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瓜洲是什麼意思
瓜洲的意思為: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出處: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白話釋義: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
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鍾山,產生依依不捨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以疑問語氣結尾,再一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文章賞析:
詩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綠,這固然是春風吹綠的,但是那蔥綠的禾苗難道不是變法措施產生的實效嗎?
但是官場是險象環生的,詩人望著這瓜洲渡口,也望著鍾山的明月,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詩人是想早點離開是非黑白顛倒的官場,離開那丑惡,腐朽的地方體現作者希望重返那沒有利益紛爭的家鄉,很有餘韻。這首詩不僅借景抒情,
情寓於景,情景交融,而且敘事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在修辭上的錘煉。
其中「綠」字可以體會到詩人用詞的修飾,把吹改為綠,為的是生動,在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這個字,曾試過滿,過等字,但最後還是把這個字改成了「綠」。
寫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於王安石晚期,但對具體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都有爭議,具體主要有三種意見:宋神宗熙寧元年,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後所作;神宗熙寧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神宗熙寧八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② 《泊船瓜洲》讓我們想像到什麼
讀了這則故事我的新的理解有以下幾點。
《泊船瓜洲》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此番出來做官的無奈和欲急切回歸家鄉江寧的思想感情。
一、原詩: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釋義: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一水:一條河。
出自: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該詩的背景為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為同乎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
三、我覺得王安石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系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
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所作多為有關政令教化、適於世用之文。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
③ 王安石寫的泊船瓜洲里瓜洲指的是現在的哪裡
瓜洲在江蘇省揚州市邗(hán)江區。
瓜洲鎮是中國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的一個歷史文化名鎮,位於長江北岸、古運河入江口、潤揚長江大橋北端,是歷代聯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沖,著名的千年古渡。
瓜洲最初為長江中流沙沖積而成的水下暗沙,隨江潮漲落時隱時現,出現在漢朝以後,因形狀如瓜而得名,又稱瓜步或瓜埠。晉朝露出水面,成為長江中四面環水的沙洲,島上逐漸形成漁村、集鎮。
(3)瓜洲宣傳片擴展閱讀:
瓜洲旅遊景點:瓜洲古渡風景區
瓜洲古渡風景區是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揚州市古運河下游與長江交匯處,距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中心15km,潤揚公路大橋、鎮揚汽渡、揚州港與其毗鄰相接,鎮江金山寺與園區隔江相對。
多年來,在這塊「綠洲」接待了93個國家的外賓,7位總統及89位部長級來賓,以及祖國各地數十萬人次參觀的客人。園區濱江鄰河,四面環水,樹林蔥郁,四季有花,樓台亭榭參差有致,歷史遺跡分布其間,堪稱「古渡明珠,江濱寶石」。
④ 一部有揚州小吃的電影,一老頭說了句「到了瓜州嫌船小,到了揚州嫌...」這句完整怎麼說電影名字是什麼
片名:乾隆下江南(邵氏)
演員:劉永-乾隆/高天賜
王沙-伙計
乾隆自稱順天府的高天賜,微服私訪來到揚州,打聽茶館
路人︰你是喝素茶還是喝葷茶?
乾隆:這茶還有分素的葷的?喝葷茶
路人:喝葷茶到前面的一樂園
乾隆進了一樂茶樓上樓,找個位置坐下,叫那講方言的伙計,伙計不理
旁邊一個客人看就知道來個外地人過來解釋
客人:老太爺是北方人吧?這里喝茶要帶茶葉,賣水不賣茶。
乾隆:不賣茶葉叫什麼茶館,叫水館好了。
客人︰你去外面買包茶葉再來。
乾隆到對方買包上好龍井回來,伙計才給沖水。上了肉
乾隆:喝茶吃肉,不拉肚子啊?
伙計︰老太爺,沒吃過吧?
乾隆:老太爺!老太爺!我有這麼老嗎?
伙計:我的老太爺呀,人到揚州老,船到瓜州小。
叫你老是尊敬,就算你只有三四十歲也照樣叫地。
你若是到了更南邊廣州,那可就更老羅!他們看到誰都叫『佬』,
高的叫高佬,胖子的叫肥佬,沒有頭發的就光頭佬,有鬍子的叫胡須佬,
瘋子的叫顛佬,笨蛋叫傻佬;五勞七傷的叫虧佬,三頭六臂的叫大隻佬,
酒鬼叫醉酒佬,色鬼叫咸濕佬,小偷叫賊佬,當差的叫差佬;
哥哥叫大佬,弟弟叫細佬,像你這種不明不白的叫懵佬,
多嘴多舌的叫牙差佬,沒有老婆的叫寡佬,有老婆的是衰佬
⑤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⑥ 泊船瓜洲的主題解說是什麼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瞭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么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鍾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為千古名句,再次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是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⑦ 泊船瓜洲,背景。
在船上看海
⑧ 瓜州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瓜州縣隸屬甘肅省酒泉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瓜州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面積2.41萬平方公里。
瓜州縣轄5鎮10鄉、73個行政村,2011年末,瓜州縣常住人口14.95萬人,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萬人(2011年)。
(8)瓜洲宣傳片擴展閱讀:
瓜州的地理環境
瓜州縣地處安敦盆地內,地形南北高,逐漸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傾斜。北部最高處的芨芨檯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為祁連山北麓山前地帶,最高處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中部走廊地帶被北東向的截山子分為兩部分;南端為踏實盆地,海拔1259~1750米。
瓜州的氣候
瓜州縣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點是降雨少、蒸發大、光照長、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發量3140.6毫米,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24.9攝氏度,最低氣溫-10.4攝氏度。
⑨ 泊船瓜洲的背景
詩人寫作此詩時,已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幾年來,圍繞著新法舊法,朝廷上無休止地爭論和攻訐,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艱難。因而本來就有些消極思想的王安石,在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罷相的坎坷遭遇之後,心力交瘁,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罷官期間,他曾寫下了許多描繪自然風光、抒寫閑情逸趣的詩作。對於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兩次辭官而未獲准。因而他這次的上任,從心情上說,是十分勉強的。而在他上任以後,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並終於在復出後的第二年,如願以償地再度罷相,重又回到家鄉江寧,過起了舒心適意的隱居生活。從這次短暫的復出過程可以看出,重新還朝施政並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熱衷的,相反地他還把復出視為畏途而屢拒屢辭。顯而易見,在這樣的際遇心境下寫作《泊船瓜洲》,也就難免不在字里行間注滿憂郁、傷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難免不對即將遠離的家鄉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意了,他又怎麼可能會以「春風又綠江南岸」喻皇恩浩盪,抒發什麼如願以償的為復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從詩作本身看。詩的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為全詩定下了憂郁、傷感的感情基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詩人對復出還政並無如願以償的喜悅,更無急不可待的熱切。相反,詩人還遠沒有到達京城,家鄉還未從視線中消失,內心裡就已真誠地發出了回家鄉的念頭,這思鄉之情還不深切真摯嗎?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時」送我而還?仕途險惡,吉凶難測,那「何時」二字是詩人發自肺腑的一聲沉重嘆息,蘊含了詩人對險惡仕途的擔憂,對施行新法前途的顧慮。詩意憂思深切,格調也十分蒼涼,是如聞其聲的一聲喟然長嘆,是詩人抑鬱消沉心態的真實自然的流露。
⑩ 楷書寫的泊船瓜洲,急!急!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