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原則是什麼
為達到最佳療效,不良反應最小,減少或延緩耐葯性的產生,應遵循以下原則合理應用抗菌葯物:
(1)嚴格掌握適應證。
(2)掌握葯物動力學特徵,制定合理的給葯方案。
(3)避免耐葯性的產生。
(4)防止葯物的不良反應。
(5)抗菌葯物的聯合應用:
①必須明確抗菌葯物聯合用葯的目的聯合用葯的目的主要在於擴大抗菌譜、增強療效、減少用量、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減少或延緩耐葯菌株的產生。②聯合用葯必須有明確的指征單一葯物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而又嚴重危及生命的嚴重感染,先進行聯合用葯,待確診後,再調整用葯;單一或長期用葯易產生耐葯性的細菌感染;葯物不易滲入的部位感染;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為防止耐葯菌株的出現,可考慮聯合用葯。
❷ 2019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答案
下列關於β-內醯胺類/β-內醯胺酶抑制劑發生反應時採取的措施錯誤的
❸ 抗菌葯物的概念是什麼
抗菌葯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葯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葯物。由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經培養而得到的某些產物,或用化學半合成法製造的相同或類似的物質,也可化學全合成。抗菌葯物在一定濃度下對病原體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抗菌葯主要分為八大類,其中β—內醯胺類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碳青黴烯類、含酶抑制劑的β—內醯胺類及單環醯胺類等;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氟喹諾酮類;葉酸途徑抑制劑類;氯黴素;糖肽類包括萬古黴素和替考拉寧;大環內酯類。抗菌葯物的應用需根據不同的感染性疾病進行合理選擇。
❹ 抗菌葯物聯合應用的原則是什麼
通常的原則是:病原體未明確的嚴重感染;已應用或考慮應用單一抗菌葯物難以控制的感染;機體深部感染或抗菌葯物不易滲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內膜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慢性難愈的感染,病程較長,病灶不易清除,長期抗菌葯物治療,細菌可能產生耐葯者;為減少葯物不良反應。聯合用葯時可將各葯劑量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