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刺綉宣傳語

刺綉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1-07-20 05:11:52

⑴ 形容刺綉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刺綉的句子有: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綉工精細的地方風格,運用施針、滾針綉的珍禽異獸。

⑵ 贊美刺綉的句子有哪些

  1. 他的刺綉手藝聞名全國,享譽世界。

  2. 姐姐心靈手巧,擅長刺綉。

  3. 我國的民間刺綉,構想新奇,工藝精美,可謂無與倫比。

  4. 小花心靈手巧,在我們刺綉廠的技工中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她的綉品,多次送到國外展覽。

  5. 紅織錦緞地刺綉纏枝牡丹紋飾,平金綉蝴蝶立水前門幅。

  6. 刺綉是一門在織物穿針引線構成圖案美感的手工藝術,而作為粵綉分支的潮綉更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蘊。

  7. 做工精緻細膩的紅色床簾和喜被上面刺綉的都是百子圖。

  8. 中式風格的傢具用品和刺綉靠墊營造出一份低調的奢華。

  9. 這樣的刺綉從來沒見過,漂亮,真是太漂亮了,刺綉居然可以綉得這么漂亮。

  10. 中國娃娃棉質印花布面料散射手工刺綉,精緻花園現場彩色創建一個獨特的被子。

  11. 可卻披著刺綉鑲邊的素紗軟緞,卻讓得她整個身姿顯得格外妖艷,讓周逸的鼻血差點流了出來。

  12. 這龍袍用的是江寧織金妝彩,蘇州的緙絲,刺綉,其名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13. 此外,水族人還有堪稱「刺綉絕活」的馬尾綉,號稱「古老的東方情人節」的卯節,以及歷時49天的端午大年節,這是世界最長的民族節日。

  14. 同時,配上神舟六號拔地而起的壯觀畫面,由眾多蘇州綉娘千針萬線綉在特製的天藍色素庫緞上,構成一幅詩配畫刺綉佳品。

  15. 宗教色彩濃郁的儺戲面具、記錄瑤族130多個人物活動的長達15米的道公畫長卷,手工刺綉的藏族經卷、鄂倫春族獨特的建築「撮羅子」等,令民眾大飽眼福。

⑶ 我想要一句關於刺綉的廣告語,要原創哦

詩情畫意盡在手上乾坤

⑷ 描寫刺綉的唯美句子

刺綉,古稱針綉,是用綉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綉運針,以綉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綉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我國的手工刺綉工藝,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綉」。至周代,有「綉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綉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綉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綉作書畫,飾件等。明清時封建王朝的宮廷綉工規模很大,民間刺綉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先後產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麻綉和苗綉等,都各具風格,沿傳迄今,歷久不衰。刺綉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綉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裝,歌舞或戲曲服飾,檯布、枕套、靠墊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民代刺綉種最著名的是顧綉。

描寫刺綉的詩
1)詠綉障(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 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 2)綉(唐·羅隱) 一片絲羅輕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勞 花隨玉指添春色 鳥逐金針長羽毛 蜀錦謾誇聲自責 越綾虛說價猶高 可中用作鴛鴦被 紅葉枝枝不礙刀 3)九張機(宋·無名氏) 一張機 採桑陌上試春衣 風晴日暖慵無力 桃花枝上 啼鶯言語 不肯放人歸 兩張機 行人立馬意遲遲 深心未忍輕分付 回頭一笑 花間歸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張機 吳蠶已老燕雛飛 東風宴罷長洲苑 輕綃催趁 館娃宮女 要換舞時衣 四張機 咿啞聲里暗顰眉 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 愁心難整 脈脈亂如絲 五張機 橫紋織就沈郎詩 中心一句無人會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張機 行行都是耍花兒 花間更有雙蝴蝶 停梭一晌 閑窗影里 獨自看多時 七張機 鴛鴦織就又遲疑 只恐被人輕裁剪 分飛兩處 一場離恨 何計再相隨 八張機 回紋知是阿誰詩 織成一片凄涼意 行行讀遍 厭厭無語 不忍更尋思 九張機 雙花雙葉又雙枝 薄情自古多離別 從頭到底 將心縈系 穿過一條絲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
刺綉針法
類別:直綉、盤針、套針、擻和針、搶針、平針、散錯針、編綉、施針、輔助針、變體綉
直針
完全用垂直線綉成形體,線路起落針全在邊緣,全是平行排比,邊口齊整。配色是一個單位一種色線,沒有和色。針腳太長的地方就加線釘住,後來就演變成鋪針加刻的針法了。
盤針
表現彎曲形體的針法。包括切針、接針、滾針、旋針四種。其中切針最早,以後發展到旋針。
套針
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園顧綉,清帶的沈壽時,就進一步發展了。
單套 :又名平套。其綉法是:第一批從邊上起針,邊口齊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針,第一批需留一線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針;第三批需轉入第一批尾一厘許,爾後留第四批針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許……;其後,依此類推。
擻和針
有稱長短針。這種針法是長短針參差互用的,後針從前針的中間羼出,邊口不齊,有調色和順的長處,可用來綉模擬形象。
搶針
又叫戧針,是用短直針順著形體的姿勢,以後針繼前針,一批一批地搶上去的針法。可以說,這種針法是直針的發展。
平針
是用金銀線代替絲線的綉法。其方法:先用金線或銀線平鋪在綉地上面,再以絲線短針紮上,每針距離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綉紋樣而迴旋填滿,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線要對花如十字紋,如同扎鞋底花紋。
散錯針
它以多種針法變化運用,達到陰陽濃淡適度,力求所綉的形體逼真。
散整針:是套針、施針、接針、長短針兼用的混合針法。
編綉
是一種類似編織的綉法。它包括戳紗、打點、鋪絨、網綉、夾錦、十字桃花、絨線綉等。這些針法都適用於綉圖案花紋,所以也可將它們稱為「圖案綉」。
饒綉
是一種針線相繞、扣結成綉的針法。打籽、拉鎖子、扣綉、辮子股和雞毛針,都屬於這一類。 打籽:它是蘇綉傳統針法之一。可以用它綉花蕊,也可以獨立地綉圖案畫。
施針
是加於他針的針法。這種針法要求疏而不密,歧而不並,活而不滯,參差而不齊。
輔助針
這類針法不是獨立綉形體的針法,而是為了增強所綉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動性所採用的輔助性針法。歸入這一類的針法有:輔針、扎針、刻鱗針等。
變體綉
刺綉中,有一些藉助於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藝方法,使常規刺綉發生變化的特殊綉法,就是變體綉,其中包括染綉、補畫綉、借色綉、高綉、摘綾和剪絨等。 染綉:元代綉品中的人物、花鳥多用墨描眉目,以畫代綉。染綉的方法,就是從這兒開始的,至今仍在沿用。
1958年,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綉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綉品,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刺綉實物之一。 到了漢代,刺綉品的應用更加廣泛,出土的實物也較多。
明代刺綉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綉"的蘇綉、粵綉、湘綉、蜀綉。上海的露香園顧綉,就是當時最出名的刺綉。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綉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並得到朝廷的賞識。到了清代顧綉不僅震海內,而且蜚聲海外,吸引了不少國外商人來上海,大量訂購顧派刺綉品,一時顧綉成為刺綉的通稱了。
中國古代的刺綉,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不走銷,價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開始有人專門收集。據市場分析家推論,要使刺綉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新寵兒,還需收藏家們10年時間的努力。近兩年國內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會上,刺綉拍品,價格競現高攀,非常吸引買家競爭。
刺綉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外國人眼裡,刺綉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特點和種類
手工刺綉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圖案工整絹秀,色彩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艷相宜,綉工精巧細膩絕倫。就刺綉的針法而言,極其豐富而變化無窮,共有9 大類43種,主要有齊針、掄針、套針、施針、亂針、滾針、切針、平金、打點、打子、結子、網綉、冰紋針、挑花、納錦、刻鱗針、施毛針、穿珠針等等,採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生產不同的線條組織和獨特的手工刺綉藝術表現效果。例如,運用施針、滾針綉的珍禽異獸,毛絲頌順,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採用散套針綉的花卉,活色生香,香味朴鼻,盡態盡妍;使用亂針綉的人像和風景,絨條組織多變,裝飾味濃,藝術效果強,富有濃郁的民間、民族特色;使用打點綉的綉品,則清靜淡雅,極富詩情畫意;運用打子綉的綉品,則具有古色古香、淳樸渾厚的藝術效果與技巧上的平、齊、細、密、和、光、勻、順的特色。
刺綉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刺綉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根據各種古墓出土的帛畫和刺綉等實物可知,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代,中國就已有華美的暗花綢和多彩刺綉。目前在河南發現的商代刺綉實物,是中國最早的刺綉工藝品。這種刺綉花紋為菱形紋和折角波浪紋,在花紋線條的邊緣使用加絞拈的絲線,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年)的刺綉印痕發現於陝西省寶雞茹家莊的西周墓中。這種刺綉採用今天還在使用的辮子股綉的針法,運用了雙線條,線條舒捲自如,針腳也相當均勻齊整,說明刺綉技巧是很熟練的。
這種絲織刺綉工藝品的生產,不僅對中國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國際文化生活中也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與影響。到了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刺綉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綉品也成為對外輸出的主要商品。由於中國是絲綢的故鄉,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綉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綉」為業。清代(公元1644~1911年),各地的民間綉品皆有傳統的風味,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名綉,即蘇州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四川的蜀綉、廣東的粵綉。此外還有北京的京綉、溫州的甌綉、上海的顧綉、苗族的苗綉等,產地不同,風格各異。刺綉的針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等。刺綉的花卉不聞猶香,飛禽栩栩如生。走獸神態逼真。解放後,中國將油畫、中國畫、照片等藝術形式運用於刺綉,使之達到遠看是畫、近看地綉的絕妙效果。刺綉品的用途也進一步擴大,從戲劇服裝到日常生活中的枕套、檯布、屏風、壁掛及生活服裝等。此外,刺綉品還是中國傳統的外貿產品,經濟價值很高。
中國刺綉的特色和藝術價值,直接體現在四大名綉上。
蘇綉以針腳細密、色彩淡雅、綉品精細而著名,具有平、光、齊、勻、和、細、密等特點。題材以小動物為主。如《貓戲圖》、《風穿花》、《魚蝦圖》等。近年來出現的雙面綉,兩面有同有異。如錨的眼睛,兩面顏色不一樣,十分引人入勝,其刺綉技藝之高超,是刺綉中的精品。湘綉以寫實居多,色彩明快,以中國畫為底,襯上相應的雲霧山水、亭台樓閣、飛禽走獸,風格豪放。特點是綉虎、獅等,以獨特的針法綉出的動物毛絲根根有力。人稱湘綉「綉花能生香,綉鳥能聞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
蜀綉構圖簡練,大都採用方格、花條等傳統的民族圖案,富有裝飾性。色彩豐富鮮艷,針法嚴謹,虛實適宜,立體感強,平整光滑。所綉對象有花蝶、鯉魚、熊貓等。
粵綉採用金銀線盤金刺綉,綉線平整光亮。構圖布局緊密,裝飾性強,富有立體感。綉面富麗堂皇、璀璨奪目,多用於戲裝、婚禮服等。荔枝和孔雀是粵綉的傳統題材。

⑸ 關於刺綉的唯美句子

1、刺綉的美不是那種表面的繁華,是一種滲入骨髓的妖嬈。用針用線刺出的絕妙,我相信是有感情的。一個女子寄予最深的愛在這荷包上,每一根線都是一絲情意,只交付於自己最心愛的男人,這種情透過綉品傳遞出來,最深也最含蓄。會綉花的女子,她低眉捻線的姿態恍若雲端仙子,千百種的情緒都化為指尖的一縷縷芬芳,無語勝似千萬語。懂她,便懂她的銀針下的心事。
2、回族婦女的刺綉,不僅表現自然美、生活輩,而且還藝術地表現其宗教信仰。當回族姑娘或媳婦買回一塊干凈的布料後,洗完大小凈便請阿訇書寫上阿文中堂,然後便不分晝夜,千針萬線地刺綉。綉完字,一般還用傳統的阿拉伯幾何圖形或雲紋樣綉上花邊,掛在牆上,頗受人們的喜愛與好評,充分體現了回族婦女的審美心理。
3、十字綉風靡的時候,曾經一度陷入痴迷的程度。這樣的痴迷緣於身邊的含笑帶回的一塊綉布開始,各色艷麗的線花,隨著掂在指尖上的綉針在純白色的綉布上穿來繞去,從最初的蒼白,到朦朧顯現,直至於完美地呈現出絕妙的圖案。於是徹底被誘惑,被迷戀。
4、刺綉,一如和女子對話,用心去感知,用心去理喻,輕輕的,細細的,到最後,就會擁有一份超乎尋常欣喜。
5、十字綉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刺綉,具有悠久的歷史。是用專用的綉線和十字格布,利用經緯交織搭十字的方法,對照專用的坐標圖案進行刺綉的一種刺綉方法。一幅十字綉是由最基本的點、線、面組成的,越是色彩艷麗的圖案,越是需要更多的色彩來搭配,才能顯示出不同層次、不同色段的色彩,綉出來的效果才會越生動逼真。

⑹ 描寫刺綉的句子有哪些

1.綉成安向春園里, 引得黃鶯下柳條。

2.疏影簾櫳對綉屏, 鴛鴦織就怕針停。

3.敢將十指誇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4.刺綉師正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

5.在她靈巧的雙手下,五顏六色的絲線、白色的確良布,加上些簡單的圖案,在手中花針的勾織下,慢慢的就變成了鮮艷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飛鳥魚蟲。

6.一張精巧的刺綉作品很快就呈現在筆者的眼前。

7.在她的家裡,到處都是薛秀娟創作完成和正在創作的作品,牆上掛著的刺綉圖和剪紙圖,人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線條優美、流暢,紋絡清晰、細膩。

8.筆者看到牆角有一疊厚厚的鏡框,裡面鑲著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和刺綉作品。

⑺ 形容刺綉的成語

1、穿花納錦 [ chuān huā nà jǐn ]
【翻譯】: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綉花樣。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觀之,都是些穿花納錦,刺綉銷金之物。」譯文:走過的人一個一個看這個,個個都是些穿花納錦,刺著披金的人。
2、描龍刺鳳 [ miáo lóng cì fèng ]
【翻譯】:刺:刺綉。指精於刺綉。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描龍刺鳳,女工織黹,飲饌酒漿。」譯文:詩詞和歌曲,琴棋書畫,刺綉綉花,女工織布,喝酒漿。
3、描龍綉鳳 [ miáo lóng xiù fèng ]
【翻譯】:指精美的手工刺綉。泛指古代女紅。亦作「描鸞刺鳳」、「描龍刺鳳」。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描龍刺鳳,女工織黹,飲饌酒漿。」譯文:詩詞和歌曲,琴棋書畫,刺綉綉花,女工織布,喝酒漿。
4、描鸞刺鳳 [ miáo luán cì fèng ]
【翻譯】:意思跟描龍綉鳳相近,指精美的手工刺綉。泛指古代女紅。亦作「描鸞刺鳳」、「描龍刺鳳」。
【出處】:《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致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樂。」
5、長齋綉佛 [ cháng zhāi xiù fó ]
【翻譯】:長齋:終年吃素;綉佛:刺綉的佛像。吃長齋於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後也形容刺綉很佛性很細心。
【出處】: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譯文:蘇晉長齋刺綉的佛像。吃長齋於佛像之前,醉的時候往往喜愛逃脫禪寺。

⑻ 刺綉上的吉語有那些

祝福語:百福具臻、福壽康寧、瑞啟德門、鴻喜雲集、福至心靈、門潭贈慶、恭喜發財、五穀豐登、福齊南山、福壽雙全、福壽年高、福惠雙修、德門積慶、升祺駢福、潭祉迎祥、福祉駢蕃、五福齊全、三陽開泰、祥瑞福輳、福祿長久、潭祺迪吉、華星凝輝。

祝壽語:萬壽無疆、百齡眉壽、返老還童、壽如南嶽、千歲之桃、松鶴舞鳳、美意富貴、麻姑酒滿、天保九如、期頤之壽、南山獻頌、算衍春齡、福海壽山、榮躋七秩、年登大耋、

賀喜語:天倫之樂、鸞鳳和鳴、比翼齊飛、珠連璧合、芝蘭千載、洞房花燭、秦晉之好、琴瑟永偕、紫氣東來、吉星高照、新婚燕爾、喬遷之喜

⑼ 形容刺綉的句子

1、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出自兩漢的《迢迢牽牛星》

譯文:在銀河東南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地響個不停。

2、病起心情終是怯,困來模樣不禁憐,旋移針線小窗前。——《浣溪沙·淺畫香膏拂紫綿》宋代:陳克

譯文:大病初癒心情總是郁悶難解,身體疲乏無力,精神困頓無法出門。只能移步在小窗下慢慢的做著針線。

3、添線綉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西江月·添線綉床人倦》宋代:吳文英

譯文:貧苦人家冬至夜婦女坐在綉床前漏夜刺綉,人雖極感疲倦,然而還是續添絲線繼續刺綉。惟一表示「冬至」的是燃起一束敬神的信香,裊裊香煙斜沖天上。

4、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綉樣》唐代:胡令能

譯文:黃昏余暉之下,廳堂前面鮮花嬌美。一群可愛綉女,爭拿筆上綉床寫生。成美麗屏風,靜靜放進花園,逗得黃鶯好奇,離開柳條飛來。

5、刺綉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小至》唐代:杜甫

譯文:刺綉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綉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

閱讀全文

與刺綉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界盃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54
電子商務是理工科嗎 瀏覽:715
市醫師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60
b2b電子商務平台選擇調研 瀏覽:205
移動聯通策劃方案 瀏覽:408
策劃部門內訓方案 瀏覽:875
義烏市翠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4
信息化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481
詩詞策劃方案活動 瀏覽:543
小家電促銷方案 瀏覽:527
百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86
軍訓培訓通知方案 瀏覽:557
特百惠水杯的策劃方案 瀏覽:192
電商運營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242
新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444
文化志願者培訓評估方案 瀏覽:211
商品流通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瀏覽:3
澡堂促銷活動稿件 瀏覽:468
上海淘趣電子商務公司怎麼樣 瀏覽:456
衣服直通車推廣方案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