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錫璠的履歷
1989.09——1993.07,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果樹專業)本科畢業;
1993.10——1995.02,湖北省宜昌縣鴉鵲嶺鎮農技站技術員;
1995.02——1995.11,湖北省宜昌縣鴉鵲嶺鎮農委秘書;
1995.11——1996.11,湖北省宜昌縣鴉鵲嶺鎮海雲辦事處主任;
1996.11——1998.08,湖北省宜昌縣上洋鄉政府副鄉長;
1998.08——1999.03,湖北省宜昌縣上洋鄉黨委副書記;
1999.03——2000.04,湖北省宜昌市三峽航空實業開發公司小區辦主任,航空小區黨總支書記;
2000.04——2000.12,湖北省宜昌縣委督查室副主任;
2000.12——2001.07,湖北省宜昌縣龍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1.07——2002.10,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2.11——2003.1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2003.12——2005.04,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常委、小溪塔街道黨工委書記;
2005.04——2006.02,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其間:2005.07—2005.12山東青島掛職);
2006.02——2009.04,中共湖北省遠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其間:2006.06兼任遠安縣總工會主席,2006.10任遠安縣總工會黨組書記,2008.09-2009.01省委黨校中青班學習);
2009.04——2011.03,中共湖北省仙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其間:2010.12明確為正縣級幹部);
2011.03——2011.11,中共湖北省洪湖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其間:2011.04—2011.06參加省委青年幹部成長工程第一期培訓班學習);
2011.11——2013.09,中共湖北省洪湖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2013.09——2014.01,中共湖北省石首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代市長;
2014.01——2015.06,中共湖北省石首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2015.06——中共湖北省江陵縣委書記。
2. 宜昌職業技術學院的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韓德鋒: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聯系機械製造系。
黨委副書記、院長游敏: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院辦公室、財務處。聯系信息工程系、成教部(繼續教育學院)。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紀湯維才: 協助黨委書記負責黨委日常工作。主持學院紀委工作。負責學院黨務、宣傳、組織、紀檢監察、審計、統戰、老乾、文明創建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處、離退辦。聯系機電工程系、後勤集團。
黨委委員、副院長張曙光:負責學工、團委、招生、學生就業指導、人民武裝工作。分管學工處、團委、招生就業指導工作辦公室。聯系經濟貿易系、中專部。
黨委委員、副院長張林國:負責人事、科研、對外合作工作。分管人事處、圖書館、科技處、學報院報編輯部。聯系交通工程系、基礎課部。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郭群:主持學院工會工作。負責學院女工、計生、學院機關工作。聯系藝術體育系。
黨委委員、副院長曹孫志:負責總務、基建、保衛、綜合治理、維穩、法制教育工作。分管總務處、保衛處。聯系生物工程系。
副院長王華利:協助院長負責教學、示範院校建設、科技扶貧工作。分管教務處、實訓中心。聯系管理工程系。
3. 楊元元的資料
楊元元是上海海事大學一名研究生,於2009年11月26日在宿舍24#506的衛生間用兩條系在一起的毛巾將身體懸掛在衛生間水龍頭上,結束了自己的30歲的生命。網路上也對此次自殺事件,稱為「海商女」事件。
個人經歷
楊元元自殺所用的毛巾
1979年11月出生於湖北宜昌市
2002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專業
2002年8月-2004年8月在武漢現代英語培訓中心擔任英語講師
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武漢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擔任客戶代表
2005年9月-2009年9月曾在報社擔任過編輯,也做過衣帽等小商品生意,但基本上不賺也不賠
2009年9月考取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法專業碩士研究生
個人背景
楊元元6歲喪父,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漂泊度日。畢業時因拖欠武漢大學3970元學費,所以直至2007年才拿到學士學位證和畢業證。本科畢業償還債務和貸款後,她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的海商法公費研究生。
性格:
1.疼愛家人
楊元元的弟弟楊平平,目前在北京大學環境學院讀博士。從小,楊元元對弟弟就照顧有加。家人相依為命,相互扶助。2007年2月,楊平平曾為姐姐購買了一台6850元的筆記本電腦。
2.悲觀
楊元元的母親曾向警方表示:「楊元元在11月25日跟我說過她活著沒有什麼意思,奮斗多年想改變人生,但還是這樣。她還說,在武漢代課時她的一個15歲學生自殺的事情,以及其他地方大學生自殺的事情。」
3.內向好強
同學們反映說,楊元元為人大方,在學校一直是學生幹部,大學還入了黨,同學有什麼矛盾,她還幫著調解。楊元元很要強,家裡有困難,卻從來不跟同學、朋友說。與楊元元住同一樓層寢室的同學說,因為與楊元元在年齡上有差距,平時溝通不多,但楊元元看上去有點孤僻。
早年喪父,攜母求學
楊元元出生時,父親為她取了名字,希望她長大後掙大錢。望瑞玲稱,丈夫是上世紀60年代北京化工大學畢業,一直是兒女的榜樣。1986年3月,丈夫因肝病去世,留給望瑞玲的只有6歲大的女兒楊元元和4歲大的兒子楊平平。
望瑞玲在湖北的一家軍工廠里當過車工,也看過大門。兩個孩子成績不錯,1998年,楊元元考取武漢大學經濟學系,兩年後弟弟楊平平也考取了武大環境科學專業。楊元元上大三時,望瑞玲所在工廠計劃將職工居住區遷至宜昌市區,所有工人需要贖買房子。望瑞玲沒錢,又不想繼續住在老廠區,她在廠里辦了內退,去了武漢,與女兒同住學生宿舍。
最初,武大無法接受望瑞玲長期借宿學生宿舍,後來楊元元提出申請,介紹了家庭情況。不久,望瑞玲在另一個寢室擁有了鋪位。楊平平本科室友李思琪(化名)記得,在武大讀書期間,望瑞玲在學校里照顧姐弟倆的伙食,順帶做點小生意,每天還能賺10來塊錢。從那時起,望瑞玲就喜歡上了大學的氛圍,很快與學校的一些基層管理人員混得很熟。
同班同學李某和盧某回憶,本科期間,元元靦腆、內向,沒談過戀愛。進入大學前,楊元元夢想當個老闆,掙好多好多錢,所以選了經濟專業。望瑞玲說,後來,楊元元發現,沒有資本基礎,幾乎實現不了老闆夢,索性跨院學起了法學,「她說,今後要給窮人維護正義」。
畢業欠貸,求職受挫
臨近畢業,因無力償還助學貸款,楊元元畢業證和學位證被學校扣留。
2002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像現在難。然而,楊平平說,沒有兩證,意味著姐姐很難找到一個「正經」工作。望瑞玲現在都想不通,女兒為什麼沒有找到像樣的工作,「不可能啊,我小學生都能進廠找到工作。」望瑞玲介紹,當時擺在女兒面前的選擇有五個。最好的,楊元元考取了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不過自費生需要繳3萬元學費,她不得不放棄。至今,楊元元的遺物中,筆記本內仍夾著一張當年北大法碩入學考試題單。楊平平說,姐姐考慮藉此證明實力,但也耽誤了找工作。當時最穩定的工作是去湖北枝江縣當公務員,望瑞玲說,「不用考,先到先選」。但這個選擇遭到望瑞玲的強烈反對,「我一輩子都不想再回去(老家),元元好不容易才考到武漢的。」一個機會,西北大學向元元發來面試通知。楊元元買好了火車票,但望瑞玲擔心女兒被騙,不讓去。另外的選擇,一個是到廣西欽州港經貿公司當文員,一個是到浙江義烏工廠當會計,母女兩人認為不靠譜,未去。
生活困頓,工作漂泊
畢業前,楊元元嚮往月薪3000元以上的工作,但始終沒有獲得這種機會。
畢業後,楊元元第一份工作是在武漢現代英語培訓中心當講師。每月七八百元錢。工作後攢了5年錢,楊元元才還清本科助學貸款3970元,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楊元元覺得當講師沒前途,存不到錢,兩年後放棄這個工作。從2004年9月,楊元元在武漢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拉了一年保險。隨後4年,望瑞玲介紹,楊元元工作愈加不穩定。她曾出幾千元,和一些同學成立《花語》雜志社,辦過「小記者培訓班」。可雜志社和培訓班很快不了了之,錢也賠了。本科同班同學盧某稱,到2009年讀碩,楊元元同班同學紛紛碩博畢業,在上海、北京等地金融業、大企業里混得有滋有味,「她從不和我們交往,想等自己混好了再說。」
不管有沒有工作,楊元元一直與母親在武漢市區租房同住,不曾分開。楊元元還告訴媽媽,「兩個人分開是痛苦,在一起就是快樂。」
上海求學,艱難租房
望瑞玲小學學歷,曾於上世紀70年代赴上海進修過5年船舶技工,望瑞玲常說她有「上海情結」。而女兒今年9月最終帶著她到了上海。
楊元元與母親一起進出食堂,一同散步,同睡一張床。斜對門宿舍的女生說,楊元元沒有朋友,也不主動與同學交往,「她和家長在一起,我們也不好意思去串門」。開學不久,同寢室同學搬走,把床位騰給了楊元元母親望瑞玲。
一切從11月21日發生了變化,校方開始禁止望瑞玲進入宿舍借住。從11月20日開始,母女倆忙著找房,最終與學校一體育老師商定一處校外房屋,每月450元,先交半年。450元,也是母女倆一個月伙食費。但母女倆必須等到23日下午才能拿到鑰匙。中間的兩天成了難題。21日,楊元元陪母親夜宿賓館,130元,望瑞玲感到心疼。22日晚,望瑞玲拒絕女兒陪住要求,並告訴女兒找到了每晚50元的住處,讓楊元元放心。望瑞玲覺得不安全,最終沒去。是夜,最低氣溫降至4℃,她在學校電影院與禮堂間徘徊。下半夜,一名工作人員實在看不下去,允許望瑞玲在電影院的坐椅上靠著休息到天亮。望瑞玲後來得知,那一夜,女兒徹夜無眠,她看著母親的空鋪位發愣,確定母親捨不得花錢住旅店。第二天,楊元元找到媽媽,在操場上摟著媽媽,沉沉睡去。晚上,楊元元陪媽媽一起拿著鑰匙看房。房裡沒有任何裝飾,沒有傢具,沒有床。楊元元返回學校,帶來被褥墊子。兩人把地拖干凈後,在水泥地上睡了一夜。
半蹲自縊,爭議頻出
11月26日,楊元元自殺,而那個盥洗池距地面不足一米。同學說,只要有一絲生存欲,楊元元隨時可以站起來重回生門。家屬認為,發現楊元元時,她仍有心跳和脈搏。校方稱,120趕到現場,9時5分左右,將楊元元抬上救護車,送往南匯區中心醫院。9時15分,楊元元的心電圖,只剩一根直線。入院後,醫生宣布楊元元死亡。在死亡證明上,死亡日期為26日10時,發病到死亡間隔時間為「不詳(3小時)」。
參與搶救的保衛處陳老師說,楊元元當時身體發硬,瞳孔放大,脈搏消失。陳老師回憶,120醫生趕到時說:「這有什麼好救的?」
望瑞玲沒有上救護車,她在宿舍樓道里時斷時續地哭,並對楊元元對門的同學說,「她教育我們,楊元元就是太內向了,你們不要太內向。」至今,望瑞玲仍堅持,造成楊元元的直接死因是學校領導和宿管員說過一些特別傷自尊的話。從11月20日始,學校責令望瑞玲搬出宿舍。望瑞玲稱,一見到24號樓宿舍管理員高華梅,就知道對方不通融。望瑞玲指認,事發前幾天,在她試圖進樓時,高華梅曾稱她「鄉下人」,並告知:如再違規進樓,就對楊元元不發畢業證。高華梅成為眾矢之的,至今未公開露面,校方稱其心理壓力太大,目前已調離崗位。校方說,高華梅堅稱從未說過那些話。
對於家屬的指責,24號樓的同學也有疑問。「高華梅對同學們都很好,工作也認真。」一名同學為高華梅抱不平。另一個指控拋向了分管學生工作的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希平。望瑞玲稱,11月22日,在解決住宿問題時,李希平曾當面對楊元元說過「沒錢就不要讀書」一類的話。楊元元的班主任吳志毅當時在場,他說沒聽過李說過那些話。宣傳部部長彭東凱保證,他和李希平都是輔導員出身,絕不可能說那種話。有網友透露,楊元元自殺前曾與望瑞玲大吵過,此事未得到同學確認,而望瑞玲否認此事,「我聲音大就以為是在吵架呀?」
事件背景
楊元元生前照片
2009年11月25日,上海海事大學2009級法學系研究生楊元元像往常一樣起床,那天她沒有住在宿舍,而是陪著媽媽住在海事小區剛租來的出租房裡,她告訴母親,「地上好冷,我去找學校去,我們還是要住回學校宿捨去。」
這是楊元元30歲生命的最後一天,第二天凌晨,她被發現在宿舍衛生間用兩條系在一起的毛巾將身體懸掛在衛生間水龍頭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後24小時
楊元元生前書寫的申請書(向校方申請住房)
11月25日清晨,說知識難改命運,她喃喃自語,「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學了那麼多知識,也沒見有什麼改變。」
下午5點左右,帶母親到宿舍洗澡,她對母親說,8點前離開宿舍,別讓宿管員再來趕人。
晚上10點,電話叮囑讓媽媽放心,楊元元告訴楊母她在排練節目,讓楊母放心回去。
11月26日8點30分,楊母想進宿舍遭拒絕,楊元元沒有像往常一樣同母親吃早餐。[1-5]
最後現場,楊元元被發現「還有心跳」,楊母眼前,楊元元用兩條系在一起的毛巾將身體懸掛在衛生間水龍頭上,半蹲著以一種極痛苦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半個月後,網路上出現帖子直指海事大學刻意隱瞞楊元元死亡真相,指海事大學強行攆走住在女兒宿舍里的楊元元母親導致楊元元精神崩潰。盡管校方強調,帖子內容和事實嚴重不符,但圍繞著楊元元到底為何自殺,在社會上掀起巨大的爭議。
雙方態度
家屬
楊元元的弟弟表示,11月26日早晨7時20分左右,母親覺得楊元元可能出事,到7點30分左右苦苦哀求說明情況請求宿管人員上樓查,被宿管人員斷然拒絕,惡語攆走。直到9點才開門救人。
家屬們認為,致楊元元的搶救時間從7點20分一直延遲到9點,學校在宿舍管理的應急上存有漏洞,而且這直接導致了楊元元的不幸。但學校卻稱,11月26日上午7:30左右,楊母進過宿舍樓但未找到女兒,然後就離開。
校方稱,目前,楊元元的家屬向校方提出要35萬元的死亡賠償金。
按照校方的說法,這筆35萬元的死亡賠償金中,5萬元是用來處理後事的,另外的30萬元用來給楊母購置住房。
楊元元的弟弟表示,家屬認為楊元元的死亡,他們不會把責任完全歸咎於學校,但是他們也決不同意學校「完全沒有責任」的說法。他們認為,楊元元的自殺首先是自己想不開,但是學校宿管人員對楊元元及其母親的惡劣態度多少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們希望,學校首先要承認這個事實發生過程中,學校是負有一定責任的,必須要處理相關責任人,要給楊元元組織一個遺體告別會,並讓相關責任人給家屬道歉。
校方
校方證實,9月12日入學報到以來,楊母與楊元元同住一間寢室,睡同一張床。後因感覺生活不便就提出更換宿舍,並得到許可。
期間,學校在發現楊母借住學生宿舍後,因為相關的住宿規定,相關老師曾多次約楊元元母女談話,要求其遵守學校管理規定,建議楊母到校外租房居住。
後楊母搬入附近的海事小區居住,而房主則是海事大學的一名體育老師。租金為每月450元。由於生活設施的匱乏,母親只能在水泥地面上鋪著被子睡。
對於楊元元事件,學校方面的態度是「痛惜」,並認為楊元元的死亡對於其家庭、學校、還有國家都是一種「損失」。
學校強調,帖子中描述「學校強行趕人,明言禁止其母親再進宿舍樓,連普通正常的探訪都要受到「鄉下人」的辱罵和「不發畢業證的威脅」,這樣的情況並不存在。
另外,從開學到楊母搬出學校,時間近70天,說明學校已經給予充裕的時間進行搬遷,這與「校方突然強行攆人」的描述不符。
學校表示,從11月開始,學校積極安排了楊元元勤工儉學,以此補貼房租,並非「學校領導態度冷漠」,學校也從未表示「沒錢不應該讀書」的言論。同時,學校曾積極考慮為楊母尋找工作,而尋找在事發前還在進行。
校方強調,上海海事大學成立以來,該校未發生一例學生因貧困而退學的案例。
此外,在網路的發帖中,有發帖者質疑「事發後,校方有封鎖消息」之嫌。對此,海事大學表示,學校只是不希望因此而引起恐慌。
相關討論
根據網帖的描述,2009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學09級法學系研究生楊元元在學校某研究生宿舍的衛生間用兩條系在一起的毛巾將身體懸掛在衛生間水龍頭上,半蹲著以一種極為痛苦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該帖稱,楊元元6歲喪父,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漂泊度日。本科畢業償還債務和貸款後,她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的海商法公費研究生,就帶著母親一起來校,想一邊讀書一邊繼續照顧母親。因家境貧困且學校地理位置偏僻租房不易,元元和母親暫時擠在宿舍的小床上將就度日。
該帖這樣描述「學校攆人引發自殺」一事:「期間,元元多次向學校申請,說明情況,請求學校能夠體諒其特殊情況,能讓母親暫住。但學校領導態度冷漠,先是說『沒錢不應該來讀書』,然後又給了一個永遠沒有兌現的『一定會安排解決』的口頭承諾。元元無奈之下只能四處找房。在覓租還無著落時,學校突然強行攆人,明言禁止其母親再進宿舍樓,連普通正常的探訪都要受到『鄉下人』的辱罵和『不發畢業證』的威脅,被逼無奈的母親瞞著女兒坐在瑟瑟冷風中的學校禮堂前過夜!在找房沒有著落時,校方相關人員不斷給元元施壓,致其5天5夜沒有合眼,元元的精神徹底崩潰絕望,發生了11月26日早上在衛生間自縊的人間悲劇。」
楊元元弟弟表示,網上的帖子是楊元元表妹的朋友所發。事發後,家屬與學校就如何處理相關人員問題分歧很大。楊元元表妹的朋友聽說後,根據表妹的述說,將楊元元的事情發帖到網上。
此後,楊元元弟弟的很多同學知曉後也幫忙跟帖和頂帖。還有很多網友給楊元元的網上紀念館獻花、點香表示哀悼
晚發帖原因
楊平平表示,在11月底和12月初,他們曾二度想發帖,「但都被我制止了」。楊平平解釋,考慮到姐姐的死是其個人原因,不想給校方增添麻煩,因此曾兩度改變了發帖的打算。
但在姐姐輕生後,校方在善後工作中,反復「推卸責任」讓家屬感到「異常冷漠」,這使得他們無法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前一天采訪中,校方稱絕沒有冷漠對待這對母女。
楊平平稱,發帖有助於讓大家了解事情真相。至於帖子內容與校方的表述存在出入,楊平平認為,這肯定會有差異,但對於事實本身的描述,他敢接受測謊儀的測試。
網友指責:
在網上出現了海事大學研究生發帖《於「海事大學楊元元之死」之我見》指責網上報道不實 並稱出自死者表妹的朋友
經濟拮據不是禍首 矛頭指向親弟弟
這位網友在文中指出,楊元元在海事大學讀研究生屬於公費性質,只需交1300元的住宿費(住在靠近陽光一面的是1500元)。海大讀書的同學中比她貧困的還有很多,而且楊之前在社會上工作過,多少有點積蓄。所以經濟拮據不是罪魁禍首。另外,據發帖人稱網上熱傳的校方「逼死」楊元元的種種報道也是子虛烏有,並暗示「某幾個人利用了社會的同情心和中華民族的傳統善良美德惡意攻擊我校名聲」。而矛頭直指楊元元的親弟弟。
對姐姐屍首不聞不問 開口向校方索要35萬
據發帖人敘述,楊元元的弟弟在姐姐自殺後,從未去看過姐姐的屍首,也根本不知道姐姐的屍首在哪裡。而他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像上海海事大學索要安葬費,開口就是35萬元。作者還爆出,其弟索要這35萬,其實是用來充當購房款。
網友聲聲質疑 公道自在人心
此貼一出,引來長達23頁的跟帖。很多網友開始質疑:「他們家那麼多親戚,出事前怎麼像個世外高人出事後就全部出山了?」還有網友一針見血的評論道:「想要為學校平反,除非找個楊元元自殺的原因,否則話再多也是挨罵的份!」。當然,大部分網友還是比較理性,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評論該事件,認為公道自在人心。
原帖出處未知 網上有諸多轉帖
專家評述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俊表示,若是社會層面的事情,不要落到學校的原因。個人的困難,應尋求「制度」層面的保障,而不是落在「特例」。作為一名社會學研究者,顧俊認為,這些「窮孩子」很不容易,但讓學校來突破「制度」,學校做不到。楊元元的個案,讓學校「為難」,而楊母的問題,屬於社會層面,由此發生的問題不能落到學校。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研究室主任杜亞豐教授對楊元元自殺的行為表示遺憾和惋惜的同時,表示貧困並不是她自殺的原因,因為人應該學會堅強,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和困難,都要堅強理性地對待,這才是正確的人生觀。
杜教授表示,楊元元選擇輕生實在「太傻」,面對這種情況有很多方法解決,自己勤工儉學也好,向同學求助也好,都能幫母親解決住處問題,完全沒必要選擇這條不歸路。杜教授還表示,我們不應將大學生視為一個特殊人群,事實上很多人都存在心理問題,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和關懷。特別是說到貧困,很多貧窮的人都有自卑感,但他們不願將自己的困難告訴別人。其實貧窮並不丟人,在你將自己的困難告訴朋友之時,不僅能得到幫助,心理也能得到舒緩。
一個直得注意的現象是,元元可能不是因為貧窮而自殺,而是因為上了20年學,名校畢業,又工作了7年,人到中年卻依然貧窮而自殺。而這幾年,像元元這樣的現象並不鮮見,蝸居,農民工,大學生失業,蟻族,城市低收入人群等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知名教育家徐小平:盲目考研殺死了楊元元
知名教育咨詢專家徐小平14日在博客上發文,稱「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生自殺。但楊元元的死,還是特別震撼了我……作為一個教育咨詢者,我甚至覺得元元的死與我有關。」
根據此前相關報道顯示,楊元元有記錄的工作經歷只是在武漢一家英語培訓學校的兩年工作經歷,其餘五年人們不知道她在干什麼,但徐小平斷言:「不用猜測,我相信她基本都是在考研的漫漫長夜中度過。」對於這一過早逝去的生命,徐小平痛心地寫道:「假如元元在考上研究生之前任何一刻找到我,我都會用我生命最強大的力量,告訴她的人生道路應該怎麼走!」
他為元元提出了四條頗具建設性的建議,令人深思的是,其中前三條建議的關鍵字均為「工作」,最後一條建議則是「工作之後再進修」:
1.工作。她要做的,是努力積累經驗,不斷提高工作表現,提高工作收入。
2.工作。經驗改變命運。
3.工作。說不定她的頂頭上司聽了她的課特別欣賞她,就任命她做了副手,月薪兩萬多元。
4.工作之後再進修。工作了七八年的楊元元,手上肯定有了不少錢,為媽媽肯定盡了很多孝,為社會肯定也做了很多善,這個時候,她覺得知識不夠用了,需要去北大清華進修進修了……
文末,徐小平寫道:「盲目考研殺了楊元元!」
2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副局長
個人履歷
楊元元[6],男,漢族,1950年8月出生,陝西合陽人,196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民航高級航空學校飛行駕駛專業畢業,大專文化程度,國家一級飛行員。是中央台辦前主任楊蔭東之子。
1966.09——1966.11,解放軍第二預備學校飛行學員;
1966.11——1968.03,廣州軍區陸軍124師機槍連戰士;
1968.03——1969.07,中國民航高級航空學校飛行學員;
1969.07——1976.05,民航高級航空學校代教員、飛行教員;
1976.05——1981.10,空軍14航空學校副大隊長;
1981.10——1987.12,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科教司飛行訓練處飛行檢查員;
1987.12——1988.11,中國民航第六飛行大隊飛行員;
1988.11——1989.12,中國民航第六飛行大隊副大隊長;
1989.12——1993.01,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副總飛行師;
1993.01——1996.02,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副總飛行師;
1996.02——1998.04,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總飛行師;
1998.04——1998.08,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副總裁、黨委常委,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飛行師、黨委常委;
1998.08——1999.03,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飛行標准司司長;
1999.03——2002.05,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副局長、黨委委員;
2002.05——2007.12,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黨委書記;
2007.1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
2012.07 任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7]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工作分工
負責政策法規、宣傳教育、規劃科技、職業健康方面工作。分管政策法規司、規劃科技司、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司及宣傳教育中心(煤炭工業展覽中心)、研究中心(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通信信息中心(煤炭工業通信信息中心)。聯系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
榮譽獎勵
在他擔任民航總局局長的五年時間里,是中國民航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而整個民航的管理體制也發生了「徹底而深刻」的變革。
為此,2005年1月,亞太航空中心將表彰為地區航空業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年度政府部長獎,頒給了楊元元;2005年5月,國際航協理事會授予中國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世界航空領導獎,該獎是國際航協最高獎,主要授予世界各國對國際民航做出卓越貢獻的民航領導。
求採納!
4. 宜昌市夷陵區區委書記熊偉到哪裡去了
現任宜昌市委常委、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
5. 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是什麼級別。
市委常委是正廳級、副廳級,市委作為黨的地方領導機構在政治生活中是當地的最高領導機構,市委常委會是該市的集體決策機構,對於該市的經濟、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工作有決策領導的作用。
黨組副書記跟常委是有區別的,黨組不是一級機構,只是一級黨的組織,沒有回行政級別,不過權力不小;市政府黨組是政府的決策機構,市政府的大事就是通過黨組會議來決策的。
(5)宜昌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市委常委在各城市的組成有所不同,一般為以下人員組成,多為單數:市委書記(一般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副書記(一般負責黨務工作,兼任市委黨校校長)、常務副市長、市紀委書記、監委會主任、市委組織部長、市委宣傳部長等。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九章,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中,可以成立黨組。
6. 黨政主要負責人為什麼不是重大決策執行者
第一條黨組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切實當好本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為紀檢組履行監督責任創造有利條件,並對紀檢組落實監督責任不到位、執紀不嚴肅、作風不扎實等問題進行糾正。主要負責人要履職盡責,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要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堅決貫徹中央、省委、宜昌市委和上級紀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部署,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領導、執行和推動本地區本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切實履行黨組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和領導班子成員的個人責任。
第二條紀檢組要全面落實監督責任,認真履行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職能,積極協助同級黨組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加強對黨委(黨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對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的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進行督促和糾正,對違紀違規行為嚴格追究責任。加強對同級黨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監督,更好發揮黨內監督專門機關作用。全面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突出抓好懲治腐敗、作風建設、紀律執行工作,把精力放在「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上,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第三條黨組主體責任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即黨組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黨組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和黨組其他班子成員分管范圍內的領導責任。
第四條 黨組要切實擔負統一領導、直接主抓、全面落實的責任,把反腐倡廉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列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統一研究部署、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檢查考核。改革和完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懲防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職能,督促各職能部門充分履職,督促下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
二、黨組主體責任
第五條局黨組領導班子成員必須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就是不稱職的意識,敢於負責,勇於擔當。黨組主要負責人是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必須堅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領導責任,要根據工作分工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定期研究、布置、檢查和報告分管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把黨風廉政建設要求融入到分管業務工作中,完善制度規定,加強風險防控。
第六條黨組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主要包括:
1 、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宜昌市委和上級紀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決策部署,結合單位實際,研究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計劃、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和工作舉措。定期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搞好責任分解,明確各責任主體的職責分工,推動工作任務落實。健全溝通協調機制,發揮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作用,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並督促工作落實,組織和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來。督促下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格局。
2、選好用好乾部。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好乾部「五條標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決防止和嚴肅查處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格執行研究幹部任免事項時主要負責人末位發言制和幹部「帶病提拔」責任倒查制。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堅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對黨員幹部身上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教育、早查處。
3 、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決糾正「四風」,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宜昌市委二十四條意見、枝江市委七條意見和八條規定等系列規章制度,扎實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部門政風行風建設,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建立健全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採取專項治理、集中檢查、明查暗訪等形式,綜合運用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等方式加大作風問題查處力度,對典型案件點名道姓予以曝光。
4、從源頭上防治腐敗。認真落實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一2017年工作規劃》以及省委《實施辦法》和枝江市委《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一2017年工作規劃)市直單位任務分解方案》。深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反腐倡廉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和執行。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推行市及其組成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設定權力邊界,積極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推動權力公開透明陽光運行,不斷完善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長效機制。
5、領導和支持執紀執法工作。支持執紀執法機關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及時聽取辦案工作情況匯報,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黨員幹部身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教育、早查處。
第七條黨組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主要包括:
l、加強研究部署。根據黨中央、省委、宜昌市委和上級紀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地方和部門實際,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及時作出具體部署和安排。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的專題調研,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懲防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分析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現狀,聽取工作匯報,及時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保證紀檢組履行監督責任。圍繞容易滋生腐敗的薄弱環節加強調查研究,建立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規定。及時全面掌握本地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狀況和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下級領導班子以及領導幹部的廉潔從政狀況。
2、大力支持紀檢組工作。加強對案件查處工作的領導,敢於擔當、敢抓敢管,推動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及時排除查
辦案件工作中的干擾和阻力,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採取積極有力措施,支持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
3、高度重視廉政教育。把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和黨紀法規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廉潔從政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定期組織並主動參加黨風廉政建設系列教育活動,堅持每年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中心組每年要安排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學習,每年親自講廉政黨課1一2次,定期開展廉政約談、提醒談話。支持和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營造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
4、帶頭開展檢查考核。強化監督檢查,切實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克服好人主義,督促領導班子成員以及下級領導班子抓好廉潔從政。堅持平時檢查和年終考核相結合,主動參加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檢查考核,圍繞落實黨組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對被檢查地方和單位提出要求。
5、做廉潔從政表率。模範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宜昌市委二十四條意見、枝江市委七條意見和八條規定以及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按制度管權管人管事,自覺接受監督,促進權力依法依規行使。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加強對親屬、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監督和管理,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醒,並督促整改。
第八條黨組其他班子成員分管范圍內的領導責任主要包括:
1、主動研究部署。協助本級領導班子及其主要負責人
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析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現狀,有針對性地指導制定與分管部門(單位)業務特點相符合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計劃和推進措施,堅持做到業務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實。
2、支持查辦案件。對發生在分管范圍內的違紀違規案件,及時揭露,支持執紀執法機關及時查處。
3、加強督促指導。對分管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開展經常性督促指導,對分管部門、分管領域黨員幹部開展經常性教育監管,對存在的突出問題督促整改,並及時制定防控措施和辦法。
4、參加檢查考核。堅持平時檢查和年終考核相結合,加強對分管部門及其負責人廉潔從政、改進作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情況的日常檢查,認真參與對分管部門(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檢查考核。
5、嚴格廉潔自律。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宜昌市委二十四條意見、枝江市委七條意見和八條規定以及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按制度管權管人管事,自覺接受監督,促進權力規范運行。教育管理好親屬、身邊工作人員,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醒,並督促整改。
三、紀委監督責任
第九條紀檢組監督責任主要包括:
1、協助黨組落實主體責任。協助黨組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根據上級紀委的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向黨組提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建議;在黨組統一領導下,發揮反腐敗組織協調作用,整體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各項工作;協助黨組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加強檢查考核,促進各項任務落實。
維護黨的紀律。堅決維護黨章及其他黨內法規,加強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群眾工作紀律和財經工作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違反黨紀的行為。把嚴明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切實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明組織紀律,克服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現象。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堅決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行為,對因工作失職、監管不力的行為進行嚴肅問責。
3、推進作風建設。鍥而不舍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宜昌市委二十四條意見、枝江市委七條意見和八條規定等系列規章制度落實。緊緊圍繞「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專項整治、明察暗訪、信訪舉報、案件調查、懲戒問責、通報曝光的力度,形成有力震懾。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抓好作風建設方面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不斷健全有利於優良作風養成的長效機制。
4、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暢通信訪舉報渠道,領導幹部定期接待來訪群眾,認真調查處理舉報的問題。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嚴肅查處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加強執紀執法部門協作配合,建立健全腐敗案件及時揭露、發現、查處機制。堅持抓早抓小,對黨員幹部身上存在的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函詢,加強誡勉談話工作,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堅持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規范辦案程序,加強案件審理,不斷提高辦案質量。加大對典型案件的剖析通報力度,強化警示教育,充分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能。
5、強化黨內監督。嚴格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落實好民主生活會、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談話和誡勉、述職述廉、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重要工作制度,定期開展對黨內監督各項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黨委落實主體責任情況的監督。配合相關部門定期對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情況開展抽查核實工作。
四、工作保障措施
第十條堅持完善「兩個責任」雙報告制度和通報制度。主要負責人每年6月底和11月底前,以書面形式向市委和市紀委報告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情況。
第+一條 建立健全「兩個責任」簽字背書制度和「書帳冊」制度。黨組、紀檢組要結合實際,從健全完善制度、加強作風建設、加強經費監管、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等方面細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責任,釐清主體責任清單、監督責任清單和權力監管責任清單。黨組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班子成員,每年年初都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簽字背書」,做到責任明確、履責有依、追責有據。每年年初各級黨組織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黨組認真記錄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工作台帳,領導班子成員如實記錄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責手冊。
第+二條把落實「兩個責任」情況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明確整改意見,並對考核情況進行通報。強化檢查考核結果運用,把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幹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不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導致不正之風長期滋生蔓延,幹部作風問題和腐敗問題頻發多發,或者出現重大腐敗問題而不制止、不查處、不報告的,及時進行組織調整,並實行責任倒查。建立完善「一案三查」制度,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不正之風長期滋生蔓延的地區、部門和單位,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嚴格倒查追究相關領導責任,還要查糾機制、制度方面的漏洞。建立責任追究案件情況報告制度和典型案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制度。
7. 馬尚雲的任免信息
2013年5月2日,長陽縣召開黨政領導幹部大會,市委宣布關於縣委主要領導職務的調整決定,馬尚雲同志調任宜昌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宜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副廳級)。
2014年2月8日,湖北恩施州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四次會議,會議決定任命馬尚雲為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2016年04月1日,恩施州委宣傳部召開部機關幹部和州直宣傳文化單位負責人會議, 傳達州委關於州委常委馬尚雲同志任州委宣傳部部長的決定。
8. 現在的湖北省的正副省長是誰荊州市的市長是誰!監利縣長是誰!
現在的省長是李鴻忠。
副省長一共有下面幾位:
李憲生同志簡歷
李憲生,男,1954年9月生,山西陽曲人。在職博士研究生。
1970年12月至1973年3月,解放軍1619部隊戰士。
1973年3月至1976年5月,武漢市國棉二廠工人。
1976年5月至1977年1月,湖北省武漢市紡織局黨辦秘書。
1977年1月至1980年1月,武漢師范學院政治系政治教育專業學習。
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任湖北省武漢市紡織局辦公室秘書、團委副書記、書記。
1982年8月至1984年9月,先後任共青團湖北省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共青團湖北省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青聯副主席。
1984年9月至1985年5月,任湖北省武漢市汽車工業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1985年5月至1986年10月,任湖北省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1986年10月至1991年1月任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委書記。
1991年1月至1991年6月擔任湖北省武漢市廣播電視局局長、黨組書記、總編輯。
1991年6月至1992年12月任武漢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廣播電視局局長。
1992年12月至1999年8月,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副市長。
1999年8月至2002年4月,任湖北省十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2年4月至2007年12月,任湖北省武漢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任湖北省委常委。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郭生練同志簡歷
郭生練,男,1957年7月生,漢族,福建龍岩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997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78 年9月至1982年6月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學習。
1982 年6月至1984年9月留校任教。1984年9月至1986年9月,愛爾蘭國立大學碩士研究生。
1986年9月至1987年10月任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水文教研室講師。
1987年10月至1990年10月,愛爾蘭國立大學工程水文系水文水資源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0年10月至2000年11月,先後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國際合作處(港澳台辦公室)處長,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
2000年11月至2002年6月,先後任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武漢大學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2年6月起任民盟中央常委、湖北省主委、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任省政協副主席、省科技廳廳長、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5年7月任湖北省副省長。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李春明同志簡歷
李春明,男,漢族,1953 年10 月生,湖北省鄖西人。經濟學博士。197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2年4月至1974年9月,鄖西縣城郊區中學民辦教師。
1974年9月至1977年9月,武漢大學經濟系學習。
1977年9月至1996年8月,先後任湖北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教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省委黨校副校長、省行政學院副院長、教授(其間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南財經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
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任湖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書記(其間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於中南財經大學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
1998年6月至2000年11月,任湖北省委副秘書長、後兼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2000年11月至2003年1月,先後任荊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
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任省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省政府辦公廳主任、黨組書記。
2006年5月起任湖北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湯濤同志簡歷
湯濤,男,1962年7月生,漢族,湖北英山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碩士。198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宜昌市高等工業專科班(現三峽大學)學習。
1981年9月起先後任宜昌市三峽制葯廠團委書記,共青團宜昌市委青工部負責人、副部長、部長,共青團宜昌市委副書記、書記,宜昌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1992年10月起任共青團湖北省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恩施州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1997年10月起先後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黨組書記,鄂州市委副書記、市長。2002年11月任恩施州委書記,2007年1月兼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7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常委。
2007年10月當選中央候補委員。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田承忠同志簡歷
田承忠,男,1953年7月生,漢族,山東肥城人。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7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1年6月至1977年3月,四川省柴油廠工人。
1977年3月至1980年8月,在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習。
1980年8月至1986年11月,四川省柴油機廠技術員、車間副主任、廠長助理兼生產科長。
1986年11月至1988年3月,任河南省漯河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1988年3月至1991年7月,任河南省臨穎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1991年7月至1996年3月,先後任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計委主任、副市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1996年3月至2003年5月,先後任河南省平頂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
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任武漢市委副書記。
2004年9月起,擔任襄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趙斌同志簡歷
趙斌,男,1952年9月生,漢族,湖北鄂州人。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6年8月至1978年9月任鄂州市段店鎮委文書。
1978年9月至1981年9月在武漢師范學院咸寧分院(現咸寧學院)學習。
1981年9月至1984年1月任建設銀行(601939行情,股吧)湖北省分行科員、副科長。
1984年1月至1988年10月任省經委辦公室科長、辦公室副主任(其間1984年9月至1986年8月在武漢大學經濟系函授學習)。
1988年10月至1990年1月任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正處級秘書。
1990年1月至1991年4月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正處級秘書。
1991年4月至1993年9月任省政府辦公廳計劃財貿處處長。
1993年9月至1997年6月任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黨組成員、省政府副秘書長(其間1994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1994年9月至1997年4月在中央黨校法學原理專業在職研究生班學習)。
1997年6月至2001年1月任十堰市委副書記。
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任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2年4月至2002年12月任十堰市委書記、市長。
2002年12月至今任十堰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其間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張岱梨同志簡歷
張岱梨,女,1954年12月生,漢族,山東成武人。市委黨校在職研究生。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3年4月至1976年3月,潛江縣長市公社知青。
1976年3月至1983年9月,武漢市武昌區獅子山街道辦事處幹事,黨總支副書記。
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武漢市委黨校黨政管理專業學習。
1985年5月至1997年10月先後任武昌區委整黨辦公室副主任、區委辦公室主任、區委副書記(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湖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習)。
1997年至2000年1月任湖北省武漢市婦女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
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先後任武漢市硚口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先後任武漢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宣傳部部長。
2003年12月至今任湖北省婦女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
2007年10月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荊州市市長王祥喜
王祥喜,男,漢族,1962年8月生,湖北仙桃人,1987年4月入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在職碩士,現任中共荊州市委副書記,荊州市市長。
1979.09—1983.07 焦作礦業學院學生
1983.07—1986.01 松宜礦務局猴子洞煤礦技術員
1986.01—1987.08 松宜礦務局猴子洞煤礦副礦長
1987.08—1992.04 松宜礦務局猴子洞煤礦礦長
1992.04—1996.06 松宜礦務局第一副局長
1996.06—2000.02 省煤炭工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2000.02—2000.08 省煤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2000.08—2003.04 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其間:2000.09—2003.06河南焦作工學院在職碩士)
2003.04—2006.06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黨組書記
2006.06— 至今 中共荊州市委副書記 荊州市代市長 市長
監利縣縣長是李吉高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9. 現在在任的湖北省政府主要領導的名單
現任抄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有應勇、王曉東、馬國強、爾肯江·吐拉洪、黃楚平、王瑞連、王艷玲、王賀勝、王立山、周霽、李樂成和馬濤12位同志。 其中省委書記為應勇同志,省委副書記為王曉東、馬國強同志。
據新華社2月13日報道,日前,中共中央決定:應勇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蔣超良同志不再擔任湖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應勇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書記。
公開信息顯示,生於1957年的應勇,是浙江仙居人。早年長期在浙江省任職,曾任浙江省紀委副書記,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等職。2007年底,應勇調任上海高院任職,次年1月出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在上海工作5年後,2013年4月升任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0. 夏錫璠 洪湖市長
夏錫璠,男,土家族,1970年10月生,湖北利川人,199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3年10月參加工作,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果樹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仙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89.09--1993.07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果樹專業學生
1993.07--1993.10 待分配
1993.10--1995.02 宜昌縣鴉鵲嶺鎮農技站技術員
1995.02--1995.11 宜昌縣鴉鵲嶺鎮農委秘書
1995.11--1996.11 宜昌縣鴉鵲嶺鎮海雲辦事處主任
1996.11--1998.08 宜昌縣上洋鄉政府副鄉長
1998.08--1999.03 宜昌縣上洋鄉黨委副書記
1999.03--2000.04 宜昌市三峽航空實業開發公司小區辦主任,航空小區黨總支書記 2000.04--2000.12 宜昌縣委督查室副主任
2000.12--2001.07 宜昌縣龍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1.07--2002.10 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2.11--2003.12 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
2003.12--2005.04 宜昌市夷陵區委常委、小溪塔街道黨工委書記
2005.04--2006.02 宜昌市夷陵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其間:2005.07--2005.12山東青島掛職) 2006.02--2009.04 遠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09.04-- 仙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10年12月明確為正縣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