梁畫棟,使大殿氣勢非凡,大殿的中央供奉著劉備的塑像。這位蜀漢君王面目慈祥,眉宇間顯露出王者的尊嚴。兩側偏殿是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的塑像,栩栩如生。大殿南兩側為文臣、武將塑像廊。28座泥塑個個色彩鮮明。文臣凝神靜思,正在思考如何輔佐劉備平定天下;武將神采飛揚,大有疆場上叱吒風雲的氣概。在廊中駐足或徜徉,當年蜀漢百官上朝的情景便會浮現在眼前。

❻ 武侯祠建於何年

武侯祠位於成都市南郊,西晉末年十六國成(漢)李雄為紀念三國蜀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而建,面積3.7萬平方米。該寺與蜀先主劉備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並於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現存殿宇系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祠內有著名唐碑,通稱「三絕碑」。劉備殿東壁有沈尹默書《隆中對》,西壁有岳飛書《出師表》木刻。東西偏殿有關羽、張飛等塑像。東西兩廊分別為文武臣廊房,塑蜀漢文武官員二十八人。諸葛亮殿正中為武侯貼金塑像,兩側為其子諸葛瞻,孫諸葛尚塑像。諸葛亮像前有銅鼓三面,鑄於6世紀前,殿內外匾額甚多。祠西側為劉備惠陵,封土高12米,環以牆垣。現存建築為清代所建。
1961年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列面積為200平方米,展線長120米,場地即武侯祠「三國文物陳列室」。1994年9月對遊人開放至今。參觀者逾300萬人。提綱撰寫:李兆成、梅錚錚;藝術設計:夏大正。展品包括蜀漢武土俑等實物177件,曹魏《正始石經》等三國碑拓及曹氏宗族墓字磚拓等拓片35件,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157件,共369件。陳列主體內容分為5部分。「戰爭風雲」部分,用軍隊及裝備、騎兵與防禦、弩機的改進、城市與攻防、交通與交通工具等單元,介紹當時軍事的發展;「農桑一瞥」部分,介紹了農業生產、畜牧、漆器與蜀錦、青瓷器燒造、錢幣與商貿等有關情況;「民俗采風」部分,介紹了居住、服裝、飲食、起居、交往、葬俗等生活習俗;「藝林擷英」部分,展示了當時書法、繪畫、音樂和表演藝術的概況;「流風遺雲」部分,以「戲曲」、「志籍」、「民間藝術」和「三國文化在海外」等單元介紹因三國的影響而衍生出的絢燦多姿的文化現象。展廳前的外部環境,以多種藝術手段勾勒三國歷史概貌,烘托特定的歷史氛圍;展廳西面的音像室,輪流放映「三國遺跡集萃」。

❼ 一篇關於武侯祠的作文

武侯祠是成都的一大驕傲,是一個擁有著古老文化的地方,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

這次,我終於有機會來到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了。我把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爽快的答應了。剛踏進武侯祠,就見裡面美不勝收。一棵棵百年老樹挺拔翠綠;一朵朵海棠花盡情綻放,一株株小草更是襯託了事物的美麗。天空顯得格外的藍,小草顯得格外綠。穿過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大大的劉備雕像,一看就一股逼人的氣魄。穿過劉備的殿,我們來到了諸葛亮的殿。諸葛亮頭戴經綸、手持羽扇、神態庄嚴,看上去好像一個栩栩如生的諸葛亮一樣。殿前寫著;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時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生思。這副對聯表現了那種精神和智慧,這幅對聯也成為後人學習的寶貴財富,也可以讓後人學習諸葛亮的那種品質。諸葛亮的殿上有一個萬年烏木,上面刻著八個大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讓後人學會遇事要沉著冷靜。兩旁的偏殿分別是張飛和關羽的殿。左邊是張飛,身高十米,看起來就有一股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而右邊是關羽,也感覺英明神武。我們還去參觀了最有名的出師表,是岳飛和諸葛亮的共同結作,上面的書法讓人感覺渾然有力,而出師表裡最有特色的就是那個「帝」字,一共重復了十五次,十五次都寫得不一樣。最後我們還去參觀了埋葬劉備的地方,足足有一個小山坡那麼大,感覺很雄偉壯觀。也是我見過的最大的墓。

武侯祠是一個值得我們去參觀,值得我們去欣賞的地方。裡面的歷史令人嘆服,因為那是智慧的結晶。

❽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全文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梁衡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名人,但沒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引起人們長久不衰的懷念;中國大地上有無數座祠堂,沒有哪一座能像武侯祠這樣,讓人生出無限的崇敬、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遺憾。這座帶有傳奇色彩的建築,令海內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出一種神秘的嚮往。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區略偏南的鬧市。兩棵古榕樹為屏,一對石獅拱衛,當街一座朱紅飛檐的廟門,你只要往門口一站,一種塵世暫離,而聖地在即的庄嚴肅穆之感便油然而生。進門是一庭院,滿院綠樹批道,雜花映目,一條五十米長的甬道直達二門,路兩側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這綠蔭的清涼和古碑的悠遠先教你有一種感情的准備,我們將去造訪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進二門又一座四合庭院,約五十米深,劉備殿飛檐翹角,雄踞正中,左右兩廊分別供著二十八位文臣武將。過劉備殿,下十一階,穿過庭,又一四合院,東西南三面以迴廊相通,正北三諸葛亮殿。由諸葛亮殿順一紅牆翠竹夾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這是劉備的墓,夕陽抹過古冢老松,教人想起遙遠的漢魏。由諸葛亮殿前向東有門通向一片諾大的園林,這些樹、殿、陵都被一線紅牆環繞,牆外車馬喧,牆內柏森森。諸葛亮能在以前七百年後享此祀地,並前配天子廟,又一先帝陵,千多年來香火不絕,這氣象也真絕無僅有了。
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在進行他一生對魏作戰時病死軍中。一時國傾樑柱,民失父相,舉國上下莫不痛悲,百姓請建祠廟,但朝廷以禮不合,不許建祠。於是每年清明時節,百姓就於野外對天設祭,舉國痛呼魂兮歸來。這樣過了三十年,民心難違,朝廷才允許在諸葛亮殉職的定軍山建第一座祠,不想此例一開,全國武侯祠林立。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晉,以後多有變遷。先是武侯祠與劉備廟毗鄰,諸葛亮前香火旺,劉備廟前車馬稀。明朝初年,帝室之胄朱樁來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廢武侯祠,只在劉備殿旁附帶供諸葛亮。不想事與願違,百姓反把整座廟稱武侯祠,香火更甚。到清康熙年間,為解決這個矛盾,乾脆改建為君臣合廟,劉備在前,諸葛在後,以後朝廷又多次重申,這祠的正名為昭烈廟(劉備謚號昭烈帝),並在大門上懸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們總是稱它為武侯祠,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曾經瘋狂地破壞了多少文物古跡,但武侯祠卻片瓦未損,至今每年還有二百萬人來拜訪。這是一處供人感懷、抒情的所在,一個借古正今的 地方。
我穿過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諸葛亮殿走去。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樣深暗,它和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貫大地正氣,殿門前敞,容萬年之情。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台上,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遮掩他聰慧的目光,牆外車馬的喧鬧也不能把他從沉思中喚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瞻與尚在諸葛亮死後都為蜀漢政權戰死沙場。殿後有銅鼓三面,為丞相當初治軍之用,已銹跡斑駁,卻餘威尚存。我默對良久,隱隱如聞金戈鐵馬聲。殿的左右兩壁書著他的兩篇名文,左為《隆中對》,條為縷析,預知數十年後天下事:右為《出師表》,慷慨陳詞,痛表一顆憂國憂民心。我透過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從中發現這位東方「思想家」的過去。我看到他在國亂加喪之時,布衣粗茶,耕讀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八十萬曹兵灰飛煙滅;我看到他在斬馬謖是那一地難言的混濁的淚;我看到他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時那坦然無私的心。記得小時候讀《三國演義》,總希望蜀國能贏,那實在不是為了劉備,而是為了諸葛亮。這樣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贏,真是天理不容。但他還是輸了,上帝為中國歷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壯的悲劇。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會成為周公、魏徵;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時間(活到六十三歲不算老吧)他也許會在造一個盛漢;假如他少一點愚忠,真按劉備的遺言,將阿斗取而代之,也許會建一個什麼新朝。我心中翻騰著這許多的「假如」,抬頭一看,諸葛亮還是那樣安靜地坐著,目光更加明凈,手中的羽扇像剛剛輕揮一下。我不覺可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知道他已這樣靜坐默想了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違,英雄無法造一個時勢。
一千七百年前,諸葛亮輸給了曹操,但他卻贏得了以後所有人的心。我從大殿上走下,沿著迴廊在院中漫步。這個天井式的院落像一個歷史的隧道,我們隨手可翻撿到唐宋遺物,甚至還可以駐足廊下與古人、故人聊上幾句。杜甫是到這祠里做客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唱出了這個悲劇的主調。院東有一塊唐碑,正面、背面、兩側或文或詩,密密麻麻,都在與杜甫作著悲壯的酬唱。唐人的碑文說:「若天假之年,則繼大漢之祀,成先生之志,不難矣。」元人的一首詩嘆道:「正統不漸傳千古,莫將成敗論三分。」明人的一首詩簡直恨歷史不能重寫了:「託孤未付先君望,恨如岷江晝夜流。」南面東西兩廊的牆上嵌著岳飛草書的前後《出師表》,筆走龍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長夜閃電,我默讀著「臨表涕零,不知所雲」,讀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淚,筆鋒如槍如戟,我聽到了這兩位忠臣良將遙隔九百年的靈魂共鳴。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來就這樣始終為諸葛亮的英氣所籠罩,並慢慢積聚而成為一種民族魂。我看到一個個後來者,他們在這里扼腕嘆息、仰天長呼或沉思默想。他們中有詩人,有將軍,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可,甚至還有割據巴蜀的草頭王。但不管什麼人,不管來自什麼出身,負有什麼使命,只要在這個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種庄嚴的召喚。人人都為他的聰明才智所傾倒。人有才不難,歷史上如秦檜那樣的大奸雄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難,天下與人為善者不乏其人,難得是德才兼備,有才又肯為天下人興利,有功又不自傲。
歷史早已過去,我們現在追溯舊事,也未必對「曹賊」那樣仇恨,但對諸葛亮卻更覺親切。這說明諸葛亮在那場戰爭中並不單純地為克曹滅魏,他不過是要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是在實踐自己的做人規范,他在試著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限,蜀、魏、吳之爭不過是三種實驗的一個載體。他藉此實現了作為一個人,一個歷史偉人的價值。史載公元三四七年,「恆溫征蜀,猶見五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此事未必可信,但諸葛亮確實實現了超時空的存在。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在而活,拚命享受,死而後己;一種人為理想而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為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為鬼;而只有少數人才有被百姓篩選、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恆。
我在祠中盤桓半日,臨別時又在五侯相前佇立一會兒,他還是那樣,目光泉水般明凈,手中的羽扇輕輕抬起,一動也不動。

❾ 梁衡在武侯祠前沉思了哪些內容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區略偏南的鬧市。兩棵古榕樹為屏,一對石獅拱衛,當街一座朱紅飛檐的廟門,你只要往門口一站,一種塵世暫離,而聖地在即的庄嚴肅穆之感便油然而生。進門是一庭院,滿院綠樹批道,雜花映目,一條五十米長的甬道直達二門,路兩側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這綠蔭的清涼和古碑的悠遠先教你有一種感情的准備,我們將去造訪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進二門又一座四合庭院,約五十米深,劉備殿飛檐翹角,雄踞正中,左右兩廊分別供著二十八位文臣武將。過劉備殿,下十一階,穿過庭,又一四合院,東西南三面以迴廊相通,正北三諸葛亮殿。由諸葛亮殿順一紅牆翠竹夾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這是劉備的墓,夕陽抹過古冢老松,教人想起遙遠的漢魏。由諸葛亮殿前向東有門通向一片諾大的園林,這些樹、殿、陵都被一線紅牆環繞,牆外車馬喧,牆內柏森森。諸葛亮能在以前七百年後享此祀地,並前配天子廟,又一先帝陵,千多年來香火不絕,這氣象也真絕無僅有了。
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在進行他一生對魏作戰時病死軍中。一時國傾樑柱,民失父相,舉國上下莫不痛悲,百姓請建祠廟,但朝廷以禮不合,不許建祠。於是每年清明時節,百姓就於野外對天設祭,舉國痛呼魂兮歸來。這樣過了三十年,民心難違,朝廷才允許在諸葛亮殉職的定軍山建第一座祠,不想此例一開,全國武侯祠林立。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晉,以後多有變遷。先是武侯祠與劉備廟毗鄰,諸葛亮前香火旺,劉備廟前車馬稀。明朝初年,帝室之胄朱樁來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廢武侯祠,只在劉備殿旁附帶供諸葛亮。不想事與願違,百姓反把整座廟稱武侯祠,香火更甚。到清康熙年間,為解決這個矛盾,乾脆改建為君臣合廟,劉備在前,諸葛在後,以後朝廷又多次重申,這祠的 正名為昭烈廟(劉備謚號昭烈帝),並在大門上懸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們總是稱它為武侯祠,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曾經瘋狂地破壞了多少文物古跡,但武侯祠卻片瓦未損,至今每年還有二百萬人來拜訪。這是一處供人感懷、抒情的所在,一個借古正今的地方。
我穿過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諸葛亮殿走去。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樣深暗,它和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貫大地正氣,殿門前敞,容萬年之情。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台上,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遮掩他聰慧的目光,牆外車馬的 喧鬧也不能把他從沉思中喚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瞻與尚在諸葛亮死後都為蜀漢政權戰死沙場。殿後有銅鼓三面,為丞相當初治軍之用,已銹跡斑駁,卻餘威尚存。我默對良久,隱隱如聞金戈鐵馬聲。殿的左右兩壁書著他的兩篇名文,左為《隆中對》,條為縷析,預知數十年後天下事:右為《出師表》,慷慨陳詞,痛表一顆憂國憂民心。我透過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從中發現這位東方「思想家」的過去。我看到他在國亂加喪之時,布衣粗茶,耕讀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八十萬曹兵灰飛煙滅;我看到他在斬馬謖是那一地難言的混濁的淚;我看到他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時那坦然無私的心。記得小時候讀《三國演義》,總希望蜀國能
贏,那實在不是為了劉備,而是為了諸葛亮。這樣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贏,真是天理不容。但他還是輸了,上帝為中國歷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壯的悲劇。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會成為周公、魏徵;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時間(活到六十三歲不算老吧)他也許會在造一個盛漢;假如他少一點愚忠,真按劉備的遺言,將阿斗取而代之,也許會建一個什麼新朝。我心中翻騰著這許多的「假如」,抬頭一看,諸葛亮還是那樣安靜地坐著,目光更加明凈,手中的羽扇像剛剛輕揮一下。我不覺可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知道他已這樣靜坐默想了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違,英雄無法造一個時勢。一千七百年前,諸葛亮輸給了曹操,但他卻贏得了以後所有人的心。我從大殿上走下,沿著迴廊在院中漫步。這個天井式的院落像一個歷史的隧道,我們隨手可翻撿到唐宋遺物,甚至還可以駐足廊下與古人、故人聊上幾句。杜甫是到這祠里做客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唱出了這個悲劇的主調。院東有一塊唐碑,正面、背面、兩側或文或詩,密密麻麻,都在與杜甫作著悲壯的酬唱。唐人的碑文說:「若天假之年,則繼大漢之祀,成先生之志,不難矣。」元人的一首詩嘆道:「正統不漸傳千古,莫將成敗論三分。」明人的一首詩簡直恨歷史不能重寫了:「託孤未付先君望,恨如岷江晝夜流。」南面東西兩廊的牆上嵌著岳飛草書的前後《出師表》,筆走龍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長夜閃電,我默讀著「臨表涕零,不知所雲」,讀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淚,筆鋒如槍如戟,我聽到了這兩位忠臣良將遙隔九百年的靈魂共鳴。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來就這樣始終為諸葛亮的英氣所籠罩,並慢慢積聚而成為一種民族魂。我看到一個個後來者,他們在這里扼腕嘆息、仰天長呼或沉思默想。他們中有詩人,有將軍,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可,甚至還有割據巴蜀的草頭王。但不管什麼人,不管來自什麼出身,負有什麼使命,只要在這個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種庄嚴的召喚。人人都為他的聰明才智所傾倒。人有才不難,歷史上如秦檜那樣的大奸雄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難,天下與人為善者不乏其人,難得是德才兼備,有才又肯為天下人興利,有功又不自傲。
歷史早已過去,我們現在追溯舊事,也未必對「曹賊」那樣仇恨,但對諸葛亮卻更覺親切。這說明諸葛亮在那場戰爭中並不單純地為克曹滅魏,他不過是要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是在實踐自己的做人規范 ,他在試著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限,蜀、魏、吳之爭不過是三種實驗的一個載體。他藉此實現了作為一個人,一個歷史偉人的價值。史載公元三四七年,「恆溫征蜀,猶見五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此事未必可信,但諸葛亮確實實現了超時空的存在。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在而活,拚命享受,死而後己;一種人為理想而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為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為鬼;而只有少數人才有被百姓篩選、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恆。
我在祠中盤桓半日,臨別時又在五侯相前佇立一會兒,他還是那樣,目光泉水般明凈,手中的羽扇輕輕抬起,一動也不動。

❿ 求一篇參觀武侯祠的感受。(快一點!)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梁衡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名人,但沒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引起人們長久不衰的懷念;中國大地上有無數座祠堂,沒有那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這樣,讓人生無限的崇敬,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遺憾。這座帶有傳奇色彩的建築,令海內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一種神秘的嚮往。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區略偏南的鬧市。兩顆古榕為屏,一對石獅拱衛,當街一座朱紅飛檐的廟門。你只要往門口一站,一種塵世暫離,而聖地在即的庄嚴肅穆之感便油然而生。進門是一庭院,滿院綠樹披道,雜花映目,一條五十米長的甬道直達二門,路兩側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這陰綠的清涼和古碑的幽遠先教你有一種感情的准備:我們將去造訪一位一千五百年前的哲人。進而門又一座四合庭院,約五十米深,劉備殿飛檐翹角,雄踞正中,左右兩廊分別供著二十八位文臣武將,過劉備殿,下十一階,穿過庭,又一四合院,東西南三面以迴廊相通,正北是諸葛亮殿。由諸葛亮殿沿一紅牆和翠竹夾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這是劉備的墓,夕陽抹過古冢老松,教人想起遙遠的漢魏。由諸葛亮殿向東有門通向一片偌大的園林。這些樹、殿、陵都被一線紅牆環繞,牆外車馬喧,牆內柏森森。諸葛亮能在一千五百年後享此祀地,並前配天子廟,右依先帝陵,千百年來香火不絕,這氣象也真絕無僅有了。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進行他一生的最後一次對魏作戰時病死軍中。一時國傾樑柱,民失父相,舉國上下莫不悲痛,百姓請建祠廟,但朝廷以禮不合,不許建祠。於是每年清明時節,百姓就於野外對天設祭,舉國痛呼魂兮歸來。這樣過了三十年,民心難違,朝廷才允許在諸葛亮殉職的定軍山建第一座祠,不想次例一開,全國武侯祠林立。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晉,以後多有變遷。先是武侯祠與劉備廟毗鄰,諸葛亮祠前香火旺,劉備廟前車馬稀。明朝初年,帝世之胄朱椿來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廢武侯祠,只在劉備殿旁附帶供諸葛亮。不想事與願違,百姓反把整座廟稱武侯祠,香火更甚。到康熙年間,為解決這個矛盾,乾脆改建為君臣和廟,劉備在前,諸葛在後,以後朝廷又多次重申,這祠的正名為昭烈廟(劉備謚號烈帝),並在大門上懸以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們總是稱它為武侯祠,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曾經瘋狂地破壞了多少文物古跡,但武侯祠卻片瓦未損,至今每年還有二百萬人來拜訪。這是一處供人感懷、抒情的所在,一個借古證今的地方。
我穿過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諸葛亮殿走去。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樣深暗,他為丞相治國之地,殿柱矗立,貫天地正氣,殿門前敞,容萬民之情。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礱台上,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把他從沉思中喚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瞻與尚在諸葛亮死後都為蜀漢政權戰死沙場。殿後有銅鼓三面,為丞相當初治軍之用,已綠銹斑駁,卻餘威尚存。我默對良久,隱隱如聞金戈鐵馬聲。殿的左右兩壁書著他的兩篇名文,左為《隆中對》,條分屢析,預知數十年後天下事;右為《出師表》,慷慨陳辭,痛表一顆憂國憂民的心。我透過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從中發現這位東方「思想家」的過去。我看到他在國亂家喪之時,布衣粗茶,耕讀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八十三萬曹兵灰飛煙滅;我看到他在斬馬謖時那一滴難言的混濁淚;我看到他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時那一顆坦然無私的心。記得小時候讀《三國》,總希望蜀國能贏,那實在不是為了劉備,而是為了諸葛亮。這樣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贏,真是天理不容。但他還是輸了,上帝為中國歷史安排了一處最雄壯的悲劇。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會成為周公、魏徵;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時間,他也許會再造一個盛漢;假如他少一點愚忠,真按劉備的遺言,將阿斗取而代之,也許會又建一個什麼新朝。我胸中四海翻騰作著這許多的「假如」,抬頭一看,諸葛亮還是那樣安靜地坐著,目光更加明凈,手中的羽扇像剛剛輕揮過一下。我不覺可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知道他已經這樣靜坐默想了一千五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違,英雄無法造一個時勢。
一千五百年前,諸葛亮輸給了曹魏,但他卻贏得了從此以後所有人的心。我從大殿上走下,沿著迴廊在院中漫步。這個天井式的院落像一個歷史的隧道,我們隨手可翻檢到唐宋遺物,甚至還可以駐足廊下,與古人、故人聊上幾句。杜甫是到這祠里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唱出了這個悲劇的主調。院東有一塊唐碑,正面、被面、兩側或文或詩,密密麻麻,都在與杜甫作著悲壯的唱酬。唐人的碑文說:「若天假之年,則繼大漢之祀,成先生之志,不難矣。」元人的一首詩嘆道:「正統不慚傳千古,莫將成敗論三分。」明人的一首詩簡直恨歷史不能重寫了:「託孤未負先君望,恨入岷江晝夜流。」南面東面兩廊的牆上嵌著岳飛草書的前後《出師表》,筆走龍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長夜閃電,我默讀著「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讀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看那墨跡如涕如淚,筆鋒如槍如戟,我聽到了這兩位忠臣良將遙隔九百年的靈魂共鳴。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五百年來就這樣始終為諸葛君的英氣所籠罩,並慢慢積聚而成為一種民族魂。我看到一個個的後來者,他們在這了扼腕嘆息、仰天長呼或沉思默想。他們中有詩人,有將軍,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甚至還有割據巴蜀的草頭王。但不管什麼人,不管來自什麼出身,負有什麼使命,只要在這個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種庄嚴的召喚。人人都為他的凜然正氣所感召,都為他的忠義之舉而激動,都為他的淡泊之志所凈化,都為他的聰明才智所傾倒。人有才不難,歷史上如秦檜那樣的大奸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難,天下與人為善者不乏其人,難得是德才兼備,有才又肯為天下人興利,有功又不自傲。
歷史已經過去,我們現在追溯舊事,也未必對「曹賊」那樣仇恨,但對諸葛亮卻更覺親切。這說明諸葛亮在那場歷史戰爭中並不單純地為克曹滅魏,他不過是要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是在實踐自己的做人規范,他在試著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限,蜀、魏、吳之爭不過是這三種實驗的一個載體。他藉此實現了作為一個人,一個歷史偉人的價值。史載公元247年,「恆溫征蜀,尤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此事未必可信,但諸葛亮確實實現了超時空的存在。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在而活,拚命享受,死而後已;一種人為理想而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為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為鬼;而只有極少數人才有幸被百姓篩選,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恆。

閱讀全文

與武侯祠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限製片女演員表 瀏覽:110
泰國睡後媽 瀏覽:24
3對情侶去荒島 瀏覽:380
五十度黑相似電影 瀏覽:291
保護一個小女孩的東南亞電影 瀏覽:104
徐州維申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28
q寶6是什麼電影 瀏覽:271
短篇小說精選300篇txt 瀏覽:19
男生偷看女主和她丈夫做 瀏覽:546
穿越還珠之知畫二月的寂寞 瀏覽:331
紅羊電影公司影片目錄 瀏覽:789
售樓部倫理片 瀏覽:294
主角龍一的小說穿越小說 瀏覽:974
法國愛戀電影講什麼內容 瀏覽:899
在線觀看免費網站知乎推薦 瀏覽:261
吃奶多的電影 瀏覽:325
市場營銷調研景奉傑教案 瀏覽:465
露生殖器官電影 瀏覽:335
教師培訓方案要注意什麼 瀏覽:155
最近熱播電影推薦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