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世博會宣傳畫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世博會(World Exposition)這一個「世界頂級」的「城市事件」 ,第一次大規模的進入中國的城市,單從《解放日報》的主題檢索中,從2000年6月到2007年5月份就有1622條的報道,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上海世博會已經帶給中國和上海以強烈的沖擊。
世博會是城市活動的頂級的表現形式,在一般的學術領域,世博會是當作「城市事件」來界定的,但它又不同於單純的政治性活動(如APEC)、經濟性活動(如廣交會、商品博覽會)、各類大型文化活動(如旅遊節、電視節、美食節等)、綜合性的體育類賽事(如奧運會、亞運會),相對於後幾類城市事件而言,世博會不僅綜合了政治、經濟、文化特徵,而且持續時間最長,聚集人流最多、投入量大等特點,而且是對人類社會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最高成果的展示,對於舉辦城市而言是名副其實的「盛會」。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開始,每一屆無論是那種形式的,何種規模的都對舉辦城市的城市建設和城市形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城市形象塑造和傳遞的重要平台。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中心,是在全球化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因子,面對著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各個城市都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調整自己的定位,實施恰當的策略,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分析和比較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城市現有的積極力量,發展區位競爭優勢,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凝聚力、輻射力和吸引力。在日益嚴峻的全球化經濟浪潮下,城市成像成為城市的一個活的名片,直接刺激著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居民和外來人口、企業的大腦。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的形象左右著各國對中國的評價,影響著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開放城市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經濟地位,在未來的十多年時間里,上海乃至中國所擁有的重大的全球性事件並不多見,抓住這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將一個嶄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現給全世界,不僅具有極強的經濟意義,更有深刻的政治意義。
全球化讓城市「體面的」走出去,當今世界的競爭是以經濟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由於國家中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都是在城市中舉辦,城市稱為一個國家的組成細胞,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之間的競爭就體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上。全球化的社會發展趨勢讓每個國家都主動的走出去,走向世界,脫離狹小的空間,實現與國際的接軌,城市作為人類一切活動中最核心的節點,反映了人類發展的進步,人類的文化文明,人類的生存狀態,是一個國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2010年上海世博會給上海傳遞城市形象一個強大的「擴音器」,從歷史上每次世博會的舉辦看,世博會都會成為該城市迅速發展的催化劑,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會引發7000萬的旅遊人數,將會產生近3000小時的媒體報道,這些數量龐大的遊客群體和報道將在世博會期間極大的推動上海的城市形象,通過媒體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個核心的議題,改變、影響、提升、強化、放大著人們對上海的印象。
上海世博會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認同,世博會的本質是一種旅遊事件,是古代集市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的根本目的和意義已經由產品的交換轉化成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揚,從根本上講是通過文化的交流、傳遞,實現本民族、區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圍的認同。上海成功的申辦了2010年的世博會,並選擇了城市作為它的展示主題,在世博會選址所在的黃浦江兩岸區域中,濃縮了上海近現代的城市發展軌跡:19世紀以前的老城廂、20世紀早期形成的外灘、20世紀後期形成的陸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北外灘國際航運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現代以來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後,城市的發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體設施建設以外的軟的因素,這是對城市發展更適合人的居住踢出的高層次的要求——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廣來提升城市競爭力以謀求更高的競爭能力。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正是切合了當前上海城市發展的熱點與重點,不僅涉及到上海歷史的沉澱和歷史文化遺產的綜合開發,更涉及到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在世界特別是西方國家中的形象,又是對上海綜合實力中軟實力的充分表達和拓展。
❷ P大取關殺破狼官博,娛樂圈還有哪些備受爭議的宣傳海報
《殺破狼》是priest的一部耽美小說作品,有很大的粉絲基數。自從得知殺破狼要翻拍成電視劇後,網友們更是覺得“房子塌了”,“吃瓜吃到自己頭上”。自從陳情令大火,越來越多的小說被翻拍成耽改劇。不過殺破狼應該是第一個和原著作者鬧得這么僵的劇組。
❸ who知道關於上海世博會的宣傳資料
這里有個ppt 你下載看看,祝你如願
http://wjxx.mhe.sh.cn/UpLoad/public/%C8%FD%A3%A82%A3%A9%CD%AF%BF%A1%CE%B0.ppt
2010年上海世博會
【概況】2002年12月3日,中國成功獲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權,實現世博史上無發展中國家成為綜合性世界博覽會舉辦國的歷史性突破。中國政府曾就舉辦世博會向國際展覽局作出鄭重承諾,全力支持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全國各地也以各種方式給予積極支持。2003年,上海正式啟動世博會的籌備工作,由於「非典」,等客觀原因籌備工作一度受到影響。經過調整,開展了組織構建、調研、舉辦或參與相關活動等工作。在辦博組織機構尚未正式建立的情況下,由原來的申博機構組織召開各類國際性研討會和論壇,參加與世博會相關的國際會議,舉辦大型紀念性活動,接待國內、國外訪團的參觀和學習。廣大群眾對世博會的認知和了解度不斷提升。(朱航)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歷程回顧展暨世博會150年歷史回顧展開幕】2月22日,該回顧展和黃浦江沿岸開發周年規劃成果展在上海城市規劃館揭幕,上海世博會的倒計時鍾也同時啟動。世博回顧展以翔實的文字資料、300多件實物和400多幅圖片,回顧申博3年難忘的歷程。世博會歷史回顧展通過一系列動人的故事講述世博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黃浦江兩岸開發周年規劃成果展向觀眾展示上海燦爛的前景。該展覽展期3個月。(朱航)
【上海世博會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一三三、一三四次成員國代表大會】6月3日,上海世博會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一三三次成員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上海在取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後,首次在國際展覽局亮相。中國政府在大會上陳述,表示將履行申辦時的承諾,做好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一切准備工作。上海2010年世博會場址較申辦規劃有所調整,鼓勵參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館,作為世博會結束後各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科技的展示館。世博會場址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交流中心。12月9~12日,國際展覽局召開第一三四次代表大會。中國前任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在會上當選為國展局新任主席。吳建民是由中國政府推薦,經各國常駐國展局代表充分協商後推舉的新一屆主席唯一候選人,也是國展局成立75年來首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主席。他的當選是國際博覽界對中國的選擇,表明國際社會希望日益強大的中國為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大會前一天,為慶祝國際展覽局成立75周年,上海市政府向國際展覽局贈送「世博會150年暨國際展覽公約成立75周年展」。該展覽佔地約200平方米,以200多幅珍貴圖片和20多個精緻的模型,簡要清晰地展示世界博覽會在人類近現代歷史中的作用,演繹了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12月11日,交接儀式在巴黎舉行,巴黎市副市長布羅斯、中國駐法大使趙進軍和國展局各成員國代表、法國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交接儀式並參觀展覽,國際展覽局主席諾蓋斯接受捐贈證書。(朱航)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掛牌】10月30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掛牌成立,標志著世博會籌備工作全面展開。該局是世博會籌備事務的日常執行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世博領導機構確定的辦博戰略和方針;協助中國政府總代表,聯系國際展覽局和各成員國、各參展國,並實施其與各參展國的交往;對上海世博會進行整體推介,促進招商、招展、招客;指導世博園區規劃和建設以及世博會的經營運行。上海世博局成立後,上海申博辦同時撤銷,由世博局履行國家世博會組織機構所賦予的各項職責,並積極籌建上海世博土地儲備中心和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土地、資金、場館規劃與建設,將在世博局的指導下由該兩個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朱航)
【上海與國際展覽局合作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論壇」】10月30日,為期兩天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論壇」在上海召開。這是國際展覽局首次與舉辦城市在世博會的籌備過程中合作舉辦研討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舉辦論壇,吸收全球的智慧,為辦好世博會出謀劃策,同時向世界展示上海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的信心和決心。參加論壇的代表200多人,分別為國際展覽局主席、秘書長、副主席,來自各大洲的專家、2010年世博會申辦競爭國代表、世博會舉辦城市代表和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其中,中國方面除上海的代表,還有來自江蘇、浙江和長江三角洲15個城市的代表,以及昆明世博會的主辦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的負責人。本屆論壇的主題為「面向未來的世博會」,分為世博會與科技創新和人類生活、與城市經濟、與城市文化、與可持續發展4個專題,共有25名專家、學者發言。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菲利普森和國際展覽局執委會主席塞雯擔任各專題組的主席。該論壇從2003年起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前,將每年舉辦一次。(朱航)
【召開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第十五次會議】該會議於11月2日舉行。會議的主題是「如何辦好一屆成功的世博會」。這充分顯示出上海對舉辦世博會的重視,以及辦博工作的國際視野和開闊思路。出席這次會議的外賓和上海市各副市長都參與專題討論並作發言,涉及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內涵的深入闡述,吸引更多參展國家、參展機構和遊客的推廣策略,以及世博會場館建設、投融資和特需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此外,還特邀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就「成功的世博會」作闡釋,里斯本世博會和漢諾威世博會負責人分別對世博會場館設施後續利用的規劃,以及如何吸納更多國家參展等重要問題作經驗介紹。(朱航)
【舉辦中國成功申博1周年紀念】12月3日,中國成功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1周年,距世博會開幕還有2341天。上海市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12月2日晚,南京路步行街世紀廣場舉行「慶祝中國申博成功一周年晚會」,眾多市民在南京路步行街盡情狂歡慶祝。12月3日,世博局在虹橋迎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向海內外徵集世博會會徽、會歌和口號,並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加入世博會的籌辦工作。同日,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俐為申博成功1周年在上海開獨唱音樂會。(朱航)
【安德烈·波切俐2003上海演唱會舉行】「慶祝中國成功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功一周年交大昂立之夜——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俐2003上海演唱會」於12月3日在上海大舞台舉行。安德烈·波切俐的演唱會持續時間約2個小時,共演唱21首曲目。為本次演出伴奏的是已有百年歷史的上海交響樂團。指揮是義大利的指揮家馬塞羅·盧塔。義大利女高音瑪莉亞·魯吉婭·波西、「上海女兒」黃英也在演唱會上串演。演唱會的主角波切俐的歌聲優美舒展而富穿透力。演唱結束,波切俐真心祝賀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成功一周年。演出結束,波切俐接受了上海市政府饋贈的金鑰匙。(嚴藝)
【世博會版權保護工作啟動】在世博會申辦、籌辦和舉辦期間已經產生和將會產生大量版權歸屬世博會舉辦單位的作品,其中主要有:文字作品,如申博報告、世博主題詞、海報、口號等;音樂作品,如會歌等;美術作品,如會徽、會旗,吉祥物、宣傳畫、紀念封上的圖案等;影視作品,如申博宣傳片等;模型作品,如世博建築模型等。為了有效保護世博會知識產權,制止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屬世博會享有版權的作品的侵權行為,6月,上海市版權局為第一批25件作品辦理著作權登記。
❹ 什麼是海報海報是什麼(急)
海報是一種信息傳遞藝術,是一種大眾化的宣傳工具。海報設計必須有相當的號召力與藝術感染力,要調動形象、色彩、構圖、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畫面應有較強的視覺中心,應力求新穎、單純,還必須具有獨特地藝術風格和設計特點。
在學校里,海報常用於文藝演出、運動會、故事會、展覽會、家長會、節慶日、競賽游戲等。海報設計總的要求是使人一目瞭然。
海報又稱招貼畫。是貼在街頭牆上,掛在櫥窗里的大幅畫作,以其醒目的畫面吸引路人的注意,20世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政治宣傳的世紀,海報作為當時的宣傳途徑也達到了頂峰,其中的兩次世界大戰、蘇聯革命與建設、西班牙內戰更是政治海報創作的高峰期,尤其在二十世紀前五十年,是宣傳海報大行其到的黃金時代。在十月革命勝利後不久的蘇俄,首都莫斯科市中心郵電局的櫥窗里貼滿了海報,以便市民從這些不同表現形式的海報中了解革命形勢。
一搬的海報通常含有通知性,所以主題應該明確顯眼、一目瞭然(如xx比賽、打折等),接著概括出如時間、地點、附註等主要內容以最簡潔的語句。海報的插圖、布局的美觀通常是吸引眼球的很好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有比較抽象的和具體的。
海報設計的步驟:
先分析:
1、這張海報的目的?
2、目標受眾是誰?
3、他們的接受方式怎麼樣?
4、其他同行業類型產品的海報怎麼樣?
5、此海報的體現策略?
6、創意點?
7、表現手法?
8、怎麼樣與產品結合?
海報設計的具體要素:
1,充分的視覺沖擊力,可以通過圖像和色彩來實現
2,海報表達的內容精煉,抓住主要訴求點.
3,內容不可過多
4,一般以圖片為主,文案為輔
5,主題字體醒目
❺ 我要搞一張關於世博會的手抄報,給點資料少的
2010年上海世博會
【概況】2002年12月3日,中國成功獲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權,實現世博史上無發展中國家成為綜合性世界博覽會舉辦國的歷史性突破。中國政府曾就舉辦世博會向國際展覽局作出鄭重承諾,全力支持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全國各地也以各種方式給予積極支持。2003年,上海正式啟動世博會的籌備工作,由於「非典」,等客觀原因籌備工作一度受到影響。經過調整,開展了組織構建、調研、舉辦或參與相關活動等工作。在辦博組織機構尚未正式建立的情況下,由原來的申博機構組織召開各類國際性研討會和論壇,參加與世博會相關的國際會議,舉辦大型紀念性活動,接待國內、國外訪團的參觀和學習。廣大群眾對世博會的認知和了解度不斷提升。(朱航)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歷程回顧展暨世博會150年歷史回顧展開幕】2月22日,該回顧展和黃浦江沿岸開發周年規劃成果展在上海城市規劃館揭幕,上海世博會的倒計時鍾也同時啟動。世博回顧展以翔實的文字資料、300多件實物和400多幅圖片,回顧申博3年難忘的歷程。世博會歷史回顧展通過一系列動人的故事講述世博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黃浦江兩岸開發周年規劃成果展向觀眾展示上海燦爛的前景。該展覽展期3個月。(朱航)
【上海世博會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一三三、一三四次成員國代表大會】6月3日,上海世博會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一三三次成員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上海在取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後,首次在國際展覽局亮相。中國政府在大會上陳述,表示將履行申辦時的承諾,做好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一切准備工作。上海2010年世博會場址較申辦規劃有所調整,鼓勵參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館,作為世博會結束後各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科技的展示館。世博會場址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交流中心。12月9~12日,國際展覽局召開第一三四次代表大會。中國前任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在會上當選為國展局新任主席。吳建民是由中國政府推薦,經各國常駐國展局代表充分協商後推舉的新一屆主席唯一候選人,也是國展局成立75年來首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主席。他的當選是國際博覽界對中國的選擇,表明國際社會希望日益強大的中國為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大會前一天,為慶祝國際展覽局成立75周年,上海市政府向國際展覽局贈送「世博會150年暨國際展覽公約成立75周年展」。該展覽佔地約200平方米,以200多幅珍貴圖片和20多個精緻的模型,簡要清晰地展示世界博覽會在人類近現代歷史中的作用,演繹了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12月11日,交接儀式在巴黎舉行,巴黎市副市長布羅斯、中國駐法大使趙進軍和國展局各成員國代表、法國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交接儀式並參觀展覽,國際展覽局主席諾蓋斯接受捐贈證書。(朱航)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掛牌】10月30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掛牌成立,標志著世博會籌備工作全面展開。該局是世博會籌備事務的日常執行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世博領導機構確定的辦博戰略和方針;協助中國政府總代表,聯系國際展覽局和各成員國、各參展國,並實施其與各參展國的交往;對上海世博會進行整體推介,促進招商、招展、招客;指導世博園區規劃和建設以及世博會的經營運行。上海世博局成立後,上海申博辦同時撤銷,由世博局履行國家世博會組織機構所賦予的各項職責,並積極籌建上海世博土地儲備中心和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土地、資金、場館規劃與建設,將在世博局的指導下由該兩個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朱航)
【上海與國際展覽局合作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論壇」】10月30日,為期兩天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論壇」在上海召開。這是國際展覽局首次與舉辦城市在世博會的籌備過程中合作舉辦研討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舉辦論壇,吸收全球的智慧,為辦好世博會出謀劃策,同時向世界展示上海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的信心和決心。參加論壇的代表200多人,分別為國際展覽局主席、秘書長、副主席,來自各大洲的專家、2010年世博會申辦競爭國代表、世博會舉辦城市代表和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其中,中國方面除上海的代表,還有來自江蘇、浙江和長江三角洲15個城市的代表,以及昆明世博會的主辦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的負責人。本屆論壇的主題為「面向未來的世博會」,分為世博會與科技創新和人類生活、與城市經濟、與城市文化、與可持續發展4個專題,共有25名專家、學者發言。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菲利普森和國際展覽局執委會主席塞雯擔任各專題組的主席。該論壇從2003年起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前,將每年舉辦一次。(朱航)
【召開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第十五次會議】該會議於11月2日舉行。會議的主題是「如何辦好一屆成功的世博會」。這充分顯示出上海對舉辦世博會的重視,以及辦博工作的國際視野和開闊思路。出席這次會議的外賓和上海市各副市長都參與專題討論並作發言,涉及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內涵的深入闡述,吸引更多參展國家、參展機構和遊客的推廣策略,以及世博會場館建設、投融資和特需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此外,還特邀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就「成功的世博會」作闡釋,里斯本世博會和漢諾威世博會負責人分別對世博會場館設施後續利用的規劃,以及如何吸納更多國家參展等重要問題作經驗介紹。(朱航)
【舉辦中國成功申博1周年紀念】12月3日,中國成功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1周年,距世博會開幕還有2341天。上海市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12月2日晚,南京路步行街世紀廣場舉行「慶祝中國申博成功一周年晚會」,眾多市民在南京路步行街盡情狂歡慶祝。12月3日,世博局在虹橋迎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向海內外徵集世博會會徽、會歌和口號,並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加入世博會的籌辦工作。同日,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俐為申博成功1周年在上海開獨唱音樂會。(朱航)
【安德烈·波切俐2003上海演唱會舉行】「慶祝中國成功申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功一周年交大昂立之夜——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俐2003上海演唱會」於12月3日在上海大舞台舉行。安德烈·波切俐的演唱會持續時間約2個小時,共演唱21首曲目。為本次演出伴奏的是已有百年歷史的上海交響樂團。指揮是義大利的指揮家馬塞羅·盧塔。義大利女高音瑪莉亞·魯吉婭·波西、「上海女兒」黃英也在演唱會上串演。演唱會的主角波切俐的歌聲優美舒展而富穿透力。演唱結束,波切俐真心祝賀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成功一周年。演出結束,波切俐接受了上海市政府饋贈的金鑰匙。(嚴藝)
【世博會版權保護工作啟動】在世博會申辦、籌辦和舉辦期間已經產生和將會產生大量版權歸屬世博會舉辦單位的作品,其中主要有:文字作品,如申博報告、世博主題詞、海報、口號等;音樂作品,如會歌等;美術作品,如會徽、會旗,吉祥物、宣傳畫、紀念封上的圖案等;影視作品,如申博宣傳片等;模型作品,如世博建築模型等。為了有效保護世博會知識產權,制止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屬世博會享有版權的作品的侵權行為,6月,上海市版權局為第一批25件作品辦理著作權登記。(武幼章)
❻ 我要辦一張關於世博會主題的手抄報,需要自己畫一些插圖,請大家給點樣圖我好照著畫。簡單一點。謝謝
2010世博會的核心是創新和互動。創新是靈魂,而文化交流也是世博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新紀元,2010世博會將致力於以人為本的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差異以及雙贏的未來合作,因此在新世紀高度的創新和互動將會是組成這一主旋律的重要音符。
2010年世博會也是一個宏偉的國際集會。一方面,我們要努力吸引大約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和7千萬國內外的參觀者來參加世博會,以確保是史上最盛大的世博會。另一方面,我們要以全球視野來看世博會,盡力讓更多的人參與,獲得各國人民的支持和理解;為了使2010世博會成為全球各地人民的歡樂地大聚會。
此外,2010世博會使跨文化的對話成為可能。在對世博會總結之前,「上海宣言」會先發行。
這份宣言,有希望成為世博會歷史上的里程碑,會摘錄參展國的見解也包含人們對於未來合作發展的想法以及廣泛共同的願望,因此給全球人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關於城市發展的精神遺產。
中國政府竭力使2010世博會成為一項盛世可延續的傳統,替未來打開了新的展望。我們的口號是「在牢記接下來60餘年的發展而准備六個月的博覽會」我們會將寄希望於繼續關注,支持,參與的熱愛世界和平的國家。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界博覽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http://www.scb123.com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製作最好看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❼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請你為世界讀書日設計一張海報吧要有打動人的宣傳語,還可以,配上好看的圖畫哦
「世界讀書日」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1. 書香與夢想齊飛,閱讀與人生相伴。
2. 正學故里,書香寧海。
3. 與書為伴,讓心靈駐足,傳承文明,創造知識時代。
4. 與書籍一同起航。
5. 博覽群書,開拓視野。
6. 讀書的態度決定人生的走向,讀書的厚度改變人生的高度。
7. 營造書香社會,共建和諧新鄭。
8. 酒的香濃遠不及書的意濃。
9. 讀書使青春展翅,知識讓生命飛翔。
10. 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飛翔;我讀書,我陶醉。
13. 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冰心
14. 樹立良好讀書風尚,促進文明校園建設。
15. 倡導讀書風尚,爭創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16. 品書香、長知識、強素質、多受益。
17. 靜心閱讀,感受文字之美;體驗情境,盡享讀書之樂。
18. 閱讀就像吃東西,不要偏食,要多樣化,要開發出各種精神上的味酶
19. 我讀書,我智慧;我智慧,我讀書。
20. 暢游書香林,讀書伴我行。
21. 抓緊時間讀書,譜寫美麗人生。
22. 只有書,才能給我們翅膀帶我們飛向真理的天空
23. 快樂的人愛讀書,讀書的人最快樂。
2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請保護好我們的階梯,它能讓我們走近理想。
25.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未知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26. 多讀書樂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27. 閱讀優秀書籍,培養高尚情操。
28. 書是人類心靈的反光鏡,也是映射凡塵的轉折點。
29. 讀出未來,書送希望。
30. 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把寫作當作一種思考。
❽ 上海世博會海報介紹
【世界博覽會之概述】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簡稱:World Expo)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已經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成為培育產業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場所。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❾ 如何看待新浪微博用貴州公交墜江、Yamy公司錄音等事做宣傳海報,並突出標注播放量互動量
如何看待新浪微博,用貴州公交墜江一amy公司六等事情做宣傳海報。並突出播放量互動量。我覺得這個社會丑態就得多播放。斷什麼看多關注。比如說現在一線,明星嘛?老師,看人家結婚呀,離婚呀,老關注這些有什麼用,關注關注你身邊的人,關注你身邊的事,這最主要的我覺得應該。看到社會的負面,讓人們多接觸這種負面才能在以後商戶當中避免這些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