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保康宣傳部長

保康宣傳部長

發布時間:2021-03-02 09:15:53

㈠ 柳長毅的個人履歷

1975.08--1978.02 湖北保康下鄉知青抽調在保康縣民兵團政工科1978.02--1982.12 武漢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專業學習
1982.12--1986.04 十堰市人民醫院內科醫師、醫務科副科長、醫療質量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1986.04--1986.08 十堰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
1986.09--1989.07 中央黨校培訓部青干班脫產學習
1989.02--1991.05 十堰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兼機關支部書記 1991.05--1992.10 十堰市毛巾廠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1992.10--1994.02 十堰市經委副主任、工委委員
1994.02--2002.10 十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其間:1997年9月兼任十堰社科聯黨組書記)
2002.10--2008.08 鄖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期間:2005.07-2005.12掛任國家旅遊局管理司司長助理;2008.05-2008.06浦東幹部學院縣長進修班培訓學習)
2008.08--2009.01 鄖縣縣委書記、縣長
2009.01--2011.09 鄖縣縣委書記、縣人大主任(2010.10明確為副廳級幹部)
2011.09-- 湖北省扶貧辦副主任、黨組成員

㈡ 「8·7」湖北省保康縣城關鎮封銀岩村二組滑坡

1 滑坡概況

2011 年 8 月 4 日 至 7 日,湖 北 省 保 康 縣 遭遇持續 降 雨,縣城 累 計 降 雨 量 達67. 6mm,8 月7 日上午 9 時,保康縣城關鎮封銀岩村二組王家溝兩側坡體發生 2 處滑坡,Ⅰ號滑坡體位於王家溝南東側,平面形態呈半圓弧狀,寬250m,長120m,平均厚 6 ~8m,體積約 21 萬 m3。Ⅱ號滑坡體位於王家溝北西側,平面形態呈半圓弧狀,寬80m,長60m,平均厚4 ~6m,體積約2. 4 萬 m3; 滑坡總體積約 23. 4 萬 m3,滑坡規模為中型土質滑坡。在降雨誘發下,封銀岩村二組滑坡易再次發生滑移變形破壞。主要威脅王家溝溝口居民區與農田安全。Ⅰ號滑坡前緣有 150m 左右的緩坡,滑體下滑後多堆積於斜坡地表,影響區東西長 200m,南北寬 190m,影響范圍約 38000m2。Ⅱ號滑體規模較小,滑體前緣受王家溝控制,滑動范圍有限,主要威脅滑體後緣3 戶居民共 7 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區東西長 80m,南北寬 60m,影響范圍約 4800m2。

封銀岩村二組滑坡分布於王家溝上游溝體兩側,沖溝自北東流向南西,上游溝谷切割淺,中部至溝口溝谷深切,形態呈 「V」字形,谷底寬 10 ~ 20m,溝深8 ~ 20m,溝底縱坡 140‰ ~ 180‰,流域匯水面積約 0. 68km2,遇極端特大暴雨天氣,若滑坡下滑,可能產生小至中等規模泥石流災害,威脅范圍向西可至王家溝溝口附近。

險情發生後,襄陽市保康縣國土資源局領導會同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應急處置小組,採取有效措施搶險救災,36 戶 134 人成功避險,取得較好防災效果。

2 基本環境背景

2. 1 地形地貌

滑坡區位地鄂西山區荊山山脈北部,屬中低山地貌,區內山脈總體呈東西走向。滑坡所在斜坡坡向 155° ~245°,坡度 60°,前緣高程約 405 ~415m,後緣高程 450m,相對高差 45m,前緣臨空,臨空面高 12m。

2. 2 地層岩性

滑坡區出露地層主要為各類成因的第四系地層及志留系下統龍馬溪組地層。分述如下:

(1)第四系: 滑坡堆積物和第四系殘坡積層。

(2)志留系下統龍馬溪組: 主要出露於滑坡區後緣,岩性為灰—灰綠色頁岩,頁理極發育,地表岩石強風化破碎。

2. 3 地質構造及地震

滑坡區地處揚子准地台一級構造區北緣,青峰斷裂帶南緣,為一東西向復背斜,核部由中元古界神農架群構成,兩翼依次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和志留系。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19306—2001),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 0. 1g,地震烈度屬Ⅵ度區,與西北面的竹溪、房縣Ⅶ度區相鄰近。

2. 4 氣象水文

保康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量隨不同年份和季節變化較大,屬鄂西北暴雨地區。據 1984 ~ 1996 年降水資料統計,年平均降水量 959. 89mm。滑坡區地表沖溝發育,清溪河為該區主要地表水系,河道自南向北穿越保康縣城,在過渡灣匯入南河。

根據滑坡區出露地層岩性特徵、地下水賦存條件及水動力特徵分析,區內地下水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鬆散岩類孔隙水。主要賦存於第四系殘坡積、滑坡堆積含碎石土層中,含水層岩性不均勻,透水性能差異較大,局部地段因粘粒含量大而相對隔水,整體呈潛水—半承壓地下水類型,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多沿坡體縱向運移,排泄於坡腳一帶。

(2)碎屑岩類裂隙水。志留系強風化砂質頁岩本身不含水,但經強風化作用後岩體多呈散裂、碎裂結構,因而成為弱富水的裂隙含水體,受後緣裂隙水及上層滯水補給。

2. 5 人類工程活動

保康縣城關鎮封銀岩村切坡修路形成大量人工棄渣,棄渣排棄於村級公路下方坡體表面,形成較大的棄渣堆積體,致使坡體上部荷載加大,改變了斜坡體內部結構。

3 監測與應急避險

3. 1 巡查監測

巡查監測主要採取地表巡查與簡易監測兩種方式。具體巡查監測工作如下:

(1)定期對滑坡體前緣、中部、後緣及外側進行巡查,雨天每天巡視 3 次,晴天每天巡視 1 ~ 2 次。觀察後緣坡體滲水情況,坡上的裂縫變化,以及樹木變化情況。

(2)災情發生後,根據滑坡變形特徵,於滑坡體後部具有明顯變形破壞部位布置 4 處簡易監測點,採用木樁法。安排村幹部用鋼捲尺每日 8 點、12 點、16 點、20 點、24 點定時進行監測,做好監測記錄,並上報保康縣國土資源局,同時安排人員對王家溝水位進行巡視觀察,目視監測。

3. 2 應急避險與處置

險情出現後,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有關負責同志反應迅速,親臨現場察看險情,指揮搶險。並採取了以下應急避險處置措施:

(1)保康縣委、縣政府迅速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落實責任人、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和臨時避讓地點,落實監測人員,確定了監測點,監測方法以及上報要求。

(2)迅速將滑坡後緣 3 戶 7 人撤離東坡村村委會進行妥善安置,並向受滑坡影響的王家溝下游溝口的 33 戶 127 人發放防災明白卡,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36戶 134 人成功避險,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在滑坡區豎立了警示標牌,警示過往行人和車輛。

(3)迅速派遣地質災害防治專家組到現場勘察,分析成因並制定應急治理方案。最後專家組討論決定採取削方減載、修建地表排水溝、攔沙壩等工程措施進行滑坡應急治理。

圖 1 滑坡全景及危害范圍

4 經驗與啟示

此次封銀岩村二組滑坡災害應急處置,有如下幾點經驗和啟示值得借鑒:

(1)經驗。

一是速報及時、到位迅速。險情出現後,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處理果斷,速報及時。國土及地質災害防治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搶險救災工作,為封銀岩村二組滑坡險情的解除在時間上爭取了主動。

二是技術支撐。一支專業強、技術硬、不怕苦的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隊伍是應急搶險的重要保證。一接到通知,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專業技術人員立即趕到災害地點進行現場踏勘,並採取適宜有效的應急處置措施。

三是宣傳到位。保康縣地處鄂西山區,區內地質災害頻發,是我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工作,人民群眾防災救災意識高,險情發生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啟動應急機制,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發放 「兩卡一表」,即防治工作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地質災害點防災應急預案。

圖 2 封銀岩滑坡平面圖

(2)啟示。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是應急處置成功的有力保障。封銀岩村二組滑坡險情出現後立即引起了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湖北省國土資源廳、襄陽市政府領導前往現場進行調研,察看災情,指導應急搶險及災後重建工作。保康縣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在滑坡現場組織搶險救災,召開現場工作會議,落實各部門參與救災。

二是適時啟動預案,是應急處置成功的重要基礎。面對險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落實責任人、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和臨時避讓地點,落實監測人員,確定了監測點,監測方法。這是應急工作有序進行,搶險救災忙而不亂的重要基礎。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是應急處置成功的核心。接到報告後,保康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果斷決策,迅速將滑坡威脅的群眾進行撤離,成功避險 36 戶 134人,沒有造成 1 人傷亡。

圖 3 1、2 號監測點

圖 4 省、市、縣領導視察

四是正確引導輿論,是應急處置成功的重要支撐。湖北省電視台、保康縣電視台按照 「及時准確、公開透明」的原則,及時對滑坡險情進行了公開報道,消除了群眾恐慌,有力地推動了災害的有效處置,維護了社會穩定。

(本節基礎資料由湖北省國土資源廳提供 責任編輯 褚宏亮)

㈢ 夏夔的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幹事、區委書記、科長、中共監沔縣委宣傳部長、新四軍襄南指揮部秘書等職。1946年後,任鄂西北軍區分區宣傳科科長,中原軍區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參加了中原突圍和西南等戰役。參加了多次反日偽「掃盪」、重建洪湖抗日根據地等戰役戰斗。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團總支部書記、副科長、科長、大隊副政治委員、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等職,參加了「中原突圍」、阜陽、高山鋪、橫溝市、三江口、江漢、沙市、宜昌等戰役戰斗。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宣恩縣委副書記兼縣長、湖北軍區後勤部直屬政治部副主任、科長、武漢市兵役局副局長、湖北省軍區漢口軍分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政治部群眾工作部副部長、部長,武漢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政委、基建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三級解放勛章、獨立功勛榮譽章。
一所學校讓他堅定了一種信念
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了更為艱苦的時期,已經15歲的夏夔,從沔陽縣城的震旦中學回到了家裡,他目睹敵軍、土匪搶掠騷擾,人民群眾的深重災難,心中苦悶至極。正在這時,他的父親不知從哪裡得來的信息,設在松滋劉家場慶賀寺的湖北省第四區簡易師范學校附中部招生,由於當時沙市、宜昌一帶尚未淪陷,相對比較安全,父親為了夏夔的安全,把他送到了那所學校。
一踏進學校,夏夔就像走進了一個新的天地,學校的政治空氣濃厚,師生的抗戰熱情很高,同學們唱的都是像《我們在太行山上》《游擊隊員之歌》《黃河大合唱》等一些他從未聽過的慷慨激昂的救亡歌曲,辦「壁報」、開晚會、搞校外宣傳,都圍繞著抗日救亡這一主題。在課程設置上,學校除了統一規定的國文、數學、理化、英語等外,還增設了「抗戰知識」這門課,專門講授抗戰的理論和實踐。平時,他在學校圖書室里,如飢似渴地讀進步書刊,比如毛澤東的《論持久戰》,魯迅的《吶喊》《彷徨》,蘇聯作家的《鐵流》《毀滅》等。
當然,一個人的思想轉變不能完全來源於書本知識,夏夔能夠走上革命的道路,與老師的教誨和影響是分不開的。這所學校名義上是國民黨政府「官辦」的,實際上是共產黨領導的爭取和培養青年學生的革命學校,老師中大都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學生,是「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利用一切機會向學生灌輸革命思想,積極宣傳共產黨的政策主張。學校的教導主任田綏祥經常用「前方打仗,後方打牌」,「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等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揭露國民黨的腐敗和消極抗戰。訓育主任史林峰根據《論持久戰》《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在敵後》等書籍編成「抗戰知識」講義,深入淺出地把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和國民黨的節節敗退作了鮮明的對比。所有這一切,使年輕的夏夔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憧憬。
讓夏夔至今難以忘懷的是,1939年的寒假,他因離家較遠,路上又不安全,留在學校和一些家在淪陷區的師生一起過年,大家利用這個機會,在一起「指點江山」,分析抗戰的形勢和前途,討論時代青年的理想和使命,探索中國的未來。那份激動,那份壯志,讓老將軍現在依然激情難抑。
在學校師生的教育幫助下,夏夔的認識不斷提高,在革命的搖籃里鍛煉成長。1940年3月18日,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擔任了附中部學生黨支部書記,還當選為學生自治會總幹事。1941年3月「皖南事變」後,他轉移到鄂豫邊區參加新四軍,加入到敵後抗日游擊戰爭的行列。
一場戰爭讓他接受了一次洗禮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從峨眉山走下來,在美國的幫助下,迅速搶佔一切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悍然發動內戰。戰斗在武漢周圍的新四軍第五師首當其沖,數千名浴血抗日的新四軍幹部戰士被迫實行中原突圍。
1946年6月,由於國民黨軍隊步步緊逼,夏夔所在的江漢軍區部隊從楊家河等地出動,進到柳林店整編,天漢中心縣委的部隊和軍區警衛營合編為警衛團,夏夔任團部總支書記。整編後的部隊迅速西進,夏夔隨警衛團經保康縣的報信坡進入鄂西北大山區。夏夔告訴我們,部隊越往西走,越感到溝深坡陡,山一座比一座高,一上一下少則要走二三十里。談起這段行軍經歷,老將軍不禁詩興大發:每每爬到半山腰,只見頭上月明星稀,腳下雲靄繚繞,真是「舉頭明月近,回首白雲低」啊!
但行軍中更多的是辛苦和磨難,其艱苦程度是現在的人們難以想像的。每到一處,部隊總是用自帶的食鹽和銀元向當地老百姓換點糧食,大部分時間得靠吃玉米糊和南瓜湯果腹,這對於來自「魚米之鄉」的夏夔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有一次,部隊行軍一整天,晚上只得露營在高山上,戰士們都沒有吃東西,而方圓幾里路才有一戶住著茅草棚的人家,司務長只好給這戶人家幾塊銀元,在他家地里掰了幾十個玉米棒子,分發給戰士們在火上烤熟後充飢。或許是太餓了,夏夔一連吃了好幾個,喝了幾口冷水後睡覺了。第二天,他開始拉肚子,一天得拉十幾次。夏夔慌了:要是因為這病跟不上部隊,就得留下來,這該怎麼辦呢?幸好衛生隊長給了他一小瓶「鴉片酊」,讓他一天幾次舀點路邊溪水沖服,才制服了這個行軍的「攔路虎」,避免了「掉隊」。
整整一年的中原突圍,夏夔隨他所在的部隊先後轉戰鄂、豫、陝、湘、皖五省,四渡襄河,兩渡長江,六涉淮水,四次跨越平漢鐵路;參加大小戰斗300餘次,歷經80餘縣,行程逾2萬里。回憶起六十多年前的這次戰役,夏夔如數家珍。
一次營救讓他結下了一種情誼
1944年5月上旬的一個下午,在新四軍第五師第三軍分區襄南指揮部駐地江陵縣趙家堖,時任指揮部秘書的夏夔正在寫材料,忽然,「快來看啊」的喊叫聲和奔跑的腳步聲響成一片,出於好奇,他隨著人群朝小河邊跑去,只見一隻小木船正在靠岸,船艙里坐著一個身穿飛行服的碧眼金發的青年軍人,護送的有兩名帶槍的游擊隊員,撐船的是一個五十開外的老民兵。這個「洋人」上岸後,用驚疑不安的目光東張西望,似乎想要尋找什麼,夏夔把他帶到指揮部政委李人林的住處,「洋人」顯得更為惶惑、緊張。夏夔用自己早年學的一點英語單詞,結合手勢和他攀談,得知他叫萊威士,美國十四航空隊的飛行員,他駕駛一架P-40戰斗機從湖南芷江基地起飛,掩護轟炸機群轟炸武漢的日軍軍事目標,但在返航途中被日軍高射炮擊中油箱,不能繼續航行,只好跳傘,幸好被當地農民救起來。
為了這位美國飛行員的安全,防止日軍的突然襲擊,當夜指揮部機關轉移到一個比較偏僻的村莊,受組織派遣,夏夔與萊威士同住在一個農民家裡,他們每天用手勢和英語單詞交談,難免會鬧出一些笑話。一個多星期後的一天,夏夔告訴萊威士,新四軍將派部隊護送他到美軍司令部,然後從那裡到重慶,萊威士十分高興,一天要問幾次「什麼時候能動身」,一次,夏夔聽說萊威士明天可以走,就興沖沖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哪知因故推遲到了後天,萊威士十分焦急,夏夔想告訴他,後天一定可以走,但不知道「後天」用英語怎麼說,只好先說「Tomorrow」,然後用手一翻,又說了一遍「Tomorrow」,萊威士怔了一下,然後大笑起來,高興地糾正道:「After tomorrow.」
萊威士臨走的那天下午,專門交給夏夔一封信,他要告訴以後再遇到危難的美國人,如果他們不幸遇到困難了,千萬不要憂愁,這里的軍民是真正抗日的朋友,一定會使他們生活得很愉快,並能幫助他們回到自己的部隊……
沒過幾天,新四軍在洪湖又營救了一位名叫白勞德的美國中尉飛行員,他在路過襄南指揮部時,夏夔把萊威士的信給他看,他很受鼓舞,還連連念叨:「我們認識!」
這種國際友誼一直延續到了現在,2002年5月,白勞德來中國旅遊時,專門到北京與夏夔見了面,他告訴夏夔,萊威士還健在,他們每年都要見一次面。
一個「特使」讓他贏得一種信任
1991年4月5日是新四軍第五師建軍50周年紀念日,湖北省准備舉行紀念大會,去函邀請時任師長的李先念、代政委任質斌到會講話,或者發去賀信,當時已是全國政協主席的李先念正在主持召開政協會議,難以抽身,找任質斌商量,兩位老首長一致認為:湖北的大悟縣有個烈士陵園,還有一座烈士紀念碑,不如派兩個人作為代表,直接去大悟縣向烈士紀念碑獻花圈,4月5日又恰好是清明節,還可以到烈士陵園掃墓,以表示對烈士的哀悼和懷念。後來,兩位老首長一合計,從在京的五師人中,挑選年紀較輕、身體較好而又熟悉五師歷史的夏夔和黃永貴,分別作為李先念、任質斌的「特使」,到大悟縣參加紀念活動。
遵照兩位老首長的指示,夏夔與黃永貴按期抵達大悟,參加了數千人的紀念大會,向烈士紀念碑敬獻了由李先念、任質斌署名的兩個大花圈,瞻仰了烈士陵園,並委託大悟縣委書記在大會上向群眾轉達了兩位老首長對老區人民的問候,感謝他們在革命戰爭年代對新四軍第五師的巨大支持和無私奉獻,祝願老區人民迅速擺脫貧困,走上富裕之路。隨後,夏夔和黃永貴訪問了滾子河、白果樹灣及宣化店,參觀了大悟縣革命陳列館、五師和中原軍區領導機關所在地以及李先念的故居,會見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完成任務回到北京,夏夔及時向任質斌匯報了情況,李先念也在中南海接見了他,兩位老首長都詳細地詢問了老區的近況。談及這次「特使」經歷,夏夔總是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對老首長的這份厚愛和信任表達深深的謝意。
一份淡泊讓他保持了一種操守
1979年元月4日,夏夔調到基建工程兵政治部,先後任副主任、主任,在這期間,他著力抓了部隊的組織工作,配好配齊了政治幹部,同時,統一完善了幹部政策,雖然一直從事政工工作,但他始終兢兢業業,毫無怨言。
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裁軍工作正式啟動,基建工程兵部隊首當其沖,夏夔隨著這股洪流「歇崗」了,他有過彷徨,有過失落,但並沒有意志消沉,更沒有怨天尤人,那種淡泊名利的觀念支撐著他的「賦閑」歲月。後來國家開始給軍人授軍銜,夏夔也沒能趕上,直到1991年離休時才當上了將軍。
對自己的子女,夏夔也是「不管不顧」,他有四子一女,雖然現在個個都幹得不錯,但沒能得到父親的照顧,他的老伴張菊生老人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前些年,與老大夏鶴一同進入提拔行列的有五人,她要老頭子出面打打招呼,好讓夏鶴順利晉升,但他不為所動,結果其他五人都得到了提拔,只有夏鶴一人「原地踏步」。談及此事,已是武警指揮學院院長的夏鶴說,要想改變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人的思想很難,但我能理解老爺子。
有人說,一個老將軍就是一本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活教材,這話一點不假。夏夔從革命的熔爐里鍛造出的那種堅定的信念、那種正直的品格,無論何時何地,永遠都不會過時。

㈣ 先進性在這里閃光——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系列報道之四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承擔單位有1081個,累計投入人員28000多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方面軍。這個方面軍有一個精英薈萃的精幹司令部和總參謀部,這就是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辦公室和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組。

「支部建在連上」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涉及31個省(區、市)近3000個管理部門、1000多個地勘和測繪單位、15萬多個礦業權人或更多的投資者,投入資金近23億元,涉及范圍之廣,人員之多,任務量之大,所需資金之巨,都是前所罕見的。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11年3月,全國項目組黨支部利用在福建開展業務活動間隙,聯合各地項目技術骨幹一起赴革命聖地古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項目開展初期,確定技術路線、開展工作調研、落實經費人員等各項工作更是千頭萬緒。面對艱巨的工作任務和復雜的人員結構,如何調動項目組成員的積極性?項目負責人、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譚永傑深思熟慮後提出:建立項目辦臨時黨支部,發揮黨支部的先進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先進性凝聚人心,使項目辦形成一個團結的戰斗集體。他的想法得到了發展研究中心黨委的肯定和同意。2008年中期,按照有關程序,項目組第一次成立了由項目組副負責人付晶澤同志負責的臨時黨支部,2009年初,國土資源部明確在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辦技術部(臨時機構)後,又正式成立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辦技術部黨支部。2010年6月,隨著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正式批准成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研究室,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研究室黨支部進一步得到完善,成了奪取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全面勝利的堅強核心。礦業權實地核查3年多時間,也是核查黨支部不斷健全完善的發展過程。2011年6月,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研究室黨支部,也稱為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黨支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被評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的先進黨組織。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11年6月,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黨支部和發展研究中心礦管室黨支部在北京聯合開展黨日活動

不知疲倦的「空中飛人」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09年9月23日,譚永傑(右一)在湖北保康野外檢查實地核查工作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譚永傑自2007年「臨危受命」,擔任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負責人以來,就開始了幾乎沒有節假日的滿負荷工作。從前期調研到動員啟動,從野外實測到室內數據整理,從項目開展的技術路線、組織設計,從全國成果匯總到成果應用研究,工作環節的每一步的推進,都是在他親自帶領下制定和完善的。由於領導班子調整,他在發展研究中心分管的業務處室最多時達到了9個,還協助管理任務比較繁重的科技處,領導發展中心質量管理辦公室和學術委員會,為了不耽誤單位的正常工作,又能確保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的順利推進,他就採取晚上坐飛機奔赴工作地點,白天抓緊處理問題,就是在飛機上的幾個小時也是十分可貴的「辦公」時間,用他自己的話說,「每次一上飛機,沒有電話沒人找,利用好不容易靜下來的空隙,思考已有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安排下一步工作,許多重要的想法在這個時候會在腦子里形成,趕快用隨身帶的小本記錄下來,下飛機後馬上打電話進行部署落實」。其工作的高強度讓所有接觸他的人贊嘆和心疼。31個省(區、市)都多次留下了他辛勞的身影,他曾創造了9天跑完10個省的「奇跡」,被大家稱為「空中飛人」。2009年5~7月份,正是各省項目野外實測工作推進的關鍵時期,徐紹史部長明確提出要在2009年底全面完成野外實測任務,為了督促幾個「後進」省份的工作進度,他連女兒高考和錄取都沒時間過問,更談不上指導、關心和照顧,對女兒的虧欠讓他想起來就心酸。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11年11月1日,國土資源部召開全國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暨礦業權實地核查總結表揚電視電話會議,徐紹史部長向譚永傑等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先進個人頒發證書

他們為大家做出榜樣

大家提到支部書記、項目組副負責人、綜合組組長付晶澤,都會由衷地贊嘆說:「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就會想到付書記。」3年來,過度的操勞使她的頭發也出現了花白,但她依然精神飽滿,奔走在全國各地。與各省廳的協調溝通、各類會議的組織籌備、項目工作人員的統籌調配、對各省的督促檢查、慰問驗收……許許多多的項目實施單位和核查現場,都留下了她勞碌的身影。她曾兩次帶隊進西藏,由於連續作戰,本來單薄的身體沒有得到充分休息,在第二次進藏驗收數據時,她出現明顯的高原反應症狀,為了工作能夠持續推進,她克服身體不適,堅持工作,順利完成數據驗收。工作結束後,她沒有片刻休息,直接飛往西安,立即投入到全國第二批省級成果驗收會的組織籌備工作中。2009年冬天,得知青海省為完成當年的野外實地核查任務,工作人員在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下工作時,她又隨同譚永傑總工和部開發司的同志到大雪封山、海拔高達3700多米的野外現場慰問工作人員。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09年4月,付晶澤(左二)帶領樓紅英(左一)、易繼寧(左三)、郭佳(左四)等在陝西野外檢查

項目組副負責人、技術組組長楊建鋒同志作為項目組技術專家,三年多來在項目工作中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從不向組織提任何困難,從調研、編寫技術指南、培訓講課、編寫成果報告等,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節假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一次,由於工作需要,他連續3周出差,本以為飛回北京後可以稍作休整,但由於項目人員緊張,在飛機降落的第一時間內通知他兩小時後繼續前往外省,湊巧他愛人也在當天從外地出差歸來,已約好在機場會合後一同回家,卻由於自己臨時改變行程,這次本來看似有些浪漫的約會卻演繹成了兩人在機場的匆忙一見。對此他沒有半點怨言,急匆匆又飛往新的工作地點。而讓他更深深負疚的是父親病危時也因工作太忙未能床前盡孝,父親病逝也沒能見上最後一面,這個剛強的漢子每念及此,就忍不住淚花盈眶。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09年4月,李景朝(左一)、楊建鋒(右一)和中煤航測遙感局康高峰(右二)、胡智峰(左二)在陝西野外實測

每一位成員都閃爍著先進性的光芒

項目組成員路玉林同志,在數據驗收最緊張的時期,正好趕上舉家搬遷、孩子升學考試等事情沖突,他毅然決然將家裡的所有事情交給了愛人,全身心投入到核查驗收工作中,毫無怨言。項目組成員郭佳同志身兼數職,為了不影響工作,新婚燕爾的她顧不上體味甜蜜,就趕回單位與大家一起奮戰。項目組成員易繼寧同志因為長期在野外出差,錯過了買房的黃金時機,甚至因為工作忙只能由母親代己相親。項目組成員王永志和林燕同志是數據組的技術骨幹,他們為了專心工作,都將自己年齡很小的孩子交給老人照顧。項目組趙琳同志克服工作分工的矛盾和沖突,出色完成項目組的各項宣傳任務,曾為了趕制宣傳冊,晚上十點多趕去印製公司校樣,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點。就連項目組年齡最小的黨員王慧同志,作為中心的臨時聘用人員,從上班的第二天起便開始了滿負荷工作,完全沒有因自己是臨時聘用就降低了踐行先進性要求……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項目組林燕(右二)與實地核查人員討論成果數據表達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項目組王永志(左一)與實地核查人員討論問題

促進年輕人成長成才

項目負責人譚永傑和支部書記付晶澤同志十分注重對項目組年輕同志的培養,在工作中積極創造條件,委以年輕人重任,指導鼓勵年輕人大膽工作;在工作安排時,從每個成員的特長和優勢出發,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在生活上也給年輕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大家解決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困難。2009年底,楊建鋒的父親病逝,項目組當時正在西安召開工作會議,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項目組及時安排楊建鋒回家處理後事,在第一時間派出4名代表赴楊建鋒同志的老家慰問,並帶去了項目組全體同志的近1萬元捐款,使他真切體會到來自組織的關心、關懷和溫暖。項目組很多同志都曾經說過:「我們的項目組不僅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在這里你能深切體會到成就感、自豪感,也是一個溫暖和諧的大家庭,在這里誰有困難都能得到組織無私的關懷和幫助。」

基石: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紀實

2010年1月20日,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首批省區成果驗收會(遼寧、江蘇)後,汪民副部長與全國項目組合影

前排左起:葛佐、王慧、趙琳、郭佳、易繼寧;後排左起:靳松、王飛躍、康高峰、路玉林、譚永傑、汪民、鄧志奇、劉連和、付晶澤、胡斌華、楊建鋒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處處用先進性武裝起來的戰斗集體,完成繁重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才有了堅實的保障。

㈤ 劉昌毅的人物生平

劉昌毅,原名劉昌義,1914年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縣典明鄉馬鞍石村。兄弟姊妹九個,全靠佃田為生。他只讀了三個月的書,因家貧而輟學,其後學裁縫以糊口。1929年,聽說家鄉要擴大紅軍,從麻城宋埠跑回家來約本村十幾個窮弟兄去報名參軍。他們中間有一個癩痢和一個麻子,招兵處不收,劉昌毅反問道:癩痢麻子就不革命?還真把人家問得沒話答應。
土地革命時期
劉昌毅自幼就頗有膽量,好打抱不平,參加紅軍後更是十分勇敢,不久即當上了排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連指導員、紅四方面軍第九軍政治部政務科長、二十七師七十六團團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四次反「圍剿」和創建川陝蘇區的斗爭,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開始後,劉昌毅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偵察科科長、青年縱隊第三團隊參謀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三縱隊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三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3年因舊傷復發,住院治療。8月,傷未痊癒便帶領第十六團參加林南戰役。戰後,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4年春夏間,日寇發動河南戰役,佔領中原,打通大陸交通線,並阻斷我各根據地之聯系。黨中央指示進軍河南,組建河南軍區,軍區即派遣第六支隊南下豫西。劉昌毅任支隊司令員,於1945年1月率部南下豫西至嵩山、伏牛山一帶,戰斗八個月,大小戰役60餘次,殲日偽頑8000餘人,開辟了臨妝、陝縣、寶豐、襄地區,配合兄弟部隊牢牢控制了中原地區。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為避免內戰,劉昌毅奉命撤出豫西,繼續南下至桐柏山區,被編為中原軍區第一縱隊三旅,劉昌毅任旅長,不久任縱隊副司令員。1946年6月下旬,發生了著名的中原突圍戰役,中原部隊主力分為南北兩路突圍,一縱隊為南路。開始階段,劉昌毅率三旅擔任前衛,為部隊打通道路。突過襄河後,他又率部作為後衛,掩護主力進入武當山區,開辟鄂西北根據地,勝利完成突圍戰役。同年9月,成立鄂西北軍區,劉昌毅任副司令員,並組成了軍區獨立旅,由他親自率領。鄂西北根據地的開辟,又招致敵人重兵圍剿。獨立旅東擋西殺,為各軍分區的展開和根據地的創建工作提供了相對寬松的條件。獨立旅成了鄂西北軍區打擊敵人的一隻鐵拳頭,劉昌毅成了敵人圍剿的的主要目標。一般來講,劉昌毅理應暫避鋒芒,可他還是哪裡有敵人就往哪裡沖。他說:「包袱總得有人背。我背的包袱越重,軍區和其他部隊的包袱就越輕。以我之少數換取全局的優勢,么樣要不得?」他就是這樣毫無顧忌地往身上加包袱,把敵人重兵吸引到自己身邊,牽著敵人滿山轉,有機會就打。敵人恨得咬牙切齒,懸賞大洋五萬以獲他的人頭。戰士們說他膽大如虎,氣壯如山,為鄂西北根據地的開辟和堅持作出了特殊貢獻。
1947年2月,鄂西北根據地的形勢越來越嚴峻。2月6日,劉昌毅旅被圍於保康縣康家山,苦戰三晝夜,殺出重圍,部隊已不足千人,僅有的一部電台被打壞,從此與上級失去聯系,行動極為困難,劉昌毅決定重返大別山。4月中旬,進抵皖西金寨縣,伏擊追敵一個團,殲敵兩個營。戰後,進至潛山縣與皖西工委會合,召開聯席會議,成立了皖西人民自衛軍,他任司令員,全面負責皖西地區的工作。他定下以皖西為基點重建大別山根據地的方針,為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9月13日,皖西人民自衛軍與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會師。10月24日,劉昌毅見到了劉鄧首長,劉伯承高度贊揚了他遠離黨中央作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將他調入野戰軍第三縱隊任副司令員後任第二野戰軍三縱隊副司令員、第四兵團十五軍副軍長。參加了淮海、渡江、兩廣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昌毅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後歷任海軍旅順基地、青島基地、北海艦隊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北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先後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至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劉昌毅將軍戎馬一生,勇猛無比,有「活張飛」之稱。在一次行軍中,突與敵人遭遇,一聽見槍響,他抓起手槍就往上沖,一陣機槍掃來,他竟連中五彈,打穿了腮幫。他負傷13次,組織上多次安排他到後方療養,他都拒絕了。李先念主席說:「劉昌毅同志是一員出色的戰將。」
1999年11月1日,劉昌毅同志在廣州病逝,享年86歲。
南下六支隊
1944年初,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扭轉敗局,向河南省西部瘋狂進攻,妄圖挽救垂死的命運。國民黨將領、第31集團 軍總司令湯恩伯率領的40萬大軍全面潰敗,豫西數百萬人民群眾陷入了水深火熱的災難之中。富有斗爭精神的河南人民紛紛拿起武器,自發地起來進行反抗,並派人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到豫西消滅日軍。我太行根據地的129師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和群眾的要求,先後向豫西派出了幾支能征善戰的南下戰斗部隊,到河南抗擊日本侵略軍,國民革命軍南下抗日救國軍第六支隊(簡稱「南下六支隊」)即被派往河南開辟抗日根據地。
太行南下六支隊在129師385旅13團2、3營的基礎上組建為36、37兩個團,為了加強部隊的戰鬥力,太行軍區從1、2、4、5分區的野戰部隊中各抽調一個能打善戰的主力連隊歸屬南下第六支隊,八路軍總部還從抗日軍政大學抽調部分幹部學員加入到這支部隊,組成了一支有兩個團、四個連不到1000人馬能文能武、短小精幹、素質極高的政治工作隊、武裝戰斗隊。支隊設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直屬分隊有特務連、機炮連和36、37兩個野戰團。司令員劉昌毅,政治委員張力雄,參謀長胡鵬飛,政治部主任陳文祺,供給部長任朝友,衛生部長昝家晨。36團團長劉盛彬(後改為闕子清),政委李定海,副團長江家銀,副政委許道春,參謀長李鶴鳴,供給處處長魏祥魁;37團團長胡大海,政委何德慶,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英先。
1945年2月28日上午,太行南下第六支隊在129師師部所在地河北省涉縣南庄村外的沙灘上召開動員大會。八路軍前方代參謀長藤代遠和八路軍129師參謀長李達作南下抗日斗爭的動員報告,劉昌毅司令員代表全體指戰員作了表態發言。之後,部隊進行了5天時間的政治學習和物質准備工作。3月3日,離開了太行山根據地,向河南抗日前線挺進。
太行南下六支隊沿著太行山的崇山峻嶺向西南行走,經過山西的平順、壺關、長子、高平等地,進入日軍
控制的白晉鐵路地區。當時,天下大雨,指戰員們徒步過了沁水河,次日到達晉南的陽城地區。由於日軍在這一帶燒殺搶劫,加上天災,這里已成了荒草遍野的百里無人區。指戰員面對的是荒草、骷髏和殘垣斷壁,因找不到向導,只好憑經驗和感覺行軍。3月10日,部隊翻過太行山最南端的王屋山,到達山西垣曲一帶。不久,部隊進入河南地區的邵源。又行軍幾十里,到達黃河北岸的下冶渡口。在先前到達的第二支隊的接應下,順利地從日軍防守的空隙里乘船到達黃河南岸的澠池地區。這里是新開辟的河南省軍區二分區洛寧根據地,第六支隊在這里稍作休息,過洛河到宜陽一帶進行軍事政治活動。南下第六支隊進入河南洛陽地區以後,及時地與地方黨組織取得了聯系,決定了自己的戰略部署。第一次軍事行動是改造上官子平殘部的戰斗。日軍佔領河南西部以後,國民黨軍隊不戰自潰,逃不及的殘部和地主武裝組成了一股一股的實力集團。他們打著「抗日救國、保家為民」的旗子,實際從不抗日,專門干欺壓百姓甚至殘害抗日人員及其親屬的勾當。因為他們手中有槍,老百姓往往是敢怒不敢言。上官子平殘部就是這樣一種武裝力量。因為這支隊伍曾經是個正規部隊,大多數人知道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是真正的抗日隊伍,心中嚮往著八路軍。當南下第六支隊渡過黃河後,在地方黨的聯系下,上官子平殘部很順利地與其會合到一起。但是不久,上官子平殘部的個別壞頭頭看到六支隊人馬不多、武器不好,即煽動一些人夜間叛變投敵。第六支隊司令部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命令36、37團星夜飛奔,將這些人堵截在去縣城的路上。帶回來後經過教育和整編,除一部分願意回家給他們發足路費放人外,大部分編入到各連隊。政工幹部在戰斗期間對「投誠」過來的戰士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覺悟。六支隊這次行動沒有任何傷亡,依靠部隊的軍事素質和政治工作壯大了隊伍。
3月27日,第六支隊37團乘著夜幕的掩護,接近並包圍敵偽軍的據點——大石嶺村。大石嶺村是宜陽縣內的一個大村莊,是通往山區的要道。敵人在村內建有兩個大碉堡,一個在村西北,一個在村南。當地自稱保安團司令的楊福祿的一個營駐守在碉堡內。他們在當地稱王稱霸,不打日本人,經常欺壓百姓,與抗日軍民作對。37團把大石嶺包圍後,1連連長楊連生帶著2排(排長邢二敦,河北寧晉人)主攻村南的碉堡。1連指導員陳寶坤(河北臨城人)率領1排(排長吳玉科,河北臨城人)主攻村西北的碉堡。1排3班(班長楊樹林,河北束鹿人)參加了這次戰斗。進攻前37團戰士向敵人展開了政治宣傳,敵人不但不聽,還不停地向喊話的地方射擊。這時,1班、2班掩護,3班擔任爆破任務的戰士開始出擊。由於炮樓上火力猛,3班擔任爆破的3個戰友不幸壯烈犧牲。他們的犧牲,激起了戰友們的憤怒,班長楊樹林恨的眼裡冒出火星。親自帶領爆破組多路出擊,同時用小鋼炮轟擊。碉堡最終被爆破組用炸葯包炸開了,前進的屏障被摧毀。敵人見大勢已去,打出了白旗。指戰員們認真執行共產黨優待俘虜的政策,後面一個排的敵人很順利地從旁邊的屋子裡舉著雙手投降了。很快,村南的碉堡也被打掉了。37團把楊福祿的一個營全部拿下,並繳獲了大量彈葯。與此同時,36團在江家銀團長的率領下,打下了敵人團部駐地——姚村,戰果輝煌,清除了這一帶的邪惡勢力,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安寧。
1945年4月28日,太行南下第六支隊在嵩山縣田湖村與南下第一支隊的戰友會合,並見到了河南省軍區司令員王樹聲,正式編入河南省軍區部隊序列。王樹聲接見了南下第六支隊連以上的全體幹部,並作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南下第六支隊的指戰員們在當地進行了短暫的學習和休整,於5月3日進入伏牛山區,在一支隊司令員皮定鈞和政委張力雄的帶領下先後攻克了背孜街、傅店、泰山廟、魯山、瓦屋街、二郎廟、中湯、下湯、趙村和嵩山縣的車村、四棵樹、梨樹街、李子街等大大小小10多個據點,掃除了這
一帶的日偽漢奸,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在此期間,河南省軍區部隊與駐扎在南召縣馬柿坪的國民黨新八軍司令長官高樹勛將軍簽定了聯合抗日的協議,為部隊直接打擊日軍消除了後顧之憂,創造了良好環境。6月21日,駐洛陽的日本侵略軍第110師團139聯隊和大批偽軍氣勢洶洶地向被我佔領的伊陽(汝陽)進犯,妄圖一舉消滅六支隊。南下第六支隊當即給以迎頭痛擊,並與敵人白刃搏鬥達一天之久,消滅日軍40名,打傷百十人,擊退敵人的進攻,並在登封縣大金店、馬峪一帶稍事休整即奉河南軍區之命,進駐到禹縣神後鎮,幫助地方黨組織建立人民政權和地方武裝,建立了禹縣、郟縣抗日根據地。7月中旬,日軍第37師團一部糾集偽軍5000餘人,對我新建立的人民政權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盪」。為了避開敵人的銳氣,37團和第六支隊隊部主動撤離神後鎮,尋機打擊敵人。7月13日,第六支隊37團奉命對盤踞在神後鎮祖師廟一帶的日軍發起攻擊,1、7連擔任主攻,8、9連佔領外圍有利地形,消滅援兵,神不知鬼不覺鑽到敵人的鼻子尖底下。1連連長邢二敦、指導員吳振田率領部隊前進到敵人佔領的祖師山山坡時,發現日本兵在山坡下一個平坦的地方正躺在軍毯上睡大覺。1連1排的手榴彈立即在日軍中炸開了,敵人被突如其來的手榴彈炸死炸傷多人,六支隊在敵人慌亂中乘勝突擊。頑固的日軍拚死與六支隊抵抗,兩軍展開了肉搏戰。這時,7連從日軍的背後殺過來,敵人前後挨打,抵擋不住,丟下幾十具屍體和許多彈葯,向禹縣城狼狽逃竄,六支隊大獲全勝,指戰員們每人繳獲一塊日
本軍毯。隨後,37團在劉昌毅司令員的指揮下,乘勝進攻神後鎮,擊斃了襄縣偽保安大隊長,趕走了日偽軍,恢復了抗日政權。8月5日,4連連長牛桂林、指導員杜樹金率領部隊乘團部的迫擊炮摧毀敵人炮樓之機,迅速登上城牆,沖入敵人陣地,活捉敵保安大隊長白松亭等34人,佔領了岩郭;8月17日,全殲高洞之敵;8月21日,在團長竇尚初的率領下,37團用不到一天的時間攻克寺兒街,全殲守敵。這樣,郟縣的岩郭、高洞、黃道、寺兒街、竭祖溝等日偽據點迅速被攻下,這一帶又恢復了抗日根據地的本來面貌。8月24日,第六支隊的36團和37團在劉昌毅司令員的指揮下,經過7天7夜的圍攻,全殲登封縣的日偽軍500餘人,佔領了登封縣城,豫西抗日根據地和豫東根據地遙相呼應,連成了一片。日本侵略軍投降後,河南省軍區部隊南下到桐柏山區,與新四軍五師和從廣東到達這里的王震的359旅會師,由三大主力部隊組成中原軍區,李先念為軍區司令員,鄭位三為軍區政治委員,王震、王樹聲為副司令員。南下第六支隊整編為中原軍區1縱隊3旅7團和8團,人員發展到幾千人,成為中原軍區能攻善守的主力團,參加了桐柏地區保衛戰和中原突圍戰役,並轉入鄂西北,浴血奮戰近一年,牽制敵人兵力幾十萬,完成了中央賦予的牽制敵人的光榮使命。
隨後,南下第六支隊精編為7團,在司令員劉昌毅的率領下,轉戰豫鄂皖邊界,建立皖西人民自衛軍。1947年8月,這支部隊與挺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匯合,後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三兵團十軍三十師90團,參加了淮海戰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戰斗,為抗日戰爭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譜寫了一曲英勇悲壯的戰歌。

㈥ 侯衛東官場筆記的沙州是哪個地方

是四川省的瀘州市。

《侯衛東官場筆記》中說沙洲市管轄4區3縣,並且上青林林場屬於長江生態保護區,沙洲到「嶺西省」的開車距離為3小時左右。

文中描述的官場習俗和民間風俗,結合地理,歷史、人文等常識對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的地圖的詳細分析,沙洲市的原型應該是「瀘州市」。因為瀘州市剛好轄3區4縣,位於長江邊,離成都走高速3-4小時。

除此之外,作者小橋老樹是重慶某區人,從歷史分析,重慶市是1997年直轄,因此那時候還應該說自己是某省的人,故此認為嶺西省為四川省。

(6)保康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瀘州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瀘州市東鄰重慶市,南接貴州省、雲南省,西連宜賓市,北接自貢市、內江市。

距省會成都市267千米。地理坐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公里。

瀘州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

年平均氣溫17.5~18.0℃,年際之間的變化為16.8~18.6℃,高低年間相差值為1.8℃;瀘州市無霜期長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個別年份終年無霜雪,適宜作物生長期長。

㈦ 急急急急急急~~~各位大師速來,220分高分懸賞!!

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歷元年九月十八(公歷1328年10月21日)丁未時,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時,排行第四。父親朱五四(後改為世珍),母親陳氏。元天歷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今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後改為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德裕,最後再改名為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為僧,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為遊方僧。因其友湯和的一封信,參加了起義軍,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後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1356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吳王位。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吳王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來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憑借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澧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明洪武元年(1368年),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占通州。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率後妃、太子和大臣,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軍進入大都,元朝至此滅亡,蒙古在中國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緩和尖銳、復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展生產、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於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與此相適應,在法律思想上鑒於元末法紀縱弛導致的各種弊端,認為「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貧寒,也沒有很高的文化,但卻勤奮好學,後來終成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英明帝王,偉大政治家。民間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傳奇皇帝。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號燕衡。漢族。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宋朝南渡時常氏遷來懷遠,到常遇春已經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藍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於公元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貌奇體偉,勇力過人,猿臂善射。23歲時,適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常遇春適此嘯聚綠林草澤中,後在和陽歸順了明太祖朱元璋。在回軍途中病死於河北柳河川,其後裔和部署遂留在北京駐守,即現在的北京常營回族鄉.
相傳,常遇春率軍隊進駐九華山時,適逢天旱無雨,士兵飲水困難。於是,他親自帶領將士在九華山下尋水,忽然在五溪橋南邊挖出了六股泉水,解決了部隊飲水的困難。這六股泉水泉水是否為常遇春所發現,無從查考。但是常遇春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卻是千真萬確的。後人有詩可證: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嗚。何年留古砦,猶復說開平。
據史料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與另一名大將徐達率重兵鎮守池州防備。陳友諒統其兵眾,部署襲取池州。徐達偵悉陳友諒的行動,令常遇春率精兵萬人,設伏於六泉口。陳友諒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領守軍開城出擊,常遇春伏兵掩其後,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余,擒捉三千,陳友諒敗走江州(九江)。
這次戰役不僅恢復了皖南軍事要地太平縣,也使漢軍龜縮於武漢不敢再犯。論功行賞常遇春功勞最大。朱元璋誇贊他說:「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常遇春當年設伏的地方就在今天九華山的大古嶺、鳳凰嶺一帶,並在百丈潭前留有詩文:赤汗透征袍,何如孝隱高。結廬親冢側,只為報劬勞。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歲,就病死於柳河川。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們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故六泉口又有「開平寨」之稱。當地村民為紀念常遇春智勇過人,還在大古嶺下的在百丈潭側建廟祭祀,當時稱將軍廟,廟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將軍村。該廟規模壯觀,翹檐飛角,廟內塑有常將軍全身像。抗日戰爭中廟宇為日軍焚毀,但村民仍保留「拜將軍年」的舊俗。
常遇春傳體貌奇偉,沉毅果敢,長臂善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占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佔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賜後人冰鐵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後有開平王常寶童痛打嚴嵩)。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

鄭成功收復台灣,驅逐荷虜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鄭氏降將黃梧陳滅賊五策,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廿里,斷絕鄭成功的經濟支援;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殺成功之父鄭芝龍於寧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學胡同西口,元代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由於清政府的新策略,鄭成功和他的軍隊斷絕了經濟來源,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不放棄以近岸離島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已久為大航海時代以來遠渡重洋來到亞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所分別殖民割據的台灣,作為新的基地,這一年三月二十三,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台灣城(今台南市安平區)長期圍困。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由其父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的支持下於1662年打敗荷蘭人,迫使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在投降書上簽字。荷蘭軍隊交出了所有武器和物資,殘存的包括傷病員在內的約900餘名荷蘭軍民,乘船撤離了台灣島。此次戰役,結束了荷蘭侵略者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寶島台灣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也使鄭成功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收復台灣後,鄭成功祭告山川,頒屯墾令,開東寧王國,立鄭家天下,擁有現在台灣南部以及一部份東部的土地,設「承天府」,改台南為「東都」,以示候明永曆帝東來之意,爭取明朝遺臣效忠。另闢海外乾坤、抗清朝於海外。同年4月間傳來桂王朱由榔死於緬甸的消息。雖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決定不再擁立新帝,自為台灣之主。鄭成功在台灣成立第一個漢人政權,然而,因為當時熱帶地方衛生條件不好,鄭成功感染時疫,終於病倒,同年6月(農歷五月)病逝,享年38歲。原葬台南洲仔尾,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傳說被鄭經害死。康熙皇帝題撰輓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662年打敗侵佔台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寫下這首《復台》詩:「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續經營台灣,改東都為東寧。依陳永華之議,移植明朝中央官制,對內雖仍奉已死的明永曆帝之正朔,與中國內陸清王朝之順治、康熙各朝互不統屬,對外則自稱「東寧王國」,始有開國長治之想,經營成效斐然。後因降將施琅師法鄭成功當年進攻荷蘭人故技,攻克澎湖島,因此孫子鄭克塽於1683年降清,為免台灣民眾起反抗之心,鄭氏在台諸墳悉數遭清王朝掘起遷葬中國內陸。1684年4月,台灣(時為台灣府)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總計鄭氏政權在台灣只有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已,但是因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只是台灣的歷史學家重視,還廣受中國以及日本的史界注目,提出各種不同的有趣觀點。

鄭成功對海外華人的保護
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於轉戰中國大陸東南部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抗清期間,鄭成功為了籌備糧餉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荷蘭人常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水軍打擊荷蘭艦隊,並於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採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

李自成(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原名鴻基。稱帝時以李繼遷為太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 童年時給地主牧羊(一說家中非常富裕),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十一年在潼關戰敗,僅率劉宗敏等十餘人,隱伏商雒叢山中(在豫陝邊區)。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魚腹山(腹一作復)被困,以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其時中原災荒嚴重,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岩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散布「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於起義軍領袖犯了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迫害吳三桂的家屬。逼反吳三桂,滿清貴族入關,聯合進攻農民軍。他迎戰失利,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宮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後,又反叛滿清,繼續抗清斗爭。

沖冠—怒為紅顏
《圓圓曲》
清 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夭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 許將戚里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里,圓圓小字嬌羅綺。 夢向夫差苑裡游,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唯有淚沾衣。 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
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 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弦向誰訴?
白晰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
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
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闌。
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
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 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
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
教曲伎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
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競延致。
一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 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紅妝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徑塵生烏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洪秀全人物簡介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咸豐三年定都南京,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參見太平軍北伐、太平軍西征)。咸豐八年,因掌握軍政實權的東王楊秀清「威權逼己」,遂密詔(一說無密詔)北王韋昌輝率軍返京誅楊。韋又擴大事態,濫殺無辜。洪秀全迫於眾怨,只好殺韋,以翼王石達開主政。
次年,石達開受猜忌負氣出走,太平天國瀕危。洪秀全重用陳玉成、李秀成諸後起良將,自兼軍師,又採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度過難關。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為清軍圍困,糧盡援絕。洪秀全拒絕李秀成突圍的建議,固守天京。同治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詩文及詔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之一)及《太平天國史料》等書中。

紀昀祖籍為應天府上元縣,傳其家為紀家邊。明永樂二年(1404年),奉命「遷大姓實畿輔」(乾隆《獻縣志》),始遷來獻縣,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獻縣城東九十里之景城鎮。到紀曉嵐,北遷已十四世。有據可考,自紀曉嵐上推七世,都是讀書人。高祖紀坤(1570—1642),庠生,屢試不第,有詩名,著有詩集《花王閣剩稿》。曾祖父紀鈺(1632—1716),十七歲補博士弟子員,後入太學,才學曾受皇帝褒獎。祖父紀天申(1665—1732),監生,做過縣丞。父親紀容舒(1685—1764),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舉人,歷任戶部、刑部屬官,外放雲南姚安知府,為政有賢聲。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時,尤長考據之學,著有《唐韻考》、《杜律疏》、《玉台新詠考異》等書。至紀容舒,紀氏家道衰而復興,更加重視讀書,遺訓尚有「貧莫斷書香」一語。紀曉嵐為紀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於這樣一個世代書香門第。
紀曉嵐兒時,居景城東三里之崔爾庄。四歲開始啟蒙讀書,十一歲隨父入京,讀書生雲精舍。二十一歲中秀才,二十四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接著母親去世,在家服喪,閉門讀書。他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勤奮好學。博古通今。正如自謂的「抽黃對白、恆徹夜構思,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騁。」他襟懷夷曠,機智詼諧,常常出語驚人,妙趣橫生,盛名當世。

不找了,你自己去網路上找吧

㈧ 偽皇宮的簡介

偽滿皇宮舊址位於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5號,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遺址,佔地面積13.7萬平方米。

是國內現存比較完整的宮廷遺址之一,也是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最典型的歷史見證。偽滿皇宮遺址核心保護區現存文物建築多處,以中和門為界分為內廷和外廷。

內廷主要有緝熙樓、東御花園、西御花園、同德殿、書畫樓等,是溥儀及其眷屬的生活區。外廷區主要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宮內府等,是溥儀的政務活動區。

(8)保康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偽滿皇宮前身是民國時期管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

民國二十一年三月九日(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

民國二十一年四月三日(1932年4月3日),溥儀遷居於此,這里便成為「滿洲國執政府」。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偽滿推行帝制,「滿洲國」改為「滿洲帝國」。

民國二十三年三月一日(1934年3月1日),溥儀在勤民樓舉行登極大典,由「執政」改頭換面為「皇帝」,「執政府」隨之改為「帝宮」,俗稱「皇宮」。此後,偽滿帝宮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先後修建了懷遠樓、同德殿、東御花園、防空地下室、假山、嘉樂殿、建國神廟等建築。

1954年,吉林省博物館由吉林市遷到長春市,臨時選址在偽滿皇宮,以同德殿、嘉樂殿和書畫樓等作為其館舍。

1962年7月,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在考察偽滿皇宮舊址後,做出「要把偽皇宮由文化部門管理起來,使之成為展覽中國末代皇帝前半生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罪行的場所」的指示。

1962年12月1日,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會於做出決定:「同意將偽皇宮遺址交省文化局籌辦陳列館。」

1962年12月24日,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遂告成立,當時對外館名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十四年罪行陳列館。

1964年7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局決定將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與吉林省博物館合署辦公。

1982年8月16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恢復建制,從長春市第二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廠接收偽皇宮舊址作為館址。

1984年,偽滿皇宮核心區的勤民樓、緝熙樓等主要建築陸續復原並對外開放,開放區域不足偽滿皇宮舊址原佔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2000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偽滿皇宮舊址劃歸長春市實行屬地管理。

2001年2月,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

閱讀全文

與保康宣傳部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都市種馬男主開始是學生 瀏覽:695
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應用方案 瀏覽:731
主角叫林楓是京城林家 瀏覽:18
皮特電影全集大全 瀏覽:674
一個男的帶著一個小女孩的電影 瀏覽:782
雙穿民國與現代的小說 瀏覽:451
在天上飛的船是什麼電影 瀏覽:614
當然是你男啞巴 瀏覽:38
陽江電影購票 瀏覽:298
黃一點的小說 瀏覽:602
?pwd=e255 提取碼:e255 瀏覽:491
女主叫顧念的小說名字 瀏覽:206
JasmineJamesHomeInvasion 瀏覽:925
澆水漏點的電影 瀏覽:877
有條狗的動畫片叫什麼名字 瀏覽:506
在網址上加什麼能免費看電影 瀏覽:830
外國按摩電影 瀏覽:129
可以搜索影片的網站 瀏覽:85
重生二戰我是希特勒 瀏覽:708