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元宵節宣傳欄

元宵節宣傳欄

發布時間:2021-08-30 02:34:07

Ⅰ 幼兒園元宵節,新年民俗活動展板怎麼做

一、設計思考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
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主題
活動中,通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
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
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①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
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③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
④「元宵」象徵著「團圓」,它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
⑤元宵節有各種各樣的花燈,給人們帶來了喜氣和歡樂。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小班主要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團圓的節日,初步了解元宵節人們的活動和特別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參與元宵節各種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中班主要目標
(1)知道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玩燈、賞燈、吃元宵、劃旱船等);
(2)感受與家長、老師、小朋友一起玩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的快樂
大班主要目標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 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三、活動實施概況
活動名稱:歡歡喜喜鬧元宵(賞燈、猜燈謎)
組織形式:親子形式(分年級組開展)
活動時間:2015年2月26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動准備:園內展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和燈謎、各種小禮物
活動建議:
1.參觀花燈展,欣賞花燈的外形、色彩、圖案。
2.交流對燈謎的認知經驗,豐富對燈謎由來、種類和結構的認識。
3.積極參與賞燈猜謎活動,老師對優勝者給予適當的獎勵。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
班級環境
(1)師幼共同布置「美麗的花燈展」,懸掛幼兒購買或參與自製的花燈;
(2)收集幼兒在節日中賞燈、玩燈的照片,布置主題牆飾;
(3)在家長園地貼出「致家長的信」,介紹主題活動的構想和配合事項。
園內大環境
(1)園內大廳懸掛教師、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和製作的各式花燈,花燈下懸掛各種燈謎;
(2)宣傳展板:開展元宵節活動的方案及要求。
備註:關於元宵節的常識。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遊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麵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徵著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Ⅱ 急求春節和元宵節手抄報的內容、版面!!

黑板報、牆報、手抄報版面設計
課時:一課時 課業類型:創作設計課 教學目的: 1、了解並掌握兩種版面布局格式; 2、掌握版面設計的基本步驟; 3、 理解版面設計的兩個設計重點。 教學重點: 掌握版面設計的基本步驟,理解版面設計兩個重點。 教學難點: 了解並掌握兩種布局格式。 教具: 微機、網路資源庫、實物投影、課件、學生例作; 學具: 微機、粘貼材料、剪報、手抄報材料、網路資源庫;

一、欣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回顧已學內容,利用學生的自豪感,激發學習興趣。(課件1) 2、評價虛擬社區內各部分版面的風格及特點。 3、利用學生對報紙版面的選擇、評價,增加學習興趣; 展示四幅手抄報圖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鑒賞能力。引導學生概括出版面設計的設計重點。 A、由評價版面圖樣、色彩的優劣,引出重點一:裝飾美化 B、由評價版面分割、規劃優劣,引出重點二:布局編排 教師小結: 我們所看到的黑板報或牆報、手抄報,除了文字稿件質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編排設計好壞也直接影響它的宣傳效果。(板書:版面設計)

二、新授版面設計知識,承前啟後; 1、解釋版面設計包含內容:以課件演示為主,通過一幅作品進行分解。 版面設計就是利用報頭、文稿、各級標題、欄圖、題圖、插圖、尾花、花邊等內容進行布局編排、裝飾美化的過程。 2、版面設計的一般步驟: (1)第一步:根據文稿主次進行版面分割布局。 首先,同學們討論一下,根據你們的經驗,進行版面設計要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學生討論,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播放課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報的文稿內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塊面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塊面較小,我們在進行版面設計時,首先要針對文稿的主次進行大塊面的分割布局,這樣才能達到界面編排合理、塊面活潑統一的效果。 A。講解第一步的兩種布局方式: a.對稱式布局 b.均橫式布局 在版面設計的整體布局方面,我們經常運用的有兩種布局,下面請同學們看兩幅事例,觀察一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師出示課件3、4演示,學生觀察總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觀察結果的概括能力) a. 請看第一幅作品,從布局上看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觀察出左右對稱的布局方式,以及這種布局的設計特點。 b. 生觀察並自行給第二種布局格式起名字。 培養學生的觀察及運用學過知識概括能力。 B。利用兩個事例,辨別兩種布局方式,加深理解。 (2)第二步:設計報頭、欄圖、題圖及標題字體。 (課件5)在第一個步驟的基礎上,運用前幾節課所掌握的報頭、題圖、欄圖及標題字體幾方面內容,在版面上進行合理的安排。 (3)第三步:謄抄文稿、畫插圖。 (課件6)謄抄文稿時,字跡要工整,插圖要與文稿相輔相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最後,看看我們的版面上還缺少什麼? (4)第四步:畫尾花、花邊、總體調整。 (課件7)當所有的設計工作基本完成時,就要看看有沒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添加潤色,修修補補,讓你的作品更加優秀。 好的版面設計應該是篇目層次分明,文、圖塊面活潑多變、而又有統一感,色彩協調、醒目。

Ⅲ 為所在鄉村或社區舉行的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擬寫一個宣傳標語,急!!

1、弘揚中華文明;構建和諧社會
2、挖掘xx文化底蘊;打造中國xx之鄉
3、三千年古城新姿美;五百步長街謎花紅
4、相約xx射虎;體驗古城民俗
5、承載年節傳統;唱響燈謎品牌
6、賞花燈,營造佳節氛圍;猜謎語,體驗鄉風民情 獻祝福,祝福網
7、國事興,謎事興;繼傳統,促發展
8、以文化為內涵,提升城市品位;以燈謎為載體,豐富節日生活

Ⅳ 元宵節才燈謎的宣傳語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Ⅳ 元宵節猜燈謎活動宣傳標語

1、 弘揚中華文抄明;構建襲和諧社會 2、 挖掘xx文化底蘊;打造中國xx之鄉3、 三千年古城新姿美;五百步長街謎花紅4、 相約xx射虎;體驗古城民俗5、 承載年節傳統;唱響燈謎品牌6、 賞花燈,營造佳節氛圍;猜謎語,體驗鄉風民情7、 國事興,謎事興;繼傳統,促發展8、 以文化為內涵,提升城市品位;以燈謎為載體,豐富節日生活

Ⅵ 元宵節燈會宣傳語怎麼寫

重玄其可尋。
不逐城東游俠兒。
隱囊紗帽坐彈棋

Ⅶ 虎年元宵節宣傳標語

我有一雙溜冰鞋——那是爸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每天晚上做完作業,我都要到人民廣場溜冰。記得第一次溜冰時,我剛剛穿上那笨重的溜冰鞋,沒走兩步,就摔了個仰面朝天,衣服上都是灰塵。哎喲,真痛啊!我生氣地坐在地上,把溜冰鞋一脫,說什麼也不願再穿上它了! 爸爸見了,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學習溜冰,摔跤是很常見的事,沒什麼了不起!咬咬牙堅持一下就過去了。」我點點頭,又穿上了溜冰鞋。爸爸一邊扶著我一邊教我動作要領,還鼓勵我大膽一些。 我丟開爸爸的手,單獨滑了起來,我把雙腳叉開成「八」字形,還不時調整姿勢,盡量保持平衡。就這樣,我一次次的摔倒,又一次次勇敢的爬了起來…… 從那天以後,我幾乎每天都到廣場練習溜冰。我的技術提高很快,漸漸的我不僅不需要人扶,而且滑得還非常快呢!還能夠單獨做一些比較難的動作,比如上坡、下坡、旋轉等等。有時候,遇到同學也到廣場溜冰,我還主動向他們挑戰呢!看看誰溜得快、溜得穩。 這次學溜冰,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Ⅷ 什麼是元旦節宣傳欄

答:就是在版報、電視節目,或者某些宣傳用的報紙,雜志一類的地方專門開辟一個欄目,用來宣傳元旦相關知識的。

Ⅸ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游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Ⅹ 飯店宣傳欄的宣傳語 怎麼寫 ps 元宵快到了

把「敬告」換成「喜迎元宵」不就行啦

閱讀全文

與元宵節宣傳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消品促銷活動個人總結 瀏覽:447
社區餐飲門店食品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946
商務部電子商務基地條件 瀏覽:673
餐飲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939
電子商務面臨著哪些安全隱患 瀏覽:347
中班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9
餐飲最新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58
有關電子商務的政策 瀏覽:627
廣西南寧延長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8
旅店做學生市場促銷活動 瀏覽:924
寶貝生日策劃方案驚喜 瀏覽:687
電子商務b2c實驗報告 瀏覽:892
公關營銷傳播方案格式 瀏覽:259
如何發展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167
栽植技能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888
電子商務通關管理平台 瀏覽:847
年培訓方案 瀏覽:256
地產雙十一策劃方案 瀏覽:611
國慶節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698
成都騰達電子商務靠譜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