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有關森林林業旅遊發展的宣傳標語,有知道的給個,大興安嶺的
1、加快林業發展,實現山川秀美
2、加強生態建設 維護生態安全
3、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4、堅持以生態系統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5、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
6、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
7、大力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
8、加快發展 改善生態環境 保障國土生態安全
9、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
10、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
11、加強林業結構調整 提高林業經濟效益
12、鼓勵各種社會主體投資發展林業
13、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
14、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生態安全意識
15、為建設山川秀美、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16、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
17、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生態效益優先
18、堅持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持續利用森林資源
19、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實行林業分類經營和管理
20、尊重自然和經濟規律 因地制宜 喬灌草合理配置 城鄉林業協調發展
21、強化科教興林,堅持依法治林
22、城市綠化要堅持美化環境和生態功能相結合
23、把森林收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森林
24、構築京津綠色屏障 再造河北秀美山川
25、增加森林資源,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
26、切實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27、恢復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確保生態安全
28、造林就是造錢,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富
29、植下千頃樹,福澤蔭後人,國土綠起來,人民富起來
30、森林像水庫,有利農林牧,雨多它能蓄,雨少它能吐
31、國土綠起來,林業活起來,人民富起來
32、沒有森林就沒有人類
33、森林無價寶,人類少不了
② 林業法律法規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森林權屬
第三章發展規劃
第四章森林保護
第五章造林綠化
第六章經營管理
第七章監督檢查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保障森林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森林、林木的保護、培育、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管理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保護、培育、利用森林資源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保育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四條國家實行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完成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和森林防火、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並公開考核結果。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需要,建立林長制。
第五條國家採取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措施,支持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森林生態保護修復的投入,促進林業發展。
第六條國家以培育穩定、健康、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為目標,對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分類經營管理,突出主導功能,發揮多種功能,實現森林資源永續利用。
第七條國家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加大公益林保護支持力度,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指導受益地區和森林生態保護地區人民政府通過協商等方式進行生態效益補償。
第八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國家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權的規定,對民族自治地方的森林保護和林業發展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
第九條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林業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林業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可以確定相關機構或者設置專職、兼職人員承擔林業相關工作。
第十條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
第十一條國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林業科學研究,推廣先進適用的林業技術,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
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工作,鼓勵和支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新聞媒體、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志願者等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宣傳活動。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森林資源保護教育。
第十三條對在造林綠化、森林保護、森林經營管理以及林業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組織或者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森林權屬
第十四條森林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國家所有的森林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務院可以授權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履行國有森林資源所有者職責。
第十五條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權、使用權,由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登記造冊,核發證書。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林區(以下簡稱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登記。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應當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林木、林地,不得非法改變林地用途和毀壞森林、林木、林地。
第十六條國家所有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可以依法確定給林業經營者使用。林業經營者依法取得的國有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的使用權,經批准可以轉讓、出租、作價出資等。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林業經營者應當履行保護、培育森林資源的義務,保證國有森林資源穩定增長,提高森林生態功能。
第十七條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林地(以下簡稱集體林地)實行承包經營的,承包方享有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承包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權,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承包方可以依法採取出租(轉包)、入股、轉讓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十八條未實行承包經營的集體林地以及林地上的林木,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並公示,可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依法流轉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十九條集體林地經營權流轉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林地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流轉期限、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流轉期限屆滿林地上的林木和固定生產設施的處置、違約責任等內容。
受讓方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造成森林、林木、林地嚴重毀壞的,發包方或者承包方有權收回林地經營權。
第二十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部隊營造的林木,由營造單位管護並按照國家規定支配林木收益。
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城鎮居民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
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荒灘營造的林木,歸承包的集體或者個人所有;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其他組織或者個人營造的林木,依法由營造者所有並享有林木收益;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二十一條為了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確需徵收、徵用林地、林木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二十二條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前,除因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需要外,當事人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或者改變林地現狀。
③ 森林防火宣傳內容是什麼
1、森林火災的危害: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後果。森林火災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甚而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足的進展。
2、森林火災的種類及分類:根據森林火災燃燒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三大類:地表火、樹冠火、地下火。按照受害森林面積和傷亡人數,森林火災分為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火災。
3、火險天氣: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備的情況下,林火能否發生主要取決於火險天氣,一般來說,火險天氣也就是有利於發生森林火災的氣候條件,如氣溫高、降水少、相對濕度小、風大、長期乾旱等。
4、森林撲火工作實行的原則:森林撲火工作實行發動群眾與專業隊伍相結合的原則。林區所有單位都應當建立群眾撲火隊,並注意加強訓練,提高素質;國營林場還必須組織專業撲火隊。
5、森林火險等級劃分:森林火險等級分為五級。
一級為難以燃燒的天氣可以進行用火;
二級為不易燃燒的天氣,可以進行用火,但出可能走火;
三級為能夠燃燒的天氣,要控制用火;
四級為容易燃燒的高火險天氣,林區應停止用火;
五級為極易燃燒的最高等級火險天氣,要嚴禁一切里外用火。
④ 如何加強林業在涉農方面的法律發規的宣傳普及力度
這東西,你上網一搜不都是么?
一是利用電視台、廣播等製作宣傳專題報道,大力宣傳林業生態建設、發展可持續林業的重要性;二是通過發送手機信息,宣傳全民義務植樹的巨大成就,宣傳全社會、全民鞏固綠化建設成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製作條幅,在主要道路和人口聚集區張貼;四是印發宣傳單、張貼標語布告,宣傳黨和國家在造林綠化、義務植樹等有關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義務植樹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宣傳新時期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的重要意義,宣傳義務植樹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激勵全社會踴躍投身造林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事業;五是出動宣傳車,進行進村入戶宣傳,並製作林業法律法規宣傳萬年歷冊子下發到戶;六是利用全縣護林員逐戶進行登記宣傳;七是聘請專家,分批舉辦了由林農、木材採伐從業者、木材加工、收購業從業者參加的講座,科學客觀的講述保護林業建設成果的重要意義。
⑤ 請問上海哪裡提供認領樹木的服務
情至純時,以樹為證!世紀公園常年樹木認養活動
2003年02月09日 14:49
上海世紀公園貼心推出「心願林」「愛心林」「愛情林」「相約林」常年樹木認養計劃,打造樹木認養概念。
上海世紀公園從2002年3月份起在公園內開辟出四塊樹木認養主題林,它們是「心願林」「愛心林」「愛情林」「相約林」,你可以給自己認養的小樹起個好聽的名字,並將心願與祝福寫在認養牌上,認養期間,每年還可以回到世紀公園免費「探親」,參加世紀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認養活動。每年認養費用:80元左右,企業或個人均可認養。
特別認養介紹
1、「心願林」認養
為自己許個心願,前來認養一棵樹吧,它寄託了一個思念,表達了一段情懷,獻上了一份祝願。祝福語:「希望你能與我牽手」等
2、「愛心林」認養
表達了爸爸、媽媽對心肝寶貝的殷切盼望與濃濃親情。隨著歲月流逝,小孩變成大人,父母成為老人或故人,這里依然留著那份甜蜜心醉的親情。祝福語:「你是我們永遠的寶貝」等。
3、「愛情林」認養
無論你是單身還是已婚,只要你的心中充滿著對愛情、對愛人、對婚姻的美好盼望與祝福,就來認養吧。祝福語:「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等
4、「相約林」認養
老朋友、好朋友、即將各分東西的同學,一起去認養一棵樹,每年定期相約在認養樹下聚會,回憶相處時期或學生年代的美好時光,暢談遠大目標,彼此鼓勵,生活是多麼美好。祝福語:「永遠的好朋友」等。
-認養(3、5、10、15、20年)價格表——
①270元/3年(90元/年):認養當日可免費5人游園,每年贈送2-3張入場券;
②425元/5年(85元/年):認養當日可免費5人游園,每年贈送2-3張入場券;
③800元/10年(80元/年):認養當日可免費5人游園,每年贈送2-3張入場券;
④1125元/15年(75元/年):認養當日可免費5人游園,每年贈送2-3張入場券;
⑤1400元/20年(70元/年):認養當日可免費5人游園,每年贈送2-3張入場券;
咨詢電話:58335621,58337851
時間長了建議先電話聯系下.
下面這個時間更近些
上海市徐匯區綠地認養方案
徐匯區綠地認養工作,在上海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的指導下,由徐匯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具體進行組織和管理。認養活動作為我區全民義務植樹的一種方式,採取市民和社會自願與有效引導相結合,及時應用綠化林業信息系統,實地和網上認養兩種方式並舉,簡便認養操作流程,使認養工作做到規范、有效、長效。
一、認養原則、要求及形式:
1、綠地認養應堅持自願的原則,不得改變綠地產權關系,認養者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其認養的綠地內增加建築物、構築物,不得改變綠地的性質和功能,也不能作商業廣告。
2、認養綠地的養護及資金標准,參照市相關標准設定或協商而定。
3、採取委託認養形式,通過認養協議或登記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進行登記入冊。認養單位按協議要求,提供相應的資金,委託專業綠化單位實施養護管理工作。一般情況下,達到豎標志牌或冠名條件的要簽定協議,其它登記即可。
二、認養范圍及資金標准:
1、徐匯區實施綠地認養范圍(見認養地點)
2、樹木認養:單位300元/棵,個人30-50元/棵,
學生10-30元/棵。
3、古樹名木認養資金標准協商而定。
4、綠地認養:單位30元/平方米,個人或學生6-10元/平方米。
三、認養方式及相應的套餐服務:
(一)集體認養大面積綠地:各種企業、事業、社會團體認養綠地,認養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認養期限三年以上的可以享受綠地冠名權,如「* * *綠地片」;認養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認養時間一年以上的,可以豎立標明認養單位的標志牌。同時享受在綠地允許范圍內組織集體紀念活動的權利,並獲得市、區綠辦的簡報及相關綠地信息通報資料。
(二)家庭、個人認養綠地或多株樹木:認養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或認養樹木20株以上,認養時間三年以上的,可以在綠地內豎立標明認養家庭或個人名字的標志牌,並授予該綠地榮譽護園家庭或個人稱號。
(三)學生以班、團集體認養綠地或多株樹木:認養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或認養樹木20株以上,認養時間一年以上的,可以在綠地內豎立標明認養班、團集體名字的標志牌,享受在綠地允許范圍內組織集體紀念活動的權利。
(四)其他單位、個人認養:可認養一株或多株樹木,將獲得認養證書、掛牌及認養樹木相關資料。
四、組織管理:
認養資金專款專用,由市綠辦監督資金使用情況。對認養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將予以表彰和獎勵。
徐匯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二〇〇七年一月
⑥ 關於林業學院的宣傳海報側重什麼方面
我想,側重點應放在生態,因為林業對生態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了。
⑦ 急求一篇關於林業系統的學法,用法的心得體會
「四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我局在獲得市「三五」普法先進單位的基礎上,再接再厲,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轉發的《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和市八屆人大常委會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的精神和要求,著眼於幹部群眾法律素質的提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和依
法治林活動,基本實現了普法由內向型向外向型拓展、管理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運用法律手段的轉變,圓滿完成了規劃及各年度普法工作確定的任務,為林業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圍。在「四五」普法期間,我局先後被評為「XX市先進集體」、「XX市治理公路『三亂』工作先進單位」,我局法制科、**市森林公安分局獲得「全省林業法制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一、主要做法(一)加強領導,確保「四五」普法順利實施根據市普法辦的要求,我局制定了本系統「四五」普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建立健全了普法工作管理制度,使普法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認真開展起來。為加強對普法工作的指導、協調、檢查、監督等工作,我局成立了普法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局黨組其他成員任副組長,局各科室負責人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法制科,負責幹部職工學法用法和依法行政的培訓工作,各科室按照職責分工抓好業務范圍的普法工作。從而使「四五」普法工作從組織上得到了有力保障,並對普法工作經費實行實報實銷制度,從資金上保障了普法工作的開展。(二)突出重點,增強林業幹部依法治林意識幾年來,我局按照上級普法部門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林業系統幹部職工學法用法的制度和具體措施,完成了包括《憲法》、《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在內的30部以上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任務,有效地提高了林業幹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律知識及其運用能力。1、抓好乾部職工法律教育。一是積極組織幹部職工參加各類培訓班。幾年來,我局共有500多人次參加各類普法培訓班的學習,各縣(市、區)林業局也認真組織了普法教育,使全市林業幹部職工的法律素質明顯提高。如2004年,我局共有80多人次參加市舉辦的行政許可法培訓班,各業務科室還根據自己的業務范圍,採取集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認真領會行政許可法的各章節條文,為貫徹行政許可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二是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每年的「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我局都積極組織幹部職工參加市舉辦的活動,如法制簡訊徵集大賽和法律知識簡訊回答活動;在每年的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中,組織幹部職工觀看法制教育電教宣傳錄像。三是及時發放普法資料。如征訂《XX市「四五」普法資料》、《廣東省領導幹部法律學習讀本》、《全國林業職工法律知識讀本》等,分發到相關人員的手中。四是建立學法考核登記制度。每年學法情況及考試成績均作記錄,作為幹部的提拔、任免、使用的重要依據。幾年來,我局幹部職工普法參學率、參考率、合格率均為100。近日,我局還根據市普法辦的要求,組織幹部職工參加了廣東省「四五」普法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使幹部職工對學過的法律法規溫故知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抓好林業執法人員法律教育。我局一直把提高林業執法人員依法治林能力作為林業普法的重中之重,在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中,都把林業法律法規作為重要課程,使法律法規知識常學常新,為林政執法提供了強有力的知識保障。如在林政管理人員、公安幹警等業務培訓中,重點學習《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廣東省森林保護條例》、《廣東省林地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還在全市林業系統選送了400多人次參加省、市舉辦的行政處罰、行政復議等培訓學習。這些人員通過學習培訓,成為我市林業基層普法、執法的骨幹力量。3、抓好領導幹部法律教育。局黨組每年將學法內容列入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對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組織領導、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建立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等作出具體要求,使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做到人員、時間、內容、質量「四落實」。還根據省、市《關於進一步做好各級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領導幹部法制講座等制度。我局班子成員對學法用法工作十分重視,除積極參加法制講座、集中培訓等學習外,還自學多種法律法規知識,並自覺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指導決策,起到了很好的榜樣帶頭作用,激發了幹部職工學法用法的熱情。(三)注重宣傳,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近年來,我局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學習運用法律,在全社會形成愛林、護林、育林的良好風尚。據統計,「四五」普法期間我市投入林業法制建設資金40多萬元,在《XX日報》等媒體刊登林業法律法規和反映林業建設情況的文章600多篇,在縣級以上電視台、電台播放法律法規宣傳標語1500多次,樹立永久性宣傳牌45600塊,懸掛標語橫幅15.7萬條,印發林業法律法規小冊子、單張16萬份。在普法由內向型向外向型拓展中,我局主要是做到了「三個結合」:1、結合專項行動開展普法活動。「四五」普法期間,我局每年都結合「綠劍行動」、「獵鷹行動」、「春雷行動」等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專項行動,開展聲勢浩大的林業法律法規巡遊宣傳活動,將林業法律法規送到全市各鄉鎮。如今年1月17日至23日,我局聯合各縣(市、區)林業局進行
大型林業宣傳巡遊車隊,先後到各主要鄉鎮、重點林區進行巡迴宣傳。對普及廣大群眾的林業法律法規知識、依法強化森林資源管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結合新政策法規開展普法活動。我局特別注重抓住林業新政策法規頒布實施的有利時機,大張旗鼓開展法律知識宣傳活動。如《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廣東省義務植樹條例》等政策法規頒布後,我局立即組織林業系統學習,為貫徹落實新政策法規打好基礎,還通過知識競賽、新聞媒體全文刊登、電視電台廣播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群眾開展普及宣傳,使新政策法規深入民心、家喻戶曉,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3、結合林業活動開展普法活動。我局在每年的「植樹節」、「愛鳥周」等全國性林業普法活動中,都舉辦各類宣傳活動,加強林業政策法規宣傳活動。如在「愛鳥周」活動中,我局在明湖商場門前等人流較為集中的地方,舉辦保護野生動物大型咨詢活動,大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提高了廣大群眾識別野生保護動物的能力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局長還在XX電視台、《XX日報》就有關保護野生動物問題接受記者采訪,呼籲廣大市民自覺愛護野生動物,並向廣大群眾介紹野生動物的種類和保護級別,在全市形成抵制食用野生保護動物的強大輿論氛圍。2002年5月,我局邀請省林業局法規處領導給我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輔導學習《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據統計,「四五」普法期間我市林業部門共舉辦林業普法咨詢活動18次,參觀群眾近10萬人次,舉辦野生動物保護法律知識培訓班5次,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派發手冊、掛圖等宣傳資料5600份。二、主要成效(一)幹部職工依法治林意識普遍提高通過普法教育,廣大林業幹部職工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林業執法人員規范了林業行政執法行為,廣大共產黨員把「依法行政、依法治林」作為體現黨員先進性的重要內容,做到行政行為合法適當,推動了我市依法治林工作的開展。我局以全面貫徹學習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及時做好行政許可事項的清理工作,共取消行政審批項目X項,保留X項,行政觀念、審批程序、審批方式都得到了很好的轉變。幾年來,我局辦理的林業行政案件沒有因違法執法而導致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也沒有出現因違法執法需要作出行政賠償的情況。近年來,我局機關作風建設均受到市測評小組的好評。(二)行政執法、管理有關規章制度更加完善為推動依法治林,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規范化管理,我局依據行政職能,制訂完善了《XX市林業局森林採伐審批審核操作規定》、《XX市林業局徵用、佔用林地審核操作規定》、《XX市林業局生態公益林審核操作規定》、《XX市林業局對查處沒收的野生動物處置程序的有關規定》、《關於對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查辦案件的有關規定》、《XX市林業局森林採伐審批審核操作規定》等規章制度,規范了林業行政執法、管理程序,使林業行政、執法人員有章可循,自覺依法行政,維護了行政、執法活動的嚴肅性和規范性。(三)廣大群眾善待野生動物蔚然成風由於我市林業部門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普法活動,使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深入民心,善待野生動物已成為我市廣大群眾的自覺行為。主要表現在:一是群眾識別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能力提高了。自X年以來,市野生動物救護研究中心所接收的四條大蟒蛇,都是群眾在田野中發現的,知道大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濫殺、亂捕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及時通知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放生。市野生動物救護研究中心還接收了由群眾發現的猴面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等野生動物。二是群眾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提高了。近年來,由於群眾舉報,我局破獲了多宗非法經營野生動物違法案件。如X年7月,我局得到群眾舉報,查獲我市至今最大的非法窩藏野生動物窩點,查獲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巨蜥活體7條、死體1條,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活體6隻、死體10隻,三有野生保護動物水鴨等鳥類200多隻、死體15公斤,抓獲作案嫌疑人2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木詠對群眾善待野生動物的行為作了專門的批示:不但教育人們要依法辦事,也教育人們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四)森林資源管護形勢明顯好轉幾年來,我局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林,林區治安形勢得到根本好轉,林地、林木、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走上法治軌道,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X年以來,我市共查處各類林業案件1410宗,處理各類違法人員1490人。收繳木材3994立方米,沒收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54隻(頭),二級野生保護動物4480隻(頭),三有保護動物13250多隻。全市有林地面積已達51.21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111.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5.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8,森林資源呈持續穩定增長態勢。「四五」普法還取得了一個喜人的成效,就是越來越多的林農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林農在遇到各種林事糾紛中,多數人不採取上訪、械鬥等極端的做法,而是通過打官司等形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對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在「四五」普法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如對林業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仍需加大,林業行政、執法隊伍的素質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林業法制監督工作仍需不斷加強等。為進一步推進依法治林工作,今後我局將著眼於提高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素質和提高林區幹部群眾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加大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我局依法行政、依法治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