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林祥謙的事跡(200字就行)
林祥謙,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農民家庭。1906年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由於他聰明好學,很快掌握了鉗工技術。1912年他通過技工考試,進入漢口江岸鐵路工廠當鉗工。當時的京漢鐵路既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吸血管道,又是封建軍閥進行統治、互相混戰的工具。近3萬京漢鐵路工人過著「成年累月做馬牛,吃喝如豬穿如柳」的苦難生活。為了改善勞動條件,提高收入,林祥謙曾和工友們開展過小規模的罷工斗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武漢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項英等人經常深入到江岸區的鐵路工人中,宣傳革命道理,很快發現了富有反抗精神又在工人中有著很高威望的林祥謙。在陳潭秋、項英等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林祥謙階級覺悟很快提高,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林祥謙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1月,江岸工人俱樂部成立,林祥謙被選為幹事。由於他辦事公正,樂於助人,為工人謀利益,深受大家的信任和愛戴。1922年夏天,林祥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為適應全國工人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委會經過多次醞釀籌備,決定於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2月1日清晨,鄭州全城戒嚴。反動軍警荷槍實彈,如臨大敵。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林祥謙和代表們毫不畏懼,沖破軍警的包圍圈,進入會場。在一片歡呼和口號聲中,宣告京漢鐵路總工會正式成立。反動軍閥吳佩孚、蕭耀南對此感到無比恐慌和仇恨。當天下午,他們下令反動軍警佔領總工會會所,驅逐工會工作人員,查抄總工會的文件材料,砸壞各單位贈送給大會的匾額和禮品,甚至包圍和監視代表們的住處。當晚,林祥謙參加了總工會召開的緊急會議,決定向反動當局提出五項要求,限48小時內答復,否則將於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會議決定總工會移到江岸辦公,同時成立總罷工委員會,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總負責人。第二天上午,林祥謙回到江岸,隨即召開會員大會,傳達總工會關於發動全路總同盟大罷工的決定,號召工友們用最大的力量反抗軍閥的暴行。接著,林祥謙帶領工人們組織宣傳隊,貼標語、發傳單,揭露敵人罪行;成立調查隊,了解掌握敵人動態;擴大工人糾察隊,同時趕制鐵棍、木棒,准備自衛。2月3日晚,罷工的各項准備都已就緒。2月4日上午9時,林祥謙接到總工會關於罷工的指示後,下達了罷工令。隨著第一聲汽笛的拉響,江岸機車廠所有的汽笛同時怒吼,響徹武漢三鎮。京漢鐵路全線所有的客、貨、軍車一律停駛,震撼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了。這次大罷工從政治、經濟上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2月6日下午,漢口美、英總領事召集中外買辦資本家進行密謀策劃,並向北洋軍閥政府施壓。吳佩孚勾結帝國主義,決定對罷工的京漢鐵路工人進行殘酷鎮壓。林祥謙意識到殘酷的斗爭即將到來。2月7日中午他把分工會的圖章藏在家裡的炭火盆里,匆匆趕回工會。下午5時20分,反動軍閥帶著兩營士兵,包圍了江岸分工會會所,開始了瘋狂的射擊。在這場野蠻的屠殺中,江岸30多名工人犧牲,200多人受傷,釀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林祥謙帶領工人同前來鎮壓的反動軍隊進行了英勇搏鬥,終因寡不敵眾,與十幾名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敵人逮捕。當夜,天降大雪,敵人把林祥謙綁在江岸車站站台的木樁上。反動軍閥以死威脅逼迫林祥謙下令復工,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敵人惡狠狠地命令劊子手舉刀砍向林祥謙左肩:「上不上工?」林祥謙斬釘截鐵地說:「上工要總工會下命令。我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屠刀砍向林祥謙右肩,他血流如注,昏死過去。醒過來,敵人再次惡狠狠地問他:「現在怎麼樣了?」林祥謙拼盡最後的力氣怒斥敵人:「現在還有什麼話可說?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班軍閥手裡了!」林祥謙壯烈犧牲,時年31歲。為紀念這位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在福州修建了林祥謙烈士陵園,包括二七烈士紀念堂、陵墓、千人廣場和6米高的烈士花崗石雕像等建築。紀念堂以豐富的圖片和資料,詳細介紹了林祥謙的生平事跡。陵墓後面是郭沫若題寫的「二七烈士林祥謙之墓」的青石墓碑。陵園內蒼松繁茂,芳草如茵,守護著烈士不滅的英靈。希望您能採納,謝謝!
Ⅱ 林祥謙是誰啊
林祥謙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和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林祥謙(1892—1923),福建閩侯尚幹人,中國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和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成立,定於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總負責人。2月4日,林祥謙下達罷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2月7日,林祥謙與十幾名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軍閥逮捕。
北洋軍閥以死威脅逼迫林祥謙下令復工,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林祥謙說:「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最終慘遭殺害,年僅31歲。2009年9月14日,林祥謙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祥謙抖音宣傳擴展閱讀:
為紀念這位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在福州修建了林祥謙烈士陵園,包括二七烈士紀念堂、陵墓、千人廣場和6米高的烈士花崗石雕像等建築。
紀念堂以豐富的圖片和資料,詳細介紹了林祥謙的生平事跡。陵墓後面是郭沫若題寫的「二七烈士林祥謙之墓」的青石墓碑。陵園內蒼松繁茂,芳草如茵,守護著烈士不滅的英靈。
Ⅲ 林祥謙的生平
林祥謙,名元德,1892年10月19日出生於福建閩侯縣尚干鎮的一戶貧農家庭。祖父林發舒,辛勞一輩子,只留下一間木構房屋和幾畝薄田。父親林其庄,是馬尾造船廠鍋爐工。母親翁氏,是個勤勞能乾的農村婦女,操持一家人的生活。人生的坎坷經歷,磨煉出他鮮明的個性。
1904年端午節,林祥謙和一群小朋友去觀看龍舟競賽,突然人群中發出一陣急促的呼救聲。原來是岸邊一個小女孩被歡騰的人群擠壓掉進江中。眼看那翻騰的浪花很快就把小女孩吞沒了,12歲的小樣謙毫不遲疑,勇猛地跳進江中,去追尋那被江水捲走的女孩。他使盡全身力氣,從江中把小女孩托出水面,救上龍舟。人們以敬佩的目光,盛贊這位勇敢的小英雄。
1905年,夏糧歉收,林祥謙全家盼著那棵祖傳的龍眼樹果實盡快成熟,好拿它換點錢糧度日。一天,三個地主的兒子偷偷爬上龍眼樹邊摘邊吃邊扔。眼看快要成熟的果實被糟蹋,小祥謙氣憤極了,上前喝令他們下來。這三個壞傢伙下來後,竟將祥謙圍起來毆打一頓。林祥謙憤慨地說:「難道窮人就該受欺侮嗎?」媽媽深怕孩子惹禍,連忙勸慰說:「孩子,人家有錢有勢,惹不得。」倔強的小祥謙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當天夜晚,他約了幾個小夥伴,摸到地主宅前,用石頭猛砸他家屋頂,還在他家牆壁上寫下:「打倒財主仔!」五個大字。事後,林祥謙到馬尾找父親,想結交幾位朋友回來找地主算賬。飽經風霜的林其庄怕兒子回去會吃虧,就把他留在馬尾,送進一所小學讀了1年多的書。
1906年,父親變賣家當,籌借100元保證金,把14歲的小祥謙送進馬尾造船廠當鉗工學徒。這里的工人,每天勞動12小時,住的是骯臟潮濕的泥牆屋,20個人睡在一張統鋪上,擠得連翻個身子都困難。在廠里5年時間,他團結工人,與洋人、官僚資本家和工頭作斗爭。
1912年初,林祥謙通過技工考試,進入江岸鐵路工廠當鉗工,正式加入鐵路工人隊伍。這里工人所受的壓榨也是很殘酷的。為了改善工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林祥謙和工友們曾開展小規模的罷工斗爭,也用過怠工的辦法來對付工頭的壓迫。
1917年秋,林祥謙的母親因勞累過度,貧病交迫,含恨離開了人世。林祥謙忍著巨大的悲痛,回家料理喪事,隨後又重返江岸。此後,他開始努力探索改變工人處境的道路。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武漢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林育南等經常深入到江岸鐵路工人當中,宣傳革命道理。黨組織派項德隆以辦工人夜校的名義來到江岸開展工作,很快發現了富有反抗精神、在工人中有較高威望的林祥謙,及時對他進行教育和培養。林祥謙階級覺悟很快提高,在黨的領導下更積極地從事工人運動,參與籌組江岸工人俱樂部,並當選為幹事;協助舉辦工人夜校;領導工人進行了一系列斗爭,迅速成長為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
1922年夏天,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江岸工人俱樂部改名為江岸京漢鐵路工會。林祥謙被推選為江岸分工會的領導成員。不久,又當選為江岸分工會委員長。京漢鐵路是舊中國重要的交通命脈,它的收入是直系軍閥頭子吳佩孚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1922年,我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出現了高潮。京漢鐵路沿線各站,在一年內相繼成立了16個分工會。為了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實現京漢鐵路工人要求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的迫切願望,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委會決定於1923年2月1日在鄭州舉行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曾通電「保護勞工」的吳佩孚聞訊立即翻下臉來,下令鄭州警察局長黃殿辰武力制止開會。當天清晨,黃殿辰派出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在鄭州全城實行戒嚴。工人代表和來賓們毫不畏懼,整隊向成立大會會場普樂園戲院前進。他們在林祥謙、項德隆(即項英)、施洋等共產黨員的帶領下,沖破敵人的封鎖線,湧入會場,高呼:「京漢鐵路總工會萬歲!」等口號,宣布京漢鐵路總工會正式誕生。敵人是不會甘心失敗的,他們沖進會場,砸壞各單位贈送的匾額和各種禮品。下午又派出軍警佔領總工會會所,驅逐總工會工作人員,查抄總工會文件材料,甚至包圍、監視代表們的住處。當晚,總工會在鄭州召開秘密會議,一致決定向反動當局提出撤革趙繼賢、黃殿辰,賠償損失等五項要求,如48小時內不答應,將實行全路總罷工。會議還決定將總工會遷到江岸辦公,組織總罷工委員會,並指定各分會的罷工領導人。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總領導,他們於當晚從鄭州乘車南下,回到江岸。2月2日,江岸分工會召開會員大會,林祥謙當眾怒斥軍閥迫害代表,破壞總工會成立的種種罪行,宣布京漢鐵路總工會已在激烈的階級大搏鬥中誕生;並傳達總工會關於發動全路總同盟罷工的決定,號召工人們積極投入反對軍閥暴行的斗爭。這時,全場群情激憤,決心為爭自由、爭人權而戰。
會後,林祥謙和他的戰友緊張地進行罷工的各項准備工作,為了組織宣傳隊、調查隊,擴大工人糾察團,並趕制自衛用的鐵棍、木棒,他日夜奔忙,連回家吃飯都顧不上。2月4日上午9時,林祥謙接到總工會開始罷工的指示後,立即下達罷工令。工人黃正興拉響了江岸機廠的汽笛,其他汽笛也跟著怒吼起來,響徹武漢三鎮,震撼四面八方。世世代代當牛作馬的江岸鐵路工人,在林祥謙的指揮下,高擎鐵棍、木棒,湧出各廠、段、站,猶如鐵流直瀉,勢不可擋。一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治大罷工,從江岸開始,沿著全長2400多華里的京漢鐵路向北迅速蔓延,在不到3小時內,勝利地實現了全路總罷工。2月5日,湖北督軍蕭耀南根據吳佩孚關於從速消滅罷工領導力量的命令,指派督軍署參謀長張厚生帶著軍警來到江岸,佯稱要同工會談判,妄圖誘捕林祥謙等領導人。這個陰謀被工人識破後,張厚生又調來大批軍隊佔領工廠,並先後抓走兩名司機和三名糾察隊員,妄圖以此要挾罷工工人生火開車。林祥謙當機立斷,先後派出2000多名工人和糾察隊員前去營救,終於迫使敵人無條件釋放他們。罷工在繼續著,林祥謙和江岸全體工人決心戰斗到底的斗爭精神得到了武漢工人和各群眾團體大力聲援。2月6日上午,湖北省工團聯合會組織2000多名代表來到江岸親切慰問罷工工人,江岸一萬多名群眾參加慰問大會。林祥謙在會上感謝各界群眾的聲援,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破壞陰謀,號召工人們加強團結,堅持罷工。會後,林祥謙和著名律師施洋帶領工人群眾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沿途3000多名群眾自動加入遊行隊伍。當隊伍經過沿江的帝國主義租界時,群眾不斷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爭自由、爭人權。」等口號,情緒極為高昂。示威遊行歷經兩小時才結束。2月7日,罷工進入生死搏鬥的緊要關頭。
林祥謙深知斗爭形勢的嚴峻,他鼓勵妻子說:「咱工人爭自由、爭人權是光明正大的。但敵人不會甘心,會下毒手的,咱要有思想准備。死了一個工人,會有千百萬工人站起來,革命最終一定會勝利。」果然,在當天下午4點半左右,糾察團員前來報告:張厚生正檢閱全副武裝的軍隊,看樣子要來包圍工會。5時整,放哨的工人又報告:一批全副武裝的軍警正從江岸火車站、三道街、福建街向工會包抄過來。情況已十分危急,林祥謙果斷地命令糾察團副團長曾玉良帶領糾察團迎敵。張厚生命令軍隊向工人進行瘋狂的射擊,開始了駭人聽聞的「二七大屠殺」。工會門前及周圍,彈痕累累。在和敵人英勇搏鬥中,曾玉良和30多名鐵路工人壯烈犧牲,200多人受傷。敵兵到處搜捕工人,闖進工人家中搶劫財物,姦淫工人妻女。工會附近的商店也被洗劫一空。林祥謙和60餘名工人在同圍捕的敵人搏鬥中不幸被捕。晚上7點多鍾,北風呼嘯,雪花紛飛,整個江岸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敵人把60多名被捕工人捆綁在江岸車站站台上,林祥謙被綁在站台東側的燈柱上。江岸廣大工人聽到林祥謙和許多工友被捕的消息後,冒著被敵人捕殺的危險,紛紛奔向車站,想奪回大夥愛戴的領導人和其他階級弟兄。林祥謙透過層層刀槍,看到和他朝夕相處、共同戰斗的戰友們和愛妻,頓時力量倍增,他威武不屈地挺立在站台上,怒視敵軍官兵,有力地鼓舞著工友們的戰斗情緒。
這時,張厚生提著馬燈走到林祥謙面前,奸笑著說:「林會長,受委屈了,你現在的唯一出路是下令工人趕快上工,這樣做,我保准有你的好處,不然,你就性命難保。」林祥謙橫眉怒視敵人,不予理睬。威脅利誘不成,張厚生立即兇相畢露地命令劊子手朝林祥謙左肩上砍了一刀,鮮血頓時染紅了他的對襟藍上衣,不斷滴落在灑滿雪花的站台上。他忍著巨痛,巍然屹立。張厚生又對林祥謙嚎叫:「上不上工?」林祥謙瞪圓雙眼,堅定地回答:「不上!」張厚生又氣又惱,命令劊子手朝林祥謙右肩又砍一刀,歇斯底里地狂叫:「到底下不下復工令?」林祥謙斬釘截鐵地回答:「上工要總工會下命令,我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張厚生氣得臉色鐵青,瘋狂地命令劊子手再往林祥謙身上砍去。林祥謙血流如注,頃刻間暈厥過去。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驕橫的敵人洋洋得意地問他:「現在怎麼樣?」林祥謙使盡全身力氣,咬牙切齒地痛罵道:「現在還有什麼話可說?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班軍閥手裡了……」張厚生被罵得臉色蒼白,氣得渾身發抖,不等林祥謙說完,就氣急敗壞地命令劊子手把他殺害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林祥謙,為了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解放事業,英勇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時,正是他31歲盛年。
Ⅳ 林祥謙到底是不是黨員
是黨員
又稱京漢鐵路大罷工。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中規模最大、最有影響的一次。發生於1923年2月,以鄭州京漢鐵路總工會為中心,北起長辛店,南至漢口。長辛店鐵路工人罷工為其重要組成部分。
背景長辛店、盧溝橋一帶為中國鐵路工業的發源地。1897年盧漢鐵路修建,由法、比利時等國合資興建盧溝橋鐵路機廠。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盧溝橋機廠被毀。1901年盧溝橋機廠遷至長辛店,為長辛店鐵路工廠,工廠由比利時國經營,廠長祚曼。1919年工人已達3000人左右,每日工錢為三、四毛錢。1918年冬和1919年底,毛澤東為組建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2次來長辛店啟發工人覺悟。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長辛店組織救國十人團各界聯合會,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在此期間,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張國燾、鄧中夏、高君宇、鄧培、趙爾康等在長辛店創辦勞動補習學校,後建立工人俱樂部。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在長辛店設點講演,宣傳馬列主義。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代表大會召開後,立即組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書記部在北京設立分部,負責京漢鐵路的工人運動。1922年8月組織長辛店八月罷工,取得勝利。1922年中國工人運動走向第一次高潮。1月12日香港海員要求增加工資,被英國資本家拒絕,遂即在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負責人林偉民、蘇兆征領導下,舉行罷工。9月李立三、劉少奇、蔣先雲等領導安源路礦1.7萬工人罷工。與此相配合的罷工斗爭還有京奉路山海關鐵路工廠工人罷工、長沙泥木工人大罷工、京奉路唐山製造廠工人罷工、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京綏鐵路工人罷工、長沙鉛印活版工人罷工、正太鐵路工人罷工等。當時的中國政局正值皖系軍閥敗績,直奉力量增強,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奉軍閥擁兵數十萬,控制洛陽、保定、豐台、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4~5月直奉兩軍大戰,戰火在豐台、盧溝橋、長辛店一線展開,吳佩孚為取得軍事後備資源,保障鐵路交通的暢通,動用大批鐵路工人為期服務。直奉戰爭結束後,為迷惑工人維持其獨霸北京政權的地位,吳佩孚標榜「開明」,打出「保護勞工」的口號。中共利用這一機會,組織工人俱樂部和工會向軍閥提出各種合理要求,將工人運動推向高潮。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遭到直系軍閥的阻撓,當晚,總工會秘密集會,決定4日午時宣布京漢路全體總同盟罷工。3日晚,長辛店分會委員長史文彬返京,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罷工命令。
罷工經過1923年2月4日晨,3000餘名工人聚集於長辛店娘娘宮,史文彬在會上報告總工會成立大會及被軍閥破壞的經過,並宣布罷工命令。會後罷式開始,總工會發表罷工宣言,並提出復工條件:①撤職查辦局長趙繼賢、南段副局長鄭雲、鄭州警察局長黃殿辰。②要求賠償召開成立大會所受的一世損失,被破壞的匾額重新掛起,被搶走的物品要求鄭州軍警送回。③每星期休息一天,陰歷年放假七天,一律不扣工資。罷工開始後,工人糾察隊在各路口站崗放哨,在車站攔截火車,每個工人手舉一面小白旗,上面寫著「勞工神聖」、「提高工人政治地位」、「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爭人權、爭自由」等口號。罷工期間,工人均到俱樂部參加活動,秩序井然,受到社會人士的普遍好感。2月5日北京鐵路管理局茶役也舉行罷工。鐵路局長趙繼賢接到吳佩孚命令,令其嚴厲處置。趙繼賢於是發出威脅布告,限工人在12小時內復工,但工人不予理睬,趙又派人到長辛店威迫工會單獨交涉,工會以「只知總工會命令,不知其他」相回答。當日午後,曹錕派兵長辛店,宣布戒嚴,全體工人也前信示威,並向士兵宣傳。2月6日罷工調查隊報告,涿州有大軍將要開到,聞此消息工人120名,選出500名士兵,學習開車,並聲言罷工工人如不復工,當一津解散,押解出境。工人們置之不理。京兆尹及宛平縣知事來勸說上工,工人以「由總工會作主」相回答。其他地方的罷工,從2月4日開始,罷工斗爭在京漢鐵路全線普遍展開。①江岸方面。2月5日湖北督軍蕭耀南派參謀長張厚生到江岸,以強硬態度要挾工會交出重要領袖。總工會指出。除非曹錕、吳佩孚及交通部負責人前來,否則,恕不接待。午時,大批軍隊將工廠包圍,並將2名開車工人捕去,工人聞訊後,集合2000多人。沖破軍隊防線,將2名工友搶回。沖突中,軍警又拘捕工人糾察團的3名成員,總工會派人要求釋放。6日武漢各工會各派代表隊數百人,共2000餘人,到江岸舉行慰問大會,慰問大會後,工人舉行遊行示威,由江岸經過漢口租界,歷時21小時遊行結束。②鄭州方面。2月4日鄭州駐軍師長靳雲鄂將工會代表召來講話,強令代表開車復工,工會代表以「須有總工會命令才能開車」為由,加以拒絕。5日靳雲鶚拘捕工會委員3人。工人聞訊後,立即組織起來,同靳雲鶚交涉。6日軍警又捕去2名工會委員,上午,靳雲鶚將5名工人代表推出車站,下午,警署鳴鑼招呼工人上工,工人置之不理。
二七慘案 直奉大戰後,吳佩孚以「保護勞工」為幌子,採取設立勞工局、贊成勞動立法、頒發肖像獎章、邀見工人代表等欺騙手段,藉以維護統治。長辛店罷工的結果,使吳佩孚每月損失6萬元。為此,吳佩孚對罷工實行鎮壓,首當其中的便是長辛店鐵路工人。2月5日北洋軍閥衛戍司令部派游緝隊長張國慶率四郊遊緝隊一營開赴長辛店,對罷工工人嚴密監視。2月6日下午,京漢鐵路局局長趙繼賢宛平縣縣長湯曉秋及警察廳督察長等協同第14混成旅旅長時盛、四郊遊緝隊長張國慶在長辛店車丫緊急協商,醞釀鎮壓計劃。同日晚9時左右,時全盛、張國慶等領14旅2團3營、游緝隊我連及鐵路警察闖入長辛店鐵路工人家、逮捕共產黨人吳汝明、史文彬、陳勵懋、王永泰、李三、洪永福、楊錫貞、吳春西及吳禎、易順等11人,押住14混成旅旅部。2月7日清晨,羅章龍、劉伯青乘車來到長辛店,得知史文彬等11人被捕的消息後,迅速組織起三、四千人的工人隊伍,湧向長辛店火神廟,將警察署包圍,與廟內的駐軍和2個警察營形成對峙。示威工人首先派韓連金搭話,隨即又派孫呈武,劉文武進內交涉。軍隊見群眾隊伍蜂擁而來,立即後退,舉槍作射擊狀。不久,混成旅4團3營趕來,雙方開始以生沖突。沖突中,葛樹貴、楊詩田、辛克洪、劉寶善、趙長潤5人犧牲,29人負傷。王永福、劉炳波等20餘人被捕,長辛店鐵路工人罷工慘遭鎮壓。在漢口江岸方面,湖北督軍蕭耀南派參謀長張厚生指揮鎮壓。2月7日下午5時多,張厚生率2個營包圍總工會,命令開槍射擊。數百名手無寸鐵的工人糾察隊與軍警搏鬥,曾玉良等32人犧牲,200多人受傷。同時,軍隊包圍工人宿舍,搜捕工人。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林祥謙被捕。軍警將他綁在車站電桿上,強令他下達復工命令。林祥謙嚴辭拒絕,慷慨就義。與此同時,保定,洛陽、鄭州各站發生流血與死亡事件。整個二七慘案,京漢南北各站在12小時內,共犧牲40餘人,被捕百餘人,負傷500餘人,失業流亡的工人近千戶。
各界對慘案的反應 直系軍閥吳佩孚、蕭耀南及下屬時全盛、張國慶等製造的二七血案,引起中國各界的一致共憤。中國共產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發表以告工人階級與國民書,號召工人階級團結起來,打倒吳佩孚政權。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布以敬告國民,提出來爭自由、反抗軍閥,爭民權、反抗慘殺的口號。海參崴工團總會,宣告吳佩孚等軍閥的罪惡,上海學生總會、北京各團體聯合會、全國各界聯合會、全國鐵路總工全籌備委員會、北京民權運動大同盟、湖南全省工團、北京大學學生會、潮州工會聯合會、上海各工團、全國工人工團自求會、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湖北省工團聯合會、全國海員總工會、北京學生聯合會等組織和團體紛紛發表通電和宣言,譴責吳佩孚屠殺工人的罪行。3月2日北京各界群眾前往天安門,向軍閥政府示威,遭政府鎮壓。3月22日北京5000餘名各界群眾舉行「施洋、林洋謙及二七諸烈士追悼大會」。為了保存與積蓄革命力量,黨組織通知京漢鐵路總工會2月9日復工。長辛店工會在軍閥政府高壓下,遭嚴重摧殘。北方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
Ⅳ 林祥謙的資料(200字左右 急!)
林祥謙(1892-1923),福建閩侯人,"二.七"大罷工領導人之一,中國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和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1923年2月7日,林祥謙,為了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解放事業,英勇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林祥謙,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一個農民家庭。
1906年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由於他聰明好學,很快掌握了鉗工技術。
1912年他通過技工考試,進入漢口江岸鐵路工廠當鉗工。當時的京漢鐵路既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吸血管道,又是封建軍閥進行統治、互相混戰的工具。近3萬京漢鐵路工人過著「成年累月做馬牛,吃喝如豬穿如柳」的苦難生活。為了改善勞動條件,提高收入,林祥謙曾和工友們開展過小規模的罷工斗爭。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武漢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項英等人經常深入到江岸區的鐵路工人中,宣傳革命道理,很快發現了富有反抗精神又在工人中有著很高威望的林祥謙。在陳潭秋、項英等共產黨人的幫助下 林祥謙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林祥謙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
1922年1月,江岸工人俱樂部成立,林祥謙被選為幹事。由於他辦事公正,樂於助人,為工人謀利益,深受大家的信任和愛戴。1922年夏天,林祥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
為適應全國工人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委會經過多次醞釀籌備,決定於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2月1日清晨,鄭州全城戒嚴。反動軍警荷槍實彈,如臨大敵。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林祥謙和代表們毫不畏懼,沖破軍警的包圍圈,進入會場。在一片歡呼和口號聲中,宣告京漢鐵路總工會正式成立。
反動軍閥吳佩孚、蕭耀南對此感到無比恐慌和仇恨。當天下午,他們下令反動軍警佔領總工會會所,驅逐工會工作人員,查抄總工會的文件材料,砸壞各單位贈送給大會的匾額和禮品,甚至包圍和監視代表們的住處。當晚,林祥謙參加了總工會召開的緊急會議,決定向反動當局提出五項要求,限48小時內答復,否則將於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會議決定總工會移到江岸辦公,同時成立總罷工委員會,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總負責人。
第二天上午,林祥謙回到江岸,隨即召開會員大會,傳達總工會關於發動全路總同盟大罷工的決定,號召工友們用最大的力量反抗軍閥的暴行。接著,林祥謙帶領工人們組織宣傳隊,貼標語、發傳單,揭露敵人罪行;成立調查隊,了解掌握敵人動態;擴大工人糾察隊,同時趕制鐵棍、木棒,准備自衛。2月3日晚,罷工的各項准備都已就緒。 2月4日上午9時,林祥謙接到總工會關於罷工的指示後,下達了罷工令。隨著第一聲汽笛的拉響,江岸機車廠所有的汽笛同時怒吼,響徹武漢三鎮。京漢鐵路全線所有的客、貨、軍車一律停駛,震撼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了。這次大罷工從政治、經濟上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2月6日下午,漢口美、英總領事召集中外買辦資本家進行密謀策劃,並向北洋軍閥政府施壓。吳佩孚勾結帝國主義,決定對罷工的京漢鐵路工人進行殘酷鎮壓。 林祥謙意識到殘酷的斗爭即將到來。2月7日中午他把分工會的圖章藏在家裡的炭火盆里,匆匆趕回工會。下午5時20分,反動軍閥帶著兩營士兵,包圍了江岸分工會會所,開始了瘋狂的射擊。在這場野蠻的屠殺中,江岸30多名工人犧牲,200多人受傷,釀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林祥謙帶領工人同前來鎮壓的反動軍隊進行了英勇搏鬥,終因寡不敵眾,與十幾名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敵人逮捕。 當夜,天降大雪,敵人把林祥謙綁在江岸車站站台的木樁上。反動軍閥以死威脅逼迫林祥謙下令復工,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敵人惡狠狠地命令劊子手舉刀砍向林祥謙左肩:「上不上工?」林祥謙斬釘截鐵地說:「上工要總工會下命令。我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屠刀砍向林祥謙右肩,他血流如注,昏死過去。醒過來,敵人再次惡狠狠地問他:「現在怎麼樣了?」林祥謙拼盡最後的力氣怒斥敵人:「現在還有什麼話可說?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班軍閥手裡了!」林祥謙壯烈犧牲,時年31歲。
為紀念這位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在福州修建了林祥謙烈士陵園,包括二七烈士紀念堂、陵墓、千人廣場和6米高的烈士花崗石雕像等建築。紀念堂以豐富的圖片和資料,詳細介紹了林祥謙的生平事跡。陵墓後面是郭沫若題寫的「二七烈士林祥謙之墓」的青石墓碑。陵園內蒼松繁茂,芳草如茵,守護著烈士不滅的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