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爵士鼓宣傳單

爵士鼓宣傳單

發布時間:2021-05-16 10:20:57

⑴ 簡介架子鼓

架子鼓即爵士鼓,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一個軍鼓、二個或以上嗵嗵鼓、一個或兩個吊鑔、一個節奏鑔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等部分組成.。

當然有時因演奏需要會增設一些如牛鈴、木魚、沙錘、三角鐵、吊鍾、音樹,不管增設多少器件,都是由一人演奏。鼓手用鼓槌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槌有木製的鼓棒,由鋼絲製成的鼓刷,由一捆細木條捆成的束棒等。

(1)爵士鼓宣傳單擴展閱讀

架子鼓的記譜用五線譜的低音譜表,即F譜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間,小鼓在第三間,1桶鼓在第四間,2桶鼓在第四線,落地鼓在第二間,大立鑔分別記在上加二間和上加一線,踩鑔寫在下加一間和上加一間。架子鼓並無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據樂曲需要去調定選擇。

五線譜的五條線,從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五線譜的四個間,從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五鼓:底鼓,軍鼓,高音桶鼓,中音桶鼓,低音桶鼓。

分別在的位置為:下加一間,第三線,第四間,第三間,第一間。三鑔:吊鑔,節奏鑔(叮叮鑔),踩鑔。踩鑔有三種擊打方式:用腳踩踩鑔,手擊閉合踩鑔,手擊開鑔音。

⑵ 描寫一個架子鼓節目的片段

輪到周揚凱出場了....台下很安靜,大家都在靜靜的等待....這是一次爵士鼓的表演。
「咚」!一聲震撼全場~ 隨著他腳下一聲有力的底鼓,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舞台上。「咚!咚!咚!咚!呲咚噠咚呲咚噠!」。緊接著他的手一揚,用強音擦打破了人們心中的寧靜!「咚!呲咚!噠!咚!呲!咚!噠!噠噠!」全場所有人的手都跟著這節奏動了起來,有的人更是跟著節奏跳起了機械舞。他的腳鼓配合著軍鼓打擊出了強烈的節奏感,讓人聽了熱血沸騰。緊接著他手中的鼓棒以極快的速度敲擊過每一個嗵鼓,又回到原來的節奏上,聽起來讓人心裡特別的痛快!強有力的節奏,發泄著、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只見他抬起一隻手,鼓棒在那手中飛快的旋轉,一隻手還在配合著底鼓敲擊著節奏。全場都跟著呼喊起來。他停下手中旋轉的鼓棒,那隻空出來的手在不影響節奏的情況下又一點點加入了軍鼓和嗵鼓的元素,鼓點越來越密集...所有人的心跳也跟著越來越快....一遍一遍各種不同的過鼓技巧,強悍的展現,他的表演也漸漸的達到了高潮。如海浪翻滾式的節奏,洗刷著人們的心靈。所有人的神經都像被按摩了一邊,舒服到極點....
隨著鼓點有條律的緩緩的停止,到最後「咚」的一聲也正式結束了周揚凱這次的表演。
安靜,出奇的安靜。3..2..1,緊接著全場爆發了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和吶喊~人們自發的組成了啦啦隊呼喊著他的名字:「周揚凱,周揚凱!...」有的女生眼中冒著小星星不顧一切的喊著「周揚凱,我愛你!」像這樣的女生還有很多很多...
周揚凱一步步的走到台前,對著台下的四周各方向的觀眾都深深的鞠了一個躬,然後酷酷的走回了幕後,為下一次的演出時刻准備著....

⑶ 架子鼓各個鼓名稱圖解

如圖所示:

架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鑔、軍鼓、嗵鼓、鑔片所組成。

1、低音大鼓

用右腳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擊時腳腕和腳掌鬆弛自然,腳隨踏板上下運動,腳掌不要抬得過高適當踮起腳尖,除連續演奏重音外,腳跟不要離開踏板。

2、踩鑔

用左腳,預備演奏時提起左腳跟,開始演奏時腳跟下、腳掌上,腳掌下、腳跟上,腳跟、腳掌的運動必須自然跟隨踏不板,不可抬得過高或動作緩慢。

3、小鼓

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接用扣腕式(手心向下)進行演奏。

4、手鑔

用右手,在踩鑔上採用直扣式敲擊各種節奏

5、吊鑔

用右手,是代替手鑔演奏各種節奏,採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頭敲鑔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強烈氣氛時,用槌桿敲擊鑔的邊沿處。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釵(HH)大中立釵(CC)。

(3)爵士鼓宣傳單擴展閱讀

架子鼓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無音高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又稱「底鼓」)、一個軍鼓、二個以上嗵嗵鼓、一個或兩個吊鑔、一個節奏鑔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等部分組成.。

當然有時因演奏需要會增設一些如牛鈴、木魚、沙錘、三角鐵、吊鍾,不管增設多少器件,都是由一人演奏。鼓手用鼓槌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槌有木製的鼓棒,由鋼絲製成的鼓刷,由一捆細木條捆成的束棒。

架子鼓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它包含著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音色的手擊樂器和腳擊樂器。手擊樂器有小鼓、嗵鼓、吊釵等,腳擊樂器有大鼓、踩鑔。

在此基礎上,根據演奏的需要、可隨時增減附加打擊樂器。在樂隊中鼓手掌握著樂曲的速度和節奏等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爵士樂中,鼓手特別需要與其他樂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狀態。

⑷ 求關於爵士鼓的詳細資料~

套鼓(DRUM SET)俗稱(爵士鼓),我們這里將要介紹的,是以(傳統款式)來舉例。
爵士鼓的(爵士)二字,?K不能完全確定是翻譯自何處,一個說法是,因為早期的音樂都和(爵士)相關,所以該年代的意境可能已經讓原翻譯者印象深刻,故才有此一翻.因為在國外,只有叫(DRUM SET),也就是(套鼓)。

1. 大鼓:BASS DRUM 簡稱(B.D) 實際的翻譯名稱是(低音鼓)
尺寸是直徑:20/22/24/26深度不等
標准SIZE:22寸直徑乘以16寸深度

2. 小鼓:SNARE DRUM 簡稱(S.D.) 實際的翻譯名稱是(響線鼓)
小鼓的底部有安裝響線(SNARE),可以用小鼓側面的板機來*作,分別做安上與分離的切換。
尺寸是直徑:13/14 深度從3寸到8寸
標准SIZE:14寸直徑乘以5又1/2寸深度

小鼓是最復雜的鼓,搞懂小鼓,你就幾乎可以面對所有的鼓。
安上響線是有響線的聲音,分離響線之時,小鼓將變成和其他的鼓一樣的結構與發音。
1)一般選用的上鼓皮可能會不同於其他的鼓所使用的款式。
2)底皮是配上所有鼓皮中最薄的一種,利於響線的發音及震動。
3)調音上也會偏高,上下都比一般鼓調得緊,這是為配合安上響線時的必需彈性。
4)扣住鼓皮的螺絲多2-4根,利於細微調音。

小鼓大多是14寸直徑,偶有13,主要問題是在於深度。以下是深度對音樂風格的直接影響:
3-5寸適合FUNK/拉丁/電子或JAZZ
5-5又1/2寸適合一般各式流行樂,但拉丁類或METAL就有不足
6-8寸適合ROCK/METAL/工業/DEATH
FUSION是融合各種音樂所以限制比較少
補充:小鼓的響線各式各樣,一般遷涉的是密度、材質、長短。條數教多,打出來的點自然比較密集,而越長的共振區越大。而羊腸類的塑料線也比金屬線的來的響亮。

3. 中音鼓:TOM TOM 簡稱(T.T.)
架設在大鼓上排的幾乎都是T.T. 可以加裝無限多個。
尺寸是直徑:6-16寸各式,8-15寸深度不等。
5鼓組直徑SIZE:12/13寸直徑乘以11/12寸深度。
(5鼓組 5 PIECE DRUM SET 是指大鼓*1/小鼓*1/TOM*2/落地*1

4. 落地鼓FLOOR TOM 簡稱(F.T.)
這個翻譯是(地板桶)有趣的是,這個可是中文翻譯上唯一正確的一種鼓的名稱。意思是:架在地上形式的TOM TOM鼓。
尺寸是直徑:16/18寸 深度14-16寸
標准SIZE: 16寸直徑乘以16寸深度

5. 其餘有:ROTO TOM/OCTOBANS TOMS/TIMPANI(定音鼓)/電子鼓/CONCERT TOM等,還有敲擊樂器的 CONGA/BONGO/TIMBALE/COWBELL(牛鈴)/TAMBOURINE(鈴鼓)等。是屬於套鼓周邊配備,也可以合並使用,

爵士鼓(Jazz drum)亦稱「組鼓」、「套鼓」,俗稱「架子鼓」。它是爵士樂鼓手、電聲樂隊鼓手以及其他通俗音樂使用的打擊樂器。

爵士鼓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890年,當時舞台樂隊鼓手拋開傳統的鼓譜,而用自由表達的節奏表現其節奏感,現代節奏的萌芽始於此時。美國新奧爾良的爵士樂隊和拉格泰姆樂隊的鼓手們使用軍樂隊中的低音大鼓和小鼓,採用一種「雙擊」的演奏技巧,即把低音大鼓和小鼓放在可以相互反擊的位置上,由一人同時用鼓槌的頭部和柄部擊奏。他們根據音樂的不同風格常常作即興演奏,低音大鼓除用鼓槌頭部擊奏外,有時還用柄部擊奏。

1910年至1920年為「拉格泰姆」(Ragtime)時代,其特徵為左手演奏「進行曲」節奏的低音,而右手則演奏以切分音為主的旋律。左右手形成此起彼落的節奏重音。雖然當時的鼓手們喜歡自由表現,不依鼓譜,但他們能看懂鼓譜,也了解音樂的句法,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把鼓的演奏帶入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1920年是「爵士」(Jazz)樂風盛行的高峰,年輕的鼓手們以鼓手獨奏(Drum Solo)為其新的特色,他們在節奏上、技巧上各自創新,爭出風頭。在眾多鼓手中,需懂得「振琴」(Vibes)、「鍾琴」(Bells)、「排鍾」(Chimes)、「定音鼓」(Timpani)等打擊樂器,才配稱為一流的鼓手。

1935年後,鼓手的聲名達到頂點,鼓藝廣泛流行於民眾當中,到處可聽到、見到鼓的演奏。任何的舞台表演都有一番精彩的爵士鼓獨奏。一些出名的鼓手甚至擁有自己的樂隊。鼓的演奏技巧及演奏形式不斷地、迅速地改變,許多墨守成規者被淘汰。

爵士樂鼓手經常在馬戲、雜耍以及其他一些場合中演奏,由於音樂銜接和音響效果的需要,一大批傳統的打擊樂器和一些新奇的代用打擊樂器被相繼使用,並逐漸成為爵士樂隊專有的打擊樂器。比如「牛鈴」(Cowbells)、「木魚」、「堂鼓」、「銅鼓」、「鍾鈴」以及「洗衣板」等等,都曾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當然,許多打擊樂器後來並沒有成為爵士鼓中的標准樂器,在20世紀20年代,有些被淘汰,有些被改良了。比如,中國的堂鼓則被一種能夠調制音調高低的桶鼓所代替。

踩鑔出現於1927年,它是由一種叫「索克」(Sock)的手握式雙鑔演變而來。這種鑔不但可用腳踏奏,同時還可以用手槌演奏,這樣,演奏者可以奏出生動、活潑、多變的音響效果,因此,現已成為爵士鼓中不可缺少的一件樂器。

20世紀50世代,鼓的獨奏(Solo)被視為典範。其中包括手鼓(Finger — drumming)。其基本技巧是右手棒擊大銅鈸(Ride — Cymbal)以維系拍子;腳踩鑔(俗稱高帽High — Hat)則穩定地擊於空拍(Off — Beat),右腳踏重音於大鼓,左手棒擊小鼓於次重音,可擊打皮面或邊框。作為一名現代爵士鼓手,除能獨奏外,還應有能力與樂隊配合以及進行各種舞台表演。

20世紀50至60年代,由於新技術的發展以及搖滾樂的興起,除一些奇特的打擊樂器如「邦戈鼓」(Bongos)等,雙低音雙鼓已在爵士樂隊中普遍使用。桶鼓的數量也增加到七個或更多。同時,一些傳統的打擊樂器,如「牛鈴」等也被重新啟用。

近年來,國外的一些樂器製造商,為了使爵士鼓能夠很方便地隨時調制音調的高低,採用了交響樂隊中定音鼓的鼓圈和轉動鼓體改變鼓皮鬆緊的原理,製成一種薄型單皮桶鼓,現已被鼓手們大量採用。隨著演奏技術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爵士鼓將會有更新更快的發展。

還有一些pictures: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E%F4%CA%BF%B9%C4&z=0

⑸ 架子鼓 誰能告訴我圖中都叫什麼名字圖片標注

1、架子鼓部位名稱:架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鑔、軍鼓、嗵鼓、吊鑔、疊音鑔/叮叮鑔所組成。

(1)低音大鼓 (Bass drum)

單槌頭用右腳演奏,雙錘頭左右腳交替演奏,有點踏法和墊踏法等多種踩踏方法。是爵士鼓中主要的低頻音色,用於突出律動和切口。演奏時和軍鼓、踩鑔組成基本節奏框架,不同的力度和頻率可以表達不同的律動風格。是爵士鼓中最核心的部分。

(2)踩鑔 (Hi-hat)

通常用左腳和右手演奏,有時左右手交替演奏。演奏中有開鑔和閉鑔兩種主要音色,閉鑔時多用於打拍子和裝飾律動,開鑔時則用於渲染和切口。在幾乎所有風格中都很常用。

(3)嗵鼓(Tom Drum)

左右手交替演奏。一般有三或四個音高由高到低的嗵鼓。因為音高明顯,在演奏中常用於配合其他樂器音高、華彩部分或為律動增加旋律性。

(4)軍鼓 (Snare drum)

一般為左手演奏,在內容復雜多變和solo獨奏時左右手一起或交替演奏,有非常多的打擊方式和打擊位置,以邊擊和平擊為主,有些鼓手用右手作為常用手。在爵士鼓中作為最主要的中頻音色,決定著整套鼓的風格,在演奏中有非常高的使用頻率。

(5)疊音鑔/叮叮鑔(Ride)

通常用右手演奏,演奏中用於固定拍子和渲染氣氛。鑔面音色清脆,鑔帽音色明亮。在爵士風格演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6)吊鑔(Crash Cymbal)

左右手交替演奏,在演奏重音渲染強烈氣氛時,用槌桿敲擊鑔的邊沿處,通常和低音鼓一起演奏。在渲染輕柔氣氛時用槌頭輕點鑔面。

(5)爵士鼓宣傳單擴展閱讀:

架子鼓的保養方法:

1、確保固定

在裝鼓之前把鼓的零件都擦拭一下。如汗水,清水,啤酒或其它的液體都可以縮短鼓的壽命。手上出的油會對鑔片表面起到侵蝕作用,會使鑔片失去光澤。

在裝或拆鼓的時候,其實只要用毛巾把它們擦拭一下就好了,這就能對它們有保護作用。檢查所有的零件確保它們都上的很好,需要時常更換鑔墊,確保固定鑔片的鏍絲能很好的擰在鑔架上。

踩鑔架子以及踩槌的踏板這些需要經常運動的地方要隔一段時間上一次潤滑油,讓它們保持很好的運動。如果有些彈簧出現了刺耳的「吱呀」的聲音,那麼就要把它們換掉。

2、鼓皮保養:讓鼓皮保持彈性

「下鼓皮」一般都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但是「上鼓皮」就不一定了。如果可能,建議能經常更換「上鼓皮」以保持其彈性和良好的手感。經常使用破舊不堪的鼓皮不但沒有音色而言,同時還會把手感毀掉。

⑹ 架子鼓那些鼓都叫什麼

架子鼓的基本組合包括了低音大鼓、小鼓、兩個筒鼓、一個落地鼓、腳踏鈸和鈸。其中鈸分為碎音鈸、疊音鈸以及發出效果音的中國鈸、水鈸和crash
ride等。

1、低音大鼓

單槌頭用右腳演奏,雙錘頭左右腳交替演奏,有點踏法和墊踏法等多種踩踏方法。是爵士鼓中主要的低頻音色,用於突出律動和切口。演奏時和軍鼓、踩鑔組成基本節奏框架,不同的力度和頻率可以表達不同的律動風格。是爵士鼓中最核心的部分。

2、小鼓:

因底部裝有響弦而稱作Snare drum,其直徑多介於12~14吋,深度多為3~8吋,常用演奏方式包括打擊鼓面和邊匡敲擊。

3、中鼓:

圓筒狀,聲音類似響弦被去掉的小鼓,由非洲鼓演化而來,設於大鼓上方,音調比落地鼓高。

4、落地鼓:

裝有落地腳架,放在大鼓的右邊,直徑有14、16、18吋幾種,深度大多14至16吋。音調介於中鼓和大鼓之間。

5、腳踏鈸:

一般做固定拍子打點用,有13、14、15吋等幾種直徑,普遍使用14吋。腳踏鈸用架子立於整套鼓的左邊,演奏的方式除了用鼓棒打擊,也需要配合踏板控制上片和下片的開合。

6、碎音鈸:

常用於釋放樂曲中積累的能量,因而一般敲擊力量都很大,發出強烈而頻帶寬泛的音效,常用於高潮部分。一般使用16至19吋直徑,也有場合會出現14、20吋的尺寸。

7、疊音鈸:

主要用作固定拍子,但有時也有類似於碎音鈸的用法。一般有20至24吋直徑,常見的是20、21、22吋。它一般要比碎音鈸厚。

8、Crash/Ride:

效果鈸的一種,結合了碎音鈸與疊音鈸的特性,通常為16至18吋。

9、中國鈸:

效果鈸的一種,形狀類似於中國民樂中的廣鈸,音調比碎音鈸低沉。常見有16至20吋直徑。

10、水鈸:

效果鈸的一種,音色和碎音鈸相似,但音量偏小,音色更細致,直徑通常在8至12吋的鈸。

⑺ 爵士鼓的構造

爵士鼓的基本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小軍鼓(Snare drum)、兩個中鼓(Tom-tom)、一個落地鼓(Floor tom)、腳踏鈸(Hi-hat cymbal)和兩片銅鈸(Cymbal)。
大鼓 :利用腳踩踏板來發出聲音,直徑有18、20、22、24、26吋等尺寸,深度以14、16、18吋居多。
小軍鼓:因底部裝有響弦而稱作Snare drum,其直徑約13或14吋,深度以3至8吋為多。
中鼓 :圓筒狀,聲音類似響弦被去掉的小鼓,設於大鼓上方。
落地鼓:裝有落地腳架,放在大鼓的右邊,直徑有14、16、18吋幾種,深度約14至16吋。
腳踏鈸:做固定拍子打點用,有13、14、15吋等幾種直徑,以14吋最普遍通用。上片稱為Top,下片稱為Bottom。腳踏鈸用架子立於整套鼓的左邊,演奏的方式除了用踏板控制上片和下片的開合之外,亦可用鼓棒打擊。

閱讀全文

與爵士鼓宣傳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pt辦公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500
老年人金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4
安全培訓教育小組方案 瀏覽:742
旅遊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204
電子商務師考試資料網 瀏覽:592
中山佛山網路推廣方案 瀏覽:819
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瀏覽:407
企業負責人培訓方案 瀏覽:974
企業培訓獎懲方案 瀏覽:520
溫州三頭牛電子商務 瀏覽:226
下載海濟生物電子商務 瀏覽:216
中專學電子商務有用嗎 瀏覽:424
明星代言拍攝方案策劃 瀏覽:465
銀行轉盤游戲方案策劃 瀏覽:760
中學生感恩父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3
2016年2月葯店促銷活動 瀏覽:527
電子商務部規章制度 瀏覽:875
2018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02
地區性汽車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10
教室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