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桐梓宣傳片

桐梓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8-18 17:41:28

㈠ 我的家鄉桐梓作文400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那裡風景優美,綠樹成陰。
春天,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樹葉更綠了,還去河裡摸魚,那一棵棵樹像一些戰士一般。花兒們也更加芬芳誘人。荷花也開了,荷葉是綠的,荷花是淡粉紅的,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到荷塘采蓮藕吃,一條條魚在水中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一被我們捉上來,就「活蹦亂跳」,看它乞求的樣子,真可憐!
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黃的景象,麥子是黃的,樹葉也是黃的,一片一片的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獨自一人「旅行」。農民伯伯在這個季節可樂了,也很忙,因為他們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麥子成熟了,他們都忙著割麥子呢!
冬天來到了,一顆顆雪花從天上飄落到地上,整個世界一片潔白,雪花是花狀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瑩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鄉真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㈡ 桐梓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桐梓春節的風俗書畫根雕等很多,春節寄語:
健康地活著,平淡地過著,開心地笑著,合理地忙著,就是一種完美,就是一種財富,就是一種快樂,就是一種幸福 。
年,就這樣,隆重而來,悄然而去。
一年又一年,豐滿了記憶,蒼老了容顏,迎來了春光,送走了寒冷。
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載滿幸福,願望中滿是平安。
一年又一年,我們從孩童走進中年又邁進了老年,理想從豐滿走向骨感。
一年又一年,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最好的皆是順其自然。
一年又一年,感恩生活也珍惜遇見,執著努力亦隨遇而安。
願我們在新的一年中,健康,快樂,平安!

㈢ 我的家鄉桐梓縣 怎樣描述

桐梓縣位於貴州省北部,屬革命老區遵義市市轄縣,與重慶市接壤,素稱「黔北門戶」、「川黔鎖鑰」。地理坐標北緯27°57′-28°54′,東經106°26′-107°17′,全縣南北最長處81公里,東西最寬處52公里。全縣國土總面積3202平方公里,川黔鐵路、210國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縣城至貴陽、重慶行車時間2小時左右,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桐梓06年以來走出低谷發展迅速,08年GDP超過40億,財政超過4億,位居貴州前20強。十一五期末將撤縣設區,打造百億強縣。
全縣轄8鄉(其中1個民族鄉)16鎮,總人口65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苗族。縣人民政府駐婁山關鎮,郵編:563200。代碼:520322。區號:0852。拼音:Tongzi Xian。
全境基本上呈中山峽谷地貌,間有少許山原、深丘、寬谷及山間盆地。縣境最高峰獅溪鎮柏枝山的牛角寨海拔2227米,最低處坡渡鎮羊磴河入重慶谷口,海拔310米。縣境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分別流入赤水河、綦江及烏江3條長江上游幹流。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
地形地貌
桐梓縣位於黔北山地與四川盆地的銜接地帶,由於構造體系復雜,構造運動強烈,冰川作用顯著,溶蝕、侵蝕並存,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屬黔北中山峽谷區。全縣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形狀,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將全縣切割為三個各具特徵的地貌單元。縣境內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間盆地、河流階地等多種地貌形態,且岩溶廣布,石峰林立,窪地、漏斗、豎井、盲谷比比皆是,暗河、溶洞十分發育。
全縣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峰為獅溪鎮柏枝山南牛角寨海拔2227米,最低點為坡渡鎮渝黔界河面,海拔310米,相對高差達1917米。
山脈水系
桐梓縣山脈均系大婁山山脈的支脈,大婁山山脈呈東北-西南向。蒙山山脈系婁山山脈的支脈,主脈由婁山山脈中部西行橫亘於縣境中部後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達堯龍山。主脈涼風埡呈東南向,是縣境南北分異的分水嶺,其南為淺切割的中山、壩子,其北為深切割的中山峽谷。縣境內海拔大於1700米的主要山峰有18座:柏枝山牛角寨(海拔2227米,為黔北第一高峰)、箐壩大山(主峰紅山2028米)、白馬山(1944米)、冒角尖(1927米)、黃蓮大山(1871.9米)、黃砂岩(1871.9米)、分水嶺(1820.7米)、花壩大山(1814米)、二層岩(1796米)、堯龍山(1795.9米)、大岩頂(1779米)、頂箐(1778米)、大梁崗(1770米)、仙人山(1768.7米)、大窩盆梁子(1750米)、硫磺頂(1749.3米)、大土灣梁子(1732米)、黃嶺崗(1730米)。
縣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分屬長江上游幹流區赤水河、綦江河和烏江水系,計有大於2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河流57條,總長度831.48公里,河網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級為:幹流7條,一級支流32條,二級支流18條。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積2919.45平方公里。
桐梓河主流總長度91公里,總集雨面積2254.45平方公里(縣境內集雨面積1162.5平方公里),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支流21條,多年平均流量17.7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25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溱溪河、天門河、混子河(小河)、高橋河、齋郎河、風水河、盤龍河等。
松坎河總長度64.55公里(縣內55.3公里),總集雨面積1103.96平方公里(縣內集雨面積1039平方公里),境內有木瓜河、水柴河、新站河等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支流17條。
羊磴河總長87.23公里(縣境內54.93公里),總集雨面積1126.56平方公里(縣內集雨面積717.95平方公里),境內有羊崗溪、鯉魚河、馬桑坎河等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支流10條。
氣候土壤
桐梓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四季不甚分明,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無霜期長,春暖風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多雲寡照,偶有凝凍,垂直地域分布差異大,立體氣候顯著。
桐梓多年平均陰天數245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091.6小時。1978年中央氣象局整理的全國氣候之最中列出桐梓年平均總雲量8.4,年平均低雲量7.2,冬季低雲量8.5,均名列全國第一。桐梓年均溫14.6℃,最冷月-5℃,最熱月24.5℃。由於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差異顯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桐梓屬全省少雨區,年平均降雨量1038.8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是最少,呈冬干夏濕現象。
縣境內土壤有水稻土、潮泥土、黃壤、石灰土、紫色土、黃棕壤6個土類,面積434.19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90.49%。其中酸性土壤46.37萬畝,微酸性土壤238.76萬畝,中性土壤122.41萬畝,微鹼性土壤9.04萬畝。
1981-1986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表明:普查期內全縣土地總面積480萬畝,其中耕地133.13萬畝(稻田37.89萬畝,旱地95.24萬畝),園地1.15萬畝,林地184.04萬畝,疏林草地10.3萬畝,城鄉居民點用地5.69萬畝,工礦用地0.07萬畝,交通用地2.14萬畝,水域4.52萬畝,特殊用地1.48萬畝,未利用土地31.92萬畝。
資源特產
縣境地處亞熱帶東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向西部半濕潤常綠闊葉林過渡地帶,氣候上同時受東南太平洋季風、西部印度洋暖流和北部西伯利亞冷氣團影響,加上地形復雜,造成差異明顯的立體生態環境,為多種陸生植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植物區系15個地理成份中,桐梓縣不同程度地具備了13個地理成份。境內珍稀植物較多,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有銀杉、珙桐,二類保護樹種有黃杉、香果樹、青錢柳、水青樹、紅椿等,三類保護樹種有穗花杉、厚朴、楠木等。縣境內已發現中葯材品種約千餘種。方竹林總面積33萬畝。
除普通野生動物外,縣境內發現有黑葉猴、蟒、華南虎、麋鹿、雲豹、大鯢、白鶴、紅腹錦雞、華南穿山甲、豺、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斑羚、岩羊等國家保護珍稀動物。
縣境內初步查明礦藏29種,計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7處,小型礦床多處,礦點52處,礦化點11處。其中煤炭儲量47.72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縣。石灰石分布極廣,儲量豐富,不少地區石灰岩質量較高,達到化工、水泥、玻璃和冶金用石灰岩I級標准。鉀礦分布廣泛。另有黃鐵礦、菱鐵礦、滑石、高嶺土、白雲岩、石英砂岩礦、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鐵礦、鉛鋅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桐梓縣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文物古跡岩灰洞古人類遺址、馬鞍山洞古文化遺址、唐代夜郎古縣城遺址、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愛國將領張學良幽禁地小西湖、貴州最早的水力發電廠,自然景觀方面有羊磴河峽谷漂流、-河風景區、月亮河風景區、柏箐黃蓮自然保護區等,鄉村旅遊方興未艾,交通便捷,配套設施完善,是不可多得的休閑、避暑、度假勝地。
境內特產豐富,農產品方面有團芸豆(小白豆)、大芸豆(大白豆)、風干玉米仁(陰苞谷)、魔芋乾等,林產品方面有方竹筍、油桐、烏桕、生漆、棕片、五倍子等,牧產品方面有桐梓白山羊、桐梓麻羊、桐梓芭蕉豬、松花皮蛋、牛肉乾等,中葯材方面有杜仲、天麻、雲木香、蕨菜等。
行政區劃
桐梓縣轄16個鎮、7個鄉、1個民族鄉。
鎮:婁山關鎮、楚米鎮、新站鎮、松坎鎮、高橋鎮、水壩塘鎮、官倉鎮、花秋鎮、羊磴鎮、九壩鎮、大河鎮、夜郎鎮、木瓜鎮、坡渡鎮、燎原鎮、獅溪鎮
鄉:茅石鄉、風水鄉、容光鄉、小水鄉、天坪鄉、黃連鄉、芭蕉鄉
民族鄉:馬鬃苗族鄉
歷史沿革
唐置夜郎縣。宋置播川縣。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設桐梓縣,因桐梓驛為名。
1992年末,全縣轄16鎮7鄉1民族鄉,19個居委會,503個行政村,94個居民小組,42 37個村民組,18個民族,137577戶,575207人。
2000年,桐梓縣轄16個鎮、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57558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婁山關鎮 97092 楚米鎮 22882 新站鎮 24782 松坎鎮 18455 高橋鎮 25995 水壩塘鎮 22270 官倉鎮 32325 花秋鎮 45483 羊磴鎮 20509 九壩鎮 27922 大河鎮 9899 夜郎鎮 20459 木瓜鎮 24105 坡渡鎮 20965 燎原鎮 18650 獅溪鎮 34256 茅石鄉 13210 風水鄉 20998 容光鄉 17747 小水鄉 10865 天坪鄉 23033 黃蓮鄉 5827 芭蕉鄉 11354 馬鬃苗族鄉 6497
2003年,桐梓縣轄16個鎮、8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228個村委會、23個(社區)居委會。年末總人口65.9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0.66萬人;非農業人口12.31萬人。
2016年,桐梓縣轄婁山關街道、海校街道、楚米鎮、新站鎮、松坎鎮、高橋鎮、水壩塘鎮、官倉鎮、花秋鎮、羊磴鎮、九壩鎮、大河鎮、夜郎鎮、木瓜鎮、坡渡鎮、燎原鎮、獅溪鎮、茅石鎮、堯龍山鎮、風水鎮、容光鎮、芭蕉鎮、小水鄉、黃蓮鄉、馬鬃苗族鄉,共2個街道、20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

㈣ 我的家鄉桐梓600作文

我的家鄉 作者:梁永
我的家鄉座落在一個國家三A級景區,紅色旅遊勝地,「婁山關」的山腳下,——桐梓縣城,也是貴州省的第一大門,「黔北大門」;更是俗稱重慶市的,「後花園」。
這里風景優美,從我們縣城到達婁山關景區,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沿著雄偉壯觀的山脈,走在綠樹成蔭的樹林里,一路上都有著紅軍的雕像,放眼望去,就像是一個個英姿颯爽的紅軍戰士在那裡站崗,保衛著我們的家園。
沒過多久,我們就來到了婁山關的半山腰,遠遠望去,在一座光禿禿的山壁上,三個耀眼奪目的大紅字映入了我的眼簾,「婁山關」,爸爸在旁邊說道,這可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親筆寫上去的哦,聊著聊著,我們就到了婁山關的山頂,一到現場,我被我們主席寫的詩詞所吸引住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雖然有些讀不懂,看看主席的筆鋒,真是了不得,這時,爸爸又輕輕說道,我們的主席不但仗打得好,他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詩人,這時,我對我們的主席非常的崇拜。
這里交通發達,鐵路,高速路,現在還有高鐵,座高鐵八個小時就可以直接到我們首都北京,聽說以後還有飛機場,是我們貴州省最方便的縣城之一,四通八達,到哪裡都方便,因此,俗稱第一北大門。
這里熱情好客,氣候宜人,每到夏天,重慶的很多遊客就到我們這里來避暑,他們有時去婁山關看看山峰和歷史博物館,有時去小西湖看看水庫,走一走玻璃棧道,有時去沙坪欣賞大片的花海,再去玩一玩那裡的水上樂園,有時去堯龍山去爬一爬山頂,品嘗當地的特色黃燜雞,最後回到我們縣城嘗一嘗遠近聞名的重點特色,「方竹筍火鍋」又香又脆。簡直是太好吃了,是你走親訪友的必備禮物,也是很多遊客帶回家的產品之一。
我們這里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馬鬃的苗寨人家;有楚米的夜郎水寨;有官倉的瓜地走廊;有木瓜的水銀河;有茅壩的中關村。還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歡迎你來我家鄉做客。

㈤ 桐梓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該怎樣去保護它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
馬鞍山文化是我國舊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區系的組成部分。馬鞍山北洞文化遺址上部層位年代屬晚更新世後期,距今約15至18萬年;下部層位則距今2萬年以上,與貴州黔西觀音洞及鄰近四川、雲南、湖北房縣等地同時代遺址亦有相似標本。1986年首次系統發掘的萬余件化石中,找到大熊貓、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華南晚更新世動物群的代表性動物齒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頜骨並附著前臼齒和臼齒;人類用火遺跡有灰坑、灰燼、燒骨等。所獲骨器製作除打擊技術外,有骨錐、骨鏟、骨叉、耳陲、胸陲、還有骨鑷和刻紋的骨棒,都是舊石器時代罕見的文化遺物。遺址中存在兩個文化類型:出自層位上部的2-6層器物,以小型工具為主,頻似四川富林文化,更遠可追溯至我國北方的小石器文化傳統,它代表一種交流文化。出自層位下部7-8層的文化遺物,與黔西觀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個區域性文化。1990年第二次系統發掘,獲2萬件碎骨片,400多枚動物齒化石,石製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專項研究中分析指出,這些碎骨的產生主要是遺址的佔有者——馬鞍山人的生活活動:
「桐梓人」遺址
九壩岩灰洞: 《辭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均專刊「桐梓人」條目記載:「桐梓人我國古人化石」。1972年在貴州桐梓岩灰洞發現,故名。所發現的化石為牙齒兩枚。地質時代可能屬更新世中、晚期。牙齒的形態特徵:門齒粗壯,有發達的底結節,根尖圓鈍;前臼齒也顯得很粗壯。這兩枚牙齒的大小及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的十分相似,而與現代人顯著不同。」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聯合因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 第十七屆會議於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過)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於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的第十七屆會議。注意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一方面因年久腐變所致,同時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使情況惡化,造成更加難以對付的損害和破壞現象;
考慮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遺產的壞變或丟失都有使全世界遺產枯竭的有害影響;
考慮到國家一級保護這類遺產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於這項工作需要大量手段而列為保護對象的財產的所在國卻不具備充足的經濟、科學和技術力量;
回顧本組織《組織法》規定,本組織將通過保存和維護世界遺產和建議有關國家訂立必要的國際公約來維護、增進和傳播知識;
考慮到現有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國際公約;建議和決議表明,保護不論屬於哪國人民的這類罕見且無法替代的財產,對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考慮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遺產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為全人類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加以保護;
考慮到鑒於威脅這類遺產的新危險的規模和嚴重性,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采參與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這種援助盡管不能代替有關國家採取的行動,但將成為它的有效補充;
考慮到為此有必要通過採用公約形式的新規定,以便為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歷史文化遺產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可能是整個時代的精華,它證明了古代發展的文明程度。
歷史文化遺產能從一些方面反映當時整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當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重視它,就是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意識可以能動地作用於物質,即可以幫助我們能動的改造社會,創造更大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社會的發展無礙於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累,所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能幫助我們發展社會。
歷史文化遺產也能反映當時社會的文明發展程度。了解歷史文化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認同感。有利於凝結社會文化力量,大力提高國家的文化文明,同時對於國家的下一代人才來說也是有極大意義的。
但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對於不好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屏棄;對於好的,我們應該大力保護。同時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需要耗費大量的社會財富和力量,國家的能力是有限的,作為國家人民的我們也應該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㈥ 描寫桐梓祖國好家鄉美的古詩

鄉愁
六十年不變,是那淡淡的鄉愁,多少年念念不忘的,是回家的渴求.
回來了,帶來了遊子渴望回家的感情
回去了,帶走了屬於祖國母親的那一份念念的黃土,那份鄉愁
思念,源於紮根在這片土地上,思念,發自於內心的那份渴求
愛啊,超越民族,跨過河流,情啊,那一份份黃土,一份份鄉愁.
有人說,這是剪不斷的思緒.弄不清的憂愁
有人說,那是思不斷的情啊,期盼又上心頭.
鄉愁是雨啊,鄉愁是愁,思念源於故土,想念源於鄉愁.
愛到深處才會明白,思念是刀啊,但再鋒利的刀也割不斷鄉愁.
離家的人深深的懷念,懷念故土,懷念情由,一切的想念來自內心
遊子的內心時刻有著對故土的渴望,有著那份淡

㈦ 桐梓《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那裡風景優美,綠樹成陰.
春天,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樹葉更綠了,還去河裡摸魚,那一棵棵樹像一些戰士一般.花兒們也更加芬芳誘人.荷花也開了,荷葉是綠的,荷花是淡粉紅的,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到荷塘采蓮藕吃,一條條魚在水中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一被我們捉上來,就「活蹦亂跳」,看它乞求的樣子,真可憐!
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黃的景象,麥子是黃的,樹葉也是黃的,一片一片的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獨自一人「旅行」.農民伯伯在這個季節可樂了,也很忙,因為他們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麥子成熟了,他們都忙著割麥子呢!
冬天來到了,一顆顆雪花從天上飄落到地上,整個世界一片潔白,雪花是花狀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瑩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鄉真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㈧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6年4月,桐梓縣轄婁山關街道、海校街道、楚米鎮、新站鎮、松坎鎮、高橋鎮、水壩塘鎮、官倉鎮、花秋鎮、羊磴鎮、九壩鎮、大河鎮。

夜郎鎮、木瓜鎮、坡渡鎮、燎原鎮、獅溪鎮、茅石鎮、堯龍山鎮、風水鎮、容光鎮、芭蕉鎮、小水鄉、黃蓮鄉、馬鬃苗族鄉,共2個街道、20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



(8)桐梓宣傳片擴展閱讀

燎原鎮自然條件:燎原鎮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四季不甚分明,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無霜期長,春暖風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多雲寡照,偶有凝凍。

獅溪鎮歷史沿革:公元876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婁、梁二姓就來到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至清康熙二年(1663年)域名婁化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里設區,屬桐梓縣第七區。

1958年更制為獅溪公社。1984年改制為獅溪鎮人民政府,隸屬獅溪區。1992年撤區建鎮,由獅溪鎮、黃坪鄉、瓦房鄉合並建立。

㈨ 貴州桐梓茅石鎮照片

茅石鎮位於大婁山北麓、桐梓縣城東南面,距縣城12.5公里,東接綏陽縣,南鄰匯川,西靠婁山關,北與楚米鎮、馬鬃鄉接壤。

閱讀全文

與桐梓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星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3
一年級培訓元旦活動方案 瀏覽:109
杭州網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95
童書策劃方案 瀏覽:722
愛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67
大班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336
教育培訓合作方案範本 瀏覽:654
ktv的促銷活動 瀏覽:215
電子商務商業網站的分類 瀏覽:98
傢具商場營銷方案 瀏覽:450
36歲展指南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213
工業品推廣方案 瀏覽:847
北京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促銷活動管理規定 瀏覽:303
戶外主題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9
社區促銷活動場地租賃 瀏覽:714
演練策劃工作方案 瀏覽:186
電玩游樂園促銷活動 瀏覽:188
威海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65
4s店售後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818
小朋友包餃子策劃方案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