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關於學習廉政紀律教育月的學習心得
立足本職 廉潔勤政
鄭州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專業站 劉韋巍
晨敲迷霧,墓擊橫梁,晨鍾暮鼓,聲聲相擊,長鳴於我們耳邊,警示於我們言行。這鍾聲鼓聲鳴響正當時,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威力。《鍾聲鳴響正當時》這部著作讓廉政建設的春風,再次席捲中原大地,吹進每個城市建設工作者的心裡。
說起廉政文化,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說它古老,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說過,「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與其道得之,不處也」。意思就是擁有財富和為官從政是人們所想望的。然而,若不是用正當的方法獲得,君子是不應該接受的。短短的幾十個字裡面就道出了廉政思想的重要內涵。可見,廉政文化在浩瀚的中國傳統文化長河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如「自強不息身方健,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博大情懷;「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天下為公、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利益觀等等。這些優秀的思想成果與廉政文化一脈相傳,共同點燃了許許多多歷史人物的明燈。
滔滔的黃河奔涌不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彈指間我們已跨入一個嶄新的世紀,但真善美的弘揚與假惡丑的鞭撻,歷史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對廉政的理解是這樣的,正義戰勝邪惡是歷史的必然。「只有清風盪濁,方能正氣長存」。那麼這個清風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廉政,就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提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後的第三個文明——政治文明。只有政府廉潔高效,人民才能幸福自由;只有幹部廉潔奉公,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只有政治實現廉正清明,社會才會和諧穩定。我們常說,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是啊,大到國家、集體和單位,小到一個社區、家庭,廉政關乎著社會每一個群體的利益與價值。我們生活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所有人,同時都在沐浴著廉政給予我們的關懷和保護。就像胡錦濤總書記在講到關於黨的建設中明確指出,要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倡廉工作是我黨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沒有這個意識和決心,就無法保持我們黨的先進性,就無法完成時代賦予我們偉大而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
廉政,真正的含義應該是廉潔勤政之意。但很多時候,大都只重視廉潔奉公,強調要不貪不拿,而忽視了為政者的根本要義――勤政為民。勤政,就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其位、謀其職」,時刻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懇懇辦事,切切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廉潔勤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工作再勤奮,但在廉潔上出了問題,就喪失了根本;而一個人再廉潔,但不為老百姓辦事,就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在實際生活中,不廉和不勤還往往是「孿生子」,一些人或因貪欲而喪失了工作上的進取之心,或因懶惰而貪戀物質上的享受。試想,一個終日沉湎於吃喝玩樂,紙醉金迷的人,怎能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好事、做實事;一個沒有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好作風的人,又怎麼會牢記「兩個務必」、堅持清正廉潔?
廉潔勤政是潤物無聲的春雨,悄悄滲透進每個人的心靈;廉潔勤政是冬日的暖陽,讓發霉的心靈得到晾曬;廉潔勤政是那千年的靈芝,讓腐爛的肌體得以新生;廉潔勤政是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思想的前言陣地……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的「四會一課」教育制度是市紀委監察局班子根據黨的建設形式,積極調查研究,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針對腐敗易發多發的重要關口,探索實行的具有鄭州特色的廉政教育制度。實踐證明,「四會一課」廉政教育制度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築牢了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防線,受到各方的肯定和贊揚。真心希望廉潔勤政的風氣在「四會一課」教育制度的吹拂下,飄盪在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散發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讓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理念深入人心。讓我們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