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書籍裝幀策劃書

書籍裝幀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5-28 00:44:50

A. 書籍裝幀---概念書籍設計說明這么寫

一般從書的內容出發,運用相應的表現形式來體現書的內容性、思想性、藝術性等。回在必要時會附帶相答應的插圖進行說明。書籍裝幀設計要體現書的內容性、思想性、藝術性、表現形式上要求獨特,引領讀者的審美愛好。書籍裝幀設計還要考慮開本,裝訂方式等。
書籍裝幀設計主要表現書刊的內容,即思想性,同時體現藝術性。在設計時,還要考慮書的裝幀方式,俗話說:"書靠裝幀成型,沒有裝幀就沒有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作為一冊完善的書刊,不但要有好的內容,還要有好的裝幀。書刊裝幀的含義:應是指開本,字體,版面,插圖,封面以及紙張,印刷和裝訂的事先美術設計,也就是從原稿到成書的整體設計。 指書籍的計劃,設計,形成,也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
書籍根據內容的不同,分為:教課書,管理類書,小說類等。書籍的色彩表現也相當重要,在設計系列叢書時特別重要。

B. 書籍裝幀設計說明怎麼寫啊

一般從書的內容出發,運用相應的表現形式來體現書的內容性、思想性、藝術性等內.在必要時會附帶相容應的插圖進行說明.書籍裝幀設計要體現書的內容性、思想性、藝術性、表現形式上要求獨特,引領讀者的審美愛好.書籍裝幀設計還要考慮開本,裝訂方式等.
書籍裝幀設計主要表現書刊的內容,即思想性,同時體現藝術性.在設計時,還要考慮書的裝幀方式,俗話說:"書靠裝幀成型,沒有裝幀就沒有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作為一冊完善的書刊,不但要有好的內容,還要有好的裝幀.書刊裝幀的含義:應是指開本,字體,版面,插圖,封面以及紙張,印刷和裝訂的事先美術設計,也就是從原稿到成書的整體設計.指書籍的計劃,設計,形成,也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
書籍根據內容的不同,分為:教課書,管理類書,小說類等.書籍的色彩表現也相當重要,在設計系列叢書時特別重要.廣州尚品設計公司的書籍裝幀設計主要分為:書籍封面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書籍封套設計.

C. 跪求平面設計整體策劃書--是我的畢業設計

1500字對來於這么大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了源,學校對你們的要求並不苛刻。這個課題看似很難,不過,我想你們應該有教科書講述了相關知識,你只需要到網上看看大公司的VI,CI,把這些實際例子加入教科書的理論,應該很快就出來了。畢業設計對你找工作有很實際的意義。如果你找到範文卻是抄襲,那麼你就失去了找工作的最大籌碼。自己試試做一下,可以提前拿去給老師交流,請老師提意見再改。我想在這個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的形式下,你在起跑線上做好准備,會讓你跑到勝利的重點線。
很多網站都有VI,CI的案例,去查查參考下。
雖然沒有實際幫助到你,但是這是作為前輩的建議。

D. 請問書裝設計師: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書籍裝幀方向怎麼做

你可以從歷史角度、文化角度、寫寫國內的和國外,以及不同民族之間書籍裝幀的發展過程。
一、對古典文學書籍裝幀的理解和設計思想
古典文學書籍裝幀的設計,需要對被裝幀書籍內容的理解和提煉。我國的古典書籍中的線裝書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隨意,但從總體上考察,並非隨意為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設計的,從色彩調賦、材料應用,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韻。而現代裝幀設計,因為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未免能夠達到這種效果。那麼,我們現在對古典書籍進行裝幀設計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味道呢? 一味地追求古典, 將使整個設計缺乏現代的審美情趣; 一味地追求現代, 又將使古典文學書籍的裝幀缺少古典文學的「氣韻」, 也會偏離現代人對古典文學作品裝幀美的需要。當今對古典文學書籍進行裝幀設計,應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對書籍裝幀設計的精華,使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韻, 與現代的美學要求有機地融合。在整個總體設計上, 既不失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含蘊和意境,又能融合現代人對書籍裝幀的審美要求。古今裝幀審美學方式的統一,是當代對中國古典文學書籍進行裝幀設計的需要。
書籍從人類文明產生至今,作為一種大眾媒介的傳播工具,越來越發揮著它自身的作用。人類從最早的刻骨、刻竹的記事,到現代印刷技術、書籍的裝幀,在長期的實踐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並形成了專門的學科。一個國家對書籍裝幀水平的高低,書籍品種的多少,出版發行量的大小,已成為衡量社會進步和發達的一個標志。書籍裝幀走過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道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它由簡單到復雜,從單純的書籍加工到當今藝術創作。現在,書籍裝幀已不再只是簡單地一頁頁紙的裝訂,而是裝幀設計者對書籍的二度藝術創作,是裝幀藝術家思想和智慧的結晶。書籍裝幀設計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門綜合的藝術門類,它是繪畫、攝影、書法、金石等藝術形式的綜合應用, 需要設計者具備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識, 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對書籍的裝幀設計, 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 還應賦予裝幀設計的商業性。書籍是放在書架上的,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時,還應有吸引讀者的功能。因此,它在具有欣賞價值的同時,要能刺激讀者閱讀書。
二、中國古代書籍裝幀的幾種形式和演變過程
1、繩串聯
中國的書籍出版有著悠久的歷史,書籍的裝幀形制,也是隨著書籍的生產工藝和所用材料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地演變著。
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書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龜甲或獸骨,距今已有3000餘年。當時,為了便於保存,將內容相關的幾片甲骨用繩串聯起來,這就是早期書籍的裝幀形式。
從商代後期開始,出現了青銅器銘文,統治者將重要文書鑄於青銅器上。特別是到了西周,銘文可以容載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銘文達500字,因人們多把古代這種鑄之銅器上的銘文看作古代「原始書籍」形式之一,故多數書史家認為,它也是古代書籍裝幀的一種形制。
2、竹簡
竹簡是紙發明前最具代表性的書籍形制。它可以根據文章的長短,任意確定簡數,一簡書字一行,最後用上下兩道繩編串起來,卷捆後保存,還有葦編和絲編兩種,考究者用織物縫袋裝入。竹簡約起源於西周後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紀。竹簡除以竹製成外,也有用木者稱木簡。與竹簡
並行的還有木牘,製成長方形木片,用於書寫短文。
3、帛書
帛書是略晚於竹簡的一種書籍形式,它是將文字書寫於絲織品上,其裝幀形制是縫邊後成卷存放,由於材料昂貴,多為統治者書寫公文或作繪畫用,一般書籍使用較少。
4、石經(石碑)
石經也是古代書籍的一種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經》,它開刻於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將儒家七經刻於46塊石碑上,總字數20多萬字。它立於洛陽太學門前,供人們閱讀、傳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過了一般書籍。其形制是雙面刻字,文字豎向閱讀行列整齊,碑呈U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開刻的房山雲居寺佛教石經,雖年代晚於《熹平石經》,但其影響更大,價值亦高。
5、拓印(卷軸)
紙張發明後,出現了一種拓印形式。它可以將各種石刻文字復制在紙上,經裱裝成卷後便於保存和閱讀。後來這種方法又用於青銅銘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從南北朝到隋代的宮廷藏書中,各種拓印件是一個重要的類別。
紙發明於公元前二世紀;從公元二世紀起,紙才較多地用於書寫;公元二世紀,紙的使用才更為普遍,成為書籍載體的主要材料,紙質寫本書籍的裝幀形制有多種變化,最早的寫本書延用了簡策和帛書的形式,即卷軸裝。唐代初期,在卷軸裝的基礎上,又出現一種旋風裝,過去,由於只見記載,未見實物,因而對旋風裝的形制眾說不一。宋代張邦基稱這種裝幀為「逐頁翻飛,展卷至末,仍合為一卷」;清代葉德輝稱其為「鱗次相積」;也有人認為是將經折裝首尾相連即為旋風裝。後來發現了唐代《唐韻》寫本,是將所寫書頁逐張依次錯開貼於卷軸底紙上,閱讀時打開逐頁翻閱,讀畢仍卷為一軸,其外觀與卷軸相同,從而證明前兩種說法是正確的。
6、經折裝、旋風裝和蝴蝶裝(印刷術發明初期、遼金時代的書籍裝幀)
經折裝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將所寫書頁按順序裱貼在一起,再一正一反連續折疊,再裱以前後護封。
印刷術發明前,書籍的裝幀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幾種。印刷術發明後,卷軸裝、經折裝仍在繼續使用,但在使用材料,開本的大小,裝潢工藝等 方面,仍不斷有新的發展。並且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新的書籍裝幀形式也不斷出現,先後有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
印刷術的發明,標志著書籍的出版進入了新的時期。由於生產手段的改變,使書籍能夠快速大量地生產,使更多人能有讀書機會;書籍需求量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業的繁榮和發展。出版者對書籍的裝幀形制則越來越重視,從開本的選用、版芯的大小、字體和行格、裝幀形式、封皮的用料等,都體現了完整的古代書籍裝幀藝術。
印刷術發明於隋未唐初,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於公元704年前後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敦煌發現的《金剛經》。刻印於公元868年,都為卷軸裝。由此可知,卷軸裝為印刷術發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種裝幀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書籍是《唐韻》,其裝幀形式可能是旋風裝,約印於唐晚期。
從唐到五代,印刷還不普及,只有西安、四川、淮南、汴京、吳越等地有印刷記載。到宋代,出版印刷業才逐漸普及,政府印書、民間印書、學校印書、寺院印書都發展起來,印書的地域也更為廣闊。與此同時,北京也出現了出版印刷業。過去對遼代北京印刷的書籍,多數只見於記載,實物留傳的很少。例如:遼統和十五年(公元997年)燕京僧行均編的《龍龕手鏡》,乾統年
間(公元1101~1110年)刻印的醫書《時後方》、《百一方》,以及遼代刻印工程浩大的佛經總集《契丹藏》。1974年在山西應縣木塔四層佛像胸中,發現了一批遼代印刷品,大部分為北京所刻印,其中刻印年代最早的是遼統和八年(公元990年)「燕京仰山寺前楊家印造」的《土生經疏科文》一卷,最晚的為天慶年(公元1111~1121年)刻印的《菩薩戒壇所牘》一書。其他書籍有《契丹藏》及遼代刻印經卷47件,遼刻書籍8件,雕印著彩佛像6件,其刻印年代為公元990~1121年之間。從這些印刷品的題記中,我們還知道了一批遼南京(今北京)的刻印單位,其中有「燕京仰山寺前楊家」、「燕京檀州街顯忠坊南頰住馮家」、「大吳天寺福慧樓下成家」、 「燕京憫忠寺」、「燕京聖壽寺」等。由此可以看出,遼代北京的印刷業已十分興盛。
北宋最早刻印的書為開寶五年(公元972年)的《尚書》和《經典釋文》,《開寶藏》則刻印於開寶四午《公元971年》至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而北京最早刻印的書籍,比北宋只晚18年,由此可見北京出版印刷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從這些遼代北京的印刷品來看,多數為卷軸裝,也有蝴蝶裝和經折裝。有的書籍還經過染潢防蟲處理。其中《契丹藏》是最具代表性的遼代北京印刷品,紙墨、刻工、裝幀都十分考究。每卷卷首都有圖畫,代表了我國古代書籍重視插圖的優良傳統。從遼代現存書籍的刻印、裝幀水平來看,北京的書籍出版印刷的歷史,似應再向前推移。
在應縣木塔中,還發現幾件雕版印刷著彩佛像,它是採用雕版方法印刷線條輪廓後,再用手工塗染成彩色。這是距今發現最早的印刷塗彩張貼掛圖。
公元ll27年,金滅遼,定燕京(今北京)為中都,這里成為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海陵王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政府設立秘書監和國子監,專門從事書籍的收集、出版、印刷。金軍佔領汴京後,又將那裡的大批書籍、印版運到北京,汴京的一批刻版、印刷、裝訂工匠也來到北京,使北京的刻印裝力量又進一步擴大,由於金政府的重視,北京出書的品種大大超過遼代。據統計,金代北京出版刻印的書籍有經史子集。醫學、道藏和佛藏,總計超過200種。
金代北京的書籍裝幀形制,大約與南宋相同,北京的印刷品中卷軸裝已很少使用,佛藏和道藏多用經折裝,一般書籍多用蝴蝶裝。
蝴蝶裝是印刷術發明後新出現的書籍裝幀形式。有人推斷,五代馮道組織刻印儒家經典,使用的就是蝴蝶裝,但無實物留傳,還難以確定。北宋初年,所印經、史著作,都用蝴蝶裝,並很快在全國通行。從遼代開始,北京也使用蝴蝶裝,其進程大體和中原一帶相當。蝴蝶裝的應用,是書籍裝幀形制的一大改革。是書籍從卷軸、經折向冊頁的轉變,從而確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書籍基本裝幀形制。
7、包背裝(元代、明代的書籍裝幀)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遷都燕京,改名為大都,此後近百年間,北京成為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元朝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例如,印書的品種超過前代;木活字的首創和應用,朱墨雙色套印書籍以及包背裝的推行和廣泛應用等。
元政府十分重視書籍的收藏、出版和印刷,編修所、秘書監、經籍所主要從事書籍的出版、印刷和收藏,興文署、藝文監、廣成局、國子監等機構,也從事書籍的出版印刷。政府還設立專門的歷書編印機構、每年出版印刷大歷、小歷、回回歷三種,印量達300多萬冊。由於政府的提倡,京城民間的印刷業也十分繁榮,他們編印的多為戲曲、話本、詩詞等書。
元代北京出版書籍的裝幀形式,以蝴蝶裝、經折裝為主,蝴蝶裝多用於一般書籍,如政府編印的經史類書籍。經折裝則多用於佛經。在字體方面則多選用趙體,民間出現的話本中,使用了較多的簡化字。
元代的蝴蝶裝書籍中,出現了一種開本較大、版芯較小的書籍裝幀形式,這是前代所少見的。如元大德年間刻印的《夢溪筆談》一書,開本為高416毫米,寬280毫米,而整版版芯的尺寸只有高152毫米,寬200毫米,版面的四邊留有很大的空白。兩空白面之間墊一張白紙,並與兩白面粘連在一起,克服廠一般蝴蝶裝在閱讀時需翻過一空白頁的缺點。封皮用硬紙裱以織物。這種裝幀形式在古代是很少有的。
元代中期開始,書籍多用包背裝。色背裝的工藝特點是:本頁齊中縫文字向外折疊,配頁後,撞齊,訂口在書頁空白邊,用紙捻穿訂扎平,訂口外裁切,書背刷糨糊,貼上封皮後,裁切上下書口。一般書籍多用厚紙作封皮,宮廷用書,則用紙裱以黃綾。元代北京印刷的《秘書監志》一書中,記有表背匠焦慶安的打麵糊物料配方:黃蠟、明膠、白礬、白芨、藜簍、皂角、茅香各一錢,藿香半錢,白面五錢,硬柴半斤,木炭二兩。這個配方中,包括了粘合劑、防腐劑和芳香劑三大部分,可見當時書籍裝幀的用料是很科學的,它可以使書籍長久保存。
包背裝較蝴蝶裝有很多優點,一是閱讀方便,二是書籍更為堅固耐用。也是書籍裝幀形式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更接近於今天書籍的裝幀形式。
明代是我國古代出版印刷業最為輝煌的時代,而只有到了明代,北京才真正成為全國出版印刷的中心。
明代的中央很多機構,都從事出版印書活動,而印書的內容按其職能各有側重,北京國子監主要印刷教育用書(如經史類書),欽天監以印歷書為主,禮部主管地方政府的印刷,此外如都察院、太醫院、史局、兵部、工部、順天府等機構,也都從事過印書活動。有的部門還設有印刷所。
明代在北京設立的司禮監經廠,是一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廠,其總人數為120O人。其中從事書籍裝幀的工匠就有700多人。明代北京的民間印刷業也很繁榮,分布在京城的印刷作坊有十幾家。
明代北京的書籍裝幀,是歷代集大成者。書籍的開本大小、開本比例形式多種多樣,歷代的書籍裝幀形式,都有使用,而工藝則更為考究。
明代北京所印書籍的裝幀形制,以經廠本最有代表性。它所印的經史類書籍,版面行格疏朗,字體楷書端正,大黑口、雙魚尾、注釋用雙行小字,多採用包背裝。藏書家多稱「監書天下第一」。經廠印刷的《大統歷》,有兩種裝幀形式,一種是包背裝,一種是經折裝,印刷有墨印和藍印兩種。凡經廠所印的各種書籍,封皮用料有幾種不同的檔次,以黃綾裱紙包皮者,多供宮廷使用;以素色綾絹裱皮者,多供官員使用;以厚紙包皮者,可供一般官員使用或向民間出售。經廠印裝的《大藏經》(北藏),為經折裝,長度約一尺,封皮用硬紙裱以黃綾及各色彩綾,其裝潢十分考究。明代北京的巨帖寫本書《永樂大典》,共11095冊,書高一尺七寸,寬一尺,為歷代開本最大的書,也近似於黃金比例。該書為包背裝,封皮裱以黃綾,是歷代書籍裝幀中最為壯觀者。
線裝是明代興起的一種新型書籍裝幀形制,也是我國古代最完美的一種書籍裝幀形式。線裝書的加工流程為:折頁、配頁、撞齊、訂紙捻、配
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線、包書角等。明代線裝書的封皮,多數為紙面,選用較厚的紙,或幾層紙滾貼而成。較為考究的書皮,則在厚紙上滾
以布、綾、錦、絹等織物,包角是在書的訂口上下兩角裁切邊處貼以細絹,以使其美觀堅固。有的書還有書根,即在書的下切口靠訂口處寫上書名
及卷次,以便於閱讀時查找。線裝的訂眼是為了穿線,隨書的開本大小和設計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訂線多用白絲線穿雙道,書要壓
實,線要拉緊。明代孫從添在《藏書紀要》中說:「訂線用清水白絹線雙眼訂結,要訂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脫而緊,如此訂書乃為善也。」
8、線裝書(明清時代的書籍裝幀)
線裝書的封皮文字稱書箋,只有書名和卷次,印或寫在長條紙上,貼於封面的左上角。扉頁所載內容較詳細,有書名、出版印刷者名、出版年代等。更詳細的出版情況,多印於書後。有些政府出版的書籍,還在書的第一頁或封面蓋有印章。最有代表性的是經廠印刷的《大統歷》,不但蓋有政府公章,並有政府文告,申明不得私自翻印。
明代北京的書籍裝幀還包括函套,以便將一部書的各冊包裝為一個整體。函套多用厚紙板外裱以藍布(也有用綾錦者),隨書的大小、厚度而制。函套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四麵包裹,露出書的上下口,稱半包式;另一種是將書的六面全部包裹,稱全包式。除厚紙布面函套外,還有夾板和木匣兩種外包裝,夾板式是用兩片與書同大小的木板,夾於書的上下,再用布帶捆牢。木匣則是按一部書的大小,製成木匣,將書裝入。
明代北京的版本中,還有一種書頁內襯紙的裝幀形式,這多用於較薄的紙張,有一種羅紋紙,薄如蟬翼,透印嚴重,襯紙後不但克服了透印現象,也增加了書頁的強度。
由於刻版和印刷技術的發展,為書籍的裝幀藝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中包括版面藝術、字體藝術,插圖藝術和文字的多色印刷。明以前的印書字體,多選用顏、歐、趙等名家書體。明初開始,書籍用字一改傳統風氣,改用橫平豎直,橫輕豎重的匠體字,這就是現在書籍常用的宋體字。宋體字萌芽於宋,由還不成熟而未能推廣。成化年間,國子監、經廠的版本中,開始使用宋體字,從而很快在全國推廣,字體的風格也有粗體、中粗體和細體幾種。這種印刷專用字體的廣泛應用,標志著古代書籍版面藝術的新發展。我國古代書籍的插圖藝術,有著優良的傳統。唐代的佛經印刷中,就配有卷首圖,宋代有插圖的書籍就更多了。到了明代,書籍的插圖藝術達到很高水平,在民間刻印的戲曲、話本中,使用較多的雕刻精美的插圖;官方出版的科技書、醫學書、方誌書中,也使用了較多的插圖,特別是宮廷使用的啟蒙讀物中,出現了短版彩色印刷的插圖。
出於書籍產量的大增,使社會的中下層人士也有讀書機會,從書籍的裝幀形式來看,也分成不同的檔次。就是經廠本,也分為不同的裝幀檔次,既有供上層使用的豪華本,也有供中下層人士使用的普通本。民間作坊的印本,主要供社會一般人士需要,從刻印到裝幀,也力求簡朴實用,成本較低,在開本上,既有較大的開本,也有中小開本。明代孫從添在《藏書紀要》中說:「裝訂書籍不在華美飾觀,而要護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緻端正,方為第一。這代表了明代人對書籍裝幀的一般要求。
公元1644年,清政府在北京建都,這里仍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清政府十分重視書籍的出版印刷,並設立了專門從事書籍出版印刷的機構--武英殿。
康熙年間,集中了一批知識分子,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並製造銅活字25萬個,印刷了這一大部頭叢書。乾隆年間,武英殿在金簡主持下,又刻制棗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計253500個,乾隆皇帝親自將活字版定名為「聚珍版」。除用這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外,還印了其他一些書籍。清政府除用活宇版印書外,也用雕版印刷了較多的書籍,以《耕織圖》、《南巡圖》等質量最高。
清代北京印刷的一大特點,是民間印刷作坊的興盛,據統計最多時有120多家,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廠兩處。在這些作坊中,也有專門從事書籍裝訂和字畫裱裝者。
清代最通用的書籍裝幀形式是線裝,卷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和包背裝等,都有使用。卷軸裝在清代多用於字畫的裝裱,其裝裱工藝十分精緻考究。底面多用上等宣紙,畫芯四邊裱以素色彩綾,軸外裱以錦緞,軸頭用料則分為不同的檔次。經折裝除用於佛經及字帖外,也用於一般書籍,宮廷印刷的《耕織圖》,《南巡圖》等,刻印十分精良,其裝幀採用經折裝,所不同的是開本約一尺見方,封皮用厚紙板裱以黃綾。康熙、雍正年間刻印的《龍藏》,共720冊,全為經折裝,書皮裱以黃綾,10冊一函,規模巨大。蝴蝶裝在宮廷印刷的書籍中也有使用,曾有過清代中期的蝴蝶裝書,用上等宣紙印刷,版邊留有較大空白,封皮用硬紙板裱以黃綾,並有前後環襯頁,一邊裱於封皮內側,裝幀平整,裁切跟齊,屬於宮廷書籍裝幀之上品。包背裝在清代也有較多的使用,乾隆時期編纂的《四庫全書》一套共36315冊,為著名的寫本,共抄寫七部,共計254205冊,全為包背裝。全書封皮用厚紙外裱綾衣,四庫分別用不同顏色,其經庫用綠綾,史庫用紅綾,子庫用藍綾,集庫用灰綾,最後分別用木函裝書。線裝為清代書籍裝幀的主要形式,除皇家用書的封使用料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的線裝書則力求「護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緻端正」四大要素。其封皮有紙面和市面兩種,封面多貼書簽,書本部較薄,一部書裝於函套。清代線裝書的前面多留有一、二張白頁,其後才是扉頁,內容有書名、刻印者名及年代、地點等。函套多用半包式,底口多有書根字,寫有書名、卷次等。
從開本大小來看,清代則是多種多樣,政府出版物的開本都較大,民間出版物多為中小開本,有一種稱為夾帶本的,是歷代最小的開本,約相當於今天的128開,字很小,但印刷裝訂都很精緻。
清代出現了一種連續性出版物,一種是《晉紳錄》,一種是《京報》,《晉紳錄》按季出版,內容為中央、地方官員的名錄,以紅紙為封皮,稱為紅皮書。《京報》相當於今天的報紙,但也裝訂成冊,每期二三頁或六七頁不等,封皮有白紙,黃紙不等,封面蓋有紅色「京版」二字,有刻版和木活字兩種,由於有時限性,印裝都十分粗糙。但作為連續性出版物,在出版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從18世紀初期開始,西方的印刷技術逐漸傳入我國,近代出版印刷業開始興起。隨著新型印刷技術的應用,書籍的裝幀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今天所使用的冊頁裝及矩形開本等基本形式,則起源於我國的宋代,約公元14世紀,逐漸傳向西方。雖然在材料、工藝方法等方面有階改進,但其基本形式,仍為中國古代所首創。

還有一篇!!!!!!!!!

在我的書架上,那些印刷精美的、封面設計漂亮的書籍總是擺在我最安全而現眼的地方,因為我特別關心它們,生怕那本書從書架上不小心落下來摔壞了書脊或折了書頁,也許這和我是學藝術設計的原因有關吧,的確我比較喜愛優秀的設計作品,漂亮的書籍封面也能吸引我的眼球讓我為之掏錢據為己有,逛書店時,看到印刷、設計都十分漂亮的書時,不管有用還是無用,我都會掏錢買之,這可能是不受理智控制的吧,但有時會受金錢的約束,呵呵。簡單的說我喜愛書,更喜愛漂亮的書籍裝幀,容我拙論自己一些關於書籍裝幀藝術方面的認識,希望能得到同行、老師的認同和指教。

在「書籍裝幀」里諸多名詞我不想一一解釋,諸如早期的文字產生以前的結繩記事,到我國古代的簡、策、韋編、絲編、籍、線裝、書眉等等,相信熱愛書籍裝幀的朋友也是知曉一二的,有些人把「書籍裝幀藝術」誤解為僅指封面設計和扉頁環襯的設計,至多在把插圖包括在內,這種理解雖不全面,但卻也說明封面、插圖和扉頁在書籍裝幀設計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這里我主要談談在封面設計上自己的一點體會,①封面是書的外貌,它既體現書的內容、性質,同時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並且還起了保護書籍的作用。封面設計它包括書名、編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裝飾形象、色彩及構圖。如何使封面體現書的內容、性質、體裁,如何使封面能起著感應人的心理、啟迪人的思維作用,是封面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②封面設計的造型。造型要帶有明顯的閱讀者的年齡、文化層次等的特徵。如對少年兒童讀物形象要具體、真實、准確,構圖要生動活潑,尤其要突出知識性和趣味性;對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讀物,形象可以由具象漸漸轉向於抽象,宜採用象徵性手法,構圖也可由生動活潑的形式轉向於嚴肅、莊重的形式。③封面設計的色彩。色彩是由書的內容與閱讀對象的年齡、文化層次等特徵所決定的。鮮麗的色彩多用於兒童的讀物;沉著、和諧的色彩適用於中、老年人的讀物;介於艷色和灰色之間的色彩宜用於青年人的讀物。另外書的內容對色彩也有特定的要求,如描寫革命斗爭史跡的書籍宜用紅色調;以揭露黑暗社會的丑惡現象為內容的書籍則宜用白色、黑色;表現青春活力的最宜用紅綠相間的色彩。對於讀者來說,因文化素養、民族、職業的不同,對於書籍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

書籍裝幀設計需要象其它裝潢設計一樣. 經過調查研究到檢查校對的設計程序。首先向知識的企業主--作者,或者文字編輯.了解原著的內容實質。並且通過自己的閱讀、理解、 加深對自己所要裝幀對象的內容、性質、特點 和讀者對象等等作出正確的判斷。假如你是一名編輯就需要對書籍的形態擬出方案。解決開本的大、小、精裝、平裝、用紙和印刷等問題。對於一個設計者而言。所關心的更應是如何在既定的開本、材料和印刷工藝條件下。通過想像.調動自己的設計才能.並使其藝術上的美學追求與書籍「文化形態」的內蘊相呼應。不只是停留在政治書籍要莊重大方.文藝書籍強調形式多樣,兒童圖書追求天真活潑 。更要求進一步深入,達到對書稿理解尺度與藝術表現尺度在創作中的充分的和諧性表現。以豐富的表現手法、豐富的表現內容.使視覺思維的直觀認識(視覺生理)與視覺思維的推理認識(視覺心理)獲得高度統一.以滿足人們知識的、想像的、審美的多方面要求。

書籍裝幀既是立體的,也是平面的,這種 立體是由許多平面所組成的。不僅從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書脊三個面,而且從外入內, 隨著人的視覺流動,每一頁都是平面的。所有這些平面都要進行裝幀設計,給人以美的感受。 有人用建築藝術比喻書籍裝幀。建築藝術 是空間藝術、靜的藝術,然而它通過布局,可以產生韻律,造成一種流動的感覺。書籍裝幀也是如此,通過封面、環襯、扉頁,步步接近正文。 這一連續的欣賞過程,猶如在游覽中國的園林。進入園門,逐步引向深入,曲徑通幽。最後進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過插圖這扇窗戶.看到文字中所記載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動、環境等。這種由外入內不斷行進過程,則根據不同類型,不同體裁風格的書籍內容.產生不同的韻律變化;感情色彩比較濃厚的文藝書,變化形態應大些、活潑些;而嚴肅的理論專著,設計中則要求層次分明、有嚴謹的秩序感。

當然說道最後,對於書籍裝幀設計,每個設計師都會有自己的側重點,和想法,有的注重色彩的使用,用抽象的圖形和個性的色彩來表達書的內容,有的注重造型的完整來述說一本書的故事,這就象我們靜物寫生一樣,同樣一組靜物不同的幾個人畫就會有幾幅不同的畫面,因為他們所看到的靜物都側重的不一樣,有的注重了光線,有的或許就注重了色彩,還有的也許一貫就注重造型呢。扯了一些題外話,大家知道書籍是人類智慧積累、傳播、延續的主要方式,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多讀書,會使我們增添知識,啟迪智慧與心靈;會使人從愚昧變成聰明,從低俗變成高尚;會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去。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愛護書,並且也應該要了解書籍裝幀方面的一些知識。
http://www.dafanwen.com/article/48/2007052331019.html

E. 書籍裝幀的設計說明怎麼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3c07c20100evmv.html

F. 書籍設計有哪些性質

【設計】
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造型設計的總稱。一般包括選擇紙張、封面材料、確定開本、字體、字型大小,設計版式,決定裝訂方法以及印刷和製作方法等。
【正文】
正文版式設計是書籍裝幀的重點,設計時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正文字體的類別、大小、字距和行距的關系。
2.字體、字型大小符合不同年齡人們的要求。
3.在文字版面的四周適當留有空白,使讀者閱讀時感到舒適美觀。
4.正文的印刷色彩和紙張的顏色要符合閱讀功能的需要。
5.正文中插圖的位置以及和正文、版面的關系要恰當。
6.彩色插圖和正文的穿插要符合內容的需要和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在設計過程中應掌握3個基本原則:有效而恰當地反映書籍的內容、特色和著譯者的意圖。符合讀者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需要,還要考慮大多數人的審美欣賞習慣,並體現不同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徵。符合當代的技術和購買能力。
【封面】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1.兒童類書籍 形式較為活潑,在設計時多採用兒童插圖作為主要圖形,再配以活潑稚拙的文字,來構成書籍封面。
2.畫冊類書籍 開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開、24開等,便於安排圖片。常用的設計手法是,選用畫冊中具有代表性的圖畫再配以文字。
3.文化類書籍 較為莊重,在設計時,多採用內文中的重要圖片作為封面的主要圖形,文字的字體也較為莊重,多用黑體或宋體;整體色彩的純度和明度較低,視覺效果沉穩,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叢書類書籍 整套叢書設計手法一致,每冊書根據介紹的種類不同,更換書名和主要圖形。這一般是成套書籍封面的常用設計手法。
5.工具類圖書 一般比較厚,而且經常使用,因此在設計時,防止磨損多用硬書皮;封面圖文設計較為嚴謹、工整,有較強的秩序感。
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頁和插圖設計是其中的三大主體設計要素。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在當今琳琅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一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欲。
圖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設計的三要素。設計者就是根據書的不同性質、用途和讀者對象,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表現出書籍的豐富內涵,並以一種傳遞信息為目的和一種美感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當然有的封面設計則側重於某一點。如以文字為主體的封面設計,此時,設計者就不能隨意地丟一些字體堆砌於畫面上,否則只僅僅按部就班地傳達了信息,卻不能給人一種藝術享受。豈不說這是失敗的設計,至少對讀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殊不知,沒有讀者就沒有書籍,因而設計者必須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設計者在字體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比較講究,在傳播信息的同時給人一種韻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標題字體的設計形式必須與內容以及讀者對象相統一。成功的設計應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肅的;科技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謹的;少兒性讀物設計應該是活潑的等等。
好的封面設計應該在內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亂,就是要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簡而不空,意味著簡單的圖形中要有內容,增加一些細節來豐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圖形的有機裝飾設計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後有一種氣氛、意境或者格調。

G. 書籍裝幀論文!

書籍裝幀設計的新態勢其一是花哨繁雜的克服。電腦美術的普及,給平面設計帶來了許
多方便,各種圖象通過掃描儀可以手到擒來;加之後現代觀念的影響,
更使視覺信息的拼組疊合成為時髦。於是書籍裝幀一度出現濫用電腦
的現象。本來是清清楚楚的書名,非要加上陰影或花邊,本來可以用
一種圖象表達的內容,非要堆砌至滿方休。藝術的單純、簡潔原則似
乎已經過時,令人眼花繚亂的封面擠滿了街頭書攤。用繪畫語言取代
設計語言,成為書籍裝幀藝術的一個誤區。這屆書裝展明顯地超越了
炫耀電腦技巧的層次,做到用電腦不見電腦,把視覺信息的方便組合
嚴格限制在「惜圖如金」的程度。努力做到讓繪畫語言從屬於、服務
於設計語言,許多設計「返博為約」、「化繁為簡」。花里胡哨的圖
象乏人問津。書名醒目、裝幀單純明快、重視平面及色彩構成、富於
視覺沖擊力的設計受到評委們的青睞。像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
(吳勇設計)、畫集《世紀傳薪》(李振鵬、畢學鋒設計)、《中國
名花》(鞠洪深設計)都以其雅潔的大氣令人一見鍾情,愛不釋手。
其二是整體觀念的增強。從這屆參評作品的署名和設計實際均可
感受到設計家整體觀念的增強。「封面設計」雖然仍在延用,但已退
居次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整體策劃」、「整體設計」、「封扉版
式設計」。過去美編只是被動地關心封面,如今關心的則是整套書的
選紙用料、開本大小、從版式到封扉、環襯、書套、書帶、書簽,每
個環節都精心呵護。這次展評有的仍以封面構思取勝,如中國社科出
版社的隨筆集《流年碎影》(毛國宣設計)用被風吹得漫天飄飛的碎
葉烘托出全書的主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更多的則是著眼於一本
或一套書的整體設計,如雲南人民出版社的套書《聆聽西藏》(鞠洪
深設計),以紀實、小說、散文、詩歌的方式分別成冊,每冊既與套
書格式一致又有微妙的圖式變化,其整體設計很見功力。為適應這一
機制,不少出版社導入CIS工程,打破原有建制,成立了策劃室或設計
工作室,不僅對一個時期的選題統籌規劃,而且對整個出版社的理念、
行為、標徽、營銷進行戰略設計。設計的地位悄然進行著由被動到主
動、由局部到整體的戰略轉移。這是一場從設計觀念到設計體制的深
刻變革。 其三是科技設計的崛起。由於科技的內容較難用具體生動的形象
來表達,科技圖書成為設計的難題。但從另一角度看,它也為設計者
運用比喻、象徵、抽象等語言留下了廣闊的空間。這次展評,天津科
技出版社的兩本書獲得高度評價:《中國急腹症治療學》(王眾設計
〕封面右側一個木雕裸體分為上下兩段,在斷開的腹部位置是一絞成
疙瘩的繩結,生動簡潔地表現了急腹症發作時絞擰般疼痛的感覺。
《臨床骨科學》(白姑設計)封面斜置的一段接活的圓木頂端長出了
綠芽,它與固定支撐的鐵架恰恰構成一個中文的「人」字,前者以偶
人代真人,後者以接木喻接骨,都以設計語言的「距離美」避免了惡
性生理刺激,引發人的類比聯想,在詩意的層次加深讀者印象。 其四是插圖藝術的初醒。文學書籍的插圖在五、六十年代曾一度
輝煌,後來漸漸退隱,文字圖書變得素麵朝天,了無畫趣。近年來在
張守義、衛水山、王暉等設計家的一再呼籲下漸呈復甦之勢。這次展
評的少年兒童讀物和社科文藝讀物中插圖的分量有所增加,且水粉、
水彩、水墨、刻紙等品種豐富,畫藝高超。湖南少兒出版社《童年的
夢》採用「先畫後寫」的編創方式,其插圖獲得一致好評。當然與讀
者的需要相比,插圖還遠未達到繁榮之勢,但這已是可喜的苗頭。 其五是設計新人的涌現。目前,雖然各出版社設計力量強弱不等,
但是都認識到設計對於一個出版社舉足輕重的地位,都竭力物色一定
的設計看家高手。除了設計人才的合理流動、自然調整外,從中央工
藝美院、中央美術學院院設計系、北京印刷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新畢
業的一些設計新秀陸續充實到各個出版單位。他們的文化素質高,設
計觀念新,能熟練掌握使用電腦,熱愛設計事業,具有敬業精神,證
明設計業後繼有人。這次評獎中,不同小組、從不同角度的推薦獎項,
往往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為避免作者重復只得忍痛割愛,但這些在各
組均嶄露頭角的優秀設計家,已深深印在評委們心中。他們是中國設
計的中堅和希望。

H. 書籍裝幀設計說明怎麼寫啊

一般從書的內容出發,運用相應的表現形式來體現書的內容性、思想性、藝術性等。在必要時會附帶相應的插圖進行說明。書籍裝幀設計要體現書的內容性、思想性、藝術性、表現形式上要求獨特,引領讀者的審美愛好。書籍裝幀設計還要考慮開本,裝訂方式等。 書籍裝幀設計主要表現書刊的內容,即思想性,同時體現藝術性。在設計時,還要考慮書的裝幀方式,俗話說:"書靠裝幀成型,沒有裝幀就沒有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作為一冊完善的書刊,不但要有好的內容,還要有好的裝幀。書刊裝幀的含義:應是指開本,字體,版面,插圖,封面以及紙張,印刷和裝訂的事先美術設計,也就是從原稿到成書的整體設計。 指書籍的計劃,設計,形成,也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 書籍根據內容的不同,分為:教課書,管理類書,小說類等。書籍的色彩表現也相當重要,在設計系列叢書時特別重要。廣州尚品設計公司的書籍裝幀設計主要分為:書籍封面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書籍封套設計。

I. 中國書籍設計大師有哪些

1、朱贏椿

現任南京書衣坊工作室設計總監,南京師范大學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設計或策劃的圖書曾多次獲得國內外設計大獎,並數次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書」和「世界最美的書」稱號。

朱贏椿所設計和任美術編輯的圖書近兩千餘本,其中獲國內外裝幀設計獎圖書近100本,獲獎作品不僅在國內同行中位居領先地位,還曾連續兩次獲業內國際最高獎。

並於2010年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個人書籍設計作品曾在德國、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巡迴展出。朱贏椿的書籍設計作品獲得國際最高獎,不僅使國際同行認可了中國的圖書設計作品,也使得國際社會開始關注中國的圖書裝幀設計。

2、呂敬人

1947年生於上海。書籍設計大師、插圖設計大師、視覺藝術家,AGI國際平面設計協會會員。師從神戶藝術工科大學院杉浦康平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各部門出版社裝幀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委員。

3、陳幼堅

1950年生於中國香港,著名設計師,曾榮獲香港乃至國際獎項400多個,在紐約、倫敦、東京等地名聲大噪。

1996年,被設計界視為「聖經」的《Graphis》雜志將陳幼堅設計公司選為世界十大最佳設計公司之一,1997年,海報及藝術掛鍾被美國舊金山市現代美術博物館納為永久收藏品。

陳幼堅認為,2002年其在日本舉辦的個展「東情西韻」的展覽比所獲得榮譽更能涵括他的設計特點和藝術追求。

4、蕭遠海(Ocean Xiao)

197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品牌設計師,中國傑出青年設計師 ,資深品牌設計師,「蕭遠海品牌設計機構」創始人,榮獲「中國品牌形象設計大獎」、「中國之星設計大獎」等權威獎項。

5、王序

1955年出生於廣東潮安,1979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設計系。1986-1995年於香港任職平面設計師,並曾擔任香港設計師協會執行委員。

1995年回廣州創建王序設計公司(wx–design)。1999年王序設計公司與澳大利亞艾米設計公司(emerystudio)、荷蘭登貝設計公司(Studio Dumbar)結為全球合作夥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贏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呂敬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幼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蕭遠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序

J. 求一份書籍裝幀設計作業~~

我是美術專業的.設計的源泉在於思維,需要注意多方面的文化積累.最好先了解繪畫方面的知

識,再就是設計的思維,多看好的作品,學習他們的創意.學點相關理論,懂得辨別好壞.再就

是學習平面軟體photoshop coredraw加以運用什麼是平面設計?
(1) 用一些特殊的操作來處理一些已經數字化的圖像的過程。
(2) 它是集電腦技術、數字技術和藝術創意於一體的綜合內容。

什麼是平面設計?
如果你對平面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面的這篇文章,告訴你什麼叫平面設計,怎麼做平面設計,讓你對平

面設計這個行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當然這離優秀的設計師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章:理解平面設計

了解設計的定義和概念將是了解設計的第一步,有助於了解我們作為一名准平面設計師的職責范

圍。

第一節:平面設計的正名與分類

設計一詞來源於英文"design",包括很廣的設計范圍和門類建築:工業、環藝、裝潢、展示、服

裝、平面設計等等,而平面設計現在的名稱在平常的表述中卻很為難,因為現在學科之間的交*更

廣更深,傳統的定義,例如現行的叫法「平面設計(graphis design)視覺傳達設計、裝潢設計

……,這也許與平面設計的特點有很大的關系,因為設計無所不在、平面設計無所不在,從范圍

來講用來印刷的都和平面設計有關,從功能來講「對視覺通過人自身進行調節達到某種程度的行

為」,稱之為視覺傳達,即用視覺語言進行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而裝潢設計或裝潢藝術設計則

被公認為極不準確的名稱,帶有片面性。

現在,在了解了對平面設計范圍和內涵的情況下,我們再來看看平面設計的分類,如形象系統設

計、字體設計、書籍裝幀設計、行錄設計、包裝設計、海報/招貼設計……可以這樣說有多少種需

要就有多少種設計。 另外,商業設計與藝術設計很顯然是存在的。

第二節:平面設計的概念

設計是有目的的策劃,平面設計是這些策劃將要採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設計中你需要用視覺元

素來傳播你的設想和計劃,用文字和圖形把信息傳達給受眾,讓人們通過這些視覺元素了解你的

設想和計劃,這才是我們設計的定義。一個視覺作品的生存底線,應該看他是否具有感動他人的

能量,是否順利地傳遞出背後的信息,事實上她更象人際關系學,依*魅力來征服對象,你的設計

有抓住人心的魅力嗎?是一見鍾情式的還是水到渠成式的,你需要象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還是一

個不修邊幅的叛逆之子,或是治學嚴謹的學者。事實上平面設計者所擔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

知己知彼,你需要調查對象,你應成為對象中的一員,卻又不是投其所好,誇誇其談,你的設計

代表著客戶的產品,客戶需要你的感情去打動他人,你事實上是「出賣」感情的人,平面設計是

一種與特定目的有著密切聯系的藝術。

第三節:平面設計的特徵

設計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商業社會的產物,在商業社會中需要藝術設計與創作理想的平衡,

需要客觀與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託人說話。

設計與美術不同,因為設計即要符合審美性又要具有實用性、替人設想、以人為本,設計是一種

需要而不僅僅是裝飾、裝潢。

設計沒有完成的概念,設計需要精益求精,不斷的完善,需要挑戰自我,向自己宣戰。設計的關

鍵之處在於發現,只有不斷通過深入的感受和體驗才能做到,打動別人對與設計師來說是一種挑

戰。設計要讓人感動,足夠的細節本身就能感動人,圖形創意本身能打動人,色彩品位能打動人

,材料質地能打動人、……把設計的多種元素進行有機藝術化組合。還有,設計師更應該明白嚴

謹的態度自身更能引起人們心靈的振動。

第二章:平面設計之路

設計的學習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路,因為這是有設計的多元化知識結構決定的,不管你以前是做什

么的,不管你曾經如何如何,在進入設計領域之後,你以前的閱歷都將影響你,你都將面臨挑戰

與被淘汰的可能,正如,想要造就偉大永遠不可能是依*人們的主觀願望所能達到的一樣……

第一節:你確認你要進入這一領域嗎?--設計師的知識結構

設計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必將要求設計人員具有多元化的知識及信息獲取方式。

第一步:從點、線、面的認識開始,學習掌握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透視學等基礎;

我們需要具備客觀的視覺經驗,建立理性思維基礎,掌握視覺的生理學規律,了解設計元素這一

概念。

第二步:你會畫草圖嗎?1998澳大利亞工業設計顧問委員會調查結果,設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

10項技能第一位就是:「應有優秀的草圖和徒手作畫的能力,作為設計著應具備快而不拘謹的視

覺圖形表達能力,繪畫藝術是設計的源泉,設計草圖是思想的紙面形式,我們有理由相信,繪畫

是平面設計的基礎,平面設計的設計的基礎!」

第三步:你還缺少什麼?缺少對傳統課程的學習,如陶藝、版畫、水彩、油畫、攝影、書法、國

畫、黑白畫等等,太多太多,你還是問問自己吧!不管如何這些課程將在不同層次上加強了你設

計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他們最關鍵的是讓你明白什麼是藝術,更重要的是你發現

你自己的個性,但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第四步:「我可以開始設計了嗎」?當然不行,你要設計什麼?正如你要開始玩游戲了,你了解

游戲規則嗎?不過你不用擔心,你已經進入了專業自身的學習,同時也意味著你才剛剛開始,你

將不折不撓,不浮躁不抱怨、務實的、實事求事的態度步入這一領域。我們以標志設計為例,我

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背景知識,標志的意義、標志的起源、標志的特點、標志的設計原則、標志

的藝術規律、標志的表現形式,標志的構成的手法、我們需要理解為什麼?為什麼可口可樂會紅

遍全球;為什麼我們渴望穿Lee牌牛仔褲?作為一名設計師,你對我們周圍的視覺環境滿意嗎?問

問自己,你的設計理想是什麼?

第五步:你能辨別設計的好壞,知道為什麼嗎?上一步通過對設計基礎知識的學習,不知不覺你

已經進入了設計的模仿階段,為了向前我們必須回顧歷史,既而從理論書籍的學習轉變為向前輩

及優秀設計師學習。這個階段伴隨著一個比較長期的一個過程,你的設計水平可能會很不穩定,

你有時困惑、有時欣喜,伴隨著大量的實踐以及對設計整個運轉流程逐漸掌握,開始向成熟設計

師邁進。

你需要學會規則,再打破規則。

第二節:你能成為優秀出眾的設計師嗎?--對設計師的要求

1、成功的設計師應具備以下幾點: A、強烈敏銳的感受能力 B、發明創造的能力 C、對作品的美

學鑒定能力 D、對設計構想的表達能力 E、具備全面的專業智能

現代設計師必須是具有寬廣的文化視角,深邃的智慧和豐富的知識;必須是具有創新精神知識淵

博、敏感並能解決問題的人,應考慮社會反映、社會效果,力求設計作品對社會有益,能提高人

們的審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應概括當代的時代特徵,反映了真正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

想。起碼你應當明白,優秀的設計師有他們「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象、合乎邏輯的觀點。

2、設計師一定要自信,堅信自己的個人信仰、經驗、眼光、品味。不盲從、不孤芳自賞、不驕、

不浮。以嚴謹的治學態度面對,不為個性而個性,不為設計而設計。作為一名設計師,必須有獨

特的素質和高超的設計技能,即無論多麼復雜的設計課題,都能通過認真總結經驗,用心思考,

反復推敲,汲取消化同類型的優秀設計精華,實現新的創造。

3、平面設計作為一種職業,設計師職業道德的高低和設計師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關系,往往決定

一個設計師設計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權衡能力、辨別能力、

協調能力、處事能力……將協助他在設計生活中越過一道又一道障礙,所以設計師必須注重個人

的修為,文人常說:「先修其形,後練其品」。
4、設計的提高必修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進行,設計師的廣泛涉獵和專注是相互矛盾又統一的,

前者是靈感和表現方式的源泉,後者是工作的態度。好的設計並不只是圖形的創作,他是中和了

許多智力勞動的結果,涉獵不同的領域,擔當不同的角色,可以讓我們保持開闊的視野,可以讓

我們的設計帶有更多的信息。在設計中最關鍵的是意念,好的意念需要學養和時間去孵化。設計

還需要開闊的視野,使信息有廣闊的來源,觸類旁通是學習平面設計的重要特點之一,藝術之間

本質上是共通的,文化與智慧的不斷補給是成為設計界長青樹的法寶。
5、有個性的設計可能是來自扎跟於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富有民族文化本色的設計思想,民族

性和獨創性及個性同樣是具有價值的,地域特點也是設計師的知識背景之一。未來的設計師不再

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而每個民族的標志更多的體現在民族精神層面,民族和傳統也將成為一種

圖式或者設計元素,作為設計師有必要認真看待民族傳統和文化。
參考資料:http://www.walksky.net/bbs/read.php?tid=1135
首先弄懂這些 然後找根據自己情況 去向他人學習

現在平面設計軟體有Photoshop、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

Photolmpact……。其中最為常用的軟體是Photoshop、Illustrator 、CorelDRAW、PageMaker

Photoshop是點陣設計軟體,由像素構成,解析度越大圖像越大, Photoshop的優點是豐富的色

彩及超強的功能,無人能及;缺點是文件過大,放大後清晰度會降低,文字邊緣不清晰。

Illustrator是矢量設計軟體,可以隨意放大縮小而清晰度不變。 Illustrator最大的優點是放

大到任何程度都能保持清晰,特別是標志設計、文字、排版特別出色;MAC和PC均可應用。

CorelDRAW是矢量設計軟體,可以隨意放大縮小而清晰度不變。CorelDRAW最大的優點是放大到任

何程度都能保持清晰,特別是標志設計、文字、排版特別出色; MAC應用不多,多見於PC。

PageMaker是常見的文字排版處理軟體,我們稱之為最底層平台,即任何軟體做的文件均可承載

,缺點該軟體在MAC和PC上不能互通,且太過於簡單,無法作相應的特效處理,需要藉助其他軟體

才能完成,多見於MAC,PC機上的PM好像不能輸出。

如此能將看到的所有設計進行即時分割知道如何產生,並能將所有的軟體產生的文件應用自如,可

謂軟體使用高手也。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766438.html?si=6

廣告設計,平面設計經常用到PhotoShop,CORDRAW,Illustrator,Flash等。
排版設計要用到CORDRAW,PhotoShop,PageMaker,蝴蝶等。
平面動畫設計:Flash,PhotoShop, ImageReady等。
網頁設計要用到:Flash,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Swish等。
插畫設計要用到: PAINTER,Flash,CORDRAW,Illustrator等。
3D動畫要用到:3DMax,MAYA,以及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的各種3D,MAYA效果插件等。
電影,電視編輯要用到:Flash,非線形編輯,3D等。

閱讀全文

與書籍裝幀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教師培訓計劃及實施方案 瀏覽:34
幹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培訓方案 瀏覽:230
商貿城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17
酒店員工戶外培訓方案 瀏覽:666
春天促銷活動主題用語 瀏覽:116
2015武漢電子商務會議 瀏覽:60
計經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14
臨床三基三嚴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734
中小型服裝企業電子商務網站的常設欄目 瀏覽:90
質量技術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586
國培如何設計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11
英語小學培訓學校萬聖節的方案 瀏覽:416
2016商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5
深圳宥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3
成達電子商務 瀏覽:881
培訓班3月份招生方案 瀏覽:47
教務處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04
活動游戲策劃方案 瀏覽:836
華平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993
電子商務最全面的定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