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陶藝館宣傳語

陶藝館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1-09-02 11:22:26

1. 贊美陶瓷的詩句

1、《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譯文:大邑縣燒成的陶瓷碗又輕巧又堅實,扣打它如同敲擊磬玉,哀婉的聲音傳遍了全城。

2、《秘色越器》——唐代陸龜蒙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譯文:秋天的晨風中,露水沾衣,透過風露可見出窯後的成千上萬的越窯陶瓷器堆放在山坡上,溝壑間,如千峰疊嶂,其色似青如黛,與周圍的山峰融為一體,奪得千峰萬山之翠色。口朝上堆放的那些瓷器,到夜半時會盛載一些露水,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時還殘存濁酒的杯子。

3、《民窯行》——清代沈嘉征

景德產佳瓷,產瓷不產手。

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

譯文:景德鎮能產出上等的陶瓷,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鎮瓷業工匠手來自四面八方,瓷器做好了後就流傳到了世界各地。

4、《贈昊十九》——明代樊玉衡

宣窯簿甚永窯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詩清動人, 匡廬山下重回首。

譯文:不管是宣窯還是永窯出產的瓷器,只要是昊十九做的那一定是精品。他做的瓷器好,而且小詩寫的也很有文采,令人佩服。

5、《詠白玉金邊素瓷胎》——清代弘歷

白玉金邊素瓷胎,雕龍描鳳巧安排。

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

譯文:素色的瓷坯,白玉一樣的顏色鑲著金色的邊,雕鏤龍紋畫鳳凰都設計的很巧妙。結構新奇,精巧美觀,各種樣式都很好,畫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畫技高超,靜中能看見動態的青山迎面而來。

2. 中國陶藝的傳統文化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斷定中國原始陶器開始於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問題的。最早的彩陶發源地在黃河流域,龍其以陝西的涇河、渭河以及甘肅東部比較集中。甘肅東部大地灣一期文化,不僅在器形上比較規整,而且繪有簡單的紋飾,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彩陶文化之一。這一時期已出現陶輪技術,制陶術已成為一種專門技術。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於大地灣一期文化,其紋飾也略為復雜,以幾何紋樣為主。在陝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區為中心的廟底溝文化,彩陶花紋則更加富於變化,以弧線和動感強烈的斜線體現變形的動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魚、鳥、豬以及人類自身都被作為裝飾紋樣。這些紋飾的描繪手法都很生動,布局合理,是原始繪畫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國繪畫史的可靠形象資料。

距今約四千年左右的馬家窯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發展的古羌集團的一個分支。與之相關的另外兩個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馬廠文化,是龍山文化之後的又一個輝煌時期。馬家窯文化類型的陶瓷,表面都經過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勻稱,以黑色單彩加以裝飾。裝飾圖案以滿見長,在缽、盤、碗一類的敞口器物內側,也都繪有圖案。上古之民,穴居野處,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圍繞著漁獵飲食,所以最初迫切的發明需要都釜瓮之類。陶瓷上出現裝飾,說明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大有進步,解決果腹問題以外,尚有餘力,於是人們開始在滿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現。

河西走廊一帶的馬廠類型彩陶,器形一般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於攜帶反映出這一地區半農半牧的經濟狀況。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則出現了播撒種子的人形圖案,說明農業的發展和人們創造力的進步。

在原始社會,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圖案形象直觀性強,在當時具有標志性、裝飾性等性能,所以對彩陶圖案的研究也會給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證。中國自古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在原始時期,氏族部落更為繁雜,在特定的生產條件下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需求的文化特徵,它們各自有著代表氏族文化的標志性形象,也產生著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隨著氏族文化盛衰變化,陶器裝飾也出現了不同的內容的形式。

3. 陶藝室標語徵集

小小雙手捏出無限想像 塊塊泥巴繪出五彩生活

4. 收集生活中各種有意思的店名.標語.對聯.宣傳語.等

最近有個地方的廁所里掛了文革時期工農兵高舉拳頭的畫像有標語雲:同志們,沖啊!
葯店有一副名聯:但願世間人增壽 何妨架上葯生塵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自幼聰穎好學,興趣甚廣。他的私塾老師石先生是個非常古板的老學究,曉嵐對他很反感。一天曉嵐去喂養家雀,將磚牆挖一深洞,喂飽家雀後便將它送回洞內,堵上磚頭,以防飛走。後來,被石先生發現,便把家雀摔死,仍舊送回洞內堵好,並在牆上戲書一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當曉嵐再去喂家雀時,發現它已經死了。心裡正在疑惑,忽見牆上有一對聯,他斷定這是石先生所為,於是續寫了下聯: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見了大為惱火,覺得曉嵐不該辱罵老師,於是手勢教鞭責問曉嵐。只見曉嵐從容不迫地解釋說:「我是按著先生的上聯套寫的。有『細』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 』必有『獸』,有『磚』必有『石』,有『後』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寫了粗毛野獸石先生,如不應這樣寫,請先生改寫一下吧。」
石先生捻著鬍子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滿意的下聯,最後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紀曉嵐為友釋對
相傳,紀曉嵐一次南行來到杭州,友人為他設宴洗塵。席間,照例少不了連句答對。紀曉嵐才思敏捷,出口成聯,友人心悅誠服,誇他為北國孤才。曉嵐則不以為然,說道:「北方才子,遍及長城內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友人道:「先時我曾北游,出了一聯,人人搖手不對。」曉嵐半信半疑,問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難?」友人道:「一般。」接著,念了上聯:
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
紀曉嵐聽罷哈哈大笑,說:「這樣簡單的出句,他們不屑回答,即以搖手示對!」友人不解地問:「那,他們的下聯是什麼呢?」曉嵐道:
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友人聽後,恍然大悟。

乾隆妙對贈長壽老人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游覽西湖時,在靈隱寺見到一位長壽老人,這位老人時年一百四十一歲。乾隆即興制了這么一副對聯贈給老人: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這是一副內含數字運算的對聯,上下聯不僅詞句對仗,而且運算的方式相同,結果相等。上聯中「花甲」,指六十歲;重開者,乘二,則是一百二十歲;外加三七二十一,合起來,豈不正是一百四十一歲。下聯中「古稀」,指七十歲;雙慶者,兩倍,再加一個春秋,則加上一歲,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

乾隆對聯戲人
相傳,乾隆皇帝擅長對對聯,且常藉此戲人。一次,他喬裝改扮,與張玉書在酒樓上飲酒。席間,他乘著酒興指著一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聯:「妙人兒倪氏少女」,要張玉書接對。這上聯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聯,張玉書一時苦思莫對。歌姬在一旁隨口答道:「大言者諸葛一人」,將「大「諸」二字拆開。乾隆大為贊賞,命張玉書賜酒三杯。不巧,酒已喝完,傾壺只滴出幾點。歌姬見此,笑著對乾隆說:「『水涼酒一點兩點三點』,下聯請先生賜教」。上聯既暗含前三個字的偏旁,又冠以數字,窘得乾隆面紅耳赤。幸好此時樓下走過一個賣花人,張玉書靈機一動,代言道:「『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才算為他解了圍。據說,打那以後,乾隆皇帝再不輕易用對聯戲人了。

乾隆與紀曉嵐迴文對
清代北京人個叫「天然居」的酒樓。一次乾隆路過這家酒樓,稱贊樓名的高雅,遂以樓名為題作對聯,上聯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聯卻苦索不得。因為下聯必須符合這樣的條件:後五字是前五字的顛倒,既要語意完整,又要平仄協調,還要意境美好,的確困難,他便指令群臣屬對。正當大家大傷腦筋之時,紀曉嵐已經對出下聯:
僧游雲隱寺,寺隱雲游僧
此聯對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隨得群臣的稱贊。據說後人對此也有一副對聯是: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蘇東坡啞聯興味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蘇軾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蒲扇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軾上聯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聯的意思:
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祝枝山對斗三個秀才
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祝枝山,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因此遠近聞名。
有一次,他來杭州遊玩,人們慕名相邀,求聯索書者絡繹不絕,把個祝才子忙得不亦樂乎。不料好事多磨,無意中得罪了杭州城裡的顯宦徐某,說祝枝山賣弄學間,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一天,徐某邀集城中三個最富才學、自命不凡者,要與祝枝山斗對。
三個秀才洋洋自得,有備而來。甲秀才欲奪先手,有心刁難,出一上聯曰:
屋北鹿獨宿
五個字全用的是同韻字,難度不小。祝枝山成竹在胸,隨口對日:
溪西雞齊啼
用的也都是同韻字。
乙秀才見末難倒祝枝山,搖頭晃腦地走上前來,吟一聯日:
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樂
用的是諧音。祝枝山略加思索,也以諧音相對:
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鮮,麻姑真仙
丙秀才看看還沒有難倒祝枝山,他挖空心思出了一聯:
大丈夫半截人體
指的是前三字的下半截,構思巧妙,並含鄙視之意。祝枝山笑問丙貴姓,丙秀才說姓「朱」。祝枝山即對日:
朱先生三個牛頭
指的是前三字的上半截,不僅精妙巧合,工穩貼切,而且反唇相譏,嘲諷辛辣。
三個秀才一聽,面面相艦,張口結舌,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王羲之妙書春聯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於是王羲之書寫了一付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後,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付,讓家人再貼出去。這付寫的是:
鶯啼北星
燕語南郊
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付,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上: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付對聯寫得太不吉利。盡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付充滿凶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解縉巧寫春聯
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於上下聯各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瞪口呆。

歐陽修妙對出關
少年時代的歐陽修家貧如洗,為覓生計和求學,四處奔波。十二歲那年,他身背書囊,匆匆行至襄陽城下,見城門已關,抬頭望見城頭有一個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禮道:「煩請老伯開門,放學生進城好嗎?」老兵本不敢違例開城門,但聽出是個很懂禮貌很有點口才的小學生,頓起愛憐之心,說道:「既是書生,我出一聯,對得出,放你進城;對不出,明晨再進。」老兵念出上聯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歐陽修略加思索,說:「出對子容易,對對子難啊,請先生先對吧。」老兵大聲道:「我是要你對的!」歐陽修笑道:「學生已經對過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樓開了城門。原來下聯是: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以上選編自《古今對聯集錦》(周滿忠,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和《中國對聯故事總集》(巴城,2002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錢學森從思維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古代文學
戴汝為同志 錢學敏同志:
我近日在想:既然文學創作中要運用抽象(邏輯)思維。形象(直感)思維和靈感(頓悟)思維,那我國幾千年古老的文學作品不就是三種思維的結晶嗎? 那我們為什麼不從中國的賦、詩、詞、曲及雜文小品中學習探討思維學呢? 它們是最豐富的泉源呀。
最容易的是對聯,這在舊中國是文人思維的基本功。它也最容易分析人手。例如,最熟知的有:
五月黃梅天
三星白蘭地
這最簡單,只是字與宇對。復雜一點是毛澤東與周恩來的對聯:
搞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毛澤東)
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周恩來)
這就不只是字與字對,而且有巧妙的涵義。
更深一點是清代名儒紀曉嵐被一江船上武夫難倒的故事。這武夫乘的船有帆,紀曉嵐的船無帆用櫓。武夫出聯為:「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這里利用「櫓速」與「魯肅」諧音,「帆快」與「樊噲」諧音,說文不如武。紀曉嵐一時無對,被困數日,悶悶不樂。直到數日後抵福州主持院試大典, 聽到樂聲才頓悟到,下聯應是:
八音齊奏,笛清怎比蕭和
這里「笛清」與「狄青」諧音,「蕭和」與「蕭何」諧音,說武不如文。這對聯就不止於形式,字與字對,而且通過諧音運用典故,達到對陣。
這種文例極為豐富,長聯發展到昆明大觀樓長聯,每聯九十字。更有鄧小平日居長聯,每聯二百五十字!真洋洋大觀,是一寶庫,也是我國文人的心血。從思維學角度看,對聯的過程是:出聯的上聯是給出一個結構,請應聯的下聯人按此給定結構去找零件,宇。詞填入這個結構,思維就在於搜索思想庫找材料。這就是對聯答對聯的思維學——搜索入結構。
我自己體會,所謂形象(直感)思維則是與上述答對聯相反的:有材料,但無結構。思維的任務是攏形象,即結構。相反,不也相成嗎?我們總結中國極為豐富的對聯文學,不能為研究形象(直感)思維做貢獻嗎?知道形象(直感) 思維是從零碎材料攏結構不就是一個開端嗎? 從思維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是值得的。

以上當否?請指教。
此致
敬禮!

錢學森
1994年9月18日
——本文摘自錢學森圖書館

5. 辦個兒童陶藝興趣班,該怎麼寫宣傳單

少兒陶藝教育促進少兒身心的發展
陶土是無毒無臭的天然礦物,柔軟濕潤,可塑性強,親近可愛。陶藝製作,能滿足兒童好動、好奇、好勝的需要,人人都喜歡製作,個個都能成功,兒童更喜歡它。
(一)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兒童的興趣。"努力培養學習興趣,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減輕兒童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一把金鑰匙。陶藝教學,無疑是一個激發兒童學習興趣的良好場所。
(二)有利於情感的發展
陶瓷藝術作品本身具有美的特徵,首先,是在欣賞陶瓷作品(圖片、錄像、實物)中,發展了兒童感受泥塑工藝和現實美的能力。其次,在雙手製作過程中,兒童努力嘗試去發現美的造型,去予以實現。第三,由於陶土可塑性強,具有魔術般的變化,兒童的天性在"玩泥"中得到充分沉浸,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美育自然融在其中。
(三)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陶藝教學是一個動態開放過程。陶土可塑性強,兒童可"隨形"、"隨時"、"隨地"地自由發揮;兒童自由暢想可吸取大量、廣泛的外界各種信息,進行巧妙地構思,在製作過程中隨形發揮,自由組合,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藝教學,從形狀看千姿百態,整個過程是一個動態開放過程;從內容看豐富多彩,哪怕是有主題的內容,兒童也會從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去挖掘內容。
(四)張揚了兒童的個性
陶藝可塑性強,兒童可隨心所欲,均按自己個性特點自由發揮,個性才得到張揚。粗人粗做,提倡作品留有指印,體現"朴實無華,大大咧咧"的豪放風格;細人細做,精雕細刻,光滑華麗,體現"形准面光,精巧玲瓏,文雅稚氣"的風格。不同性格,所製成的作品的風格也不同,都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
兒童自由組合座位,努力使同桌、同組之間獲得認同感,彼此之間個性接近,感情融洽,從而心情舒暢,產生美好的心境,在製作中容易交流,給予共同觀點點撥、指導、幫助,使接近個性的作品得到完善張揚。
(五)健全了良好的人格
成功體驗是個體在取得成功所產生的自我滿足、積極快樂的情緒體驗。陶藝教育人人動手個個成功,陶土人見人愛,學習積極性高,聰明才智才能充分發揮;陶土可塑性強,能自由發揮,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兒童座位自由組合便於交流,集體智慧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兒童都能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製成所需要的結果,只要老師在評價中給予充分的肯定,兒童都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泥塑"是一門需要耐心,需要細心,需要認真用心體會的課程。一件復雜的作品,需要花不少時間反復修改.
(六)培養了意志力
兒童上陶藝課,連續兩節課(90分鍾),對於兒童而言,這相當漫長,兒童陶藝製作,制而不厭,作而不疲,既培養了自製力、意志力,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陶藝製作讓兒童從朴實的泥土中發現驚人的美,是腦力與體力協調結合的過程,通過具體形象的塑造,不僅有利於增強兒童開發大腦敏感性和創造性,同時還可以鍛煉身手的靈巧性。通過實踐,我們相信,兒童通過長期的陶藝教育,其創造能力受益終身。普及陶藝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開發,中華民族更加有希望。
最後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從而認識陶藝,喜歡陶藝,接觸並學習陶藝.

閱讀全文

與陶藝館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概論李琪匯總答案 瀏覽:250
ppt基礎培訓方案 瀏覽:529
兒童託管中心促銷活動 瀏覽:924
電梯模擬系統的培訓方案 瀏覽:661
2019教師新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2
銀行元旦營銷活動方案名稱 瀏覽:690
中學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480
營銷策劃方案書封面 瀏覽:358
培訓班聯合招生方案 瀏覽:966
設備培訓方案計劃 瀏覽:460
教育培訓班成立方案 瀏覽:669
培訓方案資料培訓 瀏覽:751
教師業務培訓規劃及方案 瀏覽:987
2016年中小學校長培訓方案 瀏覽:170
烘焙店開業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15
怎麼做合作策劃方案 瀏覽:388
黨務培訓工作方案嚴守紀律 瀏覽:360
績溪聚土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24
電子商務coo經驗分享 瀏覽:195
開封對電子商務的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