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吳江市盛澤鎮的名人
王雪蕉(1929--)國畫家。女,江蘇吳江人。自幼隨祖父學畫,並師從著名畫家朱樂余、鄭懷橋學畫花鳥、人物。後赴上海拜著名女畫家吳青霞為師,繼續鑽研花鳥、人物。 1948年作的《葬花圖》被收入上海《美術年鑒》。l958年又投師著名畫家王叔暉、吳一舸門下,專攻仕女,以所繪《西廂記》名聞京師。嗣後,又得著名畫家潘潔茲指點,造詣日深,特別擅長仕女、鯉魚及蘆雁,名作有《史湘雲醉眠芍葯》、《魚樂圖》、《魚水深情》等。其中《魚水深情》被作為天安門城樓的珍品收藏。她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其生平事跡被收入《中國婦女名人錄》及《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
三國吳司馬盛斌。三國時,吳赤烏三年(240年)吳司馬盛斌在此屯兵結寨,後人稱之為盛寨。因西瀕大水,寨又改為澤,延用至今。
② 盛澤鎮是天下第一鎮嗎需要證明的資料,謝謝!
盛澤位於吳江市最南端,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而聞名於世。 三國時,吳赤烏三年(240年)吳司馬盛斌在此屯兵結寨,後人稱之為盛寨。因西瀕大水,寨又改為澤,延用至今。 古鎮深弄長巷為數眾多,有「七十二條半弄堂」之稱,民居大都前門臨街、後門臨河,縱橫密布的河道上有20多座橋梁,其中有建於晉、唐年間的東廟橋、齡嘉橋、善嘉橋;建於明初的登春橋、觀音橋等。鎮內原有圓照庵,現改建成目瀾洲公園。現還有先蠶祠、目瀾洲、石塔、濟東會館、華陽會館、徽寧會館等勝跡。 盛澤絲綢已有3000餘年歷史,早在明清時期盛澤就有織機近萬台,歷史上曾與杭州、蘇州、湖州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近40餘年的發展,盛澤絲綢生產更加稱雄一方,種類繁多,精美絕倫,有40多種產品曾多次榮獲國家金獎、銀獎以及省優、部優稱號,遠銷海內外。蓋有「江蘇盛澤」金印的絲綢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搶手。1986年10月建成我國第一家專營絲織品的市場——東方絲綢市場。盛澤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鎮」
③ 盛澤鎮的介紹
盛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南接浙江湖州、嘉興,北依蘇州,東臨上海,西瀕太湖。2014年,盛澤鎮總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面積45.98平方公里、規劃工業產業區60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35個行政村,全鎮戶籍人口13.3萬、外來人口超30萬,是吳江區兩個主城區之一。境內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捷。盛澤鎮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歷史上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聞名於世,有「綢都」的美稱。
④ 盛澤鎮為什麼哪么富有 他是怎麼起家的
吳江市盛澤鎮位於富繞的滬寧杭金三角中心,東連上海、西頻太湖、北依蘇州、南接浙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205省道、蘇嘉杭高速公路和江南大運河穿境而過,與318、312國道和滬寧、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交通十分便捷。
盛澤地處太湖流域。這里沃野平展、湖盪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宜稻麥、宜蠶桑,是著名的雨米之鄉、絲綢之都。
全鎮總面積118平方公里,其中鎮建成區面積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萬人,其中在冊人口10.7萬人,外來經商、務工人員約9萬人。全鎮轄38個行政村,3個場隊,10個社區居委會。
盛澤鎮是吳江市的經濟重鎮。尤其是工業經濟在全市佔較大份額。
盛澤鄉鎮工業起步於七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以後異軍突起,迅猛發展,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迅速成長為全鎮工業經濟的主力軍,95年盛澤鎮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就體制的逐步完善,鄉鎮企業經營機制與產權指導的改革不斷地深化,至2000年,鎮村集體企業已基本完成改制,其中1個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並成功上市,其餘改制形式主要是產權明晰、自負盈虧的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
進入九十年代。盛澤鎮外向型經濟蓬勃興起,先後創辦了60多家外商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出口創匯成倍增長,93-2001年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鄉鎮和出口創匯先進單位。
近年中,個私經濟發展迅猛,1999-2002年新增1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366個,新增投資額110億元,完成投資工作量57.7億元,2003年上半年又新增1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98個,新增投資額60億元,完成投資工作量16.12億元。目前全鎮個私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86億元,形成了較大的經濟規模。
今年以來,工業投資規模又上新水平,鷹翔化纖公司與盛虹集團公司兩個各投資15億元的40萬噸熔體直接紡項目正在建設中,將分別於今年九有底和明年3月底投產,新民化纖公司的紡絲項目、雲飛氨綸公司的氨綸紡絲項目、蘇盛熱電公司的15萬千瓦熱電項目等大型工業項目均已動工建設,一個總投資5.1億美元的PTA項目已簽約落戶盛澤,這些項目的建成將為盛澤建設世界級紡織級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全鎮各類工業企業共1100餘家,總資產達150億元,固定資產逾100億元,80%以上的設備從國外引進或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主要產品聚酯切片、滌綸長絲、真絲綢、化纖綢、絲綢服裝、服飾、工藝品、工業用布等暢銷國內外市場。
盛澤自建鎮以來,絲綢業始終是經濟的支柱,早在明清時期就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美譽,與蘇州、杭州、湖州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改革開放以後,盛澤絲綢業又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傳統的絲綢織造能力猛增了上百倍,產品從單一的真絲綢發展到人絲、合纖、真絲、模擬等多個系列數百個品種,同時又延伸了聚酯切片、紡絲、針織、印花、塗層、服裝、服飾、電腦銹花等一批產品,形成了從聚酯切片、紡絲、織造、染整、印花、深加工到服裝、服飾的絲綢產品一條龍生產系列。形成了年產聚酯切片26萬噸、化纖絲25萬噸,真絲綢級化纖綢織造20億米,織物染整15億米、織物深加工10億米的生產能力。十年來先後引進了紡絲生產線、無梭織機、自動印花機、電腦銹花機等數千台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使盛澤絲綢產品質量更優,品種更新,市場佔有率更高。全鎮擁有無梭織機2.8萬台,基本實現了織造無梭化。位與鎮西郊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絲綢專業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千餘家絲綢商行雲集場內,年成交額達148億元,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十大市場。92年盛澤地區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絲綢名鎮。
農副業是盛澤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幾年來,由於加快農田基本建設布伐,連年實現穩產、高產,農業機械化程度逐不提高。多種經營發展迅猛,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先後建成駝鳥、特種水產、苗豬、蔬菜、蠶桑、苗木等種養基地數十個。
農副工貿的持續發展,促進了經濟全面繁榮,城市建設快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鄉鎮一級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8.02億元,上交國家稅收4.25億元,全社會用電量16.02億元,銀行存款余額50.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68元。
全鎮供銷、商業、金融、保險、餐飲、通訊、交通運輸等服務業發展迅速。已開業的賓館17家,金融網點數十個,大中型商場、專業商店星羅棋布。郵電通訊事業突飛猛進,全鎮程式控制電話總容量近5萬門,無繩電話近10萬部,實現村村電話村。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現已開通直達全國各大中城市的運輸專線32條,城鄉公交線12條,實現村村通公車,近400輛出租汽車穿梭於市區與農村,帶給了居民行的方便。全鎮日供自來水達15萬噸,實現村村通自來水,日處理污水能力17.5萬噸。
全鎮已形成了一環、一縱、二橫的城鎮交通網,並部分建成了二環、三環路;與此同時,老鎮區改造全面啟動。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了省級衛生鎮的考核驗收,新建、擴建和修復了仲英廣場、鏡湖公園、目瀾洲、紅犁園和先蠶祠、濟東會館等園里、勝跡,鎮區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目前,城市化建設正全面推進,2003年全鎮道路、橋梁、供變電、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12億元。
「科教興鎮」戰略得到深入貫徹實施。一批科技成果在工農業生產中得到推廣和應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8%。全鎮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學前幼兒入園率98.8%、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達到100%,高中段教育基本普級,投資4000萬元、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盛澤中學新校園建成並通過了省點中學驗收,形成盛澤中學、盛澤實驗小學、中心幼兒園和成人教育中心等多個中心教育基地,2001年被評為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繁榮,每年一界的「中國盛澤絲綢文化節」弘揚了傳統的絲綢文化,並進一步擴大了綢都的知名度;建成了有線電視寬頻雙向網路,首先村村通有電視,入戶時代戶近3萬戶。
同時,計劃生育、人武工作、民政優撫、土地管理、文化體育、社會治安等各項社會事業得達到協調發展,黨建、宣傳、紀檢、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塑造跨世紀盛澤人現象」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盛澤鎮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群眾文化先進鄉鎮、體育先進鄉鎮、蘇州市擁軍優屬模範鄉鎮、科普文明鄉鎮、社會治安綜喝3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95年被民政部命名為中國鄉鎮之星。
新世紀初,盛澤人民肩負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的歷史使命,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上下一致、同心協力,把盛澤鎮建成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社會安定、人民富裕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成為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絲綢紡挾制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爭當全市「兩個效率先」派頭兵。
⑤ 吳江市盛澤鎮找工作
我建議你還是過了年來找最好
現在招的大部分都是零時工,過完年就拜拜了~
⑥ 江蘇省吳江區盛澤鎮有望通火車或地鐵嗎有望劃為縣級市嗎
沒有,政府還沒下通知,誰都不能亂猜
⑦ 江蘇蘇州吳江盛澤鎮有老街嗎
吳江盛澤鎮有老街,花園街。
花園街位於盛澤鎮老城區中心地段,由於老街商鋪眾多商業氣息濃重,
⑧ 盛澤是哪個市的
截至2019年10月,盛澤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盛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南接浙江湖州、嘉興,北依蘇州,東臨上海,西瀕太湖。盛澤鎮總面積147.74平方千米,城區建成面積45.98平方公里、規劃工業產業區60平方公里。
盛澤鎮鎮區地勢低平,河港交叉,四周湖盪密布,水道縱橫如網。盛澤鎮全鎮地面高度為吳淞基面3.8—4.5米,西白漾圍墾田高度則在3.5—4.0米之間,個別地段達5.0米。
地面傾斜度平均不足5‰,屬湖泊相沉積地帶,外下部為亞粘土表殼層和高壓縮性、高靈敏性土層,地耐力為每平方米8—10噸。
(8)盛澤鎮宣傳片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10月,蘇州市吳江區下轄黎里、盛澤、七都、桃源、震澤、平望、同里7個鎮和松陵、江陵、橫扇、八坼4個街道。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黎里鎮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蘇州,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匯的金三角腹地。
2、七都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的最西端,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會的金三角地區,南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緊靠318國道,行政區域總面積102.90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5.36平方公里。
3、震澤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吳江區西部,江浙交界處,北瀕太湖,東靠麻漾,南壤銅羅,西與浙江南潯接界。鎮中心處於北緯30°54′,東經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