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弘揚傳承文化寫一段宣傳詞
孝父母,受民族,堅強,
❷ 如何保護傳統文化與傳承
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有:
1、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2、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3、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傳承:
1、有一定的文化積累。
2、明確方向。即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
3、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磨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
4、勇氣和意志。需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
(2)宣傳傳承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❸ 如何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一、 明確定位,整合資源,建立公信,顯正破邪。
如何定義中華傳統文化,專家學者眾說紛紜,要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正名聚焦,綱舉目張才能化繁為簡。中華文化即是聖賢教育,是參透宇宙人生根本規律的聖賢對芸芸眾生的心智啟迪,旨在令大眾破迷開悟、了凡成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為人所需,其核心理念是仁愛,仁愛的原點和最實際的落腳點就是「孝慈」。父母愛子女,自動自發,天性使然;子女孝父母,既是天性的彰顯,又是教育的重點!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是每個生命個體圓滿人生的內在訴求, 「以孝治家」是當前傳統文化推廣最准確最實際的定位。家庭是否和諧,是衡量公民真實素質和幸福指數的最基本指標,是檢驗公民個人修為乃至工作質量的高懸明鏡。這一條,無論對官員,對教師,對任何團體和個人都適用。國家政府致力於促進家庭和諧的舉措能夠得到民眾最大程度的認可,沒有誰有理由對此提出異議!
在此前提下,整合當前傳統文化資源,建立相對中道正統的傳承體系,提高傳統文化弘揚團隊的公信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在政府支持下組建一支公益化的傳統文化弘揚團隊,由在公眾享有盛譽的各方大德們組成顧問班子,下設具體部門各負其責。「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最初的倡導者、凝聚者、護持者,具足福慧威德,誠邀各方大德,組建正法團隊,旗幟鮮明,顯正破邪,如此則名正言順,具體工作方可順利開展,此是關鍵第一步。(若非如此,則說明全國性的普弘因緣尚未真正具足,小民徒有報國之志,螳臂何足以擋車,非大信願、大氣魄、大權威者不敢效法古聖先賢迎難而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恪守原本的人生定位,紮根修學、韜光養晦、安以待時,方為現實明智選擇。)
二、 廣泛宣傳,深入試點,營造正氣,樹立標桿。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步好的開始,就意味著成功的一半。這幾年弘揚傳統文化已經有了很好的群眾基礎,政府媒體適時宣傳,引導大眾以孝治家、學習經典、共同改善社會風氣,各地自然會有更多民眾響應。上下同心,正氣浩然,中華大地倫理道德普弘之勢已成!如此,則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同時入手。廣度上團結全國各地弘揚傳統文化的愛國同道,統一思想,互助協作,各地彼此借鑒方式方法,存心無私利眾,形式活波多樣,具體細則有待優化組合。深度上選擇一部份具有代表性的城鎮、社區,深入細化做傳統文化「以孝治家」道德文明示範點。從開辦公益講堂、舉辦敬老愛老活動、加強社區文明建設、完善社會互助體系等多方面開展工作,以實際成效呈現給社會大眾,樹立正面典範,各地自然群起效仿。(不必擔心示範點難選,很多地方早已經做的有聲有色;不必擔心人員及財力,全社會的愛心無窮無盡,最需要的是被喚醒! )
三、內聖外王,福慧雙修,各行各業,君子帶頭。
各級政府的作風引導社會風氣,各界成功人士引領大眾追求,隨著新一屆政府反腐倡廉力度的增加,舉國上下的道德水平提升是全民族正氣和能量回復的必然表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只要政府有決心整改,各行各業都會涌現真正德才兼備之士做道義引領成功的見證,各級媒體在各個層面發掘真正「通天道接地氣」的正能量素材,同時避免假大空的形式主義,老百姓就會對社會國家重新建立充足的信心!(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黨和政府大力支持,需要仁人志士無私發心,需要社會大眾積極參與,「自天子以至於庶民,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四、理論引導,深入落實,多元並存,潤物無聲。
在舉國上下弘揚孝心正氣的氛圍下,各類思潮必將此起彼伏,出現不同聲音是一種必然,正如掃黃打非也會有人反對一樣,如何平衡傳統理念和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觀,關鍵在於因勢利導、把握中道。「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思想見地上要足夠高遠,具體行動上要深入落實,這是中華文化一直倡導的道風學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進程中,要放大心量,重實質不重形式,避免團隊內部在引領大眾的過程中出現偏執思想和極端行為,否則必遭詬病!這就需要理論導向旗幟鮮明、不偏不倚,「極高明而道中庸」;執行層面從我做起、貫徹到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百花齊放,同生共榮,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貫徹多元文化的理念方能最大程度和諧整個社會,而「以孝治家」正是整個社會「求同」的根本原點。
五、培養人才,梯隊成長,帶動社會,漸成風尚。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人才的培養,在文化復興的事業中排在最先,也要貫徹到最後!從社區文化建設到城鄉各個領域的推進都需要大量發心學習和踐行傳統文化的人才,如何凝聚、指導、持續發展並提供相應成長的平台是問題的關鍵。只有梯隊成長才可能持續不斷,傳統文化老師、義工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專門的課題,從硬體設施到師資力量需要具體實施的詳細方案,不是簡單筆墨所能描述。最終效果是社會大眾視做義工為一種責任和風尚,在適宜時間做做義工是高品質生活的自然選擇,雷鋒不僅生活在每年的三月。
六、文化復興,經濟振興,中華引領,世界大同。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根源上是文化的復興,文化復興是整個國家社會更加趨於有序化的具體表現,文化復興必將帶動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振興。中華民族不是簡單狹隘的地域概念,而是文化認同概念,西方人認同了中華民族的和諧文化,同樣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到那時,國與國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取消對立紛爭,世界才能走向真正的和諧共存。二十一世紀人類如果還想生存下去,正如同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所說的那樣,這是唯一的出路,這也是中華文化對整個世界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的復興是一項偉大的全民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輩小民,人微言輕,偷生於太平盛世,無心於仕途經濟,敢闡發濟世狂語,無實力擔負使命。惟願國家領導人見微知著、力挽狂瀾,祈請福慧雙全者慨然發心、共襄盛舉!
❹ 怎樣宣傳弘揚中國文化
我們如果想宣揚我們自己的文化,我覺得應該必須知道我們的傳統文化有什麼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自己的言語 行為等等。
民族 語言 舉止 生活方式 我們自身是都可以宣揚的!!
❺ 傳承家鄉家風宣傳語
家風宣傳標語,以小見大,風氣很重要。
1、夫妻恩愛,家庭幸福
2、和諧我家,文明萬家
3、家庭平安,幸福之源
4、婆媳互敬,家庭和諧
5、勤儉興家,奢惰敗家
6、善在心間,愛滿人間
7、尊老攜幼,和諧相處
8、用愛心召喚真情的陽光
9、愛心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10、安全促發展,幸福家家歡
11、呵護下一代,敬重老年人
12、和諧傳家久,幸福繼世長
13、和諧進萬家,幸福你我他
14、和諧社會從和諧家庭開始
15、和諧幸福家,平安躍進人
16、家和萬事興,和諧樹新風
17、鄰里一家人,互助大家親
18、男女平等家風好,幸福長
19、平安在我心,和諧在我家
20、破陳規陋習,樹文明家風
21、謙和家宅旺,嚴正事業興
22、勤儉持家久,和諧繼世長
23、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24、為了下代優,告別煙和酒
25、文明進萬家,和諧滿天下
26、文明進萬家,幸福你我他
27、幸福是棵樹,和諧是沃土
28、與陋習告別,與文明握手
29、增強責任感,共建幸福家
30、尊老愛幼傳美德,萬事興
31、家庭和睦鄰里和善社會和諧
32、科學生育營造家庭幸福港灣
33、營造家庭幸福創造美好生活
34、幫助他人,才能讓自己更快樂
35、獨門獨戶不獨居,相敬常相知
36、共創和諧環境,安全伴您左右
37、構建和諧家庭,打造美好生活
38、構築愛心長城,托起明日之星
39、和諧從我做起,文明在我心中
40、和諧親子關系,培養國家棟梁
41、弘揚傳統美德,爭做時代新人
42、弘揚家庭美德,倡導精神文明
43、弘揚家庭美德,倡導科學教子
44、弘揚家庭美德,爭創文明城市
45、弘揚社會公德,注重家庭美德
46、家風正則國正,家教立則國立
47、居家不可不儉,創業不可不勤
48、老人安享晚年,子女孝敬為先
49、飄香頌祖國,家庭美德傳社區
50、生活文明健康,家庭和和美美
51、我愛我家,共建共享幸福家園
52、攜手共創文明,成就幸福家庭
53、心懷感激,和諧家園與世共存
54、宣傳家庭美德,爭創文明社區
55、用心承擔責任,用心構建和諧
56、優生優育優教,家庭幸福一生
57、躍進是我家,平安和諧靠大家
58、爭創文明家庭,共建和諧佛山
59、妯娌勤儉持家,鄰里和諧相處
60、祖孫同樂,濃濃親情幸福陪伴
61、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未來
62、少生快富和諧路優生優育幸福家
63、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互助暖人心
64、地球家園負擔重,生育需要有計劃
65、點點愛心點點善,處處陽光處處暖
66、和風細雨謀家事,坦誠相待家平安
67、和諧花開把春報,美好生活節節高
68、和諧家庭人人誇,子孫滿堂樂哈哈
69、和諧家庭萬萬千,安全牽系你我他
70、和諧家園共同建,家庭幸福春滿園
71、和諧人家財源廣,平安企業效益高
72、和諧是朵幸福花,全家澆灌美如畫
73、和諧是一種力量,和諧就是生產力
74、紅花還需綠葉扶,夫妻相互要支持
75、互禮互讓團結緊,和睦鄰居勝親戚
76、花不在多在於香,子不在多在於強
77、家庭多一份溫馨,社會多一份安寧
78、家庭和睦人增壽,老幼康健全家福
79、家庭和諧,企業和諧,國家更和諧
80、良風善訓益教子,苦口婆心方成才
81、鄰居關系相處好,居家生活無煩惱
82、鄰里之間常溝通,幫難解困播春風
83、暮年壯心風光好,怡然從容夕陽紅
84、男孩女孩都是寶,重男輕女是陋習
85、男孩女孩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後人
86、溺愛未必成大器,逆境或許鑄頂梁
87、平安和諧是一家,家庭幸福都靠它
88、平安和諧永長存,清正廉潔興義煤
89、平時和睦似一家,遇事互相幫一把
90、勤儉持家般般有,好吃懶做樣樣無
91、若要子女走正道,家長身教重言教
92、少打麻將少玩牌,多讀書刊多看報
93、衰老是自然規律,敬老是永恆美德
94、攜小家,愛大家;誠相待,促和諧
95、言傳身教方為范,耳濡目染則利行
96、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97、用心呵護下一代,俯首敬重老年人
98、優生優育民族旺,提高素質國家強
99、栽樹讓後人乘涼,遇事為他人著想
100、在家裡敬老愛幼,在單位愛崗敬業
❻ 為什麼要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呈現著中華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印記,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激發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推動著中華民族的不斷向前發展。
4、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5、應該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從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國家發展的偉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加自覺地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
❼ 如何宣傳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傳統文化和美德對於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美德走進生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進程中積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 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養浩然正氣」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目標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修身立德」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天人和諧」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自強不息」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強不息是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不懈奮斗,戰勝各種風險、經受各種考驗的制勝法寶。自強不息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每一個實踐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性,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奮發圖強。這種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自古以來就受到廣大有識之士的重視和倡導。自強不息表現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著獨立的人格;表現為堅韌不拔、奮發圖強,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悲觀、不喪氣,勇於開拓,積極進取;表現為志存高遠,為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執著追求等等。幾千年來,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影響了整個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動的走向,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它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動力。高等學校的審美教育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優秀文化傳統,培養青年學生樹立自強不息的審美精神。
❽ 如何宣傳弘揚中國文化
假期基本是貓在海灘,也沒到城裡轉轉.今天上班, 走在城市的主要大街--皇後街上, 發現街兩旁掛著大紅燈籠,忽地意識到春節到了。隨著中國打開大門,融入國際社會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中國新年也逐漸被西方社會認識。不僅僅是春節,中國文化也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尊重。然而,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還是很膚淺的,其原因本質上說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西方人一時半會兒是理解不了的。中國語言文字和西方的語言文字比較而言, 自成體系,是西方人所能在短期內掌握的, 可見,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還有很大的障礙。由此,想到了在國外圖書館中的中文圖書。隨著到國外定居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公共圖書館也開始收藏文圖書,這些中文書主要來自讀者的捐贈,以小說等虛構Fiction作品為主,讀者對象也是海外中國人,這些中文圖書大多隻是粗淺地加工一下,排列在專門的書架上。這些中文書以港台書為主,近年來,隨著大陸的開放,大陸出版的圖書所佔的比重也在逐漸增多。
中文圖書總是圖書館中最吸引海外中國人的地方,每次到圖書館,總能看到許多中國人在這些書架周圍轉悠。中文圖書已然成海外遊子思念家鄉的寄託了。然而,圖書的作用畢竟不只是寄託鄉愁,更重要的是傳播信息與文化,而海外公共圖書館的中文書卻很少擔當這樣的角色。其原因比較復雜,但是在海外難以獲得中文圖書是一個重要原因。一般公共圖書館不會像學術圖書館那樣重視收藏中文圖書,一是懂中文的圖書館員不多,其次購買渠道也不暢。這里,我到想建議國家圖書館或其他有關部門,是不是能夠組織點出版社的積壓書,送給國外的社區圖書館。長久以來,我們的圖書贈送項目都是立足大圖書館,而忽視了社區圖書館,其實國外的社區圖書館更加接近普通大眾,弘揚中國文化應該送這些普通大眾著手。
❾ 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廣告詞,宣傳詞。
「保護文化遺產」公益廣告語:
1、完美真實地將祖先留下的傑作傳給回子孫後代,是華夏兒女答的責任。
2、穿越時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遺產。
3、有歷史才有現在,唯遺產才知興衰。
4、尊重歷史,憧憬未來。
5、宇宙好漢,生命短暫;傳承文明,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