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遊河曲五景
[遊河曲五景]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爸爸因為太忙,沒有去外地旅遊,遊河曲五景。今天五月五日,爸爸決定帶我和媽媽去彌佛洞、香山寺、黃河大橋、龍口水電樞紐、娘娘灘旅遊,放鬆一下心情。 首先,我們乘車來到了彌佛洞。去彌佛洞先得走一段懸在半空中的山路,然後再走過一段鐵橋,真令人心驚膽戰。進了彌佛洞內部,哇噻!一尊金碧輝煌的佛像呈現在眼前,還有一尊漢白玉雕鑄的送子觀音。送子觀音左手抱著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臉上呈現著幸福端祥的神態。我觀賞著這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爸爸因為太忙,沒有去外地旅遊。今天五月五日,爸爸決定帶我和媽媽去彌佛洞、香山寺、黃河大橋、龍口水電樞紐、娘娘灘旅遊,放鬆一下心情。 接著,我們來到了香山寺,小學生作文《遊河曲五景》。香山寺的外部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塔,傳說:這尊塔下邊有一位道行很深的和尚,這座塔是為了記念這位和尚。進了香山寺內部,一排排鱗次櫛比的房子映入眼簾,這些房子里都是雕刻的惟妙惟肖的佛像。栩栩如生,來上香的人比肩接踵,絡繹不絕,以求得今年財源長流。 然後,我們來到了龍口水利樞紐和黃河大橋。看到石壁陡峭、水流湍急、怪石倒垂,令人嘆為觀止。河灘上只有廖廖無幾的幾個人,其餘的都是最新的起重機和一些我叫不出名的機器。水利樞紐上面有一座黃河大橋,它長約500多米,雄偉壯觀,像一條巨龍似的伏卧在河上,促進了山西和內蒙這兩省的交往。 最後,我們來到了千里黃河第一灘——娘娘灘。娘娘灘是黃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島上的河水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似的。在這世外桃源中,花兒爭芳斗艷,競相開放,小草露出了小腦袋,娘娘灘真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呀! 彌佛洞、香山寺、黃河大橋、龍口樞紐、娘娘灘令我們留戀忘返,也形成了河曲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河曲會成為一個旅遊勝地的。
〔遊河曲五景〕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B. 寫一篇關於娘娘灘的作文500字的
桑巨變的古城堡,居高臨下,俯瞰全景,娘娘灘真如一顆鑲嵌在黃河中央的明珠,又如覆蓋在黃河中央的一幅山水巨畫,惟妙惟肖別有一番情趣。島上綠樹參天,果園滋榮,鳥語花香,阡陌縱橫的田野受黃河水的滋潤,准能看見島上人家又在稻花香里說豐年時露出的喜悅。田園茅舍,點綴林間,島上居民辛勤耕作,打漁擺渡,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遊人乍一踏上小島,如臨蓬萊仙境,又彷彿進入世外桃源。漫步島上,花草叢生,芬芳撲鼻,沁人心脾;環島小路,柳樹成蔭,清涼氣爽,展望河川,頓覺心胸開闊;乘坐遊船,追風逐浪,使人心曠神怡。
典故折疊編輯本段
娘娘灘,地處晉蒙交界,是黃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
C. 娘娘灘的故事梗概
民間相傳薄姬娘娘承幸懷孕後,其夫漢高祖聽信呂後讒言,將其貶於宮外,薄姬娘娘便在李文、李廣兄弟護送下,沿黃河溯流而上,逃到了人跡罕至的娘娘灘。可當時的娘娘灘還是荒島一座,既沒有樹木,也沒有平地,更不長莊稼,少吃沒喝,很難生存。見這情景,薄姬娘娘便拔下頭上的碧玉簪在島上颳了幾下,當即就把亂石滾滾的荒島刮成了平展展的良田。接著又在灘頭扎了兩簪兒,就又扎出兩眼清凌凌的水井。然後,她和李文、李廣兄弟及當地鄉民便在灘島上種瓜種菜種莊稼,養雞養豬養牛羊,還親手栽下幾株海紅樹和海棠樹。
從此,土地平展而肥沃的娘娘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樹上結的海紅子個大肉嫩,味道鮮美,被稱作包治百病的「長壽果」。原先的荒島很快就變成一處人間樂園。樂善好施的薄姬娘娘還精通醫術,曾經醫救過好多貧苦百姓,因而深得人們的敬重愛戴,人們便尊其為「聖母娘娘」,將小島叫作「娘娘灘」。
D. 家鄉的娘娘灘作文300~400字開頭
我的家鄉有一座古老的文筆塔,位於麗江河畔,是家鄉的主要一景,也是遠近聞名的名勝古跡。
遠看,文筆塔像一把巨大的寶劍。近看,也像一支巨大的畫筆,把天空當做一張白紙,巨大的「畫筆」在白紙上畫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文筆塔由塔座和塔身組成。我們登上正方形塔座,看見四周都圍上了石欄和石柱。塔座上的南北兩邊都有二十一級十台階。抬頭仰望塔身,塔身多高呀!有三十米高,每層有六個面,六個羽翼式的角。塔身下大上小,塔尖是水泥鑄造而成,還掛著兩個小風鈴。同學們高興的手拉手去圍抱塔身的第一層,共要十人呢!塔座和塔身都是由水泥磚石砌成的。
文筆塔不但高大堅固,而且風景優美。瞧,文筆他的四周有綠樹,鮮花,還有身穿著各色衣服晨練的老年人。樹木,鮮花,老年人構成了美麗的一景。
我喜歡我的家鄉,更喜歡家鄉的文筆塔。
E. 家鄉的娘娘灘200字作文
在我的家鄉石門山鎮,有一條長長的河叫嶮河,家鄉的人們都喝著這條河裡的水,它也是我們家鄉的「母親河」。我愛這一條河,是因為它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景色,而且這一條小河從來沒有乾涸過。
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小河兩岸的樹木都長出了新的嫩芽;小草也從土裡鑽了出來;小花開了,五顏六色的,很美麗;小河裡的冰雪融化了,唱起了歡快的歌兒。
夏天的時候,小河裡的水清澈見底,我和小夥伴們在小河邊潑水玩。小河裡的蘆葦長得更茂盛了,小鴨子們在蘆葦叢里鑽來鑽去,好像在捉迷藏。在水草叢中,小魚兒和小蝌蚪們游來游去的,好像在進行比賽。小鳥在河面上飛來飛去,唧唧地叫著,好像在說:「這條小河真是太美麗了!」小河裡還有橫行霸道的螃蟹,還有「吹鬍子瞪眼」的大龍蝦。夏天的小河真是熱鬧啊!
秋天的時候,樹上的葉子有的被秋風掃進了小河,有的還在半空中飄舞,像一隻只偏偏起舞的小蝴蝶,有的葉子落在了水裡,像一隻只小船正在行駛,不知會飄到什麼地方。我也在河岸邊撿了一片葉子,把它放在了小河裡,讓它載著我的夢想駛向遠方。
冬天來了,小河周圍特別安靜。河面上結了厚厚的冰,冰面像鏡子一樣潔白透明,小夥伴們有的在冰面上打雪仗,有的在冰面上滑冰玩,玩得可開心了!
雖然嶮河比不上藍藍的大海,比不上奔騰不息的長江,但是它在我的心裡是最美麗的!我愛家鄉的嶮河。
F. 娘娘灘的介紹
娘娘灘位於山西省河曲縣城北的黃河河道中,面積近13公頃,是個「凸」形小島,為塞上有名的小綠洲。人在島上可以聽到晉、陝、內蒙古三省、區的雞鳴。傳說西漢初年呂後專權,將薄太後及其子劉恆貶謫於此。其後劉恆稱帝(漢文帝),於灘上建娘娘廟,故名娘娘灘。灘上風光秀美、景色誘人,夏秋之時,四周水波浩盪,灘上農舍在蔥綠中忽隱忽現,別有韻味。
G. 娘娘灘的特色
「九曲黃河十八彎,傳奇莫過娘娘灘;歷經滄桑數千年,依然盤踞河中間;將軍後人守島上,牢記聖命代代傳;拜得薄後聖母殿,福佑百姓美名傳。」說的就是位於山西省河曲縣城東北7公里處黃河上的娘娘灘,因它是黃河中惟一有人居住的小島,故此享有母親河上「第一灘」的美譽。 娘娘灘,四面環水,明鏡輝映。它背靠龍口,穩坐水中,像滔滔黃河在數百里陡峻絕壁挾持之後,由於憤怒而噴吐出的一塊巨物。黃河被它中分,迎水峭壁飛浪滔滔,遠望可見展現出數十里富饒狹長的河谷平原。北岸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山巒重疊,雲海蒼茫;回首南岸,過河攀山而上是———歷經滄桑巨變的古城堡,居高臨下,俯瞰全景,娘娘灘真如一顆鑲嵌在黃河中央的明珠,又如覆蓋在黃河中央的一幅山水巨畫,惟妙惟肖別有一番情趣。島上綠樹參天,果園滋榮,鳥語花香,阡陌縱橫的田野受黃河水的滋潤,准能看見島上人家又在稻花香里說豐年時露出的喜悅。田園茅舍,點綴林間,島上居民辛勤耕作,打漁擺渡,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遊人乍一踏上小島,如臨蓬萊仙境,又彷彿進入世外桃源。漫步島上,花草叢生,芬芳撲鼻,沁人心脾;環島小路,柳樹成蔭,清涼氣爽,展望河川,頓覺心胸開闊;乘坐遊船,追風逐浪,使人心曠神怡。
H. 娘娘灘的景觀
娘娘灘位於河曲縣城東北7.5公里的樓子營鎮河灣村,在晉、陝和內蒙古三省區交界的黃河之中。相傳,漢高祖後呂雉專權,曾將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後貶到雲中州,住在娘娘灘上,生下漢文帝以後,怕呂後知道殺了自己的兒子。她就把漢文帝藏在水寨峙圪台上,後來人們就把它叫成了太子灘。 娘娘灘為河心台地,高出水面不過數米,但歷代洪峰均未上灘,故有水漲灘高的傳說。
娘娘灘地勢平坦,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500米。在這個面積僅0.16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居住著三十多戶人家,房室都被桃、李、杏、海紅、海棠樹遮蓋著,綠樹成蔭,田園如畫,島上人家,環水臨波,恰似蓬萊仙境。每到三春期,島上鳥語花香,雞鳴狗吠,小舟來往,景色著實迷人。
娘娘灘上原有聖母祠堂一座,相傳為薄太後所建,今雖原祠已毀,但歷代補修的廢墟尚在。灘上至今留有娘娘宮殿的破瓦片,瓦片上還有「萬歲富貴」字樣。北端現存磚石古建築一座,規模不大。祠內塑像和關於聖母生活的壁畫,基本完好。
I. 關於山西河曲娘娘灘的作文
我的家鄉在山西省河曲縣,它是晉、陝、蒙三個省交接處的小縣城。這里滔滔黃河水,養育著十三萬河曲人民。
河曲山青水秀,景色誘人。這里有很多雄偉的建築:文筆塔、娘娘灘、海潮庵、西口古渡……我們的文筆塔象徵著河曲是個出文化人才的地方,站在塔的最高處向遠觀望,整個縣城就都在你的眼裡;大名鼎鼎的西口古渡,是縣城的一大美景。每當大清早,老人們可以在廣場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的空氣,最熱鬧的是夏天的晚上,大人和小孩都聚集在廣場跳舞、散步、聊天;就在我們家樓下還有一段古城牆呢!
家鄉有世界聞名的文化----河曲二人台。民歌、二人台是河曲最叫響的人文景觀,是河曲最為厚重的一張文化名片,河曲還被稱為民歌的海洋;還有遠近聞名的海紅果,就產在我們這兒。過去十年九不收的地方,現在是大變樣了,縣城的道路加寬了,道路兩側的門市也都翻新了,經濟收入的提高,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上了新台階。
總之,我們這兒的好是說也說不完,就等著你來觀賞、投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