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份大學寢室文化節策劃書和活動方案
給你的例子你自己看看吧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第三屆「宿舍文化節」
策
劃
書
前 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關於「八榮八恥」重要論述及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節約型社會的精神,引導我校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豐富大學生宿舍文化生活,我們應用科技學院分團委學生會在校團委的指導下,承辦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第三屆「宿舍文化節」活動,並且希望各院系分團委學生會能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
宿舍是大學生之間聯系最密切、交流最頻繁的場所之一。除上課外,同學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宿舍度過的,休息娛樂,談心交友都離不開宿舍,可以說宿舍是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在宿舍朝夕相處,長期共同生活,宿舍文化會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的素質養成產生重要的影響。
大學生是宿舍文化的主體。從根本上講,宿舍文化是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的,是自己的文化,會增強同學們的自身修養,它的發展始終與大學生生活緊密相連,沒有大學生宿捨生活也就沒有整潔幽雅的宿舍,也就失去了宿舍文化。宿捨生活讓大家的心情愉悅,宿舍關系融洽,給每個人一種歸屬感。
本次文化節活動時間為四月份,活動宗旨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倡導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大學生們更加註意個人衛生和宿舍周邊的環境衛生。本次活動以學生宿舍為陣地,以學生為主體,以宿舍文化活動為載體,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文化建設和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以學生宿舍為基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方法和途徑,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健康文明的活動,促進學生公寓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同時,活動的開展也將進一步提高學生宿舍文化品位,創造一個安全、文明、舒適、方便的學習生活環境。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第三屆「宿舍文化節」活動總流程
一、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校團委
承辦單位:應用科技學院團委學生會、05年級委、06年級委、07年級委
特邀單位:校團委、校學生會、一院團委學生會、二院團委學生會、三院團委學生會、四系團委學生會、五院團委學生會、六系團委學生會、七院團委學生會、八院團委學生會、九系團委學生會、十系團委學生會、國際學院、信息科技學院團委學生會、成人教育學院團委學生會、研究生部團委學生會、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學生會
二、 活動對象:全校學生及全校每一個宿舍
三、 活動時間:2008年4月至5月
四、 活動宗旨:
培養在校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倡導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大學生們更加註意個人衛生、宿舍周邊的環境衛生,構建一個和諧的宿舍。讓同學們意識到,宿舍就是自己第二個家。
宿舍文化節活動之一
「同一個宿舍,同一個家」主題活動之眾人簽名,大掃除,宿舍衛生大檢查
活動目的:
通過「同一個宿舍,同一個家」的簽名活動,倡導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大學生們更加註意個人衛生和宿舍周邊的環境衛生。並通過號召同學們清潔整理自己的宿舍和清理宿舍周邊的衛生死角,使同學們宿舍環境更加干凈衛生,減少了疾病的發生。同時在共同為宿舍衛生勞動過程中,增進宿舍各成員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宿舍環境。
活動時間:簽名活動於4月11日上10點開始
衛生大檢查活動於4月19號開始
活動地點:東校區、西校區、堯山校區的學生宿舍
活動內容:在學生宿舍大門附近開展「同一個宿舍,同一個家」簽名活動,在簽名活動時向同學們分發印有生活小常識的傳單。此外與各院系分團委學生會合作組織部分同學清理宿舍周邊的衛生死角,號召同學們在周末的時候打掃整理自己的宿舍。同時在4月13號與各院系分團委學生會代表一起檢查宿舍,並用相機記錄下較為干凈整潔的優秀宿舍,在各宿舍樓道口粘貼宣傳。
學生宿舍檢查評分標准
1、宿舍內空氣清新、無異味,牆面無灰塵,無蜘蛛網等。( 15分)
2、宿舍內地面干凈,無污漬痰跡,無垃圾堆積。(15分)
3、宿舍內書桌、書架、學慣用品、生活用品擺放整齊有序、美觀。(20分)
4、門窗干凈明亮,無灰塵;窗檯無雜物。(10分)
5、宿舍內被褥統一格式,疊放整齊。(10分)
6、衛生間內臉盆、水桶、毛巾、牙刷等日用品擺放整齊美觀。洗衣台、瓷磚保持潔白且無堵塞、積水和臭味。(20分)
7、宿舍門後有值日安排表。(10分)
宿舍文化節活動之二
「同一個宿舍,同一個家」主題活動之宿舍主題秀
活動目的:
宿舍是我們學生在校時生活的地方,每個宿舍都有每個宿舍的不同,每個宿舍都有每個宿舍的精彩。通過這個活動,可以讓同學們秀出宿舍的文化,秀出宿舍的不同,秀出宿舍的精彩。
活動時間:4月17號至4月25號
活動內容:
從4月11號起,各個院系選出參評宿舍,通知參評宿舍將自己宿舍按照本宿舍主題進行美化。各宿舍可將自己宿舍的設計主題以書面形式貼在門口或室內。作為本次文化節的一部分,對自己宿舍的特點,以及自己宿舍的文化特色進行宣傳。各宿舍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對自己宿舍進行裝潢設計,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1.給宿舍起個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名字!
2.用貼花窗紙裝飾門面、窗戶!
3.美化內部,宿舍成員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美化自己的床、衣櫃、書桌等.
4.對窗戶、陽台進行創新設計,體現宿舍特色.
美化工作在4月12號前完成。4月13號各系兩委對本系參評宿舍拍照,並將照片製成電子檔宣傳海報,4月14號晚上8點前將電子檔上交。4月17號至4月19號將海報堯山校區展出,4月20號至4月22號在東區展出,4月23號至4月25號在西區展出。展出同時,讓參觀的同學投票,選出他們認為最秀的宿舍。同時也在桂電網上將照片展出,同學們可以在網上投票,還可以通過簡訊方式投票(通過簡訊投票的同學將有機會贏得幸運獎,共10名)。投票時間截止為4月25號晚6點。請設計系老師做評委,綜合現場投票、網上投票及簡訊投票的成績,評出最秀的宿舍。最秀宿舍兩個,最佳人氣宿舍一個.
宿舍文化節活動之三
「同一個宿舍,同一個家」主題活動之宿舍才藝大賽
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才藝大賽,可以讓宿舍的文化,宿舍內同學的表演才能、文藝特長得以展出,可以提高優秀宿舍在我校學生內的影響,號召同學們向優秀宿舍學習。
活動時間:4月27號晚7點30 ~10點30。
活動地點:堯山排球場露天舞台。
活動內容:
一:比賽內容:
1、 一分鍾DV宿舍介紹(規則:各宿舍派代表(人數不限)在兩分內結合DV向大家介紹所在宿舍各方面的情況,並以簡短的語言概括對宿舍文化的了解與認識。要求普通話標准,談吐自然,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和宿舍的特色。)目的:讓大家初步認識參賽宿舍和其成員。
2、 互動環節
1、蒙眼作畫
所有學員用眼罩將眼睛蒙上,然後分發紙和筆,每人一份。要求蒙著眼睛將他們的家或者其他指定東西畫在紙上。讓每個人在戴上眼罩前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的另一面。在他們完成圖畫後,將所有的圖片掛到牆上,讓學員從中挑選出他們自己畫的那幅。挑出者獲勝。
2、搶凳子
讓競賽的宿舍在一圈凳子邊跟著音樂轉圈,音樂停就坐到凳子上,凳子是少一張的,沒坐到的就 淘汰,最後就剩兩個人競爭一張凳子,這個可以每個宿舍派一個代表參加 ,這樣就有一個是全部宿舍公平競爭的了,而且有音樂不至於冷場給主持人太大壓力
3、竹竿舞
以宿舍為單位,逐級增加難度,能挑到最後的宿舍獲勝。
4、踩氣球
以宿舍為單位,每人腳上均綁幾個氣球,之後宿舍對抗,互踩氣球,在規定的時間內,剩餘氣球數最多的宿舍獲勝
3、 宿舍才藝表演(規則:每個宿舍派人參加,人數不限,表演形式不限。時間規定在五分鍾以下)
宿舍文化節活動之四
最佳宿舍答辯會
活動目的:
通過這樣的活動,選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最佳宿舍」,通過號召同學們向「最佳宿舍」學習,使同學們認識到不單要注重宿舍環境的衛生健康,還應注重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活動時間:5月10號晚7點30
活動地點:正平館一樓報告廳
活動內容:舉辦宿舍才藝大賽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最佳宿舍」答辯會。通過一系列環節、測試和答辯評選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最佳宿舍」。
活動具體辦法和內容:
4月25號之前各個參賽宿舍要將參評資料交齊。參賽宿舍要參加之前文化節的所有活動,各參賽宿舍按表現的好壞得到一個分數。之後參賽宿舍還要參加本次「最佳宿舍」答辯會,宿舍代表要配合幻燈片(或DV、Flash等)進行陳述宿舍在各方面的表現、特色等等,各參賽宿舍可自由發揮,然後再由評委針對宿舍代表的陳述進行提問和打分。各參賽宿舍總分為主題秀、宿舍才藝大賽和「最佳宿舍」答辯會得分之和,最終本次活動將評選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最佳宿舍」兩個。
答辯內容
1、幻燈片展示
各參賽宿舍結合幻燈片介紹宿舍各方面情況,內容不限,要求健康向上,能體現當代大學生精神風貌和宿舍特點,時間控制在5分鍾內。
2、一分鍾簡短陳述
以簡短的語言概括對宿舍文化的了解與認識,時間控制在1分鍾內。
3、回答評委提問
根據評委的提問結合各參賽宿舍自身的情況回答問題。
評分細則
答辯人員部分 15分
1、著裝得體、舉止大方
好:5分 較好:4分 一般:3分 差:2分
2、答辯人員精神面貌好
好:5分 較好:4分 一般:3分 差:2分
3、答辯工作準備充分
好:5分 較好:4分 一般:3分 差:2分
幻燈片部分 20分
1、內容真實充實,幻燈片美觀有創意
好:10分 較好:8分 一般:6分 差:4分
2、能體現當代大學生精神風貌
好:5分 較好:4分 一般:3分 差:2分
3、能體現宿舍特色
好:5分 較好:4分 一般:3分 差:2分
陳述部分(包括幻燈片陳述和一分鍾簡短陳述) 25分
1、表達流暢清晰
好:15分 較好:12分 一般:9分 差:6分
2、陳述緊湊有條理,語速適宜
好:10分 較好:8分 一般:6分 差:4分
提問部分 30分
1、反應速度快,應變能力強
好:15分 較好:12分 一般:9分 差:6分
2、回答問題重點突出
好:15分 較好:12分 一般:9分 差:6分
時間控制 10分
好:10分 較好:8分 一般:6分 差:4分
最佳宿舍評分細則
一、學習方面(獲獎情況分院系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
1、獎學金:
以院系級獲獎情況為基礎得分如下:
一等獎 6分/人次
二等獎 4分/人次
三等獎 2分/人次
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在院系級的基礎上逐級遞加2分/人次 。
2、文學方面:
以院系級獲獎情況為基礎得分如下:
一等獎 6分/人次
二等獎 4分/人次
三等獎 2分/人次
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在院系級的基礎上逐級遞加2分/人次
註:文學方面的獲獎包括各類競賽、論文發表等。
3、科技製作方面(獲獎情況分院系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
以院系級獲獎情況為基礎得分如下:
一等獎 6分/人次
二等獎 4分/人次
三等獎 2分/人次
註:科技方面的獲獎包括各類機器人大賽、電子製作大賽等有關科技類的賽事。
4、四、六級通過率:
四級: 六級:
100% 6分 100% 6分
50%~99% 4分 50%~99% 4分
0%~49% 2分 0%~49% 2分
5、計算機一、二級通過率:
一級: 二級:
100% 6分 100% 6分
50%~99% 4分 50%~99% 4分
0%~49% 2分 0%~49% 2分
二、體育運動方面(獲獎情況分院系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
以院系級獲獎情況為基礎得分如下:
第一、二、三名 6分/人次
第四、五、六名 4分/人次
第七、八名 2分/人次
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在院系級的基礎上逐級遞加2分/人次。
三、政治面貌:
1、是否黨員(包括預備黨員)、團員:
黨員: 團員:
8分/人 6分/人
2、是否但任過總院分團委學生會或所在院系分團委學生會職務:
總院的分團委學生會: 院系的分團委學生會:
6分/人次 4分/人次
3、是否但任過所在院系年級委但任職務:
4分/人次
4、是否在班上但任班干:
2分/人次
5、是否獲得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團干、三好學生等榮譽:
6分/人次
四、生活方面:
1、文藝方面(獲獎情況分院系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
以院系級獲獎情況為基礎得分如下:
一等獎 6分/人次
二等獎 4分/人次
三等獎 2分/人次
註:文藝方面主要指各類文藝晚會。
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在院系級的基礎上逐級遞加2分/人次。
2、宿舍其它活動:
宿舍間聯誼、運動賽事、戶外活動等宿舍集體活動(最高不超過6分)。
2分/項
五、其它方面:
在上面沒有提到,而只要有獎狀、證書均可加分。
2分/項
宿舍文化主題秀、宿舍才藝大賽的得分。
注意:所有得分項得分必須要有獎狀、證書等的復印件,活動必須有書面材料(活動時間、地點、過程等),所有資料於4月25日前交齊,過期無效。
第三屆宿舍文化節經費預算
活動一:
橫幅3條 360元
簽名用橫幅3條 360元
宣傳海報30張 1000元
簽名用油性筆 120元
請貼 100元
合計:1940元
活動二:
活動三:
裝飾舞台背景 350元
燈光音響租借費 1500元
飲用水 50元
紙杯 20元
透明膠 20元
木工費 100元
電工費 50元
熒光棒 100元
活動道具購買及製作費 150元
包車費 200元
合計:2540元
活動四:
答辯會背景字 250元
會場布置 100元
領導嘉賓飲用水 50元
最佳宿舍錦旗 100元
獎狀 50元
合計:550元
共計:5030元
Ⅱ 少數民族地區迎新年民俗風情
苗族、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護佑。團年時,要先給果樹和犁鏵、牛欄、豬圈、雞舍喂飯,給碓、磨、鋤等貼"壓歲錢",以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瓜果豐碩、財源興隆。
達斡爾族:年年高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蒙古族:酒肉不盡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迎英雄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哈尼族:盪鞦韆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傣族:擲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圍爐」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滿族:掛旗過年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白族:「放高升」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侗族:蘆笙會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彝族:跳虎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
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撒尼族:食湯圓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
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Ⅲ 急求!!民族特色 晚會 活動方案
首先,對於少數民族有一個簡介,抒發一下中國56個少數民族應該團結一心的情感。
其次,就是表演了。表演可以有舞蹈、歌曲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網上都可以找到。
然後,就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同學可以有一個以團結等等為話題的發言。發言前可根據少數民族的禮節有一個過場。
最後總結,依舊抒發你們的主題中所蘊含的情感,並不一定是團結。
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左右。
Ⅳ 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
1、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4、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縣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4)少數民族文化晚會策劃書擴展閱讀:
1、民族風俗。說個人,就是指一個人的性格;說族群,就是風俗。或民族或族群或集體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指個人或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范。風俗由於一種歷 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2、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壯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還膜拜巨石、高山、土地和龍蛇等。壯族人有歌圩的習俗,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賽歌台,參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們先唱「見面歌」、「迎客歌」。唱過山歌之後,就開始拋綉球、碰彩蛋、搶花炮等娛樂活動。
Ⅳ 在少數民族聯歡會上可以做哪些互動小游戲
我本人是回族,所讀的學校也是宗教學院,在北京我參加過一場由北京民委舉辦的小型晚會,你可以在每一個民族表演的時候介紹一下他們民族的,特色,吃,穿,就是最經典最精華的,不要超過1分30秒,或者你可以叫主持人在節目沒表演的時候,叫他,她,先表演一下,下一個所要表演的節目,叫觀眾猜一下,是哪個民族將要上台表演了,在表演當中穿插一些民族節日的短表演,其實主要是會場的設計,主持人的發揮,和節目的挑選.
Ⅵ 少數民族歌舞晚會主題是什麼
舞蹈唄
Ⅶ 民俗風情活動方案
1.了解少數民族人民的民居、服飾、工藝品、民族活動、風俗習慣、文化專藝術等,培養幼屬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2.知道我們的祖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勤勞、智慧、能歌善舞。
3、增進家園合作,密切家園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