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臘八粥寓意
臘八粥寓意是祛疫迎祥。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由於疫鬼作祟。
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臘八粥的食用禁忌:
1、糖尿病患者對於含糖的臘八粥要適量食用,盡量選擇不加糖的臘八粥。宜用燕麥、大麥來增加粘稠感,同時可適當多放些雜豆類食材,幫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2、對於消化不良者,臘八粥中應少放黃豆、黑豆等豆類,因為豆類中含有脹氣因子,如食用過多,會造成腸胃不適。
3、對於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紅豆等種皮相對厚一些的澱粉豆類,使粥的質地軟而不爛,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飽腹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臘八粥
『貳』 臘八粥的寓意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叄』 臘八節為什麼送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不是為了紀念某個人。
我國古代天子,農歷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禱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獻,表示慶豐收之意。干物稱臘,八是八谷星神,故稱臘八。在時間上,臘祭又是在農歷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干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菩薩的——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
『肆』 為什麼送臘八粥要寫青春扶貧
我覺得這是一種宣傳口號。是青年人搞的一種活動。
『伍』 臘八粥 有怎樣的文化內涵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在這里介紹一種做法,大家試試吧。
材料:糯米1杯、小紅豆100克、葡萄乾、花生仁、蓮子、紅棗、桂圓干、松子各50克、砂糖300克
作法:1、糯米洗凈,浸泡一個晚上,小紅豆洗凈,浸泡約4小時。
2、小紅豆、蓮子、花生仁放入內鍋,煙葉水6杯,移入電鍋中,外鍋加水1杯,蒸至開關跳起;加入糯米,外鍋再加水1杯,續蒸至開關跳起;再加入紅棗、桂圓干,外鍋加熱水半杯,繼續蒸至開關跳起,再拌入松子、葡萄乾及砂糖300克即可。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後記:在現今洋節盛行的時候,喝碗臘八粥,享受臘八粥帶來的香甜事小,秉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習俗的意義卻是重大的。臘八節是經過上千年歷史考驗流傳下來的一個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節日。這些年,我們的許多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固守和傳承臘八節,就是固守和傳承著中華文明,實際也是一種具體的愛國行動。同時,臘八節的所有傳說,反映出來的節儉慈善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的。朋友,臘八粥今天你喝了嗎?
『陸』 臘八粥的寓意象徵
一、祭祀的供品,祈福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並祈求來年繼續施恩。
古時干物稱臘。到年終十二月祭神時,蔬菜水果穀物等全都變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後來供品由原來的各種干物,逐漸演變成臘八粥。
二、贈送親友,聯絡感情
祭祀完後,鄰里鄉親,親戚朋友之間,有互相贈送臘八粥的習俗。你家送過來,我家送過去,送的人要客氣地說是請對方嘗嘗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興地道謝。
也許這家的臘八粥中多得是豆類,也許那家的臘八粥中多的是谷類,這家是甜的,那家是鹹的,,......就在互相品嘗臘八粥的過程中,一起分享收獲後的喜悅,加深親友間的感情。
三、舍粥,行善積德
舊時,大戶人家往往會多多地熬制臘八粥,將臘八粥施捨給窮人、乞丐、孤寡者,在這寒冷的冬天,熱騰騰的臘八粥既可果腹,亦可禦寒,對窮人是一種享受。
而對施捨者來說,也是一種功德。
四、食材五行俱全,強身健體
臘八粥的食材豐富,花生、大豆、綠豆、赤小豆、芸豆、蠶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圓、龍眼、紅棗、桂花、紅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蓮子、柿子、板栗、蜜餞、......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色彩各異的食材讓臘八粥五彩繽紛,令人食指大動。
周易五行理論認為,綠色屬木,主肝膽;紅色、紫色屬火,入通與心;黃色屬土,入通於脾;白色屬金,入通於肺;黑色、藍色屬水,入通於腎。
臘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對五臟具有補益作用,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五、特別搭配的八寶粥,增旺五行人運勢
有人就根據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臘八粥食材的選擇上,特別挑選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將進食這樣的臘八粥作為增旺自己運勢的一種手段。
六、臘八粥食材匯集全年各季,慶賀豐收
古人是非常講究吃應季食品的,固然這也和當時的條件有關系。即便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可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卻也只局限於應季的時候。
冬季萬物蕭條,相對而言,沒有什麼正好應季的食材。但是,臘八粥中的各種食材,卻幾乎匯聚了一年中各個季節的收獲。只不過,蔬菜水果穀物等都成了干物。
這種食材的大匯總,相當於向天地、神靈、祖先展示這一年來的收獲,慶賀今年的豐收,並禱祝祈求上蒼保佑,來
『柒』 贊美臘八粥的句子
1.小時候,每到臘八這天,常會聽到老輩人說起臘八節的來歷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據說,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度日,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牽牛走過一座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摔斷了。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朱元璋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2.臘八臘八,祝你好運大發,發的是事業如粥氣蒸蒸日上,發的是金錢如粥香連綿不斷,發的是愛情如粥味甜蜜美滿,發的是精神如粥粒飽滿煥發,發的是心情如粥湯清新美好。願你臘八節快樂。
3.臘八送碗臘八粥,願你來年的每一周:「粥粥」快樂,「粥粥」好運,「粥粥」如願,「粥粥」健康,「粥粥」平安,「粥粥」吉祥。臘八節快樂!
4.臘八節這天,都要喝臘八粥。記得小時候,一到這天母親要起得很早熬臘八粥,我們還躺在暖暖的炕上睡覺,依稀聽見母親拉風箱的聲音和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響。我也不知又睡了多久,就聽母親喊叫,「快,都起來吧,喝臘八粥啦」!我們趕快告別暖呼呼的被窩兒,疊好被子,放好飯桌。母親就把一盆熱騰騰的臘八粥端了上來,給我們每個孩子盛上一碗。那粥是用黃米和豆子熬制的,吃到嘴裡粘粘的,有一種獨特的糧食的香味。那年月家家都很窮,能吃上一頓臘八粥不亞於過年,這粥也就不可能熬的很多,每個孩子只能分到一碗,吃完了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空盆,於是就把碗舔的比洗過的還干凈。吃過飯我們就都背著書包上學去了,喝過熱乎乎的臘八粥,走在冰冷的路上全身都暖暖的,嘴裡還不時回味著粥的余香。
5.把最多的好運,變成一陣烈烈的北風,吹到你手頭;把的快樂,化成一片白白的雪花,落到你肩頭;把的日子,描成一幅美麗的畫,放在你眉頭;把最深的思念,熬成一碗暖暖的臘八粥,溫暖你心頭。臘八節,把最真的祝福送給你,願你事事如意,幸福安康!
7.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作《粥食》詩一首:「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粥文化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而又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部分。熬粥與其說是技術,不如說需要耐心。說到耐心,家庭主婦的我真的感覺到熬粥的功夫了。熬粥前要先將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時,先用大火煮開,再換慢火熬煮……這熬粥的過程真的像一首詩寫的:「人生好比粥一鍋,煎熬滾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張羅。」把熬粥與人生相比,不無幾分道理。
8.「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從年歲大的老人的講解中得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傳說故事在小孩子心中總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記下了這些美好的故事的同時,也記住了那年那月的臘八粥的誘人甜香。
『捌』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寓意是什麼
一、祈福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並祈求來年繼續施恩。古時干物稱臘。到年終十二月祭神時,蔬菜水果穀物等全都變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後來供品由原來的各種干物,逐漸演變成臘八粥。
二、增旺五行人運勢
有人就根據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臘八粥食材的選擇上,特別挑選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將進食這樣的臘八粥作為增旺自己運勢的一種手段。
三、福壽粥,積福惜福
據說,福壽粥最初源於杭州天寧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飯曬干,臘八時將這一年的干剩飯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說吃了可以增福增壽。後來,很多寺廟也在臘八節這天將臘八粥贈予信眾,稱之為福壽粥。
四、教育後輩要勤儉持家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所以把家裡的雜糧全部煮了,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五、佛家說法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是由 中國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 而形成的風俗。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