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改革宣傳畫

改革宣傳畫

發布時間:2021-05-16 15:48:22

㈠ 《理想照耀中國》官宣改革版海報,你最喜歡誰的角色造型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有廣電總局策劃組織的《理想照耀中國》開始拍攝,用40集的篇幅來展現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改革時期、復興時期這四大時期,用40組人物和故事,來記錄建黨100周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引領全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征程。

普布次仁、索朗旺姆、赤列白姆、才讓卓瑪 一組的《國境以北是我家》,以玉麥鄉鄉民桑傑曲巴及其女兒卓嘎、央宗為原型,來講述放牧守邊34年的桑傑曲巴與兩個女人守護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的愛國故事。海報中的普布次仁歷經風霜,但目光堅毅,三人抬頭望向國旗的樣子讓人不禁淚目。

宣傳畫的收藏

眾所周知,宣傳畫屬於招貼畫的范疇,源於廣告、海報,與廣告,海報所不同的是:宣傳畫主要是為政治服務,它的誕生要遠遠晚於廣告和海報。在文化大革命中,宣傳畫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將宣傳畫的發行和張貼推到了極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政治運動的結束,宣傳畫逐漸走向衰落。然而,十年文革的浩劫給人民留下的創傷和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它很難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今天,凡是那個時代過來人只要看到文革宣傳畫,就會勾起對往日的回憶。比如這次西泠印社2006年春拍推出的文革時期著名的《歡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偉大的長城》宣傳畫原稿就是如此。這兩幅宣傳畫是由著名畫家何建國創作於1967年,曾被作為電影海報廣泛張貼,能完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凡是過來人,只要重溫這兩張畫,想必往事會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有專家認為:它的價值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作者創作沒有名利思想和商品氣息。當時畫家以空前的熱情和無私的奉獻投身到《歡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偉大的長城》宣傳畫創作中,並把它作為政治任務來看待,其忘我而嚴謹的創作態度是史無前例的。
其次,作品開門見山,並深深地打上了鮮明的文革時代烙印。整個畫面可以讓觀者感受文革初期「紅海洋」和「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的氣氛。
再次,作品有極強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為了配合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藝術家在創作宣傳畫中,採用「紅光亮」,讓觀者一看就能融入到這場轟轟烈烈運動中去,畫面色彩鮮明、亮麗,領袖人物形象突出。
最後,文革宣傳畫原稿存量稀少,彌足珍貴。由於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對文革宣傳畫進行保管和收藏,使得原稿鳳毛麟角,即使發行量巨大的印刷品,目前市場上也難見蹤影。像《偉大的長城》印刷品已成為各路藏家竟相尋覓的對象,現市場價已高達上萬元。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題材成就了文革宣傳畫特殊的價值。這恐怕是造成當今文革宣傳畫在拍賣市場上屢創天價的主要原因。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宣傳畫收藏的市場價值,現在收藏宣傳畫正是時候。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展,中國的藝術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注意,中國宣傳畫作為熱門種類,也出現在國外的網站上和蘇富比等國際大型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而且中國宣傳畫在國外的價格要比國內高數倍。
中國宣傳畫為什麼在國際市場如此走俏,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表現了強烈的歷史事件,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政治、經濟、外交、運動、婦女、兒童等題材,是研究現代中國和藝術的絕好材料。2、作為宣傳畫在國際宣傳畫的歷史中有其獨特的風格;尤其「三結合」方法 領導出題目、畫家來創作、群眾提意見,和在色彩要「紅、光、亮」,形象上要「高、大、全」的獨特風格,在世界各國的宣傳畫歷史中是獨放異彩的。
國外對於真正中國宣傳畫的珍品和精品只展不賣,在拍賣會上或者網上銷售的宣傳畫大部分是中等水準或者印刷數量比較多的作品。所以說「由此可以看出經營者用心良苦。經營者目前只是想在世界市場上開拓新的領域,等這一領域熱度上去以後,其收購的上等精品會在不久的將來巨有更大的升值空間」。
國內宣傳畫的交易市場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東北等地。雖然國內沒有專門介紹或銷售宣傳畫的網站,在價格上也只是國外的1/10 1/5,但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㈢ 求改革開放時,那種畫在牆上的宣傳畫,越多越好,要出一個5這樣的黑板報

㈣ 求十七大宣傳海報背景圖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黨的十七大報告的這一重要思想觀點,是鑒於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統一提出來的。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從來都是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偉大事業離不開偉大工程的支撐,偉大工程必須緊緊圍繞偉大事業來進行。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第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的發展中大國,要把十幾億人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向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目標前進,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新世紀新階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潮流,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目標,也是我們黨必須勇敢擔負起來的崇高歷史使命。要實現這個宏偉的奮斗目標,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第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時代和實踐的發展,總是不斷給我們黨提出新的要求,也賦予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以新的時代內涵。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從理論創新來看,黨的十七大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一道高度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我們就是站在這樣一個認識的新起點上向前邁進的;從發展來看,經過29年來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擁有了比較雄厚的發展基礎,具備了良好的發展條件,我們正是站在這樣一個發展的新起點上向前邁進的;從改革開放來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在各個方面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新的體制機制,推進改革的經驗更加豐富、決心更加堅定、行動更加自覺,我們正是站在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向前邁進的;從對外關系來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國與世界的關系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我們正是站在這樣一個對外關系的新起點上向前邁進的。新起點是面向未來的,是在以往發展的基礎上向著更高目標邁進、創造新輝煌的開始。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改革發展的新進展新形勢,進一步提出了今後13年發展新的更高要求和各方面的一系列新舉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注入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提供廣闊的舞台,也提出許多新課題新任務新要求。當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真諦,就能更好地完成黨執政興國的歷史使命。
第三,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要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反映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願望;使各級黨組織不斷提高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始終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使廣大黨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始終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㈤ 圖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 圖二 某連環畫封面 圖三 20世紀50年代的宣傳畫

(1)特徵: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精耕細作,自給自足。內積極容影響:①小農經濟是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②生產資料基本歸農民私有,使農民具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的發展。
(2)轉變:從「平均地權」到承認「耕者有其田」。背景: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對三民主義作出了適應時代潮流的新解釋。
(3)①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為農業生產的恢復開辟了道路;②1953年到1956年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即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③1958年開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超越了生產力的水平,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④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4)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是社會安定的基礎;農業是國家自立的基礎;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仍然比較脆弱,農業發展速度仍然相對滯後,農業仍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閱讀全文

與改革宣傳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pt辦公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500
老年人金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4
安全培訓教育小組方案 瀏覽:742
旅遊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204
電子商務師考試資料網 瀏覽:592
中山佛山網路推廣方案 瀏覽:819
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瀏覽:407
企業負責人培訓方案 瀏覽:974
企業培訓獎懲方案 瀏覽:520
溫州三頭牛電子商務 瀏覽:226
下載海濟生物電子商務 瀏覽:216
中專學電子商務有用嗎 瀏覽:424
明星代言拍攝方案策劃 瀏覽:465
銀行轉盤游戲方案策劃 瀏覽:760
中學生感恩父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3
2016年2月葯店促銷活動 瀏覽:527
電子商務部規章制度 瀏覽:875
2018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02
地區性汽車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10
教室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