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宣講的評價和建議
意見》分七個部分:一、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三、切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五、不斷壯大高校主流思想輿論;六、著力加強高校宣傳思想陣地管理;七、切實加強黨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
《意見》指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校宣傳思想戰線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
『貳』 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影片評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中國到了需要來樹立國家形象的階段。中國在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某些國家又開始妖魔化中國,從過去的「中國崩潰論」到「中國責任論」,出現「G 2共治」恭維和討論「中國模式」的捧殺,匯率戰、貿易戰、氣候問題頻頻向中國發難。
央視主持人水均益:世界對壯大起來的中國的不了解,才導致各國對中國有一點點畏懼。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李未檸:這標志著中國開始更加自信、主動地展示自己的「軟實力」,爭奪國際話語權,中國國家公關時代已經來臨。 台灣《聯合報》:20多年來西方國家對大陸崛起的態度多抱疑慮和憂懼甚至頻頻向中國發難,為了不讓中國在國際宣傳上頻頻處於「挨打」地位,北京奧運會後,中共決定啟動「國家公關計劃」,彰顯中國「軟實力」工程。
香港《大公報》:中國正大力打造國家新形象,「外塑形象 內反『三俗』」。此番是又一次由國家相關部委直接主導的國家形象塑造工程。
在依靠國際主流媒體「發聲」的同時,中國國家公關還希望由「內」而「外」發力。
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自立項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踴躍參與和民眾的廣泛關注。有海外專家評論,製作播出「代表中國心、展現中國夢」的系列宣傳片對樹立良好的中國國際形象具有積極的意義。這一舉措說明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在對外介紹當代中國現狀及中國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方面更加積極、主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實力迅速成長,中國融入世界的願望與世界了解中國的願望同樣強烈。
事實上,展示國家形象的做法不是年後才有。08年北京申奧宣傳片也是展示形象的一種方式,乃至我國申辦各類世界性賽事、國際性展覽,都是一個展示形象的過程。
自北京奧運以來,我國放寬外國記者在境內采訪的限制,一些新聞信息機構也開始更大地參與到國際信息交流當中。
『叄』 到底該如何評價一部宣傳片
一部好的企業宣傳片有哪些可參考的點:
一,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對應前面所說的針對人群和播放環境,一部片子想要包羅企業的方方面面是一種貪念。換一個說法,仔細想想我們做這部宣傳片到底是為了什麼,所謂的提升企業形象只是句空話,最終是要賣產品還是要拉業務,是給客戶看還是給自己人看?
二、語言精練,邏輯清晰。有些企業喜歡羅列自身實力,比如幾十年以來發生了哪些大事,得了什麼獎,有什麼專業的資質,必須一條一條擺出來。然後員工有多少人,其中本科以上多少人,碩士、博士有所少人,佔地面積有多大,輻射全球多少個城市,領導人有多牛逼。說實話這些東西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你把片子看完了,然後嘗試把企業名換成隨便一家差不多規模公司,會發現也是可以成立的。
三、別具一格,創意加分。這一條也是有效避免羅列數據的尷尬。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找一個突破口,哪怕只是一個很小的點,能吸引一些人的關注和思考,宣傳的目的就達到了。
四、拍攝專業,製作精良。一個製作公司是否專業,無法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清楚。一部片子大概包含有如下系列分工:商務、文案,導演,演員,攝影,燈光,服(裝)化(妝)道(具),剪輯,美工,特效,音樂,音效、字幕,合成等等。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片子都好不了。只有在牛逼的導演協調管理下,每一個環節都最大化輸出,才可能出得了好片。多數情況下片子做得能交貨就已經不容易,談好是很奢侈的。沒有哪個公司或哪個導演願意做爛片。企業方在前期多提供配合支援,比在後期提修改意見效率要高的多
『肆』 怎樣評價宣傳片的好壞
畫面、後期
音樂、字幕、演員、場景
製作周期
受眾覆蓋面
製作投入產出比
『伍』 朋友圈刷屏的快手九周年宣傳片《看見》,如何評價
我覺得《看見》這部宣傳片拍的很好,尤其是文案,相當精彩。
綜合看這部短片,我覺還挺精彩的。尤其是文案寫的非常好,能夠引發許多人的深思。算是非常優秀的一部作品。如果能在視頻剪輯方面做得更精緻一些,相信效果會更好。
『陸』 如何評價復旦大學 2015 新版宣傳片《To My Light》
從影片本身說;
畫面質感上我覺得做的沒有東大 Explorer好,不管你號稱用幾 K 的機器拍,現實就是調色調得未免有點漫不經心,一會兒單反質感,一會兒又加紅加得誇張,廉價的蒼茫感,有點讓人無所適從。當然這個見仁見智。個人風格問題。不予多評。
片子結構上,還行吧。不過我想,做過片子的人都知道,此類視頻,口白詞差不多到那意思,虛一點,概念一點,傲嬌一點,理想格局大一點;
畫面音樂稍微貼合一些,要大氣,畫面就茫一些;
光暈走一走,鏡頭朝著太陽、樹叢(更多情況下,是大燈)動一動,畫面搖一搖,多用軌道繞著女主角轉一轉,特寫恨不得推進老教授的皺紋里;
對光的運用好些,構圖不要太離譜,後期能力強一點,
真的不會差到哪兒去。
但為什麼我們可以有《小時代》《何以笙簫默》之類PPT的攝影技術,
卻不多有《迷牆》《恰克與飛鳥》之類的 MV 宣傳片呢?
我想歸根結底,這不僅僅是文案本身,而是一個片子的內核,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是否與其文化契合。
別人想要飛翔,別人想要蒼茫,是言之有物,是真真嚮往天空,或直射內心的。
當然復旦的這條片尾比東大好,深刻地表達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不忘記那些曾幫助過我們的人,及領導,及單位。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綜上所述,我覺得是條挺正常的、走范兒型的,但是在高校營銷宣傳中,比較不同的片子。看得下去,片頭的勾引什麼都挺好,起承轉合不奢求。但是 To my Light,
請問你除了有一個復旦大學校慶宣傳片的抬頭,還禿了誰的萊特?
製作你的人,寫你的人,演你的人,除了其中幾位我極為敬重的老教授,甚至是你所想要涵蓋的那些人,發朋友圈贊揚你的人,復旦的孩子們,真的有你所想要言說的這些,aim with higher 嗎?
哪怕就是從和東大的比較來看,他們為什麼提出這句「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 very high.」有一些 @陳小樹 的答案下的評論已經提出了,有些我覺得過度解讀,但也是在合理范圍之內的,確實符合我所認識的東大學生,以及淺薄的對日本的了解。
「東大最後那句雙關語,其實是對刻板印象做了一個巧妙的反擊。因為東京大學一向被認為是培養政商傳統名流精英的,高高在上,這個宣傳片故意反其道以科學、工程、探險、人文、女性來做主題,以宇宙的「高」替代社會的「高」,這句話是一個非常棒的畫龍點睛。」
「東大出的首相能湊好幾桌麻將,政府的高級官僚裡面滿滿的東大畢業生。東大的社會地位之高已經無需廢話,所以才會拿我們有學生可以去真正高的地方當賣點。復旦並沒有學這句話的資本。」
『柒』 高分急求如何評價一個視頻
你好,其實要客觀評價一段視頻或短片,要綜合考慮,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大體的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視頻的類型,比如這個視頻是專題片,還是宣傳片,還是專題,還是節目片頭等等,要考慮這個視頻的取材,什麼類型的視頻製作方向也不一樣,這個好比電視台里的審片,大體方向要根據要求製作!!二、視頻製作,無非分視頻取材和視頻後期製作,所以視頻拍攝也要考慮,比如什麼類型的片子適合什麼樣的拍攝手法,並且細分的話還包括,角度、拍攝格式、拍攝技術、拍攝水平等等,這些也是很重要的,這個就是為什麼有的電影有最佳拍攝獎,呵呵,三、就是後期製作了,通俗的講就是製作效果了,分為製作者的創意和製作技術水平,視頻的創意要符合要求,比如片頭要很別致,比如宣傳片要很易懂,等等,其次就是製作者的軟體製作水平,比如可以做一些很絢爛的特效,色彩調節很漂亮等等吧,這個要看剪輯師的製作水平了!當然,具體要分什麼類型的片子或視頻,當然,大體思路基本可以從三個方面評價,我們是專門影視製作的,小小解答,希望可以給你提供到一些幫助,不足之處請海涵!!!
『捌』 觀看安全宣傳片後的意見或建議
很好'還應該多拍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